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民族音乐学视野下冯梦龙民歌集刍议

主题:中国民歌集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22

简介:关于民歌歌集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民歌歌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民歌歌集论文范文

中国民歌集锦论文

目录

  1. 一、暴风骤雨下的歌唱——社会语境与冯梦龙个人理念
  2. 二、花丛中的大炮——歌集中的女权主义隐喻偷(之三)
  3. 三、独钓寒江雪——个人对民歌的维护
  4. 四、道是无晴却有晴——明代民歌价值论
  5. 五、结语
  6. 中国民歌集锦:雨果唱片.-.[地方民歌·戏曲系列-两情若是久长时.(阿镗国语古今诗词歌集)].专辑.(flac)

[关 键 词]冯梦龙/社会语境/女杈主义/个人维护/价值论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 (2011) 04-0281-3

《挂枝儿》、《山歌》是明代文人冯梦龙辑录当时流行于吴地(今苏州地区)城镇市民阶层与乡村农民阶层的民歌俗曲,刊印而成的两本民歌集.其在整个中国民歌发展史上堪称民歌发展的一个高峰,为明代世俗音乐生活的文本反映.其中《挂枝儿》收诗367篇,另附录28篇;《山歌》收诗332篇,又附录34篇.所集俗曲绝大多数为冯梦龙亲手采自街头巷尾、青楼妓馆等,另有少部分为文人据俗曲题材与体裁所作.冯氏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歌集中的序跋、注释与评论中,鲜明地展现出其“以真为美”的美学观.

以往学术界主要从文学层面对冯氏的成就进行研究,从整体出发探讨其作品考证与文本阐释,目的为探讨冯氏的学术追求.而真正讨论冯氏民歌贡献的文章、著作,则不多见.涉及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吴福文先生从冯氏两部民歌集的评论与注释入手,梳理出冯氏文学思想与明代民俗生活状况;杨信义先生从明末社会背景出发,较深入地论述了冯氏在整理和研究民歌方面的贡献;龚笃清以两部歌集为依托讨论冯氏的民歌俗曲价值观;肖燕芳则另辟蹊径,以女性视角来解读晚明时期的《山歌》,解析其中的反叛进步思想;王小龙针对《山歌》只有唱词而无曲谱的缺憾,试图从当今苏州地区现存的山歌中溯流探源,揣摩明末民歌的风韵;傅承洲从历史学角度,以冯梦龙为主线,论述明代文人对民歌贵在“情真语直”的认识;其余研究也都大同小异,讨论话题仅限于此.

笔者在认真学习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当今人类学与民族音乐学的理论思想,依托明代的世俗社会环境,以结构马克思主义、音乐性别解释、个人维护的分析方法,运用整体维度的研究视角,探讨冯氏编集民歌集的历史贡献与歌集中体现的难能可贵的进步思想.

一、暴风骤雨下的歌唱——社会语境与冯梦龙个人理念

明代处于中国封建统治的末期,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呈现一种下降趋势,是封建制度苟延残喘的最后挣扎阶段.因此,为强化上层的政治统治,挽回这一江河日下之势,明末统治者朱元璋、朱棣等,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以礼灭欲,实行“八股”取士制度,禁锢文人阶层和整个社会的思想活动.社会被这条无形的枷锁所束缚,但民众的心中正悄然形成一股力挽狂澜的反抗力.

依附于统治阶级、但又具有独立人格的文人阶层处处受到钳制,富有文采的上乘作品十分鲜见.从明建国后一百年间文坛黯淡,几乎千篇一律的“八股”之馊文.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的渗入,城市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有了迅速发展,形成了手工业、商业繁荣且集中的大都市,尤其是明朝中期以后,在苏州、杭州、安徽等地区集中了大量的手工业工场和作坊,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在这些地方有了明显的增长.在社会上,大量下层市民阶级开始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众多的农民也纷纷涌入城镇从商,导致城市中的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在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刺激下,人们的思想开始从封建制度的束缚下挣脱出来.同时,这种畸形的繁荣景象,也刺激着城市中娱乐行业的滋长与扩大,民歌小曲的卖艺演唱成为一种风尚.

此时,与中国相对的欧洲,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文艺复兴运动和稍后的启蒙思想运动,崇尚人性、重视自我的人本主义思潮开始蔓延.从中世纪教会和神学思想的统治下渐渐觉醒的西欧人,开始逐步从宗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主动寻找“自我”、寻求人性.西方的艺术也开始偏离宗教、神权这一中心,从体裁、题材两方面走向世俗大众,转向表达人性本真.其世俗音乐体裁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此时,意大利的牧歌和法国的歌谣曲也正赞颂着人间浪漫的情爱,讽刺着政治的时弊.世界就是如此相似,中西方相隔甚远,却进行着同样的思想革命,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在资本主义的促使下发生的,强调对人性本真的表达与回归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期待.

这一新的社会思潮必然会导致对中国程朱理学和传统思想的冲击,产生文人、市民阶层的反叛精神.在文学领域,“这一学派的后期代表人物李贽,猛烈抨击程朱理学和一切伪道学,反对‘禁欲’.他在文学上提倡‘童心说’:天下之至文,唯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其实,童心云云,就是指真情.他认为文学只有真假之别,不得以实施先后论优劣.”冯梦龙正是这一反叛理念的追随者,他强烈反对封建统治对文人思想的束缚,认为当时文坛之文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所作,毫无真情实感可言.因此,冯氏转而投向真正反映市民与农民阶层的民间俗曲,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冯氏认为民歌俗曲“任性而发、无欲无求”,“言田夫野竖失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且今虽季氏,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冯氏确是看到了诗文的假,民歌俗曲的真.

中国民歌集锦:雨果唱片.-.[地方民歌·戏曲系列-两情若是久长时.(阿镗国语古今诗词歌集)].专辑.(flac)

市民阶层为民间论文范文文化的持有者和践行者,虽在统治者所奉行的“大传统”统治下,但也有自身独立性的“小传统”,这一“小传统”才是市民真正的情感生活世界.冯氏选择了这一通俗写作之路,出入于街尾深巷、妓馆红楼,记写着他们的音乐,从中寄托与实现自己的创作理想.之中我们可以品味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冯氏转而投向民歌,既是无奈之路,亦是明智之举.从此,他架起了一座实现自我价值的“独木之桥”.

二、花丛中的大炮——歌集中的女权主义隐喻偷(之三)

结识私情弗要慌,捉着子奸情奴自去当.

拚得到官双膝馒头跪子从实说,咬钉嚼铁我偷郎.

[冯评]此姐大有义气

斩钉截铁的话语从一弱女子口中吐出,如洪水出闸、一泄千里,冲破封建礼教的桎梏与藩篱.中国历代,女子一直处于封建社会的奴役之下,因此才激起女子心中如此激烈的反抗精神.“美国人类学家阿登那夫妇认为,在人类文化史上,女人构成了一个失声的集团,历史把女性驱赶到一个有别与男性的生活空间,如家庭、厨房、闺房,他们称其为失声的‘野地’.”性别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差异,构成了社会两大生产之一——人的生产的基础,是人类文化持续前进的强劲推动力.人类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从此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退出社会政治的舞台,成为真正失声的集团,男性话语权严格控制了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政治、经济、*价值等方面的强制手段对女性实行强制策略,将之压入社会最底层.

于是乎,古代文坛中女子的形象皆是在男性的视野下呈现出来的,女子只在男性的话语权之下才会出现.但是,当中华民族几千年封建统治的血脉延伸至明代时,由于传统语境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有所改变(如前文所述),女子要求经济平等、个人自由、精神解放的思想在封建统治的夹缝中萌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种反叛精神在民间独立性的“小传统”中有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因此,以冯梦龙为代表的文人发现这一与封建统治的直接冲突与对立,于是,女性话语回归隐喻下的女权主义与冯氏的文艺思想一拍即合.二者合力,意欲冲破封建礼教的藩篱,进入人性解放、男女平等的“乌托邦”.

在《挂枝儿》、《山歌》中,最突出的一点即女性话语的体现,女子真正地吐露了她们的心声,冯梦龙似乎只是“女性文化”的翻译者与转载者.歌集中,女子抒发她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对婚姻自由、*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纯真爱情的渴望.如《小尼姑》:小尼姑猛想起把偏衫撇下,正青春,年纪小,出什么家,守空门便是活地狱,难禁难架.不如蓄好了青丝发,去嫁个俏冤家.念什么经文也,佛,守什么寡.正是在生活论文范文的白描与一首首骂父母、咒媒人、控诉负心人的民歌中,展现出动态的生活图景.女子希望推翻封建制度的压迫,追求女性话语的回归.

以往的研究仅就冯氏所辑歌词的内容进行批评,言其为论文范文歌曲,殊不知,这些所谓的论文范文歌曲背后隐藏着对统治阶级的公然反抗与要求女性话语的回归.从歌集的叙述内容看,无疑是对男权主义旧秩序的公然抗争与决裂.歌集中的一个重要转变为女性以“我”、“奴”“姐”等*称的口吻出现,打破了以往男性笔下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更直接、鲜明地展现女权意识的悄然觉醒与回归,使女陛在话语权之下由“他者”转为“自我”.

三、独钓寒江雪——个人对民歌的维护

明代末期,一位身世没落但雄姿英发的青年文人,行走在喧闹的街市中,他看到前方一唱小曲的乞讨之人,于是凑过去听其演唱,并且与其交谈,临走前他给这位艺人留下几文钱.转身离去后,他又来到一家颇有名气的青楼,与一名妓谈笑风生,将其唱曲一一记下,之后等回到寓中,他反复斟酌这些小曲,刊订吴语方言.最后,在一次次深入街巷的记录下,两本厚厚的歌集刊印了.而且他还为歌集作序、写评语、作注释,好不辛苦.于是,我们今天看到了《挂枝儿》、《山歌》,并且敬佩这位有着远见卓识、曾颇具争议的文人的一系列举动.

民歌俗曲在民间极为盛行,然而统治者、文人阶层轻视民间文化,很少顾及民间.所以,冯氏实属遭人冷眼之举,然而他未因此而放弃.古今中外,凡社会都是由无数的个人组成,社会活动也是个体之间发生联系后而产生的整体运动.其中个人(个体)是组成社会运动的最小单位,个体的创造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担当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时在关键时刻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冯氏对于明代民歌俗曲的收集、整理、传承,即是一例,让我们有幸一睹明代民歌的风采.

纵然当时整个社会语境中有文人的反思,纵然资本主义的融入带来了女权主义的萌芽,但明末的政治统治还是相当的封闭,反抗思想、言语只得“口耳相传”,而真正付之于笔墨的则少之又少,冯梦龙却是这一逆时政而为者.他看到当时文风势下,需另辟蹊径;他明白周代《诗经》、汉代乐府、唐代《竹枝词》之所以经典,乃因取自民间.于是他顺势而下,将文字扎根民间、诉说真性情,以此表达他对封建统治的反抗.

封建统治者敌视民间文化,在正史中记载者则凤毛麟角,上层统治者只在体察民情“观风俗,知得失”时才瞥一眼民间文学.冯氏远见卓识,发现民歌俗曲怎一“真”字了得,看到其中的进步因素,逆当时政治文化高压与文风腐败而行,收集、整理民歌集,并亲做评注.

冯氏亲自深入街巷采集民歌,又亲作评注,最后结集刊印.虽旨在“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但歌集确是保存了明代民歌的原貌,让后人了解到了明代民俗生活的全貌.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未录曲谱,仅此刊印歌集一点,即可堪称明代一绝.

退一步,如果冯梦龙没有搜集民歌俗曲,并辑成歌集,那明代民歌的整个生态原貌,整个闹市上歌舞升平的景象,我们该从何得知?

四、道是无晴却有晴——明代民歌价值论

民歌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精华所在,它集地域性、集体性、口头性、民俗性于一身,是地地道道的乡土论文范文文化.历代民歌皆是如此,无一例外.明代民歌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貌和习俗,是当时市井民众的生活写真,无论它的内容是高雅、或是通俗,甚至是低俗的,都是明代民俗生活的纪实.试想,五岳独尊的泰山怎能没有手不土的累积,千里汪洋的河海怎能没有细流的汇集,浩瀚的民歌集成又怎能没有各色真情的写照.为何以往著述要对冯氏民歌集横加指责,言其趣味低级,实乃性色之音,更有甚者直接指责冯梦龙即是一位最大的嫖客.

以己愚见,这些语句只是当时言论家不可避免的带着价值观评判的有色眼镜,以一种文化高低论的眼光看待冯氏著述.时至今日,这一价值观的评判早已为学界所摒弃.姑且让我们回到民歌价值的讨论中,民歌的价值主要指民歌的高雅与通俗,因为民歌为民间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不是登大雅之堂的上层文化,所以属于通俗文化.而通俗文化亦可分为雅俗共赏、通俗、低俗三个层面.明代民歌属于哪一类,我们暂且搁置.

我国古代的朝廷宴享之乐,如今已是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西方宫廷贵族男女所用的享乐之乐,如今已是高雅的专业艺术音乐;美洲黑人下层酒吧的爵士乐,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年轻人最爱的音乐.这些音乐是高雅的,还是低俗的?没有哪一个人会说他们低俗.让我们反观明代民歌,我们承认民歌中有些内容涉及隋欲的描写,但世人谁无七情六欲,有了这些论文范文,此人即大逆不道,即是流氓?我们的回答定是否定的.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有些民歌已用于商业,艺人成为商人的附庸,娱乐他人以换取钱财成为此种音乐存在的价值.这种音乐由于特殊的用途,而不能列入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明代民歌的价值不在于它描写了什么内容,而在于它是明代真实民俗生活的写照,是明代音乐生活的“活化石”.民间的音乐是丰富多彩的,寄托着下层民众的喜怒哀乐,一部民歌史即是一部社会生活史.我们笃信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有其发生、发展的自我规律,这个规律超脱于你我之上,它会顺着传唱它的民众的概念认知与价值判断不断向前发展.中国民众的地位有多高,民歌的地位就有多高;中国民众的发展方向即是民歌的发展方向.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论证,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两本歌集的贡献:冯梦龙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条件下,采录刊印民歌集,实属不易,具有远见卓识.历代的文人鲜有为下层民众留有文字者,冯氏两歌集真正体现出下层人们的心声,使我们在400多年后的今天仍能看到明代民众音乐活动及民俗生活的全貌.这对我们研究民歌的传播与流变大有裨益,且其中的吴语方言为语言学家留有大笔珍贵史料.

2两本民歌集的遗憾之处:首先,由于冯氏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其个人世界观的影响,加之个人思想、生活放荡不羁,将一些描写肉欲、性事等不健康内容辑入歌集,反映出他思想不高尚的一面.但歌集所记录的民歌俗曲却又历史唯物主义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真实的一面;其次,由于集录民歌集的目的为“发名教之伪药”,且这些俗曲在当时极盛,冯氏认为无有记录曲调的必要.致使只见曲词,不见曲调,不能完整的再现明代民歌原貌.但近期已有学人,从当今吴地现传的民歌中探求明代民歌的遗存.

以古鉴今,最后希望我们当代的民歌俗曲也能在我们百年后的后代口中传唱.退一步,至少能有民歌的刊印之本流传.能否实现,要看我们当代人自己的作为.

参考文献:

[1][明]冯梦龙编纂,刘瑞明注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M](上、下),北京,中华书局,2005.8(1)

[2]乔建中土地与歌[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2(1)

[3]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8(1)

[4]修海林、罗小平音乐关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4(1)

[5]胡明扬三百五十年前苏州一带吴语方言一斑——<,山歌>,和<,挂枝儿>,所见的吴语[J]语文研究1981(2),第93-110页

[6]吴福文冯梦龙民歌评注试论[J](上)龙岩师专学报1986(3),第78-81页

[7]吴福文冯梦龙民歌评注试论[J](下)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第64-69页

[8]杨信义论冯梦龙整理和研究民歌的贡献[J]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第7-12页

[9]龚笃清论冯梦龙的民歌俗曲观[J]中国文学研究1988(3),第116-138页

[10]肖燕芳冯梦龙<,山歌>,的女性话语解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第105-107页

[11]王小龙冯梦龙<,山歌>,与”白茆山歌”[J]常熟高专学报2004(3),第101-108页

[12]傅承洲明代文人对民歌的认识——以冯梦龙为中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第57-61页

(特邀责任编辑 李虎)

总结:关于免费民歌歌集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民歌歌集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中国民歌集锦引用文献:

[1] 中国民歌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一带一路电大毕业论文范文5000字
[2] 中国茶文化论文题目集 中国茶文化毕业论文题目如何定
[3] 中国学前教育论文题目集 中国学前教育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民族音乐学视野下冯梦龙民歌集刍议》word下载【免费】
中国民歌集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