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中国民族声乐的界定相关热点

主题:声乐有几种唱法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5

简介:适合声乐唱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声乐唱法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声乐唱法论文范文

声乐有几种唱法论文

目录

  1. 1.声乐唱法与声乐作品之间的关系认识混乱.
  2. 2.作品决定民族风格还是唱法决定民族风格难以定夺;
  3. 3.中国声乐传统审美习惯的影响.
  4. 4.亚洲人种声带结构导致中音声部人才缺乏;
  5. 声乐有几种唱法:15分钟学会唱歌—“练声12步”(K歌快速开嗓法)——学唱歌_教声乐_通俗唱法_流行歌曲

[关键词]民族声乐/概念/界定/分类.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1)03-0221-3

前 言

在西方音乐史上,从古希腊开始,音乐史的编写是按照音乐风格以及代表人物,被划分为各种风格流派.其中在古典乐派之后,即19世纪中后期被称为浪漫乐派,这个乐派的后期被称为民族乐派.即民族乐派是浪漫乐派一个组成部分.民族乐派的音乐家主要采用本国优秀的民间音乐素材,表现具有爱国主义的英雄主题,以激发反抗封建主义和外族统治,论文范文性、人民性、民族性是其核心的价值追求.音乐特征主要有:1、取材于本民族的历史传说故事;2、描写祖国大好河山,风俗、道德意识、以及民间传说,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3、抒发个人的爱国情怀;4、直接表现阶级斗争或者外族统治.

由以上关于民族乐派音乐特征的勾勒,我们可以延伸理解我国民族声乐这一个名称的由头.即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了凸显民族性,建设民族音乐学派而借用西方的这一称呼.在国内关于民族声乐的研究中,因为这种对于西方术语以及观念的借用而造成的混乱,让声乐界始终处在一种术语大战中.当然,不管如何称呼,民族声乐实践依然不管不顾的向前,并且在不断的争论中,不断的有实践型的音乐家门创造出骄人的成就,致使我国当下的声乐艺术无论从创作,表演、教学,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尽管在声乐艺术的声部划分、唱法界定、文化传承、审美引导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一定会在争鸣中慢慢达成相对的共识.

随着大众媒介的兴起,声乐艺术通过电视媒体以及央视的电视大奖赛,整个声乐界的现状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以前被学界忽视的或者处于暗区的问题被提到意识层面上来,并形成声乐艺术界新的理论研究课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即中国民族声乐的界定问题、目前存在的三种唱法的划分问题以及关于民族唱法的界定问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上,有来自音乐理论家的言论,也有来自音乐表演及音乐教育家的言论.

关于民族声乐以及民族唱法的界定问题,最具体的莫过于杜亚雄先生的论述,杜先生从民族这个概念的阐述为基点,界定了其关于民族音乐的范围,并进而界定了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用嗓音为表现媒介的音乐体裁形式.民族唱法是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歌唱方法.他认为:“民族声乐”是按音乐表演所用的媒介从“民族音乐中分出来的一种体裁形式.从声乐技术层面来看,“民族声乐”包括许多不同的唱法.“民族唱法中的第一类,也是最重要的一类是”“民族传统唱法”.它包括56个民族演唱传统民歌,说唱、戏曲、和歌舞时所采用的各种唱法;第二类是近百年来从外国学习借鉴来的“民族唱法”.第三类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学习传统民歌、戏曲唱法的基础上,吸收“美声唱法成分而形成的学院派民族唱法;第四类是民族通俗唱法.[1]

这一界定和分类很详细,也囊括了当下声乐界所有的唱法种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于混乱的唱法理解与界定给予了相对清晰的梳理以及科学的理论阐述.但是,在这一问题上,本文认为只要是不去掉关于“民族“两个字的头衔,就很难解释当下的很多唱法或者作品概念界定的混乱.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划分忽略了一个问题,即民族声乐是一个整体性概念,而民族唱法是一个局部性概念.虽然先生认为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是什么区别?什么联系?说的并不充分.只说前者是一种体裁,后者是一种方法.问题是,声乐就是一种音乐体裁,不管它是中华民族的还是别的民族的.这并不能说明民族声乐与民族唱法与别的民族的或者跟美声有什么区别.美声让中华民族的人唱了那是属于民族声乐呢还是意大利的声乐?

因此,关键的问题是,要区分清楚声乐作品与声乐演唱方法的概念.民族声乐包括作品,唱法、表演、教学、审美等整个系统.作品的民族性和唱法的民族性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是民族声乐,那从作品、教学、唱法、审美整个环节都应该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也只有具体分门别类的论述,才可以说清楚民族声乐与民族唱法之间的关系.把唱法与作品混淆在一起浑沦吞枣的谈论所谓的民族声乐是民族声乐很多理论问题的症结.

在这一点上,来自音乐教育界的言论也一样.金铁霖认为, “民族声乐指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统声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声乐艺术” “民族声乐最早从戏曲、曲艺和民歌等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形式发展而来”. “到了1958年,声乐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土洋之争”——有一批教师从国外留学归来,他们以洋唱法为基础进行教学,另外一批人则以传统唱法为基础进行教学——争论的结果是谁也没赢谁,但却使大家明白:这二者谁也不能取代谁.历史的事实证明,民族声乐具有发展的可能性,观众认可不认可,能不能贴近群众成为当时衡量声乐艺术的一个标准.总的来讲,什么歌要求用什么方式唱.”[2]

声乐有几种唱法:15分钟学会唱歌—“练声12步”(K歌快速开嗓法)——学唱歌_教声乐_通俗唱法_流行歌曲

这一言论指出民族声乐是有传统与现代之分的,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现代学院派的民族声乐是在传统的民歌、戏曲、曲艺这些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民族声乐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跟美声唱法相区别才诞生.而且,金老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什么歌就用什么方法来唱,即作品决定唱法.因此,所谓民族声乐,首先是民族作品,然后才有相应的唱法,只有作品和唱法都是民族的,才算是民族声乐体系.因此,我们在谈论民族声乐的时候,要搞清楚是在谈唱法还是谈作品.这两个概念不能混淆在一起谈论.民族声乐该这一个概念一定是包括作品、唱法、教学、表演、审美为一体的一个声乐体系.不仅仅是指民族唱法.这样,民族声乐与民族唱法才容易界定清楚.

因此,民族声乐是一个由声乐作品、作家、歌唱家、理论家、批评家、教育家组成的严谨科学的艺术体系.民族声乐作品是只要用汉语创作的和演唱的所有歌曲,民族唱法是主要用来演唱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具有各种唱法流派的一个系统,它有传统与现代之分,有中西借鉴之别.中国民族声乐的作品演唱可以有民族唱法(传统与现代)、通俗唱法之分;作品只有民族声乐作品(包括民族民间歌曲和民族艺术歌曲以及民族通俗歌曲)和外国声乐作品两类.并没有很多争论认为的那么复杂.中国当下的美声唱法,本文认为应当属于现代民族声乐范畴.当下中国所谓的美声唱法的概念应该逐渐消失在声乐辞典里.

中国声乐研究中,有一个问题在当下引起专业界以及普通观众的重视以及疑惑.即中国的民族唱法中有男高音女高音,没有男中音 女中音.中音声部只存在于美声唱法中.

在通俗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三分发没有确立之前,这一现象似乎不太明显.也没有成为一个问题进入公众的视线.一方面是没有像青歌赛这样的大型大众媒体赛事,关注度不高.另一方面是中国个歌坛上不断地涌现着优秀的女中音个歌唱家.比如几乎家喻户晓的德德玛,关牧村,罗天婵、杨洪基等等.并且,他们演唱的作品都民族风格浓郁.是中国普通民众都能接受的,明了的东西.无论从唱法还是情感以及内容接受并不存在太多问题.

可是,如今中音却成了一个问题.尤其是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分开以后,这个问题更加凸显.民族唱法比赛只有两个声部比.与美声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才使得问题直观的呈现于公众的视线.使得音乐界不得不思考.声乐界不得不反思.关于民族声乐的界定问题以及民族唱法的界定问题.

“民族声乐声部建设有待完善什么是民族声乐?什么是美声?“德德玛老师的演唱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殷秀梅的演唱应属于哪一种唱法?民族声乐的界定缺乏科学依据.”另外,在民族声乐的发展中民族声乐声部中除了男高音、女高音声部外还有其它声部吗?这确实值得思考和探索.”[1]至今,音乐界对此问题没有很好的解释.也没有从民族审美习惯,民族文化的形成以及民族唱法的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本文认为问题形成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声乐唱法与声乐作品之间的关系认识混乱.

声乐作品跟声乐唱法是一个民族声乐体系中的一个部分.民族声乐并不一定只有民族唱法来演唱.何况,民族唱法的界定跟中国唱法的界定在实质上应该是一致的.只是一个是地理概念,一个是族群概念.唱法声部的划分不仅仅是西洋唱法的四分法,也有中国传统民族唱法的五分发.既然中国传统声乐借鉴西洋声乐,那么在声部的划分上可以创造性的借鉴.目前所谓的民族唱法没有中音的现象只是因为对于民族唱法的概念界定所导致的,如果如前所述,所有中国人演唱中国作品的唱法都应该是民族唱法的化,美声中的中音只要是演唱民族声乐作品,就是属于中国民族声乐的中音.也因此,廖昌永只要用汉语演唱汉语创作的歌曲,就应该叫做民族声乐.只不过冠以现代二字而已.如果觉得民族不妥,也可以改用中国现代声乐的唱法.这样,还有所谓民族声乐没有中声部的问题吗?

2.作品决定民族风格还是唱法决定民族风格难以定夺;

艺术的风格由什么来决定?有人说,风格即人.中国人就一定会有中国风格,汉民族就一定会有汉族风格.某个少数民族就一定具有那个少数民族的风格.这个人,首先是通过作品来体现.而演唱什么样的作品会相应的诞生什么样的演唱方法.因此,民族性首先体现在作品上,其次,才应该考虑唱法.这样,中国声乐界的很多中音都应该是民族声乐的中音,只要他们演唱中国汉语的中音作品.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民族声乐中没有中声部或者低声部,这不是民族声乐本身的问题,而是对于民族声乐概念理解的问题.也由此看出,声乐界在确立比赛唱法的时候,对于民族声乐理解存在混乱现象.声部划分主要由作品来决定而并非声音来决定,就会简单化这一问题.

3.中国声乐传统审美习惯的影响.

高、细、明亮、圆润是中国传统戏曲女性声音的音色审美追求.这种对女性声音审美的习惯延续到现代民族声乐的鉴赏中,难免会导致对于西洋中声区低沉厚重的抵触.但是,尽管声音音色不是传统的耳朵所接受的,但是如果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人们也会接受这样的额音色.比如对于关牧村和德德玛等歌唱家的喜欢.可见,唱法只影响人们对音色的审美.并不能影响对整个声乐作品的审美.人们最终是否接受某种唱法是由作品决定的,而并非唱法.虽然传统的审美习惯对中国民族声乐中声部的不受欢迎有点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关键还在作品方面.

4.亚洲人种声带结构导致中音声部人才缺乏;

声带结构决定一个人是适合中音还是高音演唱.而音的高低是由声带的大小长短厚薄决定的.相对于西方人,亚洲人身形较小,相应的声带结构也会较之于西方人普遍短小.导致中音歌手不多见.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

总之,民族声乐中中音缺乏的现象不是民族声乐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对于声乐艺术的认知和唱法划分出了问题.如果没有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说法,只有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的比较.会出现没有中音的现象?少是少,但不至于始终没有.

结 语

中国有句俗语,即一个歌者,应该唱什么像什么.即只要是好的歌者,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作品表现对位就是好的.当然,这句话也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用中国的传统戏曲唱法唱歌剧估计是唱不像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用来当做声乐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掌握好科学的用嗓方法,就可以做到唱什么像什么.而且,必须按照作品来选择合适的演唱方法.所有的方法都是相通的,不外呼对于呼吸、共鸣、咬字、的驾驭.具体的驾驭由于民族审美习惯而导致看似千差万别的唱法.而不管是哪个民族的人,其肉身结构是一样的.这就是科学的基础.科学使人们正确认识人声发声的规律,在正确的发声方法的指导下发挥人声的潜能,让声音能高、能低、能大、能小、能明、能暗、能虚、能实、能强、能弱,表现力丰富.

正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所说:任何美好声音的发出,一定是具有其共同的科学准则这里所谓的“科学准则”我认为就是依照相应的艺术审美标准,运用最直接的方法达到最佳效果.我们都知道,不同审美标准的产生,源于不同民族文化上的差异.然而对于不同的美感,人体歌唱机能具有相同的适应能力.[2]

总而言之,中国民族声乐在寻求自身完善体系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果确立以作品为核心,开放性的运用和驾驭各种唱法来阐释演绎作品成为一种共识的话,很多理论上的困惑都将迎刃而解.

(特邀责任编辑 李虎)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声乐唱法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声乐有几种唱法引用文献:

[1] 声乐和通俗唱法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关于声乐和通俗唱法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5000字
[2] 声乐和通俗唱法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声乐和通俗唱法类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10000字
[3] 声乐研究生论文选题 声乐研究生论文题目怎么取
《中国民族声乐的界定相关热点》word下载【免费】
声乐有几种唱法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