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中国高校教育模式下的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

主题:学生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6

简介:适合音乐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音乐学生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音乐学生论文范文

学生论文

目录

  1. (一)高校强调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培养
  2. (二)课程设置相对严谨,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培养规格、主干课程体现了音乐学专业的专业要求
  3. (二)师生传统观念“重认知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
  4. (一)培养目标
  5. (二)培养规格
  6. 1.掌握音乐学的基本理论与文献;
  7. 2.掌握音乐的分析方法;
  8. 3.较熟练地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
  9. 4.具有从事专业工作的以下能力:
  10. 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11. 6.外语和计算机操作水平达到国家和学校规定的标准;
  12.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体质健康锻炼标准.
  13. (三)主干课程
  14. (四)毕业学分 :210.2学分
  15. (五)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最长修业年限为10年,允许提前毕业.
  16. (六)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17. 学生:【感人】一位90后中国音乐学院学生街头演奏挣学费~

[内 容 提 要]本文以音乐学专业教育为例,通过对其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主干课程和课程结构的分析,评价专业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的特点,探讨中国高校教育模式下的专业音乐教育的利弊,分析其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高校/教育模式/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

学生:【感人】一位90后中国音乐学院学生街头演奏挣学费~

中图分类号:J60-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1)02-0138-4

音乐学专业是侧重于音乐理论学习的专业,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内各大专业音乐院校纷纷设立音乐学系[2]2004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了《全日制本科音乐学专业课程指导方案》[3],2006年11月教育部又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4],标志着中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日臻完善.

音乐学专业方向教学计划(2009年)各项指标体现了现阶段中国高校教育模式下的各专业教育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高校强调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培养

高校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衡量发展的标准.而关于教育的目的,曾经有几种提法.如:“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等这些提法揭示了特定时期社会对高校教育的特定理解和功能需求,也显示了高校对于社会的积极回应及自身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而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培养一直是被强调的内容,体现了高校教育发展的*目标即高校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能够以自身的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论文范文和公平.高校作为社会运行系统的一部分,其所承担和发挥的特殊社会影响力决定了其社会责任.而高校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本质(对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即对整个社会的知识贡献)决定了必须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而艺术类高校教学目标也必须符合中国高校教育整体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注重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培养,同时,“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和良好思想品德”成为专业知识积累的前提.

(二)课程设置相对严谨,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培养规格、主干课程体现了音乐学专业的专业要求

音乐专业的学生的公共基础教育及必修课程是与专业教育没有太多联系但又必不可少的固定课程,因此,这类课程也被称做“公共基础课”,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邓、‘三个代表’概论”、“英语”、“诗词曲赋”、“计算机基础”、“体育”和“军事理论”.而在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相对严格地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来区分所属专业.如:音乐学专业的学生以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为主.他们需要了解、掌握专业音乐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包括:“视唱练耳”、“和声与曲式分析”、“复调学概论”、“管弦乐法基础”、“多媒体与音乐学”、“民歌模唱与赏析”、“说唱音乐模唱与赏析”、“戏曲音乐模唱与赏析”、“ 民族器乐记谱与赏析”、“ 艺术概论”、“ 钢琴演奏”和“合唱”.作为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音乐学专业主干课的学习上.包括“音乐文献与写作”、“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 音乐学概论”、“ 音乐美学基础”、“ 专题研讨与写作”和“ 学位(毕业)论文”;特色课程包括:“古代音乐文献选讲”、“ 中国音乐美学史”、“ 西方音乐美学史”和“ 东北现代音乐史”.与此同时,还要兼顾综合实践(“艺术实践”、“ 社会实践”、“ 军事训练”) ,不可忽视选修课,其课程结构由必选课(“毕业就业指导”、“ 大学生健康教育”、“ 文学名著欣赏”、“ 形势与政策”、“ 世界贸易组织基础知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任选课两部分组成.

这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邓、‘三个代表’概论”、“英语”、“诗词曲赋”、“计算机基础”、“体育”、“军事理论”、 “毕业就业指导”、“ 大学生健康教育”、“ 文学名著欣赏”、“ 形势与政策”、“ 世界贸易组织基础知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 军事训练”是属于与音乐学专业本身并无太多联系的课程,这就又回到第一个关于培养目标的问题.在高校里“开展文化教学,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体系,同时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1]是高校教育中最基本的功能.

不难看出,在课程结构方面,音乐学专业方向教学计划(2009年)中关于课程设置相对严谨.虽然目前各高等专业音乐院校都拥有制定各专业培养计划的自由,但在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关于课程设置方案的有关精神指导下,各高校的专业课程结构存在明显的相似性.教学目标主要反映了历史的需要,但近年来教学目标与现实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似乎越来越远.可以说,各高校课程结构的最大特点是“专”, 选修课的数目和内容很有限,这就使得毕业于不同高校的同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课程存在区别相对较小,从而也无法形成各校的特色,造成各校培养的学生趋同化.而就这一点来说,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经过多年探索,逐渐设置了自身的特色课程群,如:“ 东北现代音乐史”、“古代音乐文献选讲”等.

(一)中国传统“经学模式”教育影响下,高校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思想自由的限制

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成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文明,丰富了中华思想文化的宝库,形成了宝贵的教育经验.在整个知识和思想体系中,经学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经学教育和“以经取士”的选考制度,驱使着无数文人放弃了自己独立思考的权利.所谓“经学模式”,“就是以解释经典为学问的主要任务,认为经典上说的都是正确的,经典上未讲的都不必讲,以经典的是非为是非,以经典内容的范围为学术应当固守的范围.”[2]在几千年的教育传承中,这种唯书唯上的“经学模式”压抑着人的思想自由,束缚着人的创造性思维.时至今日,它的影响依然存在于现实的教育中.中国高校教材的编写是声誉卓著的专家的专利,通常都比较规范、严谨、专业.以音乐学专业的教学为例,其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授课内容相对固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教材的选择空间也比较有限,同一课程的教材种类一般不多,一经选定往往在同一高校使用多年.

在数千年的历史传统中,教师被赋予的是学术的、社会地位的、人伦辈份的权威.而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就是口传心授.同时,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也贯穿于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这使得高校阶段的学生很难摆脱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总是将课本及教师的讲解作为金科玉律,花掉大量时间及精力背诵课文的内容及教师的观点.其结果往往是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一些哪怕是依赖于主体认知的知识亦是如此,从历届高校各科考试卷主观题的问答就可了解.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中国高校教学亦或艺术类高校,都使教师处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形成以讲解和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所持的观点几乎无一例外,而且都来自于课本和教师的讲解.所有的学生都忽视了自己的感受,潜意识中将课本或教师的观点毫无批判地同化为自己的观点.

(二)师生传统观念“重认知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

在我国高校教育实践中,师生长期形成、习以为常甚至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是“重认知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这种现象在各高校都比较突出,艺术院校也不例外.教师传授理论和学生记诵知识是相对轻松、容易完成的事;而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相对困难、不易完成.1999年,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009年1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也指出:“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等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1] 目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社会适应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而音乐学专业,大部分属于理论课程,如 “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等主干课的授课还是以传授理论为主.教师的责任是将课本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学会批判或挑战课本中的知识.对于每位历史音乐人物的评价和分析,都是基于书本的知识而没有个人见解.很多音乐技术类科目的学习虽然教学内容专而深,但往往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技能.如音乐学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和声与曲式分析”、“复调学概论”、“管弦乐法基础”等科目的习题能力很强,考试成绩也不错.但如让其利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鉴赏具体的音乐作品,多数学生即便对平日熟识的音乐作品也会感到手足无措,更不用说那些从未接触过的音乐作品. 三

中国高校教育模式下的专业教育特点的形成有它的历史原因,符合中国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但与社会现实需要发生冲突,利弊参半.

高校办学有一定的共性是正常的,这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办学规律的表现.而目前国内高校办学存在办学目标趋同化、办学模式单一化的倾向,当然艺术类高校办学也不例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课程结构设置大同小异,甚至所用教材都整齐划一.实际上这既不利于学校办出特色和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才质量的下降、办学资源浪费、结构性就业难以及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尽责能力的整体弱化.严谨的课程结构自有它的优点即选课的学生比较整齐、稳定,教学管理难度较小,授课教师可以比较容易地集中精力上好一两门课.但对学生来说,它不利于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及个性的培养.另外,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也难以获得跨学科可能带来的灵感与洞察力.同学、同行之间交流张力由于知识结构的巨大相似性而减弱或消失.这种交流的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我国专业人才学术交流能力不足,跨学科人才不突出及后续学习不充分的现象.

严谨的课程设置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中华文化中崇尚长者智慧的传统将教师推向教学活动的中心,成为学生知识的提供者和裁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本质属性,将学生看成是一种被动的接收容器,于是学习活动中的创造性元素也随之被抹杀了.如果学生都只是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那么他们就不能自由发展,沦为接受知识的共同意义下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接受知识只是学习的低级层次,而只有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主动学习,才能有自由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发展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力量,把学生培养成能够主动、自主、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才是学习的更高层次.只有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一切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需要——主体性目标体系才是正确的教育目标取向.而在教学形式上,音乐的学习不能只单纯为了学生获得技能,培养学生能将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汇、重组并加以运用和创造的能力才是根本目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创造兴趣和潜能,以改变教师传授为主,忽视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形式,转而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参与,树立学生的自信,解放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音乐专业背景进行艺术理论创作,挖掘自身潜能并表达自我.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个性、基础等,以不同的方式或手段开启学生的潜能.而目前的关键还不在教师而是我国政府的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管理部门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意识或观念,人们已经习惯了统一的模式、思想的纯洁、知识的系统、教学方式的严谨,因为这更符合中国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但这些已严重违背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

结 语

中国的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自上世纪20年代起步,由模仿西方音乐院校教学模式发展至今日,逐渐纳入统一的国家教育政策指导下的高校教育模式:强调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培养及知识的积累;重视教师绝对的道德及学术权威;课程结构严谨;教学内容相对固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讲解、传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重认知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这些符合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其优点是选课的学生比较整齐、稳定,教学管理难度较小,授课教师可以比较容易地集中精力上好一两门课;缺点是不利于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及个性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本质属性,也随之抹杀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创造性元素,已经不符合社会现实需要.如何有效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质量,不仅是困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也将是今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附 录

以沈阳音乐学院的音乐学专业教育为例,其音乐学专业方向教学计划(2009年)各项指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和良好思想品德,能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及文化艺术领域从事音乐文化传播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系统地掌握音乐学专业理论,完成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较高的音乐文化传播与教学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

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音乐学的基本理论与文献;

2.掌握音乐的分析方法;

3.较熟练地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

4.具有从事专业工作的以下能力:

①研究撰述能力;

②理论教学能力;

③音乐文化传播能力;

④技术实践能力.

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外语和计算机操作水平达到国家和学校规定的标准;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体质健康锻炼标准.

(三)主干课程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西方音乐史、音乐文献与写作、专题研究与写作、音乐学概论、音乐美学基础和多特色课程群等

(四)毕业学分 :210.2学分

(五)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最长修业年限为10年,允许提前毕业.

(六)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七)课程结构与学分分配:

必修课为169.2学分,其课程结构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综合实践四部分组成,选修课学分为41学分,其课程结构由必选课和任选课两部分组成.

参考文献:

[1]王自东.<,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之量化分析与生师比研究.中国音乐,2010

[2]廖志坤.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非教育倾向探析.高等教育研究,2010

[3]何万国、漆新贵.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及其培养机制.高等教育研究,2010

[4]向东.我们在如何“选编”思想文化:一个审视教育自身的视角.高等教育研究,2010

[5]李培根.让学生自由发展——也谈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研究,2010

[6]蔡辰梅、刘刚、赵长城.论高等教育发展的*之维.高等教育研究,2010

[7]尹爱青、王稼之.基于主体性目标体系的艺术人才培养研究——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人民音乐,2010

总结:这篇音乐学生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学生引用文献:

[1] 高中学生音乐论文题目大全 高中学生音乐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高中学生音乐专著参考文献 高中学生音乐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
[3] 高中学生音乐论文提纲格式范本 高中学生音乐论文大纲如何写
《中国高校教育模式下的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word下载【免费】
学生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