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天津市少年体校篮球运动员弱手技术运用的实验

主题:篮球运球训练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1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训练运球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训练运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训练运球论文范文

篮球运球训练论文

目录

  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1 研究对象
  3. 1.2 研究方法
  4. 2. 结果与分析
  5. 2.1 天津市少年体校篮球运动员基本情况
  6. 2.2 少体校运动员弱手训练实验前后分析
  7. 2.3 对照组实验前后弱手技术能力的测评分析
  8. 2.4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弱手技术的对比分析
  9. 3. 结论与建议
  10. 3.1 结 论
  11. 3.2 建 议
  12. 篮球运球训练:看看联盟最顶级控卫是怎样训练运球的

翟瀚廷1,翁 丽2

(1.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北京 100191;2.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北京 100086)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5)01-110-03

收稿日期:2014-12-7

作者简介:翟瀚廷(1992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篮球理论与实践.

忽视青少年弱手的训练已成为篮球教学、训练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不仅导致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合理运用弱手控制和支配球的能力较差,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总是习惯用强手解决比赛中的问题,不能根据防守队员位置、身体对抗和在场上的位置等情况采用弱手控制球,在用手合理性方面不能适应场上千变万化的需要,从而体现出教学和训练与比赛需要脱节.同样也导致强手得不到源自弱手的技能迁移,阻碍了强手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没有充分利用双侧性迁移规律.所以针对以上问题,选择青少年为实验对象,以篮球弱手训练为实验内容.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为青少年篮球训练做出一些贡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天津市少年体校篮球运动员弱手技术运用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任务和目的的需要,通过中国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和图书馆查阅了大量有关篮球运动、迁移训练、青少年敏感期等方面相关文献资料,特别是关于弱侧手训练地方法资料和研究成果20 余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实验法 本研究实验对象为天津市少体校男篮球队员16 名(10~ 13 岁),右手为强侧手,左手为弱侧手.通过2013 年12 月至2014年1 月2 个月,共8 周,每周训练2 次,每次训练时间为40 分钟,训练总时间为640 分钟,严格控制的弱手训练,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组强手佩戴辅助手套进行弱手训练,对照组无辅助设备进行常规训练,在训练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测量运动员弱手技术指标.

(1)设计制作.篮球弱手训练辅助手套,从改进拳击手套入手,去除厚重泡沫夹层,使受试者佩戴轻便、舒适,表面设计排汗孔透气.强手在佩戴训练手套后五指蜷缩无法伸张,从而使受训者在篮球训练中基本失去佩戴手对篮球的控制和支配球的能力,强制性地训练青少年篮球队员的弱手控球技术.针对青少年在篮球弱手技术训练中训练自制力差、技术动作不规范、并比赛中非采用弱手控制及支配球等问题.

(2)实验评价.实验评价包括实验前弱侧手技术技能和实验后弱侧手技术技能评测.依据现有的评定条件,以具体数据值反映弱侧手技能发展能力差异,便于直观评测和检验.在咨询专家意见的前提下,结合篮球运动基本技术确定表现弱侧手技术的技能发展能力的指标:运球技术指标(单手三线折返运球、单手全场运球上篮),传球技术指标(原地单手对墙传接球、单手肩上传球击准),上篮技术指标(单手篮下勾手投篮、半场运球上篮)综合技术指标(半场左右手运球上篮、行进间运球突破障碍物)

1.2.3 数理统计方法 通过为期八周的对天津市少年体校男篮运动员进行的弱手训练实验,记录实验前后所测各项弱手技术的相关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4 对比分析法 运用SPSS17.0 统计软件对天津市少年体校篮球队员弱手运球、投篮、传球、综合技术四样技术指标在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分析,求证相关内容得出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天津市少年体校篮球运动员基本情况

实验组与对照组队员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两组队员在年龄,身高,体重这三项身体基本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8 人,对照组8 人.实验组8 人全部为右强手左弱手,对照组1 人左强手,7 人右强手.

2.2 少体校运动员弱手训练实验前后分析

从表1 可见,单手三线运球折返成绩实验前为27.22s±1.68,实验后为22.41s±1.47s, 平均提高4.71s,单手运球上篮成绩提高较多,实验前为45.02±5.22s,实验后39.88±6.22s,平均提高5.14cm,都达到显著水平差异(p<,0.05) 说明实验组佩戴手套强化弱手的训练手段对提高篮球队员弱手运球能力是有效的.

篮球运球训练:看看联盟最顶级控卫是怎样训练运球的

原地单手对墙传接球和单手肩上传球击准这两项数据虽都有提高,但不够明显(p>,0.05).单手篮下勾手投篮命中率提高26.12%,此项数据较实验前达到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半场运球上篮成绩平均提高了8.16s,同样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

2.3 对照组实验前后弱手技术能力的测评分析

从表2 可见,对照组经过8 周的训练,单手三线运球折返成绩平均提高1.75s,单手运球上篮成绩平均提高1.48s,显著水平差异并不明显(P>,0.05).原地单手对墙传接球提高2.12s,单手肩上传球击准成绩平均提高1.77s,这两项数据虽都有提高,但不够明显(p>,0.05).单手篮下勾手投篮命中率提高13.02%,此项数据较实验前达到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半场运球上篮成绩平均提高了2.31s,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

2.4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弱手技术的对比分析

根据表3 和表4 统计结果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单手三线折返运球成绩在训练之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经过八周的训练之后,两组之间成绩相差3.11s,已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单手全场运球测试中,训练之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之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成绩高出4s,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说明实验组佩戴手套强化弱手的训练手段对提高篮球队员弱手运球能力是有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原地单手对墙传球测试在训练之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之后两组之间成绩变化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手肩上传球击准测试两组在训练之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 而经过8 周的训练之后,实验后两组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佩戴训练手套强化弱手的训练,增大弱手训练负荷的手段对提高篮球队员传球的爆发力效果有限.实验组和对照组单手篮下勾手投篮测试在训练之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 而经过8 周的训练之后,两组相比已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半场运球上篮测试在训练之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 而经过8 周的训练之后,两组相比已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两项投篮测试的对比结果说明实验组佩戴手套强化弱手的训练手段对提高篮球队员弱手投篮能力是有效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佩戴训练手套强化弱手的训练,增大弱手训练负荷的手段对提高篮球队员弱手运球能力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实战对抗中,强化弱手训练有助于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锻炼运动员运用弱手做技术动作的能力.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佩戴训练手套强化弱手的训练,增大弱手训练负荷的手段有助于提高队员弱手运球与投篮相结合的能力,增强运动员做动作的协调性,而对运动员做爆发性动作的效果不明显.

3.2 建 议

鉴于强化弱手训练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弱手技术能力确实有较为显著的提高,建议少年篮球运动员增大弱手训练的负荷量.

建议在篮球的教学训练的实践中,内容上要注意安排一定的强、弱手单独练习,可佩戴弱手强化手套进行辅助性练习.

建议篮球的教学训练的实践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和队员弱手、弱脚的力量练习,以保证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技术动作.

建议要求学生和队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多使用弱手的好习惯,这样会对他们掌握技术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1 ] 刘江南,宁自衡. 运动技能两侧性迁移机制及迁移不对称性的国外研究学说[ J ]. 广州体育学报,2004(2):8-9.

[ 2 ] 奚天明. 高校专项足球教学中弱势脚先行理论的实验研究[ J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2):5-6.

[ 3 ] 李栋. 提高左手篮球基本技术的运动生理学探讨 [ J ]. 体育学刊,1999(3):115-118.

总结:此文是一篇训练运球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篮球运球训练引用文献:

[1] 篮球训练论文范文 篮球训练开题报告范文2000字
[2] 篮球训练论文范文 篮球训练有关论文怎么写10000字
[3] 篮球训练论文范文 关于篮球训练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2000字
《天津市少年体校篮球运动员弱手技术运用的实验》word下载【免费】
篮球运球训练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