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对安徽省宣城市城镇化建设的调查

主题:城镇化发展与大城市病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9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城镇城市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城镇城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城镇城市论文范文

城镇化发展与大城市病论文

目录

  1. 城镇化发展与大城市病:城市城镇规划宣传片制作公司规划漫游动画制作公司13203512928

【摘 要】中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这符合中国历史的发展,体现了新时代的特征.本文分析了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指导思想、内涵、要求.同时依照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要求剖析了宣城市城镇化的现状及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路径.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1年安徽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

【作者简介】王成吉,论文范文宣城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刘文辉,论文范文宣城市委党校办公室主任、副研究馆员.

城镇化是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发展的结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演化过程,是乡村人口向城镇大规模迁徙的过程,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它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且反过来还能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道路是指实现城镇化的动力、原则和方法,所要解决的是怎样实现城镇化的问题.

城镇化发展与大城市病:城市城镇规划宣传片制作公司规划漫游动画制作公司13203512928

宣城市位于安徽东南部,经济上属于欠发达地区,其在“十一五”期间开始致力于城市化建设,“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其存在的问题和城镇化发展模式对全省其他城市的发展都会提供借鉴意义.本文将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入手,结合宣城市当前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发展路径进行探讨研究.

一、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传统的城市化发展道路难以为继.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城镇化道路上一波三折.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当时国际政治形势的客观原因以及决策的失误,中国推行重工业发展战略,造成工业对人口吸纳能力差,减慢了城镇化发展速度,到1980年全国城市总数仅223个,建制镇2678个,城镇化水平仅为19. 39%.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不管是城镇数量还是城镇人口规模的发展速度都明显快于前一个时期.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2009年末,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设市的城市655个,2010年全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6.6%.宣城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化率从2005年的35%增长到2009年的43.2%,2010年达到45%,年均增长1.6个百分点,处于超常规加速发展阶段.但是由于户籍制度改革滞后以及急功近利的政绩观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使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基础设施落后、规划不科学、缺乏特色、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经济结构不合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大规模人口跨区域流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环境等涉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这些都说明传统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已经无法适应中国今天的发展形势.寻求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2.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较弱,同时我们既没有发达国家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国际资源、环境条件,也无法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模式和消费方式,这决定了中国必须以较小的资源、环境成本来满足规模巨大的城镇化需求.也就是说,中国必须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其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已经基本走完城镇化的过程不同,城镇化和工业化正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处于剧烈的转型之中,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中国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必须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还必须随着发展形势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城镇化必须选择一条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再次,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在城镇化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城镇化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同时也必须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政府的引导、规范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寻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中国城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定义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容.十七大报告论文范文总书记强调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城镇化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二、宣城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一)宣城市“十一五”以来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十一五”以来,宣城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建设和谐宜居的山水旅游城市为目标定位,不断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城镇面貌显著改善,品位和档次不断提升,基本形成了以宣城市市区为核心,以所辖县、市、区中心城区为骨干,重点镇为纽带,一般镇为网络的分工明确、职能互补、结构合理的城镇结构体系.

1.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逐渐步入全省中上等行列.2009年末,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设市城市655个,城镇化水平达到46.59%;安徽城镇化率达42. 1%,在全国排名第21位.近5年来宣城市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强有力推动下,城镇化发展取得较论文范文绩,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35%增长到2009年的43.2%(2010年为45%),5年间增长幅度高达8.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6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处于超常规加速发展阶段.

2.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以来,伴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步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供水、供气、供电、通讯、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道路、环卫、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相继建成.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竞争力得到增强,也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02元,比上年增长12.6%,扣除论文范文因素,实际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821元,增长14.8%.

3.城镇建设市场化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全市共新签省外投资项目1142个,协议引资515亿元;全年实际到位省外资金345亿元,增长59%,总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4位,成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十一五”以来预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1家,合同外资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亿美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多30家、3亿美元、1.6亿美元.2009年实际到位外资l.54亿美元,增长19.6%,增幅居全省第6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被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大大增强了城镇功能,也为城镇化的发展拓充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4.城镇规划工作得到加强,规划指导作用日益显现.“十一五”以来,在发展环境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宣城市开展了一大批重要规划项目的编制.2007年启动并完成了新一轮《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编制工作,有效配置规划范围内的空间和土地资源,强化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十一五”期间各个县城和乡镇也开展了大量的规划编制,包括城市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如城市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城市防洪、排水工程等专项规划和一系列的控制性规划.这些规划对引导城镇发展、改善城镇面貌发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宣城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中心城区发展有待提高.近年来宣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呈现加速发展趋势,但与皖江示范区周边其他城市以及全省平均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009年宣城市城镇化水平仅是示范区城镇化水平最高的铜陵市的一半,同时市本级发展不够突出、产业结构不优,缺少牵动力强的工业大项目,高速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对周边市、县辐射能力较弱.

2.区内协调发展不够,城镇之间的联动效应不突出.由于缺乏系统的区域城镇发展规划的引导,宣城城镇化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受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的影响,在城镇化发展目标上缺乏明确的区域分工,城市主导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在发展中缺乏协调和沟通,影响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从宣城市的城镇空间布局看,尽管宣城、宁国、郎溪、广德城镇密集区的雏形已经显现,但城镇群的整体协调不够、发展规模较小、联系不够密切、分工不够明确、结构比较松散,与真正的城镇群发展状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城镇化的质量不高,“准城镇化”现象明显.随着城镇化加快推进,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区土地不断扩张,由于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加上二元体制的约束,造成人口与产业集聚也不协调.2009年宣城市非农化水平18.04%,而城镇化水平为43.2%,相差约25%,约69万人计入城镇化水平,没有完全城镇化.

4.小城镇缺乏引导,城镇化特色培育不足. 宣城市的小城镇数量众多,大部分小城镇经济规模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一些镇政府规划意识淡薄,城镇管理工作严重跟不上发展的形势.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第一,城镇建设沿着公路两侧无序蔓延,形成了“马路经济带”,浪费了大量耕地,破坏了城乡自然生态环境;第二,城镇缺乏必要的功能分区,城镇居民建房仍然沿袭农村的单家独院形式,城镇普遍缺乏环境基础设施,城镇水污染也较严重;第三,城镇缺乏特色,不少城镇不重视地方特色的塑造,盲目攀比,不断大拆大建,导致了大量有价值的、反映本地历史与文化的历史街区和建筑物被拆,地方特色难以恢复,城镇特色风貌也逐渐消失;第四,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等设施水平差,文化站、影剧院、体育馆、公园等文化娱乐设施十分缺乏,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观念行为还不适应城市社会的要求.

5.基础设施区域性协调不足,阻碍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城镇密集区,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显得更加重要,这对实现密集区城镇化集约发展,提高区域城镇化整体水平和质量有显著的功效.但宣城市近年来在区域基础设施的发展上协调不足,互相竞争激烈,产生重复建设,阻碍了部分城镇的合理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镇化的向前发展.

6.城镇化制度安排不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城镇化制度安排不完全适应城镇化的要求也是影响宣城市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原因之一.如原有的户籍制度较大限制了人口的合理流动;城镇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对进城望而却步;土地管理制度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资本市场发育不良制约了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现行体制与政府运作的机制使一些行业被政府垄断,造成一面是许多城镇建设资金缺乏,综合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另一面是民间资本难以融入城镇化建设;城镇产业发展政策定位不准,平均用力,城镇职能雷同;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区域协调机制不健全,也制约了各城镇自身的发展和整体优势的发挥,等等.这都不利于城乡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要素聚集的相关制度安排,造成了一系列结构性、体制性和政策性失衡,制约了城镇化进程与城乡统筹发展.

三、加快宣城市城镇化进程的路径

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宣城市“十二五”期间,在城市规模、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文化品位和辐射能力上都将得到大幅提升,计划到2015年,中心城区达到55平方公里的规模,实际居住人口55万,城镇化达到或接近53.5%,成为皖东南中心城市和工贸旅游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以下路径.

1.坚持规划引导战略,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规划是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城市长远利益的体现,规划应引导城市的发展并成为控制城市发展的依据.宣城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以规划引导城市科学发展,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要紧紧抓住“十二五”末宣城成为皖东南中心城市和工贸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大力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加强全市规划研究与制定,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通过规划引导把宣城打造成为特色文化城市.要重点实施宣郎广、宣宁发展、绩宁郎和宣宁郎广城镇建设密集区及绩旌“徽”文化旅游示范区重点城镇布局,在市区形成“主城区+南漪湖旅游休闲文化新区+彩金湖政务文化新区”的区域中心.要全面把握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加快全市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统筹区域城镇化发展,以错位发展和彰显特色为原则,使中心城区与县城形成功能互补、分工明确、联系密切的整体,促进县城整体功能的提升和特色发展格局的形成.要合理确定各县(市、区)发展目标,加强县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实现县市优势互补和区域共同发展,到2015年宁国、广德形成以工业为主的新型工贸旅游城市,郎溪成为皖苏边界新兴工贸城市,泾县、绩溪、旌德成为各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工贸旅游城市.要按照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以人为本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理想居住模式、工作模式、交通模式、交往模式、休闲模式的目标合理定位城镇的规模和功能,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区域城镇体系.要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以规划促进村镇建设水平的提高,形成一批有产业支撑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古镇和卫星城镇,以推动小城镇全面发展.要重点突出城镇聚集区建设,积极打造以广德新杭、宣州水东、李桥、郎溪十字、宁国港口为代表的经济重镇并郎溪梅、绩溪瀛州、宁国梅林进入省扩权强镇试点.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和责任,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和管理.要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偏差,保证规划全面实施.

2.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统筹城乡发展,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关键和核心.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城镇化创造了条件,城镇化的发展要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开辟道路.宣城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以推进城镇化建设为驱动,把“减少农民、致富农民”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点,使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互动并进,做到即化“地”又化“人”,要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宜居的生活环境、平等的就业机会、健全的保障体系等一系列的制度化建设使农民在城里留的住、活的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通过建立城乡互动的、交流学习的人才交流机制,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从有利于发挥城乡优势、形成城乡特色出发,充分发挥城市在产业、市场、信息等方面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形成城乡产业联动、优势互补的良性格局.要打破长期以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与进步,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城镇化已进入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四化并举”的时代,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是加速城镇化进程的有利抓手.宣城市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转变方式为主线,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提升传统产业与打造新兴产业、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互动并进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旅游、现代物流、金融流通等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商品集散地.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发展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促进林业产业升级.以发展食品工业为重点,努力打造农副产品知名品牌,推动农副产品从粗加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要进一步加强开发区的建设,大力引进电子等新兴产业,使开发区成为新兴产业的集聚地.

4.加快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小城镇是城镇体系的基础部分,是大中城市的“母体”,世界多数国家都把小城镇列入城市系列,并成为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世界各国现有的大中城市无一不是从当初的小城镇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也是从小城镇蓬勃发展为主要特色的,我国也有从小城镇发展为中心城市的,如沿海地区、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以及海南省,都是在镇的基础上建设发展起来的.宣城市共下辖85个乡镇,其中有14个中心镇,这几年小城镇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今后,在强化中心城市集聚、扩散功能的同时要以县城为骨架,以产业优势的集镇为基础加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城镇体系,通过城镇个性、产业特色、文化理念、布局形态等方面的塑造,加快调整城镇功能定位,建成集群发展、互补互动城镇新体系,在重点打造宣宁郎广城镇建设密集区的同时,积极打造以广德新杭、宣州水东、李桥、郎溪十字、宁国港口为代表的经济重镇,支持郎溪梅、绩溪瀛州、宁国梅林进入省权强镇试点,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吸纳人口、特色产业方面的作用.在全市形成一批有产业支撑、管理科学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古镇和卫星城镇,提高全市小城镇建设水平.

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撑着城市的发展,形成城市的服务功能,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调控城市布局,优化配置市民学校、托儿所、医疗、居住、办公、商业、银行等城市空间.要坚持规模适度超前,使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燃气、雨污系统、绿地系统、环卫设施、停车场建设配套完善.在建设过程中同步配套市政管网,地下设施一步到位,各类管线具备一次性承载能力,以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宣城市建市时间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未来几年要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第一,加快行政办公设施建设,包括加快彩金湖市级政务中心和主城区的区级行政中心的建设,方便为市民服务.第二,加快商业金融设施建设,要重点建设以国购广场、府山广场为中心的“田”字型的论文范文商贸区,同时逐步推进夏渡文教创意产业园和城西南、城东、城北商圈的建设,最终形成“一核四圈”的商贸服务主体格局.第三,加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在重点完成市图书馆、博物馆、奥林匹克中心的建设的同时要争取开工建设会展中心、科技馆、宣称大剧院等文化设施.第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要通过完成宣城中学整体搬迁和二中扩建、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水平来提升全市整体基础教育水平,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新建一所全日制高等本科院校实现高等教育的突破.第五,加大医疗卫生设施建设,通过建设5个卫生项目园区和20项卫生重点工程,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第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十二五”期间,配合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房地产投资规模,到2015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提高到32平方米.“十二五”期间建设保障性住房5.5万套左右,使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从逐步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创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模式,适度建设限价商品住房等几个方面努力,基本满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

6.探索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保障.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城市化的瓶颈,论文范文城乡二元结构,要以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为重点,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今后20 年,中国需要重点解决 3亿~4 亿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现在全国已经有14个省市宣布没有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之分了,但是进城的农民待遇没有变,结果,在城市里又构筑起一个新的城乡“二元结构”,因此实现教育、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均化等更为重要.宣城市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充分利用靠近发达地区信息畅通的优势,率先在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制度保障保障方面进行探索.具体思路包括:一是启动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探索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居民身份的制度,同时把与户籍相关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城乡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统一纳入体制改革框架之中.二是尝试城乡土地转化制度的变革.在城市化进程中,改革城乡土地之间的转换制度,建立城乡土地置换和流转机制,吸引更多的人口向城镇转移.三是改革社保制度.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更为灵活开放的城市社会保障系统,扩大保障对象,逐步将进城农民工纳入保障对象.四是建立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市场,吸引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责任编辑:刘明)

总结:这是一篇与城镇城市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城镇化发展与大城市病引用文献:

[1] 大城市和时政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大城市和时政方面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8000字
[2] 大城市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大城市和养老本科论文怎么写8000字
[3] 城镇化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小城镇和新型城镇化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5000字
《对安徽省宣城市城镇化建设的调查》word下载【免费】
城镇化发展与大城市病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