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

主题:农业信息网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8

简介:关于农业信息技术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农业信息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农业信息网论文

目录

  1. 1.我国高校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现状
  2. 1.1 农业信息人才相对匮乏
  3. 1.2 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与条件有待改善
  4. 2.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初探
  5. 2.1 加强农业信息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6. 2.2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技能
  7. 2.3加强实验、实习和科研基地的建设,构筑产学研实践平台
  8. 3. 结语
  9. 农业信息网:芽苗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二)(视频)生产技术中国农业信息网-128x96

张亚芳 左示敏 陈宗祥 潘学彪

(扬州大学农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9)

摘 要: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紧缺,在高校人才培养上受到如培养环境与办学条件不足、课程设置与实践联系不强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本文从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以及构筑产、学、研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农业信息技术方向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 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6(a)-0000-00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就逐步形成了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科学和信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应用学科,是以传感、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等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及其经营管理等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和分析处理,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1].农业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生产决策支持,农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与估产(量),甚至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电子商务等领域.由于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农业信息化进程相对世界先进水平至少落后十年左右.据统计全国网络用户中只有0.3%的农民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比率只有0.8%.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自2004年论文范文“1号文件”提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服务以来,连续7年论文范文“1号文件”均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十分关注,政策面也逐渐拓展,到2012年,论文范文“1号文件”已由过去的局部领域过渡到“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层面上.从这些政策可以看出党论文范文、国务院日益重视和强调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然而,要实现农业信息化发展,农业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农业高等院校作为教育和培养农业专业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培养大批相关专业的综合型人才的职责.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的优势,在农业信息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另一方面更为重要地是找准现阶段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这对于加强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高校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农业信息人才培养起步普遍较晚.近十年来,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一些高等院校在农学、植保或信息管理专业开设了农业信息技术方向[2].扬州大学虽从2002年创办了农学(农业信息技术方向)专业,但至今没有能够单独成为一个专业.由于农业信息技术相对农业等传统专业还是一门新兴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尚处于发展建设阶段,对人才培养的环境与条件还亟待加强和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业信息人才相对匮乏

我国对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起步普遍晚,加之相关部门重视度不够,投入较少.所以造成了我国目前农业信息人才非常缺乏,尤其是农村基层农业信息管理人员数量十分少,而既懂得农业专业又熟悉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就更少了[3].其原因是一些农业高等院校虽在十年前就开设了相关专业,但人才培养周期较长(一般需要4年),科班毕业的学生本身基数较少,加之一部分人毕业后改变了就业方向,与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需要相比,在一线工作的农业信息人才显得相当匮乏.另外,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短期技术培训等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开设的很少甚至没有.这些均造成了当前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跟不上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1.2 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与条件有待改善

农业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应用型学科,开设时间短.因此,在一些高等农业院校中其科研、试验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远落后于一些传统的老牌专业,甚至有些院校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其教学的需要,专业师资紧缺,没有形成稳定的教师梯队.另外,有些专业教师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也亟需提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语言没有论文范文、照本宣科,甚至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昏昏入睡;有的教师只注重理论讲授,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的机会,总是处于一种“被动获取知识”的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客观题为主,考察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主观题很少.这样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弱、适应能力差、创造力低.

2.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初探

结合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针对我国农业信息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高等院校需切实把握好农业信息技术方向的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农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掌握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并能把计算机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培养出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农业信息化人才.

2.1 加强农业信息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当然也离不开一支热爱教学、勇于创新、素质优秀、结构稳定合理的教师队伍.在全国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普遍紧缺的情况下,教师尤其是有经验的农业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尤为短缺.因此,各农业高等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补充和培养相关专业教师,增强师资力量.

与一些偏重理论的基础学科相比,农业信息技术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它既需要理论教学,同时还涉及实践应用,乃至开发技能的传授.高等院校需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水平,采用进修、教学观摩、参加学术研讨或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利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使自己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并具备善于使用实践启发式、交互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能力.鼓励学生动手又动脑,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并注重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2.2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技能

农业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农业信息人才肩负着农业信息化重任,面对的是层次不一、类型各异、复杂多样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问题.培养的学生除了需掌握农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等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独立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管理工作等能力.首先,在培养方案中,应本着将农业科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原则,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课程设置除了包括农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等信息技术工具,还应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围绕农业网站的规划与建设、农业资源数据库的开发与维护、智能型农业决策系统、虚拟农业、精细农业、设施农业测控技术等方面设置课程(具体课程可根据学校的重点发展方向予以设置).

农业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把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因此,对农业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学生的培养应更注重实践教学应用经验的培养.首先,在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即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相结合.如结合本人所在农业信息专业学科的教学经验,在《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环节中,通过强化农业应用软件与农业信息网络开发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在讲授完软件工程原理与方法之后,布置学生就某一农业主题的决策支持系统用已学的原理与方法自己动手进行程序设计,再组织学生上台交流演示,受到学生热烈欢迎与一致好评[4].通过课外创办专业竞赛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也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办法.自2005年开始,扬州大学连续6年举办了专业学生软件(网页)开发大赛,累计投入15000多元奖励优秀作品,先后共收到学生作品107件,300多人次学生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此启发,近年来学院团委专门成立了学生软件开发协会与网络开发协会,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实践机会,学生也获得了一个新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其次,在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增加实验课时,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课时的比例.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实践,为同学提供了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也提高了自己的决策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使培养的学生更贴近社会的需求.

农业信息网:芽苗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二)(视频)生产技术中国农业信息网-128x96

2.3加强实验、实习和科研基地的建设,构筑产学研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离不开实习基地、实验室等配套平台,农业信息技术作为新兴学科,各院校在这些方面的配套建设相对落后.实验室和校内基地条件好坏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质量.有条件的院校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学科,选择其中的某一方向(如农作物生长模拟或农业遥感),建立相应方向的论文范文;在实验室建设中,重点建设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不仅要建设好学生的实习基地,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实习基地建设,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将工程和应用案例真正引进课堂[2].此外,实习基地既包括校外实习基地,也包括校内实习基地,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办信息技术企业,构建产教研实践平台.条件暂不具备的院校可以采用与社会上的相关研究所合作的方式,借助社会资源建立校外的实践基地.

通过构筑产、学、研实践平台不但可以实现教育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把好的成果推广到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中去;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经历,使学生增长了见识,学以致用,实现了从知识到技能的提升;同时通过实践平台也能将最前沿的“三农”需求带回学校,使学校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能按照社会经济及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安排和设置,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业信息技术人才.

3. 结语

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紧缺,农业信息技术方向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受到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培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本文从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并构筑产、学、研实践平台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的环节,从而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和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强的学生,有利于把高校农业信息技术方向专业教育推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孙成明. 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 农机服务. 2009,26(10):135-136

[2] 李乃祥, 卢文, 王秀芬, 等. 浅析我国高等院校农业信息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141(5):83-85

[3] 余建桥, 梁颖.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37(3):162-165

[4] 高辉, 孙成明, 谭昌伟, 等. 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安徽农学通报. 2010,16(21):168-169.

总结:关于免费农业信息技术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农业信息技术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农业信息网引用文献:

[1]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题目大全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题目如何取
[2]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参考文献集 农业信息技术专著类参考文献有哪些
[3]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大纲模板样本 农业信息技术论文框架怎样写
《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word下载【免费】
农业信息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