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石油工程技术大突破民企为何科技“不自信”?

主题: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1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技术石油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技术石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技术石油论文范文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论文

目录

  1.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轨迹—大庆石油学院—教育技术学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刘杨|北京报道

2013年10月16日,西安瑞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鹏、总裁刘珀和他们的团队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帮助下,终于在科技部会议室成功地为其辛苦十余年、完全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召开了技术产业化推广会,与会专家给与了高度认可.

瑞通,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民企,据称拥有一项可令全球石油行业发生巨变的革命性技术,让石油开采量增产30%.据此计算,如果国内石油企业全部使用该射孔技术,仅中国就可每年增产石油6000万吨,相当于增加了近1.5个大庆油田.

“美国一家知名石油公司三年前就开始关注我们,并派技术人员来中国的油井实地考察和观摩,然后提出用1.5亿美元购买这项技术的控制权.但我们没有卖.”刘珀透露说.

如此好价钱,为何不卖?“如果卖了,那这项中国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石油开采技术,就从现在的made in China,彻底变成made in USA.”刘珀有些心不甘地说,“而一旦打上made in USA 的标签,美国人就可能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钱,以国际先进技术的名义再卖给中国企业”.

目前,瑞通的这一产品,出口欧美市场的单价是1.5万美元/米,而国内售价是人民币1万元/米,论文范文相差8~9倍.“但即使如此低的论文范文,在国内也难以推广使用.”戴鹏不解地说,“真的能为国家增油的高新技术,国外企业争着要合作,而在国内将其产业化咋就这么难.”

“这一怪象看似是市场个案,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是一个可怕的现象.”国家相关部委的一位专家分析说,“这不是论文范文问题,而是对自主技术的不自信、不接受.”

这位专家感慨说,国内技术市场的现状让越来越多的人醒悟,并强烈意识到,面对国际竞争环境,中国人不仅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还要创新自信,“国人在包括技术在内的创新领域里太缺乏自信了.”

好技术,中国造

瑞通公司这项革命性技术的专业名称叫“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2007年1月13日,该项技术通过了陕西国防科工委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鉴定结论为“国内首创、国际先进”.2012年,该项技术先后获得我国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200420041991.X)、国家发明专利(ZL200910022819.7);2013年初,该技术获得API美国石油协会认证;目前,该技术正在通过PCT(国际专利申请)申请美国、欧洲的当地专利保护.

“这个技术在国外,外国的同行都如获至宝;但是在国内,大家却都避而不谈.”刘珀跟《中国经济周刊》谈起这个问题时,言语中充满了不解和无奈.

戴鹏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他们开始尝试研发用于石油开采的射孔技术.中间历时10余年,公司投入了5000多万,终于获得了重大进展,其发明并拥有专利的“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实现了石油开采射孔从传统的一次爆炸到二次爆炸的革命性突破,根据在陕西延长油田等地1000多口油井三年多的试用试验,这项技术平均可以增加出油量30%以上.

“射孔技术被称为石油工程的临门一脚,射孔的情况直接决定油井出油率.”央企石油界的一位高级工程师、石油开采技术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提高石油出油不外乎三个途径,分别是增长孔道、增大裂缝和提高渗透率.这都需要靠射孔的改进来实现.”

这位专家也参与了瑞通公司“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的技术鉴定,在他看来,这种技术是射孔领域的一次革命.“简单来说,过去像是单发论文范文打进去,现在是子母弹,实现了二次爆破,第一次爆破是在井眼,第二次是在油层内部.这是射孔技术实现了更新换代,由传统的一代射孔技术更新到新的二代射孔技术.”

听起来,多一次的爆炸似乎并不是复杂的技术,可关键是如何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增产,既能消除传统射孔自身造成的压实带,又能增加渗透面,从而实现增产.这就是该技术的关键所在.

“爆炸品是很难革新的,比如论文范文,二战以来这几十年,几乎没有革新.”戴鹏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就射孔弹来说,能量多一点或者少一点都可能引起井管、井壁变形,如果控制不好,一口井就报废了,挖一口井需要两三千万人民币,这个损失是非常大的.”

他说,瑞通的技术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根据延长油田等提供的使用后报告,2007年以来,在1000多口使用“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的油井中,未发生一起油田射孔安全事故.

按照戴鹏的说法,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射孔技术一次革命性变革.它通过可靠的二次爆炸改变了传统聚能弹射孔时引起的“压实带问题”(编者注:射孔过程中由于瞬间高温高压,弹道壁被压得更密实,于是弹道周围的地带被称为压实带),这一重大突破彻底改变了普通射孔作业产生压实带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上述专家也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在石油开采上的技术大部分是从俄罗斯和美国引进的,目前这个由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技术(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正在申报国外专利,如果以后这个技术能出口国外,算是创造了中国石油领域的第一个范例.

延长石油试点应用效果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开发部提供的《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历年应用总结》(下称《应用总结》)显示,从2007年引进该项目(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截止到2010年底,先后在青平川采油厂、西区采油厂进行试验,累计作业1000多井次.油井、注水井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延长油田在试用后总结这一技术的五个特点,分别是爆炸力量大、造缝多、便于使用、同时完成射孔和高能气体压裂两道作业、穿孔深度大.

产量的提升是该技术最大的亮点,《应用总结》中提到,“使用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弹射孔的较常规压裂初(次)周(期)月产量明显提高”.试验的3口见效井初周月平均单井产油量为122.99吨,而对比井初周月平均产量75.18吨,增产幅度达到63.59%.

延长油田瓦窑堡采油厂试用后提交的《旧井改造措施前后效果对比表》显示,“应用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改造两口油井,改造后两口井两个月增油225.61吨,增产幅度达到45.7%,增油效果明显.”

除了延长油田之外,长庆油田采油三厂新寨作业区2008年11月29日在新二联作业区注水井采用“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实施作业,效果评估报告显示“由措施前不能满足配注恢复到措施后正常注水”.

“延长油田等是典型的低渗透率油田,而且因为地形的原因,开采难度也属于国内油田中比较高的,如果在这里能使用,意味着(这项技术)可以推广到其他更多的地方.”戴鹏认为,“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的价值在于和传统射孔操作工艺相比更方便普遍推广.

上述石油开采技术专家向记者做了一个简单的估算,如果产业化推广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替代老式射孔技术,中石油每年有2万多口新井,每口井日产量2.5方,如果按每口井增产30%计算,全年增产可达到383万吨,这相当于每年新增一个华北油田.而以全国产量来看,“十二五”期间,石油产品维持在2亿吨,如果按保守的增产30%计算,增油量则达6000万吨,即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半大庆油田(编者注:大庆油田年产量约4000万吨).而石油增产,对于解决我国原油紧张和依赖进口问题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

自主创新技术遭遇“墙内开花墙外香”

据了解,除了国内的延长油田、长庆油田外,瑞通公司也受到国外公司的邀请进行技术合作.2011年,美国某知名石油公司接触瑞通公司,希望进行技术合作.目前,瑞通公司正在与加拿大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尝试进行服务输出.在刘珀看来,服务输出比单独出口产品好,好的技术主动权一定要掌握在国人手中.

“这个技术要是去了美国,它可能作为高新技术再反出口到中国,到时候中国企业采购这个技术就不是这个价钱了.”目前瑞通公司的产品单价在国内售价是人民币1万元/米,而同样的产品瑞通公司出口到美国是1.5万美元/米,论文范文至少相差8~9倍.

“国外的企业看重效益,你能帮他们带来效益,他们就愿意采用这个技术,可在国内,要推广这个技术困难重重.”刘珀对于新技术目前“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很无奈.

上述石油开采技术专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他认为,一是国内的企业部门各自为政.施工方和射孔技术研究方分离,施工方不关心技术的变化;另外施工方和采油方分离,施工方只是按要求射孔,并不关心采多少油,所以他们对技术革新也没有热情.

另一个原因是石油企业采购流程复杂,一般民营企业很难进入他们的内部采购系统.这位专家告诉记者,一般像石油企业采购的产品,首先要有安全许可,再要有“市场准入资格”.所谓“市场准入”,要先在石油系统试用过才能获得准入资格,而一般企业没有许可是不太可能获得试用资格的,所以到底是先试用还是先准入成了悖论.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轨迹—大庆石油学院—教育技术学

最后,他也提到了企业中存在的“关联采购问题”.像石油系统这种超大型企业,有很多下属的传统老式射孔弹厂,专门生产老式射孔弹.这些企业的产品专供石油企业使用,因为这种固定的合作关系,民企很难进入这一领域,更谈不上通过技术进步取代他们.

瑞通公司提供的研究报告也显示了这个问题,他们发现,中国国论文范文孔技术企业有10余家,年可生产射孔弹1000余万发,而市场需求仅为600多万发,产能严重过剩.而目前规模较大的射孔弹厂家基本从属于各大石油企业,供需双方形成固定的合作模式和购销利益格局,实际上已经成为新技术、新产品进入的壁垒.

技术变革,为何科技创新“不自信”?

据了解,目前和中国石化企业在油田技术服务上合作最多的,是一家叫做斯伦贝谢的美国公司.这家公司被认为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石油勘探、开采技术.中国公司跟斯伦贝谢合作一般也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同样的服务,他们的论文范文可能是国内公司的数倍.”上述石油开采技术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这位专家举了个例子,同样是测一口井,如果是国内公司提供服务,报价在10万人民币左右,而由斯伦贝谢提供服务的话,可能报价在15万美元,是国内的8~9倍.

“有的时候,它的技术的确是好,但也不见得它处处领先.”上述专家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他的看法,“但是那些油田觉得,采购斯伦贝谢的产品,即使出了问题,也说得过去,至少它名义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不像采购民企的产品,有一定的风险.”

“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不被中国企业自己认可显示了这样的困境——墙内开花墙外香.国内一位进行政策研究的学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有些技术在国外转了一下手,就身价倍增,这显示了我们自己对本国的创新还不够自信.

戴鹏也没有想到更大的困难会出在应用推广上.他以为历尽千辛万苦的研发,终于可以等到光明,可现在看起来光明还远没有到来.

“完全靠着信念在做,不然早就放弃了.”戴鹏告诉记者.

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

目前的石油射孔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聚能射孔”、“高压水力射孔”和“塞管射孔”,其中“聚能射孔”占到整个石油开采射孔的95%.所谓聚能射孔,就是采用聚能弹打入储层(也叫油层),实现原油渗透.

传统聚能射孔弹射孔后,压实带内岩石力学性质及渗流性能受到破坏,油层渗透率仅为原始值的10%.而“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有效改善了这一状况,带来油田产量提升.

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技术解决了一直困扰石油开采的“压实带问题”.过去单发聚能弹打入油层时,由于瞬间的高温高压,弹道周围土壤会被烧成像瓷一样的坚硬物质,也就是常说的“瓷化”.这样的结果是,射孔之后,只有在弹道的末端有一个口会出油,弹道其他地方都被“压实”了,渗透率很低.但同轴随进式增效射孔弹却不同,它不但有效形成了射孔,也炸开了弹道壁,从单孔出油到压实带各部分出油,从而提高渗透率.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技术石油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引用文献:

[1]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论文查重率
[2]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论文怎么写3000字
[3]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关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论文范文例文5000字
《石油工程技术大突破民企为何科技“不自信”?》word下载【免费】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