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闻着油味”找油——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研发随钻测控技术纪实

主题:闻着油味呛的慌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3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闻着油味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闻着油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闻着油味论文范文

遭遇低油价,如果说石油行业如遇寒冬,那么石油工程则处于寒冬的“极寒期”.如何度过漫漫寒冬?各家石油工程企业都在想办法找出路.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也不例外.这个企业主攻的方向之一是技术.随钻测控技术就是一项利器.从“并跑”到“领跑”,二十年风雨沧桑,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依靠该技术大大提高油藏钻遇率,让钻头“闻着油味”找油,打造出了一张随钻测控的“中国名片”!

打造随钻测控的中国名片

文/本刊记者 卢凯瑞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6 月28 日,来自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和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公司相关单位、部分高等院校及合作企业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东营胜利宾馆,见证了中国石化胜利工程公司随钻测控项目管理部的揭牌仪式.

在几千米以下的地层,钻头闻着油味找油,准确无误地朝着有油的方向钻进:当遇到超薄油层时,钻头不再是一笑而过,而是绝不放过,榨干每一滴油;当油气分布不均时,钻头直穿油气最富集区域.让每一口井打出最高产量,钻井人闻之色变的“空井”不复存在,那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低产低效油气区块也能发挥自己的价值等这是钻井人多年的梦想.随钻测控技术将钻井人的梦想变为现实.

时至今日,MWD 随钻测量仪器、地质导向仪器、随钻测井仪器、井下控制工具等一项项测控仪器的核心技术被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测控人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纷纷突破.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具备随钻测控仪器100 套/ 年制造能力和1000 口井/ 年服务能力,产品销往国内各大油田和俄罗斯、加拿大、哈萨克斯坦、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打造随钻测控的中国名片!”这是胜利钻井人内心的呼声,也是在场所有专家学者对胜利的期望.

初识随钻测控

1927 年9 月,斯伦贝谢兄弟在他们家乡的阿尔萨井下实施了第一次电测井,革命性地改变了勘探领域的认知和技术,井下测井拉开了序幕.

1939 年12 月20 日,比西方晚了12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教授在四川石油沟油矿1 号探井成功进行第一次测井试验,开创了中国用测井方法勘探石油与天然气的先河.

1955 年,我国基于引进苏联的*C50 型全自动多线测井系统,自行研制成功了全自动多线测井系统.我国石油钻井测井技术步入新时期.

有了测井技术就能了解地下几千米深处的地层性质,知道油藏在哪,然后是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开油层?

不,其实没有这么容易!

测井技术是采用专门的仪器设备,沿井身测量地球物理参数,通过不同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及中子特性等分析出接近岩层的真实情况.测量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干扰,虽然接近并不等于真实,但是这种接近足以能让地下的石油更快地“喷涌而出”.

在电缆测井中,井下数据的获取总是在钻井完工之后用电缆将仪器放入井中进行测量.在某些情况下,如井的斜度超过65 度的大斜度井甚至水平井,用电缆已很难将仪器放下去.此外,井壁状况不论文范文发生坍塌或堵塞也难取得测井资料.如同在湍急的河道里挖坑,水流总是第一时间浸入坑中,在钻井过程中,就要用钻井液循环,带出钻碎的岩屑,钻井液滤液总要第一时间侵入地层.因此,钻完之后再测井,地层的各种参数与刚钻开地层时是有所差别的,如何减小这种“侵入”影响、及时获取所钻遇地层信息,提高油气层钻探的成功率就成为测井专家们急需解决的难题.

地质学家们难以得知地下的真实情况,钻井人员就无法把握油藏的准确位置.因为误差太大,钻井人员能否钻遇油藏有时是“靠天吃饭”.“在塔里木会战时曾一连钻了9 个‘干窟窿’,9000 多万元投资说没就没了!”提及“靠天吃饭”的钻井历程,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韩来聚记忆犹新.

能否为钻头安上“眼睛”与“方向盘”,让钻头“闻着油味”找油,在地质学家设计的钻井轨迹无法到达油层时,钻头自动调整方向,向着油层钻进?

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梦醒了,钻井人还是拖着笨重的电缆进行井下参数测量.但外国人似乎能够做到!在上世纪90 年论文范文发复杂油气藏特别是打水平井时,聘请而来的外国人使用了这样一个如梦如幻的高科技仪器——随钻测量仪.“有了它,钻头跟长了眼睛一样,不管是薄油层,还是低压低渗低产储层,都能让油藏无所遁形.”人们谈论这一新生事物,像是在聊科幻电影.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接触这样高科技的产物,但高昂的论文范文给中国人头上泼了一盆冷水:日费四五万甚至十多万美元,只租不卖,禁止中国人参观!“第一次使用随钻测量仪是在新疆,一口井的服务费高达480 万元.”回忆起第一次使用国外“梦幻级”仪器的论文范文,胜利石油工程随钻测控项目部研发部主任肖红兵依然很心疼.

突破垄断

1996 年,在国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市场大环境下,我国居高不下的石油开采成本让各大油田亏损严重.此时,降本增效成为油田发展的主章程,石油部也着眼于报废井修复问题.

由于采油射孔的破坏,采油套管经常因为出沙而堵塞,无法正常生产.套管损坏处通常位于油层,而上端2000 多米长的直套管依然完好,可以利用.重新钻一口新井耗资巨大且得不偿失,各油田准备利用上端完好的套管,在破损处上端侧钻,重新开辟一条采油通道.

套管内侧钻分短半径侧钻与长半径侧钻.短半径侧钻要求侧钻位置距离油层很近.无疑,短半径能利用更多的套管,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成本,但越短距离的造斜难度越大,中国现有技术完全达不到标准.

为突破技术瓶颈,国家立下“‘51/2’套管内短半径侧钻水平井”攻关课题.胜利钻井院响应国家号召,承担了这一项攻关课题.“我们之前每年因套管损坏而报废的油井有一两千口,现在因为老油井增多增加到七八千口.如果都用长半径侧钻技术,那每年得浪费多少钱?”韩来聚吐出了当初迎难而上攻关“‘51/2’套管内短半径侧钻水平井”技术的心声.

地层测量误差太大,如何才能在如此狭小的半径内进行侧钻水平井?已退休的胜利钻井院党委书记李拥邦想到了国外那个梦幻般的测量仪器——随钻测量仪.如果地层能够看得很“清晰”,那么在短距离进行侧钻完全可以实现.

胜利钻井院决心研制自己的随钻测控仪器.1997 年,胜利钻井院斥资2000 余万元在国外技术封锁下辗转从英国引进了一套MWD 无线随钻测量仪,开启了随钻测控技术攻关的征程.征程的第一步是研制出自己的MWD 随钻测量仪地面接口箱,解决外国设备在国内使用过程中“水土不服”的问题.

由于是前沿技术,没有公开的资料可以查询,随钻测控研究团队负责人杨锦舟带着队员在书本中寻求答案.他们跑到北京图书馆查资料、做笔记,最长的一次连续7 天泡在图书馆.为了省钱,住的是8 块钱一晚的地下室,吃的是最便宜的路边摊,购买元器件时都不舍得打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凭借满腔的热情和执着的精神,胜利测控人跑遍全国,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精心设计了几十种备选方案.1998 年的元旦,是个收获的日子.在这一天,地面接口箱接受检验,现场所有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显示屏.当信号从地下几千米传回地面出现波动的时候,井场瞬间沸腾.“我们也行!”实验的成功,更加坚定了团队攻关的信念.

最重要的信号接收器——地面接口箱研制成功后,一切都迎来了转机,接下来井下仪器也相继研发成功. MWD 无线随钻测量仪研制成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消息传出,国外马上将MWD 无线随钻测量仪的使用论文范文降低了一半.”谈及昔日的成功,胜利钻井院随钻测控技术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张海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而今,MWD随钻测控技术的单井服务论文范文已经降到了数十万元,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

截止到2008 年底,胜利钻井院MWD 系统及其配套设备的生产已达300 套,为企业节省进口所需资金4500 万美元.其中有40 套仪器销售到俄罗斯、大庆等国内外油田,创收6000 多万元.除此之外,近几年该仪器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和我国新疆、大庆、长庆等油田完成现场技术服务900 口井次,创收达1.8 亿元.

为钻头安装“眼睛”从测井走向测控,是钻井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但这远远不够.

国外无线随钻测控技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开始研究,而我们直到1995 年才了解到这项技术.起步晚了近30 年,测控人没有懈怠.

“MWD 无线测控技术只能测量钻头钻入的井斜、井深、方位三个参数,了解钻头的位置,然后地质学家根据油藏模型判断钻头钻入的位置,调整钻头钻入方向,准确找到油藏.”韩来聚介绍,“接下来我们开始攻关地质导向,真正实现‘闻着油味’找油!”

三个参数只能帮助钻头准确的找到地质学家设定的目标层,其他的参数仍需电缆测控来解决.当“迟到”的测量结果与现实有误差时,再优秀的地质学家也很难判断出油藏的准确位置,即使知道了钻头的准确位置随钻测控依然难“控”.

测井,以未遭钻井液等破坏的地层中测量最为精确,所以需要在钻井过程中测量钻头前方地层岩性与流体性质,让钻头能够“主动”找油.国外的LWD 随钻测量仪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以地质导向寻找油藏.该技术国外在20 世纪末就已经相当成熟,能够实时测量近钻头处的地质参数和工程参数,而我国依然处于被封锁状态.一套复杂的LWD 随钻测量仪器论文范文高达上亿元,想要大规模运用只能自主研发.地下岩层主要岩性为泥岩与砂岩,二者反射的自然伽马曲线截然不同,能够通过反射曲线的不同区分砂岩层与泥岩层;而油气资源大多储存于砂岩中,因此用自然伽马测井能判断钻头是否位于储层.油气层与水层的电阻率测井曲线也有不同的特征,通过电阻率曲线的不同能顺利区分油气层与水层.因此,用电阻率测井能判断钻头是否位于油气层.想要给钻头装上“眼睛”,在钻井过程中自动找到最优油层似乎只用在钻头上添加自然伽马与电阻率参数测量仪器就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03 年,胜利钻井院顺利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随钻测量仪(LWD).它能够在钻井过程中实时传输伽马和电阻率等地质参数.但电阻率信号只能通过泥浆传播,一旦泥浆中含有空气电阻率信号传播就难以为继!“施工中最常出现的就是施工人员指责仪器有问题,而工程人员指责施工人员的操作有问题.其实,主要就是我们仪器稳定性存在问题.” 随钻测控项目部检测部部长李闪介绍说.

仪器的不稳定让稳产高产的愿望化为泡影.为了保证油田稳产高产,油田不得不付出高额论文范文购买国外仪器或相关服务.

为了扭转被动的局面,胜利钻井院依托“随钻测井核心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了随钻电磁波电阻率的攻关研究.“2009 年我们确定了电磁波电阻率的研究方向,但因为之前的研究问题,压力非常大.研究经常不分白天黑夜,有次做试验连续做了一天一夜,实验没成功,到吃饭时我们喊杨锦舟吃饭,他直接咆哮‘你们去吃吧,我不吃!’”忆往昔,李闪唏嘘不已.

东营的夏天很热,狭小的实验室像蒸笼一样直欲将人蒸熟!研究经费都花在了研究之上,没有人想到改善一下办公环境.据李闪回忆,胜利钻井院全院上下可谓是一条心支持电磁波电阻率的攻关.当领导发现他们在实验室热的浑身冒汗时,就直接为实验室安装上了空调.要知道当时研究院上下还没有哪个地方安装有空调,仪表所是当时研究院唯一安装空调的地方.

苦心人天不负.2011 年,电磁波电阻率终于被胜利钻井院攻克.

2012 年,胜利钻井院自主研发的首支胜利博丰MRC 地质导向系统横空出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累计现场应用50 余口井次,单井储层钻遇率平均提高20% 以上,建井周期平均缩短4 天,测井成功率高达100%.MRC 的诞生,动摇了国外油服公司在测控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垄断地位.

为钻头装上“方向盘”

无线随钻测量技术改变了胜利钻井院仪表所的命运,也改变了胜利钻井的发展轨迹.

当今油气田开发中,“好吃的甜点”越来越少,不到一米厚的超薄油层慢慢成了油井开发的常态.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要让钻头在一米厚的油层中穿梭已不是给钻头安装一双“眼睛”就能办到的事,还需要给钻头安装一个方向盘,时刻调整钻头的方向.

传统的滑动导向已经难以支持钻头精确的制导,胜利钻井院又将目光瞄向了目前随钻测控技术的高端——旋转导向.“让钻具转起来,摩阻没了,钻速提高了,就会打得快,打得好,提高钻井效率.”杨锦舟说.

旋转导向即是使用陀螺测量到井底的井斜角和方位角(高边),从而得到钻头控制轴方位,然后通过泥浆导流阀和数个泥浆推动的推力块控制钻头方向.推力块在哪个方向伸出、伸出次数都由地面工程师控制,其对井壁推力大小也由地面人员通过调节泥浆排量进行控制,可以准确让钻头随着“闻着油味”钻进.

让钻具转起来,使钻头成为“地航导弹”,最大难点在于精确制导控制.国外旋转导向制导技术采用的是巡航导弹的导航技术.受“巴黎统筹委员会”的限制,胜利钻井院无法从西方引进旋转导向技术.想要突破瓶颈,让钻头成为“地航导弹”,唯有自主创新.

这个时候,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为钻井院带来了福音.利用航天导航技术的相控雷达理念,他们成功开发出了相控声波成像定位技术,突破了技术的瓶颈.如今,随钻测控领域难度最大的旋转导向技术难关已经被自强不息的胜利钻井人攻破,随钻测控技术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稳步推进.

“胜利工程的随钻测量仪器的研制和生产,在中石化独此一家,具有绝对的优势;在国内的陆上油田也具有领先的优势,是中国在石油工程领域的一张名片.”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朱澄清说,“当然,我们与国际领先水平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越来越小.”

国外随钻测控技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步,经过了相对漫长的科研探索阶段,目前进入瓶颈期;我国随钻测控技术起步于上世纪90 年代后期,无线随钻技术用了10 年,地质导向、电阻率仅用了3 年.这支磨合了20 年的团队,正值春秋论文范文时期,一旦突破瓶颈将跻身国际先进行业俱乐部.

责任编辑:石杏茹

锤炼随钻测控的“黄埔军校”

文/本刊记者 卢凯瑞

90 年前,斯伦贝谢兄弟第一个试吃了电测法测井这一“螃蟹”.如今,斯伦贝谢公司成为国际油服企业三巨头之一.

相较于电缆测控,随钻测控是一场钻井革命.为了领先这场革命,斯伦贝谢让一大批科研人员十余年专职攻关.20 年前,胜利钻井院在中国第一个跟上了随钻测控技术这场革命节奏,如今已经蓄势待发,准备腾飞!

如今,中国石油工程技术创新已呈星火燎原之势.除了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随钻测控技术20 年如一日的自主研发外,无论是中海油斥资数十亿美元研发的“贪吃蛇”系列,或是中石油尖端技术的引进、吸收、突破,抑或是近期中科院12 亿元启动研发的“地下巡航导弹”等技术创新已成为石油工程度过“极寒期”的关键利器.

胜利钻井院缘何能在中国第一个抓住随钻测控技术的机遇?正如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张锦宏所说:“整个胜利的文化传承了大庆的精神,发扬光大了自己的胜利文化,将之融为一体.这是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随钻测控技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向时代寻找机遇

1984 年10 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强调了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政企分开等重大问题.

市场经济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但在探索市场经济的道路上部分人迷失了方向.1985 年,有位副教授说,他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大学毕业留校,每月挣90 元钱,二儿子高中毕业进工厂每月有100多元,小女儿初中文化程度在饭店当服务员每月拿200 多元.

科研工作者辛苦研究的成果难以转化为价值,收入竟连普通体力劳动者都不如.“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这一“脑体倒挂”的畸形社会现象,冲击着科研事业的发展.

胜利钻井院也难逃厄难.

“研究院没有活干,就鼓励我们出去创收.我们仪表所因为和设备仪器相关,都跑去给别人修理计算机、家用电器赚钱;其他研究人员找不到和所从事工作相关联的活,只能去卖水饺、织毛衣.这在当时叫作多种经营.”胜利钻井院随钻测控技术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张海花向本刊记者介绍起随钻测控技术研发的背景.那时她正是从事手工劳动的一员,一个无线电专业高材生,却只能依靠为他人修计算机、电器度日.

可笑?可悲?

不,是心痛!

这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内心独白.国家也在积极求变.

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在南方视察谈话中等论文范文屡屡在各个场合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点一滴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如沐春风,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保障.1996年,在国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总趋势下,石油部顶着巨大的亏损压力推动了“‘51/2’套管内短半径侧钻水平井”攻关课题的立项,期望通过技术攻关以解决生产中的降本增效问题,以降本对抗亏损.

国家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需要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

“你们是捧着金饭碗去要饭呀,随便一个科研成果转化不是你们做手工活价值的数百倍?”恰如一声惊雷,钻井专业出身的胜利钻井院党委书记李拥邦一席话惊醒了彷徨的科研人员,也为钻井工程带来了最急需的技术.

企业无经费供研究、员工无对路专业人员、国内无相关资料可查询、随钻测控技术效果如何也无从得知,胜利钻井院在“四无”的艰苦条件下毅然斥巨资2000 余万元辗转从国外进口了一套MWD 无线随钻测量设备,进行国产化研究.

不知是因为随钻测控技术让胜利钻井院选择了国家立项的“‘51/2’套管内短半径侧钻水平井”攻关课题,还是因为国家立项的“‘51/2’套管内短半径侧钻水平井”攻关课题让胜利钻井院选择了随钻测控技术.总之,胜利钻井院这个国内第一家试吃随钻测控这只“螃蟹”的企业抓住了新一轮测井革命的浪潮.

“随钻测控技术效果论文范文,但科研投入太大了,不然我们油田早就着手研究了.”看着胜利石油工程展示的随钻测控相关仪器,兄弟单位羡慕不已.投入虽大,回报却更惊人.

事实证明了随钻测控技术的巨大潜力.20 年间,胜利钻井院成功将随钻测控系列产品广销国内各大油田,以及俄罗斯、加拿大、哈萨克斯坦、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成功应用3000 余井次,产值30 多亿元.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国外核心技术的垄断而并非其产值.

凭借无与伦比的魄力,胜利钻井人站在了中国随钻测控技术革命的最前沿.

从胜利走向胜利

科学研究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总是在各个方面顽强地阻挠着科研人员的脚步,稍有松懈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攻关小组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但因研发难度太大,当时很少有人报名.”张海花说,“我是为数不多的参加辅助维修的人员.我不上谁上呢?”就这样,这支由三男一女组成的攻关团队开始了MWD随钻测控技术的研发工作.

要想揭开随钻测控神秘的面纱,首先要摸透电路板上数百个电器元件的用途.而在那个网络不兴的时代,图书成为了唯一解开谜团的钥匙.为此,研究小组分工合作,一遍遍地往返于东营与北京各大图书馆中,耐心地查询每一个元件的运行原理.饿了,他们就吃路边的盒饭;累了,就到租住的8元钱一晚的地下室中稍作休息.

没有了白天黑夜,只有对工作的狂热.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身为技术人员的价值.夜里熬夜到两三点查看资料是常态,连续7 天泡在图书馆不少见,走遍北京元器件市场只为找到合适便宜的元器件等没有先行者指引方向,他们只能慢慢摸索.

“嘭!”刺鼻的橡胶焦糊味充斥着小小的实验室,电路又短路了.

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每台仪器的电路都需要一次又一次的设计、试验、修改,才能得到合理的电路.研究电路用的元器件都是几分钱一个的,但每次买的几千个元器件用不了多长时间.

磕磕碰碰,带着几分执着,带着几分运气,张海花逐渐从一个辅助维修人员成长为仪表领域的专家.

艰难吗?艰难!最害怕出了问题却找不出来.“研究随钻伽马仪器时,里面有个2000 伏的高压电源,我们没有专用的高压线,就用普通的电路线连接,结果一直没有信号.”这是张海花遇到的一个大难题.为了节省研究经费,将资金用到“刀刃”上,研究团队不敢多花一分钱.“我们一直找不到问题所在,直到后来我们才发现电路焊接处有些小毛刺在放电,说明电路没有问题.我们意识到问题出在电线上,专门换了高压线,将焊点焊得很圆滑,才最终解决了问题.”

张海花没有说自己是怎样发现电线出问题的,也没说为何后来着重将焊点焊得圆滑.他的同事、随钻测控项目部研发部主任肖红兵给了我们答案:“焊点处的小毛刺放电在白天根本看不见,只有在晚上关上灯才能看见.张海花看到仪器没信号,害怕又是短路,直接在电路板带电的情况下用手摸电路板时被电到才发现的.”

2000 伏的高压不可小觑,只一瞬间张海花的手指被电流打穿,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空气中充斥着肉的糊味”!

正如赫尔岑所说,科学不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在科学上除了汗流满面外,是没有其他获得成功的方法的.热情也罢,幻想也罢,以整个身心去渴望也罢,都不能代替劳动.

随钻测控技术、地质导向技术、旋转导向技术,从最开始只希望打破国外的垄断,降低国外使用论文范文,到与国外并驾齐驱,想要夺得海外市场,再到想要突破尖端技术,向国际领先靠拢等胜利钻井人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越走越远.

这就是胜利人的胜利精神.“胜利”二字,既是地域名词和企业名称,又具有达到预定目标、取得成就之意,一语双关,意境高远.

“从胜利走向胜利”,是论文范文同志1999 年视察胜利油田时题词的内容,胜利人受到巨大的鼓舞.就是这种精神,激发了攻关小组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雄心壮志、崇高追求和豪迈气概.

从创业走向创新

每一次成功背后都有无数次失败堆积,而每一个被攻克的电器元件后面都洒满了泪水与汗水.“刚开始加入这个项目时,工资没有多少,研究经费也少的可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和同伴们那样拼,可能当时太年轻了吧.”张海花自嘲一笑.

那不是太年轻,那是胜利“从创业走向创新”的历史洪流中年轻科研人员的人生抉择.

艰苦创业是中国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胜利油田的发家之宝.胜利油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难创业史.在六十年代国家最困难的时期,胜利人肩负着为国家贡献石油的艰巨使命,在“青天一顶、碱滩一片”的恶劣环境中,在生产生活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战天斗地,顽强拼搏,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石油会战的胜利,勘探开发了一个又一个新油田.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成为一个企业有无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决定性因素.胜利油田历来重视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大力实施“科技兴油”战略,密切跟踪国内国际石油科技领先水平,抓住制约油田总体发展的关键技术,以勘探开发、多元经济领域中的技术难题为攻关对象,以地质理论、技术、装备、产品创新为目标,努力实现勘探开发主体技术、多元经济开发技术的战略接替和跨越式发展.

随钻测量仪MWD 研制成功后,胜利钻井院着实露了一脸,让各界注意到了这家名不见经传的研究单位.国产化的随钻测控仪,虽为仿制,实际上因为更适用于中国地质情况,比“水土不服”的进口货适用很多,也更具有研究价值.

一家小公司看中了胜利钻井院生产的MWD 产品潜在的商机,找到项目组想要出250 万元购买这项技术.随钻测控项目的资金投入无疑是巨大的,但购买完相关仪器设备后就有点捉襟见肘了,连项目负责人出差北论文范文只能住8 块钱一晚的地下室,250 万元对于一名技术人员来说可谓一笔天大的巨款.

一边是一夜暴富,一边是职业操守,项目组人员选择放弃这个“商机”.后来,这家小公司通过解剖胜利钻井院生产的MWD 随钻测控仪仿制成功了该仪器.凭借这“偷来”的技术,这家公司被国外巨头以上亿元的高价收购.

类似的诱惑在胜利钻井人工作中还有很多,通过解剖胜利钻井院生产的仪器获利上亿元的还有数家公司.但胜利钻井人没有一个出卖公司的技术,当然也“错过”了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

当随钻测控技术被国人重视之际,胜利钻井院随钻测控技术已步入国内领先地位,参与研究的技术人员已成为随钻测控行业内的技术骨干,国企、私企、外企纷纷高薪来“挖墙脚”.离开胜利钻井院,可能工资待遇立马能翻十倍,有人留有人走,但钻井院最精锐的一批骨干一个也没离开.“我们胜利钻井院就像是随钻测控领域的‘黄埔军校’,为随钻测控领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这不是自嘲,李闪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非常认真.

项目小组的随钻测控技术研究之路还在继续,付出还将继续.但是,付出不会被辜负.

如今,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已被定为中国石化两大深化科技政策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将成为中国石化科技政策最早落地的企业.2016 年,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已根据科技成果转化法给予科研人员300万元的奖励.

随钻测控 低油价下的发展利器

—访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锦宏

文/本刊记者 卢凯瑞

低油价下,石油工程遭遇“极寒期”.鏖战寒冬,漫长低油价时期让石油工程降本增效难以为继,石油工程急需颠覆性的技术革命以突破低油价的瓶颈.

“当前石油工程扭亏保市必须深化改革、瘦身健体,长远健康发展必须创新转型.而测井技术的信息化、智能化必须在两三年中见成效,否则就可能被别人远远超越.”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锦宏如是说.

挑战巨头垄断

中国石油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是在什么背景下决定研发随钻测控技术的?

张锦宏:中国的测控产品长期受制于西方国家,最尖端的三家公司都是只卖服务不卖产品.在中国市场,这几项技术名义上没有被垄断,但实质上利润最丰厚的业务都被三大巨头抢占了,我们充其量只是给他们干活.所以我们这些石油工程人一直是心里憋着气,他们不卖给我们产品,我们要自主研发,突破垄断.

中国石油石化:现在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随钻测控技术处于什么水准?

张锦宏:最早的无线随钻测量仪MWD 技术已成为常规技术了,现在正在推进旋转导向技术产业化.中国三大石油工程公司都在致力旋转导向技术的公关.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酝酿许久,下大决心成立随钻测控项目部,可以说已经领先了半步.

中国石化定下了目标,要致力于在石油工程测控仪器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就像中国的飞机与高铁的零部件都是全球采购,现在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完全从零开始,因此我们也不需要每一个元器件都自己生产,要综合利用各方优势资源.

中国石化最顶级的休斯敦研发中心就是聘请美国顶尖的技术人才.他们的工作就是把我们的原始创新转化为产品.虽然测控的原始创新理论已经被掌握的很清楚,但是将技术转化为产品还有所不足.测控技术元器件国产化能满足的部分就使用国产化产品,有更好的产品就用拿来主义集成创新.所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对石油工程是很有信心的.中国石化现在要走一条转型、创新的路,由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

转型创新标志

中国石油石化:随钻测控技术是否是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转型创新的一个标志性产品?

张锦宏:可以这么说,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十三五”规划确定了“1+7”发展战略,7 个研发中心中第一家就是胜利测控仪表一体化.胜利随钻测控技术最有基础.它的产品成系列,下井的数据从初试到终试已经试验了上百口井.

但要向国产化、产业化、国际化迈进,随钻测控技术最尖端的旋转导向技术与国外还存在差距.因此,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不仅要跟航天航空等研究院合作,而且要向贝克休斯等顶尖企业学习合作.现在旋转导向技术虽然已经在海上应用了多口井,但还是存在产品产业化的瓶颈.旋转导向技术已经研制成功,但稳定性很差,工作时间不能得到保证.

中国石油石化:那么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随钻测控技术能否作为国家名片向外推广?

张锦宏:这肯定是可以的.第一,这套产品成系列以后,首先会在中国石化内部大力推广,如今天来的三位院士都很认可这套技术.中国石化目前用的第一、第二代随钻测控仪器是在20 世纪90 年代和2000 年初期引进的,仪器已经快到报废年限,接下来的设备更新肯定会以中国石化自己的设备为主.任何一个像我们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公司这样一体化的油服公司,想要走向国际化必须有仪器制造能力,否则只能算是给别人打工,只能养活自己队伍.要想技术上高端,效益上台阶必须有技术性很高的产品.

第二,现在50 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公司在30 多个国家有服务项目,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是中国石化最好的名片.而在中国石化各个板块中,石油工程又是最具有代表性、影响力最大的,未来前景也是最好的.我们在30 多个“一带一路”国家中有工程项目,可以将“中国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与装备强力输入到这些国家中.不仅是在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推广,事实上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由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在被广泛运用.像沙特、科威特等传统使用西方国家先进技术装备的国家也开始对我们放开,认可我们的技术装备.

关乎扭亏为盈

中国石油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为什么能取得随钻测控技术的成功?

张锦宏:首先,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支劲旅.胜利的队伍本身就是自强不息的,传承了石油石化“三老四严”的精神,在能力上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其次,在井筒技术方面可以说是国内最强的,胜利钻井院也是亚洲最大的钻井院.这么多年培养了一大批专家人才,现在还在不停的培养吸引人才,被誉为钻井行业的“黄埔军校”.

胜利实力比较雄厚,现在更加开放地搞科研,强调“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各大高等院校、研究院、国际巨头开展技术合作.

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行业寒冬应该携手渡过难关,我们需要抱团取暖,和兄弟公司必须有合作.中国石化和中石油、中海油会有不定期的交流.我们以前的很多同事、同学都在那边工作,这是天然的联系,能够更好的交流.

中国石油石化:您对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有什么期许?

张锦宏:首先,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确定的整个石油工程板块扭亏脱困的两大试点单位之一.其次,胜利石油工程有条件、有基础在科技创新方面成为中石化石油工程整个板块的先锋与旗帜.这是他们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2017、2018 年这两年,是石油工程最关键的两年,必须扭亏脱困,否则只能黯然退市.胜利石油工程的体量很大,胜利石油工程不扭亏,石油石油工程很难扭亏;胜利石油工程扭亏,石油工程马上就能见到曙光.就像股市的龙头股,石油工程如果说是上游的龙头,那么胜利石油工程就是龙头中的龙头.如果胜利石油工程陷入亏损,石油工程就不可能扭亏,所以抓重点抓难点都必须胜利石油工程扭亏.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

总结:此文是一篇闻着油味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闻着油味呛的慌引用文献:

[1] 闻界赶走一战真相论文范文 闻界赶走一战真相类有关硕士论文范文2万字
[2] 山涧闻松涛论文范文 关于山涧闻松涛毕业论文提纲范文2万字
[3] 刘少奇和张闻天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刘少奇和张闻天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闻着油味”找油——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研发随钻测控技术纪实》word下载【免费】
闻着油味呛的慌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