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

主题:大学计算机基础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5

简介:关于基础计算机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基础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基础计算机论文范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

目录

  1. 1. 引言(Introduction)
  2.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立的目的(Purpos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s)
  3. 3.1 学生基础差异大
  4. 3.2 知识点繁杂,实践性强
  5. 3.3 基础课程设置与专业结合度不高
  6. 3.4 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7. 3.5 教学形式落后
  8. 4.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的探索(The exploration of new teaching mode)
  9. 4.1 差异化教学模式
  10. 4.2 采用“1+x”教学模式
  11. 4.3 以多层次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12. 5. 结论(Conclusion)
  13. 大学计算机基础:华软教育_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摘 要:通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的、课程特点、教学内容、课程模式的分析,总结了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该课程教学的新模式,为各地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社会形势以及社会的需求的变化以及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意义逐渐深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通过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计算机基本素质教育,为计算机知识的专业化运用与个人能力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全国高校均开展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均包括计算机基本概念、知识和基础操作.但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因而,在新形势对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1].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立的目的(Purpos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s)

随着信息化在当前社会的纵深发展,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平台的电子商务、数字化学习模式逐步被接受,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已逐渐企事业单位用人的必备条件[2,3].当前,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相关专业领域问题能力的重要任务,其包括三个层次:操作使用能力训练,综合应用和设计能力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开发.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2003年明确指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应当从操作技能中心化转变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信息处理教学中心化,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放在中心位置.通过信息获取、存储、显示、处理、传输、控制和应用的相关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充分感受信息文化、强化信息意识、切实掌握相关应用技能.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后,学生能够具备创新实践能力,从而继续应用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相关学习.

3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Current situation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s teaching)

3.1 学生基础差异大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加快了中小学生计算机启蒙教育的步伐,加之计算机在普通家庭的普及,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但由于地区差异、生源地学校差异、与家庭背景差异的存在,大学新生入学后反映出较大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差异.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文字处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完成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但部分学生对电脑的认识局限于论文范文聊天、游戏等网络初步应用,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掌握远为达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根本目标.学生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无疑加大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难度.如何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教学难易度和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析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课堂效率,给相关任课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3.2 知识点繁杂,实践性强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文化、操作系统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软件应用、网页制作、常见多媒体软件应用、网络技术基础、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程序设计语言学习等.课程知识点多,覆盖面广,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因而学生完全掌握难度较大.同时,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的现状是:教学课时不足,上机时间操作不够,因而教学效果不佳,也不便于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追踪与核查.

3.3 基础课程设置与专业结合度不高

现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的运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而不同的行业、领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因此,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后期专业领域的发展.但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尚未考虑这一因素,继续按照统一标准安排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导致课程学习与大部分学生的专业结合度不高.学生所接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无法在相应专业领域达到运用,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3.4 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质上,我国高等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更新快、实践性强.学生普遍反映教学缺乏挑战性、趣味性和操作性.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该讲重心放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其操作水平上.通过反复的上机操作与实践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局限于普及基本理论和讲解计算机语言.

3.5 教学形式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采取多媒体理论授课与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在理论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讲解基本知识、演示操作流程,但学生无法及时操作、演练.这种传统授课模式基本是以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为核心.同时,固定模板的电子课件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与教师的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产生固化思维,无法达到个性化培养的目标.学生自学为主氛围的缺失,导致基础教学效果不佳,也不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4.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的探索(The exploration of new teaching mode)

4.1 差异化教学模式

(1)基于学生素质分层教学

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新生入学后学校可组织统一的计算机水平摸底测试,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能力分级,以实现分层教学和分级管理.通过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将其分别编至基础班与提高班.基础班的学生,将继续采用课堂理论授课与上机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先学习、后实践,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基础原理、网络知识后,对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运用等有全面、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上机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对于提高班的学生,可以略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可以从基本应用入手.同时,以上机实践为主,通过操作任务布置,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以及程序设计等难度系数较大的任务.根据计算机基础不同的学生采用分层次教学,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趣味性,能积极动调动学生自助学习能力,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基于专业特点分类教学

良好的教学体系需要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教学模式来支撑.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对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生专业要求差异较大的背景下,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高校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培养目标”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将主要学科划分为理工类、人文/外语类、经济/管理类三大基本层次,将学习知识模块划分为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与程序设计三大基本模块.人文/外语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侧重于常用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的简单应用等,而理工类专业学生更侧重于抽象思维方式、计算机语言编程等能力的培养.通过结合专业特色,优化教学内容,才能分别达到基本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人才.

大学计算机基础:华软教育_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

4.2 采用“1+x”教学模式

“1+x”教学模式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之举,“1”代表必修,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操作,其难度小、要求低.“x”代表结合特定培养目标及学生兴趣爱好开设的特色计算机课程.目前,我国高校的“x”课程可以包括:《图像处理与广告》《三维设计》《视频处理与广告》《网页制作》《Flash动画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等课程,以满足商学院、新闻学院、机械学院等不同院系学生的兴趣.通过“1+x”模式的运用,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降低教师授课的难度,使课程设置高效、目标明确.

4.3 以多层次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层:第一,素质培养层.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让大学生了解和认识计算机、关注计算机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价值以及新的发展趋势,具备计算机文化基本素质.同时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如文字处理以及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检索登,在后继计算机综合能力培养打基础.第二,思维训练层.该层次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基本运用能力为核心目标.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的坡度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尤为重要,其教学内容覆盖不同专业领域.通过C++、VB、J论文范文a、Web等面向过程的课程内容引入,以设计型、综合型实验为主,训练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综合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第三,拓展创新层.其目标是开拓视野、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该层次试图通过计算机硬件、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课程渗透,配合新技术、高层次、新技术等应用实验,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与个人动手能力,满足专业需求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5. 结论(Conclusion)

作为着重培养大学生基本素质与基础技能的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不仅随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大学教学改革同步发展,以实现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训练与创新思维培养.当前,我国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虽然在不断改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为了应对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超额需求,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也应该持续探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11.

[2] 周海芳,王挺,贾丽丽.“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调研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2(8):21-24.

[3] 龚沛曾,杨志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12,5(5):51-54.

作者简介:

杨双江(1982-),女,本科,助理实验师.研究领域:计算机系统集成,网络管理.

总结:这是一篇与基础计算机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大学计算机基础引用文献:

[1] 优秀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题目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大学计算机基础类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计算机基础外文文献怎么找
[3]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提纲怎么写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word下载【免费】
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