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曾国藩缘何成为成功者的精神导师和学习楷模?

主题: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1

简介: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太平天国知人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太平天国知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太平天国知人论文范文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论文

目录

  1.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太平天国 傅善祥

李永瑞/文

曾国藩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21岁考取了秀才,此后仕途稍遇挫折,会试连考两次不中,但他毫不气馁,继续埋头苦学,终在28岁殿试中了同进士.自此平步青云、论文范文升,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翰林院庶吉士一直升到了吏部侍郎.42岁奉命在家乡湖南办团练,从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波澜壮阔的平定太平天国革命之旅,经过十余年的生生死死、几起几落,终将太平军主力彻底摧毁,功封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论文范文.

曾国藩的对后世的影响至今不减

后世由于对太平天国革命所持的立场不同,所以对曾国藩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章太炎语).前者如同治皇帝所发诏谕“联惟位兼将相,仗经文纬武之才,气壮山河,懋崇德报功之曲.爰陈芳奠,用奖成劳.尔原任大学士两江总督一等毅勇侯赠太傅曾国藩,学有本原,气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后者如以“洪秀全第二”自喻的孙中山,将其斥之为汉民族不肖子孙,章太炎则语笞, “要其天资亟功名善变人也等死三十年,其家人犹日:吾祖民贼.悲夫!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如果从超越政治立场的历史角度来看,曾国藩作为清廷的一名政府官员,授命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属其本职工作,作为清廷官员的他恪尽职守、力挽狂澜于既倒,终身不忘学习,成为以论文范文为主体、理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集论文范文者,不论是其从政为官、治学论道、持家教子、疆场竞斗、处事交友、修身养性,对后世影响都极为深远,时至今日依然丝毫不减.

留学教父容闳博士,曾受雇曾国藩门下,认为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人物,同辈莫不奉为泰山北斗等总文正一生之政绩,实无一污点.其正直廉洁忠诚诸德,皆足为后人模范.故其身虽逝,而名足千古.其才大而谦,气宏而凝,可谓完全之真君子而为清代第一流人物,亦旧教育中之特产人物.”

一代大儒梁启超先生认为, “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等”

开国领袖论文范文对曾国藩的评价远远超过孙中山、袁世凯和康有为等人,且他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等都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今之论人者,称袁世凯、孙文、康有为而三.孙、袁吾不论,独康似略有本源矣.然细观之,其本源究不能指其实在何处,徒为华言炫听,并无一千竖立、枝叶扶疏之妙.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时惧倾圮.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论文范文与黎锦熙《论学书》)

论文范文一生也十分推崇并学习、效法曾国藩,认为曾国藩的著作是“任何政治家所必读的”.早在任黄埔军校校长时,论文范文就亲自编辑了《曾胡治兵语录白话解》,要求学员“人手一册”,作为治军治国之蓝本.在家庭教育上,论文范文同曾国藩如出一辙.他在给蒋经国、蒋纬国兄弟的信中,从衣食住行,作文写字,到阅读功课,均有详细严格的要求.蒋经国在《我所受的庭训》一文中说: “父亲认为曾文正公对于子弟的训诫,可作模范,要我们体会,并且依照家训去实行.平常我写信去请安,父亲因为事忙,有时来不及详细答复,就指定曾文正公家训的第几篇代替回信,要我细细去参阅.”

其他如论文范文在长沙一师的老师杨昌济、论文范文创始人陈论文范文、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任国民政府驻苏联大使的著名学者蒋廷黻、开国元勋陈毅元帅等许多著名人士,从不同角度对曾国藩都有极高的评价,并多坦陈曾国藩对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有深刻影响.

曾国藩对后世的影响,在当代依然有增无减.1993年,时任论文范文论文范文总书记的论文范文同志前往湖南参加论文范文同志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时,亲自过问《曾国藩》的出版情况,当他看完唐浩明先生所撰的《曾国藩》后,还特别赞扬这部书写得好;前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也称, “《曾国藩》写得好,我在看第二遍,有时间我会与作者(唐浩明)直接联系”.原湖南省委副书记孙文盛调任山西省省长时,给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带去的见面礼就是唐浩明所著的20套《曾国藩》.当时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话: “从政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

曾国藩的修身、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思想,也深刻影响着当今诸多成功企业家的行为和价值观.TCL董事长论文范文在多个场合就坦言自己就是曾国藩的好学生,说自己的人才选拔与任用深受曾国藩的影响.笔者曾经工作过的某金融控股集团,很多年前曾给公司数百名高管和骨干员工每人发了一套《曾国藩十三经》,随后多次召开专场读书会交流、讨论曾国藩思想在企业管理与个人修身中的现实意义,时至今日,公司高管们相聚,曾国藩的思想仍是最受欢迎的话题之一.

那么,曾国藩缘何能成为如此之多的成功者的精神导师和学习楷模呢?后世的学者对其成功之道进行了泼墨如云的研究.有人认为他注重人格修炼、韬光养晦和阴阳调和;有人将其人生智慧归结为志存高远、屡败屡战、有恒、知过、求过、改过、广交朋友;也有人就其某个方面的成功要因进行了思辨性的分析,如韩增海对其管理之道进行了归纳总结:外表真诚、厚道,内心精明智慧、论文范文学习,论文范文进步、名正言顺、会做秀、识时务、打造优秀团队、抓思想、拿得起放得下;还有人对曾国藩中庸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他的为官之道是“隐忍克制,适度谦退”;治家之道是“慎独自修,改过自新”;处世之道是“忠恕宽容,以德报怨”;修身之道是“至诚尽性,谨慎谦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笔者认为,曾国藩之所以成功,还有两点特别重要,就是知人之智和挺忍之明.

曾国藩成功原因之一:知人之智

看一个人的知人之智,首先要看他的心胸有多大,能容下多大能耐的人.

左宗棠自恃才高,与人写信,不署自家姓名,只署“今亮”,自以为就是当今的诸葛亮.他不懂礼貌,见谁损谁,对曾国藩更是能损即损,且常常用词刻薄,很不给人面子.

“涤生这些年也算是青云直上,比我只大得一岁,侍郎都已当了四五年.论人论文范文问是没得说的,但论才具来说,不是我瞧不起他,怕排不得上等.”左宗棠多次在公众场合如此评价曾国藩.

中国人历来很爱面子,文人更是如此,曾国藩也不例外.左宗棠、郭嵩焘、郭崑焘、江忠源与曾国藩等人一起议论国事,大家的兴致都很高.左宗棠才思敏捷、口若悬河,总抢曾国藩的风头,曾国藩为此有些不快,临别时笑着对左宗棠说: “我送你一句话:季子自称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意见相左(话中嵌着“左季高”三字)”.左宗棠当众马上以“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你经济有何曾”还击(也恰好嵌着“曾国藩”三字).左宗棠不给曾国藩面子,且用词刻薄,由此可见一斑.左宗棠晚年有两大嗜好:一是不分场合、不看对象强迫他人与他一起反复回味收复新疆的美妙感觉;二是骂曾国藩.

靖港惨败后,曾国藩给皇帝的遗折和家人的遗书都已准备就绪,正寻思是通过投水还是上吊的方式来自裁时,左宗棠循迹而来,大骂曾国藩不忠——刚刚出师,便以受挫而自杀,置皇上殷殷期望于不顾,视国家安危为身外之事,不孝——令尊大人实望你为国家作出一番烈烈轰轰的事业,流芳千古,使曾氏门弟世代有光.你今日自杀,使父、祖心愿化为泡影,不仁——全然不顾一万多湘勇嗷嗷待哺之处境,撒手不管,使湘勇成为无头之众,结局只能落魄回乡,过无穷尽的苦日子,不义——众多朋友放弃自己的事情来做你的助手,你如今只图自己省去烦恼,却不想因此会给多少朋友带来烦恼.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好听的话不真实,真实的话往往不好听,但人性使然,绝大多数人总喜欢听好听的.而曾国藩则表现出了超人的自知与知人之明,不待左宗棠说完,他从床上霍然而起,握着左宗棠的手说: “古人云‘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涩然汗出,霍然病已’,这不是指今日的我么?国藩一时糊涂,若不是吾兄这番责骂,险些做下贻笑万世的蠢事.眼下兵败,士气不振,尚望吾兄点拨茅塞.”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自金陵攻克之后的整整八年间, “左宗棠始终没有一纸亲笔信给曾国藩,寄来的函件全部是冷冰冰的公文”.但这些年来,每当想起湘军创建之初,左宗棠所给予的大力支助,尤其是靖港败后欲再度自杀的那个夜晚,左宗棠一席与众不同的责骂所起的巨大作用,曾国藩就觉得对左宗棠有所亏欠,甚至连左宗棠骂他虚伪——这对一向以诚自命的曾国藩来说,是伤透了他的心——他也能予以体谅宽容.

曾国藩苦盼了八年之后,远在万里之外的左宗棠终于给他寄了一封“曾涤生仁兄亲启”的私人信件.左在来信中,将他与曾之间在他人看来的“不和”一一做了详注. “八年不通音问,世上议论者休止千百!然皆以已度人,漫不着边际.君子之年争者国事,与私情之厚薄无关也;而弟素喜意气用事,亦不怪世人之妄猜臆测.弟与兄均年过花甲,垂垂老矣,今生来日有几何,尚仍以小儿意气用事,后辈当哂之.前事如烟,何须问孰是孰非;余日苦短,惟互勉自珍自爱.戏作一联相赠,三十余年交情,尽在此中: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无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纵观曾左一生交往的风风雨雨和起起落落,左始终是主动的,左之才,赛过三国时的魏延,而他不拘小节,得意必忘形,又远非彭美羕所及,但他所遇到的权势人物不是诸葛亮,而是很欣赏他才气的曾国藩,一个对他“虽然偶有不快但一直很欣赏”,一个使他有机会从浙江、福建一带从平民起步,一直做到闽浙总督,并有机会收复新疆而立下盖世之功的智者.曾国藩的知人之智、心胸之宽广,由此可见一斑!

看一个人的知人之智,还要看他欣赏并使用什么样的人.曾国藩不仅是人才管理的理论家,更是人才管理的实践家和受益者. “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知人之道,总须多见几次,亲加察看,方能得其大概.”与诸葛亮对人才的考核标准过于苛细,对他人缺点无限扩大化的倾向相比,曾国藩对人才个性的包容度要高得多.“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革命期间的心腹兼贴身保镖康福,本是“没有继承康氏家风,无德无才,浪荡岳州城”的迷失青年,但曾国藩通过长达半天的观察与交谈,知康福孝母爱弟,正直诚实,颠沛流离却不入邪途,更知“他家风纯良,祖德深厚”,于是一番“自古以来,因时势不到,英雄受困的事多得很.秦叔宝也有卖马的时候,那时谁能料到他日后会辅佐唐太宗打天下.且足下不仅棋艺出色,武功也出众,望好自为之,出人头地的一天总会有的”的愿景激励,就使康福人生开始走向正轨, “以后再不自暴自弃,定要奋发努力,为康氏先祖争光”,屡立奇功,彰显史册.

“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曾国藩还强调后天的培养对人才的改变.“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并言读书可变换骨项,欲求变相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特别善于培养人才.他主张多用奖励,少用苛责,他有两句名言,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李鸿章身材修长;五官俊美,言谈文雅,举止倜傥,但心气高傲,性格疏懒,为人不够实在,细节上不大检点,爱睡懒觉,公子哥习气很浓,但曾国藩的一番严厉的私室规过后,顿使李鸿章醍醐灌顶,洗心革面. “从那天起,李鸿章一改过去骄懒的文人习气.”当然,对于李鸿章的超常洞察力和变通圆润,曾国藩是非常欣赏的. “很佩服这个比他小十二岁的门生的见事之明.在湘勇主要将领中,有彭玉麟的忠贞,有杨载福的朴直,有鲍超的勇猛,有李元度的策划,有曾国荃的顽强,但无一人有李鸿章这样洞察全局的清醒、机巧应变的手腕!人才难得呀!”于是将其纳入重点培养对象.在重大事情上,曾国藩常常找李鸿章一起出谋划策并对其进行有意训练.正是曾国藩竭尽心思的发现和培养,李鸿章才有机会走上大清王朝的高层管理岗位.

曾国藩身处的晚清时代,是一个信仰崩溃、价值趋向多元化的时代.由于曾国藩的包容与因势顺导,他几乎揽尽天下英才,军事上的人才自不必说,在政治上有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郭嵩涛,在洋务上有薛福成、冯桂芬、容闳等,在科学上有徐寿、华蘅芳、李善兰等等.他的个人智慧由此也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扬光大,个人智慧变成了一个统治集团的智慧,个人的力量也变成了整个统治集团的力量得以无限扩大,这种力量足足影响了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无怪乎梁启超感言: “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已.”

曾国藩成功原因之二:挺忍之明

湘军从衡阳出师到武汉的这七八个月里,曾国藩经历过兵败投水自杀、湘军溃逃四散、湖南军政两界的讥讽、长沙城闭门不纳等等羞辱,直到武汉打下,才一洗满面羞惭.经过一段短暂的胜利,曾国藩来到江西后,很快又处于战事胶着状态.从咸丰五年到咸丰十年的五六年里,曾国藩在江西、安徽一带的军事行动一直在低迷中徘徊不定.这期间,曾国藩遭遇到江西官场的排斥、湖南官场的指责、朝廷的不信任、友军的不配合,他再一次投水自杀未遂,又被朝廷冷落了一年多.

面对这一切,曾国藩都忍了.他拿其师穆彰阿的一句俗话来安慰、激励自己: “好汉打脱牙齿和血吞”.和血吞牙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不示人以弱,不求人怜恤,一切痛苦自己担当.二是将仇恨吞到肚子里,让它生根发芽,变成东山再起的动力.

在这位立下“不世之功”的清朝大员一生中,艰难隐忍之时不可谓不多.这种时候,若忍不住、挺不过,便是末路,再没有后面的柳暗花明.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 “古来大有为之人,每于艰险之时,坚韧撑得住,可做出非常事业.”曾国藩用这些话来鞭策自己,也鼓励他人.这种“忍”的精神和功夫,正是自古以来成就大事者的必要条件——须知躬身入局之后,要面对的艰辛困苦、惨重代价和复杂情势,远远会超出人们预先的设想.单以科学研究上来说,爱迪生发明灯泡之前,未必会想到竟然要试验两千多种材料.法国微生物学家卡默德和介兰,在发明卡介苗之前,也一定想不到活结核菌灭毒成疫苗竟然要花费十三年的培养时间.再以古人来说,韩信受胯下之辱,隐忍不发,勾践为吴王喂马三年,卧薪尝胆,这些都是挺忍而后成大器的例子.

有野史上说,幕僚给朝廷拟奏折说湘军“屡战屡败”,曾国藩将“战”“败”两字易了一个位置,变为“屡败屡战”.这一字之易,体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精神气慨:决不屈服,决不退缩,倒下了再爬起来,前人死了,后人再继续.这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精神的生动体现,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挺忍到最后的胜利.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曾国藩的挺忍功夫,精神动力源自他尽忠报国的人生志向.曾国藩一心要尽忠报国,干出一番大事业,所以他的人生格局理所当然地定位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安危而不是个论文范文小团体利益. “自是以后,佘益当尽忠报国,不得顾身家之私.” “人苟能自立志,则对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在其著名的《拟选聪颖弟子出洋学艺折》中,国家自强始终是他上折的中心话题. “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 “今中国欲仿其意而精通其法,当此风气既开,似宜亟选聪颖子弟携往外国肄业,实力讲求,以仰副我皇上徐图自强之至意”.

人生格局其实就是一种宏大的组织责任感.只有个人责任感而没有团队责任感者,必是自私之人;只有团队责任感而没有国家和民族责任感者,必是偏狭之人;惟有国家和民族责任感者,方可称为有人生格局之人.特别重要的是,行胜于言,人生格局更重要的体现是要有真实的行为和效果.

“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在局外呐喊议论,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文人的风气.但说出来的道理到底能不能通,坚持的论点到底能不能果,却要看一个字——做.在实际做事的过程中,常常会面对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复杂险恶的局势,那时,即使是满腹经纶才气纵横,也不能断言成败利钝.因此,怕失败的人不敢做,怕惹事的人不肯做,怕劳累的人不屑做等曾国藩不娴兵法,却能以书生之身投入血战杀戮,其勇气可见一斑.

日常生活中,很多喜欢在局外评论问题的人.袖手旁观的时候,说起话来都头头是道、振振有辞:这个企业有什么管理上的弊端,那个人有什么能力性格上的缺陷等等.虽然他们好像凡事都看得清清楚楚,但若问一句“你认为该怎么办?”大多就缄口不言,或者说几句大话而已.

如果换成自己会怎样?敢不敢千辛万苦去趟浑水,敢不敢降下自尊四面碰壁,敢不敢承受他人落井下石的非议,敢不敢卧薪尝胆苦撑五年十年?把这些具体的艰难困苦摆在眼前时,还能说出“敢”字的人已寥寥无几,还能真正干下去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所以,那些真正能够“躬身入局、挺庸负责”的人,就是国家和社会的栋梁,是我们立身立业的楷模.

心胸是安身立命、凝智聚力之本

格局是挺忍之明、大功告成之源

近有史家评论曾国藩为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论文范文功者、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阅罢开篇所提及诸书与文献,笔者认为这些评价恰如其分,一点都不为过.

首先,心胸宽广是曾国藩安身立命、凝智聚力之本.人生不如意事十有论文范文,人生旅程,不如意是正常现象,如意是偶然现象.但成大功享全名者,非必才盖一世.大抵能下人,斯能上人;能忍人,斯能胜人.曾国藩不求虚名功利、知足而乐、心之论文范文以及忍术之强皆凡人不能企及.曾之所以能游刃于朝野之中,自立于乱世之时,与其论文范文的个性修炼和处世原则密不可分.对其碎齿和血以吞的忍辱气魄倍感敬意,纵然世人能已所见所知去赞颂那种心境,但真实的感知是无法言喻的.其言易其行却难,但能行者必有佳径.其实,曾国藩已经将破除障碍排除万难的秘方告之众人了:低调以行,避开因锋芒所惹及的祸端;行而坚;思而实,有足乐之心而不失志;能伸能屈,海量心胸,包容万人,结伴以行.

曾国藩认为,交朋友要有雅量,即能敞开心胸容纳人.“待人以诚,容人以恕”, “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谅.”由此诸人以为是,李鼎芳先生说: “曾国藩能成大事,亦由于其幕府宾僚之群策力互助建功也”.曾国藩的主要敌手石达开说他“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近代著名军事家、论文范论文范文命家蔡锷将军也说,曾国藩“以知人晓事为职”;方宗诚则称“搜求人才,容纳众议”是曾国藩“最得力处”.

其次,格局宏大是曾国藩挺忍之明、大功告成之源.曾国藩格局之宏大,在他弥留之际给子女留下的遗嘱中可见一斑.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 “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由于曾国藩时刻践行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而心安、身强、人悦、神钦,所以他人生虽多遇挫折,但每每都能靠他的挺忍之明而逢凶化吉,伟业终成.

“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遥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奴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长久.”曾国藩非常注重结果,清政府不信任汉人,他就主动提拔一个满族将领让清政府放心.地方官员不支持军队,他就适当妥协让他们赚足便宜.曾国藩做这些让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取得胜利.平定太平天国后,他将功劳归之于朝廷,归之于友军,而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声称做得不够.同时他主动裁撤了90%的湘军,恢复乡试,平安度过了表面风光而实际上危机四伏的险恶的政治生涯.■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太平天国 傅善祥

总结:此文是一篇太平天国知人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引用文献:

[1] 农民和太平天国运动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农民和太平天国运动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2] 素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太平天国运动和核心素养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2000字
[3] 太平天国论文范文 关于太平天国大学毕业论文范文2500字
《曾国藩缘何成为成功者的精神导师和学习楷模?》word下载【免费】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