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论贫困地区如何突破贫困和生态恢复的双重制约

主题:生态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9

简介:本文是贫困地区和时政方面有关开题报告范文和生态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贫困地区和时政论文范文

摘 要:贫困地区往往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着减贫和生态修复双重任务,因而在同一個战场需要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修复两场战役.近年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着进一步创新的空间.在认识上,要确立贫困地区人民有享受现代文明的权利,要否定过去“先破坏、后修复”的错误做法,要把生态建设作为一种产业来推进,摒弃各种名义下“援助贫困地区”的说法.未来在如何平衡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的付出与补偿之间的关系、贫困地区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以及“生态工人”制度等方面还应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生态建设绿色发展贫困制约脱贫攻坚生态修复

作者简介:

刘学敏,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实现国家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2020年彻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然而,鉴于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贫困地区还要推进生态修复和进行绿色发展.这样,在同一个战场就面临着打赢两场攻坚战——脱贫攻坚和生态修复的艰巨任务.

一、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双重制约”

国务院2011年12月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秦巴山区、六盘山区、武陵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川滇甘青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共14个片区涉及22个省计689个县,再加上其他非片区贫困县,共计832个县.这14个连片特困地区及非片区贫困县就是2014年以来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战场.

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及非片区贫困县,其基本特征是:整体经济发展迟缓,农户收入水平严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后,全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这些贫困地区尽管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居民收入也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但与全国的发展水平相比差距呈越来越大之势.2014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76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

;在全国综合排名最低的600个县中,有521个在片区内,占86.8%.国家确定的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西藏区、川滇甘青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以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更是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滞后,发展基础薄弱、贫困程度深,是中国发展最滞后的区域.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受着多方面条件的影响.从历史发展因素看,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发展就比较落后,一些地方基本没有经过工业化和近代文明的洗礼,虽然也经过建国以来的各种运动的冲击,但因大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着传统的文化、习俗和稳固的社会关系,很多地区在改革开放时仍然处于半封闭的状态.从基础设施建设上看,尽管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上一直予以支持和倾斜,交通、通讯、水电等都有了发展,但因历史欠账太多,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产品交易难、与外界信息沟通难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基于此,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收入,使他们尽快摆脱贫困状态,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即“两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三保障”(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有保障),使他们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便成为这一次脱贫攻坚战的主要任务.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因为受着自然环境的制约.我国确定的14个贫困片区大多处于自然环境恶劣、资源本底条件差、自然生态脆弱的地区,许多地区自然灾害易发频发,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在14个片区,每个片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自然环境.

六盘山片区地处黄土高原中西部以及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具有塬、墚、峁、沟、涧、坪等多种地貌形态,地跨陕甘宁青四省(自治区),地形比较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秦巴山片区东起华北平原西南部,西至青藏高原东缘,地跨大巴山、秦岭等大山系,地貌类型主要是山地和浅山丘陵,地跨甘川陕渝豫鄂诸省(直辖市),这里集革命老区、大型水库库区(如三峡库区等)和自然灾害易发频发区于一体,区域内部差异大,很多地方属于生态保护区.

武陵山片区位于华中腹地,地跨渝黔湘鄂四个省(直辖市),属云贵高原云雾山的东延部分,沟壑纵横,主要是喀斯特地貌,区内生态脆弱,地质灾害易发频发.

乌蒙山片区地跨云贵川三省,区内大多属于生态保护区,耕地大都在坡度30~40度的山坡上,土壤贫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一些地方还流行病盛行.

滇桂黔石漠化区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地形复杂,土层薄,灾害易发频发,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滇西边境山区是我国确定的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也是怒族、独龙族、傈僳族较少民族主要聚集区,还是边境地区,区域内山高谷深,高黎贡山、怒山等山系纵贯其中,也是“三江并流”(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金沙江—长江)以及元江—红河等著名景观地.区域内地质灾害、洪水等自然灾害易发频发.

大兴安岭南麓山区地处大兴安岭中段和相连的松嫩平原西北部,地貌类型以浅山丘陵和平原为主,覆盖了黑吉蒙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冬季严寒漫长,属于生态保护区,一些地区(主要是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等)风沙灾害对于农牧业生产危害严重.

燕山—太行山片区地处燕山和太行山腹地,属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覆盖了内蒙古、山西、河北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吕梁山片区地处黄土高原中东部,横跨秦晋两省,西接毛乌素沙地,东跨吕梁山主脉,黄河干流从北到南纵贯而过.地貌类型以墚、峁为主,沟、壑纵横,耕地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区内十年九旱,不旱则涝.

大别山片区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北抵黄河,南临长江,淮河横穿其中,片区内土地资源多样,但耕地稀少.這里地形地貌特殊,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沿淮地区则低洼易涝.

罗霄山片区跨湘赣两省,片区内山洪、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潜在风险大.

西藏区地处青藏高原,92%的国土面积处于高寒环境中,高原地壳活动频繁,风化、冻蚀作用强烈,水土保持能力差,生态环境整体脆弱.区内一些地区水土流失和风蚀现象严重,一些地区土地重度或中度沙化.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内生态环境整体上处于轻、中度退化状态.

四省藏区是指除西藏自治区以外分别位于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四省藏族与其他民族共同聚居的民族自治地区,片区内多为高山峡谷地区,江河密布,自然环境脆弱,灾害易发频发.

新疆南疆四地州是指新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阿克苏地区,面积占新疆总面积的35.2%,与6个国家接壤.这里干旱少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

由此看来,中国的贫困地区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脆弱与贫困相伴随,而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和因果关系:生态脆弱使投入的边际产出很少,成为贫困的重要根源;反过来,为了增加收入而过度开发又使生态更加脆弱,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可以说,这些地区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区域,也是生态恢复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区域.由于生态环境的不可分割性,这些集中连片特困区大都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生态价值.就是说,这些区域基本都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上风”“上水”地区,有些是大江大河的源头,对于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意义重大.如,青海“三江源”(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湄公河的源头)有“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对中国发展甚至东亚、东南亚的发展意义都非常重大;又如,燕山—太行山片区生态建设对于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屏障作用,直接影响着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因此,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就不能仅仅看作是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必然包含着生态修复的内容.

二、突破“双重制约”需要观念创新和理论创新

由于贫困地区发展的“双重制约”,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中,为了走出贫困,许多地方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本来脆弱,而资源的粗放型和不合理开发利用,使生态环境破坏更加严重,从而陷入了区域内贫困与生态恶化双重困境之中.结果是,不仅没有走出贫困,自然生态资源也遭到了严重毁坏.现实的情况是,不少贫困地区因贫穷而砍伐森林,刀耕火种等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森林、土地、植被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加剧了生态平衡失调.还有一些贫困地区,因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那里的人们企图通过开发矿产资源解决贫困问题,但却因进行掠夺式开发、粗放式经营,在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枯竭以后,留下满目疮痍,不仅人民没有因为资源开发而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反而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许多环境资源因为其不可逆性而永远地消失了.且不说,由于资源开发中的分配不公,除了产生了一些“煤老板”“油老板”外,广大人民没有得到多少实惠.基于此,为了突破贫困地区发展的“双重制约”,必须突破传统的观念和理论,必须进行观念和理论的创新.

第一,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贫困地区的人民有享受现代文明的权利.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贫困地区一直处于社会进化的边缘状态,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还有不少曾经的“直过民族”.

“直过民族”特指新中国成立后,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主要有景颇族、傈僳族、独龙族、怒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德昂族等,他们所居区域为“民族直过区”.在文化层面上,他们的一些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文明还不相契合,甚至还没有经过近现代文明的洗礼.党和政府要求,通过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使这些地区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也使这里的人民充分享受现代文明,这也是他们与生俱来应该享有的权利.有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和观念,认为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可以作为古代社会的“标本”,让他们持续地(甚至永久地)保持着原始状态以供人们去“瞻仰”.这种认识企图把那里的人民永远排斥在社会进步的滚滚洪流之外,这等于要“剥夺”这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享受现代文明的权利.题外的话,在一些贫困地区,时下开展的一些旅游项目总是刻意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不时有恶俗表演,如“赶尸”(湘西)、“走婚”(摩梭人)、“一夫多妻”(僜人)等,把中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社会以一种“扭曲”的方式向世人展现出来.

第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先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治理”是一种错误的理论.在经济学上,有个似乎是“规律”而常被人津津乐道的所谓“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环境质量与收入的变化之间高度相关.环境质量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收入增加环境退化,当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人们便对环境忍无可忍,随即开始投资环境,因而环境会得到改善,即环境质量与收入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EKC实际上阐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思想.由于环境的破坏在许多情况下具有不可逆的特点,许多资源在人类的时间尺度上是不可再生的.在环境资源价值核算中,除了环境资源的使用价值(包含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外,还有环境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即存在价值),它是能满足人类精神文化和道德需求的环境价值,如自然风景、濒危物种等.其实,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几百年的历程中,实际上就是走了一条这样的道路.发轫于20世纪60—7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就是这种环境恶化与资源枯竭胁迫的结果.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要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但却还是很快走上了这条不归路.所幸的是,许多贫困地区因为没有被工业化“裹挟”,虽贫困却仍然处于“自然”状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贫困地区就必须否定“先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认识,必须突破EKC的窠臼.

第三,树立把生态恢复融入产业发展的理念.这就要求,把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人民脱贫致富有机融合起来,区域产业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前提,发展以绿色为特征的产业形式,把生态恢复融入产业发展之中.就是把生态建设本身做成一种产业,在生态建设和恢复生态的过程中形成生态产业.遵循生态规律的同时,也遵循价值规律和经济规律,把生态建设纳入到产业体系中,形成第一生态产业、第二生态产业和第三生态产业,甚至三产融合而“六次产业化”

“六次产业化”的概念源自于日本,其基本思想是让种植业“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条,不仅有种植业(第一产业),而且延伸到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物流配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因“1+2+3”等于6、“1×2×3”也等于6,故称.同时,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构造合理的产业生态系统,通过构建具有代谢和共生关系的产业体系,使各种产业相互关联,使产业发展形成对于环境的最小扰动,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实现二者的双赢.

第四,坚决摒弃目前各种名义下所谓“援助贫困地区”的认识和说法.由于发展滞后,贫困地区常常被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援助”,如东部地区的某省对口援助贫困地区某省等.由于贴着“援助”的标签,往往就具有了“无偿”的性质,因而贫困地区的人民常常有一种被“施舍”的感觉,似乎矮人一等.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诚如前面所分析的,我国的14个贫困连片区大多是生态脆弱区和生态保护区,对于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意义重大,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真实的情况是,那些处于生态保护区和发达地区上游的贫困地区,向下游和发达地区提供了足量的、合格的生态产品,从而位于下游发达地区的一部分资金、资源流入到贫困地区,尽管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无偿”的,但其背后的实质却是一种“交换”行为,是下游地区对合格生态产品的付费.为了提供合格的生态产品,这些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国家甚至把这些地区列为“限制开发区”或者“禁止开发区”.为了支持国家的主体功能区划,那些依旧贫困的生态功能地区,一些原来赖以为生的生产活动被迫停止,经济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失,牺牲了巨额的机会收益.从另外一个视角看,由于生态产品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其生态和环境功能的外溢使整个社会受益,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补偿,将会影响生态产品提供者的积极性.因此,国家加大对于这些贫困地区的投入,其实质也是一种“补偿”,是一种“交换”行为.对于这些贫困片区来说,“绿水青山”是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本底条件,是赖以提供合格的生态产品的必要条件和生产要素.从国家层面上说,迫切需要探索贫困地区生态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路径,不折不扣地使“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题中的应有之义.

三、突破“双重约束”的实践探索

基于贫困片区的发展实际,通过精准扶贫、精准施策的手段达到精准脱贫目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只是这个区域发展的一项任务或一场战役,还有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实现生态价值的另外一场战役,这就使得在同一个战场要同时打赢两场攻坚战.基于把生态修复融入产业发展的思路,其实两场战役是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事实上,201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就提出,通过“五个一批”

“五个一批”是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锁定目前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分类施策,不留锅底.按照政策,“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就是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的修复力度,通过转移支付使贫困地区有更多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成为生态保护人员.

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中统筹“生态”(生态建设)与“生计”(经济发展)、协调“增绿”(生态建设)与“增收”(经济发展),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探索.

比较传统的方式是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这项政策始于1999年,在四川、甘肅、陕西三省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它曾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使许多地区收获了青山绿水.2017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各省25度以上坡耕地基本农田调整为非基本农田地,被纳入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实施的范围.各省对退耕还林进行再次“扩域”,并将新增还林任务向贫困地区倾斜.

在诸多的探索中,特别值得一书的是,发轫于山西省吕梁山贫困片区的一种生态扶贫模式——“购买式造林”.

所谓“购买式造林”,是指用国家造林资金购买市场化造林的成果.山西省林业厅、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于2013 年积极开展了“购买式造林”的探索实践.其具体做法是:政府做好造林规划、制定造林标准,拟定造林的格式化合同,由参与造林的市场主体(包括职工、林农、专业户等)竞争承接造林任务,进行自主造林.三年后,政府根据保存率和林分质量,购买其造林成果.从2015年开始,山西省在有条件的县和林场稳步推行,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和模式.为了推进“购买式造林”模式,地方政府制定出台了林地流转的奖补政策,推动林地入股合作社.

自2016年以来,笔者曾多次赴吕梁山片区的山西吕梁市岚县、方山县、临县、中阳县以及临汾市大宁县等进行实地考察“购买式造林”,对此有比较深刻和直观地理解.可以说,“购买式造林”是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市场机制在林业改革上的应用,它把过去政府事前投资造林的做法,转变为引导社会力量根据林业部门编制的规划设计先行造林,经检查验收合格,政府对社会力量完成造林所投入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以及“合理”利润进行购买.这种购买不改变林权属性,也不是对造林成果的实体性购买,这与购买森林完全不同.这是一个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典型案例.在“购买式造林”生态扶贫机制中,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紧密融合在一起,在脱贫攻坚、农户增收和脱贫致富的同时,使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在地区生态治理中探索农户摆脱贫困的可行路径,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共赢.

四、结论与讨论

在贫困地区探索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的融合,实现“生态”与“生计”“增绿”与“增收”的双赢,已经积累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探索了许多可以被复制的模式.这无论是在脱贫攻坚领域还是在生态建设领域,都是重要的观念、理论和制度创新,这些都将在共和国脱贫攻坚战和生态建设的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在积累经验和推广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如何平衡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的付出与补偿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贫困地区广大群众世居于此,生存条件差,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在为保护生态、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的同时,其生存发展需求严重受限,为生态保护承担了难以承受的负担和压力,做出了重大牺牲.因此,认真核算贫困地区的生态价值、人民为保护生态的付出和牺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二,进一步探索贫困地区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生态修复与建设既可以控制水土流失,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又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这将是贫困地区的一笔财富.森林碳汇交易采用市场机制进行运作,将为贫困地区筹集内外资金,它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补偿,可以有效促进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和货币化的进程.虽然目前在国际上推进森林碳汇交易遇到重重困难,但最终得以普遍实施的前景仍然乐观.

第三,探索具有国家公务员性质的“生态工人”制度.基于贫困地区生态建设的公益性质,可以探索在国家的生态区域设立专门维护生态的“生态工人”.这是一支生态建设的固定的队伍,他们倾其一生都是为了区域生态建设,可以纳入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目前,在贫困地区也大多设置了生态公益岗位,主要是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遴选出生态护林员、湿地管护员等,生态公益岗位主要承担扶贫和管护生态资源两项职责.但是,这项制度安排是临时的,而且是只从建档立卡农户中遴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须知,脱贫攻坚是一个阶段性工作,生态建设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当然,突破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双重约束”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探索,问题远没有完全解决.好在就像马克思曾说过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通过观念和理论的创新,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一定能探索出新的体制和机制,解决好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史培军、刘学敏:《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求是》2003年第4期.

2.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赴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调研组(毛炎新、柳辉、奉国强):《“购买式造林”是國家高效造林、生态扶贫的新模式——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赴山西调研报告》,《林业经济》2016年第6期.

3.姚卜成、高永伟:《生态扶贫的山西实践:购买式造林》,《中国扶贫》2017年第21期.

4.申保珍、缪翼:《荒山增绿,农民增收——山西省大宁县推进购买式造林助力生态扶贫》,《农民日报》2017年11月20日.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责任编辑:沈家文

总结:括而言之,本文是一篇关于贫困地区和时政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可作为生态相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生态引用文献:

[1] 贫困地区和时政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贫困地区和时政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2000字
[2] 贫困地区和时政论文范文 贫困地区和时政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5000字
[3] 贫困地区和三农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贫困地区和三农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论贫困地区如何突破贫困和生态恢复的双重制约》word下载【免费】
生态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