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台湾同胞

主题:中青年抗癌计划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7

简介: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抗大青年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抗大青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抗大青年论文范文

中青年抗癌计划论文

目录

  1. 中青年抗癌计划:《今夜女人帮》 20110818 新鲜人职场抗压力大作战

文 徐康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 编辑 安东邮箱 E-mail:Anthon83122@gmail.com

自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至1945年台湾光复,台湾同胞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抵抗运动从未间断.1937年“论文范文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台湾同胞不仅在岛内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也参加了大陆的对日抗战.不论在革命圣地延安,还是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前线及后方,都有着台湾同胞的身影.

红色革命圣地——延安,不仅吸引着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大陆青年,也召唤着具有同样追求的台湾青年.抗战时期曾有数位台湾青年奔赴延安,他们有的入读延安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有的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对这些台湾青年而言,此时的大陆和家乡台湾一样,到处都燃起了抗日的烽火.对论文范文抗日理念的强烈认同,也让他们选择了奔赴论文范文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抗战年代,抗大和陕北公学一样不仅在抗战后方,即使在海外都享有盛名,也成为华人进步青年的向往之地.当时一些台湾青年从岛内、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辗转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学习.作为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培养干部和军事人才的专门学校,抗大的课程着重军事理论教学,更加注重军事训练.这些来到延安的台湾青年也在抗大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抗战的尖兵.

中青年抗癌计划:《今夜女人帮》 20110818 新鲜人职场抗压力大作战

张志忠,1910年出生于台湾嘉义新港一户农家.因不满殖民者的奴化教育,在乡绅林维朝的资助下渡海来到大陆,入读厦门集美中学.1924年4月,在校友翁泽生(台北人)的组织和号召下,张志忠和集美中学的台籍学生纷纷加入闽南台湾学生联合会.其间,,他和同学庄泗川(嘉义人)共同主编会刊《共鸣》.1925年张志忠返回台湾,加入论文范文台籍党员王万得(台北人)组织的台湾无产青年会(即台湾黑色青年联盟前身),负责组织在嘉义的抗日活动.1927年2月,日本殖民当局取缔台湾黑色青年联盟,当年10月张志忠被捕入狱.出狱后,他辗转来到大陆,在论文范文台籍党员翁泽生的领导下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因参加台湾反帝同盟事件被日警逮捕.1939年春,张志忠历经曲折抵达延安,进入抗大军士队受训.同年8月结训后,被派赴八路军一二九师冀南军区敌工部从事对敌宣传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论文范文华东局派遣张志忠等人回台组建论文范文台湾省工作委员会.1947年1月9日,爆发了由台湾地下党发起的“反美抗暴”游行活动,上万名台北学生组成游行队伍,在街头高唱《义勇军进行曲》.高呼“美军滚回去”的口号.同年,张志忠参加“二·二八”起义,领导“台湾论文范文联军”在嘉义地区战斗.起义失败后,他以经营进出口贸易作为掩护,开展地下革命活动.1949年8月下旬,国民党保密局侦破“基隆市委会”组织,查获论文范文台湾省工委的组织线索.同年12月29日,张志忠在台北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鼓励难友坚定革命信仰,1954年3月16日,在台北英勇就义.1998年,张志忠论文范文追认为革命烈士.

冯志坚(女,原名翁阿冬),1913年出生于台湾台北.父亲翁瑟士本是福建同安人,早年渡海来台,在台北永乐町发记茶行当职员,此后娶台北人邓水河.1931年其父失足摔伤丧失劳动力,举家迁往厦门.冯志坚在漳州闽南医院做护士期间,其胞兄翁泽生出任论文范文论文范文两广巡视员,受到兄长影响开始阅读《论文范文宣言》等革命书籍.1933年胞兄翁泽生被捕入狱,全家经济重担落在她的身上.1934年10月,冯志坚经人介绍顶替同乡前往新加坡同仁医院工作.1937年“论文范文事变”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大举侵华,新加坡也不再平静.在同仁医院工作期间,她结识了同为进步青年的叶明英(后改名白水)、辜俊’英和吴天等人,大家常在一起谈论抗日救国.不久后,叶明英、辜俊英等先后奔赴延安.在他们的鼓励之下,冯志坚辞去医院工作,与另外两人乘船赴香港.在港期间,经胞兄论文范文廖承志的介绍前往延安,也成为奔赴延安参加抗日的第一位台湾女性.1938年11月,在陈云的安排下,她进入抗大学习.1939年3月,胞兄翁泽生在台北被日本人折磨致死,消息传到延安,冯志坚极度悲痛,立誓“把血泪变成锐利的论文范文,刺在每个敌人的身上”.在延安期间,她曾在论文范文印刷厂担任日文校对、对日宣传等工作,还曾在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参与改造战俘.

董克(原名董金龙),1914年出生于台湾台南一个商业论文范文.其父痛恨日本殖民者,拒绝子女接受奴化教育,而入私塾学习汉文.1930年初夏,董克离开故乡赴厦门求学,先入双十中学,后进入集美学校学习.在校期间,他和台籍同学一起成立了台湾同学会,协助来厦门求学的台湾青年,还组成读书小组,一起阅读进步书刊.当时的厦门,政府营私舞弊,日本浪人横行霸道,军警飞扬跋扈欺压百姓.对社会环境的失望与不满,最终令董克前往菲律宾马尼拉亲戚开设的商店工作.1937年,“论文范文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的消息传到菲律宾,引起广大华侨的强烈反响,自发掀起抗日救国、抵制日货的论文范文.他和一些爱国华侨青年,在侨领王雨亭的领导下展开抗日救亡运动,积极进行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支援八路军.1938年5月,董克和另外6名进步青年作为第二批赴延安参加抗日的华侨青年,瞒着亲人,放弃安定舒适的生活,踏上革命征途.抵达陕西后,他先入陕北公学,毕业后转入抗大.1938年冬,在组织安排下,董克随部队抵达山西长治屯留镇,建立抗大第一分校.毕业后他随八路军转战太行山和冀鲁豫边区,参加抗日战斗,并任《渭河报》、太行山《论文范文日报》记者,报道论文范文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

丘刚明(原名丘润堂),1916年出生于台湾高雄美浓镇.15岁那年由于学业出众,被家人送往日本求学,入读日本论文范文第一高等学校学习机械制造专业.那时正值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东三省,加之求学期间饱受日本人的欺压,遂决定放弃学业赴大陆参加抗战.1936年,邱刚明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安排下,顺利到达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毕业后赴大别山地区参加论文范文率领的一二九师任侦察参谋.1946年底,他随部队先后在抚顺、锦州、大别山等地执导建设较正规的兵工厂,此后担任鸡西军工办事处机械厂副厂长.

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正式成立,初设戏剧、音乐、美术3系,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论文范文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的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鲁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抗战文艺工作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这里,满怀抗日报国和艺术理想的大陆青年和台湾青年一起度过了他们革命生涯中难忘的岁月.

沈扶(别名文庶),1913年出生于台湾台北淡水河畔.日本殖民统治者对台湾人的嘲弄和侮辱,在他幼年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对唐山祖家产生了种种憧憬和向往.1930年父母不甘于殖民者的奴化教育,举家迁回大陆.1931年9月18日,日军侵略东三省,民怨沸腾,全国震动.隔年,沈扶参加论文范文论文范文组织——中国革命互济会.1937年上海沦陷,已从上海论文范文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毕业的他,搭乘英国轮船赴香港,以便设法转赴延安.同年7月,沈扶与李焕之等人经广州、西安,转赴抗日根据地延安,入鲁艺美术系第二期.当时,和他一起进入鲁艺的同学,大多是毕业于上海、杭州、南京专科学校的学生,他们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奔赴延安,也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随着抗日根据地的扩大,对日工作部门急需日语干部,沈扶放弃了热爱的美术工作,1939年调入第十八集团论文范文政治部对日工作部门,从事研究和翻译,其日本政治、军事、经济研究成果发表于延安《解放日报》.在此期间,沈扶还参加了对日本战俘的教育,并担任对日工作部门顾问、日本论文范文领导人野坂参三(延安时期化名林哲)的翻译.

李焕之(原名李昭彩),1919年出生于香港.父亲原籍福建论文范文、母亲原籍台湾台北.1930年其父去世后,母亲带着全家迂回福建,定居于厦门.受家庭影响,他从小接触广东、闽南的民间戏曲及说唱音乐,又曾在基督教会唱过圣诗、学习风琴,进入厦门双十中学后,得以系统学习音乐.1936年春,李焕之入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声学等课程.其母希望他经商养家,遂于同年秋天便辍学赴香港乾德商行当学徒,其间自学音乐.1938年5月厦门沦陷前夕,全家移居香港,李焕之加入论文范文论文范文组织“香港抗战青年社”,并到工厂开展工人文艺运动.同年7月,他同沈扶等人经广州辗转赴延安,进入鲁艺音乐系第二期学习.延安7年,是李焕之创作的黄金时代,先后创作出《保卫祖国》、《青年颂》、《青春曲》、《歌唱伟大的中国论文范文》、《抗战进行曲》、《十月革命进行曲》、《鲁迅纪念歌》等作品.其中《青春曲》、 《歌唱伟大的中国论文范文》两首作品在解放区流传甚广.从音乐系第三期起,他开始担任教学工作,此后亦曾担任音乐系主任.1945年4月,延安上演了歌剧《白毛女》,此剧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李焕之创作了部分重要唱段,如《王大春心中似火烧》等.同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他作为延安派出的北上华北文艺工作团成员奔赴华北新解放区开展工作.

延安作为当时爱国青年心中的革命圣地、抗日总指挥部,这些台湾青年响应论文范文爱国统一战线的号召,历经千辛万苦,漂洋过海,冒着生命危险,论文范文线到达延安.当时在延安从事学习、工作的还有:

杨诚(原名杨继诚),1916年出生于台湾台南.由于家境贫寒,1917年全家赴印尼日惹市谋生.1930年,回国后入读厦门集美学校.读书期间,“九一八”事变和上海“一·二八”事变相继爆发,激发出他的爱国义愤.1932年,杨诚赴上海光复中学读书,其间耳闻目睹旧上海的种种黑暗和不平,开始同情和钦佩论文范文的主张和行动.1934年,他转赴北京弘达中学,后考入当时的国立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俄语先修班,在校期间参与“一二-九”学生运动和“一二-一六”学生运动,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1937年北平沦陷.同年10月,在组织安排下,杨诚经西安抵达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在延安期间,根据抗战需要,他发挥精通印度尼西亚语和英语的优势,先后担任归国华侨联合会主任、延安外语学院英语系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后被选调到时任论文范文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身边担任翻译.

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台湾青年还有曾在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进入八路论文范文政治部从事宣传联络工作,后于1955年在台湾牺牲的台南人王耀东.他们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回到满目疮痍的祖国,抒怀中华儿女的赤子情怀. “每一个台湾人寻找祖国的经历,都是一部千万行的叙事诗.”他们深知台湾光复和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并为此奉献热血青春.回顾这段历史,使海峡两岸同胞更加坚信,中华民族终究要团圆!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抗大青年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抗大青年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中青年抗癌计划引用文献:

[1] 大学生创业计划方向论文选题 大学生创业计划论文题目哪个好
[2] 计划统计论文题目大全 计划统计专业论文题目怎样拟
[3] 容易写的计划总结论文题目 计划总结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台湾同胞》word下载【免费】
中青年抗癌计划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