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中国影视的国际传播——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七届“中国影视高层坛”综述

主题:文化影视频道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0

简介:关于文化影视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文化影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文化影视论文范文

文化影视频道论文

目录

  1. 一、文化认同与*确证
  2. 二、银幕建构与价值输出
  3. 三、教育革新与人才培养
  4. 文化影视频道:山西临汾微电影【悲欢情缘】山西襄汾尧文化影视工作室

在全球化语境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影视在构建大国形象、树立国族认同、搭建文化平台、实现国际传播等战略性目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理论界与创作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2012年6月29日至6月30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成立30年庆典活动与第七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隆重开幕.论坛针对“中国影视的国际传播”议题展开为期三天的研讨活动.来自全国一百多所高校的二百四十余名影视高等教育工作者共同出席了庆典与论坛活动.庆典活动上,刘习良、汤恒、徐维凡、陈迎宪、胡子光、沙玉梅、李建平等国家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论文范文、教育部、论文范文和北京市的有关领导以及张凤铸、黄式宪、张建勇、饶曙光、章柏青、贾磊磊、丁亚平等著名学者也出席了庆典活动.庆典上,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胡智锋、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和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致辞.随后,刘习良、汤恒、徐维凡、胡子光、饶曙光、李建平等领导也相继致辞,对中国高校影视学会30年来的成就与发展给予深切肯定并对其未来提出寄望.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的,由全国高校专门从事广播、电影、电视、动画、数字艺术、新媒体等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参加的国家一级学会,其前身是1983年在夏衍先生倡导下成立的“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学会”.自成立以来,学会一直积极团结全国高校影视教育工作者,在影视理论研究、影视教学、影视学术国际交流、影视师资与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为中国影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学会现任会长为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副会长为复旦大学孟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亦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李幸教授、四川大学欧阳宏生教授、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和北京电影学院姚国强教授.“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于2001年创办的大型国际性学术论坛,论坛的定位是“高端、权威、前沿”,论坛的宗旨是“深入学理层面,广开国际视野,追踪论文范文,提升研究水平”.

在6月29日下午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论文范文电视台副台长、论文范文新影集团总裁高峰,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论文范文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总监张子扬,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以及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等六位影视专家学者,分别向全体参会代表发表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社会功能与市场分析》、《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路为何越走越窄?》、《央视电视剧频道发展战略与中国电视剧发展前景分析》、《中国电影表达的文化价值观》和《关于艺术学科的学风思考》的主题报告.在6月30日上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上,一百多名与会代表就论坛主题——“机遇与挑战:中国影视的国际传播”分别宣读了自己撰写的学术论文要点.由著名影视传播学者石长顺(华中科技大学)、黄式宪(北京电影学院)、左芳(天津工业大学)、欧阳宏生(四川大学)、张阿利(西北大学)、陈犀禾(上海大学)、高有祥(陕西师范大学)、周星(北京师范大学)、彭菊华(湖南大学)、黄匡宇(华南理工大学)、陈月华(哈尔滨工业大学)、李亦中(上海交通大学)、李启军(广西民族大学)、孙宜君(南京理工大学)、周安华(南京大学)和李幸(华南理工大学)等教授担任的主持论文范文点评人,在论坛上即席对代表宣读的论文要点进行了精彩的学术点评.

一、文化认同与*确证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中国影视在时论文范文展中承担着文化认同与*确证的双重任务和使命.作为现实的镜像,中国影视作品使观者移情于银幕现实,潜移默化地向其传播文化价值观念,使观者在自身、现实和影像三者的游移与想象间获得自身的文化认同和*确证.

对于中国影视的文化属性和*功能,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教授认为,未来的冲突不是军事战争中的冲突,也不是经济利益的角逐,而是文明的角逐.文化在未来的国际格局当中不仅牵扯国家利益,更牵扯到每个人个体身份的认同、幸福与否,以及个体和群落之间的关系.中国电影将是未来中国文化认同的平台,因此,“走出去”战略在整个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电影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凭借《红高梁》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但是,随着中国国内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却越来越弱.目前,中国电影只在自己的文化圈里运转,完全无法得到海外观众的认同.这种情况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考验).中国电影存的问题可概括为:1.缺乏普世价值,对暴力的迷恋和缺乏*节制的过度展示;2.多元文化准备不足,商业电影中只有商业文化,主旋律电影中只有道德文化,而缺乏真正有效的文化多元性与价值观碰撞.造成问题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是中国电影产品的唯商业化、唯票房与唯收视率而忽视了情感传递和文化价值传递;其二是体裁同质化与创作和制作的粗鄙化.中国电影整体上目前还无法达到真正的专业化制作;其三是竞争策略上的错位.好莱坞利用3D技术制造了很高的技术门槛,短时间内中国大片无法同好莱坞在3D影片上展开竞争,因此中国电影面临着要重新回到用艺术片、独特的题材和价值观来竞争的状态.尹鸿认为,正常的舆论批评可以对文化起调节作用.我们需要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这个公共环境,一定不能因为出现不同的声音和价值观就依赖强权进行干预.

文化影视频道:山西临汾微电影【悲欢情缘】山西襄汾尧文化影视工作室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研究员从文化战略的角度展开论述.他认为,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产品,电影的特殊性表现在它的内容层面涉及到人类的情感、道德、心理、文化等诸多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又都涉及到人类的社会理想与价值观念.文化产品的消费不是生理的,而是心理的;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基于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除了对其未来发展提出经济指标、就业指标、消费指标和出口指标之外,我们还应当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确切的文化指标.贾磊磊认为,在正常的社会语境中,对一部艺术作品的成败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政治理念的正确性,而是文化理念的正确性.文化理念指向艺术作品的精神境界,决定了一部艺术作品的价值取向.文化价值观的判断和取向应当成为判断当前中国电影的新维度.对于任何一部主流电影,创作者和理论家必须要考虑作品传播的文化理念及其体现的文化价值观.这种文化指标的设定是我们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既包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承传,对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守,同时,还包括对于人类精神领域制高点的争夺.贾磊磊进而提纲挈领地概括出四点:1.文化产业领域是不同价值观冲突的中心地带;2.对人的终极关怀是文化价值观争夺的制高点;3.个体的情感取向是体现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方式;4.丛林法则不能够成为中国电影遵从的价值观.贾磊磊认为,无论从商业竞争的角度,还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我们都要坚守中国电影的文化高地,避免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被美国电影传播的文化价值观所覆盖,将一种符合人类多元文化发展与中国国家的核心利益的文化价值观植入到我们的电影之中.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繁荣的发展观,让中国影视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期.诸多学者在分论坛中就中国影视的发展前景发表自己的观点.苏州大学广电系副主任杜志红副教授在《国家形象的影像话语选择》中提出,国家形象的影像话语选择应该从影像叙事的表现蒙太奇策略转换到以讲故事为核心的叙事蒙太奇策略,让影像叙事从诉诸理性转变为诉诸感性,让叙事姿态从主观变得客观,进而增强国家形象片的愉悦感和认同感.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马梅教授在《公益慈善节目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发挥》文章中运用实验与调查的方法,通过对公益慈善节目的现状与传播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只要真正以受众为本,以人为本,公益慈善节目一定能够赢得受众的喜爱,能有力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发展.

围绕着新政策、新技术与中国影视的机遇与挑战,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刘永昶副教授在《网络语境中主旋律电视剧的有效传播》中提出,基于网络环境收视之于传统收视习惯的改变,主旋律电视剧制作方必须采取适应与提升兼容的内容生产策略,全方位介入视频网站、网络舆论场、社交网络等阵地,以期形成“感受不到主旋律的主旋律”电视剧传播氛围.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原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讲师、教研室主任万俊杰在《全媒体时代下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研究》中提出,全媒体时代到来,我国电视媒体需要重新认知,电视新闻节目作为电视媒体的发展重心,在题材选择、内容设置、叙事手法、编排理念、传播方式等方面积极融入全媒体思维,做到内容为王,提高竞争力,从而激发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潜力.

二、银幕建构与价值输出

银幕作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人天生具有将事件意义化的倾向.影视作品的核心功能是价值观的传播.作为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影视的传播任务在全球化语境下既需要积极保持本身的价值形态,又需要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银幕上的文化建构不仅要立论文范文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树立文化自信心,更要积极实现文化价值的输出并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黄会林教授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角度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她就为什么要开展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给出了学理性的思辨.她认为,中国人民的财富和生活大幅度提高的背后隐藏着人们精神各个层面的虚无,这是缺少文化自信而导致民族精神不振的一种表现.今天,在全球化的现实当中,有着五千年历史和深厚积淀的中国文化正遭遇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导致中国人普遍的精神缺钙.为此,她提出了“第三极文化”理念.“第三极文化”旨在从中国文化资深的系统里梳理、总结,寻找最突出、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中国文化自身范围的“极”,而这个“极”又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逐渐确立,被人们普遍认同,代代相传,构成了自己的核心价值和基于核心价值的民族精神.“第三极文化”植根于文明传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它以文化多元化为前提,尊重文化的多元和差异.最后,她围绕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路径问题给出了答案.第一,需要通过学术研究去实现路径.学术研究的特色应具有鲜明的当下性,能结合时代的要求,直面社会现实,带着问题意识去研究.关注当前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二,要创作大量的具有“第三极文化”底蕴、具有民族精神特色的作品.要有真实生活感受,重原创,不媚俗,戒模仿.第三,中国文化要脚踏实地地进行主动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因此应打造一些容易识别、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文化符号,应建设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要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还要重视资源整合对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

作为论文范文电视台第八套电视剧频道的总监,张子扬先生通过对电视剧频道发展策略的概述和分析,对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最近一年多以来,当代题材、现实题材、包括民生题材的电视剧在收视上问题不是很大.相反,宏大的历史题材剧、年代戏开始出现收视壁垒.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固有的受众群和受众的观赏习惯开始变化;另一方面是电视剧本身存在语境和语汇与时论文范文生了错位.电视剧频道在一年多的发展中,一直在加大论文范文剧的努力,逐步调整步伐与现有市场的合作形态、投资方式和营销方式相匹配,通过运营模式的调整适应不同观众的需求.张子扬提出,电视只是一个载体,其本身面临着来自新媒体的挑战.未来网络会兼容电视,成为融合视频、音频以及文字的综合媒介.新技术的出现必然会带来内容的变化和新的挑战.因此电视从业者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随时掌握和了解新的技术、新的文化,根据新技术调整新的思想;与此同时,立论文范文土,放眼世界,警惕失去文化原创力和文化的自觉性,保持自身的本土文化捍卫与自觉意识,创造并传播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和文化态度.

论文范文电视台副台长、论文范文新影集团总裁高峰通过对纪录片的研究阐述了当下中国文化发展与传播的现状.高峰认为,纪录片在我国已经进入了成熟时期,它已经变成了全国性话题,这与技术的变革和时代的变化紧密相连.现在大多纪录片是通过电视收看,但是无论是何种观看形式,纪录片都要恪守自己独特的个性.高峰总结了纪录片在当代文化传播中的几个核心功能和价值.首先,纪录片具有社会认知功能.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纪录片,就等于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是通过我们自身的价值判断形成的艺术创作,它的社会认知价值使大家更能够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第二,纪录片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纪录片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要发展纪录片,尤其要发展它的市场传播和国际传播的能力.第三,纪录片有非常重要的艺术欣赏价值.我们国家的纪录片要完善各种不同的风格样式,丰富纪录片的种类.第四,纪录片有非常重要的影像资料文献价值.第五,纪录片具有市场营销价值.目前我们在努力建设中国纪录电影的基金,在高校中培养大量杰出的纪录片工作者,使纪录片更好地传播.

在文化软实力成为中国文化生产的重要指标后,中国影视需要尽快制定对策有效地完成“走出去”的战略目标.西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影电视系副教授曹小晶在《从柏林国际电影节近年来获奖的中国大陆电影论中国电影的“走出去”问题》一文中,通过对在柏林电影节获得奖项的中国电影的回顾,提出中国电影产业的真正成熟与可持续良性的对外拓展与传播,既需要“强攻”商业主流大片的“高歌猛进”,也同样需要“细水长流”的“中小成本”电影的“浅吟低唱”.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在《在国际传播中凸显中国电影的主体创新及其影响力》中指出,我们的电影市场渐趋浮躁,开启了一种唯GDP增长为目标的市场方向,从而造成人文原创性匮乏.他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践“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我们需要一种论文范文的文化胸襟,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文化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刘浞在《海外受众对中国电影文化价值的认知》一文中,通过对201 1年海外传播的中国电影的考察,总结出海外受众对中国电影文化价值认知的四个特点,以期对中国电影的创作及推广有所帮助.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田兆耀副教授就中外生态电影核心价值取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生态电影是我国影坛展现本土体验,与世界电影接轨、对话,加快国家传播的重要渠道.它可以成为我国影像与国际影坛对话的一个极佳窗口.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新闻传播系书记左芳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为经济发展、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精神空壳化这一命题给出了答案.她认为,中国影视业是否有能力参与价值观建构,与人类分享民族文化现实与传统,决定着它的前途与兴废.即使是粗制滥造的作品,依然让观众犹如在破碎的镜子里看得到主创人员无处躲藏的灵魂的畸形.

河北传媒学院影视学院张晓艳副院长以《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创作浅析》为题,探究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影视艺术创作呈现出的新特点和发展.她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新媒体为传统的影视创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呈现出创作主体、受众以及作品风格的多元化特征.新媒体不仅为影视作品的播出提供崭新的平台,同时,其极强的交互性、及时性、融合性、延展性和分众性也为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下,影视作品从内涵到外延、从形式到内容都呈现出显著的变化.

三、教育革新与人才培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中,明确将艺术学升级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并在其下设置了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专业地位的提升与我国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和艺术生产的消费环境紧密相连.在这个背景下,未来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设置和发展必须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并重新定位.

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先生通过引用钟惦棐先生的话,指出自己的核心观念:中国电影当下的基本问题是缺思想,缺灵魂.他建议,围绕电影学的学科建设,强调思想的甲胄,用先进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来统领电影学的学科建设.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电影,其灵魂在思想,在精神.电影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国家不分大小,民族不分强弱,在文化上都是平等的,并无高下之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文化上都应该共存互补,平等交流.他提出,要真正重视思想甲胄的建设,要注意哲学思维的营养.哲学通,一通论文范文;哲学不通,四处受阻.作为艺术学门类下的一个分支,电影是人类艺术地、精神地把握世界的方式.高校的电影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高度地重视哲学营养,要站在人类哲学思维的高峰上看问题.高等艺术院校的电影学专业,应该成为民族电影艺术思维的先锋阵地,勇敢地站在民族电影思潮的前端,引领民族电影艺术思维,这是高等教育、高等艺术教育其中电影学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电影学教育不能把主要兴奋点对准市场效益.电影学的教育、教学和电影学学科的建设要彻底地摒弃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而真正进入到执其两端、把握中间、兼容整合的辩证思维.两头都要看,既要研究市场,也要研究精神效益.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樊华讲师从自身职业的专业特性出发,围绕如何培养数字时代的影像工作者的议题展开论述.他认为,随着电影影像制作全过程的数字化,电影摄影技术类课程正面临着从胶片到数字的全面转型.数字化过程不仅是设备更新,更是制作流程基本原理的改变,以及摄影师习惯的变化,这就对摄影技术类课程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樊华认为,在新课程设计中应着重处理以下三方面问题:由于胶片与数字设备感光原理不同而带来的基本概念差异问题;培养学生养成慎重拍摄的习惯问题;建立全过程影像质量控制观念的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三个问题,才能顺利实现从传统胶片技术到数字影像流程的知识迁移,培养出数字时代高质量影像的创作者,使学生顺利适应数字时代灵活多变的影像处理流程,并在当今世界影像制作标准群起纷争的环境中始终保持自己作品的影像质量.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高新春从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现状、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的机遇、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前瞻三个方面对文化产业语境下的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前瞻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目前的现状是:1.规模大,同质化严重.2.师资力量不断充实,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不协调.3.教育观念不断进步,培养模式有待优化.为此,需要及时调整策略,在艺术教育方面做到以下四点:1.研究政府政策,提升教育策略的前瞻性,为自己赢得先机.2.鼓励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影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在注重学理研究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人才培养的核心.3.创建市场导向培养模式,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造成双赢的局面.4.优化师资结构,促进两界交流.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聪敏副教授围绕201 1年戏剧与影视学艺术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创新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她指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戏剧影视教育的深化改革.作为戏剧影视教育大国而非强国,对戏剧影视人才的培养和积淀,在2011年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个是艺术学“升门”和一级学科调整所带来的与旧有戏剧影视教育格局的对接.二是如何在学科调整的背景下继续解决教育实践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和设备投入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等老问题.她认为,艺术门类的确立对于艺术学科的发展意义重大,由于影视和戏剧在表现形态上的差异大于归同,戏剧与影视学在如此构造的一级学科现有格局中,其学科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决定共同课程,如何确定新的学科规划,如何将现有学科格局与新的门类设立进行衔接,都是需要廓清的问题.

结语

2012年6月31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论坛正式落幕.本次庆典与论坛活动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共同主办,北京电影学院科研信息化处和研究生部、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秘书处共同承办.论坛活动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北京电影学院的师生与中国电影出版社的编辑为论坛活动倾注了大量个人时间、精力和心血.

论坛活动共有一百二十余人提交论文,八十余人发言.除了主题论坛外,在分论坛中,发言人还围绕自选题目各抒己见,由于篇幅原因无法一一概述.发言人的视野开阔,专业背景囊括影视学、传播学、动漫、戏剧、美术等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各个学科,涉及动漫、电视剧、电视栏目、纪录片、新媒体等诸多领域,关注的层面由实践层面到方法论层面再到美学哲学层面,深入浅出地涵盖了影视相关学科的当下热点,对中国影视的国际传播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多面的展望.此外,学者们提交的论文研究方法与选题角度灵活且多样,既有意识形态层面的宏大叙事,又有到微观的技术研究;既有美学、哲学内涵与外延的研究,又有实践层面的新方法和新角度;既有文本的个案解读,又有对作品的分类讨论;既有史学的梳理,又有现状的剖析,堪称一次高水平、大规模的学术会议.

(姚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00082)

总结:此文是一篇文化影视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文化影视频道引用文献:

[1] 影视文化论文范文 影视文化方面有关论文范文8000字
[2] 影视文化论文范文 影视文化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3] 文化和影视文化论文怎么写 文化和影视文化方面有关硕士论文范文2万字
《中国影视的国际传播——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七届“中国影视高层坛”综述》word下载【免费】
文化影视频道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