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文参考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西南科技大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31

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文

西南科技大学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文参考: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2. 第二篇西南科技大学论文样文: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3. 第三篇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文模板: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创新行为研究
  4. 第四篇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例:当代中国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机理研究
  5. 第五篇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文格式:费约果引种适应性及扦插生根机理的研究

★本文是100篇免费关于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文,均为免费优秀可做为西南科技大学相关参考文献,是西南科技大学相关毕业论文写作必备的免费论文范本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文参考: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大学作为传承和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组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大学将承担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传承与创新文化的重要使命.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课题.

本文以现代大学制度为视域,以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为中心,以大学内部治理运行机制为切入点,力图深入分析和论证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这对矛盾,对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成因、演变与现状,阐明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确立深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基本命题,提出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构架.力图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式构建,达到对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中具体实践的指导.基本思路是:建立“董事会(理事会)框架内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健全“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管理、师生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形成“党委政治权力、校长行政权力、教授学术权力、师生*权力”的协调运行机制.

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国内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首先进行归纳总结,将国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划分为三种模式进行分析.其次,分析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要素的现状与大学“去行政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大学及其本质进行探讨.

二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架构.分析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阐述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董事会(理事会)框架内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三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党委领导.分析我国公办大学内部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必然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健全完善党委领导的运行机制的路径.

四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校长治校.分析校长治校是大学内部治理的关键,校长治校的机理分析,大学理念与校长治校模式,健全校长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

五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教授治学.分析教授治学的历史演进,教授治学的内涵与本质,我国大学落实教授治学的必要性,落实教授治学机制的路径.

六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保障.分析大学章程的内涵与特征、大学章程对于大学治理的意义,分析大学章程中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提出通过大学章程完善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第二篇西南科技大学论文样文: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在我国农村的全面实践;是系统*“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地方高校主要由地方政府举办,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社会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为办学宗旨.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已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明者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在新形势下,西部地方高校应主动承担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服务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本研究的目的:论文以新农村建设视角下西部地方高校的职能作为切入点,以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路径为研究对象,以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体系建设为导向,通过中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历史、现状分析,探索政府、学校、个人分别在高校服务新农村中的地位与作用,探寻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经验.通过绵阳市四所不同类型地方高校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发现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西部地方高校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

本研究的意义:高等学校扩招的任务,大部分都是地方院校完成的.地方高校扮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军的角色.地方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也面临许多挑战,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同时地方高校是新农村建设、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引领者.新农村建设对地方高校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地方高校的建设,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地方高校建设的紧迫任务.

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2500字高校毕业论文、2500字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西南科技大学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文题目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假设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在可持续发展,出路在农业科技进步,方向是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力.建立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制需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地方高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目标指向性的切合;二是高校内部如何深化体制改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高校的发展关系十分紧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十分艰巨又复杂的历史任务,既要发挥农民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更离不开高等院校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与决策咨询服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与发展自身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新的平台.

因此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如何影响地方高校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怎样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建立有效的机制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加强地方经济和高校自身的研究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前提,完善的运行机制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核心,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保证.在经济区域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具体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西部地方高校作为当地人才智力、教育科技文化中心,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既是地方高校培养人才职能的实现,也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这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起到辐射和带动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地方高校实现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研究证明:西部地方高校面临的挑战有大众教育的重任,办学条件的限制;办学理念的困惑,管理体制的限制,传统阻力的羁绊及其教育全球化的压力等.地方高校只有科学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剖析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完善地方高校的科学定位,转变教职工的价值观念、教学理念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地方高校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加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论文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和主要概念界定.第二章,阐述地方高校的教育、科研、社会职能以及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第三章,从经济服务、信息服务、社会服务、文化服务阐述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内容;第四章,以绵阳市的四所高校为个案进行分析,探究理工大学、师范学院、职业学院、医学院等不同类型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式;第五章,论述国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实践及对我国地方高校的启示;第六章,在研究的基础上对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提出措施,第七章,结论.

第三篇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文模板: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与创新行为研究

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和核心动力,高校教师作为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研究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改善他们的创新行为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深远的战略影响,同时这也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高校人才开发和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已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目前,针对我国高校教师的创新行为相关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很多研究都是从宏观角度来探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素质要求、环境建设等内容,针对高校教师个体的研究集中于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集中于人才激励、创新动机、创新心理或创新投入等某个或某几个节点上的探讨.本人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为基础,尝试用员工个人层次的认知与情绪反应的心理视角,深入剖析创新行为的微观机制,探索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组织认同、组织创新氛围、创新行为的影响和内在作用机理;并探索性地将组织认同看为职业认同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变量,从而来讨论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对个体创新行为的作用;同时探讨组织创新氛围对高校教师个体创新行为的作用,和对组织认同与个体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据分析方法.首先,梳理了已有的职业认同、组织认同、组织创新氛围和个体创新行为相关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综述;其次,对12名高校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再次,以文献分析和访谈研究为基础,归纳分析了职业认同、组织认同、组织创新氛围和个体创新行为几个变量间的关系,并进行假设,构建理论模型;接着,修改和设计了本研究涉及的几个变量的测量量表,形成了初始调查问卷,预调查检验修订后开始了正式研究,选择重庆、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浙江和上海等地区的37所高校得教师进行了正式的问卷调查,回收了418份教师个体样本的数据;然后,以正式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样本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以及独立样本方差检验等数据分析.最后,验证了各变量间的关系及所提出的假设,并以实证结果依据,进行理论探索以及提出管理对策建议.

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对组织认同、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对其创新行为都有积极的预测作用.(2)组织认同对个体创新行为有积极的预测作用.(3)在职业认同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组织认同起到部分*作用.(4)组织创新氛围对个体创新行为有预测作用.(5)组织创新氛围在组织认同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6)通过模型对比分析,“211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组织认同、组织创新氛围分别与个体创新行为的相关性明显大于“非211高校”.(7)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各变量,特别是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结论揭示了高校教师个体创新行为产生的心理过程,而且对中国高校在激发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以及改善个体创新行为上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为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如何利用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来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行为乃至提升高校组织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本研究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探求高校教师个体创新行为的内涵、影响因素及机理,拓宽和深化了个体创新行为理论的研究.目前,已有的关于创新行为的研究,往往大多数集中在制造业,而对服务业,特别是知识服务业或教育业从业人员的创新行为研究很少,对肩负创新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重任的高校教师个体创新行为的研究也很薄弱.本文以中国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认为对高校教师而言,其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个体的创新行为更多是一种角色内行为,而非组织公民行为,对创新有着较高的直接要求.因此,对高校教师个体创新行为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个人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的丰富和完善.

其次,本研究尝试从员工个体层面的认知和情绪反应的心理视角来探究个体创新行为的形成机理.之前对创新行为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组织层面,然而很少从心理视角去深入剖析创新行为形成的微观机制.笔者以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及社会角色理论为基础,以认知、情绪和反应作为逻辑思路,本研究将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引入到一个模型来分析,认为高校教师在追求自身职业理想和实现职业发展的工作过程中,从职业的感知和认同中得到了强大的心理动力和积极的情绪,同时也会促进高校教师形成组织认同,当个体具有较强组织认同的时候,会把自身认知和内化的组织价值观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激发和促使教师创新行为的产生.

最后,本研究探索性地提出职业认同对个体创新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并尝试将组织认同视为职业认同和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变量,这是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同时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国内外已有研究中,主要是从组织战略和组织结构特点、组织氛围和文化或员工个体性格特征、动机偏好等因素探讨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但缺乏社会认同(如职业认同以及组织认同)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研究.此外,现阶段关于职业认同结果变量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工作满意度、工作离职倾向等情绪、态度变量上,对行为变量的研究还不够广泛和深入,本研究以中国背景下高校教师的经验数据来验证这些假设,也更丰富了职业认同等理论.

第四篇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例:当代中国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机理研究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也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特别是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开展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从“共轭”这一新的视角,融合高等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学科理论,立足当代中国大学的“场域”,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研究.

本文通过对权力理论、组织理论的梳理,探讨了大学这一特殊的社会组织内部结构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关系问题.指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具有两个重要特性:第一,共轭体系结构相对稳定,要素联系紧密、整体功能协调、对环境适应性强.第二,共轭状态是动态中的平衡,它可以由某种状态进阶到下一个更高层次,它追求的是动态中的平衡.

在对“共轭”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价值之视角和场域之视角分析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共轭的价值意蕴和实际表征.从价值视角看,秩序主要靠行政权力来维护,而自由则主要通过学术权力来实现(秩序与自由各自都有边界与限度).因而,大学行政权力所保障的是秩序,大学学术权力倾向于个人的自由与解放,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共轭状态,是一种对秩序与自由的调和.大学所努力寻求的,正是在秩序的社会与个人自由之间的那种张力平衡.从场域视角看,当代中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呈现为一种非常活跃的紧张网络,其中无论是学术权力还是行政权力,都牵连到整个大学的结构、生命及其活动;反过来,大学的发展又时刻影响着大学中的各种权力.现代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张力,来自大学本身的场域结构及其运作机理.共轭是大学场域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用一种简要的公式来表达:[(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位置等于共轭状态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及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运用“三角互证”法,构建了大学行政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的核心是资源的互动,共轭的本质是权力者的交往,共轭的状态在于建立网络式共轭驱动机理.


https://www.mbalunwen.net/biyelunwen/90782.html

本研究运用大量面板数据,验证了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状态及其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即通常所理解的学术权力的边际贡献大于比行政权力的贡献.结合“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对“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一般大学”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得出了这三个层次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的数值,从中清晰地看出这三类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共轭状态.

论文最后对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驱动策略进行理路分析,指出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轭驱动是一个多维的策略系统,它是由目标策略、行动者策略、资源策略三个方面构成的.这三个策略构成的系统是一个以共轭驱动为核心的三角形结构.目标、行动者、资源受共轭的驱动,又反作用于共轭.具体而言,目标决定行动者的行动,这一行动直接影响资源的配置,并导致一系列的反应,而这又作用于共轭系统,各系统的稳定最终促进大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对我国不同层次的大学提出不同的共轭驱动策略建议.

第五篇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文格式:费约果引种适应性及扦插生根机理的研究

费约果(Feijoa sellowiana Berg.)是桃金娘科多年生亚热带常绿灌木,原产于巴西东南部和乌拉圭,因其果实香味类似凤梨,又名凤梨番石榴.费约果在新西兰、美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有栽培,我国江苏、上海、四川、浙江等南方地区也有一定规模的种植.费约果作为一种集观赏、食用与药用为一体的新兴果树,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四川省外专局引智项目资助下,2004年,西南科技大学*从新西兰引进费约果苗木后,对其在四川地区的适应性以及综合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费约果能够适应四川地区气候,并能保持其优良的食用品质与观赏特性,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食用兼观赏的树种.

本研究以费约果为材料,对费约果引种绵阳的可行性和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费约果的繁殖方法(种子繁殖、压条、嫁接、组织培养、扦插)进行了比较试验,筛选出扦插为费约果适宜的繁殖方法,并对费约果扦插繁殖技术、扦插繁殖解剖学和生理学进行了研究.这是首次在国内对费约果进行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四川绵阳的气候条件与费约果在新西兰主产区相似,能够成功引种费约果,可将其作为食用、观赏兼用新果树种类.无锡、上海也能成功引种费约果,但其物候期晚于绵阳.我国亚热带部分地区可引种费约果,但极端最低气温在-10℃以下地区应主要将其作为观赏树种,而其它地区则可将其作为食用、观赏兼用新果树种类.

费约果具有极强的耐高温能力,在极端最高气温35℃以上、日数长达30 d以上,未发生日灼.在露地栽培条件下,费约果能经受-5℃的持续低温雨雪天气而不受冻.费约果树不易孳生病虫害.

2、费约果引种至绵阳生长良好.费约果四季均有新梢抽生,但不同季节的抽梢情况不同.春梢时间从3月中下旬-5月上旬,夏梢时间从5月上旬-7月上旬,秋梢时间从9月上中旬-11月上旬,冬梢时间从11月上旬-2月下旬,其中,冬季只抽一次梢,其它季节均有1-2次抽梢,全年可抽生新梢4-7次.费约果的枝条长度和直径在一年中出现两个生长盛期,分别为6月和7月.费约果干粗、冠径和株高的最大增长量均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

费约果在绵阳地区露地栽培的现蕾期为4月上旬,花蕾膨大期为4月中旬,花蕾露红期为4月下旬,初花期为5月上旬,盛花期为5月上旬-中旬,终花期为6月中旬.费约果生理落果期为6月下旬,果实迅速生长期为7月下旬-9月下旬,缓慢生长期为10月上旬,采前落果期为10月中旬,成熟期为10月下旬-11月上旬.

3、费约果‘Unique',在绵阳和新西兰奥克兰的果形均为倒卵圆形,整齐度较好,但奥克兰的单果重大于绵阳的单果重.‘Unique',在绵阳栽种时,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8%,可溶性总糖含量为9%,可滴定酸为0.65%,维生素C为28 mg.100g~(-1),果胶为2.8%,和新西兰奥克兰栽种的内在品质差异不大,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稍低于新西兰产地的费约果,可滴定酸和果胶含量高于新西兰产果实.

费约果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酯类(50.64%)、醛类(26.04%)、醇类(5.84%)、烯类(3.85%)、酮类(3.14%)和酚类(0.77%).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苯甲酸甲酯(36.56%),其次是顺-3-己烯醛(17.44%)、已醛(5.07%)、丁酸乙酯(4.21%)、乙醇(3.60%)、反-2-己烯醛(3.53%)、苯甲酸乙酯(1.50%)、3-辛酮(1.44%)、芳樟醇(1.40%)、丁酸顺式-3-己烯酯(1.30%)、乙酸乙酯(1.21%)、石竹烯(1.04%).与新西兰产费约果主要芳香物质成分基本一致.

4、费约果播种繁殖出苗率高达95%,较无性繁殖容易,但种子繁殖不易保持原品种特性,难以获得商品价值较高的果品,因而经济栽培一般不用于繁殖苗木.费约果压条繁殖生根率高,但其繁殖系数较低,对母树树体损伤严重,且根系不发达,生产上一般也不采用.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嫁接繁殖更适合费约果苗木大量繁殖,但尚存在嫁接技术要求较高,操作相对繁琐,嫁接成活率较低,嫁接苗进入结果时间较长等问题,需进一步解决.组织培养虽具有繁殖系数大、代数多、育苗时间长、材料消耗少、繁殖效率高的优点,但存在一次性投资大,成本高,技术步骤繁杂,技术易传性差,生产上不能直接利用试管苗等问题.目前尚未见费约果组织培养成苗的报道.

5、基质、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费约果嫩枝插条生根的影响明显,各因素对根长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基质>生长调节剂种类>生长调节剂浓度,对根条数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生长调节剂种类>生长调节剂浓度>基质,对生根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生长调节剂浓度>生长调节剂种类>基质.以珍珠岩+腐叶土为基质,采用费约果嫩枝插条,经1000 mg.L~(-1) IBA处理10 s生根效果最佳.其生根率为95.2%,插条的平均根数量为4.4条,平均根长为14.3 cm.

树龄、扦插时期和采穗部位对费约果嫩枝插条生根状况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各因素对根长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母株树龄>采穗部位>扦插时期,对根条数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母株树龄>扦插时期>采穗部位,对生根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母株树龄>扦插时期>采穗部位.以1年生母株下部枝条为插条,于6月20日扦插效果最佳,其生根率为97.7%,插条的平均根条数为5.6条,平均根长度为17.1 cm.

母株繁殖方式和插条成熟度对费约果嫩枝插条生根状况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2年生实生苗半木质化插条生根性状明显优于其它处理,其生根率为78.95%,插条的平均生根数量为6.67条,平均根长为15.80 cm.

费约果适宜扦插季节为夏季,扦插前用1000 mg.L~(-1)的IBA速蘸10 s处理的生根效果较好.费约果适宜激素组合为IBA 1000 mg.L~(-1)+NAA 500 mg.L~(-1).

6、不同树龄插条生根率与茎解剖结构无关,同龄母树嫩枝和硬枝的解剖结构存在差异,嫩枝扦插效果优于硬枝扦插,这可能是导致同龄母树嫩枝和硬枝在生根特性上存在差异的原因.费约果插条不定根为诱生根原始体,不定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与髓射线的交叉区域,且大部分不定根产生于距插条基部切口0.1-2cm区域内.愈伤组织不分化为不定根.插条韧皮部存在连续的排列成环状的厚壁细胞,这是导致费约果扦插生根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7、在扦插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费约果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单宁含量呈上升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呈*曲线变化的趋势.

在扦插过程中,插条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宁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均与生根时间相对应,这些指标与插条不定根的产生存在密切的关系.

本论文可用于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文写作参考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引用文献:

[1] 西南科技大学类论文选题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2] 西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西南科技大学外文文献怎么找
[3] 西南科技大学论文大纲模板样本 西南科技大学论文大纲如何写
《西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文参考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西南科技大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