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开题报告 > 文章内容

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参考 大学生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大学生护理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9

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参考:护理硕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择业观研究
  2. 第二篇大学生护理论文样文: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感研究及促进策略的构建
  3. 第三篇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模板:不确定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我伤害影响的社会资本模式研究
  4. 第四篇大学生护理论文范例:大学生抑郁状态早期筛查、干预及循环microRNA测序研究
  5. 第五篇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格式: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00篇关于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大学生护理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写作提供大学生护理相关优秀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参考:护理硕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择业观研究

目的

验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护理学研究生被试的适用性.

了解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择业认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职业承诺,内-外控心理源,特质焦虑.

探讨职业决策效能与可能的相关因素领悟社会支持,职业承诺,内-外控心理源,特质焦虑的关系研究,建立我国护理学硕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各种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及贡献系数.

根据研究结果提供一套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提高我国护理学硕士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干预方案,为护理学高等教育及护理用人单位提供护理才培养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及现实依据.

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全方位感触,在深入挖掘量性研究结果中护理学研究生对择业的认知、专业承诺等对其职业决策的深层次影响的同时全方位深入了解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于职业选择的自身经历及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念、信念、态度、职业心理发展过程等等,从另一视角探讨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发展问题.


https://www.mbalunwen.net/chaonengli/78313.html

方法

在回顾文献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构建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效能及影响因素理论方程模型,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于2011年10月~2012年1月期间以我国全日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最终确定自愿参与该项调查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各个地区19所护理院校的的565名研究对象.资料收集工具包括研究者自行设计的护理学硕士一般情况问卷、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问卷、硕士研究生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特质焦虑量表;采用Epidate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13.0、Amos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统计描述、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H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构方程分析等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于2011年10月~2011年12月间,采用方便抽样和目的抽样方法在我国多个护理院校参与过本课题量性研究部分的学生中选取访谈对象18名,其中男性2名,女性16名,描述其择业经历及对职业选择的观念、态度、心理变化过程等.以半结构式访谈、观察为主收集资料,应用NVIvo8.0版,以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65份,回收有效问卷54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6%.

总样本CDMSE、PCQ、I-E量表,PSSS和T-AI的Cronbach a系数分别为0.963、0.917、0.758、0.911和0.897.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地区、学位类型、导师帮助、特质焦虑、专业承诺、社会支持、心里控制源是护理硕士职业决策效能的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存在以下主要路径:社会支持到专业承诺(路径系数等于0.223)、内控制源到社会支持(路径系数等于0.473)、外控制源到社会支持(路径系数等于-0.123)、社会支持到特质焦虑(路径系数等于-0.633)、内控制源到特质焦虑(路径系数等于-0.076)、外控制源到特质焦虑(路径系数等于0.698)、专业承诺到特质焦虑(路径系数等于-0.428)、专业承诺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路径系数等于0.261)、特质焦虑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路径系数等于-0.569)、内控制源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路径系数等于0.341),特质焦虑对职业决策效能的效应最大(总效应值为-0.569,且均为直接效应);外控型心理控制源及社会支持对职业决策效能的效应均为间接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441,0.418).内控型心理控制源和专业承诺对职业决策效能的效应分别为0.412(直接效应为0.341,间接效应为0.071)、0.505(直接效应为0.261,间接效应为0.244).

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因人而异,受到个人因素、家庭、社会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等因素影响,择业观反映在以下主要相关范畴,研究结果详细描述和讨论了这些范畴和主题.分别是就业动机和择业意愿、专业认知、职业认知、职业期望、择业挑战及优势、择业过程中已获得支持及进一步需求.

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1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8000字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大学生护理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选题

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特质焦虑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及多维度心理控制源量表等研究工具具有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较好的适用于研究生被试测评工作.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效能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但个体间水平层次不齐,离散度大,职业决策困难问题突出.影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因素众多,包括院校所在地区、导师帮助、就业指导、领悟社会支持、特质焦虑、专业承诺及心理控制源等.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出一个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效能影响因素模型,各项拟合指数良好,能指导护理教育及护理管理相关领域针对提高专业承诺、提供社会支持、引导自我归因方式、关注其焦虑情绪等提出对策,提高护理研究生职业决策效能.

护理学硕士择业动机强烈,择业意愿多元化、复杂化,并呈现出与现实状况相符合的理性回归.研究结果启发护理教育者及护理管理者对护理研究生择业观中的消极感受应引起高度关注,警防其成为高等护理人才流失的伏笔.

第二篇大学生护理论文样文: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感研究及促进策略的构建

目的:

护士短缺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职业认同感低是造成护士短缺的重要原因.实习期是护生职业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时期,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应激可能会影响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本研究旨在采用应激理论和关键事件技术,探索护生在实习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护生职业认同感促进策略,为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促进护生的专业成长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方法:

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mixed methods),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应激理论,结合文献研究,明确了护士职业认同感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应激水平、应对方式、感知的教师支持、自尊、自我效能.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应用《职业认同感问卷》、《护生临床实习应激量表》、《护生临床实习应对行为量表》、《护生感知的教师支持问卷》、《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上海市3所*医院的45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第二部分:护生实习期经历的关键事件研究.采用关键事件技术,探索对实习期护生职业认同感造成影响的关键事件.运用开放性问题调查护生临床实习期经历的关键事件,对关键事件进行主题分析、归类和频数计算;对典型关键事件的11名当事人进行深度访谈,对典型关键事件进行个案研究和跨个案研究.

第三部分:构建护生职业认同感促进策略.根据前两部分研究结果,解析护生职业认同感促进策略的要素;采用文献研究和对护生、患者的访谈,构建护生职业认同感的促进策略.

结果:

第一部分: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实习期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40.43±,7.04,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包括应激水平、应对方式(回避)、自尊、教师支持、学历和性别.其中教师支持、自尊对职业认同感有积极的影响;应激水平、回避对职业认同感有消极的影响;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低于专科护生;男性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低于女性护生.

第二部分:护生实习期经历的关键事件.实习期护生经历的关键事件按照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人际关系(护生与患者/家属、与带教教员/护士长/医生/护士/同学)、患者的紧急情况、护理操作、职业损伤和工作负荷.人际关系是影响护生职业认同感的首要问题.欠缺患者紧急情况的处置和临终关怀技能、护理操作技能不熟练产生的挫败感、职业损伤也会影响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第三部分:构建护生职业认同感支持策略.包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指导护生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加强带教老师的准入、规范化培训和考评、利用关键事件技术为护生树立积极的角色榜样、建立护生反馈问题的畅通渠道)、加强对患者紧急情况处置能力的培训(抢救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死亡教育)、加强护理操作技能和职业防护培训、增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辅导.

结论:

1、在护生实习期间,通过增加教师支持、增强护生的有效应对方式、提高护生自尊、减少护生实习期应激源、降低应激水平来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对本科护生和男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教育.

2、通过帮助护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护生关于抢救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死亡教育、提高护生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加强护生职业防护培训等措施来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3、护生职业认同感促进策略的构建,明确了促进护生职业认同感策略的四个方面,为护理院校和临床带教老师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感提供了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指南.护生职业认同感促进策略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护理院校和医院的共同努力.护理教师是护生职业认同感促进策略实施过程的核心.护生职业认同感的促进策略重在落实.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需要提高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同.

第三篇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模板:不确定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我伤害影响的社会资本模式研究

研究背景

近几十年,自我伤害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自我伤害是全球15-44岁人群的第4位死亡原因和第6位疾病和残疾原因,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的自我伤害现象非常普遍,是自伤研究的重点对象.中国大学生自伤发生率高达11-34%.自伤不仅给大学生带来生理上的痛苦,还会影响其情绪功能、人际关系及工作学业表现,甚至还会增加自杀风险,危及生命.作为刚进入高校到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恰处在成年初期阶段,他们面临着人生重要的转型期,因周围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和自身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适应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压力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当人们无法有效地面对压力时,就可能会导致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不确定性是重要的心理压力来源之一,但学术界目前对于不确定心理压力,以及不确定心理压力对自我伤害的影响这一领域缺乏系统的研究.

研究目的

本研究重点在于了解国内医学生的自我伤害现状及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不确定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伤行为的的影响,本研究从心理压力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基于已有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构建自伤相关的不确定心理压力-社会资本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的研究证据,改进以人群为基础的伤害控制与预防项目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次大样本量的横断面调查,主要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来采集数据.按照地理分布和经济水平等因素最终选择14个省份的22所高校作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临床、护理或公卫等医学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样本量为4446人.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自伤测量问卷评估被试者在过去一年中故意自我伤害的情况;采用由浙江大学杨廷忠教授编制的《社会压力刺激事件量表》修改而来的心理压力测量问卷来评估被试者对不同类型压力源的压力感知情况;采用杨廷忠教授等人编制的《社会资本测量问卷》评估医学生的社会资本情况.运用SPSS18.0. SAS9.3以及Amos17.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克隆巴哈系数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心理压力量表和社会资本量表的信效度.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自伤的影响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自伤的不确定心理压力-社会资本模型.

研究结果

本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在过去一年内医学生故意自我伤害行为总检出率为9.56%,男生自伤率(11.51%)高于女生(8.71%),且有统计学差异(χ2等于8.48,P<,0.01).最常用的自伤方式为“刮伤”、“割伤”、“捏掐伤”.年龄(χ2等于26.63,P<,0.01)、年级(χ2等于30.24,P<,0.01)、专业(χ2等于28.13,P<,0.01)、家庭年人均收入(χ2等于11.10,P<,0.05)与自伤存在统计学差异.民族、父母亲职业、家庭所在地、学生月消费水平与自伤不相关.年龄低的学生自伤发生率高,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自伤率最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自伤发生率高于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在4万以上的学生自伤率较低.

2)自伤的多元Logistic回归全模型结果显示,不确定心理压力(OR等于1.734,P<,0.01)、社会网络(OR等于1.352,P<,0.01)、认知社会资本(OR等于1.902,P<,0.01)、社会参与(OR等于1.328,P<,0.01)对自伤行为有统计学意义;学习、家庭、人际关系压力在该模型中对自伤没有显著性差异.不确定心理压力越大,社会资本越少,越容易发生自伤行为.

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不确定心理压力对自伤的标化路径系数为0.068;认知社会资本对自伤行为的直接标化系数为-0.121,间接标化路径系数为-0.051,两者合计为-0.172;社会网络对自伤行为的直接标化系数为-0.059,间接标化路径系数为-0.007,两者合计为-0.066;社会参与对自伤行为的间接标化路径系数为0.017.

研究结论

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自我伤害的不确定心理压力-社会资本理论模型,证实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我伤害有影响,尤其是不确定心理压力,较学习、家庭、人际关系压力对自伤的作用更为显著,是自伤特异的预测因素之一.同时本研究还发现社会资本对医学生自我伤害存在直接和间接的作用.社会资本在不确定心理压力与自我伤害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其中认知社会资本、社会网络通过影响不确定心理压力间接作用于自我伤害行为,且认知社会资本对自伤的影响最为突出.此外,年龄/年级、性别、专业、家庭年收入均对医学生自伤有影响.本研究开拓了不确定心理压力的研究领域,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后续医学生自伤干预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提供了前期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实证依据.

第四篇大学生护理论文范例:大学生抑郁状态早期筛查、干预及循环microRNA测序研究

目的

1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抑郁状态发生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人格特质、生活事件与抑郁状态及生存质量评价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抑郁状态的易感人格特质、潜在应激源以及影响生存质量评价的主导因素.

2对抑郁状态大学生进行电针、心理及电针结合心理三种方案的早期干预,明确早期干预的有效性及必要性,同时对不同干预方法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探明不同干预方案的疗效优势,为抑郁状态干预最优方案的筛选提供依据.

3通过对大学生血清micro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差异性分析,探索抑郁状态相关生物标志物及其发病机理,同时对抑郁受试者干预前后血清microRNA表达模式进行比较,探讨早期干预的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1采用典型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药学院、中医学院、管理学院以及护理学院的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评价抑郁状态(CES-D>,等于16归为抑郁组,CES-D<,16归为非抑郁组),大五人格简表(NEO-FFI,由神经质、外向性、开明性、宜人性及责任感五个子量表组成)评价人格特质,生活事件量表(LES)评价生活事件发生情况及情绪刺激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测量生存质量主观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大学生的NEO-FFI、WHOQOL_BREF及LES评分进行比较,同时采用AMOS构建结构式方程模型(SEM)分析各变量相关性及*效应.

2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DRS-17)测评以及简明国际神经精神科访谈(M.I.N.I.)对抑郁组大学生(CES-D()16)进一步评价,以7-HDRS-17<,17并排除精神疾患为纳入标准,结合排除标准,共纳入受试者33人:全分析数据集者33人,其中电针干预组6人,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组10人,电针结合心理综合干预组6人,高危观察组11人;符合方案数据集29人,其中电针干预组5人,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组9人,电针结合心理综合干预组5人,高危观察组11人.采用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数据集分析(PP)两种方法评价受试者主要疗效评价指标(HDRS-17减分率,抑郁症状缓解率,疗后HDRS·,-17得分),同时对组间疗后HDRS-17各因子分、CES-D评分、WHOQOL-BREF评分进行方差分析.

3采集上述抑郁状态入组受试者疗前血清样本6例、疗后血清样本3例,同时采集正常受试者血清样本8例.采用Trizol法提取血清总RNA,制备microRNA文库,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绘制microRNA表达图谱,比较抑郁状态受试者与正常受试者之间、抑郁状态受试者治疗前后的microRNA表达差异.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对差异表达microRNA进行分析,并进行KEGG通路分析,预测差异microRNA作用的潜在靶基因及目标蛋白.

结果

1共回收有效问卷2262份,内蒙古医科大学在校生CES-D均分为10.98±,7.95,WHOQOL-BREF的生存质量总评、健康状况总评以及生理、心理、社交和环境领域均分分别为3.62±,0.84,3.67±,0.86,69.02±,12.96,65.44±,13.90,67.35±,17.45,60.12±,13.86.抑郁组大学生的WHOQOL-BREF的生存质量总评、健康状况总评以及生理、心理、社交和环境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1)、LES的正负性生活事件评分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1),NEO-FFI中神经质维度高于非抑郁组,外向性、开明性、宜人性以及责任感低于非抑郁组(P<,0.01).结构式方程模型显示,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责任感维度以及大学生活、高考失败、恋爱等生活事件因子对与抑郁状态具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标准化回归系数系数分别为0.4926,-0.2257,-0.0725,-0.0581,0.0588,0.0556,0.0373,外向性、责任感、神经质维度以及大学生活、经济和个人成就对生存质量评价有显著预测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642,0.2229,-0.1983,-0.0796,-0.0455,0.0043.抑郁状态对生存质量评价有显著预测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07.人格特质、生活事件对生存质量评价的直接效应高于抑郁状态*的间接效应,外向性、神经质、责任感等人格特质对生存质量评价的总效应高于生活事件.

2早期干预研究

2.1ITT及PP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在HDRS-17减分率、抑郁症状缓解率以及疗后HDRS-17评分方面均优于高危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ITT及PP分析结果显示,电针组、心理组及综合组在HDRS减分率、抑郁症状缓解率以及疗后HDRS评分方面均优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HDRS靶症状群因子分比较结果显示,电针组、心理组及综合组在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迟滞因子以及认知障碍因子方面疗后得分均显著降低(P<,0.01),高危组观察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综合组焦虑/躯体化因子疗后得分显著低于电针组及心理组(P<,0.01);电针组睡眠障碍因子疗后得分显著低于综合组及心理组(P<,0.01);心理组及综合组迟滞因子疗后得分显著低于电针组(P<,0.01);认知障碍因子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体重因子干预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

2.4疗后CES-D得分比较结果显示,针刺组、心理组及综合组疗后评分均低于高危组(P<,0.01),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WHOQOL-BREF得分比较结果显示,电针组、心理组及综合组在健康状况总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以及社交领域的疗后得分显著高于提高(P<,0.01),高危组观察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三组间疗后健康状况总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以及社交领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生存质量总评以及环境领域得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抑郁高危受试者样本与正常受试者样本比较,共有90种已知micro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达上调者82种,表达下调者8种;共有87种预测micor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达上调者64种,表达下调者23种;抑郁高危受试者疗前与疗后比较,有173种已知micro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达上调者85种,表达下调者88种;共有63种预测micor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达上调者19种,表达下调者44种;GO富集性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microRNA与细胞凋亡、生物昼夜节律、神经营养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炎症反应信号因子TGF-beta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通路蛋白相关.

结论

1本研究中内蒙古医科大学在校生情绪状态良好,生存质量评价高于全国常模水平.抑郁状态发生与生活应激事件及人格特质相关,并导致生活质量评价下降.主要应激源包括学习压力大、生活规律改变、被人误会以及经济困难等,应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干预疏导;人格特质是导致抑郁状态及影响生存质量评价的主导因素,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对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提高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2早期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抑郁高危状态,并提高主观生存质量评价,不同干预方案的治疗靶点存在差异:电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躯体症状及睡眠障碍;心理治疗侧重于缓解抑郁情绪及认知障碍等,电针结合心理的综合治疗对生理、心理症状均有显著缓解作用,并显著提高健康状况总评,因此认为是较理想的抑郁高危状态早期干预方案.

3抑郁高危状态发生与抑郁症病理相关microRNA异常表达存在密切联系,microRNA介导的多条信号通路变化是抑郁高危状态早期干预有效的潜在机制,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整体调节.microRNA作为抑郁状态生物标志物及其介导早期干预的生理病理机制须进一步的验证实验进行明确.

第五篇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格式: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目的:在系统总结分析护理教育等相关状况的基础上,探寻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方法:文献挖掘;比较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数据分析.结果: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和规律趋势;通过对11所中医药院校802份调查问卷以及6所院校中医护理相关教学计划的分析,认为应围绕四年制本科主流层次,构建特色突出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结论:提出了六位一体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从培养目标确立、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保障体系建设、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新的观点,为构建新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策略支撑.

该文是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

大学生护理引用文献:

[1] 容易写的大学生护理论文选题 大学生护理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大学生护理专业论文选题 大学生护理专业论文题目怎样定
[3] 最新大学生护理参考文献 大学生护理外文文献怎么找
《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参考 大学生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大学生护理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