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开题报告 > 文章内容

消化系病论文范文参考 消化系病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消化系病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8

消化系病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消化系病论文范文参考:胃癌及癌旁组织定量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2. 第二篇消化系病论文样文:基于均等化视角的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研究
  3. 第三篇消化系病论文范文模板:脾系病位特征及基础证的研究
  4. 第四篇消化系病论文范例:我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发展模式论
  5. 第五篇消化系病论文范文格式:肺胃相关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因病机研究的指导意义

★100篇免费消化系病论文范文,可用于消化系病论文写作参考研究,为你的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提供有价值的消化系病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消化系病论文范文参考:胃癌及癌旁组织定量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本文采用荧光差异显示凝胶电泳(DIGE)蛋白质组学方法及质谱技术筛选并鉴定胃癌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以期寻找胃癌特异的肿瘤标记物,用于临床胃癌筛查和诊断,并为寻找胃癌治疗药物靶点、了解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思路.方法:采用DIGE技术筛选Cy3、Cy5及Cy2荧光素标记的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或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鉴定并分析,对可能有价值的差异表达蛋白质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从蛋白质水平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3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其中9个蛋白质点在胃癌组织中上调,24个蛋白质点下调,对22个蛋白质点采用质谱技术成功鉴定.根据蛋白质功能的不同,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以分为7类:分子伴侣、细胞骨架蛋白、代谢酶类、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相关蛋白和脂质代谢相关蛋白.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热休克蛋白60、突变节蛋白等在胃癌中高表达,热休克蛋白27、前列腺素F合酶、硒结合蛋白1、锌指蛋白160、微管蛋白α6、真核生物翻译延伸因子1,α1(eTEF 1 A 1)等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结论:DIGE技术是筛选胃癌组织差异表达蛋白质有效方法.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突变结蛋白、HSP 60、HSP 27、前列腺合酶F、eTEF 1 A 1等可望成为胃癌诊断的特异标记物.对若干差异蛋白的编码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的分析发现,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存在弱相关性.

第二篇消化系病论文样文:基于均等化视角的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研究

一.研究背景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理论上,公共产品(服务)供给领域存在“市场失灵”,政府有义务和责任通过直接提供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政府投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分担居民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对保障社会公平、促进居民消费和提振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行政管理工作紧密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主题展开,推进该工作已成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路径.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将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撑,这是通过研究帮助相关政策制定的有利政治时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属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畴.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与我国当前行政管理领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相吻合.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下,卫生政策的研究语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必须把握均等化视角下基本公共卫生政策研究的方向,以便科学的进行研究设计,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上海各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历来十分重视,一直将其视作为民服务的实事工程,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服务模式,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但是,在“均等化”这一新视角下,区域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存在的差距和问题都被清晰的暴露出来.解决这些问题,要求从资源配置、市级统筹等多个方面进行政策调整,而目前相关研究多是针对某些局部问题的探讨,缺乏基于现实案例全面剖析及解决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的系统研究.

上海医药卫生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2015年上海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机制将基本完善.根据上海市医药卫生改革的目标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迫切需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的研究,以便指导上海市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另外,考虑到各地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中面临类似问题,本研究获得的结论及总结的经验将对其它地区的卫生改革工作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基于上述这些考虑,笔者认为从“均等化”的视角开展的对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关研究,在实践和学术两个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从实证角度剖析上海市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外环境,形成分析影响均等化实现的完整框架,在问题根源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为制定促进上海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的具体目标包括:

1.多方面考察实现上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面临的外界环境.

2.全面分析样本社区卫生机构和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相关的服务开展、经费投入和人员配置等情况.

3.梳理目前影响上海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的因素,并进行影响因素的根源分析.

4.针对分析得到的根源性因素,对影响服务均等化的技术瓶颈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和解决.

5.提出为实现上海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近期应该采取措施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

面对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这一崭新的研究语境,本研究借鉴世界银行研究中心的政策循环理论,作为指导性的理论框架.依据“结构-过程-结果”的分析思路,假定外环境、资源投入、服务过程、产出结果等方面有明确联系,主要从“资源配置”的方面展开论述.

研究系统检索收集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界定、成本核算、人力资源配置和服务型政府构建相关的电子数据库资源、国家及上海市(含市级及样本区县)的政策文件、内部研究报告和年鉴资料.

此外,将上海市卢湾区和闸北区(中心城区)、嘉定区和阂行区(近郊区县)以及崇明县(远郊区县)作为样本区县,通过随机抽样形成了包括5个区县24个样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案例集.利用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需要的财政收支、人口地理、社区公共卫生经费投入、社区卫生人力和服务项目开展等信息进行了系统收集;并对上海市卫生局、市CDC、样本区县卫生局、社区卫生管理中心和样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及领导进行了关键知情人访谈.

在具体的资料处理和分析时,研究利用了以下方法:

1.文献归纳法.对收集的文献、政策文件和内部报告资料进行文献综述归纳分析.

2.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上海市社会经济、人口健康和卫生经费投入等的现况及变动趋势,对样本机构基本情况的分析也主要使用该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了一些研究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分析;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进行了上海市社区卫生机构生产效率的分析.

消化系病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消化系病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10000字研究生毕业论文、2000字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消化系病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消化系病论文范文选题

3.卫生系统诊断树分析.运用该方法可以回溯原因、连续描绘因果联系的优势,对影响上海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根源展开分析.

4.定性定量多重论证.在对上海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先项目包、实现上海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等部分,研究尝试应用定性定量多重论证方法进行了分析.

5.成本核算分析.基于时间分配系数法进行成本核算,通过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劳务收入、每单位服务人员消耗和时间消耗等指标均等化标准的研究,对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项目的标化成本进行了核算研究.

6.规范差距分析法.通过对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标准”的研究,以此为依据运用规范差距法对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上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并提出弥补差距的策略和建议.

使用的分析工具方面:通过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整理.利用Excel2010进行成本核算和基本情况的描述性数据处理;用SPSS11.5建立分析数据库,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软件Deap进行数据包络分析.

四.研究结果

1.研究阐明了“均等化”背景下的研究思路.通过辨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概念的内涵,结合当前行政管理改革动向的分析,阐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出的时代背景.明确指出,基本公共卫生政策研究语境已经改变,研究思路上,需要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开始,把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标准”,进行卫生资源配置和相关政策的调整.

2.详细分析了上海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所处的内外环境.主要结果包括以下方面:

上海常住人口年均增长3.65%,外来人口比重快速上升(2010年达到38.67%),社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面临挑战.户籍和非户籍人口在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因构成上存在的差别,体现了人群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果的不均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支、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将会加大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度.

2006-2010年,上海市级和区县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总体上政府有能力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财力支持.但是,从人均经费投入看,各区县对社区公共卫生的实际投入非常不均等.人均社区卫生经费、人均社区公共卫生经费的确定是主观的,与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和增长机制”目标存在差距,不利于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维护居民健康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大,服务产出显著增加.但是,社区公共卫生人力不足对各个区县来说是一个普遍而严峻的问题,而人员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与人员不足是并存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方面,缺乏统一的指导规范对服务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为对服务规范化和均等化没有统一认识,24家样本社区卫生机构全部开展的公共卫生项目仅占总项目数的9.27%.

3.系统分析了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利用卫生系统诊断树模型,发现以往社区公共卫生投入政策缺乏实现均等化的机制设计,一些“筹资”和“规制”类的基础性问题没有解决.分析认为均等化目标项目不明确、缺乏成本核算数据支撑以及对人力不足情况的量化是三个影响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投入的基础性技术难点.

4.研究解决了影响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界定了70个具体服务项目,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社区基本公共卫生优先项目包.这些项目具有实施基础较好、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以及对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作用突出的特点.保障该项目包中的全部服务优先实现均等化,将为其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奠定基础.

明确了可供其它研究借鉴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核算步骤和关键变量处理方式;通过实证数据证明了现有的40元/人的社区公共卫生投入标准是不足的,难以满足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需要;计算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单位的标化成本,可作为购买服务时确定价格的参考依据;标化服务量下计算的优先项目总成本可以作为均等化目标下,进行社区公共卫生经费投入的参考;通过分析指出,如果经费需要量占当地财政支出的比例过高(例如,不含固定资产折旧时,占当地财政支出比重0.3%以上),应该由市级财政投入部分经费.

指出需要构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内部市场,转变以往投入经费“养机构/养人”的传统做法,通过按绩效支付等方式进行服务购买,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效率.研究在文献评阅和现有经费投入方式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建立服务购买方式的基本框架,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测算了开展社区公共卫生优先项目所需人力,结果显示24家样本机构中有11家存在缺员.研究认为有必要重新制订上海市社区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力配置标准,中心城区、近郊区县和远郊区县分别应该达到3人/万人、3.5人/万人和4人/万人的公共卫生人力配置标准才能基本满足优先项目开展需要的人力.

五.政策建议

面对实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这一崭新视角,需要结合上海市社区卫生工作开展的实际,进行涉及多层面的系统性改革.建议在政策制订中,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1.必须发挥市级部门的统筹作用.从均等化影响因素及其根源的分析结果看,需要在管理协调机制上体现层级的上移,仅仅依靠区县级工作的开展,难以做到社区公共卫生资源的统筹调度.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应该把握当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高度重视的政治时机,积极研究定位卫生领域内相关制度调整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争取相关财政、人事政策的支持.

2.科学设定并严格执行社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是实现均等化过程始终要重视的工作.做好该工作,首先需要完善有关的信息渠道,这可以从科学开展社区诊断工作、建立并运用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和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的机制等方面努力;此外,及时进行服务项目动态调整,防止服务内容僵化是容易忽视的重要工作,应该做到社区公共卫生优先项目“可进可出”,或者进行项目开展内容、流程的及时优化,随着服务能力增强,可以逐步扩展优先项目包的内容;最后,社区基本公共卫生优先项目包和服务规范一经确定,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保证上海市所有区县统一遵照开展.


https://www.mbalunwen.net/chaonengli/90981.html

3.各项制度建设工作的完善,是保证社区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效率的关键,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应该组织人力,加快制定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上海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服务的规范化开展,对保证服务质量和数量,以及服务效果的发挥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服务规范也是制定服务考核指标的基础,这些工作的开展对均等化的实现起基础性作用.

需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成本监测点,并实现成本核算工作制度化.成本核算是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性技术难题之一,成本数据准确及时的收集和分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建议上海市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成本监测点,并设立专门机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成本核算工作,实现成本核算工作制度化.

应该在成本核算基础上,建立社区公共卫生经费和财政支出间的内在联系,并强化市级财政投入.各区县可以按自身财政支出的0.3%(不含固定资产折旧维修)或者0.35%(含固定资产折旧维修)作为本区县对社区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总量的上限,达不到全市人均经费投入水平要求的,由市级财政补足差额.

必须重视创新经费投入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研究建议,在购买服务的经费投入机制框架下,通过项目预算制度建立经费和服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按人头预付的方式进行经费总量的控制,加强绩效考评工作,通过按绩效支付形成对服务供方的激励,促进服务保质保量提供.

积极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制,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价是均等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考核评价,并将考核结果和社区卫生机构领导的升迁、奖惩直接挂钩,实施领导问责制度.要注重考评结果的分析和使用,体现奖优罚劣的作用,通过考核逐步发现和解决影响服务有效提供的因素,加强公共卫生决策循证,切实理顺公共卫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重视改革劳务分配制度,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劳务报酬水平.从数据分析结果看,人员的期望报酬基本是其目前收入的两倍左右.区域性因素外,劳务报酬低、工作压力大是导致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留不住、招不进”、流动性大的重要因素,这直接影响服务的开展.研究认为对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劳务报酬也应该体现购买服务的制度设计理念,明确每单位服务的购买价格和服务要求,将服务提供绩效与人员劳务收入适当挂钩,采取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结合的方式,实现“多劳多得”,使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人员的劳务价值得以体现.

可适当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编制,并严格服务提供者准入标准.目前,人员编制水平不能保证均等化标准下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力需要,研究建议,可以按照计算的人员编制标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随着要求开展的公共卫生项目逐渐增多和服务量的改变,需要有计划的进行编制调整;应该实现社区公共卫生人员持证上岗,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需要经过严格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资质.

强化社区公共卫生人力,需要多管齐下.经济条件较差的近远郊区县面临的人力问题最严重,短期内,可通过提高人员待遇、加强各个层级人员的内部流动、增加人员编制、制定吸引医科院校毕业生的政策,在“留住人”的基础上弥补社区卫生机构的人力不足;长期来看,应科学制定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人力发展规划,加强全科医学生培养,结合劳务分配制度、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有倾向性的加强近远郊区县社区公共卫生人力建设.

有必要建立居民参与机制,促进社区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首先,可以通过“服务记录卡”和电话回访等方式,让居民在服务绩效考评中发挥作用;之后,部分私人性强的服务可以通过发放“服务券”的方式,让居民参与到服务购买中;最后,可逐步尝试通过建立“居民健康管理小组”,加强居民健康问题的社区自治,并进一步发挥其在服务包设定、绩效考核和经费使用监管中的作用.

4.要充分重视信息化手段的利用,促进社区公共卫生均等化的实现.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建立上海市级的居民电子健康信息档案系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共享系统和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数据收集系统,整合目前各个区县孤立、分散的电子信息系统有着现实的必要性.

第三篇消化系病论文范文模板:脾系病位特征及基础证的研究

中医脾系不是单纯的解剖学概念,它是关于人体形态结构、物质代谢、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的综合性系统.本文拟以研究脾系病位特征及其证候分布特点入手,探索运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建立脾系病位特征与基础证证型及其主症规范,总结脾系病位病性的证候组合规律,为建立科学、合理、实用的中医脾系基础证,也为构建五脏系统辨证体系提供研究思路与方法,更为提高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水平进行了原创性地研究与探讨.

本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古今相关文献,获得中医脾系证的全面信息,再通过临床表现和证型的频数分布建立数据库,找出脾系疾病症状特点,并拟定调查的脾系基础证证型,初步规范常见证型中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通过整理当代中医院现存近1600份关于脾系病证的住院病案,对病案中各类证的临床信息进行统计,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处理,进一步规范脾系病位特征以及脾系基础证诊断标准,初步探寻脾系基础证与现代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的关系.总结全国各地26位中医诊断学专家的意见,对拟定的脾系病位特征及脾系基础证相关的指标体系进行评判.

单一病位与单一病性组合的证是基础证.本文应用文献整理、临床病案调查以及专家征询的方法对脾系病位特征及其基础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16个脾系基础证型: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脾不统血证、湿邪困脾证、热邪犯脾证、寒邪伤脾证、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阴虚证、胃火炽盛证、寒滞胃脘证、食滞胃脘证、胃脘气滞证、胃络瘀阻证.并对此16个基础证的概念、证候术语、诊断标准进行了规范,特别探讨了现代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作为诊断脾系基础证的临床参考信息,完善由主症、次症、舌脉、辅助检查四类临床信息有机组合而成的基础证的诊断依据.

脾系基础证证型及其常见证候规范的确立符合临床证治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为进一步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乃至五脏系统辨证体系的最终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方法学基础.辨证具有系统性和发展性,证具有特异性和稳定性.在分析五脏系统病位特征和各系统证的病位与病性组合规律基础上,基础证的规范研究能够指导临床辨治各种错综复杂的复合证,对提高中医临床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消化系病论文范例:我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发展模式论

“病有所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将“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其中有过成绩,但更多的是问题.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题为《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二十年的医改基本不成功,医改再次成为政府、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

2008年10月,万众瞩目的新医改方案终于浮出水面,进入为期一个月的征求意见阶段.方案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2009年1月,在分析和吸收社会各界广泛意见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新医改方案,并进一步提出到2011年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目标.

本文以保险学、经济学和风险管理学为理论依托,具体运用制度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对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构建的思想渊源、政治基础和经济可行性进行系统剖析,旨在构建适合我国当前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以期为我国医疗保障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全文分成两篇七章,上篇为理论基础部分,内容涵盖前四章,下篇为模式设计部分,内容涵盖后三章.第一章从疾病风险内涵入手,探讨疾病风险的应对方式,以及在疾病风险不断深化形势下,医疗领域市场失灵和政府责任;第二章主要任务在于界定全文的研究对象“全民医疗保险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内涵;第三章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意识形态三个方面来探讨全民医疗保险的思想渊源—社会福利思想;第四章探讨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构建的政治基础,首先分析英、德早期公共福利型和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障制度起源的政治背景,进而分析利益集团和政治体制的影响;第五章回顾了我国自建国以来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并深刻剖析了决定各项制度兴衰的基础因素;第六章以制度变迁成本理论为依托,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构建的经济可行性;第七章针对我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构建,提出了“三元一体”的近期发展模式,从资金流角度构建全民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模型,并且分析了道德风险的表现、产生及防范,最后对中远期目标“省级统筹”和“全国统筹”的过渡思路进行了简单探讨.

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1)关于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构建,提出“三元一体”近期发展模式,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个制度并存,构成一个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并且分别实现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完全覆盖.(2)在“三元一体”框架下,进一步提出中远期渐进发展目标,并简要探讨了从“三元一体”模式过渡到中期目标“省级统筹”,乃至实现最终目标“全国统筹”的基本思路;(3)运用历史分析法,提炼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政治基础:保证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世界人权意识增强等等;(4)在筹资模式上,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设计了相对指标的缴费模式,使之能够逐步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接轨.

第五篇消化系病论文范文格式:肺胃相关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因病机研究的指导意义

肺与胃是人体重要的脏腑,它们在生理病理存在着许多密切的联系.从肺胃相关这一角度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因病机,是中医理论研究在实践环节上的拓展,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整体观念在脏腑相关性上的体现.

研究背景

中医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将中医理论研究与临床相结合,为临床服务,这不但是《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造就的中医的必然旨归,也是中医经典的研究方向.脏腑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脏腑之间的关系是中医脏腑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医学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内外相连的整体观,同时也是临床诊治用药的指导.脏腑关系的研究,除了单纯用阴阳五行、哲学、历史或者数理等抽象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以外,如果能够从临床角度分析阐释,则更易察觉它的实质所在的,得出更为合理的结论.肺和胃的相关性在中医脏腑理论中所占比例并不大,相关研究和报道并不多,但在临床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以下简称COPD)中,肺和胃的相关性贯穿了疾病始终,在诸多脏腑关系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这就值得我们对肺胃关系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探讨.

同时,结合COPD进行肺胃脏腑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COPD是发病率日趋上升的慢性气道疾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渐显著,COPD以其患病人数多、复发率高、死亡率高、治疗棘手、社会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困扰诸多医家和患者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迄今为止,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认识和防治COPD的工作仍然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理论探讨和临床资料分析,以肺胃的相关性对COPD的影响为出发点,探求中医脏腑整体观在临床上的应用.理论上对肺和胃的相互关系进行多方面的系统研究,临床上以COPD为切入点,在统计归纳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判断,综合分析临床数据,探讨COPD病因病机规律及肺胃脏腑内在关系,初步探讨肺胃相关性在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体现.为应用肺胃相关理论指导COPD病因病机的研究以及临床的辨证施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在对古今文献的总结和回顾基础上,探讨了肺与胃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方面的相互关系,对COPD的中医病因病机、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2.临床研究:明确COPD的临床诊断标准以及肺系病和胃系病的证型和症状诊断标准,对临床上采集的508份COPD病例,按有无出现胃腑病变症状分为病例1组和病例2组,从性别、年龄、个人史、既往史、患病时间、发病季节、发病诱因、中医证型以及治疗情况九个方面对病例1组和病例2组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病例1组305份病例按照胃腑病变表现的症状进行辨证分型,抽取508份病例中的288份住院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按照病例1组和2组的分组方式分为病例1',组和病例2',组,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和兼症方面对病例1',组和病例2',组进行比较分析,抽取508份病例中的220份门诊病例,分组方式同前,按有无出现胃腑病变症状分为病例A组和病例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轻重程度进行比较分析.

3.数据统计方法:采用SPSS12.0医学统计学软件包,所有数据均由计算机统计完成,计量资料测量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研究结果

1.病例1组和病例2组比较:两组在性别组成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构成基本趋于一致,男性偏高,两组在年龄组成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年龄1组较2组明显偏高,两组在个人史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有吸烟史的患者占57%,有饮酒史的患者占20%,有饮食偏嗜的患者占12%,居住或工作环境恶劣的患者占7%,两组在有无既往史方面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既往史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4%,其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肾、泌尿系统疾病史是导致COPD并发胃病症状的危险因素,两组COPD患病时间长短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例1组明显比病例2组患病时间要长,两组在发病季节的比较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都是以冬季和秋季发病率高,两组的疾病诱发因素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其中,病例1组的发病诱因中饮食所伤占30%,而病例2组仅占0.15%,1组明显高于2组.从总体上来看,两组病例的发病诱因从高到低依次是:受凉感冒(43.11%)、饮食所伤(18.90%)、刺激气味(15.16%)、疲劳(11.22%)、情志所伤(6.89%)、过敏(2.17%)、其它因素(2.36%).可见,受凉感冒和饮食所伤是COPD发病的两大诱因,两组中医证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例1组中,痰湿蕴肺证型占该组所有病例的45.28%,痰瘀阻肺占36.72%,而病例2组的痰湿蕴肺占的该组所有病例的39.90%,痰瘀阻肺占11.82%,在这两个证型上,病例1组明显高于病例2组,两组就疗程比较分析,其长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例1组疗程明显比病例2组要长,就两组的预后情况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病例1组的临床治愈率为28.20%,病例2组则为54.19%,病例1组明显不如病例2组的治愈率高,病例1组按照胃腑病辩证分型的标准,各证型的百分比差别较大,虚证为98.69%,远远高出实证所占的1.31%.其中胃气虚证例数最多,占87.21%.

2.病例1',组和病例2',组比较:两组就并发症兼证的发生情况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病例1',组除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生概率没有病例2',组高以外,其它并发症和兼症的发生概率都比病例2',组高.其中肾、泌尿系统疾病在怖',组的发生概率为16.33%,而在病例2',组的发生概率为8.70%,病例1',组明显高于病例2',组.

3.病例A组和病例B组比较:在19项临床症状中,除口干咽燥、呼吸气短、易感冒、大便溏稀、自汗、盗汗这6项A、B两组病情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以外,其它13项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在咳嗽、咳痰量、口淡不渴、不寐、畏寒肢冷这5项中,两组的病情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P<0.001),在腰膝酸软和下肢水肿两项中,两组的病情相比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P<0.01).总体上来说,A组的病情要比B组的病情严重,A组病变涉及到其他脏腑的概率比B组高.在11项临床体征中,A、B两组每一项指标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舌质、舌苔和脉象这三项体征的比较,A、B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由表中可看出A组的诸多病理体征出现频率高于B组,说明A组的病情较B组严重.A组与B组从舌脉比较来看,A组出现较多的是舌质淡、舌质紫暗,是气虚和瘀血内阻的征象,舌苔多为腻和少苔、无苔,这是痰湿内阻和胃气虚弱的征象,脉象多为弦滑、虚弱、沉细,说明病变部位更偏内,偏虚,痰湿内阻更为严重.

研究结论

1.在所有508份病例中就诊时出现胃病症状的有305例,约占60%,未出现的有203例,约占40%,两者比例为1.5:1.可见,胃与COPD密切相关.

2.在发病诱因上,受凉感冒和饮食所伤为COPD的主要发病因素,说明在COPD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的肺胃相关性多表现为肺气本虚或胃病及肺,内外合邪,肺胃同病.在证型上,以痰湿蕴肺、痰瘀阻肺为主.可见,本虚为COPD主要表现,急性发作期挟实,以本虚标实为主,究其本,多为肺胃虚损,并传变及其它脏腑.痰、瘀是COPD病程漫长的原因,在痰湿基础上形成痰瘀互结是COPD反复发作、病情加重的原因.

3.通过对病例1组和病例2组以及1',组和2',组的比较,发现COPD出现胃腑病变症状的患者年龄多偏大,患病时间较长,多有消化系统病史,多为饮食所伤引起发病,多病情严重,通过对病例A组和病例B组的比较,发现在COPD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的肺胃相关性多表现为肺病日久,肺胃同病,由脾胃传变,致使全身多个脏腑受累,尤其是是肾脏.这是造成COPD迁延不愈的关键所在.

这是一篇与消化系病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

消化系病引用文献:

[1] 消化系病论文题目范文 消化系病论文标题如何定
[2] 消化系病论文提纲格式范文 消化系病论文提纲怎么写
[3] 消化系病论文摘要怎么写 消化系病论文摘要范文参考
《消化系病论文范文参考 消化系病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消化系病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