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大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

主题:中小学教育网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9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学生教育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学生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学生教育论文范文

中小学教育网论文

目录

  1. 一、消解大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1]
  2. 中小学教育网:学生教育视频材料
  3. 二、提升大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几点见解

(1.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2.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3.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摘 要: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削减与弱化的影响,使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加强对大学生德育新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探索,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大局.

关键词:大学德育;实效性;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2)05-0050-0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这些变化都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思维方式,改变了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消解大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1]

(一)社会的不良现象侵蚀了德育实效性.目前我国处在深刻的变革时期,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依然存在,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在一定程度上使主体的行为选择处于一种急功近利状态,特别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变幻莫测、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风云,给青年学生正确判断、明辨是非加大了难度,高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以往相比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在不良社会现象及多种文化观念思潮的影响下,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在一些学生中滋生蔓延,在追求社会时尚过程中对价值目标的选择时功利主义色彩浓厚,部分为金钱所动、为享乐所迷、为私利所驱,这种表面化、短期化的行为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在传授知识时塑造品德灵魂不可懈怠.

中小学教育网:学生教育视频材料

(二)教育的不当管理制约了德育实效性.有些教育管理者还没有完全转变传统观念,始终未能紧跟时论文范文展而明确地对大学德育工作提出分层次和更有针对性的目标,德育培养缺乏评价和保障机制,长期未能摆脱“一锅煮”和“一刀切”的束缚.对学生的教育虽然做到了多角度,多渠道,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在管理上要么管得太死、要么比较放任,论文范文管理程度低,教育管理工作呈现出明显的滞后特征.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往往是留于形式,虽然德育教学课时和活动不少,但实际效果欠佳,思想道德和政治信仰教育的目标难以有效地实现.这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显然跟不上大学生思想问题解决的需要,与当今社会对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相去甚远,大大削减了我们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网络的异化信息冲击了德育实效性.随着信息科技手段的运用与普及,网络空间的延伸和角色虚拟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和认论文范文式,互联网以其独特的魅力被愈来愈多的大学生所认可和接受.由于不像传统媒体对信息资源可以选择、编辑、删剪,网络以其不可替代的容量和速度优势夹裹着西方腐朽思想和异化信息大量涌入校园,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比以往更加多元和复杂的特点,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民族认同感和价值观等造成曲解、侵蚀和消磨.低级庸俗、虚假有害的信息“垃圾” 势必冲击大学生*道德和文化意识,从而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染上“网络毒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引发犯罪等社会问题,使大学德育工作受到冲击和影响.

(四)学生的障碍心理削减了德育实效性.由于受个人经历、家庭氛围、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是非标准,行为规范、择业心态等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取向,学生中患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有增多的趋势.在学习上方法不当或不适应,缺少必要的互助沟通,考试失利、期望受挫等因素往往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在生活上身患疾病、家庭困难、自理能力差、学生就业难、情趣异常、娇生惯养等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形成烦恼自卑心理.在交往上个性格张扬缺乏合作,心理负担过重,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当,一旦遇到感情受挫或家庭变故等就会引发悲观消极心理.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缺陷会导致学生精神失常、违法犯罪、自杀轻生等异常行为,使思想教育工作起到事倍功半的反作用.

(五)学生的习惯行为弱化了德育实效性.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一直成长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 市场经济追求利益的特征使大学生在价值目标选择上处于一种浅显易变和急功近利的状态,部分学生注重实用主义,一味追求个人利益,这使他们滋生扭曲意识, 容易养成不知节俭,铺张浪费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学校、社会和家庭各方偏重能力培养,忽视品行教育的倾向,使得不讲文明、不讲卫生,不讲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近年来,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的比例不断升高,大多数家庭的“太阳”生活在“受爱”的环境中,人际协调交往不足,骄、娇二气明显,道德发展水平还停留在他律阶段,缺少团结互助、体谅宽容的奉献精神和独立思考、判断的果敢能力,也使我们的道德教育工作效果受到极大的削弱.

二、提升大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几点见解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服务意识.高校是育人的场所,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学校现状的外在体现,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一要转变观念,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具有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贯穿于教学、科研等各个环节之中,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教人,“贴近大学生的思想、贴近大学生的情感、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增强学生德育培养的预见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道德教育和学生各方面素质与能力养成相结合,进一步强化综合素质意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意识以及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树立“尊重、关爱、平等”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育人机制,最终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二要强化管理,高校应抓住社会文化宣传和引导这个大环境,兼顾家庭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教育作用,广泛运用信息科技网络等手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及条件,高效率、多角度地强化德育工作.教书、管理、服务“三育人”必须立足于教育,辅之以管理,在保留原来好的培养内容的同时,结合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内容和形式上互补结合,由过去的一条线变为一体化,实现管理制度化,工作程序化,作风论文范文化,实现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使德育工作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三要做好服务,高校德育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切身利益的紧密结合之中.要提高学生对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接受性,始终把服务于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一流的文明环境影响、陶冶和教育学生,倾听学生呼声,了解学生情绪,关心学生疾苦,多做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工作,真正把党和学校的温暖送到学生的心坎上,营造思想品德教育的立体空间.

(二)改革德育教学,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和推进德育课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完成高校教育任务的根本措施和重要途径.首先是抓好师资培训.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力量,美好从善的行为是高尚的人格与道德的外在体现.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楷模和表率,用崇高的人格形象去影响感染学生.同时应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组成教学研究协作组,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集体备课,做到 “勤动手、勤动脑、勤动腿”,通过言传身教去设计和塑造受教育者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思想教育工作,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其次是改革教学模式.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要积极运用和引进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改进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将品德培养贯穿渗透到德育教学全过程中,在课堂过程中“精讲解,巧设疑,多观察”,增加课堂信息量,优化教学效果,做一位精明的引导者.除系统讲授外,穿插上必要的课堂讨论, 增设了人物选讲,采取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创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和质量.第三是开展实践教学.“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2]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启发和教育,增强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减少死记硬背和笔试成分,增加口试和论文写作环节.同时配合以时事形势教育,及时安排专家学者举办报告会、辅导讲座等活动,对当前亟待解释的焦点问题,做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富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说明,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升德育教学效果.

(三)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当今校园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就是大学生由于种种心理问题或压力可能造成的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有人说大一是地域关系,为心理转变适应期;大二是感情关系,为心理逐步定型期;大三、大四就是个人的世界了,为社会心理准备期.我们要依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态势,注意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一是加大心理引导力度,要针对当前社会环境的特点引入心理引导、心理咨询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包括心境,精神体验,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学.成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保健课程,配备专*人员.帮助大学生调整情绪和控制不良心理,建立健康的心理品质.二是注重心理实践工作,做好对新生学习、生活环境适应性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常识的普及.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宣传橱窗,开辟心理园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心理疗法去解答典型的心理问题.三是优化心理教育环境,在心理教学中抓住心理学与思想教育都是以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宗旨,变单一心理咨询为多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着重讲授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大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四是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常态下学生的思想状况,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培养有效的学习心理、成功的择业心理和正确的恋爱观,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培养和高尚品质的塑造,构建和谐向上的人际关系.

(四)规范主体行为,促进激励效果.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有利于高尚情操的培养和良好学风的形成.一方面要把我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的积极性,激励主体自我教育认同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学习,在生活中参与感知,在社会中观察历练”.[3]按照《大学生守则》的各项制度严格管理的同时,应建立评价体系,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地,教育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使内在约束及外在约束统一起来,教育管理双管齐下,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从而推动受教育者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另一方面要完善和建立集体生活的规章制度与文明健康的行为准则,并通过评比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对大学生进行定期严格的检查、考核,树立先进典型,对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坚持奖勤罚懒制度.同时要在教学过程和学生管理中经常开展各种形式评比竞赛活动,制定科学、具体、规范、有效的评定标准和评定方式,在实践中通过合适的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量和界定,“通过对大学生日常行为活动的调节,把实践教学课程化、学分化,细分到每一个环节,建立一套激发学生自我约束的激励机制”.[3]第三要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效能,注重树立、宣传和培养论文范文兼优的学生表率,因为这是一切教育和管理的核心工作和最终归宿.我们充分尊重、信任、依靠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帮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要将成才、建功立业的自我设计与社会发展和需要相适应,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在大学生中开设自我教育的专题教育,加强他们的自强、自立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鼓励学生之间自主协调交流互动,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工作才会呈现一个全新的面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开展党团教育,加强思想引导.德育工作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首要环节,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首先要加强党团组织建设,要确保今天的大学生成为明天的国家栋梁,担负起时代的历史使命,突破过去依托院系、班级建立党团组织的单一模式,以班集体为主体,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为两翼的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动态党团组织.通过实行组织培训、业余团校、定期例会、党员责任寝、大学生监督岗等多种形式抓好教室、寝室、课余三块阵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团组织生活、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健全评比考核制度,建立中心党小组、社区团工委、生活园区团支部等,扩大党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我们通过党小组、团支部、学生会、班集体等组织,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党团分层次教育.一方面要立足于既定的教育目标,要设计载体抓大活动,注意针对群体的大面积教育和各种大型党团活动;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实际的社会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育,因材施教,因时制宜,抓德育的实际效果.在开展活动时要善于宣传、培养和挖掘那些可敬、可信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党员和团学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第三要发挥党团活动的育人功能,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把空洞教条的理论分解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创新思路,力求实效,积极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范围,让党团教育深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细节中去,引导学生“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中”, 认清国内外社会形势, 增强学生对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和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正确判断、明辨是非,在理性的反思中感受党和国家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建立与深化德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相适应的高校党团工作新格局.

(六)强化责任意识,注重社会实践.社会具有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的优势,可作为进行德育实践的大课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既要晓之以理,更要导之以行,必须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高校要结合国情、民情教育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安排社会调查,提倡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在学生中广泛地开展法律咨询、勤工助学、敬老扶贫、建立实践基地,课外辅导站、“三下乡”活动、“挑战杯”竞赛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火热生动的生活世界和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去观察、体味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去感受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发挥出来的和潜在的论文范文性.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进而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全面真实地了解社会现实和学生个体之间的能力差异,引导学生将正确的认识、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与刻苦学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积蓄实力的实际行动统一起来,将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作到知行统一.另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具体、真切、深入地感受到国内外形势变化,体验一定的社会角色,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夯实自己的信念基础,将自己的学识、技能得到社会的检验,从中找到偏差,及时矫正,激发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控能力.要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思考历史、思考现在、思考未来),使学生从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理解,从而发自内心地坚信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的巨大生命力和光辉前景.这样,使学生在动态的教学实践中、科学的理论指引下,进一步强化德育的实际效果和创新活动,获得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从而取得德育培养与素质拓展的整体效果.

(七)丰富校园文化,创建人文氛围.高校论文范文气氛浓郁,学生心理情感丰富,历来是新思想、新观点、新文化不断涌现的场所,在大学德育中实施文化调节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第一抓好舆论宣传工作,网络信息不仅提供了更为现代化的手段,还拓展了德育培养的空间和渠道.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舆论媒体、校报广播、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开展如热点追踪、时事评说、心理咨询、学生论坛、求助论文范文、英雄模范故事、考研就业指南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活动.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创建良好氛围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做到适应新形势,反映新问题,唱好主旋律,使之成为了解学生思想、参与学生讨论、解决学生困惑和培养学生的新阵地.第二开展文化活动,学校应鼓励、支持学生组织、文化团体开展各种课外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学术讲座及专业课题探讨、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演讲与辩论、知识竞赛、形势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大学生各种能力和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明举止.引导学生阅读历史书籍、人物传记、文学名著,举行纪念日讨论活动,着力营造团结勤奋、创新求实、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使学校充满高雅的文化品位.第三建设校园环境,通过绿化环境、校园卫生、小区管理、周边治安等有意识地营造校园氛围,以寝室为单位开展讨论学习,把文化素质教育课、心理健康辅导、时事政治学习的主阵地放在小区.在校园、教室、寝室、图书馆、楼道布置杰出人物画像雕像,名人名言,用美的环境、物化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创建整体育人环境,借助环境氛围的渗透,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霞,何玉洁.论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

[2][德]雅斯贝尔斯.阿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

[3]刘晓霞.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及应用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

[责任编辑高方]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学生教育论文范文写作参考研究。

中小学教育网引用文献:

[1] 热门特殊学生教育论文题目 特殊学生教育论文题目怎样定
[2] 学生教育学论文题目 学生教育论文题目如何取
[3] 热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论文选题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论文标题如何定
《大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word下载【免费】
中小学教育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