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职业认同

主题:职业认同感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8

简介:关于职业认同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职业认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职业认同论文范文

职业认同感论文

目录

  1. 1.引 言
  2. 3. 结果分析及讨论
  3. 职业认同感:调查称7成人认同父辈职业地位决定子女人生

苏 丹

摘 要:教师的职业认同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群体的职业认同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与普通教师的职业认同存在差异,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认同存在年龄方面的差异.与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职业认同相关的维度包括五个:职业效能、职业能力、职业投入、职业意愿、职业价值.

关键词: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职业认同;职业效能;职业价值

收稿日期:2014-01-10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 HE4073)及增补课题(CEXⅡ4023);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52WW1119).

作者简介:苏丹,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研究生院副院长,校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博士.

1.引 言

教师的职业认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收入等,从教师个人经验角度讲,包括任教科目、学生时代的经验、重要的生活、教育事件和教学经验等;外部因素包括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学校文化、课堂环境等.

国外有关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的探讨、对教师职业认同感知的研究,以及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生活传记研究等方面.

国内有关对职业认同和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主要关注影响教师的内部因素,也包括对教师职业认同特征的研究.魏淑华对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分析后,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最终确定了教师职业认同的四个维度: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和角色价值观.孙利、佐斌则结合访谈法将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归纳为三个维度: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价值.

我们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发现,在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中,尚无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师群体的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对教育硕士这一特殊教师群体的职业认同也缺乏关注.本研究针对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认同状况进行问卷编制和初步调查,以了解他们的职业认同现状,并为提升该群体的职业认同水平提供建议.

2研究方法

2.1 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教师职业认同问卷”,并借鉴魏淑华的“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和周珂的“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量表”,以及“教师职业效能”、“教师工作满意度”、“教师工作投入”等相关量表,确定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通过对该群体进行非结构化访谈,最终确定了包括五个维度、19个项目的试测问卷.

2.2试测

2.2.1试测对象

在天津市和平区教研室选取80名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进行小样本的试测.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78份,有效问卷72份,回收率为97. 5%,有效回收率为92. 31%.

2.2.2试测工具

采用试测问卷对试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等级计分方式,用于测量被试对每个项目的态度.

2.2.3试测结果分析

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试测问卷数据结果进行项目、因素、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显示:自编的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职业认同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符合测试量表要求,可以作为本研究的测量工具.

(1)项目分析

求出初测问卷中19个项目的临界比率值(CR值).结果发现,除了第17题“我不能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外,其余18个项目的区分度都达到非常显著水平(P<,O. 001),具有良好的鉴别度,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也达到显著水平.由于高分组和低分组在第17题上的得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因此,将其删除.

(2)因素分析

对数据的适合性进行检验,采用KMO样本适合性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方法.本研究的KMO值为0.877,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P等于0.000),说明数据群的相关矩阵间存在共同因素,适于因素分析,并据此确定了5个因子.

因子1为“职业效能”,是指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基于对自身职业行为能力的判断和评估,以及形成的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对自身教学能力的主观判断和评价.因子2为“职业能力”,是指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能力、教育能力等方面水平的感知和评价.因子3为“职业投入”,是指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对教研活动和业务学习的投入倾向.因子4为“职业意愿”,是指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对职业的内心支持程度和满意程度.因子5为“职业价值”,是指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对职业的一种价值体验,是个体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作用等的积极认识和评价.

(3)信度分析

问卷内部信度检验,内部一致性系数采用Cronbach a系数作为指标,总问卷的信度为0. 865,各因子的信度均满足测量需求.

(4)结构效度分析

本问卷中各因子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明显低于其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性,说明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见表1).

2.3正式施测

2.3.1 正式施测对象

正式施测对象包括两部分教师群体,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群体和普通教师群体.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调查范围是天津市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比较集中的市内6区的中、小学校,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482份,回收率为87. 64%;其中有效问卷414份,有效回收率为85. 89%.其中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243名,普通教师171名.

2.3.2 正式测试工具

正式施测问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信息;第二部分是教师职业认同问卷.内容包含职业效能感、职业能力、职业投入、职业价值和职业意愿等五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题目3~5个.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1分—非常不恰当,2分一不恰当,3分一不确定,4分一恰当,5分一非常恰当.分数越高,说明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越高.

2.3.3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的职业认同平均得分为67. 672(总分90),每题平均得分3.760,高于临界值3,说明其职业认同水平较高,但表现不平衡.其得分顺序为,职业能力认同度(4. 223)、职业意愿(4.176)、职业效能感(3.870)、职业投入(3. 539)、职业价值(2.761),职业价值得分最低,低于临界值3(见表2).

(1)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与普通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

对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与普通教师职业认同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教师职业认同的5个因子中,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与普通教师在职业能力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几个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从描述统计得分看,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在职业效能、职业投入和职业价值因子上比普通教师得分高,在其他几个因子上则低于普通教师,总体职业认同得分差异较小.

(2)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职业认同的年龄差异

对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职业认同水平进行年龄的方差分析后发现:不同年龄的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职业效能和职业价值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其他方面不存在年龄差异(见表4).

经过LSD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职业效能和职业价值因子上,26~30岁的教育硕士毕业生显著高于31~35岁和36~40岁的教育硕士毕业生.在职业意愿因子上,26~30岁的教育硕士毕业生显著高于36~40岁的教育硕士毕业生.由此可见,年龄在26~30岁阶段的在职教育硕士的职业认同水平比较高,年龄在31~40岁阶段时,其职业认同水平比较低.

从描述统计得分分析,在职教育硕士的职业认同因子、职业效能因子、职业意愿因子、职业价值因子受年龄影响呈现相同变化趋势,从26岁开始到40岁一直呈下降趋势,41岁之后又开始上升.职业能力因子则随着年龄的变化呈波浪形.职业投入因子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3. 结果分析及讨论

3.1 对教师职业认同部分因子调查结果分析

职业能力方面得分最高,说明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对职业能力关注度最高,这主要与我国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有关.我国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把学校作为“机械性组织”,主要着眼于教师的工作表现,尤其是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的工作业绩被当作重要标准,社会环境以及学校也更多关注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将职业能力的提高作为首要的职业追求.

职业价值因子得分最低,这主要与在职教育硕士的社会认可程度和薪酬待遇有关.在调查“社会对教育硕士认可程度不够高”的选项时,有66. 0%的人员选择“非常恰当”或“恰当”;在调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觉得受人尊重”的选项时,有33. 3%的人员选择“不确定”,还有13. 1%的人员选择“不恰当”和“非常不恰当”;在调查“当前教师的付出与回报合理”的选项时,有85. 2%的人员选择了“不恰当”或“非常不恰当”.教师的这种高付出与低回报状况直接影响了在职教育硕士对职业价值的感知,说明教师职业价值并没有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

3.2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和普通教师的差异分析

在职业能力因子上,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和普通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普通教师得分较高.经分析发现,36岁及以上的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占20. 6%,35岁以下者占到79. 4%,具有一级教师职称者占70. 0%,高级教师仅占16.5%;而在普通教师样本中,36岁及以上的教师占45.1%,具有一级教师职称者占53. 8%,高级教师占33. 9%.综合其他研究结果,年龄越大、职称越高的教师具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更高的教学能力,因此,证明两者在职业能力上存在差异.

3.3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职业认同的年龄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中,26~30岁年龄段的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31~35岁和36~40岁两个年龄段的职业认同水平.26~30岁年龄段的职业认同水平最高,36~40岁年龄段的职业认同水平最低.说明年龄是影响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职业认同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分析其原因:一是就业压力比较大,对30岁以下的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而言,他们为能够拥有一份稳定的教学工作而感到满足,从而产生了较高的职业效能,因此,其职业认同较高.二是30~40岁年龄段的教育硕士毕业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成熟期,同时,也进入了教师职业生涯的“高原期”、挫折期,该年龄段除工作压力外,还要面对复杂的生活问题,此时,其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也不一定理想,因此,在与从事其他职业的同龄者相比较后,容易产生失落和挫折感,影响其职业认同.三是41岁及以上年龄段正处于职业生涯的辉煌期,这个年龄段已经度过职业的“高原期”,职称升高了,收入增加了,声望也建立了,此时,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职业,因而其职业认同会升高.

3.4总结

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讲,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较高.虽然魏淑华、彼亚德、汤国杰等人对此问题的研究维度各不相同,但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通过与部分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访谈,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由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教师的授课对象是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与这一群体的互动会增加教师的幸福感.二是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持续关注和教师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使他们增加了教师的自豪感.三是学历背景使他们增加了职业认同的积极性.

总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较为系统的教师进修制度,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同时,参加教育硕士培训的教师本身有一种追求专业发展的意识,而这种专业发展意识是以职业认同为基础的.[9]

参考文献:

[1] Goodson l F,Cole A I.Exploring the Teachers&,acut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nstructing Identity and Community[Jl.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1994(1).

[2] Mawhinney H, Xu F.Restructuring the Identity of Foreign-trained Teachers in Ontario Schools[J]. TESOL Quartedy,1997(3).

[3] Newman, Charlene s.Seed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Pre-service Teachers:A Study of Their Dreams and Goa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Educational Research,2000c2).

[4]高艳,乔志宏,宋慧婷.职业认同研究现状与展望[Jl.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EB/OL]. http:∥www. doc88. com/p-340614243395. html, 2008-11-01.

[6]孙利,佐斌.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与测量[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

[7]周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研究[EB/OL]. http:∥www. doc88. com/p-867117536643. html, 2010-05-01.

[8] Beijaard D, Verloop N,Vermunt J D.Teachers&,acute, Perceprion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From a PersonalKnowledge PerspectiveJ]. Teaching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0(16).

[9]程巍,王在勇,王瑶.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08(5).

职业认同感:调查称7成人认同父辈职业地位决定子女人生

总结:此文是一篇职业认同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职业认同感引用文献:

[1] 关于职业教育学位的论文题目 职业教育学位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职业教育学士论文选题范文 职业教育学士论文标题如何定
[3] 热门职业教育期末论文选题 职业教育期末论文题目怎样定
《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职业认同》word下载【免费】
职业认同感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