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困境

主题: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办法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4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国有企业投资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国有企业投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国有企业投资论文范文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办法论文

目录

  1.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办法:投资早参:国有企业盈利增长利于后市行情展开
  2. 一、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困境
  3. (一)核心竞争力的缺乏限制了海外投资的水平
  4. (二)政治性风险直接限制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进程
  5. (三)急功近利的投资目标加剧了因文化习俗带来的摩擦
  6. (四)投资时机选择失误
  7. 一、解决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困境的对策
  8. (一)着眼于长期投资战略,淡化政治影响
  9. (二)建立海外投资服务平台等相关制度支持

张炳雷1,陈英中2

(1.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2.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海南省分行信贷业务部,海南海口570206)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办法:投资早参:国有企业盈利增长利于后市行情展开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开始了向海外大规模扩张.在此扩张中,国有企业是重要的中坚力量.但在国有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种种困难,国有企业只有以一种长期战略眼光进行海外投资,同时增强其背后的制度支撑,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海外投资的成功率和投资收益率.

[关键词]投资;风险;文化;制度;机会成本

[中图分类号]F 830. 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1710(2010)04 -0057 -0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海外投资也呈几何级数增长.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我国对外投资达到521.5亿元,比上一年剧增96. 7%.根据汤森路透集团发表的报告称,从2009年年初起,在全球跨境并购规模同比下降35%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总额增长40%.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国有企业是作为主要的投资者出现的.到2007年末,在我国的对外投资存量中,国有企业占71%,有限责任公司占20.3%,股份有限公司占5.1%.私营企业和合作企业占1.2%,台港澳及外商投资企业占0.8%,集体企业占0.4%.截至2003年,中国累计对外投资额为334亿美元,从2003年至2009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如表1所示.

但在中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其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麦肯锡的统计显示,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国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大量海外投资失败的案例显示,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还处于一个低级的起步阶段,对海外投资的认识,还停留在“买资源、买设备、买技术”的简单层次,无论自身条件还是外部环境的制度支持,都直接限制了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能力与水平,使其无法实现预期的投资目的、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一、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困境

(一)核心竞争力的缺乏限制了海外投资的水平

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包括直接对外投资与金融投资,而在直接对外投资的过程中,核心竞争力的缺乏直接制约了海外投资的水平.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东道国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其中,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即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和金融货币优势.

中国的国有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技术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刚刚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还处在探索磨合期,委托*机制不合理、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等制度问题令其组织管理方面甚至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所能够利用的,只有规模优势和金融货币优势两种.通过国家的有力支持,中国的国有企业在规模上极其庞大,但这种庞大并不一定意味着规模效益的增加,只是企业有能力进行大额的海外投资而已;不过,在“次贷危机”中,人民币的升值使得国有企业拥有了更大的海外投资优势,而这也是国有企业在后危机时代出现大量海外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2007年的国家统计局统计公告,中国对外投资的结构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投资大部分集中在技术含量极低的行业中,这正是因为核心竞争力的缺乏,直接限制了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没有了中国国内的人力成本和制度支持优势,缺少核心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只能处于一个简单的“资源收购”型扩张阶段,无法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扩散,将中国的“世界工厂”变为世界的“中国工厂”.少数生产型企业投资也多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而相对高技术含量的海外直接投资往往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如TCL集团收购阿尔卡特的行动,尽管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其最终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2004年4月,TCL与阿尔卡特组建手机合资公司的有关谅解备忘录签订.根据该备忘录,TCL通讯拥有55%股权,将是控股合资公司的大股东,阿尔卡特将向TCL转让其旗下手机业务.为此,TCL通讯投入5500万欧元,获得了阿尔卡特在手机业务上的全部知识产权及与手机业务相关的交叉知识产权使用许可,但所有的这些知识产权只限于2G或2.5G,并没获得其预期的与3G相关的技术与专利,同阿尔卡特组建的移动合资企业2004年亏损竟然高达2.58亿港元,在预期盈利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双方的合作不得不于2005年草草结束.可见,在自身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试图通过对外投资进行技术、销售渠道的收购行动往往充满了风险和阻碍,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政治性风险直接限制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进程

在中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中,由于国有企业特殊的企业性质,使其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还要承受大量的政治压力.许多大规模的投资,都是因为政治性风险的原因,限制了其海外投资的进程,甚至最终导致投资失败.

2002年12月,中石油参与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的拍卖,但由于俄罗斯临时修改法律阻挠,反对将实行私有化的国有公司股出售给外国公司、法论文范文自然人,中石油被迫退出俄石油企业的竞购;2004年,五矿集团以论文范文方式收购加拿大诺兰达矿业公司,由于加拿大政府的阻挠,导致交易失败;2005年,中海油以185亿论文范文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但由于美国国会议员以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等理由强力阻挠,最终中海油不得不退出收购;同年,华为集团收购英国马可尼公司,也是因为国家安全因素导致收购失败;2007年,华为与贝恩合作,对美国3Com公司进行收购,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危害美国政府信息安全”为由阻止;2009年中国铝业战略入股力拓,同样是由于政治原因被拖延调查多日,最终力拓摆脱财政危机,错失良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国有企业背后有着中国政府的背景,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其行为更多被解读为政治性、国家战略性动作,遭到政治势力的阻挠;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自身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海外投资过程中,或者试图以并购的方式提升技术水平,将并购目标直接瞄准他国的领先科技,或者凭借资金优势抢占自然资源,而这两者都直接涉及到投资目标国的国家利益,很容易授人以柄,令政治势力以“国家安全”为理由进行干涉,国有企业在海外并购期间所受到的压力脱离了作为经济实体所能承受的范围,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竞争,而变成了国家之间的博弈行为.国有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扩张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三)急功近利的投资目标加剧了因文化习俗带来的摩擦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大量的制度性缺陷.尽管经历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但其内部的监管体制、经营体制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即使在国内比较成功的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过程中,由于对目标国的文化、传统、法律等因素并不熟悉,使其在国内应用比较成熟的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国外的环境,出现了大量的纠纷.

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曾经以职工下岗待业等措施进行减员增效的改革,在国内政府支持和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是成功的,但在法律、制度与文化都和中国差异极大的海外,类似措施往往成为令企业深陷泥潭的陷阱.1992年,首钢购买了濒临倒闭的秘鲁国有铁矿公司,由于秘鲁工会势力强大,职工福利要求高,因此劳资纠纷不断,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罢工,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日常生产.企业产量一直无法提升,原本计划的1 500万吨产量最终只实现了500/0左右,甚至在最初的时候,由于资金周转困难,银行贷款居高不下,为了开工资还要四处筹措资金.“中国人完全没有与公民社会接触,没有与工会及其他组织沟通,说服他们相信中国的投资没有威胁.”

2004年,上汽以5亿美元的论文范文成为韩国双龙汽车的大股东,成为首个国内汽车业跨国并购的公司.但是,在上汽并购双龙后,由于企业文化和习俗传统的冲突,企业内部就一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0 2004年7月,在上汽集团和双龙汽车债权团就上汽收购双龙股份一事签订了具有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后的第5天,双龙工会就举行了总罢工.2005年,由于上汽并未遵守与工会之前达成的裁员的协议,要以国内惯用的“减员增效”的手段进行改革,又造成了与工会方的冲突,劳资关系持续恶化,双方的冲突也不断升级.在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2010年1月,双龙汽车最终走到了申请破产保护的境地,上汽面临着超过18亿元海外投资损失的境况.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到,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陷入困境的原因,表面上看是由于对被投资国的文化、法律、习俗不熟悉,其实质却显示出国有企业自身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在国内长期以来享受劳动力过剩和制度、政策优势的大国企,习惯性把在国内的经营思维融入到海外并购的未来经营预期之中,长期的社会责任缺失令其管理层根本不会也不愿与外界和企业内部职工进行沟通交流,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目标,没有改变自己社会形象的观念,使得出现劳资纠纷和社会问题后不是得到化解,而是不断地激化,最终酿成失败的惨剧.

(四)投资时机选择失误

国有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过程中,往往不注重时机的选择,对客观经济、政治环境没有详细的评估,投资过程或者过于草率,或者久拖不决,而这两者都是造成投资损失的重要原因.

“富通集团通过其旗下全资子公司富通银行,间接持有富通投资管理公司100%的股权.截至2008年1月22日,中国平安控股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富通集团约1.1亿股股份,占富通集团总股本约4. 9%,并为其单一最大股东.总对价为约21.1亿欧元.”到2008年底,中国平安拿出238.74亿元人民币投资欧洲富通集团,浮亏超过200亿元,此项投资遭到巨额亏损.之所以中国平安损失如此巨大,其重要一点就是对外界经济环境评估不准确,投资时机选择失误.

美国的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而中国平安在2007年年底开始在二级市场投资富通公司,几乎是选择在股价的最顶部,投资时机出现巨大失误.而与此类似的失误,同时出现在中石化、中石油、中铝、中投公司等多家国企的海外投资过程中.其中,中铝集团出现了巨额的投资失误:截至2008年10月19日,中铝所持力拓股份市值已缩水约73亿美元,跌至68亿美元,2008年我国海外并购的损失超过2 000亿元人民币,大型国企在海外投资时机选择的随意性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一、解决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困境的对策

(一)着眼于长期投资战略,淡化政治影响

国有企业由于核心竞争力的缺乏,能够选择投资的产业范围很小,造成被投资国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这种被动的局面表现在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往往高调出击.国有企业近期海外投资的目标简单明确:在短期内“为了获取石油”、“为了获取矿石”、“为了获取技术”而投资,这种大规模简单意图的投资自然会受到重重阻挠.只有以一种长期战略眼光进行投资,一步步打好基础,先通过股权投资获取知情权和投资收益,而后通过增大股权的方式但不以控股方式获得存在的认同感,消除对方的不安,再到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资源供给、技术合作.这一系列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需要一个系统性、完整性的长期计划来实施,以图最大限度地减少政治阻力.在实行长期战略的同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不断进步,在长期的海外投资过程中不断增加己方优势,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取得显著的效果.

在这种长期投资战略进行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国家行为.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使其有着“政企不分”的特点,在国内特定的制度环境下,政府监管和企业市场化经营出现大量重叠,这种经营习惯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就会造成极大的政治障碍,只有在海外投资过程中逐步淡化国有企业的政治背景,才能更好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二)建立海外投资服务平台等相关制度支持

大量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失利的原因都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对投资目标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认识不足,使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出现诸多的问题.建立一个广泛、有效、全方位制度支持的信息与服务平台,最大可能地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在投资之前对风险和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评估,是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增强投资效益的重要制度支持.

1.建立海外投资信息服务平台

海外投资信息服务平台,其重要的一点,就是由各种智库构成,对企业海外投资大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自然地理等情况进行评价.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所遇到的问题,非经济类因素占了极大的比重,这些因素对企业而言,属于完全的信息不对称,信息收集、整理、评估及相关对策研究完全由企业自身完成,难度极大,按照国外相关的经验,企业进行跨国投资时,往往委托一家或几家智库为自己提供信息服务,效果很好.

如日本企业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后,因为有与中国类似的资源问题而进行全球性的扩张,最初也是举步维艰.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后,开始聘请专业的智库为企业服务,采取了长期性发展战略;融人当地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增强其存在感;由智库公司进行形象宣传,最终实现了海外投资目标,取得了成功.而中国公司对非经济类信息重视程度不足,对海外投资时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几乎完全没有准备.如上汽在韩国双龙的投资,就是因为对客观环境评估不足而失败的典型例子.进入经济稳定发展期的韩国,劳资冲突日益频繁,大型罢工件数急剧上升.韩国工会组织实力非常强大,常发生大规模罢工事件,韩国的劳资关系、外商投资环境对竞争力影响排名均为OECD组织国家之末,而这些信息在最初上汽确定投资过程中并未引起重视.如果在投资之初就有了相关的信息分析报告,相信上汽对此项投资会更加慎重,也会在危机爆发时采取更灵活的解决方案,而不会最终造成重大的损失.

2.建立海外投资金融服务平台

由于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相对严格,国有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资金问题就成为一个经常面临的窘境.一方面,国有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在投资项目运作调集资金的过程中,却由于制度上的约束增加了大量的机会成本.同时,由于海外投资涉及到被投资国的相关金融制度、法律,尤其是审计、会计、税务、融资等方面问题,由企业单独处理必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效率,因此,建立一个海外投资金融服务平台势在必行.

这个平台既要面对被投资国的金融体系,又要与中国国内的金融体系对接,实现资源的整合与流动.如国际间的资金流动、税收服务等方面,方便企业在海外融资,并可选用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远期外汇买卖、套期保值等多种金融创新工具来规避风险,降低成本.这样,既可以为企业在海外投资铺平道路,又可以对国有企业资金安全做出监管,避免非法的资金流动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3.建立海外投资法律服务平台

由于对国外法律的不熟悉,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常常受到法律问题的困扰.法律服务平台在海外投资过程中显得至关重要.这个法律平台要包括商业、贸易、投资、税收、环境、劳工和反垄断、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以便一旦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相关的法律问题,能够从容面对,应对自如.

2006年1月,中集集团试图以合资公司的方式控股荷兰博格工业公司,但由于欧盟以反垄断名义进行调查,致使中集集团被终止交易;同时,中国许多企业在海外的业务拓展都会受到诸如《反倾销法》等相关法律的困扰,一旦单个企业因缺乏应对能力而选择回避,就会为整个行业带来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这些问题如果由相应的法律专家应对,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国有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一个运行良好的法律服务平台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马宇.国企海外投资热潮与规制[J].西部论丛,2009(7):12 - 13.

[2]贺军,杨磊,蛋糕还是陷阱,中国企业走出去[J].双周刊,2009(19):71-73.

[3]秦利.中国平安21.5亿欧元购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股权[N].证券时报,2008 - 03 - 20(1).

[4]栗新宏.中国铝业并购后遗症[J].证券市场周刊,2008( 45):9-12.

[责任编辑:林漫宙]

[收稿日期] 2010 -02 -02

[作者简介]张炳雷(1977 -),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微观经济行为研究.

[通信作者]陈英中(1977 -),男,海南海口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海南省分行信贷业务部经济师.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国有企业投资论文范文资料。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办法引用文献:

[1] 管理办法论文范文 关于管理办法类硕士论文范文3000字
[2] 管理办法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装修和分户验收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3000字
[3]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抄袭检测管理办法
《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困境》word下载【免费】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办法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