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硕士论文 > 文章内容

背景论文范文 背景方面有关硕士论文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背景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04

背景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一、乡村振兴中的返贫困研究:理论基础
  2. (一)政府视角:社会制度论
  3. (二)农民视角:主体素质贫困论
  4.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返贫困的类型与案例分析
  5. (一)类型
  6. (二)案例分析
  7.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返贫困的理性反思
  8. (一)从政府视角审视返贫原因
  9.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返贫困防治具体策略
  10. (一)政府视角
  11. (二)农民视角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返贫困防治》

本文是背景论文怎么撰写与乡村和振兴和背景和防治类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贫困存在多种原因,返贫困防治应瞄准根源,多视角精准施力.从政府角度来看,后续政策支持缺乏、对扶贫“政绩指向”的错误理解、扶贫政策执行中的偏差、“三变改革”中遭遇市场风险等会导致农民返贫.对农民而言,懒散思想、自身素质和观念、不可抗力因素、就业创业失败也会导致返贫.因此,政府应该改变资金与物质扶贫方式,以产业支撑助推返贫困治理,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和教育扶贫开发实践,以实现共同发展的扶贫目标.与此同时,还应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提升治愚、扶智力度,加强乡贤文化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返贫困;防治

文章编号:2095-5960(2020)01-0087-07;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

过去五年,精准扶贫覆盖全部贫困人口,东部帮西部,全国一盘棋的扶贫格局逐渐形成.我国脱贫攻坚成为读秒战役,平均每三秒,就有一人跨过贫困线,在1400多个日夜里,共计5564万人摆脱贫困,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数.[1]过去五年,贵州脱贫成效显著.5年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70.8万,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26.8%下降到2017年底的7.75%,减贫人数全国最多.[2]切实解决好贫困地区精准扶贫问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本文在分析返贫原因的基础上,着重从政府与农民双视角出发,探讨农村贫困治理与返贫现象防治的对策建议,这对脱真贫、真脱贫,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振兴中的返贫困研究:理论基础

在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脱贫后,我国大部分贫困县及深度贫困村纷纷出列,但国家扶贫政策在贫困户脱贫尤其是在2020年后陆续退出后,如何防止农户返贫成为突出问题.即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返贫困问题也是一道难题.近年来,关于脱贫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中国贫困治理的宏观方面与区域贫困治理两方面,如胡振光[3]从与地方的政策诉求、贫困群众的政策诉求,到精准扶贫的政策问题界定等方面对我国精准扶贫政策设定进行了探讨.从政府和农民两个视角,返贫困防治的理论主要有社会制度论和主体素质贫困论.

(一)政府视角:社会制度论

社会制度论认为,返贫的根本原因是返贫者主体的不发育,但必须看到,返贫者所处的不利的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也是造成返贫的重要根源.同时,扶贫政策存在的缺陷也导致农民返贫,如扶贫政绩考核制度不完善,脱贫标准过低,在扶贫绩效考核中只重经济扶贫、不重文化扶贫,人为割裂扶贫资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联系,没有形成脱贫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等.[4]

(二)农民视角:主体素质贫困论

主体素质贫困论认为导致农民返贫的原因是贫困主体素质低下,导致其不适应相关政策,而且农民还存在思想观念落后和不能及时学习等问题.人口素质主要表现在生理素质、文化技术水平以及接受新鲜事物等发展意愿的综合素质.被扶贫对象的素质缺陷,即返贫主体的弱质性、低层次性带来的自身缺陷是导致返贫的另一原因.

目前学者们的关注点更多聚焦在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等方面.作为现存的贫困群体,返贫困农户占了很大的比重,但现有成果对防止农民返贫的研究不多,尤其是从政府和农民两个视角来研究返贫困防治问题的文献就更少.因此,对当前的返贫困防治问题进行研究,为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提出针对性建议,既具有现实紧迫性,又具有理论探索性.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返贫困的类型与案例分析

(一)类型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返贫困有不同的类型.根据郭洪涛[5]的分析,农村贫困主要类型有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学致贫、因劳动能力致贫几种情况.相应地,也易出现这四类返贫情况.

1.因病返贫.因病返贫是指家庭成员(特别是劳动力)长期生病,不能通过自身劳作获取收入.同时,长期的医疗费用占据了家里的大部分支出.在医保未实现全覆盖,部分药品要自费的情况下导致返贫.

2.因灾返贫.因灾返贫指自然災害导致返贫,如台风、洪涝、泥石流、冰雹等几种自然灾害较为典型.这些灾害给农户造成很大的损失,农户在农业保险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其一遇自然灾害就回到贫困中的现象时有发生.但随着国家政策逐步完善,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因灾返贫现象在逐渐减少.

3.因学返贫.因学返贫指的是农村因小孩上学而导致贫困的现象.贫困户把自身的大部分收入投入到小孩的学习和教育上,使家庭陷入短暂贫困的情况.

4.因劳动能力弱返贫.这是主要劳动力因病、因伤、发展意愿和素质低而导致的返贫现象.还有就是部分农村家庭的成员主要是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他们在国家兜底扶贫政策下勉强达到脱贫标准,一旦家庭成员出现什么问题,很容易出现返贫现象,进而造成个人或家庭重新陷入贫困.

(二)案例分析

目前,西部地区贫困县(区)陆续迎接国务院第三方评估,许多县(区)都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但是对照“七个不准退出”要求进行认真复核、精准审查,已出列的县还应把因灾因病等原因返贫的贫困户纳入建档立卡系统进行返贫管理.经过认真走访调查,我们发现以下返贫困案例较为典型.

案例一:“因病因灾”是农村致贫的首要原因,需要政府完善相关的制度和采取相应的举措防止返贫.贵州某旅游区LL镇新田村村民王某某,家6人.王某某是家中主要劳动力,因患尿毒症又无固定收入而返贫.尽管按国家相关的医保政策给予部分医药费报销,但因部分药品属于进口药而不予报销,且他每月还需到医院进行透析,家庭不堪重负.该镇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帮助其建立健康卡,到定点医院看病实行“一站式服务”,但是定点医院存在交通不便、技术水平有限等实际问题,而到当地的三甲医院就医又不能享受就医一站式服务和相关医疗政策.在脱贫攻坚巩固阶段,LL镇政府给王某某申请了民政临时救助,但是对于大病的医治也是杯水车薪.这致使已脱贫的王某某一家又陷入贫困状况.据调查了解,贵州省脱贫县(区)中,这种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案例二:“因学返贫”是一种临时性返贫现象,随着国家逐步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等相关保障措施,因学返贫现象正逐渐减少,但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贵州某少数民族地区SQ镇合兴村郭某某,家中2个大人、2个小孩(其中1个小孩属于智障儿童,1个小孩在大学读书).郭某某属于家中主要劳动力,一次务工途中因车祸身受重伤,事故中肇事车辆逃逸,致使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减少.尽管他家以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能获取部分收益,村里也提供一些帮助,但巨额医药费和小孩读大学的开支使郭某某一家再次陷入贫困状态.

综上,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欠佳加剧了贫困的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是存在的.因学返贫、因灾返贫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此外也有极少部分农户因而返贫.随着国家保障体系的完善,因病、因学返贫现象正逐步减少.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返贫困的理性反思

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政策执行中存在偏差,尤其是政策本身存在的限制性、政策执行主体能力不足和职能部门间协调性欠缺、政策目标群体参与的意愿和积极性不强、政策实践环境欠佳等因素导致了实际成效和预期成效的偏差.扶贫政策执行困境,迫切需要制定“接地气”的扶贫政策,健全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提高执行主体的能力和素质,持续优化政策环境.返贫现象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之前较多,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之后则明显下降.但不管怎样,在脱贫攻坚过程当中,农村返贫困现象总是存在的.返贫困现象既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其他原因.

(一)从政府视角审视返贫原因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固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返贫问题短期内也并未凸显.但由于导致返贫的因素依然存在,当扶贫政策、资金陆续退出的时候,返贫现象将有可能发生.就此次调查结果来看,返贫困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

一些地方在推进脱贫攻坚中,产业发展不可持续、缺乏特色,没有竞争力.一些产业扶贫项目重视带动贫困户的数量,缺乏对市场的分析,缺乏对农户进行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育.产业支撑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开展脱贫帮扶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喜欢发展“短平快产业”,如种养殖产业,这样见效快,项目落地也快,形成镇镇同产业、村村搞养殖,这容易导致贫困地区产业恶性竞争,虽然在短期内给农民带来实惠,但与农户、区域资源与市场需求趋势等实际情况结合不够.二是未形成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依托区域特有的资源、技术或文化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产业.一些贫困地区的产业是地方政府通过行政命令来推进的,缺乏系统化全程谋划思维,未遵循市场规律,结果成了“好心办坏事”.三是政府后续服务未能及时跟进.西部某省地方政府未进行规划引导和后续服务,导致贫困村之间在养殖、种植业方面形成内部恶性竞争,以至于产品滞销,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2.错误理解扶贫的“政绩指向”导致脱贫的不可持续

西部省(区)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各县区脱贫验收的时间紧、任务重,许多地方政府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都积极协调,努力争取各种政策与项目落地.但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帮扶单位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国家脱贫攻坚验收完成后,自己的扶贫任务也就结束了,形成急功近利的心态,采取“输血式”扶贫,侧重发展短期内就能够见成效的扶贫项目,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見成效的项目则不够重视.因此,脱贫验收结束后,贫困户面貌不能发生根本改变.

首先,在开展扶贫工作中,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这些贫困户认为扶贫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即便自己不干活,国家也要帮助我脱贫,导致少数贫困户出现了“慵懒”现象.因此,等着党和政府送小康的贫困户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

其次,一些贫困户认为帮扶就是给钱给物,因此拿钱拿物心安理得,导致这些贫困户陷入了“因穷而要,因要而懒,因懒而穷”的怪圈当中,这也扭曲了脱贫政策的初衷.少数贫困户的“懒”也影响到非贫困户的“勤”,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那些勤劳致富村民的积极性.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颁布实施,贫困户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并没有消除.“不要白不要、要了还要要”是其典型心态.[6]

最后,部分地方政府在扶贫过程中存在追求政绩工程和“面子扶贫工程”.一是一些村寨既占天时又占地利,但是在脱贫过程中没有积极性,导致政府花大量人财物去“求”该村干事创业,长此以往就造成村民和村支两委认为扶贫是政府应该做的.二是一些基层政府也存在“路边花”扶贫项目,即对公路沿线的村寨给予高度重视与帮扶,对积极性高、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强,但在短期内难见效果村寨的脱贫帮扶工作不够重视.

3.扶贫方式内生动力不足

在推进全面小康建设中,部分地方的扶贫重在物质帮扶,导致脱贫户虽然物质或者金钱增加了,但在精神层面还处于贫困状态.相对于物质贫困来说,贫困户的精神贫困更难帮扶,这进而导致脱贫的内生动力方面存在问题.更有甚者,有些家庭为使自身达到低保标准而与老人分家,挪用帮扶资金抽烟喝酒,坐等党和政府来帮扶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贫困户在脱贫中不懂感恩政府,认为自己是贫困户就应该得到别人关心帮助,政府也未充分发挥道德榜样和正向激励作用.

4.“三变改革”中存在一定市场风险

当前,“企业+农户”模式及以此为核心的延伸拓展形态,被认为是最成功、最有效、最受欢迎的精准扶贫模式.农户通过“三变改革”(指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集中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种植经营,不仅获得股金收益,还可以在企业里打工获得工资收入,也获得了国家政策及资金的扶助.这种模式有其天然的优越性,可以获得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成功案例很多,深受农民拥护.但是,他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和风险.调查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方便招商引资,急于流转土地,先把土地流转集中起来了,但企业还没引进来,项目还没确定,导致部分农民无事可做,土地流转收益却不高.风险主要是:部分地方在产业选择和项目确定时,没有事先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特别有些项目只是紧盯产品需求目标市场,较少研究产品供给市场,结果造成产业跟风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为产品恶性竞争埋下了隐患.因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加之当前很多产业刚刚投产,产品还没有大量上市,目前这种潜在风险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但几年之后,一旦各地同质化农产品大量集中上市,产品供过于求,市场风险可能会集中爆发,一方面下跌,另一方面产品滞销.一旦出现严重的市场风险,还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不但企业损失惨重,依附于企业的贫困户也就面临返贫的境地.

(二)从农民视角审视返贫原因

1.懒散思想

首先,部分贫困户存在思想上的慵懒散现象,认为脱贫攻坚是政府部门的事.其次,贫困户因抗风险能力差、脱贫信心不足而返贫.贫困户受眼界、能力等因素制约,无力应对市场经济的风险,徒劳无功,进而灰心丧气,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西部部分落后地区的贫困户在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后,部分搬迁贫困户对国家的政策仍然持观望态度,没有信心创业,抗风险能力差,部分贫困户还由于多次碰壁而破罐子破摔,最后又返贫.最后,不懂感恩政府.当下扶贫工作中存在少数贫困户“不自强、不感恩”,抱着“我是穷人我怕谁”的心态,被好政策宠坏,贫困户主动脱贫意识不强,不配合政府实行自身的脱贫,还有“碰瓷”政府现象的发生[7].

2.消费观念等因素

一是非理性消费,如受人情消费观念和面子消费观念影响,讲排场、讲热闹,席面也要相互攀比.二是上当受骗.一些农民群众或贪念便宜,或一夜暴富心切,经不住骗子的诱惑而被骗空了钱财,甚至家破人亡,这些欺骗行为给一些家庭造成严重后果,也容易导致其陷入贫困.三是因“婚”返贫.部分农村在嫁娶方面攀比成风,一些地方“彩礼”很高,有些贫困户在娶媳妇时,对方要求要有房有车,这直接加大了贫困户的支出,有些家庭为了能娶上媳妇,不惜高额借贷.農村娶一房媳妇,建房结婚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有些男孩多的家庭,往往是前面的债还没有还清,又要举债娶另一房媳妇,如果娶上几个媳妇,就会出现旧债加新债,导致债台高筑,使得一些家庭滑入贫困“陷阱”[8].

3.不可抗力因素

由于不可控因素的存在,脱贫群众返贫情况时有发生.一是因病返贫,特别是因大病返贫,农民往往脱贫三五年,一病、一伤又回到贫困状态.而国家的医疗救助扶贫主要针对贫困户开展,那些已经脱贫的农户一旦家庭有人生了大病,在花费了几十万医疗费后,又会返贫.二是因灾返贫.部分农户把精力和金钱投入在农业产业上,一场自然灾害可能将他们的付出和投入化为零,在国家的农业保险还未完全保障的情况下,自然灾害导致脱贫群众又回到贫困户之列.

4.就业创业失败因素

一是临时性失业.部分农村青年在创业与打工过程中工作不稳定,有些常年在外漂泊,难以自给自足.特别是新生代农村青年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不愿意和不甘心待在农村,有些家庭土地已经荒芜,更有甚者房屋都因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而不能居住,他们成了临时性失业率最高的人群.二是经营失败.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农村青年在投资中不懂市场规律,盲目跟风投资,不经市场调查而匆匆上马项目,加之经营理念落后,缺乏经营技巧,往往是轰轰烈烈开张,很快就凄凄惨惨收场.其中不乏部分创业者,不仅拿出了全部家当,而且还高额借贷或抵押贷款,一旦创业失败,往往因债台高筑而元气大伤,很快陷入贫困状态.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返贫困防治具体策略

(一)政府视角

1.改善扶贫方式

在扶贫工作中,政府既要让勤劳致富者不失望,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政府扶持贫困户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支持他们发展生产、壮大产业,让他们更加富裕,提高生活质量;还要让不劳而获者有责任感,懂得幸福生活是努力实干得来的,只有努力付出才有收获.这就要求政府在帮扶无条件帮扶为有条件扶持.对真正的贫困户在给予资金物资扶持的同时,告知扶贫资金是政府借给他们,不是无偿的,需要签订扶持合同.对做得好的贫困户,利息由政府补贴,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本金.偿还的本金由村民和村支两委代政府统一收取,乡镇不做“一平二调”,留在各村,交由村民和村支两委统筹,在该村继续用于对贫困户的扶持.与此同时,制定扶持发展奖惩激励措施.对于主动创业、脱贫致富成效好的贫困户,政府借给的资金或者物资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减免,作为奖励.反之,如果不认真实施,拿去大吃大喝,不仅要全额收回,还要收取利息.对脱贫工作中的勤劳致富者,要引导他们组建公司或者合作社,给予政策、项目和无息贷款等支持,让他们主动吸纳贫困户参与公司或者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调动农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按照“三变”的原则带动贫困户与他们一起共同致富,实现贵州脱贫摘帽工作中的深度推进[9].

2.以产业支撑助推返贫困治理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防止返贫困最根本与最直接的途径.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用好盘活贫困地区的土地资源,实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加大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如积极修好机耕道,做好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政府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进行谋篇布局,因地制宜指导产业发展.政府应对农户进行积极引导与产业帮扶,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种、养殖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再次,在发展种养殖过程中,农户应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种养殖品种,提高种养殖质量和产量.第四,推行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策略.在脱贫工作中,支持特色农产品的“错位”经营活动,形成“一县一特”.对特殊农产品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延长产业链,让特色农产品形成规模,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最后,在发展产业中处理好贫困地区土地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实现可持续开发,要因地制宜,避免水土流失,用好自然资源,制定出相应的资源开发计划,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实现贫困地区资源优化配置的道路.

3.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和教育扶贫开发

因病返贫和因学返贫是带有普遍性的返贫困重要类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中,有些药品不能报销.大笔医疗费令本身收入微薄的贫困农民难以负担.2016年,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统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42%[10].贵州属于典型的湿润季风性气候,风湿病较普遍,而风湿病又易于导致劳动力丧失.但风湿等很多疾病不在报销范围之内,从而形成因病致贫、返贫.

除此而外,需要完善教育扶贫.教育扶贫开发能够实现从扶志到扶智的战略扶贫转变,能够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治理贫困.目前教育扶贫“精准”到个人,但局限于受助者个体学校教育的资金扶助.实际上,农村初中升高中的入学比例较低才是问题的关键,由此产生的代际贫困问题、社会治安问题、人口外流等问题都比较严重.如何巩固义务教育、发展高中教育并使之与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对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统筹好帮扶资源

贫困地区政府要充分利用好对口帮扶机遇,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劳务输出、资金及人才资源帮扶方面加大与东部地区的合作,并对接好国家机关及国有企业帮扶资源,合理利用“百企帮百村”和民营企业的“千企帮千村”的机遇和政策,利用帮扶资源协同推进扶贫和乡村振兴.一方面,针对农村的因病返贫现象,政府应加大农村大病医保的覆盖面,实现农村医疗救助全覆盖.对农民医疗不能只停留在贫困户建档立卡上,而要实行农村人口大病合作医疗救助和统筹报销.另一方面,针对教育返贫问题,加大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对农村学生上学费用提供更高或更多的补助和减免,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避免教育返贫现象的出现.

5.保持国家政策的连续性

首先,贫困退出政策要“精准设计”,防止“假脱贫”“被脱贫”.始终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脱贫验收退出与否要根据脱贫实效决定,退出彻不彻底由第三方评估来决定,贫困退出好与不好由群众来决定.其次,在脱贫后,国家政策不出列,实现贫困人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继续推进摘帽“不摘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并在推進中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再次,对脱贫工作动真碰硬,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式”“脱贫算账式”“降低标准指标式”“心不在焉游走式”脱贫,对脱贫弄虚作假“零容忍”.在脱贫验收过程中发现有行为的,坚决给予查处.最后,建立扶贫机制,整合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金.在政策上更多关注和开展科技扶贫、项目产业扶贫,实现政府与农民的良性互动.同时,地方政府可以在年度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门的扶贫资金项目,帮助返贫困人口兜底.

(二)农民视角

1.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充分发挥脱贫群众的主体责任,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治穷和治愚相结合是扶贫的根本问题,既是起点也是重点.如西部某地级市LL镇党委政府在脱贫工作中,为改变脱贫帮扶的外在形势,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积极给贫困户搭建平台,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建立三个镇级公司,每村都有村级平台公司,运用“4-3-2-1”分配模式(40%利润归镇级平台公司,30%归村合作社,20%归村集体资金,10%作贫困户发展基金)进行分配.许多贫困户在土地流转后获得土地分红,参与到公司的管理和经营中又获得了劳动收入,既解决了收入问题又解决了就业问题,从而充分激发了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应该成为脱贫工作的示范.

2.树立良好民风村风家风

首先,加强党和政府扶贫政策、法治教育的宣传.在乡村中狠刹各种歪风邪气,大力整治风、酒席风等,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其次,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把良好的家风家教及好做法升华为村规民约.鼓励贫困户向勤劳致富者和榜样学习,激发他们做人的尊严,变扶扶贫对象中的“稀泥巴”为引领脱贫的“好墙砖”,推动其争做诚实守信、敬老爱幼、勤劳致富的典型.最后,在村内树立脱贫致富的正面典型.对勤劳致富者和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应给予鼓励与肯定,主动关心并给予政策及项目的倾斜与帮助.总之,通过树立良好民风,带动村风家风和谐发展,实现扶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把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

3.加强技能培训

加强技能培训是防止返贫困的重要方法.在开展智力扶持方面,注重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这就要求把治穷和加强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在开展技能培训中,要注意做好统筹规划,因材施教,确保贫困群众在技能培训中学得懂、懂得用.注重对贫困群众技术方面如种植、养殖技术和新农村建设管理的培训,让他们成为掌握致富技术、讲礼守节的新型农民.让受培训贫困群众成为业务骨干,带动周边困难群众及时参与到技能学习和脱贫攻坚中来,争取实现贫困地区的贫困户都有技术骨干,从而巩固脱贫成果.

4.加强乡贤文化建设

贫困地区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彻底解决“贫”在没有产业支撑,“困”在没有领头人的局面.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学会解放思想与开拓创新,努力弘扬乡贤文化,发挥乡贤们崇文兴学、教化乡民,热心公益、大做善事,主持公道、维护社会秩序,引领风气、移风易俗,经济回馈、反哺家乡等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回到故地,帮村民脱贫致富,促进良好村风民风的建立和巩固,从而让村寨真正走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大道.

总之,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返贫困防治工作既要紧扣时代脉搏,符合时代要求,又要坚持民生为本,真正让人民群众脱贫脱困,共享时展成果,共同谱绘时代蓝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扶贫是当前工作的重心,应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防止返贫困发生,形成政府正确引领、统筹好帮扶资源,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脱贫内生动力的双向防治体系.同时,多维构建返贫困防治措施,建立精准扶贫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央视网.精准扶贫书写中国样本,到2020年脱贫人口超全球其他国家过去30年总和[DB/CD]. 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17/c_1121815827.html.

[2]周燕玲.周娴,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扶贫成效显著[DB/CD]. https://news.sina.com.cn/o/2018-10-17/doc-ifxeuwws5246204.shtml

[3]胡振光,向德平.精准扶贫的政策建构及演化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8):205.

[4]张珺.贫困理论视野下的农村返贫问题成因分析[J].管理观察,2010(4):40~41.

[5]郭洪涛.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的主要类型、特征及成因[J].决策与信息,2016(36):63.

[6]谢治菊,李小勇.认知科学与贫困治理[J].探索,2017(6):130.

[7]陈行甲.精准扶贫中,自强感恩要跟上[DB/CD].http://www.cjbd.com.cn/html/2016/spqy_1104/669951.html

[8]颜廷武,雷海章.返贫困:反贫困的痛楚与尴尬[J].新疆农垦经济,2005(2):66.

[9]高守应.安顺市扶贫与扶志扶智关系断裂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J].新西部,2019(3):72.

[10]中国新闻网.卫计委: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建档贫困户总数42%[[DB/CD]. http://news.sohu.com/20160621/n455530046.shtml

责任编辑:张士斌

结束语,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乡村和振兴和背景和防治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背景本科毕业论文背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背景引用文献:

[1] 研究性背景和内容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格式
[2]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怎么写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怎么写
[3] 旅游背景论文范文 关于旅游背景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背景论文范文 背景方面有关硕士论文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背景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