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硕士论文 > 文章内容

病虫害论文范文 关于病虫害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病虫害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9

病虫害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一、玉米螟

《玉米新品种德单5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本文是有关病虫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与玉米和新品种和德单5号和病虫害和综合和防治和技术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沈丘县现有耕地114万亩,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热、水等自然条件优越.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很大比例,在全年粮食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加强管理,夺取玉米高产丰收,对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德单5号”玉米新品种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玉米螟

俗称玉米钻心虫,玉米螟是危害玉米较重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平均减产10%,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前期幼虫钻蛀叶片,啃食叶肉,形成花叶,影响光合作用;穗期为害常使穗部发育不全,茎秆折断,造成玉米减产.

1.发生及为害规律

玉米螟一年发生2~3代.老熟幼虫主要在玉米、高梁及其它寄主秸秆内越冬,少数在根茬、穗轴、苞叶或收获时遗落的枯叶及其它场所越冬.次年5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蛹期约10天,5月下旬开始出现成虫,6月上旬为成虫盛期.田间第一代卵始见于5月底6月初,高峰期在6月中旬,末期在7月初,卵期5-6天.第一代幼虫从6月中旬初到7月中旬初,经25-30天成熟,6月中旬末到7月中旬末在心叶或茎内化蛹,蛹期约4-14天,7月上、中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二代卵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幼虫期为7月下旬末至8月下旬末,经约15-22天,8月中旬末开始出现成虫.平原区二、三代卵重叠发生,三代卵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盛期在8月下旬,作物成熟时末代幼虫大部老熟越冬.幼虫一般蜕皮5次.1~3龄幼虫有迁移为害习性.初孵幼虫在玉米抽雄穗前集中吃心叶(喇叭口内)或未抽出的雄穗,雄穗全部张开后多分散蛀入茎内或雌、雄穗为害,并排出粉粒状粪便.部分幼虫吐丝下垂,被风吹转移到邻近植株为害.以幼虫扩散危害,有趋糖、趋触、趋湿和趋光等特性.4龄后钻蛀危害,集中在心叶、幼嫩的雄穗、花丝与雌穗柄、茎杆、雄穗柄,穗轴蛀空危害,轻者影响养分运输运输,重者茎秆折断、穗柄蛀空、折断等.

2.为害症状特点

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幼虫为害棉花蛀入嫩茎,使上部枯死,蛀食棉铃引起落铃、腐烂及僵瓣.玉米螟初孵幼虫在心叶内取食嫩叶,使玉米心叶出现花叶和排粪孔,当被害叶展开后,在叶片上形成不规则的半透明薄膜状排孔,被害严重的叶片支离破碎,不能展开.玉米雄穗抽出后,大部分幼虫开始蛀入雄穗轴、雌穗轴和雌穗以上的茎秆,造成雄穗及上部茎秆折断,影响养分运输,危害玉米籽粒,使玉米籽粒破损,发育受阻,此时也是影响玉米产量最严重的时期.

3.化学防治

(1)在春天玉米心叶末期,花叶株率10%时要进行普治.心叶中期花叶率超过20%,或100株玉米累计有卵30块以上,需再防一次.(2)夏玉米在心叶末期防治一次.穗期虫穗率10%或100%穗花丝有虫50头时,要立即防治.(3)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或性诱剂诱杀.

4.药剂防治

玉米心叶末期颗粒剂防治,可用3%为乐尔颗粒剂、或98%巴丹可溶性粉剂制颗粒剂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内,杀死初孵幼虫.常用药剂有18%杀虫双水剂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乙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这些药液均按每株10毫升的用量灌注露雄期的玉米雄穗.防治时可采用投放颗粒剂,用20%磷乳油100毫升或18%杀虫双水剂250毫升兑细沙5千克拌成颗粒剂,投到玉米心叶中,每株投1-2克为宜.

二、玉米褐斑病在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以叶片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

初为白色至小斑,渐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成疱状,有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最后叶片退绿发黄、干枯,严重者造成植株枯死.茎上病斑多发生于节的附近,遇风易倒折.该病一般在玉米8~11片叶时开始发病,主要侵染叶片、叶鞘、茎秆,叶片上病斑小而密集,直径1mm左右,多自叶片上半部和基部发生,初期病部变黄,以后逐渐干枯;叶鞘及叶片主脉上病斑稍大,常愈合成大而不规则形的褐色斑块,严重时叶片全部干枯,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1.发病症状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为害玉米较重的一种叶部病害,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病斑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和茎上,有时在果穗外苞叶和雄花上出现长圆形到圆形的很小斑点,叶片上也出现横带状症状.病组织逐渐变成褐色到赤褐色,并愈合成大而不规则的斑块;病组织细胞瓦解,并显出脓疱状突起,其中含有黄褐色到暗褐色的孢子囊.叶鞘受害的茎节,常在发病中心折断.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为白色至小斑,渐渐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成疱状,有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斑多发生于节的附近,遇风易倒折.

2.发病原因

在玉米5~8片叶期,土壤肥力不够,玉米叶色变黄,出现脱肥现象,玉米抗病性降低,是发生褐斑病的主要原因.夏玉米区一般6月中旬至7月上旬,空气温度高、湿度大,阴雨天多,促进了病害的蔓延.土壤中及病残体组织中有褐斑病病原体菌;首先,高感品种连作时,土壤中菌量每年增加5~10倍;其次,施肥方面,用有病残体的秸秆还田,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带菌的农家肥使病菌随之传入田内,造成菌源数量相应的增加;玉米5~8片叶期,土壤肥力不够,玉米叶色变黄,出现脱肥现象,玉米抗病性降低,是发生褐斑病的主要原因;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夏玉米区一般6月中旬至7月上旬若阴雨天多,降雨量大易感病.

3.药剂防治

每亩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上文总结:此文为一篇关于经典病虫害专业范文可作为玉米和新品种和德单5号和病虫害和综合和防治和技术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病虫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病虫害引用文献:

[1]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题目推荐 林业病虫害防治专业论文题目怎样拟
[2] 林业病虫害防治外文外文 林业病虫害防治参考文献有哪些
[3]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大纲格式模板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框架怎么写
《病虫害论文范文 关于病虫害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病虫害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