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硕士论文 > 文章内容

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思想政治类论文范文资料80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思想政治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3-12-17

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本文是关于思想政治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跟互联网和背景和思想和政治和教育和创新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基于对北京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抽样调查,对“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分析.对高校而言,需要正确看待挑战,积极把握机遇,大力开展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理念创新和机制创新,构建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业态,即“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互联网+”的特征与单纯将互联网作为载体有着本质的区别.2012年11月举办的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首先提出“互联网+”概念.目前,关于“互联网+”内涵权威的界定是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1]“互联网+”的“+”,既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它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互联网+”的影响可谓十分深刻,它带来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形成大量重要的机遇.

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主要调查结论

笔者于2018年对北京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研采用网络问卷法,共收集有效问卷1,007份.样本中,男生518人,女生489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网络使用基本特点、行为特点、对网络敏感话题的判断、对网络文化的看法等.主要调查结论如下:

1.大学生网龄长,对网络具有较强依赖.当代大学生出生年份大致在1995年—2000年之间,是与互联网时代同成长的一代人,是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从调查看,网龄在7年及以上的占到71.4%,表明大部分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触网”,这是个显著的新特征.每日上网时长在3小时及以上的达到61.6%,体现出大学生对网络的高依赖性.超过2/3的学生每周因上网熬夜(凌晨1点后睡觉)会“偶尔有一次”,接近5%的学生甚至将上网熬夜成为常态.

2.上网选择丰富,获取知识与排遣压力是上网主因.在移动互联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校园WIFI覆盖率的大力提升,手机日益成为上网的主要工具.根据调查,91.1%的学生主要通过手机上网.网络提供给使用者丰富的选择,调查显示:大学生日常上网最常用的前五个选择分别是微信、听音乐、查阅学习资料、玩游戏和网购.从上网的主要原因看,打发时光、获取知识、排遣压力、交友娱乐、解决问题成为排名靠前的主因,另外还包括体验新科技、追求新鲜感、刷存在感等.

3.在关注新闻的渠道上,反映出积极的态度.调查表明:对于权威媒体发布的重要新闻,“喜欢关注”“偶尔关注”和“选择性关注感兴趣的”占到93.6%.大学生接收新闻的渠道排名前三的是腾讯新闻弹窗、新浪微博、校园媒体,其他渠道还包括今日头条、人民网、专业新闻媒体、新浪或搜狐门户网站等.总体而言,学生对新闻的关注比较积极,而新媒体的影响力比传统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更大.

4.具有理性认识,紧跟互联网的发展步伐.大学生普遍认为互联网十分深入地影响了日常生活,尤其体现在“拓展获取知识的渠道”“与家人朋友的联系更加便捷”“加快了大学生活的节奏”“适合创新创业,成就个人梦想”.同时,有64.4%的学生认同“互联网是虚拟世界,必须要理性认识、理性思辨”.总之,一方面,学生认为“互联网势不可挡,只能适应”;另一方面,也认识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5.网络文化不容乐观,网络空间需要净化.关于网络文化,48.4%的学生“感觉被明星、游戏等占据了较大空间”.61.6%的学生认同“网络文化需要注重内容建设,要加强创作手段和传播形式”.48.6%的学生表示“上网应该多吸纳优秀网络文化,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这表明学生对网络文化提升还有较大期待.

6.網络信息过载,对学生身心影响较大.在调查中,认为“互联网比较浮躁,对学习确有干扰”“上网占据太多时间,对学业影响明显”的学生比例分别达到55.9%和31.6%.47.7%的学生表示“互联网要是有个开关就好,能适当自我控制一下时间”.而认为“因上网对身心健康有不同程度影响”的学生比例高达70.9%,其中10.1%的学生承认“上网过多,有时有些自我封闭”.在对“如果被动接收互联网的信息,更愿意选择的三个选项”的回答中,“与本人相关的选课、成绩、奖学金、学术、就业信息”“和国家时事要闻精编摘 要”“科学知识、文化知识”居于前三,其他依次包括“创意丰富好看快乐的微视频或动画”“与大学生和青春有关的有趣的人和事”“学校主要新闻和学院办学动态”等,这反映出学生在信息“轰炸”背景下的选择意愿.

“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1.面临的挑战.一是网络内容的丰富性,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在“互联网+”条件下,学生可以便捷地获得内容丰富、信息海量的教育资源,获取资源的熟练程度可能比教师还高,而且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的主体,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教育主体的“权威性”.二是网络方式的“碎片化”“体验式”,冲击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整体性”“叙事性”.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时间利用模式、“体验式”的信息获取模式日益占据主要位置,这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整体性”“叙事性”提出很大挑战.三是网络渠道的多元化,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可控性.网络渠道既公开便捷,也鱼龙混杂,不良信息充斥其中,有的还带有很强的“伪装性”“目的性”.受多元网络渠道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可控性变得更不确定,甚至对青年学生这一处于思想观念成熟定型关键时期的群体的意识形态建设造成明显冲击.四是网络理念的平等化,考验思想政治教育新型关系的构建.网络是为人服务的,尊重人性是互联网最本质的文化特征.可以说,互联网除却冷冰冰的技术,其力量之强大最根本的来源是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用户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新性的重视.[2]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更好地变“灌输式”为“引领式”,变“重管理”为“优服务”,变“普适化”为“个性化”,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考验.

2.迎来的机遇.一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手段.当前,无论是慕课(MOOCs)、移动云教育等新型授课方式,还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都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手段,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鲜活、更具生命力.二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成为一个互动的系统,做到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3]“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就是“万物万联,共通共享”,这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提供了更大可能.三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时效性.网络打破空间的限制,架起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跨越空间的沟通桥梁,显著压缩反应时间,实现即时性.四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互联网+”条件下,数据不再是隔离的孤岛,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为大数据挖掘、提取、分析奠定基础.基于此,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进行数字化特征的描绘和呈现,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前瞻性、针对性,使“因材施教”更具可能.五是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开性.互联网是公开的平台,是开放的窗口,思想政治教育依托互联网,能够更加公开地开展、传播,也更加公开地接受监督.

“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1. 内容创新.“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高校应立足于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把握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深入影響,紧密结合“95后”“00后”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显著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上下足功夫.既要引导学生加强“四个认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明辨”和“求真”,还要把这些内容打造成好产品,努力形成精品.具体而言,应在内容呈现上少讲大道理,多些小故事;少些宏大叙事,多些微言微语;少些单一说教,多些视听元素;避免陈旧语言,突出时代气息;避免空泛而谈,贴合具体需求;既注重线下,也注重线上.总之,应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满足他们需求的有价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品.

2. 形式创新.“互联网+”时代,体验至上.思想政治教育产品的好内容必须用好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称之为好产品.按照“体验至上”的原则,必须体现参与性、互动性、便捷性以及一定程度的趣味性,从而增强产品用户的黏性和附着度.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应能够让学生广泛参与进来、具备互动功能、便于操作,还要具有现实吸引力.可以说,基于互联网技术优势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诸多具体问题,如学分制下实体班级建设有所弱化、多校区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成本上升等,提供很好的解决之道.

3. 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充分激发客体的主体意识,才能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坚持互动的思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必须双向互动,即信息有输入和输出,过程有启动和反馈,效果有自评和他评,不能唱“独角戏”;坚持开放的思维,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还是内容载体,都应置于开放的环境和背景之中,而非封闭起来,自弹自唱;坚持创新的思维,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把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坚持共享的思维,互联网是共享的平台,数据因为共享而更具价值.数据、信息、资源、技术的共享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精准、更为高效.

4. 机制创新.要让各项创新落到实处,关键还是机制方面的创新.高校应高度重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业态的打造,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专项推动和考核.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同宣传思想部门、网络信息部门充分联动、有机协同,共同推进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媒体”“全媒体”,整合优化网络平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并举,正如“互联网+”实体经济带来的是实体经济革命性的变革,但实体经济本身的价值永远存在且不能被替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做现实的人的工作,更是如此.应充分发动青年学生加入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业态的建设和发展之中,让新时代的用户参与到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里,强化网络宣传员队伍,发挥学生在“新媒体”“自媒体”中的引导和反馈作用.在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里,应注重发挥机制的力量,让机制创新来落实理念创新,保障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

本文系2017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支持项目“‘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九如.互联网“底盘”和大数据“轮子”[J].中国信息化,2015(3):3.

[2]王晨,刘男.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50-53.

[3]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构与重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74.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概括总结:上述文章是关于互联网和背景和思想和政治和教育和创新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思想政治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思想政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思想政治引用文献:

[1]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学论文题目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初中思想政治专业论文题目 初中思想政治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3]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选题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题目哪个好
《思想政治论文范文 思想政治类论文范文资料8000字》word下载【免费】
思想政治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