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硕士论文 > 文章内容

化学小论文摘要怎么写 化学小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化学小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4

化学小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基于活性的化学小分子探针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2. 第二篇摘要范文:基于亲核加成的化学小分子识别研究
  3. 第三篇化学小论文摘要:化学小分子探针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4. 第四篇化学小论文摘要模板:化学小分子和纳米金对自吞噬影响的研究
  5. 第五篇化学小论文摘要怎么写:小分子调控microRNA的化学生物学研究
  6. 第六篇摘要范文:初中生撰写化学小论文活动的价值探析
  7. 第七篇化学小论文摘要范文:中学生撰写化学小论文如何选题
  8. 第八篇化学小论文摘要格式:高等真菌来源化学小分子探针Grifolin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9. 第九篇化学小论文摘要:幼儿科学教育中融入化学小实验的策略探究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化学小分子reversine诱导细胞去分化的研究进展

【100篇】免费优秀与化学小论文摘要范文相关的资料,为化学小方面的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化学小论文摘要范本格式模板参考.

第一篇论文摘要:基于活性的化学小分子探针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新药研发是一个漫长而又耗时的过程,通常包括如下几个阶段:靶点的鉴别、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小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优化、临床前药效学和毒性评价及临床试验等.其中靶点鉴别是药物发现过程的开始,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利用化学小分子的多样性,选择适当的活性小分子,设计合成能够高选择性地作用于靶点蛋白,同时探测蛋白质的功能、结构以及与活性小分子作用模式的探针——化学小分子探针,可以为重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新的标记物、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和新的先导结构,从而为创新药物的发现奠定基础.

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合点击化学技术,是运用设计合成末端带有炔基或叠氮基且同时还具有活性的小分子探针共价标记靶蛋白后,将改造后末端带有炔基或叠氮基报告基团(Reporter or Tag),如荧光素或生物素,通过点击化学连接到探针分子上,这样就可以成功标记、检测或用来纯化其作用的靶点蛋白.

格尔德霉素是目前开发较为成功的HSP90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抗原虫和抗肿瘤活性.格尔德霉素通过竞争性结合HSP90的N-末端ATP/ADP结构域,特异性地抑制HSP90所必需的ATP酶活性,从而抑制了的分子伴侣功能,对肿瘤细胞的生长、生存、凋亡产生重要影响.

本课题在已知的格尔德霉素抗肿瘤作用构效关系基础上,在其分子结构的17位引入末端炔基或叠氮基团,设计合成源自格尔德霉素,具有活性的探针(如可以选择性、特异性与HSP90相结合).与经修饰、改造后带末端炔基的报告基团罗丹明B在点击化学条件下,与已经和靶点蛋白共价结合的探针分子相链接,以标记肿瘤细胞内的靶点蛋白.

本论文的具体内容包括:

1、格尔德霉素的发酵制备与分析鉴定

在格尔德霉素的发酵过程中发现了6种形态菌落(GF1, GF2, GF3, MF1, MF2, MF3),分别对其做了发酵条件摸索.发现使用固体平板培养基培养时,用燕麦琼脂比较适合菌株缓慢生长,有利于后来的液体发酵培养.防止初级代谢过于旺盛,次级代谢反而受到了抑制,菌体容易老化失去活性.液体发酵培养超过6天,培养物变得十分粘稠,使得提取分离变得困难.因此用GF1作为种子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培养6天后,立刻进行提取分离为最佳发酵选择.后经提取纯化,最终得到产率较高,纯度大于95%的格尔德霉素.

2、格尔德霉素化学小分子探针及报告基团RB1的设计与合成共设计合成了格尔德霉素化学小分子探针3个,通过与GA-FITC竞争结合HSP90α实验,发现G2与HSP90α具有较强的亲和作用(EC50等于13nM).设计合成了报告基团RB1.靶点蛋白标记实验表明,其非常适合用点击化学.

3、G2-RB1-HSP90α用作高通量筛选(HTS)模型的建立利用G2-RB1-HSP90α建立了适合用作高通量筛选的模型:从结果可知,DMSO(v/v)含量不超过4%为佳.最后优化的条件为G2(2nM)与Hsp90α(30nM)亲和反应3小时,加入RB1(5nM)和CuI(1 nM),DMSO(v/v)含量不超过4%为佳.

4、探针的抗肿瘤作用及与细胞靶点蛋白标记实验研究采用MTT法对G2的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发现,设计合成的格尔德霉素G2化学小分子探针与格尔德霉素具有相似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在细胞蛋白标记实验中,均采用FTC-133肿瘤细胞株,第一组给以不同剂量的格尔德霉素化学小分子探针,第二组给以不同剂量的格尔德霉素化学小分子探针和过量的格尔德霉素,当药物分别作用于靶点蛋白后,加入含有荧光标记功能的报告基团罗丹明B的点击化学配方,使报告基团与格尔德霉素化学小分子探针G2共价链接,以此来标记靶点蛋白.

第二篇摘要范文:基于亲核加成的化学小分子识别研究

化学小分子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在人类日常生活和生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在医药、催化学、环境学和生命科学等存在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众多科学家们的关注.化学小分子的检测与识别已成为许多利学家竞相研究的课题.进而设计出了各种各样优良的化学传感器.在这些化学小分子中,有一类化学分子由于其都具有强的的亲核性,从而引起大家的关注与研究.例如硫醇、硫氢根、氰离子,亚硫酸氢根都是强的亲核试剂,且它们在我们的的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硫醇在维持细胞氧化还原平衡和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细胞内硫醇水平的改变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人体中高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会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管缺陷,炎性肠疾病,骨质疏松症等.谷胱甘肽作为一个氧化还原调节剂在维持细胞还原环境起关键作用:硫氢根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降低新陈代谢速率、调节血管平滑肌舒张、抗氧化、抑制发炎等;氰离子在农药、冶金、电镀等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氰化物的剧毒性,会对环境和人体带来极大的危害,对人类的致命量是0.5-3.5毫克/公斤;亚硫酸氢盐可用作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防腐剂、漂白剂和抗氧化剂;在染料、制革、造纸、医药工业中都有广泛应用,药品和食品中的亚硫酸氢盐的含量需严格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例如,在中国,葡萄酒和啤酒中的亚硫酸氢盐含量不得超过0.05毫克/公斤(按SO2).鉴于以上原因,研究这些亲核性化学小分子对人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利用这些亲核性化学小分子独特的化学反应性质,设计合成了一些可与之发生亲核加成的探针化合物,通过发生亲核加成引起溶液颜色及荧光的变化来达到对这些亲核试剂的识别检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本课题组以前的工作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香豆素的新的色烯化合物,通过硫醇与其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来实现对硫醇的检测.该化合物在HEPES(10 mmol/L,pH7.4)溶液中选择性识别生物硫醇半胱氨酸(Cys),同型半胱氨酸(Hcy),谷胱甘肽(GSH).它们发生加成反应后的衍生物可对重金属离子Cu2+,Cd2+,Hg2进行检测,重新释放出探针化合物,因此,该化合物是可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可再生化学计量器.2.设计合成了一个含有马来酰亚胺基团的香豆素衍生物,该化合物在HEPES(10 mmol/L,pH7.4)溶液中可以高选择性地识别生物硫醇半胱氨酸(Cys),其他生物硫醇和亲核试剂不会对其产生干扰.该化合物对Cys的检出限为0.038μM,我们做了生物成像方面的相关实验,该化合物可以检测细胞中的半胱氨酸.3.利用花菁染料与香豆素合成新的硫氢根离子的荧光探针.该化合物在MeOH: HEPES等于1:1(V:V, HEPES浓度为10mml/L, pH等于7.4)溶液中可以选择性识别硫氢根.硫氢根可与探针化合物中的C等于C和C等于N键同时发生加成反应,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荧光由紫红色变为蓝绿色,可实现比色和荧光的双通道识别.4.利用氰离子与活化的亚胺基团发生加成反应,设计合成了一个新的氰离子荧光探针.该化合物在DMSO溶液中与氰离子作用后,荧光颜色显著增强,可对氰离子进行高选择性识别.5.设计合成了一个新的基于香豆素的亚硫酸氢根荧光探针.该化合物在磷酸氢二钠-柠檬酸(0.2 mol/L, pH等于5.0)缓冲液中可对亚硫酸氢根进行选择性识别,亚硫酸氢根与该化合物中的羰基与发生加成反应,蓝色荧光显著增强.我们用该探针对食用糖中的亚硫酸氢根检测,同时与标准检测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较为理想.

第三篇化学小论文摘要:化学小分子探针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

当今创新药物的发现越来越依赖于靶点的发现以及靶点与活性化合物作用模式的确定,化学小分子探针在这两方面的特出优越性使其成为药物化学的研究

第四篇化学小论文摘要模板:化学小分子和纳米金对自吞噬影响的研究

自噬是相对保守机制,它通过包裹细胞内受损的细胞器以及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将其运输到溶酶体中降解以维持细胞的动态平衡.自噬在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MA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自吞噬体的抑制剂.但其溶解度非常差,100%抑制自吞噬体的浓度为10mM.3-MA(3-methyladenine)为6-氨基-3-*嘌呤,它是由嘧啶和咪唑环并合而成的并环体系.而3-MA N3和C6位是活性官能团,从氨基出发改造最为容易,可以形成多种极性的基团.我们通过在3-MA的N3和C6加入不同的官能团合成出36种3-MA的衍生物.经过高通量筛选发现有3种化学小分子能够抑制自噬.应用免疫荧光进一步验证了20,24和34在浓度为1mM对自吞噬体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特别是34100%抑制自噬的最低浓度为50μM.并确定这三种化学小分子抑制自吞噬是通过抑制Vps34酶的活性实现的.我们研究表明对3-MA改造是开发自吞噬体抑制剂的最有效的方式,并为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最近研究表明纳米颗粒诱导自吞噬.金颗粒是一种纳米材料,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应用的非常广泛.我们通过实验发现,金颗粒通过内吞途径进入细胞,且直径越大进入细胞越多,最终滞留在溶酶体中,并通过改变溶酶体pH值破坏了溶酶体使自吞噬的不能被溶酶体降解,导致细胞中自吞噬体增多.我们的研究为纳米材料在生物学及医学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五篇化学小论文摘要怎么写:小分子调控microRNA的化学生物学研究

MicroRNAs (miRNAs)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能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并且与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随着miRNA在基因水平的调控作用被越来越广泛地发现,对于miRNA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等发生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多的被揭示,因此miRNAs的异常表达谱也正被发展成为肿瘤等重大疾病诊断的新型疾病标志物.同时对于一些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miRNA也已被作为疾病治疗的新型靶标,通过对体内特定miRNA的有效调控有望实现通过一种全新的机制而达到的疾病治疗的效果.由于miRNA作为细胞内的生物功能分子重要性,以miRNA作为生物靶标的化学生物学研究正在兴起,而其中寻找对细胞内miRNA具有调控活性的化学小分子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将这些活性小分子作为探针对细胞内miRNA参与的调控网络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可能通过小分子对细胞内与疾病相关的特定miRNA的调控进而发展新型的疾病治疗方法.本论文从寻找对细胞内miRNA具有调控活性的化学小分子入手,通过带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细胞筛选体系获取了多种对细胞内不同miRNA具有不同调控功能的活性小分子,结合化学生物学中的探针分子构建等方法,对不同小分子调控miRNA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小分子通过对miRNA的调控可实现的生物功能.论文工作围绕三类对细胞内miRNA具有不同调控活性的小分子开展,具体包括:

1.广谱抑制细胞内miRNA型探针分子构建及其在细胞内作用机制研究

在我们利用基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细胞筛选体系筛选对细胞内不同miRNA具有调控活性的化学小分子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从天然来源的芒果苷制备的化学小分子芒果苷元对多种细胞内的不同miRNA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抑制活性,但小分子的作用机制仅通过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难以获取直接证据.因此在本部分工作中,在通过对芒果苷元的化学修饰得到了一系列带有烯丙基或炔丙基取代的芒果苷元衍生物中,我们筛选得到了对于胞内miRNA的广谱抑制活性与芒果苷元相当甚至超出的活性小分子探针1a及1b,结合化学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这类活性小分子如何在细胞中实现对miRNA广谱抑制的分子机制.由于1a及1b在细胞中对于成熟miRNA的表达量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我们推测这类小分子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内的miRNA发挥其调控靶基因的表达的活性,而阻断miRNA与AGO2等形成RISC复合体的功能蛋白的作用是小分子实现对胞内多种miRNA功能抑制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主要研究了小分子1a及1b与细胞内AG02等与miRNA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间的作用.通过生物正交反应,我们将细胞内与带有炔丙基官能团的活性小分子1a作用的蛋白进行了富集和鉴定,发现AG02是其中的重要组分;同时我们也通过生物正交反应对1a在细胞内的靶标进行了荧光标记,获取了在细胞内1a可能直接结合AG02从而抑制miRNA行使功能的初步证据.本部分工作第一次展示了用带有生物正交官能团的活性小分子确认化学小分子可与AG02结合并进而抑制胞内miRNA的可行性,对于小分子通过广谱抑制miRNA对细胞的凋亡等行为产生的影响我们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2.以选择性抑制肌肉特异性miRNA的活性分子为探针对肌细胞中miRNA相关调控通路的研究

基于带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细胞筛选体系,我们还在一系列从有机光反应中获取的新结构小分子中筛选得到了一个对于肌肉特异型miRNA,包括miR-133, miR-1和miR-206,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化学小分子14,在本章工作中我们以这个活性小分子为探针,发现了肌细胞中一种新的miRNA调控转录因子myoD,进而调控myomiR的机制.活性小分子14是从2-甲氧基-1,4-萘醌和炔烃的光化环加成反应得到的主要产物,我们首先在用带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细胞筛选体系对化合物的活性评估中发现它能够特异性抑制富集于骨骼肌细胞(myoblast)内的myomiR (miR-133a, miR-1和miR-206)对于其相应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对小分子14抑制myomiR的机制进行研究,我们发现此活性分子能够有效降低细胞中前体及前前体myomiR的表达,同时对肌细胞内的分化因子也具有显著抑制活性,由此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myomiR及分化因子上游共同的转录因子myoD发挥功能.对小分子14处理后的C2C12细胞中myoD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的检测表明该小分子并没有下调myoD的mRNA水平,但却显著抑制了myoD蛋白的表达,这一特殊现象提示C2C12细胞中myoD上游可能有miRNA在转录后水平对myoD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以此为线索,我们结合生物信息学的预测和以小分子14作为探针对myoD上游调控因子的探索,发现在C2C12细胞中myoD蛋白的表达可受到miR-221/222的调控,小分子14能上调miR-221和miR-222的表达,而传统的miRNA靶点验证手段最终也证实了myoD是miR-221和miR-222的靶基因.由此我们通过一个选择性抑制myomiR的活性小分子发现了肌细胞中一种miR-221/222对myoD进行转录后调控,并进而影响myomiR的转录和表达的新机制.

3.选择性抑制miR-133a/b的活性小分子的获取及其对成肌和成脂分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成肌和成脂分化的研究是当前的研究前沿,对于在肌脂代谢和分化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的miRNA的研究显示miR-133a可负调控褐色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能量释放.基于这一背景,在上一章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小分子结构的化学改造,我们成功地获取了一个在多种细胞中可选择性地抑制miR-133a的活性小分子Z.对于小分子Z在不同位点变换不同的取代基团,并对所获取的化合物进行活性分析,我们找到了在保持化合物的活性前提下分子中可以引入生物正交官能团的位点,并进而通过炔丙基取代获取了一个带有生物正交官能团的活性小分子探针Z',2.对Z',2对不同细胞中miR-133的抑制活性的测试显示其对骨骼肌细胞(C2C12)、白色脂肪前体细胞(3T3-L1)、和皮下白色脂肪前体细胞内的miR-133a/b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基于miR-133a/b表达的下降能使这些胞内的prdm-16的表达上升,从而诱导细胞转变成帮助释放能量的米*或褐色脂肪细胞的报道,我们也对这些细胞在化合物Z',2处理后一些成脂和成肌的生物标记物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在小分子Z',2的作用下,细胞内Prdm-16的表达有所降低,同时细胞还表现了往米*或褐色脂肪方向分化或转变的倾向.因此该活性小分子有望发展成为一个研究miR-133介导的肌脂代谢调控通路的探针分子,对于小分子在细胞内的作用靶标及调控机制也可通过化学生物学的方法进一步开展研究.

第六篇摘要范文:初中生撰写化学小论文活动的价值探析

初中生撰写化学小论文活动近年来开展颇多,针对徐州市一些学校的此项活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初中生参加撰写化学小论文活动很有必要.

化学小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化学小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1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2000字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化学小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化学小论文摘要范文选题

第七篇化学小论文摘要范文:中学生撰写化学小论文如何选题

撰写化学小论文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化学小论文选题是化学小论文撰写的首要环节,本文就化学小论文写作的选题从选题原则与选题的新视角进行了探讨.

第八篇化学小论文摘要格式:高等真菌来源化学小分子探针Grifolin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高等真菌属于“创造系数”很高的生物资源.近年来,发现从高等真菌子实体、培养菌丝体和培养基中分离提取的一些低分子量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的特性.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结构新颖,经过了“进化预选”(evolutionary pre-selection),具有高度的物种依赖性和特异性,使这些活性物质成为生物医学和天然创新药物研究的良好材料,在重大新药创新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独特的化合物骨架和作用模式,已经成为发现新型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理想化合物.

化学小分子探针是指能够高选择性地探测蛋白质的功能、结构以及与活性小分子作用模式的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通常小于700Da.化学小分子探针可介入信号转导过程的研究,并能够干扰、改变或模拟信号转导过程,是阐述已知生物信号转导机理和揭示未知的生物信号转导过程的有效手段.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在国际上率先从高等真菌地花菌子实体提取物中筛选得到新型抗肿瘤活性小分子探针grifolin.Grifolin为一种法尼基酚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22H32O2,分子量为328,具有显著的广谱抗肿瘤活性,可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发生,但其基于的分子机制并不十分清晰.为深入探讨grifolin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信号转导分子机制,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明确小分子探针Grifolin活化转录因子p53上调DAPK1表达

根据高通量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筛查提供的线索:grifolin可显著上调死亡相关基因dapkl的表达,而DAPK1作为压力活化的肿瘤抑制蛋白,在促凋亡信号转导通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量的临床样本检测及生物学实验数据显示,DAPK1表达缺失可能是肿瘤形成发展的重要起因.这启发我们在肿瘤细胞中对grifolin调节DAPK1蛋白表达分子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以人鼻咽鳞癌细胞CNE1为基本模型,通过RT-PCR、Western Blot等技术手段,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证实grifolin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上调DAPK1的表达;进一步在多种肿瘤细胞系中证实这一结论.在此基础上,采用siRNA、EMSA、ChIP等策略,揭示grifolin上调DAPK1表达的分子机制.

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grifolin可显著上调转录因子p53Ser20和Ser392位磷酸化水平,而对其Ser15和Thr81位磷酸化状态无明显改变.p53作为重要的转录因子,其磷酸化修饰是p53重要的功能形式.由于Ser20和Ser392位磷酸化与p53转录活化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推断grifolin可能通过磷酸化活化p53,上调其转录活性.

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文献显示,dapk1启动子区包含p53结合元件.我们采用siRNA策略,在CNE1细胞中转染p53 siRNA 72小时,可有效干扰p53蛋白表达,与此同时,DAPK1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下调;反之,在p53-/-H1299细胞中转染p53表达质粒pEGFP-C3-p53,在诱导p53表达的同时,DAPK1也明显上调,由此,证实转录因子p53与DAPK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采用EMSA和ChIP策略,分别从体外和体内层面探讨grifolin是否通过促进p53与dapkl启动子区结合上调DAPK1的表达.EMSA结果显示,30μM grifolin处理CNE1 24小时后,其细胞核蛋白与dapkl基因DNA结合能力明显高于未处理CNE1细胞.Supershift-EMSA实验证实与dapkl基因DNA结合的转录因子为p53蛋白.ChIP实验表明,转录因子p53能特异性结合于dapkl基因启动子区.30μMgrifolin处理CNE1细胞24小时后,转录因子p53蛋白与dapkl基因DNA结合能力明显高于未处理组.


https://www.mbalunwen.net/gui/62801.html

以上研究证实,小分子探针grifolin通过靶向p53-DAPK1通路,上调DAPK1表达,为我们深入探讨grifolin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实验依据.

二、证实Grifolin促进ERK1/2与DAPK1目互作用,抑制ERK1/2核积聚,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在证实化学小分子探针grifolin可上调dapkl基因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靶向DAPK1,发挥促凋亡生物学效应的分子机制.目前已知的与DAPK1死亡域相互作用的蛋白主要有两种,其中包括ERK激酶.由此提示,grifolin可能通过促进ERK1/2与DAPK1相互作用,抑制ERK1/2核内积聚,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运用LCFM、胞浆胞核蛋白抽提、Western blot等技术手段,分别从定性和定量层面确定,CNE1细胞经grifolin处理,对ERK1/2总蛋白水平无显著影响,但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促进ERK1/2蛋白胞浆羁留,抑制ERK1/2蛋白的核内分布.

通过LCFM、Co-IP和反式IP等策略,证实grifolin可有效促进ERK1/2和DAPK1蛋白间相互作用.

为探讨DAPK1是否介导grifolin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效应,在CNE1细胞中转染DAPK1 siRNA, Western blot、FACS以及Caspase活性检测发现:DAPK1表达的抑制,有效逆转了grifolin诱导的Caspase-3,8,9的活化和凋亡效应.

由此提示,grifolin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生物学功能的化学小分子探针,可能通过促进ERK1/2和DAPK1蛋白间作用,抑制ERK1/2蛋白核移位,发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

三、明确Grifolin调节ERK1/2激酶活性,靶向ERK1/2-DAPK1-p21通路诱导肿瘤细胞G0/G1期阻滞

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grifolin不但对肿瘤细胞系和非肿瘤细胞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而且能相对特异性地靶向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信号转导通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MAPK信号通路中ERK1/2激酶磷酸化,下调ERK1/2激酶的体内活性.上述这些重要发现为进一步证实grifolin是对肿瘤异常激活的MAPK信号分子有显著抑制作用的化学探针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了明确grifolin对ERK1/2通路的调节作用,我们利用伯基特淋巴瘤细胞Raji、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宫颈鳞状上皮癌细胞Hela和人鼻咽鳞癌细胞CNE1等多种肿瘤细胞系为基本模型,通过亲和层析、激酶活性检测、Western Blot等技术手段,在证实grifolin在多种肿瘤细胞中抑制ERK1/2激酶磷酸化水平和体内激酶活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grifolin调节ERK1/2激酶活性的作用机制.

研究显示,在Raji、MCF7和CNE1细胞中,grifolin可以显著抑制ERK1/2激酶磷酸化水平和激酶活性,但对ERK1/2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在Hela细胞中,grifolin明显下调ERK1/2激酶磷酸化水平和激酶活性,同时下调ERK1/2蛋白表达.体外激酶实验证实grifolin可有效下调ERK2激酶活性.Grifolin-sepharose 4B pull down实验提示grifolin通过与ERK1/2蛋白结合干扰其激酶活性.ERK2激酶荧光淬灭实验进一步表明grifolin与ERK2蛋白可物理结合.当突变ERK2蛋白ATP结合空腔的Ile31、Val39、Leu156位氨基酸后,小分子探针grifolin无法与该突变体结合,即证实grifolin结合至ERK2蛋白的ATP结合空腔,以ATP竞争方式抑制ERK2激酶活性.

从细胞周期调控来阐明细胞增殖的分子基础,有助于确定化学小分子探针对相关蛋白特异性的功能效应.我们前期研究表明,grifolin能以剂量依赖性导致CNE1 G0/G1期细胞增多,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体内实验证实p21Cip1是DAPK家族ZIPk激酶的直接底物;而DAPK家族具有高度保守的催化域.研究表明,ERK及MAPK信号通路可调节DAPK1激酶活性.综上提示,grifolin可能通过靶向ERK1/2-DAPK1-p21信号通路,活化p21,诱导肿瘤细胞G0/G1期阻滞.

通过Western blot证明grifolin可有效诱导DAPK1激酶Ser308位的去磷酸化,活化DAPK1激酶.利用Western blot和IP等技术,证实grifolin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上调p21蛋白磷酸化水平,活化p21蛋白.进一步运用siRNA等策略,明确DAPK1介导grifolin诱导肿瘤细胞G0/G1期阻滞的生物学功能.

以上研究进一步证实grifolin以ATP竞争方式有效抑制ERK1/2激酶活性,通过ERK1/2-DAPK1-p21通路诱导肿瘤细胞G0/G1期阻滞.

综上,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证实grifolin是一种具有重要的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生物学功能的化学小分子探针,即通过活化转录因子p53,上调DAPK1表达,并促进ERK1/2与DAPK1蛋白间相互作用,抑制ERK1/2的核积聚,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靶向ERK1/2-DAPK1-p21通路,活化p21,诱导肿瘤细胞G0/G1期阻滞.

本研究揭示了grifolin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的信号转导网络新组分,进一步阐明了真菌中小分子化合物与信号转导通路中多靶标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认识化学小分子探针生物活性的本质;同时,为grifolin作为激酶抑制剂的候选小分子化合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第九篇化学小论文摘要:幼儿科学教育中融入化学小实验的策略探究

从推动幼儿科学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在幼儿科学教育中融入化学小实验的意义,分析实践中利用化学小实验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时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化学小实验融入幼儿科学教育,并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的策略.

第十篇摘要范文:化学小分子reversine诱导细胞去分化的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目前将成体细胞转变成干细胞的常用技术,并对化学小分子reversine诱导细胞去分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成体细胞转变为干细胞及reversine诱导细胞去分化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体细胞核转移技术、基因转染技术等方法将成体细胞转变成干细胞存在某些缺点,而reversine诱导细胞去分化具备独特优势,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结论化学小分子reversine诱导细胞去分化有望成为诱导成体细胞转变为干细胞的主要方法.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化学小论文摘要范文资料.

化学小引用文献:

[1] 初三化学小相关论文题目 初三化学小论文标题怎样定
[2] 最新初中化学小论文选题参考 初中化学小论文题目怎么取
[3] 高中化学小方面论文题目 高中化学小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化学小论文摘要怎么写 化学小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化学小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