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硕士论文 > 文章内容

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文参考 带状疱疹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带状疱疹护理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8

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文参考: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
  2. 第二篇带状疱疹护理论文样文:灸法独立干预病症谱及其高频病症的循证医学评价研究
  3. 第三篇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文模板: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
  4. 第四篇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例: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5. 第五篇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文格式: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文献评价

★100篇免费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文,可用于带状疱疹护理论文写作参考研究,为你的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文参考: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综合评价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制定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诊疗和操作标准,促进该法的临床推广应用.并通过该试验的设计和实施,对本次针灸临床试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讨论.

方法:采用*随机方法,由国家药品临床研究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GCP中心)承担分配隐藏、*随机和数据管理.成都、广州、武汉三个城市共九个研究中心承担研究任务.本次试验采用了来自成都、武汉共六个研究中心的部分数据.病例收集时间为为2008年1月4日~2008年12月31日.共纳入167例病例,脱落6例,剔除3例,无中止病例.治疗1组采用铺棉灸疗法(n等于61),治疗2组采用叩刺拔罐法(n等于5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n等于51).采用综合疗效评分、疱疹指标、疼痛指标、安全性指标和耐受性指标等对三组进行疗效评价,以综合评定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

结果:基线情况比较:三组基线状况良好,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综合疗效比较: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91.7%,但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铺棉灸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评分有显著改善,但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疱疹指标比较:铺棉灸组结痂时间比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短(P<0.05);止疱时间及脱痂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指标比较:①铺棉灸组治疗前后疼痛明显减轻,组间比较治疗后疼痛程度铺棉灸组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铺棉灸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②在镇痛即刻效应方面,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铺棉灸组镇痛起效时间随之缩短,而镇痛维持时间随之增长.③三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第30、60天随访铺棉灸组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第90天铺棉灸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连续动态观察比较:①铺棉灸组第8-11天和第22天随访,铺棉灸组疼痛强度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②三组疼痛缓解程度前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第8-11天及第22、30天随访;铺棉灸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第60、90天随访,三组间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综合疗效评分单项指标的连续观测上,“局部痛”在第8-11天,铺棉灸组优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天,铺棉灸组“烧灼感”大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疱数目”在治疗第8、9天,铺棉灸组优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疹”在第7、8、10、11天,铺棉灸组疗效不如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余单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比较:三组治疗方法临床安全性均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耐受性指标比较:三组耐受性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铺棉灸疗法在治疗带状疱疹中具有良好疗效,不差于叩刺拔罐疗法及常规西药疗法(口服伐昔洛韦为主).在促进带状疱疹结痂时间、降低疼痛强度、减少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方面优于叩刺拔罐组和对照组.铺棉灸疗法临床操作可行性好、安全性高、患者接受度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

第二篇带状疱疹护理论文样文:灸法独立干预病症谱及其高频病症的循证医学评价研究

目的:

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角度系统研究灸法独立干预病症谱,并选取代表性的高频病症带状疱疹、褥疮、胎位不正,运用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对其治疗性文献进行循证评价并提炼能够指导临床实践的证据信息,为今后的灸法循证评级及临床证据研究提供示范.

方法:

按照针灸病谱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统的检索国内外大型文献数据库,预先制定有效合理的检索策略.然后筛选合格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国际疾病分类与编码系统(ICD-10)统计纳入文献的病症运用频次.用文献管理器实现文献检索、筛选、纳入、分类的批处理流程,最终基于现代文献逐步构建灸法独立干预病症谱.

选取3个代表性的高频病症带状疱疹、褥疮、胎位不正,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运用《针灸循证临床指南》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结合国际通行的CONSORT22条标准及STRICTA的6条标准,进行严格而系统的质量评价.对纳入的灸法临床研究文献,依次分为系统评价/Meta分析、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病例系列观察、个案研究等类型,对同质性较高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分析软件采用RevMan5.0.20.

按照四类灸法临床常见问题进行临床证据分析,即(1)灸法与空白组、安慰剂组的疗效比较;(2)灸法与常规治疗、标准阳性对照的疗效比较;(3)不同针法灸法之间疗效比较;(4)灸法与其他措施综合运用.由此,提炼出每一个病症的灸法循证治疗证据.

结果:

1.本次文献研究共纳入502篇合格文献,得到了15类病症系统,100种病症,其中包括西医疾病85种、西医症状5种、中医病症10种.各系统疾病按频次排序如下: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共8种病症、62篇文献;呼吸系统病症:共3种病症、26篇文献;肌肉骨骼系统与结缔组织病症:共14种病症、57篇文献;精神和行为障碍:共4种病症、22篇文献;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共11种病症、58篇文献;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症:共1种病症、6篇文献;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共4种病症、16篇文献;妊娠和产褥期病症:共4种病症、24篇文献;神经系统病症:共11种病症、38篇文献;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共4种病症、30篇文献;消化系统病症:共17种病症、86篇文献;血液及造血系统病症:共5种病症、14篇文献;循环系统病症:共5种病症、20篇文献;眼及附属器疾病:共4种病症、8篇文献;肿瘤:共5种病症、36篇文献.

2.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的循证医学评价研究

①灸法与西药比较治疗带状疱疹的Meta分析

纳入15篇合格RCT研究.共1167例受试者.灸法与西药比较,Meta分析显示临床总有效率RR等于1.31,95%CI (1.12,1.53), 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4项研究的疼痛VAS评分MD等于-1.63,95%CI (-2.60,-0.65), P等于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常规西药,止痛效果更佳.

②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证据分析

2007和2011年国内发表的2项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限证据支持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性,表现在临床症状改善或治愈率方面,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证据来进一步验证.

灸法与常规西药的疗效比较有3项RCT研究比较灯火灸与阿昔洛韦+曲马多+维生素B1的疗效差异,西药包括抗病*、维生素类、免疫调节剂等,结果显示灯火灸在止痛、临床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方面很可能有疗效优势.1项RCT研究比较壮医药线点灸与重组人干扰素、维生素合用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壮医药线点灸在临床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方面均有疗效优势.另外各有1项RCT研究分别比较实按灸与阿昔洛韦;麦粒灸与阿昔洛韦+维生素B1+甲钴胺;悬灸与阿昔洛韦+甲钴胺;热敏灸与消炎痛.结果表明这些灸法与常规西药比较,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优势.

5项RCT分别比较不同类型的刺法灸法.结果显示铺棉灸在治愈率、结痂时间、镇痛效果均优于刺络拔罐;热敏灸在改善患者疼痛、提高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优于针刺拔罐,也优于电针;壮医药线点灸与火针比较尚没有疗效优势.

灸法与其他措施配合的研究有35篇,与西药比较的有15篇,涉及综合措施包括铺棉灸+围刺+电针、铺棉灸+梅花针叩刺、药笔灸+电针、悬灸+针刺、热敏灸十穴位注射;对照西药包括抗病*(阿昔洛韦)、维生素类(维生素B族、维生素B1、维生素B12)、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胞,具有光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研究结果均显示灸法配合其他刺法灸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西药.5篇RCT为灸法结合西药治疗,结果显示与单用西药相比,灸法结合西药效果更佳.

3.灸法治疗褥疮的循证医学评价研究.

①灸法与西医常规比较治疗褥疮的Meta分析

纳入18篇合格RCT研究.共928例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临床总有效率RR等于1.28,95%CI(1.15,1.42),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项研究的平均痊愈时间MD等于-7.03,95%CI(-8.52,-5.54),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灸对照红外线照射、艾灸配合常规治疗对照单纯常规、艾灸配合药物外敷对照常规治疗在提高褥疮临床总有效率和缩短痊愈时间有一定优势.

②灸法治疗褥疮的临床证据分析

目前国内尚无灸法治疗褥疮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也无相关多中心临床研究文献报道,多从灸法与常规治疗疗效优势比较、灸法配合其他措施增强疗效两方面进行研究.其中灸法与常规治疗比较治疗褥疮的文献6篇,均为RCT、无高质量研究.涉及的灸法包括悬灸和热敏灸;对照的常规治疗包括局部疮面使用抗生素类(百多邦软膏、庆大霉素)、维生素类(维生素C、维生素B1)及654-2混合液涂擦和红外线照射,这些治疗措施或单用或联合应用.研究结果均为灸法治疗褥疮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灸法与其他措施配合治疗褥疮的文献研究有21篇,与西医常规清创换药比较的有14篇,涉及综合措施包括悬灸+中药(生肌散、美皮康、湿润烧伤膏、九华膏、生肌玉红膏、烫伤药水、土黄连敷料、紫花烧伤膏)、悬灸+西药(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康惠尔溃疡贴、碘伏纱块、利福平、红霉素软膏、苯唑西林钠+呋喃西林液+高渗盐水+T D T照射)、悬灸+中西药(湿润烧伤膏+金霉素眼膏)(可参见后附表1);对照西医常规清创换药包括抗生素类(庆大霉素、呋喃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维生素类(复合维生素B2).研究结果均显示灸法配合其他治疗措施治疗褥疮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清创换药.2篇RCT为灸法结合清创换药治疗,结果显示与单独清创换药相比,灸法结合清创换药效果更佳.

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2000字硕士学位论文、2000字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带状疱疹护理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文选题

2.灸法治疗胎位不正的循证医学评价研究

①灸法与常规处理比较治疗胎位不正的Meta分析

纳入5篇合格RCT,共915例受试者.灸法对照膝胸卧位法临床总有效率比较,RR等于1.38,95%CI (1.27,1.50), 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灸至阴穴对照膝胸卧位法纠正胎位不正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一定优势.

③灸法治疗胎位不正的循证证据分析

灸法与西医常规比较治疗胎位不正的文献15篇,均为RCT研究、高质量研究偏少.涉及的灸法包括温和灸、生姜外敷等;对照的西医常规为采用胸膝卧位法.研究结果均为灸法治疗胎位不正疗效优于西医常规.1项系统评价/Meta分析显示,有限证据支持灸法治疗胎位不正的有效性,表现在临床胎头倒转成功率方面.

1项RCT比较不同时间的隔姜灸至阴矫正胎位臀先露.结果显示晚上21点到21点30分隔姜灸至阴矫正胎位臀先露优于白天灸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1项RCT显示艾灸三阴交与艾灸至阴治疗胎位不正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

灸法与其他措施配合的研究有11篇,与西药比较的有4篇,涉及综合措施包括艾灸+当归芍药散、艾灸+仰卧抬臀位、艾灸+侧卧位、艾灸+胸膝卧位、艾灸+正胎汤、艾灸+转胎方、艾灸+氦氖激光照射、艾灸+电针、艾灸+按压耳穴;对照组为单纯艾灸至阴穴、西医常规为胸膝卧位.研究结果均显示灸法配合其他刺法灸法治疗胎位不正疗效优于西医常规和单纯艾灸.4篇RCT为灸法结合西药治疗,结果显示与单纯西医常规相比,灸法结合其他措施效果更佳.

结论:

1.灸法独立干预的病症谱是体现灸法自身特点和优势的重要方面.此次研究发现,灸法独立干预的病症谱范围还是比较广的,约占整个针灸病症谱的1/4.位居前列的病症系统有肌肉骨骼系统与结缔组织病症、消化系统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神经系统病症等.这与针灸病症谱的高频系统的范围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病症较少.文献频次较为集中的病症有痛经、带状疱疹、胎位不正、哮喘、褥疮、失眠、腹泻等.这些病症可能是灸法独立干预的优势病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高频病症的循证医学评价研究证明:

1)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常规西药,止痛效果更佳.不同类型的刺法灸法比较,铺棉灸在治愈率、结痂时间、镇痛效果均优于刺络拔罐;热敏灸在改善患者疼痛、提高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优于针刺拔罐,也优于电针;壮医药线点灸与火针比较尚没有疗效优势.与单用西药相比,灸法结合西药效果更佳.

2)艾灸配合常规治疗或药物外敷在提高褥疮临床总有效率和缩短痊愈时间有一定优势.灸法配合其他治疗措施治疗褥疮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清创换药.

3)艾灸至阴穴对照膝胸卧位法纠正胎位不正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一定优势.

第三篇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文模板: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

背景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一种标准化的诊疗方法,作为一种既能贯彻持续质量改进(CQI)又能节约资源的标准化治疗模式,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目前中医临床路径的研究较为缺乏,而将CP应用于皮肤疾病中医诊疗方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故如何在临床路径中有效发挥皮肤科外治结合内治优势、如何在临床路径实施中有效体现中医治疗的优势、通过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印证中医效宏价廉的优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疱疹性病毒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处置差异较小,但住院费用差别较大,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我们选择带状疱疹制定并实施中医临床路径,以期通过非同期对照研究,完善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并评估其疗效,评价该路径实施的经济学效益,初步建立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体系.为进一步制定皮肤科其他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提供参考和可借鉴的经验.

目的

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初步探讨该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和经济学效益,为路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

研究内容

借鉴国内外近年来对临床路径研究和运用所取得的经验,按照路径制订原则及方法,构建并优化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应用该路径对带状疱疹急性期住院患者进行初步观察和评价.自2009年09月至2010年10月连续纳入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的患者55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用药、临床疗效、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变异及处理、满意度调查等指标.同时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既往病案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实验室指标住院前后改善情况.通过纳入临床路径患者资料和回顾性研究资料的比较,初步探讨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和经济学效益.

结果

1路径组与回顾性研究组一般情况、基础病情、医疗付款方式、中西医结合治疗率无差异.

2路径组中医证型较回顾性研究更加集中、更加切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规范.中成药针剂的选用与中医辨证分型基本一致,针灸治疗的方法有所丰富,西医治疗药物的选择基本遵循了廉、效的原则.

3住院天数方面:路径组的住院天数与08年、0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与06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施临床路径之前平均住院天数逐年上升,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住院天数较前缩短,少于临床路径的标准住院日.

4住院费用:路径组与08年、0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与06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6年的住院费用与08年、07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06年到08年住院费用总体呈上升趋势,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住院费用较08年、07年降低,与06年住院费用无差异.对住院费用明细进行比较,实施路径后西药费、中成药费、化验费有所下降;中草药费、检查费、治疗费、床位费差异不大;放射费逐年上升.

5临床疗效:路径组痊愈47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0例.疗效与08年(P<,0.05)、07年(P<0.05)、06年(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实施临床路径后,疗效较实施路径前有所提高.

6随访:后遗神经痛发生率11.11%.实施临床路径与非路径的治疗方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无影响.

7病人满意度评价:纳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对住院治疗效果、服务态度较满意,但对治疗过程中等待检查、等待*出入院手续满意度略低,应从优化出入院手续*流程、加强科室协作缩短检查等候时间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8变异分布和意义:55例病人住院期间共发生了302项变异.

8.1由系统因素引起的变异4条,可以通过医院协调、与相关科室沟通,提高效率、避免因等待会诊或检查而延长住院天数.

8.2因医护人员因素造成的变异达38条,其中36条与习惯性检查用药有关,考虑到这部分检查主要与目前医疗环境、医疗安全有关,可以考虑对临床路径的方案进行修订,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方案,增加腹B超、凝血、传染病系列为入院常规检查.

8.3患者因素产生变异22条,可通过加强对医生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患者的交流改善,患者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不合理的要说服患者尽可能舍弃.

8.4疾病因素引起变异238条,可以考虑将外治法的规范操作和适用范围细化,将常见基础疾病和常见临床症状相关变异对应的检查和用药作为路径常见变异的补充,写入路径治疗方案中,为临床提供指导.

8.5按照住院日期来算,变异最多出现在入院第一天,且大部分集中在加做的检查以及医生习惯用药上.

8.6按照变异管理难易程度来算,56.95%的变异是可以通过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学习、提高诊疗水平、加强路径管理、科室间沟通解决的变异,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尚需要增加变异分析讨论的频次,及时发现可控变异并找出解决办法.

9医疗付款方式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相关性分析

9.1医疗付款方式与住院天数的关系

不同医疗付款方式患者在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医疗付款方式对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的住院天数无影响.

9.2医疗付款方式与住院费用的关系

医疗付款方式是带状疱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之一.医疗保险和公费患者的住院费用高于自费患者,可能与医保和公费患者要求住院全面检查、经济方面无支付压力有关.

结论

本研究采用非同期历史对照的方法,对带状疱疹急性期住院患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和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①临床路径应用后带状疱疹急性期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实施临床路径前缩短,住院费用有所下降.

②通过临床路径的规范化管理,将优化的带状疱疹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应用于临床,实施路径后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的疗效优于实施临床路径前.体现了中医多个疗法联合、简便廉效的优势.

③应用临床路径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明确进一步提高临床效率的切入点——整合住院流程、科室间合作.

④变异的研究初步提示本院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的下一步改进方面可能在:加强相关科室沟通、缩短检查或会诊时间;适当增加入院常规检查项目保证医疗安全;明确规范常见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的对应检查和用药;带状疱疹神经痛的规范用药,各种外治法的适用皮损特点和切入时间;特殊部位带状疱疹外治法和用药的调整等方面.

第四篇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例: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对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卫生经济学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治疗带状疱疹的优势方案,为临床医生选择有效、安全、经济的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通过*随机系统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A组(基础针刺疗法组)、B组(铺棉灸疗法组)、C组(火针疗法组)、D组(叩刺拔罐疗法组)和E组(西药疗法组)进行治疗.在研究周期的第1-10天进行临床治疗,第22天、30天、60天进行随访.以综合疗效评分、疱疹指标、疼痛指标等进行疗效评价,以综合疗效评分、疼痛强度(VAS),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进行随访评价,以安全性指标进行安全性评价,以成本-效果比进行经济学评价.

结果:

1.疗效评价

(1)综合疗效比较:①综合疗效评分比较:五组疗效评分疗程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第5天A组、C组评分改善值优于B组和E组(P<,0.05).②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结束后五组总有效率A组为97.87%、B组为97.87%、C组为93.41%、D组为92.63%、E组为97.89%,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疗效动态观察:A、C、D三组从治疗第3天~第6天总有效率优于E组(P<,0.05);B组从治疗第5天-第6天总有效率优于E组(P<,0.05);在第3天,A、C、D三组的总有效率优于B组(P<,0.05);在第4天,C、D组的总有效率优于B组(P<,0.05).从第7天-10天,五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疱疹评价指标比较:五组在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疼痛评价指标比较:①五组在疼痛持续时间上比较,A、B、C、D四组均短于E组(P<,0.05).

②五组VAS评分疗程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A、B、C、D四组VAS评分均低于E组(P<,0.05).

③VAS评分动态观察:A组和B组从治疗第3天~10天,VAS评分均低于E组(P<,0.05).C组和D组从治疗第2天-10天,VAS评分均低于E组(P<,0.05).C组第2天VAS评分低于B组(P<,0.05).

(4)单项指标比较:①“局部痛”评分比较,A、B、C、D四组在治疗第10天“局部痛”消失率高于E组(P<,0.05).②“水疱数目”评分比较,A、B、C、D四组在治疗第5天“水疱数目”消失率高于E组(P<,0.05).其中,C组“水疱数目”消失率高于A组和B组:D组“水疱数目”消失率高于B组(P<,0.05).③“水疱簇数”评分比较,A、B、C、D四组在治疗第5天“水疱簇数”消失率高于E组(P<,0.05);其中,C组和D组“水疱簇数”消失率高于B组(P<,0.05).

2.随访观察

(1)痊愈率比较:随访第22天痊愈率比较,A、B、C、D四组均优于E组(P<,0.05).

(2)VAS评分比较:随访第22天、30天、60天,A、B、C、D四组VAS评分均低于E组(P<,0.05).

(3)PHN发生率比较:随访第30天,A、B、C、D四组PHN发生率均低于E组(P<,0.05).

(4)后遗神经痛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年龄对应的Exp(B)等于OR等于1.035>,1,P等于0.01,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VAS评分对应的Exp(B)等于OR等于1.028>,1,P等于0.02,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安全性指标比较

四组针刺疗法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在安全性评价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临床经济学比较

与E组相比,A组对疼痛每提前缓解一天可节约21.90元,B组对疼痛每提前缓解一天可节约21.87元,C组对疼痛每提前缓解一天可节约26.00元,D组对疼痛每提前缓解一天可节约20.23元.

结论:

1.四种针灸疗法疗效确切,起效均优于西药疗法.其中,基础针疗法、火针疗法和叩刺拔罐疗法起效快于铺棉灸疗法.

2.四种针灸疗法缓解疼痛、改善水疱症状均优于西药疗法.其中,在缓解疼痛方面,火针疗法优于铺棉灸疗法;在改善水疱症状方面,火针疗法优于基础针刺疗法、铺棉灸疗,叩刺拔罐疗法优于铺棉灸疗法.

3.四种针灸疗法随访痊愈率、缓解疼痛强度、减少PHN发生率均优于西药疗法.

4.四种针灸疗法均比较安全.

5.四种针灸疗法成本-效果比西药疗法更合理,其中,火针疗法为最经济的疗法.

综上,筛选出治疗带状疱疹的优势方案:①若疼痛剧烈且水疱数目较多,推荐使用火针疗法、叩刺拔罐疗法.②若以疼痛为主,推荐使用基础针刺疗法、火针疗法、叩刺拔罐疗法.③若以水疱为主,推荐使用火针疗法、叩刺拔罐疗法.④若考虑节约经济成本,推荐使用火针疗法.⑤若考虑起效快,推荐使用火针疗法、叩刺拔罐疗法、基础针刺疗法.⑥综合考虑,推荐使用火针疗法.

第五篇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文格式: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文献评价

目的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带状疱疹中医称“缠腰火丹”、“蛇丹”、“蜘蛛疮”等.中医中药的内服外用,针灸、拔罐、刺络以及中药现代化制剂等等,都以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为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解决提供了有益参考.中医的各种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临床上这样的报导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存在缺陷,主要是临床疗效的评判标准不统一,科研设计不够严谨,缺少进行随机盲法对照观察,统计学方法缺陷.

本研究主要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全面了解带状疱疹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客观评估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科学评价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线索与思路.

方法

纳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1998-2008年)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8-2008年)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文献,依据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学的原则和方法,按照《中医药治疗性文献系统评价工作手册》的规范,制定《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文献系统评价及信息采集表》.随机选取30篇文献由两名研究生学历的研究者进行初评,间隔2周后再对相同文献进行评价,然后对30份《评价表》进行一致性检验,证实具有较好的可靠性(Kappa值为0.80).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分为4大部分:文献一般情况,试验方案设计,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和结论推导.部分条目下设有子条目,内容涉及临床科研设计的主要原则及带状疱疹疾病的特性.具体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文献的作者,出处,发表的年限等,试验方案的设计:病例来源、样本含量、疾病的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对照的情况、组间均衡性及对照药使用情况、随机化方法、盲法的运用、干预措施及用药情况、疗效判定标准,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统计方法的描述与运用,退出与失访病例的分析、不良反应的纪录及分析.

Meta分析的文献则为1989年-2008年发表在国内医学核心期刊上的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当试验结果未出现异质性(P>0.05)时,则使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l).若存在异质性(P<0.05),则将具有相同设计方案、研究质量、发表年代等组成一组,进行亚组分析,若亚组分析显示异质性,则放弃Meta分析,只作统计描述.利用Revman4.2制作漏斗图进行发表性偏倚的检测.以Meta分析结果中的标淮误(比数比OR的对数)作为Y轴,以OR(治疗组有效人数/对照组有效人数)作为X轴,绘出漏斗图,分析所收集的临床研究资料的分布形态,判断是否存在发表性偏倚,纳入的文献数目大于5则进行发表性偏倚研究(检验水平α等于0.05).目的主要是评价带状疱疹急性发作及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治疗与西药治疗对疗效的影响,故剔除中医药疗法之间比较的文献.按要求初步入选进行Meta分析的文献为52篇.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按照下边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中药内服vs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中药内服vs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药外用vs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中药内服外用vs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中药内服+西药vs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药内服+理疗vs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中药外用+西药vs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针刺为主vs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针刺为主vs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https://www.mbalunwen.net/gui/78636.html

结果

通过两个数据库共检出带状疱疹中医药治疗性文献279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76篇,占全部文献的27.60%.根据循证医学文献证据分级达到二级以上的文献大概占1/3,总体循证级别不高.根据改良JADAD评分显示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质量不高,所有均为低质量的研究,没有一篇高质量的随机双盲研究.

大部分文献采用自拟标准,明确说明采用国家级、部局级或是教科书上标准的有28篇,根据文献判断,大部分自拟标准和权威标准基本一致,以上结果显示研究者对研究的规范性标准不重视,可能会影响到中医疗效判断的正确性和研究结论的外推性.

本次研究76篇文献中没有一篇文献提到事前的样本含量的估算,这将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仅少数文献是按就诊先后顺序或抽签随机分配治疗组与对照组,本次研究仅有1篇文献采用单盲法.76篇文献中明确提到组间均衡的文献有36篇,说明大部分研究者重视组间均衡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治疗组的干预措施,中药内服、外用、针刺使用比例最高,这和是带状疱疹发病特点相关,急性期一般中药内服外用,一般是清热解毒的中药,慢性期一般外治,主要是针灸,火罐及神灯等理疗方式.对照组的干预措施主要是抗病毒西药西药口服,或少量的文献介绍免疫调节剂注射等.在干预措施的标准化和稳定性方面,对照组均做得较好,治疗组少部分不是很稳定,治疗时间比较随意,可见中医药疗法的标准化和稳定性有待提高,尤其是中药汤剂治疗,如何解决药物来源的稳定性,煎煮方法,服用方法的一致性,汤剂随证加减药物对结果影响等,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次纳入研究的文献中,有14篇(占18.42%)文献详细说明了疗效判定指标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有20篇文献仅仅给出P值的范围或统计量,且未对其应用的统计学方法进行说明,难以判定其研究结果.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中医药干预措施相对西药的效应尺度—优势比.按照干预措施的不同分别进行分析,经异质性检验,发现大部分研究对象同质,结果显示,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及后遗神经痛、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针刺为主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针刺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优势比均位于95%可信区间内,说明以上的中医药治疗措施对疗效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为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提供依据.同时,区组间结果是一致的,说明本研究结果可信且真实性较高.另外由于文献原因,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中药内服+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药内服+理疗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疗效尚不能被评价.

结论

经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有一定的疗效,为中医药疗法在本病的应用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但注意排除上述结论与实验方法学质量低下有关.

文献质量评价提示,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文献在临床科研设计方面已有一定提高,随机和对照的概念,统计学方法已逐步被研究人员所接受.但可能由于既往中医临床科研水平的限制和中医药理论在客观化、标准化方面研究的不足,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

这是一篇与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

带状疱疹护理引用文献:

[1] 带状疱疹护理方面论文选题 带状疱疹护理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2] 关于带状疱疹护理的论文参考文献 带状疱疹护理英语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带状疱疹护理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带状疱疹护理论文框架如何写
《带状疱疹护理论文范文参考 带状疱疹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带状疱疹护理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