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写作资料 > 文章内容

民生和宜居城市论文如何写 民生和宜居城市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50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民生和宜居城市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1

民生和宜居城市论文范文

《生态美学视角下宜居城市建设探析》

本文是关于民生和宜居城市相关论文如何写与生态美学方面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随着近年来“宜居城市”概念的广泛推广,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的生态规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出发,观照现代宜居城市的建设.首先介绍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提出背景,其次阐释生态美学和宜居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再次结合当前时事剖析建设宜居城市的必要性,最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为宜居城市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助力宜居城市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生态美学;宜居城市;城市建设

中圖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2-0-04

0 引言

1972年6月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全体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会议提出要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环境问题.此次会议成为推动生态美学理论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应用的开端.直到2005年,我国城市规划工作正式引入“宜居城市”的概念,从此,“宜居城市”概念开始盛行,宜居城市成为我国许多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理念.

宜居城市的兴起,反映了当代城市居民要求提高生活质量的现实需求,是一个城市文明发展进步的切实体现,是实现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根基所在.从生态美学的视角来审视现代宜居城市的建设理念,我们需要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注意人与自然、文化的生态和谐之美,尊重自然、敬重文化,使城市生活达到生态和谐的要求[1].如今,宜居城市的概念在我国得到了有效推行,打造绿色宜居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与不竭动力.

1 生态美学内涵与宜居城市概念

1.1 生态美学内涵

生态美学,就是基于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门哲学学科.生态美学学科的兴起,源于两者在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着共同的结合点.

生态美学作为一种新型的美学理论,以生态存在论为发展基础,深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引领社会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真善美共存的自由社会境界.传统的生态观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天然对立的位置,无法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然而,生态美学论则指出,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于人类活动中,人、自然、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密不可分.只有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社会才有不断向前进步的可能性.生态美学观的提出,无疑是社会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1.2 宜居城市概念

宜居城市是指对一个城市适宜居住程度的综合评价.宜居城市的基本特征有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等.首先,宜居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对过去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的诟病,宜居城市建设是为了实现城市发展的改良以及转型升级.其次,宜居城市的兴起,体现出的是城市居民对未来城市发展理想状态的期许[2],渴望拥有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发展延续的主要基地.宜居城市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人类打造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竭力提升人类幸福感与满意度.过去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满足不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比如生态环境污染、人文环境缺失、交通拥挤等等,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已逐渐深入人心[3].而城市发展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宜居城市的提出正是新时展的产物.通过打造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切实推进生态保护以及经济发展,将人与自然纳入一个整体范围,以实现1+1>2的理想效果.

2 建设宜居城市的必要性

2.1 推动城市治理

通过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城市治理能力在处理重大安全事件时发挥的重要作用.鉴于城市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的特点,传统的城市治理手段和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切实需要,疫情之下也暴露出了许多城市在信息传递、资源整合、产业链运作等方面的不足.宜居城市建设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为出发点,将“智慧城市”理念引入城市治理[4],积极顺应当前5G时展趋势,大力推进新基建的建设与推广,通过新型网络科技手段整合城市各类资源,增加各类服务模块,对接与其相适应的资源平台,实现信息的及时收集与传递[5].由此可以看出,城市治理能力是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助推器,是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可靠保证.

2.2 确保城市安全

城市安全问题关乎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与前景.在过去,人们往往从一个城市抵御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与保障能力角度评估一个城市的安全水平.然而,通过此次疫情,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一个城市的安全保障能力是多方面、多角度的,除了需要重视如医院等医疗卫生组织建设外,还需要切实保障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资源建设,比如商场、农贸市场等.宜居城市的建设则恰好充分反映了以上要求.宜居城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充分关注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问题,着力城市安全建设,重视与普通群众休戚相关的基础建设,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多方位保障.

2.3 稳定城市健康

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加剧,相比从前,人民群众可用于休闲锻炼的时间普遍减少,因而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而宜居城市的理念之一是倡导城市居民健康生活,并竭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休闲健身场所和健身器材.尤其在疫情期间,人们的出行受到极大限制,无法去往距离较远的健身场所.在此背景下,拥有一个靠近住所、设施全面的健身场所便显得十分重要.宜居城市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公共休闲健身设施的广泛普及,充分利用城市街头的健身公园、各种畸零地等,为人民群众提供健身场所和健身设施,从而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全民健康运动的良好氛围.

3 生态美学视角下宜居城市建设的相关建议

3.1 做好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政府首先应在进行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规划时,积极调整城市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布局规划,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将生态战略放在总体规划战略的首位.比如,在进行城市用地的相关规划建设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与推广,包括其地理布局、占地面积、服务范围等.一个良好的城市绿化系统应具备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式等优良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生态绿化系统能够实现与城市其他功能系统的有机结合,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诸如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公园绿地等多功能型绿化建设.在规划城市土地用途时,应竭力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从根本上保障城市绿化系统的清洁环保等生态功能的发挥,让绿化系统的生态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6],从而助力生态宜居城市的打造与可持续发展.

3.2 切实有效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一个优质的宜居城市必然有着良好的人居环境,这是宜居城市内涵意蕴的基本体现.在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政府应做到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重视人的感受,提升人的居住体验,切实体现人的主体地位.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前提.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本质是一种在世状态,换句话说,人活在世界上,而其居所就是他在世方式的具体显现,其表征着人的存在,所以说人与居所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7].建筑是一个城市最基本的设施,是人安家立命的居所,在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绿色建筑的概念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绿色建筑又称生态建筑,它更强调以人为本,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目前,有效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充分提升人居环境体验,是实现人与自然共享现在与未来的利益,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建设手段.

3.3 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政府需要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生态宜居城市建立的目的与初衷是提升每位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福祉,增强居民幸福感,所以说,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与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作为城市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该切身参与到宜居城市的生态建设中来,为宜居城市的推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基于此,一方面,政府在推进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向居民灌输群众思想,调动他们参与以及监督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及创造性[8],增强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深刻明白群众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居民自身也需要树立责任意识与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来,为城市建设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与看法,同时监督不良行为的发生并及时制止,与政府共同携手推进宜居城市建设.

3.4 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构建生态宜居城市时,政府应注意到,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共同进步的重要前提是对城市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当地政府部门应当从城市产业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着手,全面剖析当前城市产业格局以及分布情况,有效权衡产业未来发展利弊.首先,政府部门应当在城市内部全面推广绿色、环保、节能的先进生产技术,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进行充分整治并给出专家改进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合理的产业布局给城市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严重破坏.其次,加大对低能耗、低污染的第三产业比如旅游业等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促进这类绿色清洁产业在城市整体产业布局中的占比,不断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重视与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等相关产业的未来发展[9],充分发挥他们的生态价值功能,为城市的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坚实保障.

3.5 以共享思维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率

在过去,政府在进行传统的城市规划布局过程中,侧重于将城市人口规模同城市居住空间的匹配度纳入他们的重点考量范围,却因此忽略了城市资源整体利用效率的重要性.假设一个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势必将会导致城市目前已有的有限资源的枯竭浪费以及稀缺资源获取难度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承受负担,削弱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政府应将共享思维融入城市规划布局中来,尽可能地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比如说,政府应加大对开放型公共绿化园林工程的投资力度,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城市居民可共享的绿色生态资源.此外,政府还应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及其配套设施的布局规划,引导城市居民养成环保出行的良好习惯,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频次,减少私家车出行,减轻城市交通压力,降低大气排放污染,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4 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普遍提高,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规划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生态美学视角,从推动城市治理、确保城市安全、稳定城市健康3个维度,并结合时事阐释了目前推动宜居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做好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切实有效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建立廣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共享思维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率等举措,都是助力宜居城市发展、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创造人民生活幸福感,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雅,郑玉明.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现代宜居城市[J].鄱阳湖学刊,2012(05):65-69.

[2] 姜欣桐.新时代中国宜居城市建设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4):154-156.

[3] 吴远征,张智光.南京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结构关联分析——基于PCA-GRA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04):107-114.

[4] 马娅,自强,许敬茹.昆明市智慧城市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电子商务,2019(05):24-26.

[5] 梅耀林.重视宜居城市建设中的三个“稳定器”[J].城乡建设,2020(06):20-21.

[6] 李祉瑶.建设生态宜居城市[N].昆明日报,2019-05-24(004).

[7] 陈芳芳.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J].戏剧之家,2020(02):212+214.

[8] 夏语婕,周玉新.发达国家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林业经济,2020(03):73-75.

[9] 蒋羿.基于绿色宜居理念的城市生态规划思考[J].城市建筑,2019,16(14):42-43.

作者简介:黄姝瑶(1999—),女,江苏苏州人,会计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汇总:此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民生和宜居城市本科民生和宜居城市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生态美学方面论文范文.

民生和宜居城市引用文献:

[1] 民生和宜居城市论文如何写 民生和宜居城市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5000字
[2] 高品质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宜居城市和民生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2500字
[3] 时政和宜居城市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时政和宜居城市有关论文如何写2万字
《民生和宜居城市论文如何写 民生和宜居城市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5000字》word下载【免费】
民生和宜居城市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