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写作资料 > 文章内容

文学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文学论文写作资料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文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3

文学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一、解释性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与作用
  2. 二、何因:解释性报道的重点
  3. (二)全面:横看成岭侧成峰
  4. 四、专家解读:恰借外力生奇效

《解释性报道的写作重点》

本文是文学相关本科论文范文与报道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摘 要:解释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中坚,在我国的新闻工作中具有突出的地位与作用.解释性报道对新闻五要素不应平均用力,而是要将“何因”新闻要素作为写作重点.解释性报道在解读“何因”上,应该抓取新闻事实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全方位、多维度考察,多问几个为什么,由浅入深把握“何因”的逻辑链条.解释性报道还要避免记者的先天不足,巧借专家智慧及其社会能力解读“何因”.

关键词:解释性报道;新闻五要素;新闻报道;何因

中图分类号:G2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982(2020)01-0093-05

解释性报道(Interpretative Reporting),是一种充分运用背景材料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揭示新闻事实的原因、实质意义或预测新闻事实发展趋势的分析性的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中坚,也是新闻业充分落实新闻报道信息深度的主要抓手,在采写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关于解释性报道及其采写,现有研究多侧重讨论某一媒体①或新媒体背景下的解释性报道②,但往往关注有余,研究深度不足,多偏向关于解释性报道采写的整体分析,主要研究成果有高钢的《解释性报道的写作要点》(《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10期)等,但讨论全面有余,集中不足,又因篇幅不长而不能不制约研究的细化与深入.写作重点,可以充分体现解释性报道写作的特殊性,避免研究的面面俱到,从而推进解释性报道研究深入与创新.

一、解释性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与作用

解释性报道,在我国新闻工作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新闻报道为社会提供的新闻信息服务不但讲求数量,而且必须追求质量,从而践行新闻报道的结构的合理性,实现新闻信息传播的完整、全面、系统与深度,有益于新闻报道相对真实与绝对真实的有机统一,满足全社会的新闻信息需求.解释性报道,业有专攻,着力为社会提供具有专业色彩与资讯整合深度的新闻信息服务.它驻足追求新闻信息质量的新闻报道阵营,是深度报道的主力军与先锋队,无以替代,为当前的新闻报道所不可或缺.

解释性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发挥重要的信息沟通与社会作用.在致力于新闻信息深度的新闻报道中,有三种新闻报道作用突出,这就是典型性报道、调查性报道与解释性报道.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当下,典型性报道集中表现为典型人物报道.典型性报道,又名典型报道,属于正面报道范畴,其报道难度主要在于准确把握、尊重受众的心理接受定势,因势利导,优化典型性报道的公信力与亲和力,持续强化社会传播效果.调查性报道,着重于报道新闻背后的新闻,即那些已经公开的新闻事实背后还有哪些被遮蔽、掩盖的新闻事实,故往往与新闻舆论监督、批评性报道联系密切.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党性原则,维护社会生态平衡,妥善应对新闻报道的信息结构平衡,并因时局影响而前行轨迹难免有起有伏.相形之下,在深度新闻资讯的生产与社会传播上,解释性报道无关新闻资讯性质的正负、褒贬,通过对重大新闻事件的解释,分析矛盾要害,叩問事实真相,并往往经此解读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有助于治国理政,定国安邦,为大局服务,为党的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解疑去惑.显然,解释性报道的社会容忍度较高,社会需求广泛、普遍、持久,发展前景是开阔的.

二、何因:解释性报道的重点

解释性报道,与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关联密切.西方社会的解释性报道,生存在以资本主义为社会根本制度的西方社会,鲜明的报道特征源自西方社会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西方解释性报道发生的动力主要在于对客观报道的反动.美国学者麦克康伯斯(Maxwell Mccombs)认为新闻事实如同海面上漂浮的冰山,客观报道仅能报道露出水面的冰山锥体.③ 1947年,英国皇家报业委员会认为客观报道原则企图用两个半真实替代全部真实,这样的客观报道只能产生伪客观性.④ 20世纪60年代,解释性报道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开始成为西方新闻界的主流.而解释性报道在中国的发生同样和中国社会密切相关.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期间,新闻报道中的新闻分析、新闻综述和解释性报道较为接近,但传者维度单一,因新闻解读空间限制而使用范围、频率有限.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兴起,改革开放走向深入,思想解放深入人心,中国社会转型任重道远,挑战与机遇并重,社会发展空前复杂,社会变化与新闻资讯相互促进,新闻媒体又由此较为普遍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些因市场开启的社会因素与行业因素的跳动使中西新闻报道在某种程度上有了同构趋向,推动我国向西方新闻界放眼全球,洋为中用,既往的新闻分析走向解释性报道,采编操作趋向轮廓鲜明.

解释性报道操作性强,有利于较为快速成稿.解释性报道的重点,构成解释性报道的重要特点与采编操作要点.那么,解释性报道的重点在哪里?答曰“何因”.以“何因”为报道重点,是由解释性报道的基本功能决定的,有其客观的必然性.新闻报道的根本任务,是向社会及时提供真实而全面的新闻信息服务.而报道主体确定、把握新闻事实的基本轮廓,须由新闻五要素或新闻六要素入手.解释性报道属于新闻报道,但很少第一新闻落点,篇幅较消息报道偏长,在突发性新闻的报道链条上又相对后滞,非事件性新闻选题较多.解释性报道的这一后发制人的处境与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决定它一般情况下不宜面面俱到,很少对新闻五要素平均用力,而往往有所选择,有所偏重,并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无可替代的资源.从基本功能看,解释性报道着力报道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在预测性报道上也围绕“何因”要素报道如何,因此,Why(为什么)就不能不成为解释性报道的核心,并由此位居报道的重点.

一篇解释性报道写得是否合格,是否优秀,关键就看对于新闻事实的解释是否合理,是否有根据,是否有新意,是否有说服力.而这正是解释性报道的深度新闻信息所在.

三、解读原因:如何才能够有力

(一)通过抓取主要矛盾把握何因:纲举目张敲命门

解释性报道所选取的报道对象往往事关全局,社会影响重大而又内部复杂,为此,报道者若不善于抓取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则颇易导致报道疲软乏力,不中肯綮.陈道林、王德华等的《40多年来连起葛店和武汉25路公汽何以败走葛店?》(《楚天都市报》2006年4月19日) 所报道的正是一个貌似简单却实则不简单的新闻事实.这则解释性报道报道了武汉市一条开往鄂州一处名叫“葛店”的25路公汽线路败走葛店的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及其背后的复杂原因.在共和国成立后的50多年间,葛店的行政归属在武汉市与鄂州市之间摇摆.伴随行政归属变化所浮现的行政利益迁转与两地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之间在趋同的同时,更多的是两地管理方围绕各自利益的博弈.而如何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系与突破行政分割,服从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则彰显出武汉市25路公汽在葛店运营蹇跛的是是非非.面对复杂的新闻事实,《40多年来连起葛店和武汉25路公汽何以败走葛店?》一文紧紧抓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武汉城市圈这一国家区域发展布局的共同利益与行政区划管理惯性追求的这一主要矛盾,故得以将新闻事实的成因清晰梳理,一扪问题要害,有助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并进而推动所在媒体积极做党和政府的帮手.瞄准新闻事实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释性报道抓取“何因”的基础.

相反,解释性报道不能抓住新闻事实的主要矛盾,则难以把握新闻事实成因的命门,无益于正确化解社会矛盾.瞿凌云的《胡春林论文“克隆”背后的困局》(《长江日报》2009年8月10日,第13版) 虽然篇幅不短,但对新闻事实主要矛盾的把握却不无迷茫、彷徨.硕士学位论文为何会抄袭?记者唯有密切结合社会实际才能切中问题要害.在学位论文所关涉的学生、教师、校方、教育管理机构诸矛盾方看,有关教育管理机构的方向迷失才是丑闻现身的关键.为什么这么说?人民群众对学位论文一贯深恶痛绝,而且党和政府足据社会控制力量,因此,只要国家教育管理机构认识到位,大范围的学位论文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然而,教育产业化的旗号前些年在我国异军突起,颇有市场,再经“解放思想”口号包装,让不少包括教育管理机关在内的我国高等教育界人士一时不无迷惘.一手文凭、一手金钱,已成为我国不少高等院校获取办学与教职工福利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一种教育观的指导下,教育质量被逐渐淡化,办学单位的金钱收益被不断放大.有如此社会背景,是非颠倒在所难免:学位论文不不正常,反倒正常.显而易见,学位论文这类歪风邪气的肆无忌惮关键是教育管理者的指导思想生病,并进而导致教育管理不到位.然而,《胡春林论文“克隆”背后的困局》这篇报道却抓芝麻,丢西瓜:一是对“何因”的报道或肤浅,或不当,未能充分结合当下现实分析“何因”.“老师甚至坐火车去学生所在地,上一节课的报酬约30元,一天上七八节课,舟车劳顿,非常辛苦,‘实在不是为了赚钱’”.但是,办学单位不为赚钱,那是为了什么?难道是学雷锋?“你去问问现在上面给学校多少钱,不创收,大家怎么活呀?”难道公办高校不独自创收,广大教职工果真就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而必须集体搞第二职业?报道者对受访人这些不堪一击的自我粉饰缺乏甄别,暴露出报道主体在冷静、理性这些为深度报道所不可或缺的素养上积淀的单薄.二是受访专家选取欠佳,貌似权威的专家在分析中也未能抓取问题要害.受访专家“告诉记者,高校办学位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高校办学位班的经济收入,究竟有多少变为办学的教育经费,而不是成为教职工的个人收入,尤其是教育机构领导用于自我利益的资金?高等院校又有多少管理者能不比奢侈而基于国情勤俭办学?记者关于受访专家的报道尚未切中肯綮.那么,为什么报道中的专家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呢?除了报道主体因素之外,尚不能排除另外两种可能:一是专家过于学究气;二是受访专家心存顾忌或本身就属于既得利益者,不想说真话,怕说真话.究竟如何,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是由于稿件对“何因”的报道未抓住问题的要害,故这篇报道就不可避免地成了隔靴搔痒.其实,解释性报道的操作形式不算繁复.解释性报道的真正难处,在于报道者对复杂的新闻事实能否有准确的把握,这是解释性报道达到一定水准之后的主要角力点.

(二)全面:横看成岭侧成峰

优秀的解释性报道,离不开善于立足全局来报道“何因”.需要解释、分析的新闻事件、新闻现象往往相当复杂,因此,报道者应既抓主要矛盾,又登高望远,兼顾方方面面,避免只从一个角度孤立反映、研究问题.只有这样,报道才有可能准确、全面、深刻.2002年4月下旬,湖北省荆州市突然出现奶农倒奶事件.在湖北荆州,为什么会出现奶农倒奶这样的让人痛心的现象呢?共和国成立后《政治经济学》经典教科书在阐释资本主义制度没落时经常提到的一个典型材料,就是在美国商品生产者面向大海倾倒鲜奶的现象.那么,我国怎么会出现类似经济现象?正在兴起的市场经济还属于社会主义吗?显然,荆州倒奶事件反映的问题十分重大而敏感.系列报道《荆州市奶农“倒奶事件”解读》 (《湖北日报》2002年5月)实事求是,对奶农倒奶事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报道.记者通过采访、调查、思考,认为倒奶事件事关生产者、消费者、市场、政府等多种经济与社会要素,但其主要致因是“区域性需求不足”,没有人收購奶农们生产出来的牛奶.那么,为什么会区域性需求不足呢?记者进一步分析:一是荆州人均经济收入较低;二是劣质奶屡禁不止,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奶农不熟悉市场;四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奶农缺乏整体意识与团队精神,小农意识突出.而鲜奶属于“易碎品”,具有极强的就地消费特点.奶农生产主体,若忽视具体市场的有效需求,则必然出现产品不适应市场的情况.市场经济,并不为资本主义所垄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这组深度报道对发生在湖北省荆州市奶农倒奶事件这一异常复杂的新闻事件的分析既准确、全面,又主次分明,分寸得当,很见功力,后来获得包括中国新闻奖在内的一系列奖项自在情理之内.立足全局来报道“何因”,有助于解释性报道新闻信息传播的科学性与深化.

(三)深入:多问几个为什么

解释性报道对“何因”的正确把握,还需要报道主体面对报道对象不是浅尝辄止,而是善于推敲、质疑,注意探讨的一路追击,哪怕山环水绕,迷途重重.这是提升解释性报道再上层楼的一大工作态度.董小荣的《欧、美、日、韩 谁的“制造”更好?》(《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3月15日) 可谓善于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样板.这一篇报道视域开阔,纵横捭阖,锋利而又流畅.面对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汽车技术、文化,报道主体着重抓取德系、日系、美系与韩系汽车的特点,具体分析,短长互较,颇有定力.相形之下,解释性报道归纳新闻事实的“何因”,若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则不能不影响新闻报道内容的准确性与新闻信息的深度.《河北农民为何“自锯病腿”》(《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4日,第12版)在“何因”的探究上存在内在矛盾.该文所关注的新闻事实,是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农民郑艳良私自用三种简单工具而锯下自己久病不愈的右腿,颇骇人听闻.这篇报道是在事发一年半并为其它媒体率先披露此事之后的跟进报道.该文以“何因”为中心,经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新闻报道的逻辑链:农民郑艳良自锯病腿是否属实?病人患病为什么不去就医?患者未来如何治疗?记者通过一系列采访发现,病人自锯病腿而未遭受生命安危冲击,主要在于病人的病腿血管、肌肉等坏死而未引发大出血,生命安全的原因解读是清晰的.但是,与这一解释形成鲜明比照的,这一篇解释性报道在反映病人郑艳良为什么没有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而选取自锯病腿则“何因”不明朗:一方面,病人未就医的主要原因是治疗费用昂贵,未住院治疗而无法经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治疗费用;另一方面,截肢手术属于新农合报销范围,郑艳良完全可以到正规医院进行截肢手术,不存在病人被逼“自锯病腿”的惨境.显然,这两种“何因”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冲突的:既然患者郑艳良高昂的治疗费用可以经新农合报销,那郑艳良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自锯病腿呢?既然新农合可以报销患者郑艳良高昂的治疗费用,那保障体系为什么没能帮助郑艳良就医呢?前述报道的两个“何因”,哪一个属实,双方是什么关系,是否还存在第三方“何因”?可惜这一篇报道未予回应,也未见出这一新闻事实是否存在表层“何因”与深层“何因”.显然,报道主体在关注“何因”时,是缺乏追问的,在深究上是有所亏缺的.以上正反报道案例说明,报道主体如果不善于针对“何因”多问几个为什么,势必难以拓宽报道视野,全景报道对象,“何因”解读就不容易由开阔览察走向纵深,从而影响新闻内容的准确性与信息深度.

四、专家解读:恰借外力生奇效

解释性报道主体要善于借助专家的专业智慧以准确把握、传播新闻事实的“何因”.相对于媒体内部与报道主体,记者所采访求助的专家来自,属于外力.记者的理论知识再丰富,也难以满足新闻报道广泛而真切的需要,这实际上为记者的职业所决定.新闻报道的客观范围是广泛的,新闻媒体什么都要报道.而记者报道领域的宽广决定于其学习的广泛性,但是,一个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因此记者的“深”是不可能与专家的“深”相提并论的.对记者的这一职业的难解矛盾,恩格斯曾有很好的分析:“新闻事业,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天性不那么灵活的德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学校,通过这个工作,你会在各方面变得更加机智,会更好地了解和估计自己的力量,更主要的是会习惯于在一定期限内做一定的工作.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习惯于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⑤ 毫无疑义,记者的主观能力与新闻报道的客观要求之间,存在着记者个人难以顺利跨越的巨大障碍.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宽、报道多、报道快与报道浅之间的先天矛盾呢?解决的方法归纳起来只有一句话,即向专家求助,善于利用专家的智慧.具体来说:第一,找到合适的专家,即有足够的学识,并乐于助人;第二,善于提问;第三,善于倾听专家的意见;第四,善于捕捉专家谈话中的要害;第五,注意报道相关专家的意见,避免喧宾夺主;第六,善于将专家的意见组织起来并传播出去.在内在能力与工作要求之间的不平衡上,记者采访专家的任务是组织来宾,提出问题,请专家谈话,调动专家的谈兴,控制专家谈话的方向与节奏.记者不能代替专家,否则越俎代庖,职责不明;如果采写中喧宾夺主,包办一切,长期以往其新闻报道则不可能不捉襟见肘,漏洞百出.作为一种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在“何因”的追索上,更要善于借用外力.

处理解释性报道“何因”,记者写作中要注意引用权威人士的分析.权威人士指行业专家、知情人、政府管理者等.一方面,由于客观要求无限与主观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解释性报道单靠记者的采访、分析是不够的.记者的分析,深刻的往往只有少数,多数则容易平平甚至浅薄、有缺陷.另一方面,现在的受众对媒体的神秘感越来越少,更易接受专家的主张.因此,业有专攻的权威人士,分析素有研究的问题往往驾轻就熟,主张更容易准确、深刻,生发强大的说服力.好钢用在刀刃上,所以,解释性报道要善于运用新闻报道的话语方式,在报道之中,尤其在关键处运用权威人士的分析.

解释性报道借助外力探究“何因”,还要因势利导,善于发挥受访专家的社会整合能力.专家除了拥有学科理论与专业能力,还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存蓄一定的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解释性报道的报道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与报道情境,因势利导,适当借助专家的社会地位,减小或化解解释性报道面临的社会困难.《出租车为何自降起步价》(《人民日报》2002年5月20日)一文对专家的选取就是可圈可点的.该文报道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当时存在的一种新闻怪现象:本地人站在路边呼叫夏利、桑塔纳等出租车时常扬臂张开5指,意思是要求出租车“起步价5元”.然而,乘客如此要价与当地交管部门的规范与管理发生冲突.那么,兰州何以出现如此怪现象呢?记者采访中发现,兰州市政府部门在城市交通管理上缺乏充分的论证和调查,所出台的出租车规范不合理,是夏利、面的不得不降价的根本因素.不过,这样的新闻报道又是富有批评性锋芒的.兰州市公路运输管理部门行业管理失当,不能不又折射兰州市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瑕疵.《人民日报》是机关报,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舆论工具,其新闻报道难以避免对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有所触动,不无一定的指导性.那么,《人民日报》的解释性报道如何举措才思细虑全,富有建设性,有利于受批评的兰州方接受呢?该报最终选取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周述实教授进行采访.周述实认为:政府要学会以市场手段管理市场.定价只有符合市场规律,才会被市场认可,政府才有权威.否则,市场机制就可能被政府行为扭曲.受访者周述实,既是专家,善于抓住问题要害,分析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又是当地正厅局行政级别的高级干部,是为甘肃省委省政府提供专业智力服务的本省首席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第一领导,可以说在本地具有专业与行政的双重权威性,在判断兰州市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得失上容易准确、贴切,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特殊社会作用.显然,《人民日报》在专家的遴选上是恰当的,有利于解释性报道平稳落地,是富有建设性的.巧借他人之口,巧借专家之口,打造解释性报道的“何因”要素,稳健、妥帖而聪慧.毫无疑义,解释性报道的报道主体恰当选取受访专家,有利于发挥专家应有的社會能力,从而扎稳新闻报道的“何因”根基,实现专业魅力与政治力量的有机结合,优化新闻报道的质量,推动社会进步.

注释:

① 梁书婷:《〈三联生活周刊〉解释性报道的文本分析》,《商》第2013年第22期.

② 阚倩、傅文雅:《新媒体环境下解释性报道的发展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23期.

③ 罗文辉:《精确新闻报道》,正中书局1991年版,第21页.

④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第498页.

作者简介:欧阳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1;桥美幸,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1.

(责任编辑 庄春梅)

汇总:本文是一篇关于报道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文学引用文献:

[1] 艾略特文学相关论文题目 艾略特文学论文题目如何定
[2] 热门北欧文学论文题目 北欧文学论文题目如何定
[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面论文选题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题目怎样取
《文学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文学论文写作资料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文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