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经典论文 > 文章内容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怎么写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5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
  2. 第二篇摘要范文: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3. 第三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4. 第四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模板: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5. 第五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怎么写:影响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评价
  6. 第六篇摘要范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7. 第七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范文: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8. 第八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格式: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9. 第九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100篇】免费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范文,均为免费优秀摘要,可做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摘要参考,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毕业论文写作必备的免费摘要论文范本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回顾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文献,描述和分析目前国内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方法在反复讨论并预检索后确定检索词及检索策略,而后电子检索CBM、VIP、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截止2011年3月发表的中文文献,纳入所有已发表的关于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问题的调查研究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讨论解决,必要时参考第三方意见.采用定性方法系统总结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由于各研究中留守儿童的界定和类型,研究设计及结局指标的异质性,故没有采用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155篇文献均为横断面研究,其中无对照的横断面研究63篇,有对照的横断面研究92篇.大部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存在较多问题,但也有少数对照研究显示,两组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如不同性别、年龄、监护类型、父母外出情况等)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存在差异.结论现有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诸多问题,但有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存在争议.现有研究中对留守儿童的界定不统一、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设计,影响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对照研究,并进行长期动态观察,从而更准确地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非留守儿童的异同.


https://www.mbalunwen.net/jiazhi/66181.html

第二篇摘要范文: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根据现代留守儿童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使用MHT和EMBU及自编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表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进行了调查,旨在考察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心理问题及二者的关系.

随机抽取了江西省的6所农村中学和4所农村小学,调查学生被试共计1000人,有效被试为813人,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留守儿童所占的比重在全体儿童中最大,尤其是单亲看护人的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情况最差的是同辈看护或无看护的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也不尽如人意,它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心理焦虑总分只是稍低于留守儿童总体;并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存在着性别、年级、独生与否、住宿与否以及父母打工年数的差异;不同看护类型的留守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差异,总的来说,非留守儿童积极性的教养方式(如父亲温暖、母亲温暖等)得分要高于留守儿童和曾留守的儿童,而在很多消极性的教养方式如父亲惩罚、干涉,母亲干涉惩罚等等上,留守儿童与曾留守儿童的得分又要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焦虑总分的回归方程视儿童的看护类型而定,父母和看护人的一些积极性的抚养行为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比如情感温暖或者支持温暖等,但是一些消极的比如拒绝等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就有负面的影响.当然,也有一些抚养方式在某个儿童群体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积极的,但在其他类型的儿童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消极的.

第三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背景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而产生,并将长期存在的一个特殊社会弱势群体.自产生以来,留守儿童数量急剧上升,2005年底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占全国农村儿童的28.29%,预计该数据在今后20年仍将不断攀升.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因群体数量庞大且成长环境特殊在受教育机会、营养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安全、行为与学业发展等方面均处于弱势,而生活在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因其居住地可利用的生活、医疗和教育资源更为匮乏,而成为留守儿童中更加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

儿童健康是儿童福利和发展的最基本指标,对其成年后的健康、社会经济地位乃至终身成就都至关重要.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健康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多从心理健康和社会化发展的视角出发,但对身体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较少,且综合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维度的全面健康研究尚未发现;第二,研究多以现状描述为主,缺乏父母外出务工对儿童健康影响的深入研究,尚不能从现有研究中明确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具体作用路径;第三,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父母外山务工在贫困农村地区对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改变可能与非贫困地区存在差异,因此贫困农村地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不能简单套用非贫困地区的研究结论.理论上讲,父母外出务工一方面可能通过提高收入增加对孩子健康的经济投入,对留守儿童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可能因父母家庭角色的缺失会减少对孩子的健康照料,对留守儿童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这两种途径的作用程度还不明确,无法从总体上推断父母外出务工是提高还是降低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水平.因此,在贫困农村地区开展留守儿童健康的研究,探讨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同时,在贫困农村地区开展留守儿童健康研究也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发现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健康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缩小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间儿童健康差异提供政策落脚点,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儿童健康水平并促进社会公平性发展.

本研究以儿童健康生产理论、儿童健康决定因素理论和依恋理论为基础,以家庭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机制为切入点从经济和家庭照顾两条路径构建父母外出务工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挖掘可能影响留守儿童健康的*因素,进而为增进留守儿童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总体研究目标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索贫困农村地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干预措施,并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具体研究目的是:构建父母外出务工影响留守儿童健康的理论和实证模型;揭示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健康差异;实证研究父母外出务上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探索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路径;提出增进留守儿童健康的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资料来源于《中国贫困地区卫生政策能力加强项目》的子项目《宁夏农村地区妇幼健康研究》,分为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两部分:定量调查于2010年6月进行,包括学生体格检查、学生问卷调查和家长问卷调查三部分;之后根据定量调查的初步结果和深入研究的需要,调查组于当年11月回原调查地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定性访谈,访谈重点是对定量结果的内在原因的探索,同时也对定量结果做进一步的补充和解释.选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典型调查,综合考虑各县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原州区、西吉县和彭阳县作为项目县,根据3个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和调查研究的需要,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3个县的6个乡镇共抽取7所小学,共获取1-6年级2017名小学生的个人信息和1125户家庭信息,学生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能够匹配的共1474对,本研究以这1474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687名,非留守儿童787名.定性访谈在西吉县和彭阳县进行,通过目的抽样共访谈63人.

在儿童健康测量方面,本研究借鉴WHO对健康的定义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健康维度总结并选取合适的儿童健康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在自变量分类中,本研究将调查对象的特征按照其与父母外出务工之间的关系重新归类为儿童类型、背景特征、父母外出务工相关特征和留守儿童专有特征4大类,以便探索和明确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路径和*因素.

在分析方法方面,首先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合适的自变量,以此为基础确定纳入儿童健康实证模型的自变量.具体估计方法依因变量类型而不同,二分类健康因变量采用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考虑到自变量既有连续型又有分类型变量的特点,连续型健康因变量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在广义线性模型设定中,通过Box-Cox和Modified Park检验来确定连接函数和分布,最终确定带有伽马分布和对数连接函数的广义线性模型.

研究结果

(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差异: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虽然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略好,长期健康状况(常见疾病患病、慢性病患病)的差异并不明显,但其短期身体健康状况(四周患病)显著差于非留守儿童,前者四周患病的风险是后者的1.61倍,尤其以跟随其他亲戚留守的儿童四周患病风险最高.

父母外出务工行为除其本身能对儿童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之外,还能通过家庭照顾路径中的增加儿童劳动负担、降低主要照顾者对孩子健康的关注程度、疏离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和延长打工年限等减少对留守儿童的家庭照顾行为来进一步扩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身体健康差异.具体表现为:劳动负担重、主要照顾者不太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主要照顾者与孩子不太亲密分别能使留守儿童的四周患病风险提高107.6%、149.6%和214.0%;随着父母打工年限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四周患病风险逐渐升高,直到到达4年后四周患病风险才开始缓慢下降.

同时,父母外出务工能通过经济路径中的给留守家庭汇款有效降低留守儿童的四周患病风险,为留守儿童身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但父母外出务工增加经济支持的正面效应无法抵消减少家庭照顾的负面效应,因此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状况仍显著差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整体而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比非留守儿童差,体现在留守儿童在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比非留守儿童差,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水平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在孤独感水平上两类儿童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孤独量表得分平均比非留守儿童高0.92分.在不同类型留守儿童中,以母亲一方外出打工、跟父亲留守的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水平最低.

父母外出务工通过家庭经济状况、主要照顾者受教育水平、主要照顾者对孩子心情的关注和主要照顾者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差异来导致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数值每增加1个单位,儿童孤独量表得分平均减少0.02分;主要照顾者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个单位,儿童孤独量表得分平均减少0.01分;当主要照顾者不太关注孩子心情时儿童孤独感水平提高为非常关心时的1.07倍,当主要照顾者与孩子的关系不太亲密时儿童孤独感水平提高为非常亲密的1.10倍.

在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中,未发现增加经济支持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反而因父母外出打工、所获得的家庭照顾有所减少导致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产生消极的看法和内心感受,以及父母在儿童年龄较小时外出打工和与孩子联系频率较低都能给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当留守儿童经常因父母不在身边而心情不好、觉得打工父母不太关心自己、很少想念打工父母、非常想和父母在城市一起生活时,其孤独感水平为对照组的1.07、1.07、1.06和1.03倍;儿童开始留守年龄每增加1岁,其孤独量表得分平均下降0.01分;随着打工父母与孩子联系频率的下降,留守儿童孤独感水平逐渐升高.可见,父母外出务工通过家庭照顾路径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会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行为表现、学业表现以及综合社会适应能力均比非留守儿童差,两类儿童间差异尤其在社会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最为显著.

虽然父母外出务工行为本身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无显著影响,但它能够通过引起儿童主要照顾者年龄、文化程度、焦虑或沮丧水平和与孩子亲子关系的一系列变化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差异,表现为:主要照顾者年龄越大,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越高;当主要照顾者为文盲时,儿童具有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可能性仅为主要照顾者为非文盲时的0.68倍;但当主要照顾者精神状况较差(自感焦虑或沮丧)时,儿童具有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可能性反而为主要照顾者精神状况较好时的1.64倍;当主要照顾者与孩子关系不太亲密时,儿童具有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可能性仅为二者关系非常亲密时的0.60倍.

同时,父母外出务工通过增加对留守家庭的经济支持来有效影响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表现为: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留守儿童具有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可能性越大;能得到打工父母汇款的留守儿童具有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可能性高于未能得到打工父母汇款的留守儿童.

虽然父母外出务工所带来的打工父母对儿童照料减少的各个变量均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无显著负效应,但父母外出务工所引起的留守儿童主要照顾者相关特征的变化能显著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且从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于非留守儿童可以判断,减少儿童照料的累加负面效应仍然超过增加经济支持所带来的正面效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认为,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状况存在差异: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比非留守儿童差,社会适应能力与非留守儿童无明显差异.儿童健康危险因素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群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暴露于身体健康危险因素(儿童劳动负担重、主要照顾者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低、主要照顾者与孩子不太亲密)的可能性较高,暴露于心理健康危险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差、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低、主要照顾者与孩子不太亲密)的可能性较高,暴露于心理健康保护因素(主要照顾者对孩子心情的关注度高)的可能性较高,暴露于社会适应能力危险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差、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低、主要照顾者与孩子不太亲密)的可能性较高,但暴露于社会适应能力保护因素(主要照顾者年龄较大)的可能性也较高.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经济支持增加的正向作用远小于人力支持减少的负向作用,当留守儿童跟祖父母留守、主要照顾者受教育水平较高和能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面对父母外出务工的家庭环境变化时,能得到较好的健康状况.

主要政策建议:现阶段针对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健康促进策略仍应以降低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以及

第四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模板: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目的:了解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差异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宁夏固原市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7所小学的201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家长调查获取1474名学生的家庭信息.结果: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整体偏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比非留守儿童差,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孤独感较强、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父母外出务工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三个最主要因素.结论:加强留守儿童家庭中的亲子沟通,提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以及老师帮助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和同伴关系是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第五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怎么写:影响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描述并分析影响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CBM、VIP、CNKI和WanFang Data截至2011年3月发表的中文文献,纳入已发表的关于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研究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而后交叉核对,如有分歧通过讨论或参考第三方意见达成一致,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系统总结纳入文献的信息和结果.结果共检索到3252条记录,经筛选后最终纳入49篇横断面研究.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四大方面的近30种具体的影响因素,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亲子关系、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双亲外出情况和外出时间等.结论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很多,目前已开展了较多研究,但相关研究的质量均不高,论证效能低.部分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尚存在分歧,以后应针对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开展高质量的纵向动态研究,深入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2500字本科论文、3000字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学科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范文选题

第六篇摘要范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存在数千万的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外出务工的父母亲分离,使他们在正常的生长环境中经常性地缺少了来自父母的教育与关爱,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存在适应不良倾向.

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的来说,基本处于正常的状况,没有达到需要特别关注的程度.但是,少部份留守儿童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部份留守儿童在某些指标或因素方面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这些指标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社交与人际关系不畅、抑郁与孤独、自我评价不高、身体症状与适应不良.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不容乐观.

导致大规模的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外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均衡与留守儿童教育体系存在残缺,前者产生留守儿童问题,后者导致素质教育不到位,此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大环境不能达到正常儿童的心理需求;而留守儿童的群居关系不协调、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出现偏差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内因,前者导致留守儿童产生情感缺失、价值观错乱等问题,后者使留守儿童个体产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等人格缺陷.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路由宏观到微观,由大环境到小环境,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构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多元支持体系.首先要强化政府的主导功能,完善区域经济结构,实行城乡一体化改革,强化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与引导: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建立各部门协调机制、建立寄宿制学校、鼓励社会志愿者帮扶、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关爱女孩行动中特别关注留守女童、建立城乡儿童结对活动、完善社区管理职能、贯彻教育公平理念等.其次,要构建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坚持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目标,学校、家庭、社会要围绕素质教育,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全方位地在各个环节体现教育的作用与优势,尤其是学校的素质教育,要改变教育观念、加强德育、加强专题心理健康辅导、加强任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环节、多关注成绩以外的因素.再次,促使留守儿童群居生活丰富化,父母、老师、临时监护人、同辈人要共同构建多元互动群居关系网络,全面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维系情感、亲情的纽带.最后,要提升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理论与技能,指导与帮扶留守儿童纠正不良的人格倾向.

第七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范文: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为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327名西南地区留守儿童施测心理一致感量表简版(SOC-13)、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中的同伴依恋分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HS).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均显著高于男生,(2)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信任、心理一致感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疏远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前者显著负向预测后者,(3)心理一致感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效应,*效应占总效应的4.9%.因此,可通过调节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和同伴依恋水平对其心理健康进行干预.

第八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格式: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为有针对性的展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王极盛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湖南省3个地区6所学校的670名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 1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总检出率为57.14%,2留守儿童男生与女生在敌对和心理不平衡上差异显著(t等于2.17,2.71,P<,0.05),3监护人为母亲的儿童在抑郁上的得分要低于监护人为父亲、祖父母的且差异显著(F等于2.90,P<,0.05),4父母的打工年限会对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等产生影响(F等于3.09,2.94,P<,0.05).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九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79-2012年.按照纳入标准[公开发表的文献、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查、设立合理的非留守组作为对照、有完整的样本统计量]进行选择文献和提取资料.对纳入的12篇文献进行Mata分析,用RevMan 4.2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各研究结果合并的加权均数差和95%的可信区间.【结果】统计结果显示,MHT量表中八个维度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除最后二者外,其他六个维度的得分留守组均高于非留守组(P等于0.000 1~0.03).【结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展开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十篇摘要范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然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务工性劳动力转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一种高位态势,农民“候鸟式”流动将延续相当长时间,由此导致滞留在家的留守儿童数量也将持续居高,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健康成长问题也将长期存在并更加为社会广泛关注.然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其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留守儿童之所以会产生行为偏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关系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我国未来整体的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等问题.

本文结合鹤峰县留守儿童的现状,通过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究,从分析中找出目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通过分析目前鹤峰县留守儿童心里健康问题介入方面的现状与不足,从介入路径和介入方法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介入工作的见解.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我国未来对于介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提提出一定的建议.

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目前普遍存在着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心理问题、性格心理问题、情绪方面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等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在人际方面分别存在这与父母亲、抚养*人、同辈群体的交往问题,在学习心理方面分别存在着学习自控能力差、兴趣低、自卑心里等心理问题,心理情绪方面也分别存在着孤僻和抑郁、自卑、恐惧、越轨、逆反等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别从个体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方面入手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路径,并运用个案、小组、行政三种方面提出了介入的策略.

这是一篇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摘要范文资料.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引用文献:

[1] 新颖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题目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标题怎么定
[2]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题目集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参考文献外国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外文文献怎么找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怎么写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