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经典论文 > 文章内容

科技获奖论文范文参考 科技获奖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科技获奖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1

科技获奖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科技获奖论文范文参考:高校院系科研绩效综合评价与优化研究
  2. 第二篇科技获奖论文样文: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3. 第三篇科技获奖论文范文模板: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因研究
  4. 第四篇科技获奖论文范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研究
  5. 第五篇科技获奖论文范文格式: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

★100篇免费科技获奖论文范文,可用于科技获奖论文写作参考研究,为你的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提供有价值的科技获奖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科技获奖论文范文参考:高校院系科研绩效综合评价与优化研究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科学研究主体,研究水平、研究程度始终处于科技发展的前沿,是提升国家整体科研实力以及我国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如何提高高校的科研能力,是近年来高等学校管理者和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加强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管理,是有效提高高校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早期我国的科研绩效评价多以定性评价为主,也就是同行评议法,请来该领域的专家以及行政人员共同评价一项科研工作的学术水平.近几年,为了提高科研评价的科学性,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始引进国外的绩效评价理念,尝试用新的方法对我国高校的科研绩效水平进行评价,但就目前而言,理论界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并不系统,内容较为笼统,缺乏科学性.本文从我国工科高校院系科研绩效特点分析入手,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关于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现状,通过广泛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详细分析了影响高校科研绩效水平相关指标的内涵及测定范围,并运用U型法和熵值主客观相结合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构建了以期刊论文、纵向科研项目、专利、科研获奖与成果鉴定、学术*、成果转化六个指标为主要内容的高校科研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体系.并应用该模型对某高校二级学院的教师科研绩效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编制了基于Java语言的高校院系科研绩效评价管理系统.同时,本论文还以某高校四个二级学院五年的数据为样本,对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之间以及各评价指标与科研绩效综合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高校院系科研绩效综合水平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另外,本文引入了数据包络分析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构建了高校院系科研绩效DEA静态和动态测度模型.在静态测度模型中,考虑到科研活动中存在边际收益递增现象的问题,通过变换函数对参考集对应的生产可能集进行变换,使其满足传统DEA方法对生产可能集的凸性要求,从而能够采用传统DEA方法对存在边际收益递增的高校院系科研活动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在动态测度模型中,考虑到科研活动投入产出的滞后性,调整了投入和产出数据的时间组合,构建了反映滞后期的投入产出系统,运用Malmqui st指数分解出反映高校科研活动的动态指数变动.并运用构建的考虑边际收益递增的静态测度模型和考虑滞后期的动态测度模型对10个二级学院的科研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高校科研绩效DEA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本文利用生产理论分解分析PDA方法建立了高校科研成果驱动因子分解模型,将影响科研成果变化的因素分解为潜在的单位经费投入成果产出变化、潜在的人均经费变化、师资力量变化、经费投入技术效率变化、师资投入技术效率变化、经费投入技术变化和师资投入技术变化七个指标.以10个二级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对2010-2013年科研成果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对论文、专利和获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为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二篇科技获奖论文样文: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科技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经过60余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断摸索改进,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日臻完善,已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等五个国家级科技奖项.国家每年投入了数亿元用于科技奖励事业,加上人力和物力等其它有形和无形的投入,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然而与数额巨大的投入相比,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产出却显得差强人意,带来的科技效应、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也很有限.因此,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和优化,有利于激励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朝有利于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向去发展.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科技奖励的本质、科技奖励的效应、科技奖励的功能、科技奖励的结构体系、科技奖励的控制方式以及运行绩效评价的流程和方法等.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在经过起步与探索、恢复与发展及改革与完善三个阶段后,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且相对固定的运行程序,主要包括推荐、评审和授奖三个环节.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影响因子主要包括奖励设置的合理性、奖励客体的协调性、奖励时机的恰当性、评奖资格的严格性、激励方式的有效性、评审力度的大小、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及工作安排的规范性等八个方面.其*励设置的合理性、奖励客体的协调性与工作安排的规范性三个影响因子的变化方向与运行绩效的变化方向相反,其它五个影响因子的变化方向与运行绩效的变化方向一致.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价指标可分为奖励投入和奖励产出两大类,其*励投入可从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和设备投入三个方面来衡量,奖励产出可从获奖项目数、获奖人员数和奖励效应三个方面来衡量,每个二级指标下面又包括若干个*指标,本文采用群组层次分析法和yaahp 0.5.2软件计算和确定了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1979-2009年的运行绩效都没有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即奖励投入存在冗余现象,而奖励产出相对不足;从奖种来看,无论是从获奖项目的角度还是从获奖人员的角度来看,奖励成本最高的都是国家自然科学奖.换个角度来说,在奖励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奖项目数和人员数都应该得到增加.从各个奖励年度的松弛变量来看,投入指标中冗余现象较严重的是人力资本和资金投入,而设备投入相对不足,说明科技奖励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亟需提高;产出指标中获奖项目数、获奖人员数和奖励效应都有增加的空间.

提高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一种思路是在保持现有奖励产出不变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奖励投入的冗余现象,包括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和设备投入的减少等;另一种思路是在保持现有奖励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加奖励产出,如增加颁奖项目数或人员数、提高奖励效应等.但是,运行绩效的优化不是单个影响因子或评价指标的改进,而应该立足于整个奖励制度,按照系统论的思想来进行优化.因此,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运行绩效进行优化,需要加强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高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信息化水平,改进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三篇科技获奖论文范文模板: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因研究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因的研究,探讨生物医学科学共同体中极少数具有原始创造性的科学家如何成为精英人物,他们与一般生物医学科学家在成就上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他们的成长、成功、成才与社会发展之间究竟怎样关联;通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展,研究现代生物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我国当代生物医学科学的发展;针对我国生物医学科学研究诺贝尔奖级成果产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革发展的对策,为国家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战略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研究对象

190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4位获得者的科学产出基础信息和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5位获得者获奖前科学产出情况.

资料来源

1、有关原始数据委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自相关数据库采集综合,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87~2003年的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技论文与分析》,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5~2004年的年度资料汇编《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资助项目统计资料》,

4、国内外有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成果与获得者的书籍和报刊资料.

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检索方法.

2、比较研究法:比较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情况.

3、专题组讨论法:在讨论主持人的引导下,就所研究的问题广泛、深入、自由地交换意见和观点,研究者依此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4、Spearman相关分析:从代表性与独立性角度挑选派生指标,对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并作散点图描述.

5、聚类分析:用动态聚类法寻找一些能客观反映研究对象之间亲疏关系的统计量,然后根据这种统计量把研究对象按距离相近或性质相似的原则分成若干类.

6、层次分析法(AHP):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评估对象依评估目的所确定的总评估目标进行连续性分解,得到两层评估目标,并以第二层作为衡量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估指标.然后依据这些指标计算出一综合评分指数对评估对象的总评估目标进行评估,依其大小来确定评估对象的优劣等级.综合分析指数GI的公式为:GI等于sum from i等于1 to m C_i* P_i

研究结果

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教育价值

具体有:正确的科学理念,活跃的创新思维,深厚的实践底蕴,崇高的理想境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获奖者能产生乐观感受的生动经历.

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价值

具体有:关系到国家科学能力提高的战略决策,关系到民族自信心增强的心理依据,关系到我国生物医学科学水平能否以及何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有助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有助于科学反映世界重大科学成果和科学介绍国际重要科学领域及顶级科学家.

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与科学产出高峰年龄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应后移至少5~10岁,即在31~55岁之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产出高峰年龄:SCI论文数、被引次数和期刊影响因子高峰年龄平均分别为51.00、47.71和48.62岁,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获奖年龄与SCI论文数高峰年龄、SCI论文被引次数高峰年龄、SCI论文期刊影响因子高峰年龄的差值平均数分别为9.76、13.05和12.15年.

4、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数量与质量关系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SCI论文数、被引次数和期刊影响因子存在正相关关系,科学论文质量高峰比数量高峰早2.39~3.29年.

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年龄重心与获奖研究年龄集中区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年龄重心为53.62和75.15岁,获奖研究年龄集中区为35.52~39.52岁和57.05~61.05岁.

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一般成因

时空特征:获得者获奖年龄跨度为32~87岁,出生年代跨度为110年,较多人出生在换季时节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社会发展较快地区.年龄特征:获得者获奖年龄曲线呈起伏较大、前低后高的不规则曲线,最大与最小振幅基本相等,平均为56.66岁,3/4左右集中在41~70岁,最大、最小与平均获奖年龄均呈增大趋势,平均寿命78.73岁.年度获奖人数特征:近50年来平均在2人以上.学科特征:各级学科间分布不均衡,一级学科中生物学最多,占65%;二级学科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最多,占28.33%;生物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趋势,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日趋明显;学科获奖人数与本学科在科学界地位有正相关关系.

7、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内在成因

教育基础:97.29%具有博士学位,且获得年龄较小,2/3集中在23~27岁,大多来自世界名校.创新原动力:均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和责任感等非功利化因素.科学素质:学校中恰当的科学教育提供了最终基础,工作后平均39.5岁被聘为教授,且多在世界名校,学术积累始终领先于一般人.人文底蕴:基础是科学自觉,彰显是人文自觉,内核是人文价值,其成功之处在于科技创新与人文底蕴的融合.

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外在成因

学术优势积累的研究环境:获得者研究生时期多在世界或国内学术研究中心,工作后大多又继续了这种优势,获奖前平均有2.05所高校、1.33个研究机构和0.57今医疗机构的工作经历,有20.18年、7.29和2.38年的高校、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工作年限,平均在1.75个国家工作了29.84年,在20世纪50年代后,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平均数量与工作年限均呈增加趋势.学术优势积累的条件背景:国家为经济、教育、科技强国,能在宏观科技政策方面创造条件;有充足经费投入;能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和博士生,有一大批世界级生物医学科学家;重视和加强全民教育,提高国民科技素质,重视和加强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国家创新系统中科技管理体制合理,有支持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创新科技管理机制.

研究结论

1、提出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的成长规律

具有科学创新原动力;科学研究生涯起点早而高;具有大量丰富的学术常规研究基础;具有学术前沿的国际视野;实验条件不低于国际同行,属高水平创新基地,有良好学术氛围;具有充足科研经费与高水平科技产出;具有高科学素质;具有原始性创新成果;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所在国家社会经济、教育、科技发展状况较好,有利于原始性创新的基础研究体制与机制,有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生物医学科学家.

2、提出国家产出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成果的战略管理创新思路

科技经费投入的高比例、多渠道、强重点,大学在基础研究中起主导作用,生物医学在学科领域中居优先地位,有一批世界级的生物医学科学家,有竞争、合作、创新的学术环境.

建议

本研究就我国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成果的产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速建设世界级研究型大学,加快进行博士生教育改革,

2、重新构建和调整国家创新体系,高比例、多渠道、强重点地增加基础研究经费,

3、切实确立生命科学在学科领域中的优先地位,

4、尽快培养一批世界级的生物医学科学家,

5、创新科技管理,创造科学家学术优势积累的良好环境条件,

6、加强全民教育,提高国民科技素质.

本研究创新点

1、首次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作为一个系统,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

2、首次从科学产出角度,进行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年龄因素分析,主要结论包括:①顶级生物医学科学家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后移至少5~10岁,在31~55岁之间;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年龄与SCI论文数高峰年龄关系(r_s等于0.599,P等于0.0001)、与SCI论文被引次数高峰年龄关系(r_s等于0.553,P等于0.0001)、与SCI论文期刊影响因子高峰年龄关系(r_s等于0.381,P等于0.004),及其与科学产出高峰年龄的差值平均数;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年龄重心与获奖研究年龄集中区;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质量高峰比数量高峰早2.39~3.29年,

3、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为依据,第一次系统提出了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的成长规律,

4、首先系统提出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获奖成因,包括:①一般成因:时空特征,年龄特征,年度获奖人数特征和学科特征;②内在成因:教育基础,创新原动力,科学素质和人文底蕴;③外在成因:学术优势积累的研究环境和条件环境,

5、结合我国实际,率先提出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教育价值和研究价值,以及我国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的战略管理创新思路.

继续开展本研究的设想

1、进一步科学选择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科学产出测度指标要素,

2、进一步收集资料,力争将全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科学产出作为研究对象.

第四篇科技获奖论文范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化,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后勤工作的社会化,学分制的推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双向选择等诸多方面导致高等学校学生班级和学生会组织管理功能弱化.同时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逐步展开,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发展迅猛,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部门(各级共青团组织)的管理者如何指导和管理学生社团的能力正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效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团管理者作用的发挥,如何提高学生社团管理者效能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从领导方式研究入手,探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四种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问题,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者不断提高领导效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科技获奖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科技获奖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2500字高校毕业论文、8000字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科技获奖学科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科技获奖论文范文题目

论文在说明共青团组织形态的基本特性、应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原因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适用性三个问题的基础上,选择了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作为基础理论.紧紧围绕论文提出的七个核心研究问题展开研究:

(1)完成领导方式及其相关变量、领导效能及其相关变量、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关系的测量分析和学生社团成熟度及其相关变量的测量分析.

(2)完成预调查问卷与正式调查问卷的领导方式、领导效能与学生社团成熟度量表制定.选择国外著名的LBDQⅫ的多因素领导方式量表、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的短式量表和波特、斯蒂尔斯和茅德(Porter,Steers&Mowday)编制的组织承诺量表,经过预问卷调查和正式问卷调查的因素分析,精简并修改后组成正式调查问卷的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量表.利用Allen的情景指导模型所划分的学生社团四种成熟度水平,制定出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成熟度水平潜在评价指标,通过预问卷调查的因素分析对潜在指标进行筛选与修改,形成包括28个指标四个水平的高校学生社团成熟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成熟度水平的指标进行解释与定义.

论文以重庆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和北京大学九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展开正式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1)经过预调查问卷制定出的正式调查问卷的领导方式量表与领导效能量表具有较满意的信度和效度.

(2)成熟度量表的KMO和Bartlett检验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应用于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成熟度评价,同时评价的数据结果还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要根据学生社团成熟度水平来权变地选择领导方式提供了直接依据.

(3)采用方差分析来考察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评价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对于假设1:不同身份,性别,年级:入社团年限,与指导老师相处时间,获奖情况,学校,专业,社团类型情况下,高校学生社团对领导者的四种领导方式评价有差异,研究发现对于命令型领导方式,年级、学校变量符合假设,其它变量不符合假设,对于说服型领导方式,获奖情况、学校、专业和社团类型符合假设,其它变量不符合假设,对于参与型领导方式,全部变量都不符合假设,对于授权型领导方式,性别和学校变量符合假设,其它变量都不符合假设.对于假设2:不同身份,性别,年级,入社团年限,与指导老师相处时间,获奖情况,学校,专业:社团类型情况下,高校学生社团对领导者的领导效能评价有差异,研究发现在学校变量上符合假设,其它变量都不符合假设.

(4)采用通过组织绩效变化程度的的评价方法来进行领导效能的客观测量,完成九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领导效能客观测量的一个实例.

(5)构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领导方式取向与领导效能的关系模型.

首次定量化地反映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各种领导方式的表现程度与下属激励度(即领导效能)间因果关系,模型还形象地表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各种领导方式取向对于领导效能的贡献程度是不相同的,按照贡献程度的大小排序依次是:参与型领导方式、授权型领导方式、命令型领导方式和说服型领导方式,这个结果也是与学生社团成熟度水平评价排序结果为Ⅳ级成熟度相符合.T检验结果表明四种领导方式的行为复杂性和行为简单性两组样本在下属激励度上的差异十分显著,表明行为取向的复杂性对领导效能有显著影响,即善于运用多种领导方式的领导者(其行为取向的复杂程度高)往往能够取得更高的领导效能.

本研究的结论是: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下,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部门的管理者要善于根据学生社团成熟度水平,权变地采取多种领导方式取向相结合的领导方式才有利于取得较好的领导效能.研究成果对于提高领导才能和工作绩效,以及加强对学生社团管理队伍建设的宏观领导,提高领导效能等方面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理论支持,对于有效指导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的领导科学研究中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领导方式的理论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第五篇科技获奖论文范文格式: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

本文以系统的发掘、搜集和考证中国25史与相关的史料为基础,对中国文明诞生以来科技奖励活动和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试图梳理清楚我国从古至今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反映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今天各个历史阶段的科技奖励状况和特点.同时通过与国外科技奖励的简要比较,评述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今天的科技奖励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借鉴.论文研究的重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作用,并通过科技奖励的发展史实来深化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的每章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科技奖励史实、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发掘和分析.每章的研究要点如下:

第一章:阐述了从上古以来到明代末期中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演进过程.人类最早的科技奖励活动,是从对政治、军事方面有功的赏赐发展而来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对“格致学”和技艺方面的奖励有了较快的发展,从主要对天文学、医学的奖励扩展到对农业、军事科技、建筑等领域.这一时期,诸子百家对奖励的作用多有论述,并将其升华到一定的高度.这些论述和认识,直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和积极的借鉴作用.


https://www.mbalunwen.net/jiazhi/85261.html

第二章:阐述和分析了清代科技奖励的发展路线、转折及特点.清代是我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走向制度化科技奖励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既来自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我国传播的推动,也反映了在科学救国、科学强国思想下中国民众的自我觉醒.虽然这时的制度化科技奖励是建立在专利制度上的,但对推动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技术产品从模仿到自我革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章:论述了民国时期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本章首先论述了从民国初年到抗战爆发之前,随着近代科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科学建制化出现,民国政府、研究院所和社团设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科技奖励的特点;其次论述了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民国政府科技奖励的侧重点,如注重实用技术和替代品的奖励,对基础研究激励重视不够等.第三是论述和分析中国*领导的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和产生的积极影响.

第四章:论述和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奖励进入了新的阶段.本章论述了五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特点以及省市科学技术奖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现状和特点,并简要概括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奖励的作用.

第五章:对当代中国和国外科技奖励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章开头简要回顾了西方科技奖励发展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20世纪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其后从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视角对中外科技奖励在推荐形式、评审程序、奖金额度的变迁、影响奖励知名度的各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对我国与当代最发达国家美国、毗邻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个案比较分析,最后指出了当代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此外,附录中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有关科技奖励的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包括对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各种起源理论、专利制度与奖励制度的关系、奖励制度与科学资助(基金)的关系以及国外激励心理学的论述和分析.

总之,本文主要的努力方向是:对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考证和系统的研究,从浩繁的文献资料中发掘出我国古今科技奖励的丰富史料,整理归纳古代贤哲有关奖励的论述和理论,分析不同时期科技奖励的特点.同时,对当代中国与国外科技奖励在评审、奖金强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与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差异,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国外科技奖励制度中可资借鉴的内容.

本文是一篇科技获奖论文范文,可作为选题参考.

科技获奖引用文献:

[1] 科技获奖方向论文题目 科技获奖专业论文题目怎样拟
[2] 科技获奖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科技获奖专著类参考文献哪里找
[3] 科技获奖论文提纲格式 科技获奖论文提纲如何写
《科技获奖论文范文参考 科技获奖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科技获奖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