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经典论文 > 文章内容

职称考试论文范文参考 职称考试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职称考试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6

职称考试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职称考试论文范文参考: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研究
  2. 第二篇职称考试论文样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研究
  3. 第三篇职称考试论文范文模板: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4. 第四篇职称考试论文范例: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
  5. 第五篇职称考试论文范文格式: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感的影响研究

★本文收集了100篇免费职称考试论文范文,都是免费优秀的相关论文范文,可以做为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写作相关范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职称考试论文范文参考: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研究

教育制度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教师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而教师评价则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质量保障环节.完善的教师评价系统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也增强教师专业队伍建设,因此是世界各地教育改革和教师改革的重要内容与趋势.美国近代以来也在联邦政府的指导下遵循一个孩子都不能掉队、力争上游等各种法案项目的号召不断推行着从问责到专业化再到基于标准化的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政策改革.在我国,教师改革是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的核心,教师质量及其评价和监控也已经成为教师改革的重中之重.对教师评价的研究因而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而对教师评价的政策研究又是当前我国相关研究领域中较为匮乏但亟需发展的方向领域.美国在教师评价政策发展和改革领域,以及在教师评价及其政策的相关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和成就,可以为我国及世界各国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型和成功经验及值得审慎思考的教训.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善.我国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虽然经历了由奖惩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的过渡和转折,当前的教师评价政策也虽然建立在发展性评价制度的框架之下,更加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和意旨,然而,实质上在很大程度上我国教师评价政策和实践与教师职称评定政策制度混叠在一起,依然具有浓厚的服务于组织人事管理的功利性功能,依然具有很强的人事行政管理倾向,过多地将教师表现和学生高风险考试捆绑在一起,且添加了许多未必能够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标来评定教师质量,间接进一步导致了教师与教学核心的偏离,为教师发展和学生学习造成了无效的甚至起到反作用的后果.这样的教师评价体系亟待改革.美国教师评价政策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给我国乃至其他国家都有一定的有益启示,它的改革被称为促进了教师教学新纪元的开启,使得教师教学评价不再是一种形式,而将真正影响教师的教学有效性.我国的教师评价改革需要借鉴成功的经验,本研究旨在通过美国教师评价政策的系统研究,提炼出对我国有益的可本土化、可操作化的建议和策略,用来贡献于我国任重道远的教师评价改革中.


https://www.mbalunwen.net/jiazhi/94390.html

本研究选取政策研究的视角,采用政策文本和内容分析方法、比较政策分析、批判政策分析、案例法等,在政策研究基础框架下,对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为中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改革、巩固中国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具体而言,本研究剖解了政策研究的核心要素,即政策环境、政策价值取向、政策制定、政策参与主体、政策实施及政策效果等,以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为主体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和分析了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的历史变迁,不同价值取向和环境背景下教师评价政策标准的更迭,美国从政府到地方各级教师评价政策制定的选择过程,美国教师评价政策执行过程中多个参与主体和利益相关者间的权力较量与制衡,及美国教师评价政策实施效果的考量.最后结合对中国本土教师评价相关政策的梳理与问题分析,在中美比较的基础上,系统提出其对中国教师评价政策改革的启示.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具体为:

第一,关于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发展的历史变迁研究,系统梳理了美国中小学在职教师评价的发展历程、相应制度政策发展历程及相关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笔者将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历史划分为四大阶段:二战前、二战后至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至二十世纪90年中期、二十世纪末至今.系统研究发现,各阶段都取得了教师评价理念、框架、技术工具及政策制度等方面的成就和重要飞跃.

第二,关于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环境和价值观取向的分析,笔者认为教师评价标准的制定是政策制定者和教育管理者在特定社会环境和教育发展背景下具有特定价值导向和利益取向的主观建构.不同教师评价标准的不断变更和教师评价政策的演变凝聚和体现了特定时代下特定权力主导者的价值取向.美国历史上中小学教师评价标准的变更受到不同阶段教育系统内外部的多方面环境和价值观体系影响,对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的理解离不开对教师评价标准背后的隐含价值取向的剖析.

第三,关于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制定与内容的分析,笔者认为政策需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和人们的选择变化而被修订;因此,政策制定的过程其实不是一个僵死的一时的过程而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笔者基于对美国大量的各级政策文本及相关报告的分析研究,侧重于从政策制定过程的视角分析美国教师评价政策在联邦政府、州政府、学区等各层参与决策和选择的过程,并发现这一过程具有*性、多样性、互动性、动态性、立体性的特征与规律,同时在各级政策制定者之间充满矛盾、张力和悖论.

第四,关于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实施状况的分析,笔者以美国教师质量委员会的国家级和州级教师政策年报以及州政府的力争上游政策执行年报作为主要参考资料,对美国全国范围及以麻萨诸塞州为代表的州推进的新教师评价政策实施状况进行分析,侧重教师等参与主体的视角,研究美教师评价政策对教师发展、学生学习、学校发展等多方面产生的效果及满意度考量.研究发现,在汇报—审核—审批的上下级政策实施过程中充满文字张力及其背后的权利的协商.

第五,关于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主体参与者的分析,笔者在分析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体系中多元参与主体的作用及角色功能的基础上发现,好的教师评价体系是需要各级政府、地方学区、学校教师和行政管理者,乃至学生家长、社区公众等共同合作与参与的.他们各自分别代表了一定的权利利益关系,也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并发挥着必要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之间的博弈和权力较量与抗衡才形成了最终的教师评价政策及导向了最终的结果.教师评价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是各利益代表间相互权衡、较量和博弈的过程,最终制定和实施的政策面貌体现了各方力量协商与对抗的结果.

第六,关于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研究对中国的启示的分析,笔者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选取我国二十余个涉及了教师评价内容指示的国家级政策法规文本,和十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的“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作为分析样本,来对我国现行教师评价政策进行剖析,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在政策制定程序、政策内容建设、政策目的与功能、政策执行环节等多方面显现的问题,结合前文研究问题的发现,在中美教师评价体系的对比基础上,提出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体系给我国的用以改善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的有益启示和建议,具体包括:(1)在教师评价政策内容体系方面进行更加系统的完善;(2)加强教师评价政策的立法建设和法律保障;(3)改革教师职称评价制度,使之与教师评价政策分离;(4)建立激励机制,以财政划拨专项经费刺激改革;(5)鼓励教师、学校等多元主体及第三方机构的政策参与和支持;(6)强调科学标准与人文考量的结合;(7)引入评价者培训、评价者考核及资格认*度;(8)建立教师质量评价与监测数据库,实现教师评价政策体系电子化等.

第二篇职称考试论文样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研究

少数民族语言是我国拥有该少数民族语言人民群众的重要信息和思想交流工具,是该民族独特思维方式以及民族心理的重要体现,承载着该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蕴含着该民族深厚的民族情感,往往是该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然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在迎来难得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从国家政策的高度审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问题,进而从国家政策创设、完善和执行的角度,借助国家政策的保护、扶持和促进来*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困局,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针对以上重要问题,本论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以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已有语言本质理论的探讨与分析,阐明了笔者对语言本质的实践人文文化论观点,之后结合对文化、民族等重要概念的重新认识,以语言实践人文文化论的视角论述了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诉求.进而本文概括性地回顾和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重要政策,并对以上两阶段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的所呈现的特征进行了概要性分析.接下来,本研究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在取得较为翔实丰富数据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的成效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通过综合运用文本分析、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所存在的缺失进行了归因分析,力求探明影响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性因素.最后,本研究以语言实践人文文化理论为依据,结合理性选择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功能主义理论等三大社会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导向原则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探讨,并结合以上理论针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政策导向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政策性建议.

第一章:绪论.本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背景及缘起、选题目的及意义,综述了与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设计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框架,明确了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现存不足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第二章:从语言本质看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诉求.本部分通过对现有典型语言本质理论的述评,结合对文化、民族等重要概念的重新认识,提出并阐明了笔者语言实践人文文化论的观点,进而运用实践人文文化论的观点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诉求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三章: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发展历程概览.本部分主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及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进行了概括性回顾与梳理,勾勒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并对呈现特征了概要性分析.

第四章: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成效分析.本部分在对我国语言使用状况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基本态势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五章: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成效归因分析.本部分主要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及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现实状况的深入分析,探讨了民族学校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民族学校教学评价与升学考试、教师及公务员等公职考试和录用、干部选拔与职称评审、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等诸领域所存在的影响和制约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性因素.

第六章:少数民族语言传承政策导向探讨.本部分基于语言实践人文文化本质理论及理性选择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功能主义理论等三大社会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政策导向原则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最后针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政策导向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政策性建议.

结语.本部分主要对本论文所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情况进行了概括性总结,进一步指明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并表明了本论文对研究主题的基本看法.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一是在于在对语言本质理论的探讨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阐明了语言实践人文文化论的观点,并以此为视角,结合理性选择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功能主义理论等三大社会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诉求及少数民族语言传承政策导向原则进行了理性探讨.二是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及数据统计分析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现实状况进行了反映和揭示并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各方面政策性因素.三是结合理性分析与实证研究,针对相关具体问题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语言传承,有助于实现我国语言和谐、健康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第三篇职称考试论文范文模板: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义语,成为教师基本素养的一部分,成为教师新的职业存在的基本表现形态.“教师即研究者”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和教师教育的热点问题而倍受关注.

与“教师即研究者”的理论研究相比,“教师即研究者”的实践研究显得相当薄弱,关于具体学科的教师教学科研更是凤毛麟角.正因为对教师教学科研实践研究的匮乏,使得现阶段教师教学科研的实践存在一些迷茫和困惑,甚至阻碍了教师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即研究者”的研究已经到了必须由理论研究向实践研究转向的关键时期.

本论文基于物理学科的视角,以中学教师的物理教学科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实证数据的分析探讨了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发展特点以及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主要影响因素.论文由三个研究组成:研究一,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现状分析,研究二,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发展特点分析,研究三,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对来自7个省的765位中学物理教师的物理教学科研情况进行了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教师教学科研的态度和认识、教师教学科研素养、环境支持、教师参与教学科研情况以及教师教学科研的成效5方面内容.为获得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特点的实证数据,本论文对80年代以来在《物理教师》、《物理教学探讨》杂志上发表的教学科研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样本选取了1980-1983、1989-1990、2005-2007三个时段,共分析论文2447篇,其中由中学教师独立或参与完成的论文1827篇.内容分析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类目,内容分析的细目表由笔者在对文献研究基础上研制而成.通过对3个时段中学教师教学科研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与比较,总结出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在3个时段上的研究特点以及发展变化的特点.最后,结合对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现状调查、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影响因素调查以及对中学教师、教研员的访谈等,对影响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参与物理教学科研的教师人数迅速增加,中学教师正在成为物理教学科研的主力.对两杂志不同研究时段的论文统计发现,1980-1983时段,由中学教师独立或参与完成的论文占该时段有效论文总数的47.2%,1989-1990时段,该比例增加到68.6%,2005-2007时段,该比例又再次增加到80.4%.现状调查发现,78.3%的中学教师曾发表过教学科研论文(包括正式发表或在大会交流、收入汇编),74.8%的中学教师曾主持或参与过课题研究(包括国家级、省级、市厅级、校级).

(2)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研究内容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研究内容的范围在不断拓展.a)不同研究时段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研究内容的构成有所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研究内容的范围不断拓展,变得愈来愈丰富、全面.b)不同研究时段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研究内容的分布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1980-1983时段,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视实验研究的特点,1989-1990时段,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视教学研究的特点,2005-2007时段,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研究内容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但总体而言,重视考试、复习指导、习题解析等研究内容是这一时段的主要特点.c)中学教师的教学科研研究内容的构成具有基本稳定性.中学教师对讨论与争鸣、习题分析、复习指导、物理实验改进、自制教具、一般物理问题的解析、教学随笔、教学及教学环节等内容的研究在各个时段均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学教师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具有基本稳定性.d)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研究内容细目有些在持续增加,有些在持续减少,有些则呈现起伏变化.中学教师对考试、复习指导、教材、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等内容的研究在持续增加,特别是对考试的研究,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中学教师对物理问题解析、物理实验改进、自制教具、实验教学等内容的研究持续减少,特别是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下降幅度非常大.中学教师对教学法及教学模式实验、习题解析、讨论与争鸣、物理学史、思维与能力培养、评价理论、自然现象的物理学解释、教学随笔、教学及教学环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呈现起伏型变化.1989-1990时段,教学法及教学模式实验、思维与能力培养、教学随笔、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评价理论、教学及教学环节等内容的研究较受重视,其它两个时段对习题解析、讨论与争鸣、物理学史、自然现象的物理学解释等内容的研究较受重视.

(3)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研究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学教师使用的研究方法种类不断增加,并逐渐由朴素的、经验性的方法向专业化、科学化的研究方法过渡,一些专业的教育研究方法也逐步被吸纳到物理教学科研中来.现阶段,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研究方法仍然以经验总结为主,比较经常使用的方法还有物理实验法、数理方法、叙事法等.近年来中学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分析、文献法的使用有所增加,对调查法、比较法、教育实验法的使用则很少.

(4)影响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教师个人因素、物理教学科研理论.其中,影响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有:课程改革、校本教研、职称要求、应试教育、科研经费,影响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的教师个人因素主要有:个人兴趣、写作能力、研究经验,物理教学科研理论是影响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的特殊因素,它对教师物理教学科研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滞后于教师教学科研的实践,未能充分发挥其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的作用.

第四篇职称考试论文范例: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

目的:

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确保卫生事业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及人口状况,以及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并详细阐述国际上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为制定《全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职称考试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职称考试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5000字学校学生论文、8000字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职称考试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职称考试论文范文题目

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梳理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理论,以及系统回顾医药卫生人才队伍的相关政策;通过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发展现状;运用趋势外推法预测我国卫生人员未来增长趋势;采用专家咨询法验证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结果与结论:

1.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展:医药卫生人员总量持续增长,2010年,全国卫生人员总数为820万人,比2005年增加175万人;医药卫生人员结构得到改善,2010年与2005年相比,农村执业(助理)医师所占比例增加1.4个百分点,2010年与2005年相比,西部地区卫生人员和注册护士所占比例分别增加0.2个百分点,2010年与2005年相比,个人办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增加1.6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人员素质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与2005年相比,博士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增加2.9个百分点,硕士所占比例增加12.7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人才制度规范不断完善.

2.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薄弱,2010年,卫生技术人员仍以中专和大专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仅为24.9%,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仅占7.8%;配置不合理,人才短缺与人才过剩并存,2010年,城乡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7.62人和3.04人,城市是农村的2.5倍.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5.22人、3.93人和3.76人.2010年,医疗机构拥有全国91.1%的卫生技术人员,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仅拥有2.5%.2010年,我国仅有全科医师5.6万人,仅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3.5%,远低于国际30%-60%的平均水平.2010年,我国医护比为1:0.85,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比例(1:3.09);同时,卫生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快速增长的多层次卫生服务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人才队伍管理滞后;人才队伍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亟待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与服务需求、学术发展、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3.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对医药卫生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增强;健康需求的变化对医药卫生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工作重点的转变要求与之匹配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到2020年,预计需要卫生人员1067.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14.4万人.

4.国际经验:我国医生密度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中国的医护比为1:0.8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2.9);欧洲各国寻求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改善卫生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果;其他国家构建了合理的高等医学教育学制体系;其他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科医学终生教育体系,包括全科医学的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主要是设立必修课和选修课)、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其他国家积极采取改善农村卫生人力不足的措施.

建议:

1.实施“2020人才强卫工程”

2.分类建设六支核心医药卫生人才队伍,

3.加强医药卫生人才的能力培养与开发,

4.构筑医药卫生人才的研究和服务平台,

5.加大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

6.完善医药卫生人才管理的法律和机制,

7.促进医药卫生人才的医德医风建设.

第五篇职称考试论文范文格式: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感的影响研究

教师职业压力作为教师研究与职业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已经成为教育学界、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尝试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探讨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感的影响,以期为减缓教师压力,维护教师健康,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作出贡献.

本研究首先修编适合中国文化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考察了所用研究工具的适用性.然后通过对348名中小学教师的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予以录入和处理.基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应对方式以及职业倦怠、工作满意感等的描述统计的结果,进行教师职业压力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检验以及职业压力、人格特征、应对方式、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工作满意感的相关分析,进一步运用方差分析考察不同教学效能感水平、各种人格特征的教师在职业压力各层面上的差异,同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考察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应对方式以及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教师职业压力不同层面的预测作用.最后,分别检验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以及工作满意感的*或调节效应,构建了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教学效能感为*,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为调节的混合模型,以及职业压力与工作满意感之间,教学效能感为*,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为调节的混合模型.研究结果如下:

1.我国中小学教师当前所面临的职业压力源比较多,尤其是来自考试压力层面和工作负荷层面的压力,同时中小学教师感受到的压力较大.

2.性别、年龄、学历、教龄、学校类别、所教科目、从教原因和是否担任班主任等人口统计学变量是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重要因素,任教年级和职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在教师职业压力各层面上无显著差异.

3.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教学效能感、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工作满意感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存在.

4.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应对方式的不同方面对职业压力的不同层面具有预测作用.别无其他选择的从教原因、神经质、消极应对对教师职业压力总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5.不同人格特征组的中小学教师在职业压力各层面上存在显著差异,神经质高分、精神质高分和掩饰性低分的教师职业压力的反应更强烈;神经质高分、精神质高分的教师更容易感到来自家庭人际方面的压力.换言之,在同样的职业压力情境下,性格随和、情绪稳定、人际和谐、外向开朗、社会适应良好的中小学教师不容易受到职业压力的影响.

6.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在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工作满意感之间具有部分的*效应.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教学效能感的*效应受到消极应对方式以及人格特征(精神质、神经质)的调节;在职业压力与工作满意感之间,教学效能感的*效应受到消极应对方式以及人格特征(精神质、神经质)的调节.即教学效能感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工作满意感的影响是有调节的*效应.

这是一篇与职称考试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

职称考试引用文献:

[1] 职称考试方向论文题目 职称考试论文题目怎样定
[2] 职称考试专著参考文献 职称考试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3] 职称考试论文大纲范文大全 职称考试论文框架怎样写
《职称考试论文范文参考 职称考试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职称考试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