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写作 > 文章内容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参考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大专临床医学专业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3-12-19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参考:薪酬满意度与医师职业精神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 第二篇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样文: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 第三篇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模板: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的现状研究
  4. 第四篇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例: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
  5. 第五篇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格式:精神病患者遭受的社会歧视、感知的病耻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00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作为大专临床医学专业方面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参考的免费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参考:薪酬满意度与医师职业精神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医疗服务提供体系的变化极大地威胁到医学的本质与价值观念.医学专业受到来自政府、市场以及行业自身越来越强大的影响,由于医疗导向失策、医学的物化、医患利益冲突等问题的出现,导致医务人员义利观有所改变,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使医师职业精神的弘扬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国内关于医师职业精神的研究起步较晚,多年以来,国内学者对医师职业精神的理解几乎限定在医师职业道德这一层面,医师职业精神的形成主要依靠医师自律和行业自治.然而,医师职业精神作为医师群体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其不仅仅停留于道德和观念层面,还同时受制于物质和制度等因素.在医师职业精神的建构过程中,不能仅仅强调个体内在德性的塑造,还应注重其物质和制度等外在环境建设,其中包括医院薪酬管理制度.薪酬不仅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目标的物质基础与保障,个体对于薪酬的态度和反应会严重影响他们对组织的感情和行为.相关研究显示,薪酬满意度是研究薪酬与个体行为之间的纽带,其对个体与组织的直接作用效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科学合理地制定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提高医师薪酬满意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薪酬激励作用,促进医师职业精神建设,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新医改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探讨薪酬满意度与医师职业精神的关系,为医师职业精神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1)探讨薪酬满意度与医师职业精神的理论关系,

(2)利用相关问卷量表测量国内临床医师的薪酬满意度与职业精神水平,

(3)从相关实证数据研究薪酬满意度与医师职业精神的关系,

(4)提出提高临床医师薪酬满意度及医师职业精神的相关建议.

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从儒家*、制度*以及德性*等角度探讨医师职业精神构建的相关理论,同时研究薪酬满意度与医师职业精神的理论关系.其次,对美国学者赫尼曼(Heneman)和希沃布(Schwab)1985年编制的员工薪酬满意度量表(PSQ量表)进行适当修正,并用来测量国内临床医师的薪酬满意度.在相关问卷基础上,编制中国文化背景下医师职业精神测量问卷,对国内临床医师的职业精神进行测量.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医院的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在对样本数据进行质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理论假设,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使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变量间关系检验.最后,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国内临床医师薪酬满意度及职业精神的建议与策略.

研究结果

本研究理论部分研究表明:在儒家*视域下建构医师职业精神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儒家义利思想为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师薪酬与职业精神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洞见,医师职业精神的建构应重新置于一个既重视对医师德性培养而又兼顾医师的合理利益追求的道德视野之中,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师职业精神;当前国内医师职业精神制度化建设及薪酬制度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制度*视域下建构医师职业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薪酬制度是医疗机构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才能提高临床医师的薪酬满意度,较高的薪酬满意度反映了制度的合理性,可以促进医师职业精神建设.德性*与制度*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在医师职业精神建构过程中,应实现制度*与德性*的相互转化与相互契合,合理的薪酬制度可以提高薪酬满意度,同时也可以促进内在德性水平的提高,促进医师职业精神的建构.

本研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人口特征的临床医师薪酬满意度差异方面,不同性别的临床医师在薪酬水平、加薪、福利、薪酬管理满意度与总体薪酬满意水平上均有显著差异,女性均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临床医师在薪酬水平、福利、薪酬管理满意度和总体薪酬满意水平间均无显著差异存在,但在加薪满意度上具有显著差异,30岁以下组、41岁以上组加薪满意度均显著高于30-40岁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等于0.010、0.015),而30岁以下组与41岁以上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等于0.863).不同工作年限、不同科室的临床医师在薪酬水平、加薪、福利、薪酬管理满意度与总体薪酬满意水平间均无显著差异存在.除加薪满意度外,不同学历的临床医师在薪酬水平、福利、薪酬管理满意度与总体薪酬满意水平间均有显著差异,在薪酬水平满意度上,中专及以下组显著低于本科组、研究生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等于0.012、0.008),大专组显著低于本科组、研究生组(P等于0.035、0.020);在福利满意度上,中专及以下组显著低于大专组、本科组、研究生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等于0.029、0.000、0.000),而其他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在薪酬管理满意度上,中专及以下组显著低于大专组、本科组、研究生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等于0.021、0.000、0.000),而其他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在总体薪酬满意水平上,中专及以下组显著低于本科组、研究生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等于0.001、0.000),大专组显著低于研究生组(P等于0.028).不同职称的临床医师在福利、加薪和薪酬管理满意度上均无显著差异,而在薪酬水平、总体薪酬满意水平上均有显著差异,在薪酬水平满意度上,住院医师组、主治医师组显著低于主任医师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等于0.003、0.001);在总体薪酬满意水平上,住院医师组、主治医师组也显著低于主任医师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等于0.005、0.026).除福利满意度外,不同级别医院的临床医师在薪酬水平、加薪、薪酬管理满意度与总体薪酬满意水平上均有显著差异,在薪酬水平、加薪满意度和总体薪酬满意水平上,一级医院组均显著低于*医院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等于0.005、0.011、0.005);在薪酬管理满意度上,一级医院组均显著低于二级医院组、*医院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等于0.005、0.030).

在不同人口特征的临床医师职业精神差异方面,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科室、不同级别医院的临床医师在职业态度、职业行为、职业技能、职业自律与总体职业精神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工作年限的临床医师在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自律与总体职业精神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异,但在职业行为水平上有显著差异,5年及以下组职业行为水平显著低于11-15年组、16年以上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等于0.040、0.020),而与6-10年组差异无显著性(P等于0.080);6-10年组与11-15年组、16年以上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等于0.930、0.780),11-15年组与16年以上组差异无显著性(P等于0.950).不同职称的临床医师在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自律与总体职业精神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异,但在职业行为水平上差异显著,住院医师组职业行为水平显著低于副主任医师组,差异有显著性(P等于0.040),其他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在薪酬满意度与医师职业精神关系方面,薪酬水平满意度与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自律及总体职业精神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等于0.107、0.113、0.137、0.129,P等于0.013、0.045、0.046、0.045),福利满意度与职业态度、职业行为、职业技能、职业自律及总体职业精神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等于0.272、0.201、0.106、0.100、0.210,P等于0.016、0.039、0.040、0.044、0.035),加薪满意度与职业技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等于0.108,P等于0.031),薪酬管理满意度与职业态度、职业行为、职业技能、职业自律及总体职业精神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等于0.108、0.112、0.139、0.150、0.188,P等于0.035、0.029、0.045、0.032、0.048).

在薪酬满意度各维度对医师职业精神的预测力方面,薪酬水平、福利和薪酬管理满意度对职业态度水平具有预测能力,其中薪酬管理满意度的预测能力最好;福利和薪酬管理满意度对职业行为水平具有预测能力,其中薪酬管理满意度的预测能力最好;薪酬满意度的四个维度对职业技能水平均具有预测能力,其中福利满意度的预测能力最好;薪酬水平、福利和薪酬管理满意度对职业自律具有预测能力,其中薪酬水平满意度的预测能力最好.

研究结论

临床医师薪酬满意度由薪酬水平满意度、福利满意度、加薪满意度及薪酬管理满意度四个维度构成.临床医师职业精神由职业态度、职业行为、职业技能和职业自律四个维度构成.不同人口特征的临床医师薪酬满意度及其职业精神存在部分差异.薪酬满意度各维度与医师职业精神呈部分正相关,且薪酬满意度对医师职业精神各维度具有一定的预测力.

第二篇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样文: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研究背景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内容也随之相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更加突出基本医疗和初级卫生保健任务,以满足基层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而执行这些任务的主要力量是全科医生.因此,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质量与全科医生队伍质量密切相关.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日益受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有关全科医生综合素质方面研究已陆续有较多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有关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和转岗培训效果方面研究,侧重于对全科医生培训内容、培训需求、培训效果等的分析研究.第二类,是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绩效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的数量、服务的质量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三类,属于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阶段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反映的仅仅是这一阶段培训要求的研究.但是,对于有关全科医生个体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研究很少,至今没有全面、综合的全科医生综合素质方面的评价方案.

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与老百姓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为了增强基层卫生的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医,为居民提供便捷、可及性好、服务能力强的卫生服务,政府出台了多个有关支持基层卫生发展的政策文件,并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的软硬件投入和建设.但是,一方面,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队伍建设和医疗服务能力的差距,对全科医生的工作要求和服务效果也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明确的全科医生职能的界定,尽管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有关的支持基层卫生服务的政策,各地赋于全科医生实际工作职责也不尽相同,对全科医生能力要求并不统一,因此,至今尚无普遍适用于各地区、专门衡量全科医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办法,也尚无适用于某地区的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本研究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开展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本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基于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趋势的政策分析,二是基于文献调研和多学科视角的理论分析,三是基于广西基层医疗卫生状况调查的实证分析.同时,在深入分析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发展状况以及全科医生的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前言,第二章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第三章广西全科医生岗位综合素质需求调查研究,第四章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五章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研究,第六章全文总结.

研究目的

本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研究,旨在以广西为研究现场,通过对广西农村和城市社区广泛的、深入的、多元的、多形式的调查,获取可靠的、丰富的、全面的结果,构建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广西基层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建设,评价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水平.本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对全国其他地区也有借鉴价值.

研究目的:

(1)分析广西全科医生岗位综合素质需求状况,

(2)构建专门针对广西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3)评价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现状,发现和分析存在问题,

(4)提出加强广西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全科医生定义为接受过各种形式的全科医学培训学习(包括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在岗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获得政府认可的培训证书并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以及以下医疗机构工作的医生.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政策分析、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三者的结合.

1.研究现场与样本

(1)研究现场

本研究现场是根据2009年广西经济发展状况,将广西14个市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本研究选取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层次经济状况的南宁市、桂林市、玉林市等三个城市作为研究现场.

(2)研究样本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研究现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作为研究样本群体.在研究广西全科医生岗位综合素质需求状况时,随机抽取研究现场总共为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1个乡镇卫生院的102名全科医生作为研究样本;在研究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时,随机抽取研究现场共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个乡镇卫生院共57名全科医生为研究样本.

(3)专家遴选

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遴选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熟悉、从事相关工作10年以上,就职于广西南宁市卫生行政部门、高等医学院校、各级医疗机构等有关专家50名.

2.研究内容和工具

(1)有关全科医生和综合素质的理论研究.运用文献法研究全科医生发生发展和综合素质现状理论.

(2)全科医生岗位综合素质需求调查.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广西基层医疗机构的102名全科医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全科医生对其岗位综合素质需求的认识.

(3)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创.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初步创建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4)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采取专家咨询法和相关矩阵分析法,对初创指标进行筛选和优选,确定各级各个指标的权重.验证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5)确定指标测量标准.采用文献法结合工作实际,对指标做进一步说明,确定其测量标准.

(6)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将指标体系应用到广西基层医疗机构的57名全科医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的改革建议.

3.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样本是全科医生和专家,由于他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较强的理解能力,我们采取的是自行填写调查表方式,回收经审核有效后进行录入.

4.质量控制

本研究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讲解,问卷材料附上重要参考资料,收集的信息双人数据录入等措施对调查质量进行控制.

5.分析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EXCEL2007建立的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和描述性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资料于2011年4月12日至2012年3月28日期间收集完成.1.102名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发放调查问卷102份,问卷回收100份,回收率98%,有效率100%.回收100份资料中,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名,占60%,乡镇卫生院40名,占40%;年龄在20-30岁之间占22%,在31-40岁之间占50%,在41-50岁之间占18%,在51岁以上的占10%;工龄≥20年的占8%,工龄16-20年的占16%,工龄11-15年的占24%,工龄5-10年的占40%,工龄<,5年的占12%;本科占8%、大专占73%,中专占19%;高级职称人员占8%,中级职称人员占30%,初级职称人员占62%.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8000字研究生论文、8000字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题目

2.100名全科医生岗位综合素质需求认识调查情况

在调查的54项构成要素中,有9项要素存在不同的意见分歧,认为不属于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范畴或认为不需要,其余的45项要素被100%的调查样本认为是全科医生需要的综合素质.针对有20%以上调查样本有意见分歧的四个方面,即卫生事业管理知识、组织开展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方面、卫生系统相关法学知识等,继续将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称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的全科医生对要素赞同率越高.除对卫生系统相关法律知识这项要素认识一致外,其他三项要素表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赞同率比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赞同率高.

3.构建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情况

研究共对50名专家进行了两轮的专家咨询,然后遴选权威系数排名前20名专家进行指标两两比较的重要程度的评分,计算出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三轮的咨询表,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总共有58人次提出修改建议,占总人次的58%.50名专家来自各相关利益方的代表,包括高等医学院校教师10名,卫生行政管理人员10名,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院长10名,*医院临床专科医生5名,二级医院临床专科医生5名,基层全科医生10名.专家中研究生学历占42%,高级职称占54%,全科医生占40%,专科医生站20%,咨询内容较熟悉以上者占64%.专家个人权威系数在0.54-0.90之间,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共提出的建议共27项,其中删除二级指标1项,删除*指标18项,增加*指标3项,修改*指标5项.最终将初构的包括态度、知识和技能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54个*指标的指标体系,修改为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42个*指标的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中,以技能权重最高,二级指标权重排名前三位的指标是全科医疗技能、职业道德和行为*、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4.57名在职基层全科医生自评检验情况

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到57名在职的基层全科医生进行检验,寄发调查问卷57份,回收50份,回收率88%,有效率100%.回收50份的总平均分为69.22分,一级指标的态度、知识、技能三项,自评得分分别为:77.72分、66.86分、63.09分,以态度得分最高,以技能得分最低.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调查样本,其评价结果比较P<,0.001,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即越是高学历、高职称、高年限,自评得分越高.

结论

1.本文构建的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42个*指标的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

2.评价指标体系体现全科医疗技能是全科医生执业之本,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是全科医生执业的关键,职业道德和行为*是全科医生执业保证.

3.评价体系说明全科医生职责不仅要承担防、治、疗等的全程化服务,还要承担教、研、管等的立体式职责.

4.针对目前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现状提出优化全科医生综合素质建议(1)大力培养基层全科医学人才;(2)优化基层全科医学课程体系;(3)强化基层全科医生实践教学,重点是加强全科医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4)正确定位全科医生职责;(5)继续实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等;(6)逐步落实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体系.

本文主要特点

广西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在广西属于首创,填补区内的空白,有向区外推广应用价值.并且具有以下三个“三结合”的特点:

1.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要素分析的“三结合”

在政策分析、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三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较高的客观性的评价体系.具体言之,即是对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分析,对已发生深刻变化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任务和全科医生现状的实证分析,采用医学与“照顾医学”、社会学与医学社会学、*学与医学*学、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的理论分析.

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操作方法的“三结合”

通过对专家问卷和专家咨询、对基层卫生部门全科医生问卷调查和评价体系试评、应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三者相结合,提高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具体言之,借鉴Bloom教育目标分类技术,编制全科医生岗位综合素质需求调查量表,从全科医生调查中得到赞同,后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遴选一级、二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再应用到全科医生中试评价,了解全科医生综合素质现状.

3.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功能设定的“三结合”

形成具有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借鉴功能三者相结合的全科医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扩大评价体系的应用范围,提高评价体系的应用效益和效果.三个功能即为,一是卫生部门对全科医生综合素质的社会评价功能,二是全科医生对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诊断导向功能,三是对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参考借鉴功能.

第三篇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模板: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的现状研究

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作为心理健康服务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心理健康服务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指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以某种心理健康理论为依据为各种人群提供服务时,所采用的促进和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系列途径、策略或手段.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不同于服务理论,同一理论背景下可能有多种服务方法,服务方法也不同于服务技术,一种方法中包含有多种具有不同功能的技术.目前我国最常用的心理健康服务方法包括精神分析疗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等.由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原创的本土化方法包括钟友彬创立的认识领悟疗法、朱建军创立的意象对话技术等.目前我国缺少针对服务方法的系统研究以及从方法学角度开展的研究.本研究拟探讨三个问题:第一,我国心理健康从业者使用哪些服务方法第二,我国心理健康从业者如何管理自己的方法(包括选择方法、改变方法、学习新方法以及整合使用)第三,我国从业者为了适应本土文化,对自己的服务方法采取了哪些本土化适应策略即对服务方法及其使用方式进行了哪些本土化的调整和改造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现状的了解,为我国未来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供支持.

本研究由5个子研究组成.研究1和研究2用于探讨第一个问题,即我国心理健康从业者使用哪些服务方法.研究1通过对2000年1月到2010年12月发表的心理健康预防干预研究报告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考察心理健康预防服务中服务方法的使用情况.研究2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中,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心理治疗师在内的2133位从业者的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使用情况开展问卷调查,考察从业者各种服务方法的使用频率和相关因素.研究3探讨第二个问题,即从业者如何管理及使用自己的服务方法.研究3对22位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进行深度访谈,考察从业者对自己服务方法的管理(包括选择方法、改变方法、整合方法以及学习新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4和研究5探讨第三个问题,即从业者的服务方法本土化适应策略.研究4通过对22位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的深度访谈,从从业者的角度了解其为了适应我国文化背景和服务对象特点而对服务方法采取的本土化适应策略.研究5选取了10次心理咨询面谈进行定性分析,从心理咨询服务实践的角度探索从业者所采取的服务方法本土化适应策略,并对咨询师中的知名咨询师与一般咨询师的本土化适应策略进行对比,以验证和拓展研究4中所得到的结论.

以上系列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方法可分为单一方法和整合方法,在单一方法中,使用率最高的有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家庭治疗.在整合方法中,最常整合使用的方法包括认知疗法、精神分析、来访者中心疗法及行为疗法.我国本土原创的意象对话疗法和认识领悟疗法的使用率低于所调查的其它14种西方引进的方法,但高于催眠疗法.

2、不同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专业、受教育程度、工作环境)的从业者使用的服务方法存在差异.在学校环境中从业、有心理学或医学专业背景,年龄小于30岁,学历为大本及以上的从业者使用认知、理性情绪、来访者中心疗法、行为疗法、森田疗法5种方法的比率最高.而在社会机构从业,有医学或心理学专业背景,年龄在30-45岁,学历为硕士及以上的从业者更偏好使用精神分析疗法.另外,在社会机构或医院环境工作,非心理学、非教育学或非医学专业背景,年龄在45岁以上,学历为大专的从业者则更多使用催眠疗法.整合法使用率最高的群体是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年龄大于45岁,学历为博士的从业者.不同专业特征(从业年限、有无资格证书和培训经历)的从业者使用的服务方法也有差异.没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从业者更多地使用交互分析和音乐疗法这两种方法.音乐疗法的使用率与从业者所受的各类培训均不相关,仅与个体自我体验有关,显示出使用音乐疗法的从业者可能欠缺专业的基础理论培训和相关系统培训.

3、与国外研究中从业者首要考虑其自身因素不同,我国从业者在选择服务方法时首要考虑来访者因素,尤其重视来访者遇到的问题类型、其次是来访者的个性特征和年龄.在影响从业者选择服务方法的自身因素里,影响最大的是从业者自身的训练背景,之后是经验和个人喜好,这与国外从业者受自身临床经验影响最大也不同.反映出我国从业者在选择服务方法时,更多是对来访者的需求(问题)与自身的供给(受训多的方法)之间进行匹配.影响从业者选择服务方法的环境因素中,与来访者的关系是从业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4、从业者在学习新的服务方法时,最希望学习的前4类新方法包括:满足当前临床需要的新方法、满足个人成长和发展需要的新方法、容易纳入及扩展现有方法体系的新方法以及实操性强的新方法.而国外从业者则喜欢学习能整合到自己现有方法体系中的新方法.反映出目前我国从业者在方法上最大的需要是应对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解决燃眉之急是从业者最急迫的需求.从业者学习新方法的最常见方式是参加短训班和看书自学.导致学习某种新方法失败的因素包括从业者自身因素、培训因素和方法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从业者因素包括从业者试图保持原有理论取向,以及学习动机不足.导致学习失败的培训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系统训练不足(这与其学习方式主要是短训班和自学有关).导致学习失败的方法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新方法不能与从业者原有方法整合,以及新方法与本土文化不匹配.

5、从业者对服务方法如何适应本土文化的认识不统一,有的从业者没有意识到在使用服务方法时需要加以本土化.而对此有意识的从业者对服务方法本土化持不同态度,有的认同本土化适应的重要性.还有的从业者则认为本土化没有必要,无论从业者对服务方法本土化的态度和认知如何,研究四和五中反映出,从业者在提供服务时或多或少都采取了一些策略,以实现服务方法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6、我国从业者所采取的本土化适应策略体现在建立咨询关系、个案概念化(指咨询师根据心理咨询的理论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理论假设的过程,包括获取信息,解释问题,以及形成咨询计划)以及干预方式3个方面.建立咨询关系的本土化适应策略包括:营造亲近感、建立权威感和对来访者进行咨询知识教育.个案概念化的本土化策略包括从文化背景诠释问题、从文化习俗了解家庭互动、以及用文化概念解释干预原理;干预方式的本土化策略包括指示性干预、契合文化的认知矫正、邀请家庭成员加入以及传统价值观干预.

7、与一般咨询师相比,知名咨询师采取的服务方法本土体适应策略具有以下特点:a.数量上更多.b.知名咨询师较少采用树立权威的策略,而更多地采用营造亲近感的策略,努力成为来访者的“自己人”.c.知名咨询师在个案概念化部分的策略更具深度,主要表现在收集信息的方式(从传统习俗来了解家庭互动)以及解释干预原理的方式(用文化相关的概念来解释干预原理).d.知名咨询师给予来访者具体的行为指导,不拒绝指示性干预,更多地运用本土文化概念对来访者进行认知干预.

8、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服务方法本身的问题,体现为缺乏本土化方法和技术.另一类是从业者使用服务方法时的问题.包括:a.一些从业者缺乏本土化意识;b.部分从业者使用整合服务方法时有很大随意性,缺乏思考和总结.c.因服务方法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而导致一些方法使用起来徒有其名而无其神,还有些方法有被滥用、误用的风险.d.从业者服务方法的本土化适应策略存在问题,包括使用的策略少、深度不够以及因从业者将自身价值观投射到来访者问题中而产生的策略误用的问题.

9、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的一些发展建议.从政府管理层面来看,应从建立相关管理职能部门,建立从业者职业资格审查、考核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培训机构及培训者资质管理等方面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从专业发展层面看,应从改革培训体系,将服务方法的本土化内容纳入培训体系中、增加对从业者的职业指导、建立专业行会来推进交流合作以及开展方法研究四个方面加以发展.

本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均有所创新.理论创新体现在:1、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其背后的原因,对这一领域的理论建构有所贡献,尤其是对从业者服务方法的整合方式的考察,以及对从业者学习新的服务方法进行的探讨是以往研究所未曾涉猎的.2、对我国从业者的服务方法本土化适应策略进行研究,以往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以理论探讨为主,在本研究中通过访谈及对心理咨询会谈的分析,得出了具有启发性的结论.在方法创新方面,本研究综合使用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大样本调查,获得国内较新、较具代表性的服务方法现状信息.在服务方法的本土化适应策略的研究中,既有对从业者的深度访谈,也有对心理咨询会谈实践的质性分析,从不同角度对问题加以考察.此外,在质性研究中,混合使用了演绎法和归纳法.

在应用价值方面,本研究的结论对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及从业者的自我完善均具有参考价值.

本研究是对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服务方法使用状况的一点初步探索,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建立具有较好信效度的心理咨询会谈本土化适应策略编码系统入手,对较大样本量的心理咨询会谈录音或录像材料进行编码,并结合从业者和来访者的访谈和调查,以及会谈效果评价,进一步深化对服务方法本土化适应策略的研究.也可以通过开发本土化适应策略的测查工具和开展不同服务方法的跨文化个案研究来扩展和完善这一研究领域.

第四篇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例: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

目的:

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确保卫生事业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及人口状况,以及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并详细阐述国际上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为制定《全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梳理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理论,以及系统回顾医药卫生人才队伍的相关政策;通过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发展现状;运用趋势外推法预测我国卫生人员未来增长趋势;采用专家咨询法验证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结果与结论:

1.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展:医药卫生人员总量持续增长,2010年,全国卫生人员总数为820万人,比2005年增加175万人;医药卫生人员结构得到改善,2010年与2005年相比,农村执业(助理)医师所占比例增加1.4个百分点,2010年与2005年相比,西部地区卫生人员和注册护士所占比例分别增加0.2个百分点,2010年与2005年相比,个人办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增加1.6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人员素质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与2005年相比,博士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增加2.9个百分点,硕士所占比例增加12.7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人才制度规范不断完善.

2.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薄弱,2010年,卫生技术人员仍以中专和大专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仅为24.9%,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仅占7.8%;配置不合理,人才短缺与人才过剩并存,2010年,城乡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7.62人和3.04人,城市是农村的2.5倍.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5.22人、3.93人和3.76人.2010年,医疗机构拥有全国91.1%的卫生技术人员,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仅拥有2.5%.2010年,我国仅有全科医师5.6万人,仅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3.5%,远低于国际30%-60%的平均水平.2010年,我国医护比为1:0.85,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比例(1:3.09);同时,卫生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快速增长的多层次卫生服务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人才队伍管理滞后;人才队伍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亟待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与服务需求、学术发展、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3.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对医药卫生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增强;健康需求的变化对医药卫生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工作重点的转变要求与之匹配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到2020年,预计需要卫生人员1067.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14.4万人.

4.国际经验:我国医生密度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中国的医护比为1:0.8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2.9);欧洲各国寻求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改善卫生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果;其他国家构建了合理的高等医学教育学制体系;其他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科医学终生教育体系,包括全科医学的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主要是设立必修课和选修课)、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其他国家积极采取改善农村卫生人力不足的措施.

建议:

1.实施“2020人才强卫工程”

2.分类建设六支核心医药卫生人才队伍,

3.加强医药卫生人才的能力培养与开发,

4.构筑医药卫生人才的研究和服务平台,

5.加大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

6.完善医药卫生人才管理的法律和机制,

7.促进医药卫生人才的医德医风建设.

第五篇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格式:精神病患者遭受的社会歧视、感知的病耻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近年来,精神疾病病耻感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公众对精神病患者普遍存在歧视,致使精神病患者大多有病耻感,病耻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治疗依从性、疾病康复.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精神病患者遭受的社会歧视,感知的病耻感问题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目的

1、描述公众(精神病患者家属、护士、学生)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降低歧视的策略,

2、描述精神病患者感知的病耻感水平,分析社会人口学因素、临床因素、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探讨降低病耻感的策略,

3、探讨精神病患者感知的病耻感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提高其生存质量的策略.

本研究将为减轻公众对患者的偏见与歧视、降低患者病耻感,为政府制定精神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促进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层面康复、提高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对公众的调查:本研究类型为描述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方便抽样进行调查.共调查1864名公众,包括精神病患者家属202人,学生1064人(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护士598人(精神病医院护士、综合医院护士).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后者得分越高,表示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程度越严重.

2、对精神病患者的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广州市三家医院精神科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患者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及情感障碍.调查工具包括:调查对象一般资料问卷、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存质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患者在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的情况下接受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30份,回收问卷428份,有效问卷为406份,有效率94.42%.

结果

1、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状况

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歧视精神病患者评估量表总分与量表编制者曾庆枝调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等于1.000).隔离维度和能力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曾庆枝的调查结果(P<,0.001),而危险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曾庆枝的调查结果(P<,0.001).

对不同调查对象(患者家属、护士、学生)歧视精神病患者评估量表的评分进行比较,除能力维度评分外,三组人群在量表总分、隔离维度以及危险维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护士和毕业班学生的量表总分、隔离维度、危险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患者家属(P<,0.001),护士的隔离维度评分显著高于毕业班学生(P<,0.001),但护士和毕业班学生在量表总分以及其它维度评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精神病医院护士与综合医院护士歧视精神病患者评估量表总分和能力维度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391、0.404),精神病医院护士的隔离维度评分显著高于综合医院护士(P<,0.001),而危险维度评分则显著低于综合医院护士(P<,0.001).

理科大专生和护理大专生歧视精神病患者评估量表的评分比较,两组在量表总分、隔离维度和危险维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理科大专生的能力维度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大专生(P<,0.001).

对护理专业中专、大专、本科生歧视精神病患者评估量表的评分进行比较,发现除能力维度外,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的量表总分、隔离维度以及危险维度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护理本科学生的量表总分和隔离维度评分显著低于护理中专和大专学生.护理中专生的隔离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大专生,但危险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大专生和本科生.

对临床医学专业与护理专业本科生歧视精神病患者评估量表的评分进行比较发现,护理专业本科生在量表总分和隔离维度评分显著高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P值分别为0.030、0.003),但在危险维度和能力维度,两类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141,0.828).

(2)公众对精神病患者歧视状况的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歧视精神病患者评估量表总分的因素包括调查对象类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与精神病患者的接触程度和生活联系程度.护士和学生的量表总分均高于患者家属;男性量表总分低于女性;年龄越大者量表总分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与精神病患者接触越多、生活联系越紧密的调查对象的量表总分越低,即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程度越低.

2、精神病患者感知的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

(1)精神病患者感知的病耻感及社会人口学因素、临床因素对病耻感的影响

精神病患者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得分与国外常模(量表中点2.5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除了不同/羞耻维度的得分高于国外常模外,其他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外常模(P<,0.001).

精神病患者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中条目6、7、9、11、12、44、46的平均分高于中点分2.5分,条目16、45的平均分等于中点分,其它37个条目的平均分都低于中点分.除了第16、22、25、28、37、45条目之外,其它40个条目得分均与中点分2.5有显著差异(P<,0.05).

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患者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的评分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贬低一歧视感知、教育、挑战、误解4个维度的评分显著高于情感障碍患者(P<,0.05),不同/羞耻维度的评分显著低于情感障碍患者,但两种类型精神病患者的保密、退缩、分离维度评分以及病耻感总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经方差分析发现,住院时间分别在3个月以下,3-6个月,6个月~1年以及1年以上的精神病患者,其病耻感总分以及退缩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49,0.033),而四组患者之间,量表的其它维度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住院时间3个月以下及住院时间3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的病耻感总分和退缩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后者(P值分别为0.013,0.021),两组患者量表其它维度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经回归分析发现,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年龄越大、入院前不与家人同住的患者病耻感评分越高;住院时间越长的患者其病耻感评分越低.单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女性、已婚、入院前不与家人同住的患者病耻感总分更高;对于情感障碍患者而言,没有发现独立的社会人口学危险因素.


https://www.mbalunwen.net/kaogu/78597.html

(2)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其对病耻感的影响

①社会支持:精神病患者社会支持量表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精神病患者社会支持低于全国常模.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情感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以及各维度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均显著低于情感障碍患者(P<,0.05).

②一般自我效能感: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精神病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01).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等于0.562).

③应对方式:精神病患者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等于0.758).患者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0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情感障碍患者(P等于0.049),但两种类型精神病患者的消极应对评分无显著差异(P等于0.408).

④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对病耻感的影响:相关分析发现,病耻感与社会支持总分、社会支持利用度、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消极应对为病耻感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越多的患者,则病耻感越严重.

(3)精神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情感障碍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

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以下因素对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影响:患者年龄、性别、居住地、入院前是否在工作、婚姻状况、入院前是否与家人同住、自知力.年龄偏小、女性、居住在城市、入院前不在工作、与配偶分居、入院前不与家人同住、自知力越差的患者其生存质量量表总分越高,即生存质量越差.不同类型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女性、与配偶分居的患者其生存质量量表总分较高,即生存质量较差.对于情感障碍患者,年龄越小、家庭人均月收入越低者其生存质量量表总分越高,即生存质量越差.

相关分析发现,生存质量总分与贬低-歧视感知维度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应对均为生存质量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强、社会支持越多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总分越低,即患者自我评价生存质量越好,而消极应对方式越强的患者,自我评价生存质量越差.

结论:

1、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公众(精神病患者家属、护士、学生)对精神病患者存在歧视,不同类别的调查对象对患者的歧视程度、歧视的维度(隔离、危险、能力维度)存在差异.

(2)对精神病患者歧视程度的影响因素为:调查对象类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与精神病患者接触程度和生活联系程度.护士和学生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程度比家属严重;男性对患者的歧视程度比女性轻;年龄越大者,对患者歧视越严重;文化程度越高、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与精神病患者接触越多、生活联系越紧密的调查对象对患者的歧视程度越轻.

(3)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现象普遍存在,需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或消除对患者的歧视,从而降低或消除患者的病耻感,促进其康复.

2、精神病患者感知的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406例精神病患者存在病耻感,但比西方国家精神病患者病耻感水平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水平较情感障碍患者的高.患者的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消极应对方式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精神病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入院前是否与家人同住、应对方式、住院时间.年龄越大,入院前不与家人同住,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越多的患者,感知的病耻感越严重;住院时间越长,感知的病耻感越轻.此外,病耻感与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婚姻状况、入院前是否与家人同住.女性、已婚、入院前不与家人同住的患者病耻感更严重;对于情感障碍患者,没有发现影响其病耻感的独立的社会人口学危险因素.

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入院前是否在工作、居住地、婚姻状况、入院前是否与家人同住、自知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精神病患者年龄越小、女性、入院前不在工作、居住在城市、离异或丧偶或分居、入院前不与家人同住、自知力越差、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越多的患者,其生存质量越差;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强的患者,其生存质量越好.

(3)病耻感对生存质量没有显著影响,但两者存在相关关系.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贬低一歧视感知维度得分与生存质量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病耻感量表贬低一歧视感知维度得分越高,则生存质量越差.

(4)由于精神病患者存在病耻感,且社会人口学因素,临床因素、

该文是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引用文献:

[1]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类论文选题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大纲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提纲怎么写
[3]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摘要怎么写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摘要范文参考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范文参考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