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选题 > 文章内容

大一历史论文摘要怎么写 大一历史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大一历史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8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

大一历史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大一与高二学生对数列极限的理解:历史相似性研究
  2. 第二篇摘要范文:方以智易学思想研究
  3. 第三篇大一历史论文摘要: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
  4. 第四篇大一历史论文摘要模板:道家“大一”思想及其表达式研究
  5. 第五篇大一历史论文摘要怎么写:北京清代南苑研究
  6. 第六篇摘要范文:由大一、浑沌说礼——兼论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
  7. 第七篇大一历史论文摘要范文: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8. 第八篇大一历史论文摘要格式:华诚集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实践研究
  9. 第九篇大一历史论文摘要:海拉尔盆地水动力模拟与油气运聚特征——以乌尔逊、贝尔凹陷为例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

【100篇】免费大一历史论文摘要范文,为你的摘要写作提供相关参考,可用于大一历史方向的硕士论文和本科论文写作参考研究,每一篇都是经典优秀的摘要范文格式模板,【赶紧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大一与高二学生对数列极限的理解:历史相似性研究

数列极限是学生开始接触的第一个与无限有关的概念.很多学生在理解极限概念时存在困难.对极限概念,教师也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教授方法.回顾极限概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道路,便会对当今极限教学上存在的困难多些理解.历史上对极限概念的认识论障碍主要是:几何问题的代数表征、无穷大(小)的理解、极限概念的严密性以及极限能否达到的问题.

本研究针对以上四个方面设计问卷,调查本科生和高中生在极限概念理解上的困惑,研究他们在认识论障碍上是否存在历史相似性.608名大一学生和431名高中生参加了本研究,对收回的1036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几点:

(1)学生在几何问题的代数表征上困难不大,跨越了这一认识论障碍,没有历史相似性.

(2)学生在无穷小的理解上、极限能否达到与极限的严密性认识上存在困惑,具有历史相似性,学生尚未跨越这些认识论障碍.

(3)对高中生与大学生进行差异分析,发现在几何问题的代数表征以及极限的严密性认识上,大学生表现比高中生好.

(4)对学生的性别进行差异分析,发现对无穷小的理解男生明显优于女生,而在其他认识论障碍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5)对学习高数A与高数B的学生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他们在四个认识论障碍上的表现均没有显著差异.

(6)对学习高数A的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他们在四个认识论障碍上的表现均没有显著差异.

基于以上发现,本文对学生在四个认知论障碍方面的表现与差异作了一定的解释.同时,对数列极限课堂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教师应当了解数列极限概念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过程;应当对无穷小概念的讲授给予更多关注;应当多角度地考察学生对极限能否达到的理解.

第二篇摘要范文:方以智易学思想研究

方以智易学思想在明末清初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桐城方氏易学的最终产物.桐城方氏易学,从方学渐开始,经由方大镇、方孔炤等人,到方以智那里,已经完全具备了会通的品质.从家学渊源来看,方学渐以布衣的身份振作风教,驳斥王龙溪倡导的“四无说”,即心、意、物、知无善无恶的观念,澄清性善论的基本涵义,因而“明善”或为其易学思想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方大镇信奉“和而不同”的原则,吸纳佛、道学说的积极成份,鼓吹的大同理想,“野同”是其易学思想的代称;方孔熠历经明代末年的政治风波,动心忍性,取法“潜龙”,寻求易学与西方科学思想之间的共通之处,“潜”是其易学思想的价值诉求;方以智“坐集千古之智”,处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学者与社会活动家.

在方以智生活的年代,“三教合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方以智的外祖父吴应宾是“三一教”的信徒,对方以智易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方以智的观念世界中,易学发挥着指引个体出离生死困顿的作用,而生死与超越生死的交汇点就是心.忧患意识是儒家善世情怀的突出表现.明代中后期的“党社运动”以及“君子、小人之辨”,成为困扰方以智的现实问题.农民起义、地方政权失势与辽东战事也促使方以智不断地寻求治世安民的方略.

方以智详细考察了“周易”的名义,反对将“周”解释为周朝,认为应该着重阐发“周”所具有的“普周”、“周天”等涵义,强调易道具有的广大悉备、圆融会通的特性.方以智反对将“易”解释为蜥蜴,更不赞同“日月为易”这一流行说法,主张将“易”解释为“阳”,也就是超越阴阳对待的纯阳.从经典文本的内容来看,《乾》涉及的“龙”与《未济》提到的“狐”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表明了“断”与“疑”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方以智断定《周易》是“首龙尾狐”之书.圣人具有隐显之德,好比龙变换万端,随时而动.在方以智看来,易学以太极作为变化的开端,“变化”不仅是对事物衍变过程的摹勒,更是对象征意义的解读.变化是学《易》之枢机.洞察变化之几有助于进一步领略易学的神韵.卦爻是探求义理的辅助工具.万象变化都呈现于人心,只有磨练心性,才能准确地认识变化的轨迹.

大一历史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一历史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2000字高校大学论文、2500字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大一历史方面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大一历史论文摘要范文选题

在讨论有关单卦与重卦的问题时,方以智没有被何人重卦的相关争论所干扰,而是采用宋儒的图式衍变,将变化的开端追溯到太极,由太极的动静、阴阳开出《河图》、《洛书》,推演出八卦与六十四卦.方以智不否认占筮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卦画则是古代文字,具有相当高的义理价值.此外,还将“三易”的观念纳入自己构建的象数体系,对其进行合理的阐发.在讨论卦辞、爻辞的作者这一基本问题时,方以智沿用前人观点,认为《周易》分为上下经,每一个重卦都有文王设定的卦名和卦辞、周公所作的爻辞,而孔子所作的“十翼”散布于文本.与《周易》文本的相关的“三圣”、“四圣”,都是易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历代易学家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方以智将伏羲、文王、箕子、孔子列为“四圣”,认为从《明夷》引述文王、箕子的事迹来看,二者同为“大苦心人”,《周易》与《洪范》九畴之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在觉浪道盛的影响下,方以智极力鼓吹“以《庄》继《易》”的观点.在这种学术观念中,庄子、孟子与屈原都被视为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庄子成为儒家思想的“孤儿”.庄子借助老子学说的外壳传承儒家思想的精髓,区别于同时代以儒家自居的学者.从表面来看,“以《庄》继《易》”似乎颠覆了一般学者对《庄子》文本与思想的传统定位.但是,这些近似荒诞的论述背后隐藏着觉浪道盛和方以智等人对自身处境与身份认同的焦虑.这些学者试图弥合佛教僧侣身份与儒学信仰之间裂痕,进而完善自己的遗民品质.在方以智看来,《老子》诋毁圣人、菲薄仁义,与《庄子》的中心思想截然不同,再一次证明了“托孤论”的合理性.方以智断言《庄子》不仅与《周易》相通,而且还与思孟学派有着密切的学术关联.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后世以禅学解释《庄子》的做法提供依据.与庄子同时代的惠施也应该享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尽管宋明儒家对惠施的学问不感兴趣,但不能否认“万物一体”的观念来源于惠施.方孔炤、方以智父子重视发掘“万物一体”的观念,是为了反对利玛窦力图通过否认“万物一体”的思想价值来传播基督教信仰的做法.

方以智非常重视象数的积极作用,为寓义理于象数的易学诠释方式做出充分的论证.方以智对《河图》、《洛书》所涉及的象数学说抱有浓厚的兴趣,将《礼记·,礼运》所谓“本于大一,协于分艺”设定为太极衍化万物的基本过程,由此探究“物理”,深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方以智着重处理无极、有极和太极之间的关系,将“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统合起来,揭示“太极不落有无”的基本属性,又探寻“三”与“一”之间的逻辑关系,借用佛教图案“∴”阐述自己的观点,将所谓“三畏”、“三谓”、“三唯”、“三知”的基本内容与太极、有极、无极加以对应,将一切变化统摄于“大一”之下,形成了一套囊括各家学术的理论体系.

方以智对“两间”,也就是天地之间的事物,持有浓厚的认知兴趣,试图以象数作为认知方式,推进“两间质测”的相关研究.在方以智易学思想的整体结构中,“象”、“数”、“理”、“气”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与一般畅谈义理的易学家有所不同,方以智侧重于从象数衍变的角度对义理进行陈述.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并非杂乱无章的存在物,而是蕴含所谓“天然秩序”或“伦物秩叙”,二者都可以用数来分析.因而可以讲“万物皆数”.当然,这里所说的“数”不是西方数学中的数,而是《系辞传》所谓“天地之数”,也可以说是《河图》、《洛书》系统中的“数”.

方以智将太极纳入“《河图》变《洛书》”的过程中,以王宣的“密衍”学说对此加以限定,认为《河图》强调五行相生,《河图》强调五行相克,从中揭示“尊阳”或“扶阳抑阴”、“金火易位”、“五行尊火为宗”等观念,协调“四行”、“四大”和“五行”学说之间的争论,总结《河图》、《洛书》旧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即所谓“四象新说”,有力地推动了象数学说的发展.方以智的易学思想是支撑其科学思想的方法,而他所提倡“《易》以象数为端几,而至精、至变、至神在其中”的观点标志着象数已经成为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方以智认为,卦爻是理数融合的有力证据,能够为“尽性至命”提供可供遵循的路径,即所谓“倚数穷理”.方以智的最大贡献在于以“天人不相胜”的基本观点解释“天人合一”,凸显人在宇宙中的显著位置与价值,否定西洋传教士的宗教观念,有力地推动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方以智借助易学的表达方式,将注重观察与实验的新精神融入到对传统学术的改造与发展.在自然科学领域,方以智以“质测”与“通几”作为新方法,在易学理论中开出归纳法与演绎法,鼓吹“藏智于物”的观点,力图扭转宋明以来儒家偏重道德修养而忽视客观事物的局面.方以智回顾中国固有的自然科学的成就,吸收西方同时代的科学理论,以本民族的语言对其加以解读,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为传统易学的理论创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方以智以“资格”作为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提出“法能生道”的说法,展开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深入研究,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为儒家*与政治观念的革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社会治理思想方面,方以智对“宰理”这一重要观念进行全面解释,从中发展出一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治理方案.在这种观念结构中,天道构成社会治理和权力分配的合理性基础.“天道”的核心价值就是生生之德,或者可以概括为儒家所讲的仁.方以智在兼顾知识与道德的前提下,对“自由”这一概念进行全新的解读,有效地处理了“自由”与“共由”之间的关系,既注重构建必要的公共生活规则,又关注社会成员的精神世界,反对乡愿与肆无忌惮,以“空空慎独心法”作为个体实现“自由”的基本途径,以“孔颜之乐”作为“自由”的实质,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方面,方以智继承了“五伦皆朋友之交”的观念,以朋友之间的平等相处作为五伦得以维系的根本,试图从儒家学术中开出平等精神.在政治观念中,方以智主张“政府宰民而并宰君”,在反思“帝学”、“相道”与“中涓义”的基础上,将儒家传统的君臣伦常转化为君主、“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将君与民的关系转化为国与民的关系,在“藏天下于天下”的基础上,试图推出“就天下而用天下”的政治理想.

方以智继承了以“实理”解释“性善”的学术传统,主张讲求“实物”,反对“空谈大道”.儒家的社会职能在于维系人伦,探求“物理”,以*道德干预权力运作,促使政治朝向稳健的方向发展.从个体的道德修养来看,易学有助于塑造君子人格,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敦促社会成员改过从新.方以智对自己的易学思想进行概括,指出:“真天统天地,真阳统阴阳,大一统万一,至善统善恶,至理统理气,大无统有无”.经历困顿与磨练,方以智得出“天下归仁,莫普于《礼运》之田”的结论.仁是儒家的价值源泉,《礼运》揭示了“大一”如何为阴阳五行、人伦日用提供合理依据,以及儒家对“物理”、“度数”的基本态度.方以智易学思想非常重视儒家“一以贯之”的观念,试图会通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学术成果,形成全新的观点.

第三篇大一历史论文摘要: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

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入学时的能力普遍降低,学生层次越来越不均衡,这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中学的课程设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对大学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众化教育以及高中课改的背景使得大学微积分教学中的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大学生会进行求导、积分运算,但是对概念中蕴含的思想并不理解,对概念间的关系认识模糊.所以,发现学生在微积分概念上的认知困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是微积分教学改革的关键.

本论文以一元微积分作为载体,选取极限、导数、微分、中值定理、定积分等内容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了2个问题:(1)大学生对微积分中的基本概念具有什么样的概念意象,存在哪些概念误解(2)如何设计微积分的概念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其运用基本概念的能力

本研究构建了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并对一所理工院校大一上学期三个教学班的微积分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验,主要采用了设计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准实验对照等研究方法,有3位教师以及255位学生参加了概念教学班的教学实践.研究包括3个阶段:(1)准备和设计:根据现有文献及教学经验总结出学生所遇到的常见错误与问题以及每个案例教学设计的要点(设计原型),设计出概念的前/后测试卷,对测试时间、教学时间作出安排.(2)教学实践:针对前测中发现的问题,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设计原型)进行修正,并实施概念教学.(3)回顾分析:任课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并对概念教学设计原则进行修正,依据修正后的原则,开始下一轮的教学设计.在研究的最后,我们进行了教学设计的效果检验,主要通过三条路径:(1)以具体案例的前后测对比,进行教学班纵向的比较;(2)以学校统一安排的期中期末考试进行横向的比较;(3)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概念教学的认可情况.

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其一,大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概念的概念意向是片面的,甚至有些是错误的.(1)在学习极限的定义前,大学生不会用严格的语言来界定极限,有一些同学用静态的观点来看待极限,认为极限就是“n趋于无穷大(x趋于x0)时,数列(函数)等于a”.(2)大多数学生在看到导数时首先想到的是函数曲线在某点切线的斜率;学生主要从斜率的角度来理解导数,而非从变化率的角度来理解.(3)学生对通过导数来求微分这种“操作性的知识”认识深刻,但是对微分的几何意义和线性近似的思想认识存在混乱.(4)部分学生知道定积分是面积,但是不清楚究竟是哪个区域的面积,知道定积分概念中的分割与近似代替的过程,但是部分学生不清楚对哪个量进行分割:一些学生单纯地认为dx是积分号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其“微分”的实际意义.

其二,我们构建了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验.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如下:(1)通过本原性(历史上的,本质的)问题引入数学概念,借助历史发展阐述数学概念;(2)借助几何直观或生活中的直观例子帮助同学理解概念;(3)注重概念间关系的阐述.针对前测中的问题,每个案例的设计重点如下:极限的教学设计重在通过直观的方式帮助同学熟悉、理解并会运用形式化的语言,导数的教学设计重在阐明概念所蕴含的“变化率”思想;微分的设计重点在于突出概念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图;中值定理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历史上的定理形式来让学生体会到概念的严格化过程:定积分是过程性概念的典型代表,其设计要点在于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将定积分的概念解压缩,从而将定积分概念迁移到未知情境中.

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国内首先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学生对一元微积分基本概念的理解,并剖析了学生的概念意象;针对这些概念意象与学生的概念误解进行了教学设计与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呈现了微积分概念教学的原始设计、对学生概念意象及概念误解的调查、教学设计的修正、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效果反馈的全过程,其理论意义在于为微积分教学研究提供实证性的依据,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实践价值在于可帮助大学教师了解学生的概念理解情况,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参考,也可为大学的教材编写者提供素材.


https://www.mbalunwen.net/kejidaquan/58567.html

第四篇大一历史论文摘要模板:道家“大一”思想及其表达式研究

本论文之所以要考察道家从《老子》到《老子指归》时期的“大一”思想和及其表述方式,是因为这个时期包括了中国道家自己发展的二个阶段,也就是原始道家和黄老道家发展时期,又是佛教思想传入中国之前的时期.在思想及其表述方式上,道家还没有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所以,考察这个阶段的道家思想及其表述方式,有利于我们看到道家自身的“大一”思想的原来面目,也可以看到它是如何为佛教思想的传入所做的准备,为未来的道与佛的合流提供了怎样的思想基础.

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前言是对核心概念的简要解释和对本论研究范围与基本资料的说明,上编是道家“大一”思想的概念范畴和思想方面的研究,下编是道家“大一”思想的表达式研究.结语是对道家“大一”思想及表达式研究的结论和评价.

前言部分对本论文的核心概念“大一”作了一个简要的解释.“大一”中的“一”代表的是道家所要表达的根本的存在境界——“道”,是指称“道”的“整体性”、“大全性”、“完美性”、“圆满性”,这些是肯定性的概念表述.这个“一”不是数字序列中与“二”、“三”等为伍的“一”,而是超越对待、包容对待的“一”,也就是与代表了分别、差别、对立之“二”形成对立面的“一”,或者就是对“二”的超越.因为“二”代表了二分性、分别性、差别性等含义,所以,对“二”的超越的“大一性”又可以表述为“不二性”、“无分别性”、“无差别性”等否定性的概念.这些正反概念表述的是相同的或类似的含义,它们可以互为诠释,形成一个诠释的循环,从而能够多角度地把握“大一”之“道”的丰富的含义.值得指出的是,论文中涉及的这些重要概念——“大”、“一”,“不二”、“不分”、“不别”、“无待”等等都是道家著作中自己所使用的概念群,我们所使用的概念可能只是它们的一些组合如“大一不二”,或者转换一下否定词,如“无分无别”,或者简化一点形式,如“无分别”等等.

《老子》明确把“大”与“道”二个概念对等起来(《老子·,第二十五章》),而且他开启了以“大”为“道”、以“大”论“道”的传统.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大一”中的“大”理解为“道”,这样,“大一”就是一个同位语词,是强化了的“道”的概念,或者是强化了的表示“道”的特性的概念,也就是我们上述所说“整体性”、“大全性”、“不二性”、“无分别性”、“无差别性”等概念.我们也对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基本资料作了必要的说明.

本论文上编的前三章,属于对道家“大一”思想的概念范畴方面考察.道家以“大”及其概念群论“道”,也以“一”及类似概念论“道”,这是道家“以大一论道”的方式及其传统,它们直接反映了道家思想的“大一”性质.而道家“以大一论道”的方式及其传统,还包括了道家以“不二”及类似概念群论道的内容.“不二”是“大一”的反面等值概念,道家也有丰富的“不二”概念群.在不同的程度上,道家用“大一”和“不二”来定义“道”的根本特性,或者说明“道”整体大全完美无缺和超越二分、不落分别的特性,或者说明“得道”者的无限广阔的包容大度与无分别、绝待的精神境界,或者说明“道境”(或理想社会)圆满大同与无分别性质,等等.这些正反概念群共同反映了道家思想的“大一”性质,共同指示了“道”的“大一”或“不二性”,或者“整体大全性”、“无分别性”、“无差别性”等根本特性.这三章概念范畴的考察都是围绕道家的核心范畴“道”展开的,都是有关“道”的“大一性”或“不二性”的研究.它们相互呼应,共同指明道家的“道”就是“大一性”.上编的后三章,是直接对道家“大一”思想的揭示,分别揭示了道家以“大一性”的“无知”为核心的认识论、以“大一性”的“无言”为核心的语言论,以及以“大一性”的“无心”为核心的思维模式.这三方面的研究大致勾画出道家“大一”思想的一个宏观的轮廓.道家对常规的认识、语言和思维都有极其深刻的洞察和批判,而这都是基于它的“大一”思想的立场和视点,也就是道家自己所说的“以道观之”的结果.

道家认为,常规的认识都是以主客体二分为特性的,它的认识对象仅仅是事物,它的认识手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因为“知”是有所待的,是二分性的,所以它无法认识“大一不二”之“道”.相反,“无知”本身是超越主体与客体的二分的“知”,它的品质是“大一不二性”的,它是与“大一不二”之“道”相应的“大知”或者“真知”.“大一不二”之“道”唯有通过主体自身的二分意识的消失(“无心”)才能契入,或者,唯有通过主体自身的自我意识的消失(“无我”)才能契入.在这个意义上,“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在“无知”中既没有天人的分别或自然与人为的对立——也就是它达成了真正的天人合一,也没有认识与实践的二分——也就是它达到了真正的知行和一,也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就是它达到了真正的古今一如、内外无别的境界.这就是道家的“无知”境界,也就是没有任何二分的“知道”.当然,道家也提供了许多达成“无知”境界的方法,在这一章中我们侧重论述的是“常”、“静”、“虚”、“一”等方法及其境界.

道家认为,语言的本性天生是二分性的,语言在意识或思维的基础上更增大了对世界分化的力度.语言仅仅是对于事物的言说,而无法言说“道”.道家对于语言(“言”、“论”、“议”、“辩”)的局限性也有深刻的揭示,并且指明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也有一定的要求和禁忌.对于不可言说的“道”,道家保持着“无言”或“不言”,但是我们不能把“无言”或“不言”的境界当作是什么也不说,而杜口忌口仍然可能是有言不尽.这里的关键在于“无心”,也就是超越二元分别的意识或思维,达成悟道或证道的境界,如此才可以“终日言而尽道”,才可以“无所不言”却“无所言”.所以,道家倡导“不言之教”,并且对“不言之言”如何“言”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本文不仅揭示了《庄子》自述的“三言”,也就是“寓言”、“重言”和“卮言”的“大一”思想性质,而且揭示了道家自成一体的“大一”思想表述系统.

对于人类两种意识或思维模式的对比,以及对二元分别的意识或思维模式的*,是道家“大一”思想本身最重要的表现,因为只有“大一”思想境界的道家才会提出对比的问题以及有能力对二元分别的意识或思维模式进行*.由于道家自身的“大一不二”思维模式的高度,它们对二元分别的意识或思维模式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在这一章中着重揭示了道家论二元分别的意识或思维模式的起源的问题,揭示了道家关于二分意识起源的几种境界型模式.《老子》以及《老子指归》中本身包括了许多婴儿的“大一不二”状态及其失落的阐述,是道家对“大一不二”状态失落和二分意识起源的重要的论述.我们还深入考察了道家探询“大一不二”状态失落和二分意识起源的原因,道家对于这些原因有许多的批评.反过来,道家提供了许多转化意识状态和社会文化治理的方法,如“无知”、“无欲”、“无争”等社会文化方面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心斋”、“坐忘”、“静心”、“刳心”、“无心”等个人精神实践方面的理念和方法.

上编的这后三章揭示了道家“大一”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些不同的思想方面都是紧紧围绕“大一不二”之“道”而展开的内容,都反映了道家思想的“大一”性质.本论文的下编是有关道家“大一”思想表述方式的研究.为了说那“不可说”,言那“无言”,行那“不言之教”,道家发展出了自己非常独特的系统的表述系统,它们的性质和形式,除了有《庄子》中自述的“寓言”、“重言”和“卮言”的分类和概括,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道家“大一”思想的独特而系统的的表述方式,把它们归纳为否定表述系统、特殊表达式和肯定表述方式.

第七章和第八章都是对否定表述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但第七章是宏观地研究道家思想的四类七种否定表述系统.道家思想的四类表述形式,也就是“不一式”或“单遣单非”式,“不二式”或“双遣双非”式,“穷尽否定表达式”以及“定性否定表达式”,它们都是对二分性思维模式下的世界、事物、现象以及价值、思想、立场等的彻底否定,也是对整个二分思维或二分思维观的否定,通过这样的否定,以显示道家超越二分的思想境界或反映“大一”思想或无分别、无差别或整体大全的思想等.

第八章是对否定表述系统中的“双遣双非”表达式,即道家最通常使用的一类表达式进行详细深入的历史考察.我们归纳整理出道家“双遣双非”表达式包含四种具体的形式,即典型表达式、简化表达式、扩展表达式和极至表达式,我们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揭示了道家的这些表达式的一个逐渐累积发展的过程,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道家对这些表达式的使用逐渐变得自觉的过程,它们为佛教般若经典和中观学的翻译传入和广泛接受准备了思想和表述方面的基础.

第九章是对道家特殊表达式的历史考察.这些特殊表达式从形式上划分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直接属于否定式的表达式,表达式中含有明确的否定词语,其否定性质与“不一式”完全相同.这一类表达式在《老子》中的使用非常突出.第二类形式上属于“非肯定非否定”表达式,表达式中含有非肯定非否定词语,如“若”、“如”、“似”等,但从它们的思想实质来看,它们都是要否定对立双方的常识性区分,而更深的意思是对对立面双方的同时否定.所以其性质与“不二式”相同.道家的许多特殊表达式不仅发端于《老子》,并且本身在《老子》中有充分的表现,对特殊的表达式的揭示,使我们看清了《老子》在道家“大一”思想体系中的开创性的地位.我们的考察表明,《庄子》几乎大量使用了每一种表达式,并且是比较自觉的.《淮南子》的表述有了更高的自觉,它也大量使用了特殊表达式.而仅半部《老子指归》所使用的特殊表达式与《淮南子》基本相同.这说明,到《老子指归》时代,道家的“大一”思想及其表述方式应该是道家比较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了.佛教般若学和中观学的传入能够被中国文化迅速接受和发扬,与道家所做的长期准备及其自觉的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第十章是对道家肯定表述方式的考察.道家“大一”思想具有的彻底否定精神也必然在另一方面表现出全面肯定的品质,而反映在形式上,就表现为道家具有一些特别的双肯定表达式.道家在表述“道体”时往往用的是“双遣双非”表达式,而在表述“道相”与“道用”时,经常用双肯定表达式.这是因为“道体”本身超言绝象,认识它需要思维有根本的转化、蜕变,而表述它需要超越语言本身的二分性特点,所以,用否定表达式,特别是其中的“双遣双非”表达式,的确可以比较恰当地表述“道体”.而“道相”与“道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感受的、就是日常生活的对象、内容和情景,所以,它们本身就是与二分思维相应的存在,它们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事物的对立面.因为“道”没有偏私,所以用双肯定形式表述“道相”与“道用”,的确比较全面地反映出“道”的无私性与平等性.对“道体”的描述使用双否定性表达式,而对“道用”等的描述使用双肯定表达式,这是非常对称的方式.对双否定表达式以“不二”、“无二”等概念群进行概括,而对双肯定表达式以“两行”、“皆可”、“兼”、“并”等概念进行概括,也是必然的方式.本章还对道家论否定与肯定表述形式的关系作了整理.

结语章是对道家“大一”思想以及表达式研究的概括和评价.我们对本论文论述的道家“大一”思想、境界与思维模式的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大一”思想或“不二”思想,也可以称为无分别无差别思想或整体大全思想,是道家非常明显的核心思想,实际上,这就是“道”的基本的含义,当然也是最核心的含义.第二,超越语言、感觉、思维的意识境界,这是“大一”思想的真实基础.“悟道”是道家整个

第五篇大一历史论文摘要怎么写:北京清代南苑研究

南苑是清代北京城面积最大的一座皇家御苑.它的规划营建思想,对北京城的资源储备、水系治理、抵御灾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清代其它几座皇家御苑相比,南苑还承担了特殊的功能活动,如军事演武、行围狩猎、农副产品生产等.这些特殊的功能活动,又决定了它具有与其它几座皇家御苑不同的园林艺术特色.南苑是中国古代最后一座保持着秦汉时期苑囿之风的皇家御苑,它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对南苑边界及苑内主要单元景象位置的考证;从南苑的历史沿革、清代各时期的发展概况、影响其营建的主导因素,南苑承担的主要功能活动、南苑与北京城的关系,以及园林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对南苑进行系统地研究;在对南苑边界及苑内单元景象位置考证的基础上,结合南苑的系统研究成果,以及当下城南的发展建设,对南苑遗址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了南苑的边界,考证出苑内主要单元景象的现状位置.

(2)论述了南苑与清代北京城的关系:南苑对保障北京城安全和发展、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证城市水系运输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梳理了南苑的发展沿革,研究认为,南苑的发展演变是游猎民族的森林文化、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以及中原地区农耕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4)系统论述了清代南苑各时期的营建情况和功能活动,并从环境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方面探讨对清代南苑建设的影响.

(5)探讨了南苑承担的主要功能活动,如军事演武、行围狩猎、物质生产和资源储备等.研究认为,正是这些功能活动促成了南苑独特的园林艺术特色的形成.

(6)着重探讨了南苑的园林艺术特色,为今后单元景象的复建,以及苑内古迹、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7)通过对南苑的系统研究,结合当下城南的发展建设,对南苑遗址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第六篇摘要范文:由大一、浑沌说礼——兼论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

“大一”、“浑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或范畴.“大一”或作“太一”、“泰一” ,实与“道”、“一”及“太极”同物而异名.“大一”主要指向自然 ,属天道 ,是关于宇宙本原的概念 ,而最终演化为天帝 ,“浑沌”由“大一”而来 ,则主要指向人类社会 ,属人道 ,是关于社会本原的概念.并最终演化为人 (皇、黄 )帝.人类社会乃由浑沌为始 ,一步一步分别 ,一步一步开通.分化浑沌 ,则男女有别 ,是礼理出 ,告别蒙昧 ,则排除血婚 ,是礼事现 ,战胜野蛮 ,则夫妇定位 ,是礼形生、礼器成.而随着君臣有正 ,上下、贵贱、等级有分 ,则礼制确立.于是中国历史由浑沌 ,而三皇 ,而五帝 ,终于实现三代文明.总之 ,礼生于分别 ,成之文明 ,礼是中国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

第七篇大一历史论文摘要范文: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自恢复高考至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一历史时期大*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变化呢本研究对1986至2010年间237项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进行了横断历史的元分析,以考察这些研究(被试为30多万名大学生)所测心理问题的9个因子得分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SCL-90各因子均值与年代之间均呈负相关,年代可以解释9个因子4%至36%的变异,25年来9个因子均值分别下降了1%至13%,其中偏执、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变化较明显.这说明25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减少,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逐步提高.(2)25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大学一年级以上的学生上,而且重点大学学生(较之非重点大学)、城市生源学生(较之农村)、男生(较之女生)的心理健康改善更快.

第八篇大一历史论文摘要格式:华诚集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实践研究

当前我国的基本建设是世界上及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的巨额投资及参与人员的数量之巨致使施工安全事故的后果非常严重.我国基本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向来比较低,由于施工安全事故失去生命的从业人员每年达千人以上,经济损失更高达百亿元之巨.尤其是近年来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恶性事故层出不穷,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关注.此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及操作环境的恶劣性极大的制约着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及操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因为施工时间长、工程复杂、施工条件的动态变化、多交叉作业、操作工人素质不高等因素,在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时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所以存在巨大的安全管理风险,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前期策划不足.(2)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和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不匹配.(3)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并有效实施.为了解决以上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怎样使用全面控制的方法来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出现的频率及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是很有必要的.但造成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很复杂,要想深入分析其成因,就要使用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对和施工安全管理有关的相关因素进行着重分析,对施工安全问题进行有效防范及预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施工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人员及实施方法上拟定对策,最终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从而预防事故发生及降低事故频率.

本文从项目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范、项目组织机构的设立、安全管理人员的选择和配备、操作人员的甄别、管理措施和检查制度的制订、教育培训制度的建立及实施、用流程管理的方法进行工作的开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并以华诚集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实践为例,阐述项目的安全管理,以期杜绝亡人、重大伤残事故,减少轻伤事故,为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及类似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方法、经验.

第九篇大一历史论文摘要:海拉尔盆地水动力模拟与油气运聚特征——以乌尔逊、贝尔凹陷为例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最有勘探前景的二个凹陷.文中以其作为研究对象,从古水动力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重要作用出发,恢复出各主要目的层在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水动力演化历史,分析了二凹陷的油气运聚特征.

研究中,在正确分析海拉尔盆地水动力背景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钻井、测井、测试及地震资料,立足于综合研究和动态分析,通过大量基础地质工作,选择正确的地质模型,对地下水动力场进行数学描述,以水动力为主线,建立了适合该地区的数学模型:地层埋藏史、古流体压力孕育史等.主要采用数值计算和模拟等手段,在模型实现中采用了循环迭代法和有限元法分别对时间域和空间域进行求解.

文中首先总结了水动力和油气运聚研究的发展现状,发现水动力分析已成为运聚成藏研究的有效手段.在海拉尔盆地研究中,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大量实际工作,取得了如下初步的研究结论和认识: 首先,通过压实研究,得出了地层在最大埋深状态下(伊敏组末),古压力的纵横向分布特征:纵向上,乌尔逊凹陷南部异常压力幅度在5~10MPa之间,最大异常压力一般出现在南屯组一段或铜钵庙组.乌尔逊凹陷北部,异常压力最大幅度接近5MPa,最大异常压力一般出现在大磨拐河组一段或南屯组二段.贝尔凹陷,最大异常幅度为5MPa,且其在不同地区出现的层位不同;横向上,乌尔逊凹陷南部异常压力大于乌尔逊凹陷北部.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一段过剩压力在整体上从南向北递增,南屯组二段从霍2井向北及东南地区递增.

其次,分析了古、今压力变化特征,表现为地质历史时期的较高异常地层压力,而现今为静水压力或负压,结合盆地地质背景,认为该盆地水动力类型在伊敏组末期前属沉积水运动型,而伊敏组末期后属沉积-渗入水运动型.另外,还确定油气成藏的关键时期为伊敏组沉积末.

再者,认为欠压实是最大埋深状态下,超压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了形成现今负(低)压的原因,其原因为地层抬升剥蚀、压力因封闭层的泄漏等.

最后,恢复出各主要目的层的古流体势的演化历史,从伊敏组末至现今,油势分布特征具有较好的继承性.以油气运聚理论为依据,对各主要目的层进行油气运聚特征分析,预测了油气的有利聚集区:乌尔逊凹陷大一段的苏8~苏18、乌7~乌15井区等,贝尔凹陷南屯组的贝17~贝13~德2、贝D2~贝1井区等.

第十篇摘要范文: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

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大学在本质上并非只是横向移植西方大学模式的一类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于一体的社会机构,而是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区别于任何其他国家大学机构的文化实体.以此为据,可将“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界定为以中国文化为根基,以“文化传承者”为实践主体,所形成的使中国大学之为中国大学的根本性特征.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机制——“中国文化——‘文化传承者’——中国大学”为分析框架,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近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对“文化传承者”文化性格的历史考察,以捕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外在表征及其得以延绵至今的内在因素,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站在历史的视角,本文梳理、分析和归纳了自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在社会变迁中的发展脉络,不仅注重对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即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的描述;更注重对“活”着的中国文化,即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文化传承者”所持有的文化观念与大学观念的分析,以及在他们影响下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典型特征的归纳;还涉及对各历史时期几所具体中国大学的文化解释.所研究内容涵盖了晚清、民国、建国头十七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四个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社会背景、具体表征以及形成机制.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特征为基本依据,本文对中国大学发展阶段大致归纳如下:从中国大学诞生到清朝灭亡是“中国式大学”阶段,此时期的中国大学主要为维护晚清政权而设,受晚清士大夫控制,文化性格最为浓厚,主要以“忠君尊孔”、“学仕一体”以及“经学为本”为鲜明特征;整个民国时期是“中国的大学”阶段,在民国大学校长的主导下,此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呈现出一种比较“好”的发展态势,表现出“厚德载物”、“有容纳大”、“文实并包”以及“天下为公”等典型特征;建国头十七年是“中国特色的大学”阶段,由于政治权力的强行介入,中国大学的革命性与政治性尤强,主要特征是“以民为本”、“以党治校”以及“思想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正在酝酿与形成一种理想的可能性模式——“大学的中国模式”,并且初步呈现出了“以人为本”、“人文立身”以及“宁静致远”等较好的文化发展趋向.目前中国大学正处于由“中国特色的大学”到“大学的中国模式”的过渡性阶段.通过历史性论证,足以证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内发”而“人为”,自晚清以来大体未有中断,虽则其间屡有“转折”与“变通”.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时代合理性与历史局限性兼具.对于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研究,除却“同情之理解”更有必要进行价值澄清,以拨正裹挟于历史浪涛中的各种扭曲特征或其偏激倾向.通过历史性省思: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在形成过程中主要涉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以及知识分子与政府等特殊矛盾;同时在本质上,各历史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特征万变不离其宗,皆可在“道德本位”、“人文精神”以及“士的传统”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得到诠释.由此而论,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经验在于协调各种特殊矛盾兼以最大可能的坚持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汲取历史的经验并结合现实的需要,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理想建构不但必要而且可能.理论上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就是各种优秀的中国文化特质的集合体;“大学·,学者·,政府”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特殊场域,而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理想建构的关键因素.如果说,“好”的文化信仰是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内在灵魂,那么大学、学者与政府之间的独立与协作则是中国大学坚守灵魂的外部工具.当自由的学者主导中国大学,目的就会支配手段,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可能,大学的中国模式可待;当政府凌驾于学者之上操纵中国大学,所谓的文化性格难免陷入泛政治化的窠臼,距离真正的中国大学愈远.

本论文可用于大一历史论文摘要范文写作参考研究.

大一历史引用文献:

[1] 大一历史论文题目推荐 大一历史论文题目怎么取
[2] 新颖的大一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大一历史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3] 大一历史论文大纲格式样本 大一历史论文大纲怎样写
《大一历史论文摘要怎么写 大一历史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大一历史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