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王安忆和道家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王安忆和道家方面论文如何写25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王安忆和道家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6

王安忆和道家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三、名士风流:绝假纯真的道家型人格

《新世纪以来王安忆小说的道家立场》

该文是王安忆和道家类论文如何写和王安忆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王安憶小说与西方翻译文学关系密切.a她年少时曾阅读过很多翻译小说,“英国的狄更斯、勃朗特姐妹,法国的雨果、罗曼·罗兰、福楼拜、都德,俄国的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柯罗连科等等”.b当她走上职业作家之路后,其造句风格深受西方翻译小说的影响,《长恨歌》的语言华丽绵密,细部雕琢繁琐.冗长的单句神似华丽繁复与佶屈聱牙的印欧语系复合句,曾因啰唆而遭人诟病.然而从《富萍》开始,她的语言风格发生了显著转变,由绵密冗长变为简洁利落,明快质朴,近作《众声喧哗》更将文字精简度升到至高点.

王安忆早年刻意模仿翻译体长句,是因为她觉得“译文的华丽反复,似乎比中国古典语言更能满足年轻人的情感方式”c,这样的语言能“把自己的话都说出来,要把事情一股脑地说出来”,使文字表意丰富、语言“有为”“有所待”,年轻时的她“根本不会去想文字是怎么回事情.”d但在谈到新世纪以来的创作时,她觉得“中国语言的简练质朴,是要到较长的年龄才能领会的.”e“简练质朴”是“道”的显现,“朴”是未经雕琢、原始自然,让物是其所是之意.“道”的概念难以被本质化,只能被行为主体实践、感受或描述,它是“不是之是”f.在《富萍》 《天香》 《众声喧哗》 《考工记》中,类“四六”骈文的形式“减法”,体现了王安忆的中年心态,这是她对“道”的回归,也是作家重建东方文化主体性与沟通东西普世性自由精神的尝试.

一、“道”之显现:太初之轮的运转

老子以“无”诠释“道”,用反面观照的思维方式来描述其特质.《道德经》中的“道”主要显现在物质的来源、类别、表征、效用上,老子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比喻相反事物间的内在差异,来说明天地间的大“道”没有可以被言说的“名”.“道”超越于“物”之上,没有赋形于物,它若有若无,是形而上的存在(being).“道”早于天而生,又蕴化万物,所以“天不变,道亦不变”.“道”是时空之外的大写他者,任何对“道”与自然规律的违逆都与“天”相抵牾.然而,“道”也是矛盾的:它是隐身在事物背后的终极原因,但“物”因其“自然”本性,又没有物理因果.g“道”的这些特点,在王安忆新世纪之后的小说中皆有显现:它具体表征为时间的持续运转、变化中的无差别与超然性、“道”向自身对立面的反复转化.文本中动态的时间、始终未曾停止的“动”、俗世间的福祸相倚,也与《易经》卦相的变化法则相契合,体现东方/中国独特的哲学思维.隐含作者认为不违逆“道”之运转变化的人,才是契合自然规律、顺应万物本性、自由发展的理想个体.

在《众声喧哗》的开端,叙事人以古今时间之变隐喻“道”的持续转化,“化”即宇宙万物的生灭变化,化不离物,生生不息.欧伯伯夫妇年华老去,宅子的墙皮不断脱落,墙角遍布青苔,不变的是不断流逝的时间/道.“道”静谧的变易是“过去的”,“似乎还将是未来的”,这是城市的“古心”,是世道的“千变万化”.入定后的世界和光同尘,在光线中漂浮的尘埃内蕴恍惚之美,“道”似有似无,但能让人栖神于心.欧伯伯享受慢速时间,平日少言寡语;六叶信奉商品拜物教,奔波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中.当二人交锋时,欧伯伯认为快速更替的时装不合节气/时间/道的规律;大雨冲进屋子,淹没了六叶的服装,他觉得“洪水”让他“又做了一世人生”h,万物又将被重新造化.《天香》以申府园内植物的生长凋落、建筑的翻新,隐喻家族的衰败与复兴、明朝历史的变迁与上海都市的兴起.一切“周而复始,循环往复”i.申家的园绣“钟灵毓秀,天工开物”j,画法/绣法的任性自然和仿古风格,是对天地原初之“道”的回归.《考工记》中的老宅是“道”的象征,“万事万物都在转移变化,偏偏它不移不变.”k老宅随历史风化老去,它以“道”的化身见证时代变迁和人世动荡.房子“将一小点能量无限地增值,有点像中国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l陈书玉对老屋的守护是对“道”本真的持守,也体现着他身为长子和屋主的责任感.老屋/道似诺亚方舟,在屡次运动中庇护陈书玉不受外在权力的冲击;他得以明哲保身,是自然天道与现实人“道”相抗衡的结果.上述文本中的隐含作者皆倡导人对“道”的顺应和遵从,这并非是将“道”表述为霸权性知识/话语,而是因为人是万物灵长,其他事物难以比拟.因此王安忆在承认“道”之客观性的前提下,提倡人与道/天/规律之间的相互和谐,以此才能守护现代个体的精神自由与生命本真,其本质是人道主义的.

阴阳二元向自身的对立面转化,“化”即变易,“道”运转在世事无常的宿命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m个体要想规避生存风险,永保“元,亨,利,贞”,便要“朝乾夕惕”n.时刻关注周遭环境,以自反性视点审视自我;在顺境与逆境中安时处顺,境随心转,等待变化的契机,才能维护自我生存权和人格尊严.《众声喧哗》中的欧伯伯本以为在儿女皆成家后,自己能与老伴安享晚年.但“安乐中埋着隐患”,“凡事都有限度,不可过头,物极必反”o,老伴的离世使他沉默寡言,独自承受情感孤独.保安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从日常起居到谈婚论嫁,女性家长们过度干涉他的私生活,导致他性格软弱、大龄单身.“这温柔乡是害他,又是有益于他”,常年与女性共同生活,使其养成柔顺宽厚的性格,“人们也都善待他.”《天香》中的申儒世不满弟弟申明世奢华的生活与铺张浪费的习气,他持守“朝乾夕惕”之理,并洞悉朝堂政治,多次提示弟弟不要为申家招灾引祸.申明世与申柯海因造园、制墨、讲排场、生活铺张而将家财挥霍大半,使申家运势不断走下坡路.但“盛极而衰,衰极又盛的阴阳转合,周而复始,也是命的意思”.p《考工记》中的老宅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政府当作公产收走,陈家遭受经济损失.但固定资产不复存在,却令陈书玉及其家人免去被划为有产阶级的灾难,在屡次政治运动中免受历史怪兽的冲击.当改革开放,政府交还陈家财产后,老屋的失而复得却引发家庭战争,几十年前躲避出身原罪的亲属们各自粉墨登场,为争夺经济利益而异化亲情.同时,老宅也是压抑陈书玉人身自由与主体性的滥觞,他始终为解决宅子的安全性与归属问题备受精神折磨.房屋“囚禁了他,他逃不出去”.q作者在文本中借全知叙事者与某些限知人物之口,反复言说《道德经》 《周易》中的原文,以及内涵道家辩证思想的成语,这说明隐含作者意图将“道”/时间的象征意与人物命运的福祸转化相融合.r隐含作者肯定了“道”对人生命本真的维护,在自然平淡、安时处顺的背后,是对不变之“变”的坚守.

二、“聲”之善恶:以语言体认虚静

“道”超越于“物”,“物”指形而下世界中的诸多实体(physcis),它被各类可言说的“名”指涉.“名”是语言、制度与概念思维,它起源于人对外部世界的感性认知.就“名”“道”关系而言,名有所待,道则将感官与心相统一,诸根互用,以致无所待.杨朱学派持享乐主义姿态,以情为性,将感性/自然当作人的本质属性.“声”与“言”是人欲的外在表征,自然人将话语构型、以语言/权力支配他者,来满足言说/支配.但“五色令人盲目,五音令人耳聋”,人被五色斑斓的感官世界扰乱心智,压抑个体的本然之性.“大音希声,大象无形”s,“大音”是朴素自然、无功利的,是心灵与“道”的契合.王安忆小说中的“声”与“言”主要集中在智者与愚者的语言构型和内面心理中,“有声”者与“无声”者的智斗,内蕴隐含作者回归生命本真以及认同朴素自然思想之意.

“有声”者能言善辩、自以为是,她们凭借圆滑世故的小聪明,自认为看透世间一切,周遭变化皆掌控在自己的算计之内.她们伶牙俐齿,不愿吃亏,最后却血本无归.《富萍》中的奶奶青年丧偶,因担心无人为自己养老,便收养“孙子”.她精于算计,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聪明、周到、有见识.当她把富萍接到上海开眼界后,处处监视、防范她,强势地为其安排婚后的一切,引起富萍的反感.但奶奶“并不是个有城府的人,心里的不高兴挂在了脸上”t,精明算计、能言善辩、控制欲等可感知的“形”,使她屡次在与富萍的智斗中败阵.《众声喧哗》中卖服装的六叶“说话就像连珠炮,又像机关”,声音“珠圆玉润,流利穿行”u,爱和别人讲生意经,常吹嘘自己是皇族后裔.为租欧伯伯的房子且少交房租,她用连珠炮般的语言讨价还价;在找欧伯伯借钱屯货、鼓动他与保安共同到市场上货时,又用撒娇地语言动员他们.“思维往往是语言的表象”v,外表强势、内心单纯的六叶,在沉默寡言但内心有数的欧伯伯面前占不到任何便宜.他们之间的冲突,表面是“声”之善恶的对决,实质是不同思维模式间的代沟,即商品经济与人情的矛盾.最终,六叶的老公抱着孩子出现在服装市场,一阵吵闹斗殴后,六叶被抓走,消解了她此前的能“言”善辩.有声者的失败,源于知性与“形”的分别心:同异被分别后,是非、善恶、贵贱便会显现,知识正确与否的判别标准会令人心与人心间难以沟通.

“无声”者本性内敛、沉默寡言,他们在充斥着“形”的色相世界中,以不变应万变.突发紧急情况时,富萍、保安、欧伯伯、阿暆等人皆镇定自若,在平稳焦躁的情绪后,为解决问题而争取时间.他们静默稳重、朴素踏实,体现着道家的“虚静”.就心性论层面而言,虚静是人“内在精神的绝对凝定”w,即以静定的平常心映照并感知万物.由静入定,便会不受“形”的干扰,达至绝对的精神自由.富萍“相信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其变化,没有一定之规”x,刚进城时她恐惧都市、抵触周遭常爱说长道短的保姆们;她沉默寡言,用眼、“意”“神”洞悉周边人事,“她有自己的见解”y,但不做评论.当奶奶意图干涉他与李天华的婚后生活、舅妈想把她介绍给光明时,富萍即刻领悟她们的“言”外之意,以虚静来抵抗,随后一走了之.欧伯伯最初“喜欢说话也擅长说话”,但他在老伴去世、身患脑梗后便不愿多言,话多便是过度,凡事“不可过头,物极必反”z,他渐渐领悟“不说”的禅意.他欣赏保安的纯真善良、话少稳重,二人的“神交”是以根窍内通来体悟虚静,也是独居老人和大龄未婚男子间的“父子”亲情.心灵对话与神交“更接近于话的本意”,即“大声”,“重要的是声音底下的用心,声音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7阿暆“说的多是村话,做的玩耍游戏也是村俗”,常在天香园中摸爬滚打.他认同农业救国的理念,将番薯等作物种在园内供家人食用,使走向衰落的天香园焕发出生生不息的复苏之相.

叙事人讽刺奶奶的精明算计与六叶的能说会道,赞许富萍的内秀、阿暆的务实与欧伯伯和保安之间的“通神”,说明隐含作者站在道家立场认同大“音/声”,否定躁动驳杂的“形”与“物”.隐含作者对“有声”者之“智”的否定,体现着近期王安忆的反智立场.道家的反智论认为“平常的知识对人生并没有益处,更多是使人陷于蝇营狗苟的无谓纷争,遮蔽了人的本性”@8;反智不是对知识/智慧本体的否定,它嘲弄的是自作聪明者对知识的误用,以及人自认为掌握知识,便骄傲自得的丑态.伪知识不仅让人误解智慧本身,也让伪智者胶着进文明的负累中,背负沉重的精神/知识/“形”枷锁.@9小说中的“无声”者看似木讷呆傻,但大智若愚的人领悟了“道之美难以言状而不言”的真谛.

三、名士风流:绝假纯真的道家型人格

王安忆笔下的道家型人格人物主要有《众声喧哗》中的保安、《天香》中的沈希昭、《考工记》中的陈书玉.叙事人将这类人物放置在日常场景中,既表述他们带有俗世烟火气的合理人欲和情绪变化,又肯定他们本心之内的神性.神性/神明“乃是德(性)所固有的先天本质”,“德”意味着万物自得于无所不在的“道”.#0道家型人物在俗世中不断去蔽,探求真理,显现本心灵明之光.在内面精神世界里,他们展现出绝假纯真的赤子之心、纵情洒脱的名士风度和贵柔守雌的德性关怀.对“道”的持守,使他们能够躲避商业语境下互相利用的人际关系、不被家族女性间的钩心斗角所烦扰、避免受到历史怪兽的冲击.#1纯真、逍遥、洒脱、淡定等道家性格,让他们返璞归真、拒绝被外力异化,保证个体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众声喧哗》中的保安自幼长于深闺妇人之手,中年的他看着很像“那种腼腆的小孩子等他的笑容很天真”,有着“如此通透的纯洁性”#2.他的纯真质朴体现在善良谦和的性格上:当同事有困难时,他主动要求与别人换班;当欧伯伯寂寞时,他无声相伴.但当保安学会和同事通宵打、染上毒瘾、赖账借钱,沾染戾气后,他的“气色颓败了等原先眉目间的明朗没了,变得沉暗等连他的身架都约略走形,微微佝偻下来等一股衰气”#3.这说明他搅进世俗的污泥潭后,精神便有所负累,心态与外貌随“境”而变.作者肯定了他朴素善良的赤子之心,也为他的污浊衰颓感到惋惜.保安的对立面是六叶,她狐狸般的面相、随口撒谎的套话、华丽斑斓的装饰、将“悖反的逻辑中和起来”的矫情思维和争强好胜的性格,都“质疑了以和谐为标准的传统美学观念”#4.作者对她的暗讽体现了“大美”与“五色”间的对立,“大美”以不可见的形式存在,六叶的“有所待”令她难登大雅之堂.

《天香》中沈希昭童年的神秘际遇和文化教养,暗示着她人性中内蕴神性.她诞生于观音诞辰日,自幼未沾染闺阁气;饱读诗书,自称“武陵女史”.她向往隐逸的武陵源,性格独善、狂狷与放达.她嫁到申家学习刺绣后,选择绣《东山图卷》 《游赤壁图》 《昼锦堂记》等宋元文人画,彰显着她豁达逍遥的本性和澄怀观道的美学偏好.希昭以绣画证“道”,将感官、感性、心性、知性打通,她的手、心、性皆受“天道”的指引,诸根互用,出神入化,天工开物.她在手工劳动中与神明对话,说明“通神”并未彻底抛弃感性,而是将其提炼升华:获得内在体验需要回到身体感觉本身.绣画/器物表征着“道”的精髓,沉潜着沈希昭本心深处的神性;印有“武陵女史”而非“天香园绣”的绣画,也证实了她在家族/男性世界中的身份之名.她的逍遥无所待既是理想的,也是现实的:逍遥游是女名士精神狂放的心灵境界,也是她解脱痛苦生活的希望与途径.当丈夫阿潜为学习弋阳腔不辞而别后,沈希昭并未流露伤怀之情,仅用“昭君出塞图”来宣告是自己先弃他而去,态度决绝.这既体现了女才子的孤傲清高与精神优越,也让逍遥游的背后弥漫着苍凉与孤独.她在以刺绣证“道”的同时,更新刺绣技法,以绣画维持府中开销,超世却不离世.

《考工记》中的陈书玉上善若水、安时处顺、贵柔守雌,他的性格与行为体现着道家思想中的“德”,即原初本性、美德、合理的形式#5.“德”源于“道”.他出身自上海有产阶级家庭,受过高等教育,性格谦和,温文尔雅,“在他纨绔的风流外表下,其实是一颗赤子的心,为人相当实在.”#6在动乱年代,他因自己有食物吃、别人在挨饿而感到窘迫与羞愧,说明他有仁爱的同理心;当政府没收房产时,他没有抱怨或抵抗政策,选择随遇而安,平静地接受历史风涛的冲击,以不变应万变;家中亲属怕老房子惹麻烦、被上级划定出身,像躲瘟疫般离开老屋,只有他坚守着长子的职责.他的退守与无为便是“上善若水等处众人之所恶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7.陈书玉的守弱柔贵蕴含强大深厚的力量,他以柔克刚,因不争、无产、无名等“无”而躲过屡次吞噬,其他朋友却因追求奢华的生活、意图有所表现等“有为”与“有所待”,难逃命运的浩劫.个体只有在不自由的环境中,才能领悟自由的真谛.陈书玉以不变应万变是一种消极自由,也是“化”中的“不化”.“无为”的目的是为保证个体当下的人身安全不受侵害,保存实力以待将来.隐含作者同情陈书玉无奈的“无为”,肯定他在乱世中以静制动的生存策略.就《考工记》的历史语境而言,道家思想有时是弱者的哲学.

新世纪以来,王安忆小说的道家资源主要源自《道德经》 《庄子》 《周易》.在语言/形式上,她精炼用字习惯与文法结构,让文字“无所待”;在小说内容上,天“道”时间观、祸福辩证思维、声音的表现形式、人物的逍遥气质,皆体现隐含作者对“凝固人的道德之真,肯定个体的意志自由”的道家立场的认同.

【注释】

ab宋炳辉:《王安忆的世界文学视野及其小说观念》,《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

ce王安忆:《小说家的第十四堂课——在台湾中山大学的文学讲座》,河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92页、92页.

d王安忆、张新颖:《谈话录——我的文学人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4页.

f张则天:《王安忆小说的境遇书写》,《当代文坛》2018年第5期.

gw#0#5郑开:《道家形而上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50页,183页,195、213页、215页.

houvz@7#2#3王安忆:《众声喧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4页,81页,10、14页,26页,63、77页,70页,14、18、19页,33页,23、24页,40-41页,69、66页.

ijp王安忆:《天香》,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1页、209页、188页.

klq#6王安忆:《考工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5页、38页、149页、17页.

ms#7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84頁、118、229页、147页、102页.

n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15页.

r祁丽岩:《个人经验与历史记忆的另类书写——论王安忆的非虚构写作》,《当代文坛》2018年第5期.

txy王安忆:《富萍》,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82页、25页、27页.

@8汪树东:《迟子建小说与道家思想》,《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9胡红英:《一种写实的小说创作策略——重读王安忆“写作的四个注意点”》,《文艺争鸣》2017年第12期.

#1董丽敏:《性别、劳动与“主体”建构难题——重读〈流逝〉》,《文艺争鸣》2016年第5期.

综上所述:本文是一篇关于王安忆和道家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王安忆相关王安忆和道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王安忆和道家引用文献:

[1] 王安忆和道家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王安忆和道家方面论文如何写2500字
[2] 王安忆和长恨歌论文如何写 王安忆和长恨歌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10000字
[3] 王安忆和文学本科论文怎么写 王安忆和文学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3000字
《王安忆和道家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王安忆和道家方面论文如何写2500字》word下载【免费】
王安忆和道家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