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医学保健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保健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医学保健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1

医学保健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医学保健论文范文参考:古代保健“茶汤”的医学史研究
  2. 第二篇医学保健论文样文:茯苓的医著分析及不同产地质量研究
  3. 第三、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对养生本草研究模式的优化.
  4. 第一、茯苓是历代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常用中药材,适宜岭南地区群众用于养生保健.
  5. 第三、可采用古文献挖掘和现代实验研究有机结合的方法,优化养生本草的研究模式.
  6. 第三篇医学保健论文范文模板:中印传统医学现*展对比研究
  7. 第四篇医学保健论文范例:我国常见保健食品原料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本文收集了100篇免费医学保健论文范文,都是免费优秀的相关论文范文,可以做为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写作相关范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医学保健论文范文参考:古代保健“茶汤”的医学史研究

本文研究的主体是中国古代的保健“茶汤”.“茶汤”一词是本文从古代众多保健饮品术语中遴选出来的,用以代指传统的茶或非茶制成的饮品(以植物性原料为主,不含酒精).

茶只是我国古代众多植物性保健饮品之一.中国古代还存在着许多含茶与不含茶的植物性饮品.在宋代,具有保健治疗作用的“茶汤”曾经盛极一时,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以至于形成了“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民俗.在古代医药书籍中,记载了大量的具有保健治疗作用的各种名目的植物性饮品.这类饮品名目繁多,形成了不同的类别.例如除“茶”以外,还有“药茶”、“汤”、“熟水”、“渴水”、“饮子”等等.自古到今,民间都流传使用着许多简便有效的保健饮品.这些史料散存于各种文献之中,还缺乏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已有的研究之中,对不含茶叶的一类汤、饮,更缺乏深入的发掘整理与研究.

此外,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保健饮品的发展各有特点,不同类型的保健饮品也有盛有衰、有褒有贬.例如饮茶之风虽然绵延近2000年,但历史上医药名家也曾对过饮茶叶的弊病提出批评.又如宋代社会热中于饮用甘香药材制成的“汤”,此风气并没有在宋以后得到持续发展,反而在元明时期渐次衰落.对古代保健饮品发展史上的若干特殊现象,目前还缺少专门的深入研究.

目前社会上各种名目的保健饮品功能已从传统的醒神除腻、健脾开胃、清热解暑等,发展到幼儿营养、减肥美容等许多方面.商家用种种传统的或现代的知识热点,去挑动人们通过饮品轻易实现健康保健的*.因此各类以增进健康为目的的饮品,充斥于餐桌、行囊,成为社会兴盛的点缀,丰富生活的必需.温故而知新,在现代保健饮品兴盛的时候,更有必要回顾古代在保健饮品方面曾经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或教训,促使现代保健饮品朝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所以,从医学史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植物性保健饮品(本文以“茶汤”为总名)的发展史,具有现实与历史的双重意义.其现实意义在于,整理发掘中医药古代相关文献中保存的极为丰富的健康饮品资料,将为当代保健饮品的种类、剂型、功效等提供许多实际经验,使现代中国的保健饮品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历史意义在于,研究古代“茶汤”的兴衰史,可展示古代保健饮品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当今保健饮品的健康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本文将古代(1840年以前)保健“茶汤”发展情况,按时代为序,从医学史角度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为探讨保健“茶汤”在历史上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各种保健“茶汤”种类、功效与制作等相关内容,总结各时代保健“茶汤”发展规律与特点.

本文按时代分成六个部分论述,并根据各时期发展的特点拟订了标题:

1.先秦的水、酒、浆、茶

本章讨论了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0年)保健饮品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先民为了生存基本需要,最早关注的是“水饮宜忌”.本文列举了先秦时期对饮用水的水源质量的重视、对清洁水源的选择、保护及评价.但关注水饮的避忌,是出于被动的防护.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以后,人们开始注意“调水养性”,制作各种原始的保健饮品.

本章详细地考证了《周礼》时代由“浆人”负责制作的“六饮”.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逐一分析了“六饮”中每一饮的含义、制作法等内容.指出“六饮”(狭义)乃属于“浆人”制造的六种饮品,无论发酵还是不发酵,其酒精含量都非常低.此时“六饮”还没有掺杂其它植物的叶片或根茎等成分,只是水和谷物为原料制成(发酵或不发酵).

鉴于有人认为先秦时期已经有茶的记载,并有饮茶之先例,本文经过详细的考证,认为茶虽然是我国原产,但先秦文字中没有茶的记载.为此,追踪了所有认为先秦有茶的原始文献,并逐一予以否定,排除了茶“发乎神农”的推测,并指出“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的引文存在很大的问题.对认为《华阳国志》记载武王时有茶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2.汉魏六朝的茶饮与非茶之饮

本章讨论了汉(公元前206~220年)魏(220~265)、六朝(222~581)将近800年间有关茶的明文记载.从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文物有“槚”的异体字,西汉初司马相如《凡将篇》记载药物“荈诧”(茶的异名),西汉王褒《僮约》两处提到了“茶”字,以及“茶陵”地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提到“茗”字等,说明汉代已有茶及茶饮的文献记载.

三国两晋时朝,茶的记载大大增多,至南北朝时,茶的饮用已经渐趋广泛.本章逐一分析了这一时期与茶的形态、功效、产地、制作法与饮用法等各种有关的文献(如史志、本草、诗赋等)记载,认为唐·,杨晔《膳夫经》(856年)将饮茶之俗推到“晋、宋”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

本章进一步分析了植物性饮品的起源并非只有茶惟一的一个途径,还有多种早期的植物性饮品.为此考证了本草及相关文献中的“茶之别”的种类.

3.唐及五代茶饮之盛与代茶品

唐代是植物性饮品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其间茶饮逐渐发展形成了一个高峰.本章首先分析了《唐本草》中首次记载的“茗、苦[木荼]”的内容,以及该书记载对此后本草及《茶经》形成的影响.又专门探讨了唐·,陆羽《茶经》的形成、内容与特色.指出《茶经》中显现出饮茶保健向品茶寻趣发展的趋势.进而分析了茶在唐中期陡然兴盛与禅教兴盛的关系,认为这确实是唐代茶兴盛的风源.此后又研究了唐代出现的代茶方、冷饮等多种代茶的饮子组成、代茶的不同植物性原料等.

4.宋代保健茶、汤的兴盛

宋代饮食文化非常发达,保健茶、汤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继承唐代饮茶成风的传统之外,宋代又更多地将茶用于医疗.同时各种保健“汤”开始大兴于世,成为这一时期饮品发展最有特色的内容.

本章首先分析了宋代的品茶与“斗茶”,认为这些属于茶的畸形发展,与本文讨论的植物性保健饮品无大关系.进而讨论了这一时期的“药茶”与以茶入药的情况.本章的重点是分析“汤”与“熟水”,归纳了“汤”的特点是10个字:“甘香药成屑,甘草共点汤”.然后仔细考证了当时多种保健“汤”的名目、组成与保健作用.又探讨了“熟水”的缘起、内含物、制作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宋代保健汤的方剂的数量、名目、药物组成、各药出现的频率、主治特点等,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这一时期保健汤的内容.

5.元明时期茶、汤的演进与反思

元明时期社会风气与宋代有很大的不同,饮品好用香药的风气渐次转变.本章首先根据元代对保健饮品的最初分类,探讨了各类保健饮品的名目含义.进而指出蒙古族及“回回”饮食习惯对保健茶汤的最明显的影响是以酥入饮.随后又对在明*展比较大的叶茶、花茶及“茶之别”进行了探讨,其中还讨论了点茶所用的“茶果”、“茶菜”等.

本章重点列举了元明时期“诸汤”的变异,以及元代医家对宋代好用香药入汤的反思与批评.随后又考察了“熟水”制法及名目,并辨析了“渴水”、“舍利别”与“煎”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分析“浆水”的含义与以浆为名的保健饮品,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一般文献记载的见解.

6.清代茶叶变革与新饮品

清代的茶业及传统茶学逐渐衰落,但社会仍然嗜好茶汤,只是对茶的弊病认识得更为深刻,品茶的风尚也不同于前代.

清代茶饮最大的变化,是由单一的绿茶改变为红茶、乌龙茶与普洱茶等并存的局面.本章探讨了红茶、乌龙茶与普洱茶发展的历史与特点,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保健作用.清代民间代茶饮品蓬勃发展.所以本章中详细列举了数十种新的代茶保健饮品,介绍其产地、特点与不同的作用等.又设专节讨论了“药露”在清代的发展,其中列举了20多种药露的名目、制作法与保健功能.

以上分阶段研究了古代的保健“茶汤”,最后的结论是:

①先秦时期.先民们最早关注的是水质安全,寻求并保护味正洁净的饮用水源,被动地防护不良水饮对人体的伤害.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主动“调水养性”.其时最简单的保健饮品为由“浆人”负责制作的“六饮”,即将水与谷物制作(发酵或不发酵)成的不同名目的饮品,用于解渴与养生

②汉魏六朝:现有秦汉以前的文献并无茶饮记载.西汉初才出现药用“荈诧”(茶),西汉后期茶叶由药入饮.三国、两晋时逐渐认识到茶的“醒酒,令人不眠”功效,及其形态、产地、烹茶法(茶羹或粥)等.六朝末期,茶成为祭祀、待客的饮品.与此同时出现了多种非茶植物性饮品.

③唐及五代:《唐本草》(659)首次将茶立条.唐代中期禅教兴盛与传播导致茶需求旺盛,全国饮茶成风.陆羽首撰《茶经》,促使饮茶保健向品茶寻趣发展,茶道大行,促进了茶马交易.与此同时出现了代茶饮品、解暑冷饮等.人们更关注寻找类茶物(“茶之别”)与代茶品.

④宋代:受社会好香药的影响,宋代以香入茶、以茶入药、茶药混用现象严重.用甘香药材做成的“汤”,用于日常保健及待客,已形成习俗.宋代保健饮品盛行,分化成茶、汤两大系列.保健“汤”系列还包括“熟水”等类型的饮品.

⑤元明:元蒙时期的保健饮品受到北方游牧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以酥入茶,保健汤品也由咸变甜、制作原料则由香药转向花、果等.保健“茶汤”开始被分成诸品茶、诸品汤、渴水、熟水、浆水五大类型.明代叶茶兴起,花茶、茶果、茶菜有所发展.宋代好用香药入保健“茶汤”的风气受到批评并逐渐平息.

⑥清代:清代兴起的性温的红茶(发酵),乌龙茶、普洱茶(半发酵)弥补了绿茶的不足.各种代茶新品蜂起,茶菊在浙江兴起.人参叶茶、苦丁茶等代茶品在民间也有一定的市场.花、果、地衣、神曲类制品等都被制成新的保健饮品.西洋医药传入导致各种蒸馏制成的药露成为点茶用的新品.

以上研究证明,中国古代保健“茶汤”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植物性保健饮品种类繁多,功能多样、适应范围广泛,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深入研究与发掘.

本文选择了中国传统饮食疗法中比较薄弱的“饮”,又进而选择了保健饮品中相当薄弱的保健“茶汤”进行探讨,开拓了古代非茶保健汤品或代茶品的研究,首次对古代保健“茶汤”的种类与运用经验进行清点与总结,并有若干新发现,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例如从众多的医药与非医药史料中,收集整理出了70多种古代的代茶品,逐一考订它们的首出的时代与功用,搜罗汇集了宋、元、明200多首保健汤方,尤其是对宋代70多首保健汤,详细分析其组成与功效特点,研究了古代保健“茶汤”各个分支类别形成的历史与实际内容,对“药茶”、“汤”、“饮子”、“熟水”、“渴水”、“舍利别”、“煎”、“浆水”、“药露”等分类名逐一进行了辨析,明确了各名目的内涵与制作法.

本文在研究中既注意广泛收集史料,同时也注意史论结合,对不同时代保健“茶汤”发展特点进行归纳与评述,总结历史经验.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茶叶只是古代诸多植物性保健饮品的佼佼者,但它无法代替其他植物性保健饮品.今后的研究应该对非茶保健饮品给予关注.历史上保健饮品兴衰史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其中宋代好用香药并以药入饮,给后人的教训最为深刻.

第二篇医学保健论文样文:茯苓的医著分析及不同产地质量研究

目的: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是历代防治疾病的常用、重要药材,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现代研究表明茯苓具有抗衰老、抗肿瘤和调节免疫等养生保健功效.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确定茯苓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87种物品之一.

目前暂无对岭南医学著作中有关茯苓养生保健功效记载及其学术观点进行分析的报道,暂无专门对广东地区所产茯苓的质量进行评价的报道.因此,本研究从医著分析和不同产地质量比较两个方面对茯苓进行研究.

第一,较为系统的对茯苓的养生保健功效进行总结.对历代经典方剂使用茯苓的情况进行整理,对历代养生保健著作中论述茯苓养生保健功效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岭南地区代表医学著作中使用茯苓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出岭南医家使用茯苓的特点.

第二,对广东所出产茯苓的质量进行评价.对广东与云南、安徽、湖北等其它省份所出产茯苓的质量进行比较,并对广东产茯苓的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对茯苓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依据,为广东开展养生本草茯苓栽培的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对养生本草研究模式的优化.

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方法

一是检索国内、外有关茯苓保健作用研究和质量分析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形成文献综述,作为研究的基础.

医学保健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保健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8000字学院学士论文、8000字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医学保健课题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医学保健论文范文选题

二是对《方剂学》教材所收录方剂中,茯苓与其它药物的使用频次进行整理,对含茯苓方剂的情况进行分析.从1978-1989年,1990-2001年,2002-2013年三个时间段中各随机选取一本教材进行研究.

三是对历代养生代表著作有关茯苓养生保健功效的论述及其使用情况进行归纳.主要以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养生经典》系列丛书作为研究基础.

四是对岭南地区代表医学著作使用茯苓的情况进行分析.选取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元代释继洪所著《岭南卫生方》和清代何梦瑶所著《医碥》共三本医学著作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依据为:岭南医学始于晋代,形成于宋元时期,在清代得到大发展.

五是对现存的晋代至民国时期岭南本草学著作记载茯苓的情况进行挖掘和分析.涵盖现存最早的岭南学术著作《异物志》,第一部记载南方植物的著作《南方草木状》,研究南方和外来药的专书《海药本草》,在岭南本草学发展中起到先河的作用《生草药性备要》等.

第二,实验研究方法

一是茯苓主要有效成分茯苓多糖和茯苓酸的含量测定.选取了广东省东部的潮州市饶平县、西部的茂名市信宜市(县级市)、北部的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等三地所出产的茯苓药材.其它省份方面,选取了茯苓药材的道地产地云南,茯苓药材的主要栽培省份安徽和湖北,共三个产地的茯苓饮片,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研究方法等实验方法,对上述6个不同产地茯苓的多糖、茯苓酸含量进行检测,对不同产地茯苓质量进行比较,对广东产茯苓的质量进行评价.

二是不同产地茯苓样品指纹图谱的检测和相似度分析.通过实验确定最佳色谱条件并进行测定,记录各样品色谱图,分析共有峰数量并确定参照峰,计算各供试品溶液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以广东省内及云南、安徽、湖北三个其它省份所出产茯苓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为基准,评价不同产地茯苓饮片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对广东产茯苓的质量进行分析.

第三,统计分析方法

一是数据的录入.对各教材、医学著作中药物使用频次以及实验研究数据等内容,采取使用Excel软件进行二次录入检验的方法,将数据重复录入两次,由计算机程序对两次录入数据的进行比对,保证数据完整、准确.

二是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经过完整性和准确性检验的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分析.主要采用了两组独立样木非参数检验、多组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多组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并通过制作箱图、散点图等方式进行数据分析.

成果:

第一,医著分析方面

一是总结了历代经典方剂使用茯苓的情况.三本不同年份出版的《方剂学》教材所收录的方剂中,茯苓的使用频次均列第二位,仅次于炙甘草.含茯苓方剂数占总方剂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1.61%、23.08%、24.18%,均高于20%.剔除重复部分,三本教材所含茯苓的总方剂数为54首,共源自汉代至当代的34部医学著作.三本教材之间,各方剂类型含茯苓方剂数所占百分比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茯苓功效主治所对应的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安神剂和补益剂等方剂类型含茯苓方剂数所占百分比高于其余的方剂类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是梳理了历代养生著作对茯苓保健功效的记载.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养生经典》系列丛书所收录的著作中,使用茯苓的内容共有130处,其中《千金方》4处、《千金翼方》25处、《寿亲养老新书》28处、《饮食须知》1处、《东坡养生集》4处、《遵生八笺》60处、《寿世青编》4处、《老老恒言》1处、《养生三要》3处.剂型涵盖了汤、丹、膏、丸、散等.各著作对茯苓养生保健功效的阐述主要集中在延年、不老、轻身、渗湿、益脾、安神等方面.除了汤药方剂,上述内容还包括了粥、面、酥、糕、凉果、膏、酒等食养食疗内容,并介绍了茯苓忌与醋同用.

三是分析并总结了《肘后备急方》、《岭南卫生方》和《医碥》使用茯苓的情况及特点.

《肘后备急方》有14个篇章共27处使用茯苓,茯苓的使用频次在全书使用的药物中列第18位.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对茯苓功效的介绍,本研究对茯苓在各方中主要发挥的功效,分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其它共四类进行分析.方药中主要利用茯苓利水渗湿功效的有8处;主要利用茯苓健脾功效的有6处;主要利用茯苓宁心功效的有7处;其它的6处中,主要利用茯苓美白功效的有5处,另有1处阐述茯苓的使用禁忌.

《岭南卫生方》有19首方剂共19处使用茯苓,列第3位,仅次于炙甘草和生姜.对茯苓在各方中主要发挥的功效,分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共三类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利用茯苓利水渗湿功效的有7处,主要利用茯苓健脾功效的有10处,主要利用茯苓宁心功效的有2处.

《医碥》有63个篇章241首方剂共256处使用茯苓,列第2位,仅次于炙甘草.选取了书中20个与茯苓功效主治相关的篇章,将其含茯苓方剂所占百分比与全书92个篇章的情况用四分位数法进行比较.20个篇章中,有10个处于前25%位次;累计有13个处于前50%位次.

对三本医著前20位的药物,根据其排位情况及药物之间的频次差距,对其频次进行赋值,设定药物使用频次为X,所得分值为S,排名第1位的药物分值设定为100,第2位至20位的分值推算公式为:Sn+1等于Sn-(Xn-Xn+1)/d; d等于(Xmax-Xmin)/(n-1).计算出各药物在各本著作中的得分后,对三本医著中的各类药物的总分值进行算,茯苓得分值为259.96,列第三位,仅次于炙甘草和生姜.

四是挖掘了现存的晋代至民国时期岭南中草药著作中记载茯苓的情况.文献报道中,仅有《广东新语》明确表述岭南地区出产茯苓.而《异物志》、《南方草木状》、《海药本草》和《生草药性备要》等岭南本草学代表著作均未记载茯苓.该结果提示茯苓并非岭南地区的道地药材和岭南并非茯苓的主产区,药材多来自其它省份.

第二,实验研究方面

一是检测出不同产地茯苓有效成分,并对广东所出产茯苓的质量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广东三个地区与云南、安徽和湖北等其它省份所出产的茯苓中,茯苓多糖含量所存在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东三个地区与云南、安徽和湖北等其它省份茯苓中茯苓酸含量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是建立了茯苓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对广东所出产茯苓的质量进行评价.不同产地10批样品的共有峰数量为17个,选取保留时间适中,峰面积较大且稳定,峰形较好,与相邻峰之间的分离效果好的12号峰为参照峰.通过将不同产地茯苓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的结果显示,相似度均大于90%,分别为0.960,0.961,0.960,0.976,0.976,0.922,0.924,0.987,0.981,0.981,其共有峰数一致性强,且相对保留时间一致.

结论:

第一、茯苓是历代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常用中药材,适宜岭南地区群众用于养生保健.

历代经典方剂和养生著作都将茯苓作为一味常用中药材,且多用于养生保健.通过对《肘后备急方》、《岭南卫生方》和《医碥》三本岭南代表医著使用茯苓的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岭南医家在选用茯苓固护人体健康时,主要考虑岭南气候、地理环境和岭南人群体质,并有三方面的特点:

一是立足淡渗利湿.岭南地区湿邪偏盛,《岭南卫生方》载:“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阳焕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时强调补而不燥、滋而不腻、消而不伐.岭南医家在清热祛湿、化解暑湿和祛除痰邪时多利用茯苓的淡渗利湿功效.

二是强调健脾补中.岭南地区湿气外束肌表,内困脾胃形成了岭南人阳气不足、阴湿偏盛的体质特点.而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顾护脾胃的功效.

三是重视宁心安神.《素问》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的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自然正常,各脏腑之生理功能便能得到正常的发挥.岭南医家多用茯苓防治因痰邪内扰、痰迷心窍、暑热引起的烦躁、失眠等症状.

第二,广东出产的茯苓质量不亚于云南、安徽和湖北等其它省份,可考虑扩大茯苓的栽培规模和加强茯苓保健产品的研发,同时,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茯苓的质量分析和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广东出产茯苓的质量不逊于其它省份,随着群众对养生保健的日益重视和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应进一步深化对茯苓等的开发,一方面满足群众养生保健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和药农栽培茯苓的积极性.同时,本研究所建立的对茯苓多糖、茯苓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可靠性强,完善了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有关茯苓药材质量标准的内容,为今后再版药典补充茯苓药材的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部分的内容提供了参考依据.本研究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研究显示,广东(饶平、信宜、连山)与云南、安徽、湖北等省份出产的茯苓质量无明显差异,且该实验方法可以作为茯苓药材质量评价的一种方法.

第三、可采用古文献挖掘和现代实验研究有机结合的方法,优化养生本草的研究模式.

目前,以养生保健为视角,对茯苓等养生本草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应进一步完善养生本草的研究模式,即一方面通过挖掘古文献提供历史研究数据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分析养生本草的保健功效和不同产地质量的比较以提供现代实验研究数据支撑.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和现代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更好的利用养生本草服务群众日益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

第三篇医学保健论文范文模板:中印传统医学现*展对比研究

中印两国传统医药是世界范围内最具有生命力及影响力的两种传统医学体系.中、印两国政府均承认并保护传统医学的发展,并且越来越重视发挥传统医学在国家卫生保健体系中的作用.印度传统医学历史、发展现状、国内外发展战略等都与中国传统医学存在极大可比性,是中国传统医学国际化发展强大的竞争对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印度传统医学的情况了解并不多,尤其缺乏对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现*展的对比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印度传统医学管理、政策法规、医疗资源与服务、教育与科研、传统医药产业及国际化发展等现状进行研究,为中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国内对于印度传统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印传统医学历史交流研究、印度传统医学典籍研究、阿育吠陀药物的现代实验研究等几个方面.近年来,国内关于阿育吠陀与中医学基本原理比较研究及中印传统医学医疗、教育、科研、MEDLINE收录文献量、国际影响力等对比分析也有报道.

印度阿育吠陀典籍研究引起了欧美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在印度传统医典校勘、文本翻译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果.随着印度传统医学的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欧美等现代医学发达国家分别开展了印度传统医学相关现代实验及临床研究,包括阿育吠陀理论研究、阿育吠陀草药研究、印度传统医学疗法研究、印度传统医学复方及食物补充剂研究等.中印传统医学对比研究也引起了部分印度学者的关注,有关于阿育吠陀与中医学基础理论、以及植物药质量控制、研发方向、管理政策等因素对植物药国际市场影响对比分析的文献报道.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的国家政策、管理、医疗资源与服务、教育、科研、产业等各方面的现代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当前我国传统医药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释对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本研究一方面可为我国传统医药本土发展及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可以互通有无,促进中印两国传统医学交流与发展,并促进世界传统医学的健康发展.

研究内容

1.对比分析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现*展现状与差异,主要包括:国家传统医学发展方针政策、传统医学管理、传统医学医疗资源与服务、传统医学科研、传统医学教育、传统医学产业及国际贸易等方面内容,

2.对比分析中印两国促进传统医学发展的因应策略、具体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寻找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释对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及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广泛收集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现*展相关资料,通过国内、外传统医学相关期刊文献数据库、书籍、网络资源等获取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相关文献以及传统医学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文本,通过对相关文献及文本的系统查阅、分析、整理,分析中印两国传统医学发展现状与差异.

2.统计分析法

本研究收集了中印两国关于传统医学医疗资源与服务、传统医学教育、以及传统医学产业、贸易等官方统计数据,针对不同统计指标,进行了增长幅度、年均增长率、所占比例等计算,通过量化分析测度中印两国传统医学发展水平及存在的差异.

3.比较推理法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中印两国政府对传统医学的管理模式及促进传统医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执行效果,从中分析两国的成功实践及对对方的借鉴与启示,并重点阐释对我国传统医学本土发展的启示.

4.竞争情报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竞争情报学“竞争对手分析”及“SWOT分析”法,对中印两国传统医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进行分析,并阐释对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主要研究结果

1.传统医学立法与管理

1.1对比结果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印度已实现对印度医学及顺势疗法的立法管理,印度传统医学采用医疗、教育、科研、产业集中管理模式,管理权集中,有利于印度国家传统医学相关政策的推行与实施;我国尚无传统医学立法,传统医学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管理权分散,省级以下传统医药管理部门不健全.

1.2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对传统医学立法并实施集中式管理,促进了印度传统医学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等各方面的统一协调发展.对于我国而言,可在现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医药的宏观管理,制定中医药相关法律,包括中医药基本法、中医药资源保护法、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加强传统医学主管部门对中医学及民族医学管理的集中度与主导权,健全省级以下各级传统医学管理机构,调整传统医学主管部门行政管理职能,从而促进中医药的法制化发展.

2.传统医学资源与服务

2.1统计数据分析

2012年,印度AYUSH医院3195个,约占政府办医院总数27.5%;床位数5.8万张,约占床位总数9.7%;AUYSH医生数为72.6万人,约占医生总数43.7%.2012年,印度提供AYUSH服务的区(县)医院占同类机构的76.3%;提供AYUSH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同类机构的51.6%;提供AYUSH服务的初级卫生保健中心占同类机构的35.7%.

2012年,我国中医类医院3397个,占医院总数的14.7%;中医类床位数61.3万张,占床位总数的10.7%,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为35.7万人,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13.6%;中医类诊疗量占总诊疗量15.1%;中医类出院人数占总出院人数的11.4%.

2012年,中国每千万人口平均中医院数为25.1个,印度每千万人口平均AYUSH医院数为25.9个;中国每万人口平均诊所数为0.3个,印度每万人口平均AYUSH诊所数为0.2个;中国每万人口平均中医类医院床位数为4.5张,印度每万人口AYUSH医院床位数为0.5张;中国每万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6人,印度每万人口AYUSH执业医师数为5.9人.

2012年,印度政府办AYUSH医院占AYUSH医院总数90.2%;政府办AYUSH诊所占AYUSH诊所总数的89.8%.2012年,中国政府办公立中医医院占中医医院总数的77.9%;政府办公立中医门诊部占中医门诊部总数的3.4%;政府办公立中医诊所占中医诊所总数0.2%.

2.2对比结果

(1)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印传统医学医疗资源在各自整体卫生资源中所占比重均较低;(2)印度传统医学床位数与我国存在较大差距,但传统医学人力资源较我国有明显优势;(3)中印两国基层传统医学服务能力均相对不足;(4)印度传统医学医院及诊所均以政府办为主,中国中医类医院以政府办为主,而中医类诊所以非政府办、民营资本为主.

2.3对我国的启示

(1)印度采取IQ/NIQ(IQ等于Institutionally Qualified;NIQ等于Non Institutionally Qualified,即传统医学机构认证与非传统医学机构认证)相结合的传统医学医师执业注册模式,解决了印度医疗卫生不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人员及服务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印度传统医学人力资源的发展.目前,我国也正在寻求解决师承及确有专长人员的执业注册问题,参考印度的实践经验,可在部分医疗卫生资源与服务不发达地区,尝试“非学历传统医学执业医师注册”模式,促进我国传统医学人力资源与服务的发展,政策实施初期可重点促进师承及确有专长人员得到行医许可.

(2)目前我国尚存在传统医学医疗资源与服务在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中所占比重较低、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建议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强传统医学医疗服务资源及人员投入,同时开展基层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并采取优惠政策与激励措施,促进传统医学人才向基层流动,

(3)目前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中,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比例偏低,建议改善传统医学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提高中医类医疗机构的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比例;并促进非中医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传统医学人员、设施、服务的发展,

(4)保持传统医学服务的特色,避免中医医疗服务西化.

3.传统医学教育

3.1统计数据分析

2003-2012年间,印度阿育吠陀本科教育院校数及招生数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5%、1.4%,平均招生数年均增长率为-1.1%,2012年共有阿育吠陀本科院校260所,招生数约为1.0万人,平均招生数为40人/所,传统医学教育院校数与招生规模基本同步增长.2003-2012年间,中国高等中医药本(专)科教育院校数及招生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2%、8.3%,平均招生数年平均增长率为5.0%.2012年共有高等中医药本(专)科教育院校45所,招生数约为9.2万人,平均招生数为2035人/所,高等中医药本(专)科招生规模大于院校增长.

2012年,全印度有现代医学院校335所,招生数39474人(不包含口腔类本科及研究生医学院校数及招生数);共有AYUSH本科院校508所,招生数25586人,AYUSH硕士院校117所,招生数2493人.印度传统医学教育院校数超过现代医学院校,招生数量相差约1万人.2010年,我国共有现代医学院校119所,招生数25.6万人;共有中医类普通高等院校46所,招生数9.0万人.中国的传统医学教育规模显著落后于现代医学教育.

3.2对比结果

(1)印度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数量及招生数与现代医学教育院校发展基本同步,中国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数量及招生数均落后于现代医学教育,

(2)印度传统医学高等院校教育为“数量多,规模小”发展模式,重视“师生比”及“生床比”标准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临床型传统医学人才,

(3)中印两国均为多种传统医学体系高等教育并存状态,存在不同传统医学体系间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

3.3对我国的启示

(1)印度传统医学高等教育以“生床比”及“师生比”等标准作为准入条件,形成了“数量多,规模小”的高等教育模式,促进了印度传统医学临床型人才的培养.我国可通过鼓励民间资本举办传统医学院校教育(包括本、专科教育及中专教育等),作为我国现有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补充,重点促进面向基层的传统医学临床型人才培养.调整和完善传统医学院校教育结构和规模,制定专业设置、临床教育基地标准、制定师资标准、实验设施等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等,把合理的“师生比”、“生床比”作为传统医学院校建设的达标标准及民办传统医学院校的准入标准;根据社会需求及就业情况调整传统医学院校招生人数,改变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盲目扩招造成的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困难的局面,

(3)加强各类民族医学院校教育,建立独立的民族医药院校或者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民族医药学院、民族医药系,或者设立相应的专业、专业方向等;制定传统医学传承教育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把师承制度纳入院校学位教育.

4.传统医学科研

4.1对比结果

中印两国传统医学科研管理机制不同,印度传统医学科研管理较集中;中国传统医学科研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印度不同传统医学研究机构研究领域与方向各有侧重,中国传统医学专门研究机构多为综合性研究机构,容易造成重复立项及低水平重复;约85%印度传统医学研究机构设有相关临床机构,注重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相互促进.

4.2对我国的启示

(1)目前我国存在省、市及以下的综合性传统医学科研机构研究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可在现有各类“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每个研究机构的重点研究方向,拓展中医药研究领域,

(2)印度传统医学以疾病治疗为重点科研机构设置模式,有利于促进传统医学疗效的提高.我国可通过鼓励传统医学研究机构设立相应的诊疗机构,加强传统医学科研与临床的联系;以“提高临床疗效”为传统医学科研活动的出发点,并建立以临床疗效为核心的科研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5.传统医学产业及对外贸易

5.1统计数据分析

2012年,AYUSH药品生产企业合计8785个,比2008年减少了388个,年均增长率为-1.1%.GMP认证企业总数为6687个,比2008年增加了1558个,所占比例从55.9%提高到76.1%.

2011年,我国共有中成药企业1409个,比2009年减少了60个,中药饮片企业601家,比2009减少了67家.其中,大型中成药企业从2009年的24家增长为62家,大型中药饮片企业从无到有,增长到7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企业数共159家.

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ited Nations COMTRADE database,UNcomtrade)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药用植物出口总额为13.3亿美元,居于世界第一位;印度紧随我国之后,药用植物出口总额为7.9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5.2对比结果

(1)印度AYUSH药品生产企业总数减少,经GMP认证的AYUSH生产企业增多;AYUSH药品生产企业数量多于中药生产企业;中国中成药及中药饮片企业数呈下降趋势,但大型中成药及中药饮片企业有所增长,

(2)印度传统医药产业在GMP认证等严格管理机制下,植物药国际贸易直追我国,成为传统医药国际贸易强国,

(3)中印两国传统医药国际贸易都存在着以原料药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的问题;在严格的标准化管理下,AYUSH成药出口额超过AYUSH草药出口额,我国中成药出口额与中药材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5.3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对传统医学产业实施从种植、生产、销售、国际贸易等集中式管理,并通过建立“国家传统医学药品标准实验室”,制定单、复方传统药品统一的国家标准等措施促进了传统医药产品的出品贸易.我国对传统医药产业的管理处于较分散状态,建议国家加强对传统医药产业的宏观管理,加强管理的集中度,并通过加强传统医药产品的标准化及药品生产企业的GMP管理等标准化管理,提高中成药在植物药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此外,推广“太极拳”等中医药保健方法与印度“瑜伽”相抗衡,促进中医药在世界各地的普及,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缩小中西方间文化差异,突破“文化壁垒”,拓展欧美市场;并可利用丰富的传统医学医疗旅游资源,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归纳和对比了中、印两个最具影响力的传统

第四篇医学保健论文范例:我国常见保健食品原料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费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人们对食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健食品由此应运而生.中国的保健食品受传统药食同源思想和中医理论的影响,其原料多以中草药为主;中草药中富含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的功效成分,且目前国家已批准的保健食品功能中的降血糖、降血压、增加免疫力、抗衰老等功能均与抗氧化活性有关,因此,以抗氧化活性为共性指标评价对中草药为主的保健食品原料进行评价,以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有助于保健食品原料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目的

1.通过对常见保健食品原料营养成分、功效成分的测定获取相关数据,为今后保健食品原料的抗氧化研究做出基础性工作.

2.通过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以抗氧化活性为共性指标对常见保健食品原料抗氧化活性做出评价.

3.研究营养成分、功效成分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保健食品功能声称评价提供科学基础.

4.筛选出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和抑制a-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的保健食品原料,为今后保健食品原料的使用做出指导.

二、材料与方法

结合中国传统医学药食同源思想和中医理论,以《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文件,以下简称51号文件)为依据选择常见保健食品原料做为研究对象.

1.常见保健食品原料基本营养成分的研究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170种保健食品常见原料进行营养成分的测定,其中水分采用直接干燥法(GB/T5009.3-2003)、蛋白质采用凯氏微量法(GB/T5009-2003)、灰分采用(GB/T5009.4-2003)方法、镁采用GB/T5009.90-2003方法、钾采用GB/T5009.91-2003方法、钠采用GB/T5009.91-2003方法测定,磷采用分光光度法(GB/T5009.87-2003)测定,铁采用GB/T5009.90-2003测定,钙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5009.92-2003)进行测定,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GB/T5009.6—2003),维生素AGB14750-1993、维生素E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GB/T5009.82-2003)、维生素C荧光法(GB/T5009.86-2003)、维生素B1采用(GB/T5009.84-2003)、维生素B2采用荧光法(GB/T5009.85-2003).

2.常见保健食品原料主要功效成分的研究

分别采用铝盐比色法、香草醛-高氯酸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原料的总黄酮、总皂苷和总生物碱的含量.

3.常见保健食品原料抗氧化活性的评价研究

选择经典的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ORAC方法同时对常见保健食品原料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p-NPG法、以对硝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常用保健食品原料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高通量测定作为抗氧化活性的辅助评价,筛选出具有高抗氧化能力与高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原料.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营养学结合,对常用保健食品原料的ORAC值按照“四性”、“五味”和“阴阳”进行分类,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观察不同类别的原料其ORAC值的高低和差异.

4.营养成分、功效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调用SPSS软件中的Correlation模块对原料的营养成分、功效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相关性研究,观察不同成分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调用SPSS软件中Classify Hierarchical Cluster模块进行聚类分析,根据抗氧化能力指数对常用保健保健食品原料进行聚类,以类别界限值作为今后抗氧化能力高低评判的标准.

三、研究结果

按照51号文件共购得170种常见保健食品原料做为研究对象,大部分经过专业炮制后为干品,少数为鲜品.

1.常见保健食品原料基本营养成分研究

宏量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在动物性原料中含量普遍较高,植物性原料中以“籽”、“仁”等名称的植物性样品蛋白质含量较高.动物性原料普遍含有脂肪,但含量低于紫苏子、苦杏仁等植物性原料,脂肪含量最低的原料是竹茹、灯心草、穿心莲、玫瑰花、人参、太子参、玫瑰茄,含量均为0.09g/100g.原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大的原料是竹茹,灯心草等植物性原料也较高,碳水化合物含量最小的原料是刺猬皮,大部分原料的碳水化合物介于60~80g/100g之间;能量最高的原料为紫苏子,其次是苦杏仁和郁李仁等“仁”、“子”类原料,动物性原料中阿胶的能量最高(393kcal).能量最低的原料为石决明和珍珠;大部分原料的能量值在300-400kcal之间;植物性原料除种子类原料的能量平均值最高,其它部位能量分布比较均匀,而动物和其它类原料的能量值比较接近.动物性原料中的矿物质含量普遍高于植物性原料,其中,有9种原料的磷含量大于1000mg/100g,植物的种子和花部位磷含量较高;钠含量最多的原料分别是海参(3643mg/100g)、制肉苁蓉(1995.11mg/100g)和燕窝(1041.1mg/100g),均大于1000mg/100g,植物性原料的茎、叶部位其钠含量较高;钾含量最高的前5位原料分别是墨旱莲、豆蔻、茵陈、姜黄和积雪草,在动物性原料中普遍含量不高;钙含量最高的原料为海螵蛸(30187.5mg/100g),其次是石决明、马鹿胎和乌梢蛇,植物性原料中钙含量最高的为首乌藤(6735.9mg/100g);镁含量最高的原料为乌梢蛇和刺猬皮,分别高达2636.7,1680.0mg/100g,其次是蓼大青叶、蒲黄等植物性原料;蝉蜕、地龙、茜草、半边莲和茵陈是铁最高的前5位原料,尤其是蝉蜕(蝉的幼虫变成成虫时蜕下的壳),铁含量高达1634.7mg/100g;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植物性原料中含量很低,几乎损失殆尽;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果实、种子和花中,火麻仁、藏红花、麸炒神曲、紫苏子和白芥子是含量高的前5位;维生素B2主要存在于植物和花部和叶部,含量排名前5名的是藏红花、地龙、团螵蛸和水蛭.就原料的不同药用部位来看,动物性原料中普遍含有蛋白质、钠;植物性原料的种子、果实富含蛋白质和脂肪;植物的茎部位其磷含量较高;植物的茎、叶部位其钠含量较高;钾、钙、镁和铁富集于植物的整株、花和叶部位.

2.常见保健食品原料功效成分研究

建立了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均良好的总黄酮、总皂苷和总生物碱测定方法.通过对保健食品常用原料的功效成分测定和分析发现,原料中总黄酮、总皂苷在不同分析部位间含量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也较大,总生物碱含量普遍偏低.共有100个原料检出总黄酮含量,大部分原料的黄酮含量在500mg/100g以下,花、叶类原料中富含黄酮类物质,尤其在花中普遍总黄酮含量较高,平均含量高达1.42%;含量最高的原料为槐米(6690mg/100g),其它较高的的原料依次为槐米、槐角、厚朴、刺五加、紫苏子、月季花、合欢花、香薷、荷叶和诃子;共有151个原料检出了总皂苷含量,占到了总样品量的88%.多数原料的皂苷含量不高于3000mg/100g;叶、果实和花类的皂苷含量较为接近,叶和果实是皂苷含量较高的一类,以叶中含量较为丰富,平均含量达到了1.65%;总皂苷含量排名前10位的样品依次为苦丁茶、大皂角、知母、怀牛膝、酸枣仁、覆盆子、西洋参、吴茱萸、连翘和益智;大部分原料的生物碱含量为125mg/100g以下,生物碱含量普遍偏低,除了个别含量较高的原料外,其余原料的生物碱含量变化差异性较小,根据分析部位来看,生物碱在根及根茎中平均含量相对较高,其它部位中的生物碱含量都较为接近.总生物碱含量排名前10位的样品依次为防己、黄连、芦荟、香加皮、西洋参、大皂角、麻黄、罗布麻花、川芎和柴胡.黄酮、皂苷和生物碱一般不存在于动物性样品中.

3.常见保健食品原料抗氧化活性研究

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共筛选出147种原料不同程度地均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活性,23个原料基本无清除自由基活性,有16种原料活性高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按照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它们分别是淫羊藿、桂枝、石斛、首乌藤、制肉苁蓉、吴茱萸、荷叶、罗布麻花、连翘、诃子、团螵蛸、玫瑰花、槐角、金荞麦、芦荟和积雪草,所有原料中清除活性最弱的为淡豆豉;通过数学运算将清除自由基活性的IC50值转换成TAC值(总抗氧化能力),既避免了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值比较时的困难,也消除了原料浓度对清除效果表达的影响.

ORAC实验是目前国际上推荐的新型抗氧化评价方法.经过对常见保健食品原料的水溶性ORAC值测定后发现:所有原料的ORAC值介于0.27~3579μmolTE/g之间;ORAC值高于阳性对照品维生素C的为苦丁茶、芦荟和槐米;其中,ORAC值最高的为苦丁茶(3579μmol TE/g),最低的为珍珠(0.27μmol TE/g)其它较高的样品有芦荟、槐米、吴茱萸、槐角、丹参等;而海螵蛸、石决明、燕窝、海参、芡实、猪苓和马鹿胎则为ORAC值很低的原料,多为动物性样品.调用SPSS软件中的Correlation模块对二种抗氧化评价方法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清除DPPH·,自由基法得到的结果与ORAC法测得的结果相关性较强,表明二种方法在抗氧化活性评价时有相同的趋势.从分析部位来看,自由基清除效果较好的原料主要是花类的原料,其次为叶类;ORAC值按其药用部位归类,发现茎、叶类原料虽然数量不多但ORAC值却是最高的.

以拜糖平为阳性对照物,采用经典的p-NPG方法对常见保健食品原料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高通量筛选.结果表明共有84种原料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有25种的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物拜糖平.

在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高的前20位原料中,有9种原料既有很强的抑制a-葡萄糖苷酶活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ORAC值,它们分别是玫瑰花、诃子、金荞麦、淫羊藿、首乌藤、罗布麻叶、虎杖、月季花和赤芍.有8种原料既有很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TAC值,它们分别是淫羊藿、首乌藤、罗布麻花、诃子、玫瑰花、金荞麦、赤芍和罗布麻叶.有8种原料既有较高的ORAC值,又有较高的TAC值,分别是玫瑰花、诃子、金荞麦、淫羊藿、首乌藤、罗布麻叶、首乌藤和芦荟;三者之间的互相比较表明高抗氧化活性原料同时也有较高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IC50值与TAC值、ORAC值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IC50值与ORAC值和TAC值均呈现负相关关系,且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表明原料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越强,其IC50值越小,抗氧化能力随之越强,为今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与抗氧化活性的协同性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4.常见保健食品原料抗氧化活性与中医理论的探讨

中医理论认为物有“四性”即“寒”、“热”、“温”、“凉”和“五昧”即“辛“、“甘”、“酸”、“苦”、“咸”,并同时常常用“阴”、“阳”来对保健食品原料进行评价.本研究中的保健食品原料多以中草药为主,因此,将它们的ORAC值根据“四性”、“五味”和“阴阳”分别归类后发现,通过“四性”分类的原料其ORAC值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照“五味”分组的原料其ORA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类原料和阳类原料的ORA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

5.常见保健食品原料营养成分、功效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和抗氧化能力指数的聚类研究

调用SPSS软件中的Correlation模块、Classify模块和Regression模块分别将营养成分、功效成分与ORAC值、TAC值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70种原料的蛋白质、脂肪和能量均与抗氧化能力指数无相关性(p>,0.05),碳水化合物与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很小(p<,0.05).与抗氧化能力指数呈现负相关关系的元素有钠和磷,而钾、钙、镁和维生素B2与抗氧化能力指数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B1和铁与抗氧化能力指数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宏量营养素与自由基清除能力无相关关系(p>,0.05).钙和维生素B2与TAC值有一定的正相关性(p<,0.05),磷和维生素B1与抗氧化能力呈现负相关关系,其它元素与TAC值无相关(p>,0.05).当消除ORAC值的影响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与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负相关关系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消除TAC值的影响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与抗氧化能力指数也呈现负相关关系,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除自由基能力与抗氧化能力指数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p<,0.05),表明二种方法在进行抗氧化评价时,有一致的趋势.功效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总黄酮、总皂苷与ORAC值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0.288(p<,0.01).TAC值与总黄酮、总皂苷成分也有一定的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14、0.208(p<,0.01).

总黄酮、总皂苷含量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IC50值(mg/mL)呈现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碱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IC50值(mg/mL)相关性不明显(p>,0.05)

调用SPSS软件中的Classify-Hierarchical cluster模块对170种原料的抗氧化能力指数共分为6类,其中,苦丁茶因ORAC值最高而自动归为第1类,定义为“极强抗氧化能力”级;槐米和芦荟(ORAC平均值为2667μmol TE/g)的2个原料自动归为第2类,定义为“强抗氧化能力”级;以香薷为代表的15种原料(ORAC平均值为1260μmol TE/g)归为第3类,定义为“高抗氧化能力”;以牡丹皮为代表的25类原料归为第4类,ORAC平均值为723μmol TE/g,定义为“中抗氧化能力”;以木香为代表的47类原料归为第5类,ORAC平均值为314μmol TE/g,定义为“弱抗氧化能力”;第6类为珍珠、西洋参等原料,共计80种,ORAC平均值为40.5μmol TE/g,定义为“极弱抗氧化能力”.

四、结论

1.常见保健食品原料营养成分研究

170种常见保健食品原料的宏量营养成分中,植物性原料中以“籽”、“仁”等名称的植物性样品蛋白质含量较高.动物性原料脂肪普遍低于个别植物性原料.大部分原料的碳水化合物介于60~80g/100g之间.植物性原料除种子类原料的能量平均值最高,其它部位能量分布比较均匀,而动物和其它类原料的能量值比较接近.动物性原料中的矿物质含量普遍高于植物性原料,主要集中在植物的根部和动物类、其它类原料中,植物的种子和花部位磷含量较高;钠含量最多的原料为动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的茎、叶部位其钠含量较高;钾含量最高的原料全部是植物性原料,在动物性原料中普遍含量不高;钙多富集于动物性原料中;镁多存在于动物性原料中,蓼大青叶、蒲黄等植物性原料含量也较高;铁普遍存在于植物的地上部分,蝉蜕(蝉的幼虫变成成虫时蜕下的壳)中铁含量最高;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植物性原料中含量很低,几乎损失殆尽;维生素B1含量最高的前5位原料分别是火麻仁、藏红花、麸炒神曲、紫苏子和白芥子;维生素B2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花、叶中.就原料的不同药用部位来看,植物性原料的种子、果实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B1;植物的茎部位其磷含量较高;植物的茎、叶部位其钠含量较高;钾、钙、镁和铁富集于植物的整株、花和叶部位.

2.常见保健食品原料主要功效成分研究

共有100个原料检出总黄酮含量,共有151个原料分别检出了总皂苷和总生物碱含量.大部分原料的黄酮含量在500mg/100g以下,花、叶类原料中富含黄酮类物质;多数原料的皂苷含量不高于3000mg/100g;叶、果实和花类的皂苷含量较为接近,叶和果实是皂苷含量较高的一类;大部分原料的生物碱含量为125mg/100g以下,生物碱含量普遍偏低,除了个别含量较高的原料外,其余原料的生物碱含量变化差异性较小,根据分析部位来看,生物碱在根及根茎中平均含量相对较高,其它部位中的生物碱含量都较为接近.3.常见保健食品原料抗氧化活性研究

共筛选出147个原料均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且有16种原料活性高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表明常见保健食品原料对以氮为中心的有机自由基具有较普遍的清除作用;ORAC方法测定结果显示原料的抗氧化能力指数差异较大,表明常见保健食品原料对氧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因样品不同而差异较大;ORAC值最高的前10名原料分别是苦丁茶、芦荟、槐米、吴茱萸、槐角、丹参、玳玳花、罗巴斯塔咖啡豆(烤前)、虎杖和丹参.中医传统理论“四性”、“五味”和“阴阳”与抗氧化能力指数进行组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依照“四性”不同,其原料组间ORAC值无显著差异(p>,0.05),显示按照中医传统理论的“四性”分类,难以对原料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区分;“苦”和“苦”类原料组间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差异间差异(p<,0.05),表明依照“五味”划分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作用;“阴”和“阳”、“中”类原料组间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差异间差异(p<,0.05),表明依照“阴阳”划分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共筛选出84种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原料,其中有25种的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物拜糖平.常用保健食品原料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IC5α值变化范围较大,有些原料的抑制酶活性很强,有些则很弱,超过三分之一的原料不仅有抑制活性,还具有较强的活性.中草药的主要部位都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活性较强的部

医学保健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医学保健论文选题 医学保健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2] 医学保健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医学保健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3] 医学保健论文大纲范本大全 医学保健论文框架怎样写
《医学保健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保健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医学保健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