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掌图”时代的手机新闻摄影

主题:新闻摄影构图六大原则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0

简介:大学硕士与本科新闻摄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新闻摄影方面论文范文。

新闻摄影论文范文

新闻摄影构图六大原则论文

目录

  1. 一、手机新闻摄影的优势
  2. (一)取材的便捷性
  3. (二)拍摄的隐蔽性
  4. (三)传播的高效性
  5. 二、手机新闻摄影对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变革
  6. (一)手机新闻摄影打通了新闻摄影传播主体的界限
  7. (二)手机新闻摄影弥补了传统新闻摄影报道内容的缺失
  8. (三)手机新闻摄影扩大了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9. (四)手机新闻摄影打破了主流媒体话语垄断
  10. 三、当前手机新闻摄影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11. (一)图片成像质量不高
  12. (二)把关人缺失,新闻真实性难保证
  13. (三)容易产生道德与法律纠纷

马卉

【摘 要】随着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掌上摄影器材的不断涌现与发展,新闻摄影进入“掌图”时代.本文以手机新闻摄影为对象,分析了手机新闻摄影的优势,探讨了其对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变革,以及当前手机新闻摄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手机新闻摄影与传统新闻摄影形成合力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掌图时代;手机;新闻摄影

2013 年7 月,像素高达4100 万的诺基亚Lumia 1020 在纽约正式亮相,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致力于提高手机的成像质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掌上新型摄影器材不断涌现,“掌图”拍摄、存储、传输、展示正变得越来越便捷,从读图时代、网图时代到掌图时代,新闻摄影正以全新不同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新闻摄影进入掌图时代.[1]

2005 年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后,《华盛顿邮报》头版刊登了一张普通乘客用手机拍摄的现场图片,从此新闻摄影报道进入了手机报道、全民报道的新阶段.2010 年,《纽约时报》摄影师戴蒙·温特用苹果iPhone 拍摄的战地摄影作品《驻阿富汗美军的日常生活》,在美国新闻摄影顶级赛事国际年度摄影比赛(POYi)中获得一般新闻类组图第三名.2015 年,第十一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中两幅移动设备拍摄的作品获奖.[2]手机拍摄的新闻图片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15 年8 月“天津港爆炸事故”最初就是网民将手机拍摄的现场照片上传网络,从而引起媒体关注.手机新闻摄影作品不断在国际知名摄影比赛上获奖,并在新闻报道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手机新闻摄影的优势

(一)取材的便捷性

截至2016 年7 月,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到13.04 亿.手机的普及为手机新闻摄影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在一些需要长时间、长距离拍摄的题材中,传统摄影器材因体积庞大、笨重而不易携带、追踪.手机媒体的便携性使得摄影记者和公众可以不受器材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图片拍摄,有利于捕捉到更具视觉冲击力和形象感染力的画面.近几年的论文范文报道中,手机的出镜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记者选择使用手机寻找拍摄角度.

(二)拍摄的隐蔽性

对同一题材新闻图像的摄取,被拍摄对象面对手机和相机的感受是不同的.传统摄影器材的“长论文范文短炮”带有一定的“侵略性”,很容易引起被拍摄对象的警觉、反感甚至躲避,使新闻事件的现场感和真实性受到破坏.由于手机体积小巧而具有隐蔽性,利用手机进行摄影会将对新闻现场的破坏降到最低.正如《驻阿富汗美军的日常生活》的拍摄者所说“用iPhone 拍照更为随意,士兵们对于我手中的iPhone 也不会觉得不舒服.”

(三)传播的高效性

以往传统媒体发布的突发事件图片,都是由目击者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然后派摄影记者前往现场拍摄获得.当记者赶到事件现场时,很有可能就错失了“典型瞬间”等重要的新闻画面,也因时效性不足而使新闻价值大打折扣.近年来,一系列突发事件中手机的身影随处可见,手机一族既是新闻事件的经历者也是发布者、传播者.他们用手机拍摄的带有视觉冲击力的现场图片更能让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成为提供突发事件新闻图片的重要来源.因此,这些占据突发事件先机的亲历者将转瞬即逝的画面快速通过网络等途径传播出去,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2016 年7 月19 日发生的“台湾大巴起火”事件,第一时间对外发布的新闻照片就是手机拍摄的.

二、手机新闻摄影对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变革

(一)手机新闻摄影打通了新闻摄影传播主体的界限

以往受众接收到的新闻图片多出自专业媒体机构,新闻摄影被职业摄影记者所垄断.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影工具趋向移动化、智能化、平民化,催生了大量公民摄影人,他们纷纷参与图片采集、制作与发布流程,预示了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新闻摄影人,公民摄影记者可以随时随地采访拍摄,记录有新闻价值的摄影图片,并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技术平台发布出来,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和影响力.例如,2011 年“7·23”甬温线高铁事故发生后,论文范文社当晚发布的第一张现场图片,就是来自于一名普通围观者.

虽然当前不少媒体拥有一批专业的摄影记者,以确保新闻摄影报道的高质量和独家性,但是他们也认为“论文范文记者”的贡献不容忽视.

(二)手机新闻摄影弥补了传统新闻摄影报道内容的缺失

传统媒体因无法在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无法全面记录事件发展初期的情况,造成具有重要新闻价值内容的缺失.而事件目击者可以用手机在第一时间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影像摄取,很有可能拍摄到独家、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内容,弥补传统新闻摄影因“不在场”而缺失的内容.此外,在一些较为特殊的场合,使用带有“侵入性”的专业摄影器材容易造成当事人的不配合甚至阻挠,而使用带有隐蔽性的手机则会避免这种麻烦.

“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各地的记者赶往失联亲属所在的酒店进行拍摄.家属的情绪十分敏感与激动,使用大体积的相机等设备极易造成他们的反感,新浪网的摄影师用手机拍摄的“马航”图片专题,记录了失联亲属的悲痛、焦急等待的画面,这些图片同样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三)手机新闻摄影扩大了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由于移动互联网和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发展与普及,用户一旦将手机拍摄到的新闻图片上传到社交媒体平台,就会立即引起其他用户的互动、评论和转发,短时间内会使新闻事件迅速发酵并引起大范围的传播.手机摄影与社交媒体的特性相互融合,增强了新闻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传播效果远远大于传统新闻摄影.2015 年8 月12 日*,“天津爆炸事件”的现场照片、视频等被网友上传到微博平台,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大多数媒体13 日凌晨跟进相关新闻,很多材料都整合自微博,并通过微博联系现场目击者进行报道.爆炸后第一时间发微博的用户@小宝最爱旻旻上传了爆炸后用手机拍摄的受伤照片,共被转发24490 次,评论52044次,上万次的转发量和评论量说明了手机新闻摄影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可以获得空前的传播效果.

(四)手机新闻摄影打破了主流媒体话语垄断

手机介入新闻摄影领域,打破了传统精英话语和平民话语的界限,传统媒体的控制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非专业化但无所不在的业余摄影大军,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将市民拍摄的影像纳入主流传播渠道中.[3《] 新快报》《华商报》《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等报纸开辟“手机照片”专栏和专版,专门刊登使用手机拍摄的新闻照片.普通公民的声音可以在传统媒体传播,增强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为纸媒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除了传统主流媒体为受众提供表达话语的平台,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更为公民掌握并行使话语权提供了空间.手机新闻摄影使公民成为新闻影像记录和传播的主体,打破了传统新闻摄影记者对话语权的垄断.

三、当前手机新闻摄影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图片成像质量不高

在大型体育赛事、会议新闻等类型的新闻拍摄中,会要求有人物特写、大场景拍摄、瞬间动作抓拍等画面要求.虽然手机的配置在不断提高并达到相当高水平,但是由于成像系统不完善,特别是感光范围、快门速度、微距、长焦上的局限性,导致影像呈现质量有限.手机的拍摄性能在画面和操控性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除了手机硬件本身的问题,手机新闻摄影的拍摄者大多为非专业人士,他们因拍摄技术和经验不足,拍摄出的新闻图片质量远远不如职业摄影记者的作品.

(二)把关人缺失,新闻真实性难保证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本质属性.职业摄影记者拍摄的图片有专业机构的层层把关,图片的真实性可以得到保证.而公民摄影记者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且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导致公民摄影作品在互联网的传播缺乏把关人的控制,这就让虚假图片有了滋生的土壤.此外,手机上的图片处理软件琳琅满目,很多手机摄影图片会通过这些软件进行剪裁、色彩等方面的编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损害新闻图片的真实性.戴蒙·温特在处理《驻阿富汗美军的日常生活》的图片时用到手机滤镜软件,业界一度争论这种手法是否会损害新闻图片的真实性.

(三)容易产生道德与法律纠纷

手机摄影的隐蔽性,独立、自由的拍摄方式,以及社交平台缺乏对图片内容的审核和过滤机制,导致违背社会*道德和带有个人隐私的图片广泛传播,这就容易造成被拍摄对象的隐私权受到侵害.2014 年12 月,一则《女子带5 岁幼子进女浴场引不满,被拍裸照上传网》的新闻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该新闻中配有一张女子后背裸露的照片.虽然新闻中年轻妈妈的行为有些不妥,但女网友未征得对方的同意拍摄照片并上传网络,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4]

手机新闻摄影的这些局限性决定了其无法替代传统新闻摄影的地位,最好的解决策略是手机新闻摄影与传统新闻摄影相辅相成,各扬所长,形成报道合力.新闻事件发生初期,受众希望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发生现场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期待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与结果.所以,手机新闻摄影应在第一时间提供现场的真实照片,拍摄决定性瞬间.比如一位上海市民用iPad 拍下的两名消防员坠楼瞬间的图片,获得“华赛”非战争灾难重大新闻类铜奖.在非突发事件中,手机新闻图片要求视角独特、个性突出、充满情绪,这样才能弥补硬件上的不足.而传统摄影记者应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深耕内容的新闻性,用高质量、连续性、具有思想性的图片感染受众.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媒体采用自采新闻图片和网友手机拍摄新闻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来报道新闻事件,二者的合力促使新闻报道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注释:

[1]郑石明,薛中卿.掌图时代,新闻摄影步入重大变革期[C]// :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2012.

[2]陈安迪.手机摄影获大奖不稀奇[EB/OL].[2015-03-26].http://www.cicphoto.com/yxwh/yxzx/201503/t20150326_368182_2.html.

[3]黄文. 聪明的移动者:手机与新闻摄影[J]. 国际新闻界,2007(2):11-15.

[4] 朱占双. 手机摄影改变着传统新闻摄影生态[J].大众文艺,2015(10):172-172.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5 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闻摄影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新闻摄影构图六大原则引用文献:

[1] 最新新闻摄影论文选题参考 新闻摄影论文题目怎样取
[2] 近几年新闻摄影参考文献 新闻摄影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
[3] 新闻摄影论文提纲 新闻摄影论文框架怎么写
《“掌图”时代的手机新闻摄影》word下载【免费】
新闻摄影构图六大原则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