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企业同伴效应综述未来展望——基于管理学的视角

主题:展望未来的图片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1

简介:适合未来展望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未来展望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未来展望论文范文

展望未来的图片论文

目录

  1. 一、文献回顾
  2. 1 综述框架
  3. 2 文献回顾
  4. 1 现有研究缺乏对同伴间负面模仿行为的考虑
  5. 2 现有研究没有考虑同伴效应对团队创新性的负面影响
  6. 3 现有研究缺乏将同伴效应置于整体社会网络之中的研究
  7. 三、结论与研究展望

摘 要:本文通过归纳整理教育领域、社会领域和经管领域的同伴效应研究历程,并基于管理学的视角,从企业组织行为、招聘晋升、整体社会网络环境三个角度分别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合理的述评,并且总结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企业;同伴效应;管理学;

不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同伴之间总是更容易接近,彼此沟通问题或者提出意见也更容易接受.同伴关系为相互交流经验、学习技能、了解社会、宣泄情感、提升修养、完善人格提供了机会,在社会个体发展和适应社会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学上称之为“同伴效应(peereffect)”.本文的研究意义就在于整理了同伴效应在各个领域的研究历程,并基于管理学领域对同伴效应在企业的影响研究进行评述,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一、文献回顾

1 综述框架

要完整地梳理某项研究的发展历程,必须有一个思路严谨、条理清晰的研究框架,图1根据核心观点图的思路,以同伴效应的研究领域为划分依据,分为教育、社会和经管三个领域,并分别阐述各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清晰地展示了同伴效应的研究历程与核心观点.

2 文献回顾

早期的同伴效应研究源于学校.研究显示同伴效应是学生吸烟、酗酒、消极心理、犯罪等不良行为产生的关键因素.有数据性研究显示,同伴效应在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家庭社会与同伴效应对成绩的影响程度的讨论也由前者逐渐向后者起主要作用过渡,相同家庭背景的人更容易建立关系,进而引申出影响同伴效应的主要是行为特征,社会认知并不显著.

此外,同伴效应在心理学上更多地被称为社会助长效应,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学说对社会助长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其中内驱力理论是最被广泛认可的理论.内驱力理论的基础是Hull-Spence的行为理论.Hull认为,个体所表现的行为是关于习惯强度(habitstrength)和总驱动力(generalized drive)乘积的函数(公式表达为E等于f(H x D)).按照这一理论的说法刺激可能会唤起单一的习惯,也有可能会唤起多个互斥的习惯,而总驱动力能增强习惯被唤起的可能性.如果刺激唤起的是单一习惯,则总驱动力会增加与这一习惯相对应的反应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并且会提高反应的速度.如果刺激唤起的是多层面互斥的习惯,则刺激只会增加最强势反应发生的可能性,而其他任何稍弱的反应发生的可能性都会被降低.

另外一种学说是社会引导说,社会引导说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他人在场对当事人如何行为提出了外显或者内隐的要求,起到行为引导的作用.内驱力说从个体内部的动机性因素出发探讨了社会助长效应的产生机制,而社会引导说则是从被观察者由于社会压力而期望给他人造成一种良好印象出发来解释相同的现象.

20 世纪30 年代之后关于社会助长效应的研究逐渐微弱.其原因在于社会助长效应的研究出现了对立的结果,有学者提出了“社会抑制”“社会削弱”等概念.而其中为什么出现不同的结果却鲜有人探索,双方各执己见.

此后,同伴效应逐渐被引入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但是,企业的工作环境不同于学校,企业员工之间的行为与关系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明显差异,毕竟企业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与多元化的目标.因此,在企业管理领域也开始了有关同伴效应的研究,同伴关系在学校同学之间的促进成就形成效应与抑制同伴中后加入的低能力者效应是否会同样发生在企业,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经管领域对同伴效应的研究发现,企业并购,董事会论文范文、企业组织建设都存在同伴效应.但都只验证了同伴效应的存在,并没有深入探索同伴效应产生的原因.Rosaz, Slonim和Villeval研究了同伴效应对人员离职决定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只有在共事者可以交流的情况下,同伴效应才能使被试在另一人仍在工作的情况下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Chen,Li 和Pierce(2012)首次对中国的公寓内小店铺的销售人员进行了同伴效应研究.研究发现,在以团队绩效支付薪酬的情况下,能力强的销售人员会更倾向于帮助其他销售团队成员;在以个人绩效支付薪酬的情况下能力强的销售人员更倾向于破坏别人的工作表现.由此可见,同伴效应存在于各个领域,但是在企业行为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在当下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关系下,营销人员间的同伴关系产生的效应没有学者深入研究,是否同伴效应会对营销人员的绩效产生助推作用,值得深入讨论.

此部分按照综述框架划分的板块,结合研究主体/行为详细介绍了现有研究的结论与不足,每项研究按照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研究主体/行为、主要发现四个方面进行归类,结果如表1所示.

二、文献评述同伴效应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概念,其中包括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主要特征:一是贯穿决策始终,即同伴的行为活动可以通过改变决策者的期望与行为偏好来改变其决策.二是不仅关注同伴行为对某一单一个体的行为影响,更加强调对个体内部互动的作用,即同伴与决策者在一定情况下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三是同伴行为导致的溢出作用会使某个决策行为在参照层面的波动是个体产生波动的数倍,即乘数效应.与此同时,同伴效应在企业运营与决策、员工绩效与晋升方面的影响也十分显著.但是,就同伴效应对企业起正向还是负向影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现有研究缺乏对同伴间负面模仿行为的考虑

在对企业组织行为之间的同伴效应研究之初,滋生出了“羊群效应”这样一个分支,主要产生于金融股票市场上的一种同伴效应,更多研究理解成是一种组织间的模仿.很明显,新公司上市,新的产品投入市场,新的领导上任,难免会有组织个体竞相模仿的现象发生.既然同伴效应源于个体的模仿,难免会有是否仅是“频率模仿”的疑问.小规模的公司会受到相对成功的同行业大公司的影响.也有公司管理者会因为自身能力的限制,制约行为模仿.人们之所以选择大公司,是因为大公司有高质量员工、高素质团队,可以更快提升能力,加速人力资本的形成,这也就是企业同事间的“同伴效应(peer effect)”.由于榜样的成就行为给个体展示了成功的策略,所以对个体产生了激励作用,也就是说同伴的成功会提高自己成功的概率.可见,在营销团队中,由于同伴效应的存在,对其他成员自我概念的形成有很大帮助,能够使团队成员互补的同伴效应也可以说是合作的结果.那么,是否企业羊群效应也会有负面模仿行为的存在,从而阻止团队成员发展呢?Haunschild和Miner的研究提到,由于共事对象、工作环境、人性特征的不同,个体间模仿必然产生负面影响.例如,进入行政单位的年轻人会因为共事对象年龄差距,服务对象态度原因,对工作产生消极态度,最终导致离职的结果等等.所以企业羊群效应对公司绩效产生的负面作用是值得展开讨论的.

2 现有研究没有考虑同伴效应对团队创新性的负面影响

企业营销人员的招聘大多从企业内部选拔,将那些熟悉企业运作、文化、技术手段和人事关系的员工直接选拔上来从事营销工作,这样可以利用同伴间的熟识度降低公司的培训成本,同时也可以节省下培训新员工的时间.这就是通过同伴效应对组织内产生的正向作用,来加固同伴关系,提高团队绩效.但是,忽略了同伴效应同样也会产生负向影响的事实.正因为受到同样的企业氛围的熏陶,同事间的熟悉以及对公司的熟悉,在遇到问题时会出现反应一致性.也就是说对事做出相似判断与抉择,让营销人员背“包袱”,营销工作讲求的就是创新,这样的相似性对营销的进行难免产生不利影响.李晏墅在他的研究中提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营销人员招聘上应该充分发挥同伴关系的效应,不仅要利用同伴内部间的互相影响与激励,更应该不断吸入新的同伴,取长补短,争取到创新的元素,以不断增强团队竞争力.所以,在研究同伴效应有利价值同时也要考虑给团队创新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3 现有研究缺乏将同伴效应置于整体社会网络之中的研究

根据观察角度的不同,社会网络可以分成自我中心社会网和整体社会网.自我中心社会网从研究个体出发,研究与其直接或间接的联结,找出由中心向外扩展的社会网络.一般通过问卷方式分析个体交往信息对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整体社会网的封闭群体中个体间关系是多维的.罗家德认为,包括情感网、咨询网、情报网和关系网,整体社会网主要研究的是网络结构问题.我们分析了个体特性,如性别;个体互动水平特征,如欺负/受欺负、怯懦退缩,以及其他的社会适应性、社会心理对同伴效应产生的作用,并探讨了不同领域同伴效应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对同伴效应的基础理论、一般发展规律以及领域特性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但是由于社会网络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网络下的同伴效应也更加微妙.近年来兴起的赎回网络分析法为以上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便捷.在前文对同伴效应的影响研究文献回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论是在社会、学校还是企业领域中,对同伴效应的研究大都是假定行为.人的行为或所做出的决定均是基于自身行为与判断.通过问卷方式获得关系联接,置于自我中心社会网络中研究个体之间连结对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并没有考虑处于一个封闭整体中的个体行为影响,这类研究无疑是片面的.实际上,每个个体都处在一个封闭整体之中,员工之于公司、教师之于学校、学生之于学校、所有个体之于社会,都是个体之于封闭整体的关系.正是这样的封闭整体将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按照一定形式联系到一起,每个人的行为必将会影响到封闭整体中其他个体的行为,同样封闭整体中的行为关系也会波及个体行为.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顺应发展潮流,在研究自我中心社会网中的同伴效应的同时,更加注重整体社会网络中的结构网络特征对个体行为关系的影响研究.

三、结论与研究展望

管理学领域中的同伴效应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取得一定的长足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同伴效应中个体间的相互模仿不仅会产生正向作用,也会存在负面影响.比如企业环境与共事人员的改变,致使个体产生消极工作的态度,这种负面模仿行为造成公司绩效的下滑.二是公司招聘或人事调动中为了节省成本而选择内部人员,虽然可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却忽略了同伴效应造成团队的相似模仿性,导致团队没有创新性,缺乏新鲜元素的注入.三是仅仅对单一企业团队、组织进行自我中心社会网中的同伴效应的影响研究,殊不知整体社会网络关系中的同伴效应已经存在,并且比单一特性的研究更有趣.由此提出对未来的研究展望:首先,研究企业同伴效应产生的负面模仿行为,证明确实存在负向影响.其次,通过实验研究从企业外部招聘人员融入团队中与从内部选拔人员两种方案产生绩效的水平高低,从而证实同伴效应产生的一致性会对组织创新性产生不利影响.第三,应该多涉足整体网络关系中的同伴效应研究,从一对多的关系向多对多转变.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未来展望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未来展望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展望未来的图片引用文献:

[1] 未来展望论文范文 未来展望毕业论文模板范文2万字
[2] 未来展望论文范文 未来展望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3] 未来展望论文范文例文 未来展望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500字
《企业同伴效应综述未来展望——基于管理学的视角》word下载【免费】
展望未来的图片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