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职称论文 > 文章内容

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参考 普外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普外科医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2

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参考: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2. 第二篇普外科医学论文样文:普外科胆道手术细菌感染及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调查与研究
  3. 第三篇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模板: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管理流程,推动内镜技术准入和规范化发展
  4. 第四篇普外科医学论文范例:医疗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预警预控研究
  5. 第五篇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格式:术后谵妄的临床调査和动物模型探索

★100篇免费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可用于普外科医学论文写作参考研究,为你的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提供有价值的普外科医学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参考: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础和依据.目前,我国仍采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方式,全面综合性监测是从多方面对全院所有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影响因素进行监测,以了解全院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由于全面综合性监测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我国的医院感染监控网在资料全面性、采集准确性、分析标准化等方面还显不足.


https://www.mbalunwen.net/lishi/086863.html

目标监测是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为了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用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而采取的某种特定监测.我国的一些基础较好的医院正在逐步开展危险因素相关的目标性监测,这些研究都为开展全国性、系统性的目标性监测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期研究的数据和依据.目前国内在危险因素相关的目标性监测研究中,主要存在描述性研究多而分析性研究少、病例对照研究较多而队列研究少、危险因素相关的预测和评价研究较少等问题.

医院感染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人群(医务人员和就诊人群)对医院感染知识、健康保健知识及其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要做好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必须重视医院感染知识教育,把医院感染管理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普及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提高医院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

在国内,针对医生、护士、检验人员、低年资医务人员、医学实习生等对象对医院感染的有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工作开展比较多.而在医院感染中,病人既是主要传染源也是主要易感人群.但目前在国内的研究中,针对病人或者是一般人群的医院感染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还未见有报道,这使得对就诊人群进行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缺乏相应的基础信息.

第一部分某医院2000-2006年医院感染的描述性研究

目的:对某医院2000~2006年7年间的医院感染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以揭示医院感染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

方法:以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0~2006年住院病人的病案进行调查.

结果:

1、共调查住院病人病案数据203800例,医院感染人数7104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5%,发病密度为2.3‰;医院感染发病例次数8293例次,例次发病率为4.1%.

2、常见医院感染发病部位按构成比依次为:呼吸道(61.9%)、手术部位(6.7%)、泌尿道(6.3%)和胃肠道(6.0%).

3、各年龄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趋势图呈”U”形,0~3岁的发病率(5.9%)和发病密度(4.5‰)最高,25~34岁的发病率(2.8%)和发病密度(2.0‰)最低,75岁以上的发病率为4.8%,发病密度为3.0‰.

4、败血症的发病率和发病密度以8~14岁组(0.6%)(0.4%0)最高(与其它年龄组比较,P<0.001);胃肠道感染的发病率和发病密度以0~3岁组(0.5%)(0.5‰)最高(与其它年龄组比较,P<0.001);泌尿道感染的发病率和发病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升高趋势(P<0.001).

5、男性的发病率(3.7%)高于女性(3.2%)(P<0.001),但两组的发病密度相同(2.3‰);男性的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2.3%)高于女性(1.9%)(P<0.001),但两组的发病密度(1.4‰)相同;男性的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0.3%)和发病密度(0.2‰)均高于女性(0.2%)(0.1‰);而女性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0.3%)和发病密度(0.2‰)均高于男性(0.2%)(0.1‰).

6、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发病密度都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感染组的住院天数中位数为30天,未感染组为10天(P<0.001).

7、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4.1%)和发病密度(2.3‰)均高于非手术病人(3.2%)(2.2‰),手术病人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2.3%)高于非手术病人(2.1%)(P<0.001),但非手术病人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密度(1.5‰)高于手术病人(1.3‰).

8、各科室中,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依次为血液科(33.51%),康复理疗科(14.59%),新生儿病房(9.52%);发病密度最高的依次为血液科(12.47‰),新生儿病房(10.31‰)和小儿科(6.20‰).

9、各部位感染的病死率以腹腔内组织感染为最高(19.6%),其次是败血症(9.5%)和呼吸道感染(5.7%).

10、检出的菌株中,以G~+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金*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最多;G~-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最多.金*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

1、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把发病密度用于医院感染的监测,并把发病密度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卡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也证明了发病密度在医院感染监测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国内医院感染测量指标与国际接轨奠定基础.

2、血液科、新生儿病房和小儿科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科室;手术病人应成为大型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对象.

3、75岁以上老年人和7岁以下婴幼儿是呼吸道的易感人群;3岁以下婴幼儿是胃肠道感染的高危人群;14岁以下尤其是8~14岁是败血症高发年龄;老年女性应成为泌尿道感染的重点监测目标;腹腔内组织感染是危险性最高的感染类型.

4、住院时间和医院感染发病率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医院感染发病率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延长住院时间.

5、本研究中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条件致病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其中真菌感染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第二部分Ⅱ类切口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目的:筛选Ⅱ类切口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研究对象为某医院2006年1月至12月间出院,住院时间超过48小时的所有Ⅱ类切口手术病人.观察时间的“起点”为开始手术时间,观察的“终点”为发生医院感染的时间或出院时间.

结果:

1、发生各类医院感染共227例,发病率为4.6%,发病密度为6.1‰.在所有医院感染的病例中,死亡3例.

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医院感染发病率(7.5%)高于女性病人(2.7%);15~60岁年龄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最低(3.7%),60岁以上组的发病率最高(11.7%);手术持续时间在2h之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最低(2.3%),手术持续时间为2~6小时发病率为7.8%,手术持续时间延长至6小时以上则发病率增加到18.8%;术前住院时间为1~3天的病人的发病率(2.1%)明显低于术前住院时间3天以上者(7.9%);择期手术的医院感染发病率(4.4%)小于急诊手术(6.2%);全麻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6.9%)高于其它麻醉方式的手术病人(2.8%);医院感染发病率随着春(5.8%)夏(4.9%)秋(4.1%)冬(3.6%)的季节顺序呈下降趋势;发病率随着侵入性操作种类的增多而升高,未进行侵入性操作病人的发病率为2.2%,有1种侵入操作的病人的发病率为3.7%,有2种以上侵入性操作的病人的发病率为6.6%;;以上各组P<0.05.

3、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医院感染发病率(4.0%)比术前未使用进行预防的医院感染发病率(5.3%)低(P<0.05);1~2种药物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3.7%)低于3种以上药物联用组(6.6%)(P<0.05);而术前开始用药的时间及用药疗程的长短对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把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时间、急诊/择期、手术持续时间、季节、是否全麻、侵入性操作种类等8个因素引入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分类变量的多因素分析,8个均为独立危险因素.

5、本研究所有Ⅱ类切口手术的平均危险因素指数为1.8,各科室中,胸外科的危险因素指数最高(3.3),其次是普外科(3.1)和神经外科(3.0),妇产科的危险因素指数最低(0.9).

6、危险因素指数调整前后的发病密度排序有所变化,妇产科标化前发病密度(2.9‰)排第11位,标化后发病密度(3.2‰)显著升高排第5位;胸外科标化前发病密度(7.4‰)排第5位,标化后发病密度(2.2‰)有所下降排第7位;普外科标化前发病密度(5.8‰)排第7位,标化后发病密度(1.9‰)有所下降排第9位.

结论:

1、本研究通过对Ⅱ类切口手术病人相关危险因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下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是手术病人的主要感染类型,控制下呼吸道的感染可以降低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

2、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时间、急诊/择期、手术持续时间、季节、侵入性操作种类、住院时间8个变量是我们此次研究筛选出的Ⅱ类切口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3、本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把危险因素指数标化的医院感染发病密度,用于不同科室、不同主刀医生之间的发病专率的比较,比标化发病率更具科学性和可比性.

4、目前绝大部分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预防意识较强,但存在抗菌药物的术前预防时间偏早、疗程偏长、多联用药较多等问题.需培养术前预防的意识,改正术后预防的不科学习惯.对于Ⅱ类切口手术病人,建议术前2小时给药,术后48小时内停药.

第三部分门诊就诊人群医院感染KAP调查研究

目的:在国内首次尝试对门诊就诊人群医院感染相关知、信、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医院感染健康教育计划提供基本信息和理论依据.

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2月间在广东省和湖南省的11家医院,运用自编调查问卷对门诊14岁以上的病人和陪护人员进行便利性调查.

结果:

1、调查表的效度与信度

调查表经专家三轮修改形成,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得到专家的认可;重测数据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59~0.997,P<0.001,重测信度好;调查表的知识、态度、行为三个项目的Cronbachα系数为0.732~0.842,条目经标化后算得的信度为0.746~0.871,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

2、调查结果基本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3850份,剔除未完成问卷288份,有效问卷为3562份,有效率达92.5%.

3562名被调查者中有1941名男性和1621名女性,30岁以下的占56.5%,50岁以上的占11.3%,最小的为14岁,最大的为84岁,平均年龄为32.35岁.

3、相关知识的基本情况

25.5%的人从来没听说过”医院感染”;分别只有22.3%、28.5%和14.6%的人不知道“病人的病情重”、“病人的年龄大”和“住院时间长”等自身因素也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80.3%的人表示没有医护人员对其提及过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有87.2%的人认为“只要医院足够重视,医院感染就可以被完全控制,不再发生”.

4、知晓度的影响因素

将性别、年龄组、文化程度、医护宣教、医院级别、住院时间共6个因素引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逐步分析,筛出文化程度、性别、医院级别和医护宣教为知晓度的4个独立影响因素.

5.相关态度和行为的基本情况

大部分人对于医院感染的关注度较高,但只有26.5%的人会把医院感染率作为选择就诊医院的标准之一;只有39.0%被调查者表示会指出医护人员不注意洗手的行为.

6、知晓度对相关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随着知晓度得分的升高,对于医院感染的关注度以及了解知识的意愿都会增强(P<0.001);知晓度越高,其洗手的习惯、自我防护意识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习惯也越好(P<0.001).

但对于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相关预防措施,知晓度越低,配合度越高(P<0.001);对于发生医院感染后的责任理解,知晓度越高的越倾向于认为主要责任在医院(P<0.05).

知晓度得分与态度和行为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等于0.076,r等于0.271,P<0.001.

结论:

1、目前医院就诊人群的医院感染知晓程度普遍较低,尤其是经常在小医院就诊的人群.要加强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男性就诊者的宣教力度.

2、加强医院感染的内因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的必然性的教育,可以在增加就诊人群的知晓度的同时加强其配合度和理解度的提高.

3、提高就诊人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自主性,是医院感染健康教育的重点环节.加速医院感染相关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是提高就诊人群自主性的关键推动力.

4、医护人员在就诊过程中面对面的宣教是重点的宣教途径,

第二篇普外科医学论文样文:普外科胆道手术细菌感染及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调查与研究

在当今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感染防治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可感染率却居高不下.在普外科工作中,胆道手术围手术期感染是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对2004 年2 月到2004 年12 月间226 例普外科行胆道手术患者术中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得出以下结论:胆道手术患者胆道感染以G-细菌为主,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感染严重程度相关,年龄大于60 岁者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增加且阳性率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第二代头孢菌素可在预防用药时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治疗胆道感染的一线药物,尤其是治疗中轻度感染时使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在临床上可作为二线药物治疗其他药物无效的重度感染和难治感染.喹诺酮类药物可以作为感染后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药物之一,不适合首选应用.氨基糖甙类不主张在临床应用.

第三篇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模板: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管理流程,推动内镜技术准入和规范化发展

目的:

明确医师培训和准入的概念和内涵,探讨专科医师培训和准入体系建立的必要性;探讨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管理流程模型;探讨在管理流程模型指导下,如何推进我国内镜医学相关技术培训与准入工作,促进内镜诊疗事业的规范化发展.

方法:

运用“医疗市场管制理论”和“现状调查分析方法”,论述我国专科医师培训和准入的必要性;综合运用管理学中的“比较研究法、协同研究法、归纳演绎法”分析如何借鉴吸收国内外专科医师培训和准入的先进经验,运用“案例分析法”,在全面借鉴我国“卫生部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管理流程的基础上,从管理、培训、考核、质控几个环节分析可以吸收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共组织相关理论知识,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管理流程模型;以管理流程模型为依据,在对中国内镜医师分会相关工作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完善分会的工作流程,提出两种在现有政策条件下,开展内镜技术准入的工作方法,并分析了政府在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工作以及内镜技术准入工作中应起的作用.

结果:

在我国推行医改的关键时期,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把握时机,建立健全“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制度”,要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管理流程模型;在现有政策条件下,中国内镜医师分会可利用专科医师制度推广之机,与各分会联合或直接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开展内镜医学规范化管理;在此过程中,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流程中各项规章制度,发挥间接准入监管作用.

结论:

在吸收国内外医学教育培训和准入工作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借鉴我国“卫生部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建立的“适应我国国情的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管理流程模型”,可以用来指导我们设计专科医师协会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可以用来指导开展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实际工作,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也可借鉴这个流程模型,设计工作方向,完善工作流程,推动内镜技术规范化发展.

第四篇普外科医学论文范例:医疗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预警预控研究

国际公认“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它贯穿在门诊、住院、出院等环节和诊断、治疗、康复等诊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医疗机构在目前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下,完全杜绝医疗风险难以做到.但研究表明,尽管医疗风险难以杜绝,但大多数医疗不安全事件都可事先预防.本课题在国内外医疗风险管理现状研究员的基础上,分析医疗风险发生的背景、过程、规律、成因、分布领域等资料,进行医疗风险预警预控管理,就如何降低医疗风险提出相应政策性建议.研究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我国医疗风险的概念、特点、种类和成因进行研究,探索医疗风险管理和医疗风险预警的理论框架,为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对上海市某区2008年10月—2010年3月共计221例医疗纠纷投诉案例进行分析,得出高发科室为:普外科、妇产科、骨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高发原因为:手术不当、治疗不及时、漏诊误诊、用药不当、告知不到位、态度冷漠等;3、恶性闹访事件逐年增长;4、工作10年左右的医生为高发,经济相对困难、托熟人就医病人高发等.以上结果为实证研究干预科室和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

第三部分对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医疗风险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经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得出7项医疗风险预警指标和阈值,经专家咨询、将其中1、术中输血>,2000ml,2、住院时间>,1月;3、欠费>,2万;4、病危;5、非计划再次手术5项指标制成软件并与医院信息系统链接,要求专人实时监控,发现预警患者要求专管人员深入临床一线调查,及时和患者沟通,及时安排各层次会诊等.研究结果发现该措施能有效降低了医疗风险.

第四部分通过对上海市2007--2009年52起妇产科医疗事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妇产科医疗事故的成因、发生、转归和处理,形成产科单病种医疗风险预控管理路径表单,通过让患者参与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干预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能有效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日.

第五部分通过以上研究,从非惩罚性的上报系统上报内容、评估、反馈,加强根本原因分析等方法在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加强医学生医疗风险防范教育,多点执业等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第五篇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格式:术后谵妄的临床调査和动物模型探索

目的:1,术后谵妄(POD)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围术期相关因素分析.2,初步探索POD的动物模型.方法:第一部分:POD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围术期相关因素分析研究对象:2014年6月至10月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就诊患者中择期行骨科,泌尿科,普胸科,心脏手术,普外科,或妇科手术的ASA分级为Ⅰ~Ⅲ的18岁以上患者,取得了患者知情同意并配合进行问卷调查和随访,而且满足麻醉手术时间大于等于2小时,术后第一天和或第二天未入住ICU,并完成了调查和随访的患者共814例被纳入分析.研究内容:围术期患者的年龄,性别,ASA分级等人口学特征,和手术种类和方式(是否微创手术)、麻醉(麻醉方法、麻醉手术时间、全身麻醉术后的拔管时间)及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手术后血红蛋白HB,CRP水平)等围术期相关因素对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围术期CRP的升高与谵妄发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将POD状态(CAM评估法)和谵妄严重程度评分(MDAS法)作为结局变量,上述人口因素和围术期因素作为分析变量.统计学方法:使用卡方分析方法来比较分类资料的组间差异,以t检验方法来比较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的组间差异,多个定量资料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验后多重比较(One-way ANOVA, Post Hoc Multiple Comparison),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 LSD)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术种类,手术方法及CRP差值与POD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RP差值与谵妄评分值之间的联系,并对可能的混杂因素(年龄,性别,ASA分级,麻醉时长,拔管时间和术后HB值)进行统计学调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14名研究对象年龄18~93岁,平均56.8±,15.3岁,男性占40.2%,ASA分级Ⅰ、Ⅱ、Ⅲ的患者数分别为202、557、55,其中骨科手术411例,泌尿外科手术75例,心脏手术14例,胸科手术47例,普外科手术109例,妇产科手术154例,腹部多脏器多科联合手术4例.发生POD的患者的年龄明显大于未发生POD患者,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POD的发生率明显大于65岁以下青年患者,P值均<,0.0001.ASA分级高的患者POD发生率明显增高,Ⅰ,Ⅱ和Ⅲ分别为6.5%,10.4%和40%,P等于0.0001.发生POD的患者麻醉手术的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POD患者的,3.85±,1.68vs 3.33±,1.26小时,P等于0.0003.发生POD的患者全身麻醉(后称全麻)手术后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POD患者的,44.9±,44.8 vs 27.1±,24.6分钟,P<,0.0001.不同种类的非心脏手术POD的发生率和谵妄严重程度均有差别,发生率分别为骨科手术8.8%,泌尿科手术13.3%,心脏手术42.9%,胸科手术17.0%,普外科手术19.3%,妇产科手术7.1%,P<,0.0001;MDAS评分分别为骨科手术0.68±,1.98,泌尿科手术1.21±,3.81,心脏手术2.86±,3.55,胸科手术1.37±,3.05,普外科手术1.41±,3.06,妇产科手术0.48±,2.05,P<,0.001,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患者年龄,麻醉手术时间和全麻后拔管时间后各手术种类之间POD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无显著性差异.与非腔镜手术患者相比腔镜手术患者的POD发生率明显较低,8.4% vs17.7%,P等于0.0066,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患者年龄,麻醉手术时间和全麻后拔管时间后两者并无显著性差异.发生POD的患者术后两天内的CR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POD者,60.4±,53 vs 41.6±,35.7(mg/L),P等于0.01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CRP水平的升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POD的风险,OR1.033(1.007~1.060);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后CRP水平的升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MDAS评分,b等于0.016(0.007~0.025),P<,0.001,CRP差值对谵妄有中等预测效果,ROC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71(0.50-0.93).本实验未发现其他围术期因素与发生POD的相关性.结论:1,在本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中,POD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ASA分级,麻醉手术时间,全麻后的拔管时间,和手术后CRP水平等人口因素和围术期相关因素相关.2,手术后CRP升高值对POD发生的风险具有中等的预测效果.第二部分:术后谵妄的动物模型的探索实验动物:健康2-8月龄野生雌性C57BL/6J小鼠.谵妄状态的行为学测试方法为联合行为学实验(CBT):每只小鼠在20分钟内顺序测试黑白箱实验5分钟,旷场实验5分钟和非选择性非特异性注意力实验5分钟,检测小鼠在白箱中停留时间,小鼠的运动速度,贴壁运动的时间,僵住时间,和注意力水平.第一章:联合行为学实验(CBT)检测东莨菪碱诱导的小鼠谵妄样行为学改变方法:腹腔注射0.6mg%东莨菪碱15mg/kg与等容量生理盐水相对照.30分钟后对小鼠行上述联合行为学实验CBT.结果:两组小鼠在干预前的行为学各测试值(基础值)无明显差异.干预后30分钟,各行为学测试值均出现明显差异,与对照组小鼠相比,东莨菪碱组小鼠在白箱中停留时间百分比明显减少,0.8±,1.13vs 53.4±,34.0(%),P<,0.05;运动速度明显较快,0.081±,0.023 vs 0.037±,0.018(m/s),P<,0.05,贴壁运动的时间明显较多,273.3±,9.9 vs 237.6±,26.1(s),P<,0.05,僵住时间明显较少,10.4±,6.7 vs 41.6±,16.9(s),P<,0.05,注意力水平明显较低,38.0±,15.4 vs 53.5±,7.5(%),P<,0.05.提示东莨菪碱诱导了小鼠兴奋性增强,探索性下降和注意力下降等谵妄样行为.第二章: 麻醉手术后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和脑内生化指标改变方法:麻醉手术组小鼠在1.4%异氟醚加100%02麻醉下行腹腔开放术2小时与未手术组小鼠只吸入100%022小时相对照.检测指标:干预后12,24和48小时两组的CBT行为学检测和干预后12小时大脑皮层组织内与谵妄相关的生化指标T-α-synuclein水平和S100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相比,麻醉和手术使小鼠术后12小时在白箱停留时间减少,55.48±,12.54 vs 118.9±,14.4(秒),P等于0.0038,使小鼠术后24小时注意力水平下降,33%±,2.9% vs 49%±,5%,P等于0.011,其他时刻的其他指标两组均无明显差异.术后各时点两组小鼠的运动速度无明显区别.麻醉和手术在术后12小时使小鼠大脑皮层的T-α-synuclein水平和S100β水平均明显升高,与非手术组小鼠比较分别为139%±,33.5%_vs 100%±,13.7%(P等于0.037)和142%±,7.7% vs 100%±,6%(P等于0.002).结论: 1,联合行为学实验检测到了东莨菪碱诱导的小鼠注意力下降探索性行为减少等谵妄样行为学改变.2,联合行为学实验检测到了麻醉手术的小鼠模型在术后某些时刻出现了注意力下降或探索性行为减少等谵妄样行为改变.3,麻醉手术引起小鼠谵妄相关的神经毒性.4,此麻醉手术的小鼠模型检测到了小鼠的谵妄样行为学改变和脑内生化改变,为进一步研究术后谵妄的小鼠模型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函授论文、5000字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普外科医学课题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选题

本文关于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参考文献.

普外科医学引用文献:

[1] 最新普外科医学论文选题参考 普外科医学论文题目哪个好
[2] 最新普外科医学论文参考文献 普外科医学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3] 普外科医学论文大纲格式 普外科医学论文框架如何写
《普外科医学论文范文参考 普外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普外科医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