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中村改造探析

主题:生态园林城市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6

简介:关于生态城市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生态城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生态城市论文范文

生态园林城市论文

目录

  1. 1. 城中村生态环境问题
  2. 2. 把城中村改造纳入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3. 3. 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中村改造建议
  4. 3.1 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
  5. 3.2 完善生态人居环境
  6. 3.3 建设生态卫生工程
  7. 3.4 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
  8. 3.5 规划宅间,畅达交通
  9. 3.6 发展生态服务业,倡导生态文化
  10. 3.7 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解决村民安置问题
  11. 生态园林城市:点军发展规划-点军未来宜昌生态城市-宜昌市点军区发展规划一

韦毓新

(广西新鑫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摘 要:近年来,城市建设中的“城中村”问题日渐凸显,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从城中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城中村改造纳入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中村改造建议.

关键词:城中村;生态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0)28-0059-02

生态城市最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提出,随后,生态城市的理念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概念.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加快,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和增加,越来越多与城市接壤的村庄逐渐被城市包围,形成都市里的村庄——城中村.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地域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成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一大难题.因此,要提高城市化质量,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按照传统的城市建设思路,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就是“填村”建城,将村庄改造为城市形态,对城中村的自然优势没有太多的关注和利用,对城市整体利益而言是一种消极和被动的做法.而如果从建设生态城市的角度来看城中村改造,会发现城中村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其所具有的天然优势是建设生态城市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此,把生态理念引入到城中村改造中,使城中村改造的过程同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统一起来,并通过城中村改造,建设一座座生态新城,对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者来说意义重大.

1. 城中村生态环境问题

城中村是指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在城市建成区内以原农村居民点为依托形成的与周边城市环境构成鲜明反差的以原农村居民“一户一栋”为基本特征的特殊居住区.城中村处于城市缘区,是生态空间与社会经济环境交互作用的特殊区域,其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如下:前城中村阶段,依然保有传统的农田、菜地、池塘等乡村景观,建筑物稀疏低矮,道路曲折,路况较差.进入城中村阶段,由于规划的滞后以及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村民占用大量农田建设房屋出租谋取利益,形成主干道景观现代化,内侧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的“独特”景观:道路狭窄,不能满足消防、急救、环卫等车辆运行;消防通道、地下管网、公厕、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几乎没有;电力、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饭馆、小吃店、杂货铺、发廊、卡拉OK厅等无规律地密集分布,非法医疗广告多,小商小贩随便摆摊现象严重,环境卫生状况差;建筑密度大,村民随意搭建私房、私自增加楼层,扩建、改建违章建筑现象严重.

2. 把城中村改造纳入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城市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其内涵主要包括技术与自然的融合、综合效益的取得和人类创造力、生产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城中村改造的“填村”建城方式,主要是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重组,即将人工生态景观取代自然生态景观,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频繁、工商业和交通发达,使得原有生态系统基本不复存在.在植物方面,野生植物中草本种类多,木本种类少,且野生植物中的杂草所占比重较大.动物方面,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下,野生动物的活动空间急剧缩小,栖息环境急剧恶化.这种改造方式对于城市整体利益而言是一种消极和被动的做法,不仅工作难度相当大,耗费大量物力财力,还可能给城市未来的发展留下隐忧.与上述传统思路相反,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基本内容和要求,就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同时保护开发地区丰富多样的植物、多种群的鸟类、两栖动物以及为数众多的底栖动物,维系由它们共同组成的自然交换的生态链,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高效性、整体性发展.相对于城区来说,城中村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保存较好,在生态建设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城市规划中,有意识地把零散分布的城中村与植物群落以及野生动物群体直接联系起来,通过建立生态走廊,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实现对生物物种的保护,是建设生态城市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3. 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中村改造建议

自从论文范文同志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来,建设生态型城市就成了全社会讨论和实践的热点.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有如下特点:(1)在环境方面,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及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2)在经济方面,除了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之外,重要的是有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有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循环和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和控制系统;(3)在社会方面,公众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在全社会提倡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消费方式;(4)在管理方面,有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总之,生态城市作为一种和谐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鉴于此,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城中村,要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改造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3.1 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

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连续的山水和自然栖息地系统对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破坏了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就切断了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这势必会使城市发育不良,以致失去生命.如今,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农田不断被侵占,村庄逐渐消失,自然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在城中村改造中,我们更要对仍保存着较完整山水自然格局的村庄加以保护和利用,在改造中强调其与生态化的协调统一.

3.2 完善生态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境域.城市是人居环境发展的最高级形式,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深入,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消耗的增大,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居环境不容乐观.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区规划布局杂乱、居住用地开发混乱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设健康、安全、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迫在眉睫.城中村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居环境的完善是城市人居环境得以完善的重要一环.

3.3 建设生态卫生工程

“乌烟瘴气、垃圾遍地、河水脏臭”是近年来人们对城中村的最直观的印象,这种脏乱的卫生环境不但影响村民的生活与健康,对土地和空气也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城中村改造的重点之一是关注生态卫生的建设.建设生态卫生就是通过高效率低成本的生态工程手段,对粪便、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和再生利用.其中,生态卫生(排水)系统发展较为成熟.生态卫生(排水)系统的出发点是将排水系统视为全圈生态圈和水圈的一个有关子系统,建立一个生态型的可持续发展可经济运行的排水系统,并使水资源和营养物质得以形成闭合的循环.

3.4 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

都市型生态农业是指地处大都市边缘的区域,依托大城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为都市经济和城市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良产品的现代农业,是一种集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为一体的以中心城市发展为核心的区域性生态农业系统.在城中村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一方面能适应农民从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农村市场中增收致富的要求, 另一方面能扩大生物种群的种植,转化自然资源,并利用辐射效应,发展观光旅游生态农业,适应城市对农业的观赏、休闲、文化、景观等需求迅速扩大的趋势.

3.5 规划宅间,畅达交通

空间规划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政策的地理表达,其目标就是通过综合的规划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地域文化和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有利于人性发展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交通是与外界联系的桥梁,也是衡量城市舒适度的一个人性化数据.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特异性,致使城中村游离于城市的规划之外,造成其建筑拥挤,道路狭窄,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心理和视觉的滞胀.因此,站在城市整体的角度,合理规划城中村空间布局,改善交通,对推进城中村的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化的协调统一极有意义.

生态园林城市:点军发展规划-点军未来宜昌生态城市-宜昌市点军区发展规划一

3.6 发展生态服务业,倡导生态文化

生态服务业也称生态第三产业,也就是指第三产业的生态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第三产业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城市的扩张使城中村逐渐被城市包围,耕地被完全占有或只剩下少量耕地,第三产业成为村论文范文要的生活来源.而村民生态意识的缺乏,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改变其经营观念,将生态思想融入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融洽协调城市其他组分,共同促进城市平稳协调生态和谐发展.同时,倡导以人为本的生态文化,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诱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

3.7 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解决村民安置问题

城中村建设离不开科学健全的发展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城中村的居民由于失去了土地, 又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在就业、养老、 子女入学等问题上困难较大,使得村民对于城中村改造态度消极.因而,要想城中村改造得以顺利实现,必须对村民进行合法、合理的安置:(1)在生态文明的导向下,由政府协调城建、规划、劳动、论文范文、国土等部门共同行动,站在村民的立场上形成一套统一的指导原则和改革方案;(2)在对农民的安置问题上,从村民的养老医疗、就业、低保、教育等问题入手,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养老、事业、医疗保障体系,消除村民后顾之忧,以保证城中村改革的顺利进行.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生态城市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生态园林城市引用文献:

[1] 城市生态学论文选题 城市生态专业论文题目怎样拟
[2] 城市生态类论文参考文献 城市生态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是多少
[3] 城市生态论文提纲范文大全 城市生态论文大纲怎么写
《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中村改造探析》word下载【免费】
生态园林城市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