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数学课堂该呈现什么——浙教版教材八上《4.2平均数》课本设置的质疑和建议

主题:加权平均数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2

简介: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学生加权平均数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学生加权平均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学生加权平均数论文范文

加权平均数论文

目录

  1. 第一、本节的"合作学习":
  2. 第二、"例1"的设置:
  3. 第三、"例3"的设置:
  4. 第一、为什么要隐去?
  5. 第二、隐去以后,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6. 1.54,150,155,155,159,150,152,150,155,153,157
  7. 6.,7,8,7,7,8,10,9,8,8,9,9,8,10,9
  8. 加权平均数:www.tuozhi100.com--初二基础教育青岛版数学4.3 加权平均数

浙江省慈溪市三北初级中学浙江慈溪315331

今年浙江省宁波市数学高级职称评审中,9月29日考评课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2《平均数》这一课. 本课共设置1个合作学习、1个做一做、2个例题、8个作业题. 就教材中合作学习、例1、例2的总体设计,这节课的高级考评课后,笔者又深入反思上课细节,仔细研究了湘教版、苏教版、华师大版、北师大版各种版本的本节内容,感想颇多.尤其是对于教材中:"合作学习"材料和"例2问题(2)",这两块内容,对于树立学生统计意识、统计观念和培养学生思维方面,都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难以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材呈现(文后附件一)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会计算平均数,计算加权平均数;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 教学重点是平均数的计算(包括加权平均数);教学难点是例2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还涉及加权平均数的的计算 . 

教材的编写意图:

⑴合作学习意图:平均数是小学里学过的概念,学生可以解决引例中的实际问题,重点是突出利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的统计思想,让学生体验用来估计总体平均数的意义.得到平均数的公式:x等于x1+x2+x3+等xn/n ,经过做一做,适应公式中各个字母的含义.

⑵例1的设置意图:本节平均数的概念的要求比小学提高了,主要表现在用代数式来表示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然后出现了 这个新生事物. 例1是要求通过两种解法的比较,得出加权平均数比一般的平均数公式更加便捷,从而得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体验加权平均数的优点:便捷,同时教师指出:"权"越大,对平均数影响越大 .

要求学生概括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并抽象成公式:x等于f1x1+f2x2+f3x3+等fnxn/f1+f2+f3+等fn. 然后通过学生的说一说,理解字母的含义.

⑶例2的设置意图:问题(1)比较容易理解,而问题(2)涉及加权平均数,而且已知"给予这三个项目的权比为15∶35∶50",这种说法与前面权的定义有所区别,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中要着重解释其含义.让学生明白权的表现方式,还可以用连比的形式;通过给学生解释,让学生能把三个数据的重要程度就能区分开来 .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权"越大,对数据的影响也越大.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老师的耐心的解释,学生的确"知道"了权的重要性:权越大,对数据平均数的影响也越大,但是,笔者对这种设置有许多疑虑.

第一、本节的"合作学习":

既是合作学习,那么各个小组的合作成果应该有所不同!但是已经确定合作的内容,已经确定的合作结果,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吗?而且,这几个学生可以轻松解决的计算题,用得着"合作"吗?"合作"是为了寻求问题的突破,但这几个问题的设置,难以达到某种思维或认知上的突破.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而该合作学习内容,预设的三个问题,是希望学生先计算,后通过他们之间的讨论,或者老师的"传授",让学生明白:"原来是可以这样统计的".而学生能真正地获得统计观念吗?不, "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地构建统计观念受到抑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而他们只是经历计算,学生在经历了这样的合作学习之后,能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统计观、主动应用意识吗?不,是依赖:依赖教材,依赖老师,依赖的结果(学生更在乎:答案是多少,自己算的结果正确与否),创新意识的淡薄.

第二、"例1"的设置:

在经历合作学习之后,回忆了小学里的平均数概念然后提炼出:x等于x1+x2+x3+等xn/n ,师生共同理解公式中的x ,理解公式中xi等于(i等于1,2,3 ,等n)的意义的前提下,及时应用,并进一步熟悉其中字母的含义;同时,根据课本设置,让学生在经历应用时,发现例1还有更为简便的方法,学生通过计算对比,直接经历了加权平均数的"权"和"加权平均数"公式的发生过程.这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规律的,是顺理成章的设置.

第三、"例3"的设置:

问题(1)设置目的很明确,是让学生先通过计算三个班级成绩的平均数,给三个班广播论文范文赛成绩排序.这样的设置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问题(2)的设置就和问题(1)缺乏连续性,让学生感到特别突然,在此笔者有两点疑问:

⑴学生如何理解"如果学校认为这三个项目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

刚刚了解了加权平均数,站在教师的角度,很容易想到"用加权平均数"就可以突出各个项目的重要程度;但是,学生会这样想吗?就学生的思维,只要能通过观察说出:"广播论文范文赛的结果中,应该突出第二项动作整齐和第三项动作准确,不应该把服装统一与这两项相提⑴并论."已经是很不错的学生了,但是很难联系到"用加权平均数来解决问题",恐怕是强学生所难.

⑵教师解释"而给予这三个项目的权的比为15∶35∶50,以加权平均数来确定名次"教学效益何在

这样让学生很难理解:"明明刚才说权是数据的个数,现在怎么变成比了呢?比和个数有什么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教材编写意图中强调"这种说法与前面权的定义有所区别,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中要着重解释&,acute,给予这三个项目的权的比为15∶35∶50&,acute,可作等的说明",这不是与新课程标准相违背了吗?这说明学生先是把思维的重心放在了"权比是什么?如何使用?",而不是"想到自己已有的数学基础是什么,根据现在的知识基础,怎么办?".教学实践证明,问题(2)的设置,并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再次陷入为数学而做数学的境地.

教材的问题设置的调整建议:

建议一、合作学习的设置可改为"自主探究":

探究内容:"某果农种植的100棵果树即将收获,果品公司在付给果农定金前,需要对这些果树的苹果总产量进行估计.如果你是这位果农,你会怎么做?"

理由1,既然学生只是通过两个计算,不能自主构建统计观念和意识.靠不用思考的教材强加,而束缚他们的思维,无法体验到数学思考的乐趣.这不是新课程标准所希望得到的结果.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理由2,这个问题虽然比较宽泛,但可以充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了4.1"抽样",掌握了"样本属性能够反映总体属性"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也许只是简单的"我只要数一数一棵苹果树上的苹果有多少颗,估算出这棵树上的苹果的总质量,然后乘以100,如果知道了每千克应付多少定金,就可以估算出总共应该付多少定金了".但至少这是学生自己想出的"好办法".有很多学生都很赞成这种做法的,下课后,我问他们,他们的理由是:"课本上要数十棵树,那还不如请几个人帮忙,全部数完,这样就失去了估算的意义了."学生这种朴素的理解,已经说明他们对统计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他们的心中认为:估算是不需要很精确的!这不就是新课标要培养的统计观念吗?

但是,这个过程是很花时间的,也是我们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愿意采用的. 可能教材编写时,编者也是这样考虑的吧.

理由3,也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想估计鱼塘里养了多少条鱼,你有什么好方法?"这个问题和上边的问题有同样的特点:宽泛、费时.但是对于学生统计观念的培养也一样的高效.

建议二、合作学习的合作过程可以出现在教师用书上,探究的过程以教学建议的形式列出.

当老师只给出问题,学生有自己的解决方法最好,多种解决方案更好.大多数时候,学生自己未必能有想出好主意,但是,学生一定会有很多成熟或不成熟的观点.如果学生真的在处理上述问题时确实有难度,怎么办?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引导,不可以把预设好的三个问题同时出现,可以一个一个地抛出,学生的思维有一个缓冲的余地.以各个击破的方式,并且让学生能有时间猜想下一个步骤会发生什么. 然后再问学生"你们还有别的方法么?"以打破学生固有的"数学往往是唯一答案的"这种错误观念.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代表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两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即:学生有了足够的思考时间之后,学生仍没有做出必要的回应的时候,此时"心求通而未通""愤也",教师及时地"启",让学生自然过渡到"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欲言又止""悱也",教师给学生哪怕只是一点点建议,往往会起到"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于是学生的思维开始爆发:从而积极地表达自己成熟或不成熟的想法.

建议三、例题2应该直接隐去问题(2),以教学建议的方式出现于教师用书上

第一、为什么要隐去?

问题(2)本身的难度不仅仅在于"15∶35∶50"如何难以理解,更在于学生初次学习"权",应用"权"来解决数学问题,当问题中的比例形式打破概念中对"权"的描述"表示各相同数据的个数"时,学生已经非常迷惑:到底什么才是"权"呢?学生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分散到对于"权"概念的怀疑上. 这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到方法上的难度,更是思维上的难度.

不可否认,教师的讲解是可以突破这个难度的,然而这与新课标的理念是相违背的. 新课标要求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结果;学习中的情感和态度>学习的过程;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树立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信心.而这个问题恰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剥夺了学生拓展思维的机会.

第二、隐去以后,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下面是笔者在浙江余姚的子陵中学上的高级考评课上的教学片段:

教师:"对于问题中根据平均数的排名结果,你如果是801班的学生,你不觉得想说点什么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研究表中的数据等

如果学生未能发现,教师可进一步引导:"这是什么比赛?"

学生:"广播论文范文赛!"

学生:"广播论文范文赛中,服装统一成绩最好的802班获得第一,那不如搞服装比赛好了1"

学生:"我们801班的动作整齐和动作准确两个大方面,都是成绩最好的,我们应该是第一名!"

学生:"不公平,我们现在是最低平均分,802班可是广播操方面最差的班级啊,他们怎么能获得第一名呢?"

教师:"老师也觉得不公平才问的呀,那怎么办呢?"

学生沉默,片刻,教师追问:"你能用加权平均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妨通过引导和学生共同探索"权"的三种呈现形式

如果学生仍然在2到3分钟内没有反应,教师可以"抛砖引玉":"同学们,老师给你们点建议吧?"

教师顿了顿:"某同学期末数学得120分,但成绩单中却不是120分,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这是因为你们的成绩单中记录的是期末总评分,那么,你知道教师是怎么算总评分的吗?"

"老师的处理方法是这样的:先算出这名同学平时成绩的平均分,然后把平时测验的平均分、期中成绩、期末成绩三项按照一定的百分比,比如20%、30%、50%,然后算出结果,做为这名同学的成绩报告单中的数学成绩.等"不等我说完,学生已经齐声:"噢!"

他们立即动手计算,不到两分钟,结果出来了.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与刚才描述同样方法的过程:结果801班是第一.

教师:"结果跟老师一样的请举手."几乎所有同学都举起了手.

教师:"跟老师方法一样的,请举手."会发现只有一部分同学举起了手.

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请学生说说自己与老师不一样的方法:

这样的话,801班就得到了应该得到的第一名."

教师:"没举手的同学的方法跟他一样吗?"

学生:"&,acute,权&,acute,不一样的可以算同种方法吗?我的三个&,acute,权&,acute,是2、5、5"" 对对,我是2、3、5等"等

教师:"是的."

教师:"现在,与他的计算方法一样的请举手."发现还有同学没有举手.

教师进一步发问:"不同方法的同学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独特解法?"

学生:"我把三个权当做一个比例3∶7∶8来计算的等"

同学们对权的讨论似乎还兴味盎然,但由于下课铃响了,教师只做了简短的小结:"今天,等,要有哪几种表现形式?"学生齐答:"整数,比例,百分数"等

这个教学片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简单一"砖"就敲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展开思维的双翼,"玉"被创造出来——"权"的各种呈现形式.这是创新吗?虽然不是!只是通过改变问题的呈现形式,让学生的思维的论文范文得以爆发.经过这样的教材处理,学生不仅经历了从模仿到感悟的过程,还感受了创造的乐趣,"教学是需要停顿的"教师这么轻轻的一停,学生的思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应该是我们做教师的要经常面对和研究的问题,课堂本身的容量如果仅仅只是局限在课本的范围之内,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也将会局限在"解数学题"的狭小空间里,发展数学思考不仅仅是"会解题",应该让学生先学会数学思考,然后能让数学迁移到如何去解决"非数学问题",这才是数学的终极目的. 如果我们教师的眼光紧盯着"学生是否学会了这个题目的解决方法"、"学生是不是会了这几个题目的解法",这种眼光是不利于学生的后续数学研究的,也应该是我们数学课堂的大忌.

课堂中的教材容量是有限的,但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我们教师所能呈现给学生的,不应该是数学艰涩困难的一面,而应该是活泼灵动的一面,数学课堂容易让学生陷入"填鸭式"问题传授和问题接收状态,这,应该是许多孩子越到高年级越畏惧数学的原因之一吧.我们教师应该把数学备课的重点放在"如何点燃学生思维最深处的忽明忽暗的火花".数学课堂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去思考.

加权平均数:www.tuozhi100.com--初二基础教育青岛版数学4.3 加权平均数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个人理解:数学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以开拓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数学活动的本质应该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并回归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生动活泼的活动,数学的合作交流的本质应该是以创新终极目的,都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来开展.许多心理学家把认知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奈瑟(Neisser)认为:"认知是指转换、简约、加工、贮存、提取和使用感觉输入的所有过程."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一个最重要的术语是"建构(construction)",即认知过程性质的.我认为,他们的理念不谋而合地认为: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是主动的,是生机勃勃的.

当教材的设置大削弱了孩子们内化的过程,学生也会因此失去主动构建知识的机会!课堂也会因此失去勃勃生机,即便是再精彩花哨的课,也只会制造出解题机器.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要不断地挖掘教材所能提供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让它们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我们教师为什么不从研究题目的新颖方面,改为研究如何开启学生的智慧上来呢?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材既是为点燃学生内心深处忽明忽暗的火花而设置,课堂:应该是呈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展示教材勃勃生机的舞台.

附件一:

教材呈现:

合作学习材料:

某果农种植的100棵果树即将收获,果品公司在付给果农定金前,需要对这些果树的苹果总产量进行估计.

(1) 果农任意摘下20个苹果的总质量为4千克,这20个苹果的平均质量是多少千克?

(2) 果农从100棵树中任意选出10棵,数出这10棵树上的苹果数,得到以下数据(单位:个)

1.54,150,155,155,159,150,152,150,155,153,157

你能估计出平均每棵树的苹果个数吗?

(3) 根据以上两个问题,你能估计出这100棵苹果树的苹果总产量吗?

例1.是统计一名射击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15次中靶环数数据:

6.,7,8,7,7,8,10,9,8,8,9,9,8,10,9

求这次训练中该运动员的平均成绩.

例2.某校在一次广播论文范文赛中,801班,802班,803班的各项得分如下表:

(1)如果根据三项得分的平均数从高到低确定名次,那么三个班的排名顺序怎样?

(2)如果学校认为这三个项目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而给予这三个项目的权的比为15∶35∶50.以加权平均数来确定名次,那么三个班的排名顺序又怎样?

总结:关于免费学生加权平均数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学生加权平均数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加权平均数引用文献:

[1] 查重是小分解的平均数吗
[2] 初中化学学生小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初中化学学生小论文标题怎么定
[3] 优秀初中生物学生论文选题 初中生物学生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数学课堂该呈现什么——浙教版教材八上《4.2平均数》课本设置的质疑和建议》word下载【免费】
加权平均数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学生加权平均数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