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中美电视话节目人物关系对比

主题:谈话栏目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0

简介:大学硕士与本科谈话节目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谈话节目方面论文范文。

谈话节目论文范文

谈话栏目论文

目录

  1. 谈话栏目:金钟国 060106 谈话节目 [中字]

口费丹丹 孙英莉

摘 要: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借助人际传播来实现大众传播的谈话模式,是在现场传播三方——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交流中形成的一种节目形式.节目中人物之间的交流是整档节目的主心骨,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决定了谈话节目思想碰撞的效果.本文结合中美一些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通过对比性分析来探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人物关系.

关键词:谈话节目 人物关系 比较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内容会根据交流双方所建立的不同关系而改变.而谈话节目是将人们私下的谈话搬到电视这个大众媒介上,所以作为谈话节目主体的主持人、嘉宾以及观众三者间所确立的关系,决定着谈话形式及谈话内容的走向.

主持论文范文嘉宾的关系

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是话题走向的引导者,嘉宾对话题进行升华.二者的交谈是一种面向大众的人际传播,传受者角色比较明显.根据传播学的观点,传者和受众的关系应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所以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人们希望不但能建立一种真诚融洽的谈话氛围,还能使谈话者彼此从基于角色关系的角色传播,进入到基于人际关系的人际传播,即超越原有的“主持人”、“嘉宾”、“观众”的角色,建立一种真正的聊天关系.

在美国,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论文范文嘉宾的个性都是比较突出的,讨论的话题范围较为广泛,论文范文,很注重现场沟通效果.美国人际关系以个人为主,所以在节目中主持论文范文嘉宾的主人公意识都很强,十分注重个人意见的表达,谈话现场气氛很活跃.大多数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活泼,敢于调侃,在和嘉宾交流的过程中,更多是以一种好奇的心态去揭露嘉宾的各个方面,在语言上不留情面,针对性很强.

在西方人的思想中,崇尚的是真,在中国的文化里,还是以善为主.所以在中国谈话节目中,大多数还是遵循“主宾制”,充满“客气”与“关怀”,主持人的“主人”角色较为清晰,嘉宾带着一份“客人”的客气.尤其当节目所邀请的嘉宾是一些阐述观点、表达意见的专家学者时,主持人更是不失风范,正襟危坐.即使嘉宾是普通大众,我国主持人普遍都偏重外貌、学历等外在因素,以及主持人本身的特殊角色,让平民嘉宾和主持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

结合具体的中美电视谈话节目,主持论文范文嘉宾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类:

辩论场上的“主席”和“辩手”.因为美国电视的商业化运作,美国电视谈话节目表现出一定的刺激性和趣味性,节目会邀请有关话题的专家和相关人员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场会形成对立方,主持人不参与辩论,也不进行观点评价,仅仅是参与展示现场所讨论的各种观点和现象,甚至会故意制造矛盾冲突点.如《拉里·金直播》的主持人拉里·金经常在引出话题后,自己“退到幕后”,给嘉宾充分的讨论时间.直到两方唇论文范文舌剑打得不可开交时,他才出来控制场面,发挥现场组织者的作用.

在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中,很少出现这种激烈甚至故意制造冲突的场面,相对来说,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颇有这种风格.《一虎一席谈》是讨论形式,主持人胡一虎一方面发挥主持人的控场作用,一方面也会就某一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辩论,言无对错,成理即行.节目最后也没有定论,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吉普在列举影响人际之间的沟通行为,造成“防卫性传播”的几种现象,就有一条是:“好为人师,招致反感,产生戒心等如果自己的意见是临时假设的,乐意让人讨论、实验,就不会引起防卫性传播的行为.”所以在提出话题论点时,相对于美国的故意制造矛盾点,胡一虎更多的是在不经意间提出问题,让现场嘉宾在毫无防备的状态下发表意见,充分发挥了对话中的存异效果.

客厅里的聊天者.传播学者及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均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受传者更愿意接受与自己地位不相上下的人的影响.这被看做是传播说服中的“认同策略”.也就是说,人与人的相互吸引是建立在其相互间的相似性之上的,传播者应该努力让受传者相信他是“自己人”.因此,主持人要体现出与受众的相似性,实现人际传播的最优化,就必须融入受众中去,营造出一个充满亲近感和人情味的传播环境.

在美国不少的谈话节目中.演播厅的设置就如同家里的客厅一样.如节目《奥普拉》中,主持人与嘉宾的座位基本上是按照家庭聚会聊天式的氛围来布置的.在节目现场,主持人奥普拉有时候会把手搭在沙发背上,甚至盘腿坐在沙发上.这种看似“不合礼仪”的行为让嘉宾产生了一种“自家人效应”,给嘉宾营造一种在家里聊天的温馨轻松的谈话氛围.

在中国的谈话节目中,这种客厅聊天者的谈话模式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特别是《鲁豫有约》节目中充满人情昧和“随意性”的谈话氛围已成为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例如,鲁豫会直接用“喂等哎”,“哎,有一点我不太明白等”,“咦?我不相信等”这种看似不礼貌的怀疑性语句,不仅勾起了嘉宾解释的论文范文,也让嘉宾觉得主持人并不是在配合自己进行一次表演性谈话,而是如同朋友一样在交流.

信息解码者和传递者.这类人物关系主要体现在新闻类的访谈节目中.嘉宾是与话题相关的专家或者新闻当事人.主持人提出问题,嘉宾予以解答,整个节目谈话氛围很淡,没有什么聊论文范文分,只是单纯地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如央视《面对面》、《对话》等栏目,主持论文范文嘉宾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你问我答的形式,在温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信息的传递.

在美国,不管嘉宾是总统还是贫民,在谈话期间,主持论文范文嘉宾完全避开这种场外身份.由于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兼容性,在进行严肃的新闻话题讨论时,主持论文范文嘉宾之间也不是简单的问答,很多时候会因不同的意见产生分歧,甚至故意制造节目的冲突性.会用一种看似不严肃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传递,极具后现代意识.

传播学者认为,要使传播取得最大效果,必须缩短传播者和观众间的心理距离.情感与理智的结合,是目前公认的最佳传播方式.包括严肃的新闻话题采访,主持人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社交经验,做出调整,创造出符合实际,和谐、有效的传播情境和人际氛围,最大程度地维系嘉宾群体的认同感,从而产生亲近效应和情感效应,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如曾以犀利、尖锐著称的《面对面》主持人王志,在面对一些感染力较强的人物时,也会忍不住现场落泪.

矛盾提出者和调节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越来越乐意在屏幕上展示自己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借助电视这个平台寻求心理安慰和帮助.这类谈话节目体现出很强的人文关怀和人性色彩,所以这种类似于提出并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谈话模式在屏幕上也备受热捧.

在美国这种类型的谈话节目是比较少见的,这与美国的传播体制和传播观念有一定关系,美国谈话节目更多的是展示问题,寻求刺激.中国这类谈话节目主要是一些情感生活类的谈话节目,如《人间》、《8090》、《心理访谈》等.嘉宾在台上讲述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困惑,主持人像一个心灵咨询师和调节者,给出建议和方法,帮助嘉宾解决问题.如央视的《心理访谈》,嘉宾讲述自己的心理困惑,主持论文范文心理专家进行引导,充当心理抚慰者和咨询师,帮助嘉宾走出心理阴霾.

主持论文范文现场观众的关系

在谈话节目中,现场观众是舆论的来源,他们既是受传者,也是真正的参与者.现场观众的参与改变了以往主持论文范文嘉宾之间单一的传播模式,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有助于提高传播效果.只有在主持论文范文观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现场观众才能信任主持人,说出最真实的语言,从而发挥现场舆论的作用,推动话题前进.

在国内很多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只考虑到和嘉宾交流,而忽略了和现场观众的互动;只意识到现场的人际传播,而忽略了现场的群体传播,以至于现场观众成为节目的摆设.尤其是随着观众拥有较多发言权的《实话实说》的停播,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中现场观众再度陷入了“冷语”期,偶尔的一两个提问机会,也是编导提前安排的,观众的想法很少得到展现,这无疑也反映出电视人平民化意识的薄弱,

根据传播学的观点,互动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本质特征,受众是积极的参与者,是整个传播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决定因素.因此在节目中增强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意识,应该是谈话节目不可忽略的部分.和中国谈话节目截然不同的是,美国谈话节目现场观众的发言更自由.受美国文化“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观点影响,美国谈话节目现场观众的发言更像是一种表演.如在《奥普拉》中,观众可以坐得不端正,可以自由表达观点,整个节目更类似于一种“群言模式”.在节目中,就曾出现观众上台给奥普拉打耳洞的事情.

主持人、嘉宾与现场观众之间的角色互动

在后现代社会中,观众更希望看到电视谈话节目中真实的现场感和参与性,在现场的人际交往中将观点表达和感情融合进行毫无矫饰的展示.一个谈话节目最完美的状态,就是打破三者潜在的身份暗示,不拘泥于规则限制,充分发挥所有积极有效的因素让三者角色关系实现融合,从而实现节目场上与场下、场内与场外真正开放平等的交流.对于如何增强三者间的角色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弱化主持人的存在感,充分发挥观众的作用.人际传播研究表明,人的意见和态度较容易受与自己相似之人的影响,而主持人与现场观众有多方面的相似性,更能让观众对主持人产生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同.在节目中,主持人一方面要重视现场观众的反馈信息,积极调动现场观众的参与性;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和现场观众的接近性.主持人应适当放低“姿态”,学会移情,甚至坦诚暴露自身的不足,努力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淡化主导地位,让观众觉得主持人就如同身边一位有优点也有缺点真实存在的朋友,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

适时采用心理战术建立良好谈话氛围.传播学者施拉姆说过:“传播是各项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主持人在和嘉宾交流的过程中,应注重个人的表述而不是提问,这种表述是根据嘉宾的不同风格,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体现的,表述也应更加人性化.这需要主持人用真诚的谈话技巧,适时地用心理战术,使角色关系过渡到谈话现场的人际关系.例如,从简单的细节问题着手,甚至拉家常,降低谈话者的心理防线,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让嘉宾和观众忘记节目现场.

三者之间适时地进行角色转换.谈话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大众传播.要想实现有效传播的双向过程,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之间可以适时适量地修正“传”与“受”的关系,让三者都有机会做传播者,这样才能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例如,在节目安排时,主持人可以让现场观众担任一会儿主持人,对嘉宾进行简单访问,或者在嘉宾讲述自己故事的同时,给现场观众讲述自己相似经历的机会,让嘉宾充当观众,这样不仅拉近了嘉宾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也充分体现了对观众的尊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结语

虽然中西方在谈话节目中人物关系上存在很大不同,并不代表任何褒贬评价,这仅仅是一种正常现象的解读,其背后无不受民族文化、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的制约,但根本目的是追求最佳的传播效果.有一点是值得共同关注的:建立良好的传播关系是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基本保障.电视谈话节目只有正确地把握主持人的地位,和嘉宾及观众建立良好的谈话关系,才能实现真正平等互动的人际沟通,使谈话节目更满足已进入理性选择时代的受众需求.(本文为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成果)

注释:

①叶家铮:《电视传播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毕一鸣:《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③陈虹:《节目主持人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谈话栏目:金钟国 060106 谈话节目 [中字]

④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传播学概论》,北京:论文范文出版社,1984年版.

参考文献:

1.郑怿:《从中美谈话节目比较中看电视谈话节目的个性化追求》,《中国电视》,2006(3).

2.孙晨、陈旭:《浅析嘉宾在谈话节目中的角色定位》,《新闻实践》,2008(8).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董方晓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谈话节目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谈话节目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谈话栏目引用文献:

[1] 综艺节目论文范文 综艺节目类有关论文范例2万字
[2] 节目论文范文 节目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2万字
[3] 综艺节目论文范文 综艺节目方面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2000字
《中美电视话节目人物关系对比》word下载【免费】
谈话栏目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