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2021年度在职人员申请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学校代码:10269

主题:网格化管理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2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管理网格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网格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管理网格论文范文

网格化管理论文

目录

  1. 2.017年度在职人员申请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学校代码:10269

2.017年度在职人员申请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学校代码:10269

   学 号:XXXXXXXXXX

   上海市道路网格化管理研究

   院 系: 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公共管理硕士

   领 域: 公共管理硕士

   指导教师: 蒋云根 教授

   申 请 人: 姜 梁

   2017年3月

   2017'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thesis

   University code: 10269 Graduate code: XXXXXXXX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oad Grid Management Study

   School: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jor: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Direction: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utor: Professor Jiang YunGen

   Graduate: JiangLiang

   March 2017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博士(请勾选)学位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论文范文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着作权使用声明

   《 》系本人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硕士/博士(请勾选)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华东师范大学所有.本人同意华东师范大学根据相关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如国家图书馆,中信所和"论文范文"送交学位论文的印刷版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及数据库被查阅,借阅;同意学校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 要汇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勾选)

   ( )1.经华东师范大学相关部门审查核定的"内部"或"涉密"学位论文*,

   于 年 月 日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 )2.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

  

   导师签名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姜梁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 职称 单位 备注 张明军 教授 华东政法大学 主席 吴志华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杨烨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文军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丁宝华 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论文摘 要

   上海改革开放30年来,在道路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截至2006年底,上海市道路总里程已达14619公里.道路作为公共产品,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建设和管理好道路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随着上海市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道路承载压力日益增加,因道路设施缺损造成的车辆通行速度缓慢和交通阻塞,给社会公众出行造成不便,增加了城市生产和生活成本.

   本文认为,要解决上海道路与交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要继续加论文范文路建设力度,实现设施增量,另一方面,迫切需要依托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道路的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增效,充分发挥现有道路资源的效率和效益,提高公共产品服务水平和能力,为社会公众和城市交通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服务.

   本文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管理流程再造理论,提出了上海实施道路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思路,架构和具体内容,通过优化道路管理流程,整合管理资源,旨在提高政府执行力和行政效率,提升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把先进的网格化管理理念应用于上海的道路管理,是我国城市专业管理领域的首次探索.本文的研究,为其他城市的道路管理变革提供了实例,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实施上海道路网格化管理,形成一个覆盖上海市道路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的综合数字化管理应用系统和平台,可以为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一种多功能,全覆盖的综合性数字化公共管理资源和公共管理产品.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对于上海数字化城市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了研究背景,目的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第二部分,通过对上海道路设施量的增长,交通发展的需求和运行管理体系现状的分析,从管理观念,管理环节,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监督等方面,指出了目前道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

   第三部分,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管理流程再造理论,提出上海道路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思路是转变管理观念,细化管理对象,再造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模式,从而实现道路管理增效的目标.

   第四部分,研究了开展道路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构架和具体内容,通过对管理构架,平台构架和网络构架的描述,重点明确了管理对象,管理单元,管理流程和管理机制.

   关键词:道路;网格化管理;数字化

   ABSTRACT

   Since Shanghai's reform and opening-up 30 years ago, road construction has made prominent achievements, and by the end of 2006, the total mileage of roads in Shanghai has reached 14,619 kilometers. As a matter of public share, roads are basic factors that guarantee a city to operate properly and develop further,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roads are cru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governmen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Shanghai's traffic flow, there es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n the roads. As a result of slow traffic and traffic congestion caused by the shortage of road facilities, lots of inconvenience has occurred to the general public, so has increased the cos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This paper holds that in order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ity's traffic problem and road development. On one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o speed up road constru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ncremental faciliti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n urgent request to rely on modern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road management,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roads resource and effectiveness, so as to improve public service and increase the capacity for social and urban public transport.

   Based on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heory of public goods and management process re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eneral concept, structure and detailed content of implementation of road grid management in Shanghai. By adopting the optimization of management processes and integrating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power and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is to be enhanced, and Shanghai, as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tan, its modernization management can also hence be improved.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such advanced management concept as road grid management applies to the road management in Shanghai. And thus this paper can also work as a good reference for other cities in the terms of the road managemen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oad grid management in Shanghai, an integrated digital system and a platform covering all roads in Shanghai, includ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management, on 24/7 base, e into form. It can provide government's public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rvice with a multi-functional, all-prehensive coverage digital management of public resources and public management products. As a result, what this paper studies also offer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igitaliz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s in Shanghai.

   Paper includes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ndicat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and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It also defines certain concepts, clarifies all the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and explains the ways adopted for the research and the structure applied.

   The second part: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growth of road facility, the demand for transport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from the concept of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chain, management method,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supervision, and the caused are also analyzed.

   The third part: based on the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heory of public goods and management of process reconstruction, it make clear one key issue that Shanghai road grid management of the overall idea is to change management concepts, put the management object into more details, reconstruct the process of the management, innovate the management mode, so as to achieve the increase in the road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e fourth part studies the whole framework and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road grid management.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management framework, platform and work, it focus on clarifying the management object, management unit, management processes and management mechani论文范文.

   KEY WORD:Road,Grid Management,Digital

   目 录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综述 4

   第三节 基本概念 5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6

   第二章 上海市道路管理的现状分析 8

   第一节 道路设施的基本情况 8

   第二节 道路运行管理的现状 9

   第三节 道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5

   第三章 上海市道路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思路 18

   第一节 转变管理观念 18

   第二节 细化管理对象 20

   第三节 再造管理流程 21

   第四节 创新管理模式 24

   第四章 上海市道路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构架 26

   第一节 管理构架 26

   第二节 平台构架 28

   第三节 网络构架 30

   第五章 上海市道路网格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31

   第一节 明确管理对象 31

   第二节 明确管理单元 32

   第三节 明确管理流程 36

   第四节 管理机制建设 40

   结束语 42

   附录一:道路网格化管理基础部件及其图例 44

   附录二:道路网格化管理专业部件及其图例 46

   参考文献 47

   后 记 50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道路作为公共产品,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2006年末,上海市道路总里程已经达14619公里.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上海道路管理面临着"设施硬件"需要继续建设完善,"管理软件"亟待改善提高的要求.

   "十五"期间,上海的道路总长度增加了2427公里,道路面积增加了6836万平方米.同时,上海的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长,交通流量迅速增加.2006年,上海市中心城快速路日均双向流量91921辆,十三条主要对外通道年日均流量239,960辆.随着道路承载压力的日益增长,因道路设施缺损造成的车辆通行速度缓慢和交通阻塞,给社会公众出行造成不便,增加了城市生产和生活成本.此外,社会公众对道路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部门既要保障道路大规模建设的顺利推进,更要通过加强管理,整体提升道路服务于城市的效能.

   道路管理现代化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现代化的前提与载体,道路的技术状态,功能负荷直接影响城市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效率,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立,加强道路现代化管理,提高城市社会经济系统运行效率,已经引起了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等城市社会的普遍关注.一方面,大建设所提供高质量物质基础和载体,将对道路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现有城市基础设施的优化运作,将要求道路管理手段不断更新.随着道路设施量的不断增加,市民对城市交通,环境,居住等质量要求日趋增强,道路创新管理和动态调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实现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的转变,才能发挥现有道路设施的最佳效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不断满足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尽管近几年,上海在道路管理中努力摸索模式创新,积极应用各种现代化手段逐步提高管理水平,但从总体的效果和水平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道路现代化管理模式有很多,目前主要任务就是要科学再造管理流程,细化明确管理对象,建立主动发现问题机制,并积极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实现科学,现代的管理目标,从而不断提升道路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本文从研究道路管理管理增效为切入点,通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道路设施量,交通需求和运行管理体系现状,从管理观念,管理环节,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监督等方面,指出了目前道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从而提出为进一步完善道路综合管理,如何科学再造管理流程,如何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如何不断提升道路管理效率和质量,公共服务能级,在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道路管理实际需求,提出应用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对道路进行综合管理的实施方案.

   二,研究目的

   上海市委,市政府在道路建设和管理方面,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指导方针,积极贯彻实施上海加强现代化城市管理行动纲要,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道路管理与当前城市人口规模的膨胀和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的需求相比,道路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对照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当前上海的道路管理还存在着不少疑难顽症和突出矛盾亟待解决.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道路管理综合协调性不强,表现在体制上存在职能交叉,界面不清以及基层力量薄弱等问题;在管理的每个环节上都不同程度存在不足,在方式上主要依靠行政管理模式,综合方式运用不够;在手段上主要依赖传统手段,先进技术运用不够;在管理监督上除了行业自我监督外,主要是市民投诉,媒体论文范文,缺乏主动的,全面的,及时的监督,导致政府管理部门经常处于被动状态.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力求探索一种针对于道路等公共产品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通过改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造管理流程,整合管理资源,以提高政府执行力和行政效率,提升公共物品的服务水平和效益,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通过研究,提出依托现有信息化发展优势和数字化先进技术,利用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将道路管理区域的单元化,管理对象的部件化,管理流程的实时化,综合评价的科学化,从而达到基本实现道路管理对象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和管理评价数字化的目标.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上海道路服务能力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现实应用价值.

   三,研究内容

   本文重点研究了上海市道路设施总量,交通需求和运行管理的现状,现有道路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和管理理念.通过这些内容的具体分析和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上海道路网格化管理是提高上海市道路服务质量和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并详细阐述了开展道路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思路,总体构架,具体论述在上海道路开展网格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流程再造方式和相关要求.

   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管理流程再造理论角度出发,对上海道路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政府应根据"主动发现,明确职责,督办分离"的管理原则,共享城市管理资源,对道路进行分类监督管理,形成政府和企业,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并且依靠市,区两级政府和专业管理部门,形成条块结合,资源整合良好格局,把具体责任落实到位,从而真正将各种政府管理部门提出的管理措施实现"落地".

   四,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理论价值

   本文研究认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不仅要依靠增加公共产品的数量,更需要依靠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管理增效.道路服务于交通,上海在努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过程中,一直在着力加论文范文路建设力度和加快道路建设速度,本文通过研究提出,通过道路网格化管理应用,努力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现有道路资源的效率和效益,为社会公众和城市交通提供优质服务.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提出在政府公共管理中,运用企业管理中的流程再造理念,将政府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变静态为动态,变管理为服务,通过道路管理流程再造,建立封闭管理流程,从而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现势管理的能力,从而也着力体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

   2.现实意义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原来主要应用于城市的综合管理,将网格化管理理念运用于上海市道路管理,是在城市专业化管理领域的首次尝试.本文从组织机制,巡视机制,处置机制,工作机制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指出通过实施道路网格化管理,对于提高道路管理质量和服务效率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索了一套专业领域网格化管理理念,实践了一种管理模式,为开展网格化管理在专业领域应用提供了实例.因此,上海市道路网格化管理的研究,将对全国其他城市同行业和上海其他行业推广应用具有借鉴意义和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在上海道路开展网格化管理研究,最终目标是要将现有的管理资源整合纳入到网格化管理平台和系统中,形成一个覆盖上海道路管理全过程,全覆盖,全时段的综合数字化管理应用系统和平台,从而,为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一种多功能,全覆盖的综合性数字化公共管理资源和公共管理产品.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对于上海数字化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在道路管理机制研究方面,吴荻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职能改革》中指出,我国目前城市基础设施的短缺是与目前很低的设施服务标准和水平并存的.他提出要创新建设管理体制,建立分类管理机制,按照社会经济管理,资产运营管理和操作经营等基本职能分工的原则,设立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论文范文管理体系",实际上就是以资产为纽带的产权关系,这种新型管理机制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好所有权,放开经营权,行使宏观调控权的改革要求,同时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目标.

   在道路管理模式研究方面,武联和范少言在《以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中指出要创新城市管理运营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近几年,许多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改造力度较大,但由于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对行政和制度的过分依赖,导致管理僵化和协调不力,适应性差,道路开挖频率较高,反而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的成本和增添了居民的抵触情绪,因此,他们提出,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应建立信息流动的有效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建立科学论文范文的决策机制,健全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通过政府管理部门组织结构,人员配置,职能分工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在道路管理养护研究方面,李海婴和董岚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问题和对策》中提出,目前我国在基础设施的实际运行管理中,由于重视建设过程管理,轻视运营和养护管理的思想存在,激励和考核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整合,难以协调工作;由于管理手段和方法的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需要,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他们认为,政府对于公共产品的管理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要转变观念,树立成本管理思想,加强现有设施的管理和养护,增强服务效能,同时,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综合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网格化管理研究方面,陈平在《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探析》中指出,网格化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通信等多种数字城市技术设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在解决城市管理中"政府失灵",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有明显效果;郑士源,徐辉,王浣尘在《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中指出,网格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通过提供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实现信息高度融合和共享,并在对网格及其应用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将网格管理的思想应用到管理领域的理念和基础;姜爱林,任志儒在《网格化:现代城市管理新模式――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若干问题初探》*绍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基本构成和关键技术,总结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作用和意义,并明确提出了网格化管理能够明显提高管理效率,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有助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王保森在《网格化管理: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创新》指出,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数字城市技术与社区管理方法创新的结合,具有综合化,精细化,透明化,主动化与协同化的优势,但推广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关键难点在于创新管理体制,将数字城市技术优势同网格化管理完美结合.

   在网格化管理标准研究方面,国家建设部在开展城市网格化管理实际应用的基础上,于2005年制定完成了三个国家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分别是《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于道路管理和网格化管理方面的研究较为广泛,但总体分析存在以下特点,一是系统研究多,专业研究少;二是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三是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而本文对于道路专业领域开展网格化管理应用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研究空白阶段.

   第三节 基本概念

   道路

   道路是指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与公路.公路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道,市道,县道和乡道,包括公路桥梁,公路涵洞和公路隧道.上海的公路按照技术等级也可以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论文范文公路,四级公路等;按照行政等级可以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等.

   上海的道路设施分为市属设施,区属设施,以及其他专用设施.市属设施主要是指由市级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设施,主要包括全市的高架道路,越江设施,苏州河桥梁,部分人行立交桥,高速公路,外环线,国省干道等;区属设施主要是指由各区,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的设施,主要包括全市的地面道路,人行地下通道等;其他专用设施主要是指除市,区,县两级管理部门管辖权范围以外的道路设施.

   网格化管理

   网格(Grid)原来是指国际上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根据Foster和Kesselman的定义,网格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种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为科技人员和普通百姓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交互性.

   所谓网格化管理,是指借用计算机网格管理的思想,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使各个网格单元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的资源,以最终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思想.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运用文献研究法,从研究对象内涵上,进行梳理和归纳,明确作为公共产品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的定义和管理的内容,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道路建设和管理的发展状况和需求.

   运用理论分析法,着重从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管理流程再造理论等方面,紧密联系实际,梳理公共管理部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入剖析道路作为上海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依托网格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的理论依据.

   运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对现在已经实践应用于城市综合管理的网格化管理理念和方式的研究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操作等方面,论述了网格化管理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规律,从而,提出了在上海开展道路网格化管理具体实践的总体思路,平台构架和具体内容.

   二,研究框架

   本文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五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了研究背景,目的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第二章为"上海市道路管理的现状分析",通过对上海道路设施量的增长,交通发展的需求和运行管理体系现状的分析,从管理观念,管理环节,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监督等方面,指出了目前道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

   第三章为"上海市道路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基于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管理流程再造理论,指出解决目前道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必须通过管理观念的转变,管理对象的细化,管理流程的再造和创新管理模式,依托网格化管理实现道路管理增效的目标,从而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提高道路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四章为"上海市道路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构架",提出了开展道路网格化管理实践的管理构架,平台构架和网络构架的设计思路和内容.

   第五章为"上海市道路网格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具体描述了开展道路网格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重点明确管理对象,管理单元,管理流程和管理机制.

   第二章 上海市道路管理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道路设施的基本情况

   一,道路设施建设取得显着成绩

   进入21世纪,上海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论文范文:枢纽型,功能型,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国际大都市的创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长三角经济的紧密联系对上海道路交通的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世*"的召开又为上海调整城市布局和功能转型提供了新的推动力和机遇.

   上海高度重视道路设施建设,截至2006年末,上海市土地面积6340.5,.上海的路幅平均宽度为14.7米,道路密度为2.31公里/平方公里,全市黄浦江大桥7座,黄浦江隧道6座.

   表2-1:2006年上海道路设施量一览表

   区域 长度(公里) 面积(万平方米) 桥梁(座) 城市道路 中心城 2493 4906 875 郊区 1734 3079 842 公路 中心城 602 1195 233 郊区 9790 12310 8249 合计 14619 21490 10199

   二,道路设施进入快速发展周期

   从2000年至2006年,全市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年末人口数量增长了46.47万人,人口密度增长了73.25人/平方公里.从上海市道路设施量发展情况分析,全市的道路长度,道路面积,道路密度和人均道路面积增长速度更快.2006年末与2000年相比,道路长度增长了53%,道路面积增长了64%,道路密度增长了115%,人均道路面积增长了59%(图2-1).

   图2-1 2000~2006年上海市道路设施量发展情况示意图

   第二节 道路运行管理的现状

   一,道路设施总体养护要求较高

   从养护工程量情况分析,以2006年城市道路为例,养护维修工程量416.53万平方米,其中,小修保养为164.04万平方米,中修52.67万平方米,大修71.20万平方米,重养98.12万平方米.12个中心城行政区完成养护工程量366.16万平方米,7个论文范文行政区县完成工程量50.37万平方米.全市城市道路平均维修率为2.96%,车行道和人行道的维修率分别为2.27%和4.64%.

   从养护资金投入分析,以2000年至2006年上海市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经费投入情况为例(表2-2),设施养护经费总体处于一个较高投入水平,而且,资金总额基本上每年保持增长趋势.

   表2-2:上海市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经费投入数一览表

   区县名称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十二个中心城区小计 22891 44670 37110 33779 52527 51618 54581 七个郊县区小计 3710 3398 4777 3412 5267 5512 6623 养护资金

   投入总计

   (万元) 26601 48069 41887 37192 57794 57130 61204

   从养护标准分析,以2006年上海市公路为例(图2-2),列养总里程为2828.72公里,实际评定里程2672.33公里,平均好路率为76.86%.上海干线公路好路率达到93.37%,高速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平均值为96.86.各区(县)实际实施国家标准化美化(GBM)工程141公里,全市区(县)管养公路标准化美化工程GBM工程累计达到1829公里,占区(县)管养公路总里程的71.76%,高速公路和市管公路全部实施GBM工程.

   图2-2:2006年公路设施养护情况

   二,交通发展对道路需求逐年增长

   从上海车辆增长情况分析,至2006年底,上海市共有机动车213万辆,其中客,货车分别为85.6万辆,21.9万辆,客车中,私人小客车为50.1万辆;摩托车102.5万辆;运营公交汽车1.7万辆,运营出租汽车5.5万辆(图2-3).

   图2-3:2006年上海市机动车拥有量分类示意图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交通提供服务,车辆的增长在对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对道路也提出了更高的建设和管理要求.从中心城的城市道路情况分析,2006年,上海市中心城快速路日均双向流量已经达到91921辆(图2-4).

   图2-4:2006年中心城高架快速路车辆日均双向流量情况

   2006年,上海市十三条主要对外通道的年平均日流量为239,960辆(图2-5)

   三,道路运管实行分级管理机制

   1.组织管理体系

   目前,上海市道路管理实行"两级政府,论文范文管理"模式,所谓"两级政府",是指市政府和区政府,"论文范文管理"市,区和街道三个管理层级—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以下简称"市管处")和上海市公路管理处(以下简称"公路处");各区县主管部门;各街道主管部门和乡镇公路管理部门(图2-6).

   图2-6:上海道路管理组织体系示意图

   2.城市道路运行管理体系

   根据"两级政府,论文范文管理"模式,上海城市道路设施分为市属设施和区属设施,以及其他专用设施(图2-7).

   市属设施主要是指由市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管理的城市道路设施,主要包括中心城区的城市快速路(高架道路,越江设施等),跨苏州河桥梁,以及部分人行立交天桥等.对于越江设施,实行项目公司管理负责制,养护作业通过项目公司向社会公开招标实施.高架道路,跨苏州河桥梁等由政府招投标,由中标单位负责养护管理.

   区属设施主要是指由各区,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的城市道路设施,主要是指城市地面道路,人行地道等.区属设施主要由各区,县管理部门通过招投标方式落实养护作业单位.

   其他专用设施主要是指不属于市政部门管辖范围的城市道路设施,如开发区,居住区,工业区等配套建设的道路设施.这些设施的管理主要按照权属分别管理.

   图2-7:上海市城市道路运行管理体系示意图

   3.公路运行管理体系

   公路设施的运行管理组织体系也是按照"两级政府,论文范文管理"模式建立,同样分为市属设施和区属设施(图2-8).市市政局是全市公路管理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工作委托公路处实施.

   市级公路管理部门按照市属设施的类别,分别建立了专业管理部门.针对全市高速公路管理,在公路处设立了高速公路管理署(以下简称"高速署");针对外环线和国省干道管理,在公路处设立了市管公路管理署(以下简称"市管署").每条高速公路管理实施项目公司负责制,由各条高速公路路段项目公司向社会公开招标养护作业单位负责日常养护工作;外环线和国省干道则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开招标养护作业单位负责养护工作.

   县道和乡道则由各区,县公路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具体养护作业由各区,县公路管理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开招标养护作业单位负责养护工作.

   图2-8:上海市公路运行管理体系示意图

   四,道路设施管养依托现代化技术

   1.设施静态管理

   在道路管理方面 ,围绕着基础设施管理,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和道路交通运行管理等三个板块的行政管理职能,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例如,城市道路管理信息系统由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系统,道路辅助决策系统,桥梁辅助决策系统,快速路交通监控系统,道路交通信息分析评价系统等五大管理系统组成(图2-9),初步形成了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路政等业务的全过程管理.

   图2-9:上海城市道路管理信息系统构架示意图

   2.道路动态管理

   为了加强道路交通数据采集和动态分析管理,以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为立足点,以"掌握现状,找出规律,科学诱导,有效指挥"为总体指导思想,以建立开放的,公共的,基础的道路交通基础信息平台和共享交换环境为目标,以信息采集作为工程重点内容,建立了道路交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此外,上海目前已经完成了高架道路和高速公路交通诱导系统的建设,该系统是上海市智能化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通过动态交通信息的发布,有效地将整体诱导和区域诱导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对交通运行情况"实施监测,动态调控,有效诱导"的目的.

   第三节 道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道路设施量的不断增长,使道路养护任务越来越繁重;交通流量的迅速增加,使社会公众对道路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尽管近几年,上海在道路管理中积极寻求管理创新,并已经实践了应用信息化,数字化和现代化手段逐步提高管理水平,但从总体的效果和水平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目前,上海在道路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包括:

   一,管理观念方面,思维方式与发展趋势不相匹配,不利于"监管并举,重在管理"要求.在目前道路日常管理工作中,较为普遍的是重建设过程管理,轻运营和养护管理的观念管理,管理活动中定性因素较多,凭经验作管理决策情况较多,而对管理基本信息作定量的科学分析较少,停留于定性管理层次,造成决策依据不充分,使一些管理活动或不解决根本问题,或流于形式,缺乏科学严密性没有一种纵览全局,兼顾左右,把握未来的决策气势.管理活动往往是被动式和适应式的,"事先控制管理少,事后被动管理多"的现象建立一套完整的,针对设施管理的管理部门间必要的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系统.

   四,管理方式方面,综合方式运用不够,不利于管理的深化和细化

   目前,上海市"两级政府,论文范文管理"的道路管理机制,主要还是依靠行政管理模式,综合方式运用不够,其结果一是各种大小会议越开越多,会议时间越开越长,会议层次越开越高,但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一揽子决定越来越少.二是常常增加一项设施的同时,拆了另外一项设施,"养护"一项设施的同时,"影响"了另外一项设施,管理系统松散,协调能力差的缺乏前瞻,超前的主动式管理.系统缺乏有机整合,协能力目前设施管理的系统过于分散,协能力不强. 第三章 上海市道路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思路

   第一节 转变管理观念

   一,管理观念应由传统行政管理转变为现代服务管理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及其塑造的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公共服务质量低劣,缺乏创新精神最终导致政府功能失调.可见,传统公共行政既是问题本身,又是问题根源.在这样一种相互的情形下,传统公共行政从理论到实践都超越.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侧重点就在于,如何提升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能力,即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提供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理论政府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必须提供市民和城市各构成要素都必须使用的公共产品.

   目前,政府在管理公共产品过程中,必须实现从过度重视应用传统行政手段和行政命令,向现代服务政府管理要求的转变.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管理职能是不断增长的,但必须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管理者,必须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导向,建立现代服务理念,通过优化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管理公共物品的水平和能力,为社会提供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公共服务.

   二,管理观念应由传统经验管理转变为现代科学管理

   政府在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仍然支配着巨大的社会资源.社会要求政府"花费更少,做得更好",更有效地使用公共财政资源.对此,政府必须积极从内部管理上挖潜,管理理念寻找管理工具,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私营企业优良的管理绩效和先进的管理方法,自然地成为政府进行管理创新的改革选择

   此外,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具有动态性,实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能够彻底改变过去专业部门自己评价自己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绩效管理水平,有利于百姓的参与和监督.通过科学设计评价指标和利用系统自动生成的方式得出评价结果,可以减少人为因素,是评价更具科学性;对于迟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用不同方式和形式进行标注,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考核职能部门业绩的依据,可以起到督促作用.通过监督和绩效评价,可以提高管理问题的处理率.

   三,管理观念应由传统增量管理转变为现代增效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要积极提升适应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各种能力,包括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政府管理绩效.顾客的满意度是评价政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建立这样一种评价指标,有利于政府切实提高服务意识,改变"政府本位"现象,改善政府形象,建设服务型政府.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建立科学,论文范文决策机制重要方式,是现代政府在管理公共产品过程中必须建立和实现的目标.

   二,合理设置管理对象

   可以将道路管理对象分为静态管理对象和动态管理对象,可以对应地设置部件管理和事件管理两部分.部件管理就是把物化的管理对象作为部件进行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基本单位区域地图上,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而事件,是指单位区域内正在发生的影响运行和管理正常秩序,环境的,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或专业单位实施管理和处置的行为.

   管理者通过对管理区域内进行拉网式调查,委托专业测绘部门进行实地勘测普查,按照不同的功能,将部件进行分类,建立大类和小类,并赋予数字编码,设计相应图例,把所有部件按照实际位置进行定位标图,建立属性信息数据库和地理编码数据库,同时,调查相关管理区域的标志点,为事件定位管理提供了位置信息.

   部件事件管理法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将管理内容和管理对象数字化,使部件和事件有序,精确定位,将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确化管理,从而使管理效率大大提高.部件事件管理法和基本单元管理法相结合,建立了一个管理对象能够定量,定性,定位的信息构架,为城市管理,规划,建设和应急响应等多领域的拓展应用提供了可延伸的地理空间.

   三,合理划分管理单元

   为了能够实现道路精细化和准确化管理目标,可以实施基本单元管理法.基本单元法就是在日常管理中与用单位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定管理标准建立基本管理区域组成单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单位区域和责任管理区域.单位区域是指按规定的标准,对管理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所形成的边界清晰,大小相当的管理地块,是管理的地理基本单位,若干单位区域构成工作责任区域范围.

   单位区域针对管理责任区域自然地理布局和行政区域划分现状,明确了每个层面城市管理的责任人,不同层面上不同管理空间的设置和叠加,为实施新的管理模式构筑了一个新型的,立体全方位的,布局合理的,全覆盖的管理空间体系.同时,在每个责任管理单元设立监督员管理制度,每个监督员负责一定数量的单位区域,即责任区域内的管理任务.

   基本单元管理法实现了管理空间的精细化,可以实现过去由多人重复管理一个区域到一个人明确管理多个区域的转变,由于管理范围的相对缩小和固定,因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突击式,运动式管理的问题,使责任进一步细化,为实施精确管理提供了可能.以基本单元网格为载体,将管理的各种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资源共享,为管理的精细化提供了基础和载体.

   第三节 再造管理流程

   一,管理流程再造的涵义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流程再造,是指在借鉴和发展现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以服务为中心,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对政府部门原有组织机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谋求组织绩效的显着提高,使公共产品或服务更能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满意.其基本思路是,反思传统行政组织业务流程的弊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摒弃一任务分工与计划控制为中心的工作流程设计观念,打破政府部门内部传统的职责分工与层级界限,实现有计划性,串联性,部门分散性,文件式工作方式向动态化,并联化,部门集成化,电子化工作方式的转变,建立以问题诊断为前提,以解决问题为宗旨的服务流程模式.

   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政府城市管理,应该突出以满足公共需求为主的公共管理,减低政府全面参与的广种薄收带来的制度成本和机构成本,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政府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应该主要体现在对城市整体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通过制度化,市场化的运作和建立社会的监督机制,来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创新管理理念,需要再造管理流程,但实现的基础是以传统的管理概念,特别是公共管理概念为基础的,从计划,组织,协调,控制,领导等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实现动态管理,并贯穿于公共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政策层面,制度层面加强管理保障.

   二,管理流程再造的实现

   管理流程再造,就是在管理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成熟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基础上,对工作程序进行科学优化和重新设计,建立面向流程的组织,人员和岗位结构,辅以相应的组织文化建设和激励约束机制,以较低的投入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

   道路现代化管理的整个工作流程主要应该包括:发现问题,任务派遣,处理问题三个管理阶段(三段体),以及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综合评价等七个工作环节(图3-1).即按照管理标准,通过固定人员队伍对分管区域实行不间断巡视,当发现问题后立即通过相关设备发送图,文,声等信息向监督中心报告情况;同时,监督中心也可以通过市民呼叫系统,政府便民论文范文电话以及"数字网站"获得来自社会公众和媒体的信息;监督中心得到这些信息后,通过现代化管理协同信息平台迅速确定发生问题的地点,进行立案,并将相关案卷批转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归属,立即派遣相关的专业部门到现场处理;专业部门处理完毕后,向指挥中心报告处理结果;指挥中心将结果反馈给监督中心;监督中心即派监督员进行现场核查,并收取核查结果,通过对两方面信息核实一致后,进行结案;将这一处理过程作为评价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

   通过管理流程再造,可以克服过去没有监督和反馈以及速度缓慢的弊端,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递,由滞后变为实时,防止了信息衰减;将问题发现和处理的主体一分为二,使其责任明确,相互制约,起到了监督激励,互动促进的作用;通过建立全局性处理管理问题的整体案卷,使得政府管理部门做到对管理区域范围内管理问题的心中有数,统一调度,科学管理;使老百姓对管理问题的反映有了"直通车",减少了中间环节.

   图3-1:管理流程再造后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三,建立督办分离机制

   缺少有效监督的管理不是科学管理.针对过去监管不分,职责交叉,缺乏统一协调等问题,需要通过整合政府的管理职能,建立监管分离的双轴化新型管理体制.

   通过建立管理监督中心,作为负责管理监督和评价工作的专门机构,形成监督轴;建立管理指挥中心,作为负责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置的专门机构,形成指挥轴.这种新型的管理体制,将监督评价和指挥处置职能分开,管理中有没有问题和问题处理完毕能否结案由监督中心负责;问题由谁处理和如何处置由指挥中心负责,两个轴心各负其责,相互制约.通过整合管理资源,使专业部门间产生协同工作效应,克服了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弊病,实现了从单兵出击到协同作战,从多头管理到统一管理的转变.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下的管理效果经常是力度很大,结果很差,其原因之一是管理系统内信息的单向传递,政令频出,但忽视了结果控制,最典型的是一阵风似地运动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控制论上属于典型的开环控制.现代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监管分离的两级管理体制,监督中心即负责信息输入,也负责评价结果,对整个管理系统起到全面控制功能,同时,社会公众的意见构成了监督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各个城市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效得到了有效监督,管理系统实现了闭环控制.

   第四节 创新管理模式

   一,创新管理的实现方式

   网格化管理是创新管理的一种具体实践模式,该模式利用计算机,通讯,网络,等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从而实现管理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与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实现了管理手段的创新;是以资源整合为核心,实现了管理流程的创新;是以监督评价为核心,实现了管理机制的创新.

   利用网格化管理作为上海道路现代化的创新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两级政府,论文范文管理,四级网络"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管理机构,促进人员结构优化.通过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各级职能部门进行考核,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效果.

   此外,通过专业行业条线的网格化管理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形成系统,完整,动态和综合的数据库,能够为道路运行,管理和服务提供全面,准确,综合的数据支持,满足市区两级政府之间共享行业管理信息的需求.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道路管理的创新模式.

   二,网格化管理的基本特征

   网格化管理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相比,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独具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是能够实现数字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空前紧密,3S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中间件技术等共同奠定了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技术基础,在网格化管理模式框架内,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有机地合为一体,实现了工具理性与社会理性的高度统一,并最终共同为管理实践服务.

   二是能够实现闭环式管理: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了监管分离的两级管理体制,监督中心即负责信号输入,也负责评价结果,对整个管理系统起到全面控制功能,同时,社会公众的意见构成了监督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效得到了有效监督,管理系统实现了闭环控制.

   三是能够实现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管理的细化和深化,明确各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合理,高效,不断优化的业务流程.精细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网格化管理模式正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从而摆脱了传统城市管理粗放,滞后的缺点,向精细化方向不断发展.

   四是能够实现动态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模式由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监控,单元网格内出现问题,会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被解决,第一时间被反馈,第一时间被检验,城市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大大加强,实现了准确,及时的动态化管理.

   因此,利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来解决现在上海道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管理上是符合客观要求的,在关键技术上是成熟的,是一种可行的道路创新管理模式.

   三,网格化管理应用情况

   目前,网格化管理主要应用于城市综合管理方面,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天津,重庆,昆明等27个城市开展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城市综合管理效果.网格化管理新理念的提出和建设实践,是数字城市管理思想,技术应用在城市管理上的一次重要实践和重大创新,使得数字城市技术真正贴近了城市管理,贴近了市民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网格化管理理念的应用,实现了管理流程的再造,使政府的工作模式更好地适应了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上海市从2005年开始着手实施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建设,目前,已经建立了市,区两级城市网格化管理中心,完成了市级监督平台和中心城区区级监督,指挥平台的建设,并组建了近千人的城市网格化监督员队伍负责日常网格巡视任务,基本实现了城市中心区全覆盖,并将在2017年将实现在上海市全覆盖目标.总的来说,截止目前,建成区的网格化管理平台运行情况正常,系统稳定,管理有序.

   目前,网格化管理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应用在城市的综合管理方面,而针对类似于道路等专业管理方面的网格化管理研究和实践并不广泛和深入.因此,本文重点论述的道路网格化管理研究和应用,是在城市区域型网格化管理应用和城市综合管理应用基础上,提出在道路管理方面的专业应用,在国内城市管理中是首次尝试.

   第四章 上海市道路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构架

   第一节 管理构架

   上海道路网格化管理是以实现现代化管理为总体目标,以"模式先进,管理落地"为指导,以完善管理的事件和部件的属性和归属,明确职责分工,促进管理流程再造,以有利于实现扁平化管理,有利于实现设施运行全时段,全覆盖管理和总体受控,有利于实现从定性到定量,模糊到清晰的高效率新型管理模式,从而达到管理职责清晰,管理对象明确,管理流程再造和管理手段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目标,实现管理职能的转变.以数字化手段,实现道路设施运行全时段,全覆盖管理和总体受控为出发点,达到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创新.

   道路网格化管理根据上海城市现代化和数字化管理总体要求,统一理念,统一模式,统一结构,统一标准,实现信息和人力资源共享,在专业领域加大"条块结合"力度,从而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形成对上海城市数字化管理的专业支撑,进一步完善上海城市数字化管理在道路的全覆盖.

   道路网格化管理按照"主动发现,职责分工,督办分离"的原则,共享城市数字化管理资源,形成道路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构架和平台,建立具有道路专业管理领域特色的部件和事件,并根据行业管理标准和规范,建立管理流程,明确管理的分工和职责.

   道路网格化管理从管理特点出发,以建立长效管理为目标,按照"主动发现,督办分离"的管理原则和"职责分工,处理规范,流程闭合"的处置原则,明确管理对象,完善处置标准,优化管理流程,实现道路现代化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道路网格化管理根据市,区两级管理分工和设施养护作业队伍配置的特点,并以"条块结合,常规以块为主,专业以条为主,互为补充"的原则;上海道路网格化管理按照管理层级和管理责任分解,分为四个层次,即:问题发现层,市级监管层,监督指挥层和处置作业层(图4-1).同时,根据道路设施管理责任主体不同,在监督指挥层分别为道路监督,指挥中心和区,县监督,指挥中心,在道路管理职责分工上,前者需要新建,主要负责市属设施的管理,后者在城市网格化管理建设过程中已经形成,主要负责区属设施的管理.

   一,问题发现层

   发现层主要指是道路网格化管理的问题上报的信息来源,市民投诉可以通过论文范文电话反映情况;网格监督员是指城区网格化监督员通过信息采集设备上报有关道路的信息;道路监督员队伍是针对道路管理市属设施,如高架道路,市属桥隧和高速公路等,通过专用信息采集设备进行问题的上报.

   图4-1 道路网格化管理构架示意图

   二,市级监管层

   市级监督中心,是上海道路网格化管理的最高层次的监管部门,不仅监管区属道路设施网格化管理执行情况,而且对市属道路设施网格化管理同样实时动态监管,实行统一管理基础数据,统一编码,统一管理部件,事件.功能主要是收集信息,转发信息,统计和综合评价.市级监督中心根据信息的来源不同,分为两类,市民投诉和网格监督员上报的案件转发至原有的城区监督,指挥中心;道路监督员队伍发现的问题,由市级监督中心转发至道路监督,指挥中心进行处理.

   三,监督指挥层

   道路网格化管理是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区网格化监督,指挥中心对城市网格监督员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决定是否立案,并根据部件的归属派单给处置部门进行处理;道路网格化管理,则由道路监督,指挥中心,根据问题的责任主体不同分别由市管处,公路处进行派遣处理,并将最后处理信息反馈给市级监管中心.所以,对于市级监督中心,管理道路的道路监督,指挥中心与管理区域性的城区监督,指挥中心处于同一层次,同属于条块监督,指挥层.

   四,处置作业层

   对于现有的城市网格化管理来讲,区域内各行业责任部门根据城区监督,指挥中心下发的指令,根据区域内城市管理内容和管理对象的归属进行处置,解决问题;而道路网格化管理,则由道路监督,指挥中心统一下发指令,各专业条线根据职责分工,按照城市道路和公路管理内容和管理对象的分类,分别由各区,县城市道路管理部门和公路管理部门,高速署,市管署接受指令,并具体派单落实到各级作业养护单位予以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从而实现封闭式管理流程.

   第二节 平台构架

   上海道路开展网格化管理,主要是通过

总结:此文是一篇管理网格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网格化管理引用文献:

[1] 扁平化管理和通信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关于扁平化管理和通信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10000字
[2] 农产品和可视化管理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农产品和可视化管理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3] 账务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可视化管理和可视化类毕业论文范文10000字
《2021年度在职人员申请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学校代码:10269》word下载【免费】
网格化管理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