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数学小论文评语参

主题:学校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8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学校学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学校学生论文范文

学校论文

目录

  1. 学校:武术学校学生食堂斗殴 拍电影啊!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校史

   (1938年~2017年)

   学校变迁概述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其源可溯至1938年10月创建的如皋县立掘港中学和1941年在掘东创建的大豫中学.1940 年新四军东进后,抗日论文范文政权接管了掘港中学.日军占领掘港后,部分师生分散下乡坚持游击教学,校名和地址几经变更.1941年在掘东区设立的大豫中学, 1942 年下半年迁至苴镇刘家园,改名为如皋中学, 1943 年初在掘东成立分校,当年秋分校与本部合并,称如皋中学一院,校址迁至苴镇西丁陈乡;在草场头李八庄设立了如皋中学二院.1944 年春,日寇强化"清乡",除少数师生仍留原地坚持教学外,大部分撤至东台县鲁灶庙,与栟茶中学,邱陞中学合并,校名先称二分区联合中学,后随东台县改属称四分区联合中学.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又迁回本县,并再次接管了掘港镇在敌伪统治下的掘港中学,从此改称苏皖边区九分区如东中学;与此同时,在栟茶接管了敌伪统治下的栟茶中学,改名为如东中学分校. 1946 年下半年至 1948 年初的解放战争中,学校又迁至苴镇西新建乡(原丁陈乡)一带坚持斗争,其时如东中学本部一度称如东第一中学,栟茶分校则改称如东第二中学. 1948 年"三查学习"结束后,两校合并,复称"如东中学". 1949 年春,解放战争胜局已定,如东中学迁回掘港,属苏北行署领导. 1950 年上半年于白蒲设立如东中学白蒲分校,在栟茶设立如东中学栟茶分级. 1951 年下半年分校和分级独立,分别改名为苏北白蒲初级中学和苏北栟茶初级中学.是时如东中学也改称为苏北掘港初级中学.1955 年9 月增设高中部,校名改为"如东县中学",成为全县第一所完全中学.1980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1991年通过省重点中学验收.1998年7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世纪之交,学校以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为契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的精神,经南通市教育局批准,实行办学体制改革.学校利用初中部的无形资产,吸纳社会资金,收购已经破产的原如东造船厂45亩土地,投资2500万元,创建了民办股份制学校——如东县实验中学.这样初中部与学校完全剥离.2000年,学校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验收.当时学校位于如东县城掘港镇幸福路16号,占地72.81亩,固定资产2300万元.200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学校决定选址如东经济开发区香格里论文范文9号实施整体搬迁工程.新校区于2001年10月18日正式破土动工,占地220亩,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80000多平方米.2002年8月31日,高一,高二年级迁入新校区上课,2003年9月1日,全体学生在新校区就读,搬迁工程顺利结束.原幸福路16号校区2002年被如东县实验中学收购.2003年底江苏省启动星级学校评估,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由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首批平转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截止2017年9月,全校在校学生4500人,教职员工331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80余人,中高级教师占全校教师的70%以上;固定资产2.6亿元.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等4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004年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评为"中国大陆办得最好的中学"之一,2006年被论文范文日报社评为"江苏省老百姓最满意的名牌学校".

   第 一 编

   ( 1938 年 10 月~ 1945 年 9 月)

   1938 年 10 月,如东县中学的前身如皋县立掘港中学,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

   如皋县立掘港中学的爱国学生在地下党的影响下,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新四军东进后,许多学生向往光明,投身革命,形成了一股热潮.

   皋东市镇沦陷后,在敌伪统治下的掘港中学学生利用多种形式与敌伪展开了机智勇敢的斗争,反对奴化教育,打击了敌伪猖獗的气焰;同时,另一部分师生转移到农村,坚持游击办学,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学,坚持斗争,为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第一章 如皋县立掘港中学 在抗战烽火中诞生

   创建背景及概况 抗战以前如皋东乡没有一所中学,有志求学的青年高小毕业后皆往如皋或南通的中学投考就读.日寇侵华后,通如两城于 1938 年春相继沦陷.国民党政府的江苏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南通迁来掘港,如皋县政府则由如城辗转迁至马塘,寓居外地城市求学的学生纷纷回乡,大部分失学在家.

   1938 年10 月,南通城教育界知名人士管劲丞先生发起在掘港原主簿署创建"如皋县立掘港中学",邀请掘港的知名人士,原南通中学的论文范文国文教员黄叔游先生担任校长,学校开设初一至高一4个班.1940年秋我军进驻掘港,学校即由抗日论文范文政府接管领导.至1941 年上半年已有 7 个班,学生近 300 人.1941 年8月,日寇占领掘港,学校暂时停办,家住农村的学生回到家乡,先后转入大豫中学,如皋中学或其他学校继续学习.在掘港镇先由伪区长刘吉三在陈植三宅搞了一个班的中学, 1943年初由管志成接办,迁管氏宗祠,校名仍为掘港中学,管任校长.

   宣传抗日,追求进步 新四军东进以前,在我地下党的影响下,校内学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己较活跃,学生汪根培(汪洋,地下党员),樊发源等人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的,他们秘密组织同学传阅进步书刊,如《什么是论文范文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论文范文宣言》等政治读物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子夜》 ,《家》等文艺作品.他们组织同学大唱抗日救亡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刀进行曲》,《喀秋莎》 等;他们参加演说竞赛,出墙报,办起了农民识字班或夜校,宣传抗日道理;还对当时国民党的杂牌地方部队的不法行为进行了正面的斗争.

   新四军东进前,学生中的积极分子通过秘密串联,出墙报等活动积极宣传抗日论文范文运动,为迎接新四军东进作了舆论准备.有的学生在新四军抵达掘港前即已参加了旧政府领导的部队,为地下党工作.新四军东进抵达掘港时,掘港中学的师生,在地下党的影响和领导下列队到西街夹道欢迎.后来四分区政委向明,司令员季方,财经处长宋日昌,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以及钱俊瑞等领导同志都来校做过报告.四分区政治部主任陈同生同志常在每周一的总理纪念周开会时对掘中师生讲话.当时四地委宣传部领导学生成立了四分区学联会,推选孙大椿担任学联主席. 1940—1941 年寒假,学生叶邦萃,叶邦瑾等人参加了"中学生寒假社教服务团",到丁家棚,花子街,余荡乡,万寿庵等地对农民群众演出 《放下你的鞭子》,《血》等节目,宣传抗日.当时学生中向往光明,投身革命,己经形成了一股热潮. 1940 年 10 月,汪洋(根培)担任了掘港区区委会的宣传委员;不久叶邦萃,叶邦瑾等人先后分别到新四军盐城抗大分校,鲁迅艺术学院盐城分校学习,丁识勤(丁恂),郭保和等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丁福勤(丁辉),於十恺等参加了县政府财粮工作,他们都成为当时一股新生的革命力量.

   坚持虎口抗日,反对奴化教育 1941 年以后掘港镇的掘港中学虽然在敌伪的控制之下,但在校内仍有在中国论文范文地下组织领导下的地下抗日组织——青年抗日同盟,它领导学生对敌伪进行了反奴化教育的斗争.如布置教室时只挂孙中山像,并贴上"严肃,活泼"四个大字,抵制教日语,音乐课上教"清乡歌",学生把它改成"清箱歌",音乐教师后来也不得不改教了《木兰辞》和《满江红》 等歌曲;公民课上"开小差"的很多,最后只有几个人在听课了,于是公民教师只得讲"山海经",考试给范围,胡过去了事.凡与日伪有联系的人在校中都要遭到学生歧视,受到孤立.学生冯刚与管惟炎当时便是该组织的活动积极分子,后来他们都参加了掘港镇的地下党组织.当时参加地下青年抗日同盟的学生有郭保和等人,不久,他们中的不少人被发展为党员,冯刚和郭保和曾担任当时的地下刊物《寒星》的编辑,后由管惟炎接任,先后出刊十多期,为该刊物积极投稿和插画的有管惟炎,冯刚等人.《寒星》以"灰色"的面目出现,反对奴化教育,对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揭露讽刺敌伪无耻,罪恶的行径,起了很大作用.

   日寇占领掘港镇后,曾在论文范文(日军驻地)里的广场上放电影给市民看,以示"友好",并宣扬"大东亚圣战的赫赫战果".管惟炎,冯刚等便利用这个机会,挤在人群中散发传单,把解放区送来的"日军在华反战同盟"的日文宣传品散发在日军营房的院墙边,有的放进了银幕旁的喇叭里和影片箱内.从此日军再也不敢在营房内放电影给市民看了.他们有时将宣传品夹在"民众教育馆"的报刊中;有时夜间用传单包着砖块扔进日军驻地的大院里.一天夜里,周树林在大街上贴标语,被伪军发现后,把鞋跑丢了.第二天组织上派陈德云,张念慈伪装散步,把鞋找到,扔进草丛灭迹.

   除此,王忠仁,管惟炎等还搜集伪军情报,在冯刚家的密室里经过技术处理后送到苴镇解放区.

   掘港解放前夕,他们把解放区带来的宣传材料在密室里复制后,利用关系巧妙地分送到伪军及还乡团的手里或车上,或贴在街上的要道口.

   1944 年地下党还动员了一些学生如沈长富,马起鹏,马起鹤,窦钟麟等投奔解放区,去苏中公学学习.

   1944年,伪如皋特别第四清乡公署为庆祝"清乡"一周年,在马塘举办运动会.结束后,伪区长和校长不顾学生,径自坐汽车回掘,袁礼周等同学为此用砖块打了汽车,骂了他们.回校后该校长气急败坏,贴出布告,开除学生袁礼周的学籍,一时师生群情激愤.由管惟炎,冯刚发起罢课,连续四天,以示执议,而袁礼周对处分不予理睬,仍坚持到校参加活动,开明的教师也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最后伪校长骑虎难下,无可奈何,只好请人出面调停,对袁礼周也不提"开除"二字了,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皋东市镇沦陷后的游击教学

   大豫中学的建立 1941 年 8 月 13 日,日寇疯狂扫荡,占领掘港以后,住在乡间及一部分市镇的学生纷纷到解放区去求学. 11 月,如皋县委决定在掘东区兵房镇大豫南一区公司建立大豫中学,校长由大豫乡乡长沈方挥兼任,当时只有龚翰飞,施步康,龚石荪和吴遐四位教师,校内具体工作由龚翰飞负责,起初只招收了初一,初二学生 41 人,至年底才正式上课.寒假期间学校组织工作队,吴遐任组长.参加的学生有陈昶(路澈),张国华等.他们边宣传抗日边动员学生,为了适应当时的游击环境,教学形式分散集中灵活机动.教学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地理,历史,政治(听报告,讨论),音乐等,教材部分自编,大部分沿用传统的旧教材.

   1942 年 2 月秦退之接任校长,教职员增加了丁寿山,朱文杰等 8 人,并建立了党支部,由吴遐任支部书记,这时发展到初中 3 个班,农垦 1 个班,学生 150 余人,在对敌斗争十分尖锐的环境中,进行游击教学,师生都过军事化生活,并配合民兵在夜间破坏敌人交通,进行反扫荡斗争.

   如皋中学的组合与分散 1942 年秋季为了适应对敌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了照顾苴镇一带青少年入学的需要,经县委和县政府决定,将大豫中学北迁到苴镇西刘家园,改名为如皋中学,由吴天石任校长,秦退之任副校长,学校开设初中3个班,简师 1 个班,有学生近 200人.情况相对稳定,教学比较正常,除原有的教师外增加了徐铭延等人.当时在校就读的学生有张国华(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徐征,陈辽,黄玉章,王亚都等.当时专署,县领导人都曾到校做过形势报告.学生除进行正常的文化学习外,还在区委的领导下参加过减租减息,组织农抗会,动员组织民兵等群众运动,并积极开展文艺宣传活动.学校还曾选派吴遐与张国华前去分区参加全区的青年联合会,在学校里也建立了党的论文范文组织"青年解放先锋队"(简称"青解先"),由张国华与徐征负责,以团结广大青年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坚持游击教学.

   1943 年初,日寇"清乡扫荡",对敌斗争形势更为严峻,为了缩小敌人攻击目标,便于分散活动,坚持游击教学,县委决定将如皋中学一分为二.本部由吴天石校长领导,在刘家园一带教学,掘东分校由秦退之副校长领导,在掘东七管谢家仓一带教学.教职员工一分为二,掘东分校还增加了吴莲昭(朱可常)老师,学生则按地段划分,就近学习.本部与分校均贯彻以文化课程与政治形势并重的方针进行教学,还经常配合地方党政中心工作开展文艺宣传活动,同时在当地政府领导下也参加过站岗,放哨,拆桥破路,征粮等工作.遇有敌人奔袭,立即组织转移,分散隐蔽,保证师生的安全.

   改称如皋中学一院,西区建立二院 1943 年下半年形势稍稳定,为了便于统一领导,加强教学,如皋中学原校部与掘东分校合并,改称如皋中学一院,校址迁至丁陈乡欧阳洲家附近,仍由吴天石,秦退之任正,副校长,王本英任支部书记,并新增加了蒯斯勳,林淡秋,夏瑢,李振平,张翔等教职员.共有学生 200 余人,设初中 3 个班与师范 3 个班.这一学期文化知识课程教学质量高,几位有名望的老师给学生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得也轰轰烈烈,学生党支部与党的论文范文组织"青年解放先锋队"也很活跃.学生中的领导骨干徐征在这期间带头参加部队,在战斗中作战勇敢,不久就担任营教导员,后来在攻岔河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学期结束前,吴天石调苏中公学去工作,好几个同学也跟随去苏中公学学习.在 1943 年暑假与 1944 年初的寒假期间均举办了夏令营与冬令营,由裴定,石林与吴遐负责,参加的学生都有近百人,在丁陈乡一带活动.在夏令营和冬令营里都开展政治形势教育与文艺宣传活动,也参加群众工作,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与革命斗志,也培养了一批学生骨干.长篇小说 《红日》 作者吴强当时常来一院,对师生做学术报告,并与石林合作,创作歌曲 《清乡谣》.

   同年秋,县委派裴定同志去李八庄的如皋中学二院工作.该校原系如皋县城里的如皋县中和私立如皋敬业商业初中于日寇侵占如皋城后,在李堡联合举办的一所联合中学,称"如皋县立联合中学",又称(前)四联中.敌伪在当年 8 月 13 日扫荡后,李堡沦陷,该校先迁康庄,再迁到草场头河北的李八庄复课.裴定到达后,该校即改称如皋中学二院,校长由康楚善担任,裴定任党支部书记兼生活指导部主任, 4月底,陈汝明,骆树生及李济扬同志调到二院,开展党的工作. 1943 年 10 月开始建立党支部,成员为裴定,陈汝明,范裕奇及陈濬,并建立了党的论文范文组织"青年解放先锋队",由沙印辛负责.当时冒谷贻,纪汉光,尤梓材等都在二院任教,教职员工共约 30 人,初高论文范文设 6 个班,其中高中含有师范班,当时学生中参加"青年解放先锋队"的有陈自权,李世新等人,随裴定由一院转往二院的学生有陈濬,范裕奇,沙印辛等人,二院师生除坚持游击教学外,在地方党政领导下开展宣传活动和对敌斗争,做了不少工作.

   北撤二分区并入四联中 1944 年 3 月,敌伪对我四分区进行"扩展清乡",形势恶化.经专署领导决定,如皋中学一院,二院由秦退之带队北撤到二分区东台县三仓河西鲁灶庙,与栟茶中学,邱陞中学合并为二分区联合中学,校长是顾贶予,教职员工也由四个中学合并,约有 20 多人.共有学生近 400 人,有初中 5 个班,高中 2 个班,师范 1 个班,共有 8 个班级.

   另外,如皋中学一院,二院均有小部分师生仍留在如皋县原地,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游击教学,一院由马友白任校长,二院由裴定负责领导留守,到秋后亦北撤.

   1944 年秋,因东台县划属四分区,学校亦随行政区划的改变而更名为四分区联合中学,校长仍为顾贶予.高中部由高景之与裴定带领到东台县三仓河东的二组,四组一带,主要进行政治教育,结合开展整风学习.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确立革命的人生观,从思想上解决苦乐观,生死观等问题.学生不分年级,按大,中,小队混合编组.中期还抽调部分学员到东台县唐洋区参加区,乡群众工作与实际斗争.初中部在 1944 年底以前生活指导工作由吴遐负责,仍留在鲁灶庙,重点学文化知识,结合学政治,大部分教师也留在初中部.

   二联中,四联中时期,学生一般都吃公粮,衣被亦由政府发给,生活确实艰苦.为了改善生活,学校组织师生开荒 60 亩,种小麦,蚕豆,蔬菜,大获丰收,师生充满了自豪与喜悦.女生则由赵景桓同志领导纺纱,由学校置了 40 辆纺车,并教会当地妇女纺纱.当时学用品供应极其紧张,师生都养成了艰苦节俭的习惯.每个学生用一张白报纸订成 64 开的小笔记本,记笔记时先用铅笔写,再用钢笔写,充分提高了纸张的利用率.

   四分区专门学校 1944 年底, 1945 年初,为了适应准备反攻迎接胜利的需要,经专署决定,将四联中的高中部以及初三学生划出,改建四分区专门学校,简称"四专校",孙蔚民任校长,学员共计约 330 人,其中除四联中转来的学生外,还招收了一部分新生,也有部分干部调来培训.四专校是干部培训学校,学员不分年级混合编组,全校起初分为三个队,最后发展到五个队,主要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结合开展整风学习,教育学生解决革命的人生观问题. 8 月以后,分成政治,工商,会计等队,除政治队转到部队以外,其他按专业进行学习,到年底专业队均毕业分配工作,四,五队的新学员则转到苏中公学分校学习.

   四联中初中部一直在鲁灶庙学习,直到日寇投降,各县中学的师生返回原县复课.

   四联中,四专校两校学生的思想觉悟较高,经过学校几年的培养锻炼,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满怀革命豪情,随时作好准备,为了革命,为了建设,坚决响应党的号召,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两个学校为当时部队和地方培养和输送了不少干部,四专校是名符其实地发挥了培养各种专业干部的作用,四联中虽属普通中学性质,却也起到干部预备学校的作用.

   当时在四联中,四专校学习的如东籍的学生有王亚都等人,他们有参加部队,充实了革命武装队伍,在部队做政治工作的,也有到地方党政机关从事地方工作的.未北撤去四联中,四专校的部分学生如陈汝明,陈濬,康贻宽等同志亦都直接参加地方工作了.这些同志有的到现在都还在各种岗位上担任着重要的职务,为国家的四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四联中解散与如东中学建立 1945 年抗战胜利后,组织上决定组成四联中的各中学仍回原县复课.我县学生由赵景桓同志带回与马友白主持的留守原地坚持的部分学生汇合,组织上决定马友白同志到掘港镇接收原伪方统治下的掘港中学,并入如皋中学.9月,如皋东乡六区已从战前的如皋县整体中分出,加上原属东台的栟茶和战时新设的掘东区成立了如东县(战时的如西县则改称如皋县).于是战时的如皋中学从此改称"苏皖边区区立如东中学",校址在掘港镇西街管家祠和对面的国梁医院内.如东县政府仍邀请黄叔游担任如东中学校长,王兰秀为党支部书记,共有教职员工30余人,开设初一至高二5个班,学生共计 300 余人.

   同时,如东县政府派原四联中教师吴北辰等同志接管了栟茶镇原敌伪控制下的栟茶中学,改为如东中学分校,由吴北辰任分校校长,张国梁任支部书记兼教导主任,朱敬之,赵朋叁等也在栟茶分校任职.

   第 二 编

   ( 1945 年9月~ 1949 年3月)

   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掘港镇.来自解放区和敌占区的两支学生队伍会合一处,很快结成坚强的战斗学习的集体.

   全面内战爆发前,反内战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活之中;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激起师生的强烈不满,他们为自卫反击战争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全面内战爆发之后,学校化整为零,转入敌后,就地生根开始了极其艰苦的游击教学和斗争.一批学生骨干投笔从戎,踏上了革命的征途.

   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如东中学经受了战争的磨炼,为革命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在苏中教育史上留下了不灭的光辉.

   第三章 全面内战爆发前夕的如东中学

   抗战胜利迁返掘港 抗战胜利后,学校迁返掘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形势相对稳定,办学指导思想明确,那就是把培养战时人才作为主要目标,把树立"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文明校风作为办好学校的基础工作之一.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以身作则,既教学又育人,在校内形成了"尊师,爱生,守纪,好学,助人"的优良风气. 1946 年初来自蒋管区"西南联大"的一位大学生和苏中解放区的一些教育家到校考察后,称赞说:"这里是呼吸新鲜自由空气,增长智慧才能的一块红色苗圃."

   学生会,团支部和党支部的建立 1945 年 9月 1日通过论文范文竞选活动,校内成立了学生会,原掘中学生,地下党员管惟炎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四联中转来的学生党员丁固为副主席,同时成立团支部和临时地下党支部,党支部书记是四专校转来的学生党员王兰秀.两个月后正式成立了党支部,由丁固任支部书记兼党小组长,学生党员有储辉静,郁都印,不久原掘中学生党员冯刚,管惟炎,仰星如,冯英,管惟滨,袁礼周也合并到如东中学的支部. 1946 年 5 月又增添了教师党员王舫,邵铁真,马友白3人.由于党员来自各个方面,思想不够统一,一度对如何管理学校等问题产生了分歧,经过党内充分讨论和开展批评,统一了认识,然后又改选了党支部,产生了 5 个委员,王舫任支部书记,丁固为副支部书记兼保卫委员,管惟炎为宣传委员,仰星如为组织委员,邵铁真为青年委员.从第一届至第二届党支部建立后的一年多内,先后在学生中发展了叶义泉(叶枫),李明勋等二十多名党员.当时发展党员重在政治表现,不搞唯成份论,有些地富家庭出身的学生也被吸收入党.后来在严酷的阶级斗争实践中,事实证明这些党员是经得起考验的.

   认清形势加强战备 1946年春内战阴影笼罩着全国.学校把反内战的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与生活之中,激发学生为建立一个论文范文,自由,独立,富强的新中国而学习和斗争.例如组织学生学习论文范文的《新论文范文主义论》,政治协商会议的有关文件和《解放日报》发表的题为《论文范文元旦演说与政治协商会议》的社论等等,使大家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自觉投身到火热的战备中去.为了揭露敌人发动内战的罪恶,动员人民武装起来准备打仗,当时全校组织了规模较大的宣传队,分别设立小调演唱组,小型戏剧组,秧歌组,时事解答组和演说组.他们在五个多月内,经常利用节假日和农闲季节,活跃在掘港街头和附近的乡村.3月,高中部的学生管惟炎,冯刚,仰星如等离开学校去东北参加人民解放军, 6 月,管惟滨等也去淮阴参加人民解放军.

   当年4月8日,南通国民党当局论文范文了爱国记者孙平天等四位爱国论文范文人士.中旬的一天,全县各界人民在掘港镇城隍庙大院举行悼念"四 · 八"烈士和南通"三 · 一八"惨案殉难烈士的大会.全校师生参加了大会,血淋淋的事实教育了师生.会上,本校学生,孙平天烈士的妹妹沉痛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爱国进步人士的论文范文罪行,与会者同仇敌忾,发出了向国民党反动派讨还血债的怒吼声.会后,在校师生积极参加掘东农村的土改运动,,并配合土改,动员广大青壮年为"保田保家乡"奋勇参军,支前.

   第四章 在自卫战争中坚持敌后教学

   第一节 战争初期的适应性训练

   1946年7月,自卫战争在苏皖边区揭开序幕,学校领导意识到自卫战争远比抗日战争更残酷,更艰苦.为了让师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充分的战备,当年暑假,学校组织学生到掘港西乡的胡家园参加了县委举办的"夏令营",以树立正确的战争观为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了短期,严格的政治和军事训练.同学们睡稻草铺,吃咸菜粗粮.每天起床打背包,出早操,课本文具随身带,有时夜间紧急集合,白天急行军.在夏令营里,不论教师学生,离开一小时都要请假,上课不能无故缺席或迟到,时事讨论会人人要发言,个个要说真话,对夏令营的每项规定,要不折不扣地遵守.每天晚上有检讨会,每周有评议会,对思想作风好和学习成绩突出的给予表扬,对纪律性差和学习不努力的批评敦育.

   不久,苏中战役打响了,如东大批民工奔赴战场支前.敌特分子却在掘港以西的虹元乡一带造谣,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农民起来进行论文范文,企图推翻我后方人民政权.在论文范文中,一位乡长被特务杀害了,掘港区区长麦汝强也被铁叉队绑架扣押.在这险恶的环境中,夏令营的师生情急智生,沉着应战,女教师赵景桓等人当即派余可文,陈峰两同学奔赴马塘向县政府告急求援,另派一些学生混在论文范文的人群中观察动向,探听敌情,并把年幼的及一些女同学隐蔽在胡家园北侧水塘边的草丛里,直到拂晓,一些学生随同如东县警卫团陈毅夫主任带领的武工队赶到现场,追捕特务分子,解救了麦区长,随后,师生们又配合当地政府和武工队,教育和宣传群众,彻底平息了这场反革命论文范文.

   第二节 深入敌后坚持游击教学和斗争

   化整为零,就地生根 苏中七战七捷后,我军作战略撤退,如东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重局势.学校为了安定人心,并作好向乡间转移的准备工作,仍在掘港镇开学.1946年9月中旬,蒋机窥扰掘港,学校于10月初疏散到苴丰区东屏乡刘家园一个短期,后复迁到新建乡(原丁陈乡)游击故址,边办学边宣传群众.同时,如东中学分校也由栟茶镇迁到本县西部坚持游击教学.当时,这两个校的师生发出共同的誓言:"不怕吃苦,不怕砍头,坚守岗位,斗争到底."

   1947年1月1日,蒋军四十九师纠合土顽还乡团全面扫荡如东地区,盘踞县内大小集镇50余处.如东中学本部地处掘港,苴镇,丰利,马塘,沙家庄等敌人据点包围之中,距离敌人据点最近的仅有5华里.因此,学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决定采取"敌变我变,化整为零,依靠群众,就地生根"等灵活斗争方法,实行"敌来我散,敌去我教".首先进行了精简整编,动员并安排年高体弱的教师和年纪小的学生回家或就地打埋伏,并把全校4个班中120多个身强力壮的学生混合编成3个队,分散到乡村预定的教学点授课.

   不久敌人更疯狂地围剿,兜剿.疏散到乡间的教学点成了大目标,很不安全.于是,学校又根据学生住址编成5个教学组,即掘东长沙附近一组,掘马北一组,丰西南一组,栟丰区一组,丰东一组.每组约20至40人,由以校长马友白为首的校委会统一领导,教导副主任王舫,教师赵景桓,邵铁真,薛春,虞儋,邹良,缪天泉,郭翔之,郁明常等校委会成员分别在5个组具体负责.当时由于东部环境比西边稍稳定,学生发展到100多人.在西部另一地区坚持的栟茶分校,由吴北辰负责,张国梁任党支部书记兼教导主任,吴景陶,吴禹绩,赵朋叁,周寄萍,于一平,崔季黄等教职员一直同学生战斗在一起.

   其时,五个教学组的同学与老师都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分散吃住在群众家里,每天帮助房东担水,扫地,有时帮助舂米,干农活,还为烈军属车水,插秧,收割,从不打扰群众.有一次带夜为一个军属老太割了麦,老太很受感动,炒了一瓢蚕豆给学生,学生干部丁固为此跑了一里多路,请示了校部老师,才收下了.群众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也曾流传着许多群众舍己保护师生的动人事迹.有一次,敌情突变,丰西教学组的几个师生和群众混在一起转移时,不幸被多路合剿的蒋军碰上了,群众便说他们是自己的儿女,终于巧妙地把他们掩护下来.另一次,敌人突然包围了校本部的部分师生,当地贫农欧老爹冒着生命危险,用小船将他们偷渡脱险,后来这位老爹被敌人毒打致伤,也没有说出半句真情.

   深入敌后,扰敌除奸 1947年9,10月间,国民党在苏中由北向南进行大扫荡,掘东分部学生在王舫,邵铁真,邹良,薛春,虞儋等老师领导下,分成几个小分队,混在大规模"逃情况"的群众中,向南通县境内的矮庙儿方向撤退.一天清晨,师生正在华丰乡的群众家吃早饭,刚刚捧起饭碗,忽然听到东边敌人的论文范文声,赶忙背起行李转移.大家在人流中走散了,一些十四,五岁的学生找不到老师和同学了,仍然坚持跑了两个多小时.到了矮庙儿附近,敌军逼近了,向密集的群众开机论文范文,死伤很多,学生陈圣奇和朱显礼在飞奔的人群中挤过了一根独木桥,才算脱险,随身带的东西也丢了不少,他们在村里转了好久,等天黑了,才摸着走回去与其他师生联系上.虞儋老师因右腿残疾走不快,遇上敌军后,伪装成商人,才被侥幸释放.

   为了安定民心,瓦解和干扰敌人,有一部分师生拿起武器,积极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他们常于夜间逼近敌人据点,剪电话线,散发传单进行政治喊话,侦探敌情.有一次,教师邵铁真和学生干部丁固等同学配合丰利区区委书记蒋长宽领导的武工队,捉到一个为敌人带路扫荡的特务;第四组几个同学和武工队一起到马塘据点捉到马扬乡的一个还乡团分子;第一组的5个学生配合武工队破获了3个坐探;第三组7个同学配合玉龙乡武工队到古坝据点附近进行政治喊话,以瓦解敌人.

   1947年6月5日,我苏中部队回师夜袭丰利,拂晓解放该镇,捷报传来,校长马友白即率师生急趋硝烟未尽的丰利镇,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进行了一天的宣传活动,到晚才返回驻地.

   尊师爱生,同甘共苦 在血与火的日子里,师生们同心协力,感情融洽,政治上平等,生活上关心.校长,教师与学生朝夕共处,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娱乐,同做群众工作,同与敌人斗争.学生从心底里尊敬老师,一个个严守纪律,好学上进,领导和教师爱生如子,有的学生生活上有困难,老师解囊相助,有的老师伤风头痛,学生便主动端茶送饭,轮流探视和服侍.行军时有的老师为年纪小的学生背东西,夜间睡觉,老师照察学生.平时有些女学生争着为老师或*学洗衣缝补.掘东组的学生战斗在附中乡时,没有校工,师生轮流烧煮.有时一天只吃两顿玉米稀饭.据当时的学生朱凤高,陈圣奇等回忆说:"当时生活虽苦,敌情虽紧张,但感到生活很充实,师生之间情真意切,同学之间亲同手足".

   坚持游击教学 在敌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学校采取"敌进我散,敌退我教"的机动灵活的教学方法,争取一切有利时机集中教学,情况紧张时便分散教学,教师巡迥辅导,或采用以大同学带小同学,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导生制","即知即传人"的传授和辅导方法,分散教学时,语文,数学教师不够分配,便采取单科轮换教学的方法,各组设置联络站,顺次传递教材.其时,教学内容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以学习时政为主,每天都要选读报纸社论与报道文章,着重帮助学生解决人生观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新论文范文主义革命立场和无产阶级立场.各科教材比较精干,并把革命斗争,生产和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坚持在如东西部的栟茶分校(后称如东第二中学)根据当时斗争形势的需要和学生自己的志愿,把学生分成文教,财经,卫生3个队,每个队又按程度分成若干小组,由教师带领,分住景安区的蔡庄,陈庄,崔庄一带的群众家里,教师也按专长分成3个教学辅导小组.教材除基础知识课规定用统一教材(只有教本,印发讲义给学生或扼要抄写)外,各队按本专业需要安排了课程,制定了教学计划,自编了专业教材.如由吴景陶领导的文教队增加了音乐戏剧等课程,由赵朋叁领导的卫生队增加了医疗救护知识的课程,由崔季黄领导的财经队增加了会计业务珠算等课程.这些专业课的教学,同当地的对敌斗争,生产活动以及其它中心工作如征粮,参军等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大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得到了实际的锻炼,从而也培养了才干.如财经队参加了征粮工作,协助当地粮食部门迅速而及时地完成了征粮任务;卫生队开展了门诊活动,每天就诊的群众络绎不绝,深受群众欢迎.文教队配合生产和对敌斗争,运用音乐舞蹈,戏剧和读报宣讲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1947年下半年,形势步步好转,区乡每次召开大会都要去演出,有时一天接到好几处的邀请,常常演至深夜.

   当时演戏的条件很差,大家都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由吴景陶组织培养了一支较好的乐队.他和赵朋叁,赵景桓等老师常为演出队编写节目并导演,有时还亲自参加演出.如吴景陶曾亲自编,演了《王瞎子算命》——为论文范文算命,话剧节目大多取材于当时的生产实践和对敌斗争,有些就是真人真事.如活捉了栟茶的伪区长李连生后,当即编成了活报剧.自编的舞蹈节目有"镰刀舞","锄头舞","生产舞","青年舞","支前舞"等,动作优美感人.1948年春节期间进行了化装拜年活动,宣传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当时生产与敌斗争的新任务,学校的这支"文工队",在如东西部发挥了重要的战斗作用.

   当时,物质条件的限制还反映在语文写作方面,写作文没有纸,由教师命题后,集体讨论中心思想与结构,口头发言,轮流记录成文,选出好作品贴出进行交流.

   如东中学坚持敌后游击教学的情况,在当时的南通地委党刊上做了典型介绍.

   投笔从戎,踏上征途 活跃在敌后解放区的如东中学,是引导一批批青年学生踏上革命征途的"闪光的路标",为革命战争的各条战线培养和输送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1947年3月学生干部丁固带领刘明,周佐清,季克军,孙皎,朱凤高,周自力,张志良,仲辉,曹振志等10余位同学率先参加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教导队,很快成为部队基层干部.不久,我军需要一批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去担任无线电报务员,同学们争相报名,其中金辉,田娟,刘长嫒,陆渊,周克安等几位同学,愉快地踏上了革命征途.随着形势不断好转,解放区不断扩大,走出学校参加部队或地方工作的同学陆续不断.1949年秋,学校迁回掘港镇,又有一批学生响应号召报名参军,去"三野"学习无线电报务,他们是施乃乐,丁仲友等9人.在此期间学校受到四专署两次通报表扬.现在全国许多省市,部队以及部分论文范文机关都有当年的校友,他们在各条战线为祖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节 参加土改复查斗争和三查学习

   1947年下半年,敌情稍缓,这一阶段师生参加了土改复查的宣传和实地斗争.教师于年底参加了"整地富思想"的学习.当时因受"左"的影响,搞了人人过堂.有些中小学教师被怀疑为特嫌,阶级敌人或反革命,受到论文范文审查,批判斗争或镇压.

   不久,县长徐可琴兼任校长,马友白任副校长,王舫为党支部书记,校本部又分成3个小队,每小队师生约二,三十人,第一小队由教务主任赵景桓带领,在苴镇新建乡一带活动.第二小队由薛春带领,在苴镇西界港桥北直到海边一带活动.第三小队由王舫带队在丰西以东坚持.这一时期,师生除参加对敌斗争和土改复查斗争外,都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当时因学生数不足,搞了扩学宣传,以扩大学生来源.

   掘东分部当时由姚子加负责,在敌情一度紧张时,姚逃往上海,致使掘东分部的活动一度受了影响.后派王舫去掘东分部,曲她自己负责一分队,二分队由虞儋负责,三分队由邵铁真和邹良负责.

   在土改复查运动中,全校师生配合当地贫雇农积极投入阶级斗争,既做群众的学生,提高了阶级觉悟,增强了阶级斗争的感性认识;又做群众的知心人,向他们宣传.师生在运动中搜集当地反映阶级斗争的事例编成活报剧,宣传演出,对运动的开展起了推动促进作用,也使自己受到深刻的阶级教育.如在附中乡,邵铁真同志组织学生排演了歌剧《白毛女》,深受群众欢迎.有一次演出,中途下起雨来,群众不散,要求继续演出."打倒黄世仁,打倒地主阶级"的口号声在会场上此起彼伏,群情激昂,场面感人.

   随着整个解放战争形势的好转,1947年3月至12月,我军三次围攻掘港,敌人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为了夺取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必须加强无产阶级观点,清除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1948年2月15日,如东一中和如东二中的教职员一起参加了县委领导的中小学教师"三查"学习(即查立场,查地富思想,查作风),批判非无产阶级思想.当时在掘东分部的学生中也开展了"三查"学习,搞得比较紧张.

   学生在"三查"学习结束后放假一个月,把地富出身的学生交当地农会审查.

   其后,形势进一步稳定,掘东分部的学生由邵铁真等同志带往苴镇新建乡校本部集中.

   三查学习期间,我军于当年3月13日解放掘港,在这次战斗中,部分师生参加了攻打掘港的后勤和宣传工作,并协助做好押管和审判俘虏等工作.

   第四节 游击教学的结束

   三查学习结束后,如东一中与如东二中合并,改称如东中学,由张国梁任校长,从此集中进行教学.1948年秋后迁至掘马北区的虹元乡周家岭.为了迎接全国解放,适应全国解放事业的需要,将全校学生分成文教,卫生,财经三个队,文教队由邵铁真,虞儋负责,卫生队由赵朋叁,陆宗法负责,财经队由周寄萍,崔季黄负责,各队增授有关专业知识.1948年9月前后,很多学生如叶邦珑(叶明)等陆续走上部队和地方政府的岗位,不久学校迁往马塘北王元乡的袁家阙,改变游击教学时的做法,着重文化知识的教学,逐步走向正规化,并重新编班,成绩好的编为初一班,其余编成两个预备班,白天按课表上课,晚饭后用汽油灯照明给学生上自修.在袁家阙发展了学生胡甲祥,钮庭荣,徐式军,顾祝君等人为党员.

   1949年春天,如东全境及南通解放,胜局已定,学校乃复迁回掘港复课.不久,校长张国梁,教务主任赵景桓相继调南通.生活指导部主任王舫调广东,由教导主任吴景陶*校长,邵铁真任党支部书记.1949年秋,吴景陶,邵铁真调南通,则由赵朋叁接任校长,虞儋任教导主任,胡甲祥(学生)任党支部书记,崔季黄,郭翔之为总务主任.其时,教师有吴光焘,尤梓才,周寄萍,史俊兰等10余人.当年5月4日,校内开始建立了新论文范文主义青年团,由胡甲祥兼任团总支部书记,并成立了学生会,由朱显礼任学生会主席.

   不久,根据上级关于新型正规化办学的指示精神,改变过去的游击作风,进行正规化的教育和教学,各种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来,记忆犹新的以树荫,车篷当教室,以门板,地面代黑板的艰难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第 三 编

   (1949年4月~1966年6月)

   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将胜利结束,如东中学又迁返掘港,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从建国初期至1966年上半年,如东中学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和方针,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老区学校的光荣传统,学习苏联教学经验,初步建立起正规化的教育教学秩序,同时,努力排除"左"倾思潮的干扰,学校教育基本顺利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

   这一时期,"左"倾思潮不时冲击,干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的教学秩序曾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东中学曾一度出现教育改革的良好势头,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为培养祖国所需要的人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五章 建立正规化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一节 继承和发扬老区光荣传统

   艰苦创业,重建校园 1949年春天,如东全境解放,学校又迁回掘港.张国梁,赵鹏叁同志先后任校长.其时,共设3个班,初一春,秋各1个班,初二和初师二合成1个复式班,学生近200人.学校的物质条件很差,没有校舍,师生们因陋就简,改造庙宇,加以利用.西方寺,西三元宫的部分房屋,未加改造做了教室和宿舍.学桌不够,就用庙里的香几代替.男生宿舍则利用西方寺的旁殿,女生宿舍是西三元宫的猛将军殿,塑像还在宿舍里,没有床架,用旧木板搁在砖块上.教师们住的是集体宿舍,每室睡三,四个人.没有办公桌,在铺前放一张小桌办公,没有面盆,就用莱盆代替,没有饭堂和桌凳,就蹲在地上吃饭.没有操场,就在西方寺大殿前面的天井里活动.没有篮球架,只好在天井里运球,传球,没有排球架,在天井两边的柱子上扣上网绳.不久师生一起动手,在拆除的庙宇废墟上清除碎砖瓦砾,填平坑坑洼洼竖起一副篮球架,才算有了一块操场.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校舍也不断扩建.1951年县人民政府从马塘迁到掘港,政府机关设在原天主教堂旧址一带,学校将设在天主教堂的校外宿舍房子让给政府,由政府出面租用夏家巷一家民房作为学生校外宿舍.同时县人民政府决定将三元宫西边的庙房拨给学校使用.1952年,陈家修同志任校长.县政府连续三年为学校兴建了比较标准的教室和宿舍(1952年兴建教室6个,1953年兴建标准教室5个,标准宿舍12间,1954年兴建教室15个,1955年新建学生宿舍2间).1954年接收了建在土山(今县政府所在地)的如东初级师范的校舍作为校外宿舍.1956年,吴光焘同志任校长,沈元成同志任学校党支部书记.1957年下半年至1958年上半年,学校将高中部与初中部分开,将高中部迁往土山.后因高中部与初中部分开诸多不便,便在校本部增建了教室4座,宿舍34间.1958年下半年,将土山校舍让给新办的如东师范,高初中又合并一处.

   团结互助,共度经济难关 1949年夏季,掘港一带遭到特大暴雨和强台风的袭击,海潮破堤倒灌,自东而西,又值河水猛涨,自西而东.东坝头地段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险情,一旦决口,后果不堪设想.在紧急关头,学校师生响应镇委号召,顶风冒雨投入抢险.虞儋老师身有残疾,不顾个人安危,带头下水.师生们在险段水中结成人墙,挡住激流.在这次抢险中,师生受到了镇委的表彰.

   灾情发生后,如东农业受害严重,掘东棉区灾情尤甚,群众生活十分困难.这时,学校号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克服困难,坚持教学工作.师生发扬互助友爱精神,经济条件尚可的师生(主要是教师)出钱支援经济条件差的学生,为克服缺粮少钱的困难,同学们节衣缩食,中午也改吃稀饭,有的还到农村拾草捣鸟窝,以节约柴草钱.为了支援灾区,学校还组织了流动剧团,以胡甲祥同学为团长,到掘东,长沙一带义演,将演出所得送往灾区,救济受灾同胞.演出期间,有时一天只喝两顿稀饭,夜里演完后,常用萝卜干和开水充饥.

   参军参干,保家卫国 学校迁回镇上后,社会上治安情况比较复杂,学校向镇上武装部门领了几支论文范文,组织学生于夜间在学校附近站岗放哨和巡逻.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美论文范文主义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燃烧到鸭绿江畔.10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当收音机里播出我国决定组织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消息后,大家纷纷向校长室递交申请报告,后因学校师生没有参加志愿军的任务,大家继续在校安心学习.

   1950年冬,上级布置学校动员参加军事干校学习.许多学生听到这个消息,还没等到动员就纷纷打了报告.有的同学由于眼睛近视,未获批准,急得流下眼泪.有的只有十三,四岁,也坚持要求参加军事干校学习.在这次及后来的几次参军参干的活动中,适龄同学全都报了名,每次都超额完成任务.至1951年,先后有三批学生参干参军,他们是朱显礼,金玉良等100余人.白蒲分校则有周敢,赵念祖等4人参军.被挑选为飞行学员的有赵驾云等,参加人民海军的有宋景辉等.

   抗美援朝初期,学校师生(主要是教师)在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中,省吃俭用,尽量挤出钱来捐献国家,并征集慰问品写慰问信,寄给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这期间,我国为了反对战争,争取世界持久和平,发动了和平签名运动.学校积极领导和组织师生在掘港镇并深入到附近农村开展和平签名宣传活动.此外,还组织师生在校内外进行文艺宣传演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激励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当时演出的节目主要有活报剧《打败美帝纸老虎》《和平大合唱》等.这一时期,学校在配合形势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节 建设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教育和改造 学校刚迁掘港时,教师仅8人,都经过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的考验,这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力量.随着办学条件的改观,班级,教师逐渐增加,教师来源除一部分刚刚毕业的大专生外,增加了一些从新区来的教师.刚刚毕业的大专生年纪轻,工作热情高,思想比较单纯.从新区来的教师,向往革命,追求真正的论文范文和自由,但由于他们经历不同,对革命的认识也不一致,因此,思想状况比较复杂.如何发挥老区教师的中坚作用,培养年青教师,教育改造新区教师,是当时面临的重要问题.

   根据教师队伍的现状,学校区别对象,抓紧教育,改造.对于老区教师,学校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及时组织他们学习提高,以不断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对于刚刚分配来的大专生,学校组织老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由老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并及时研究年青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对于从新区来的教师,首先,重视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和改造.1952年暑期,全体新老区教师参加了苏北行署举办的苏北各中学教师思想改造学习班.通过学习,全体教师(尤其是新区来的教师)初步划清了新旧教育思想的界线,明确了办学方向,为学校教育摆脱封建,买办,法西斯教育思想的影响,逐步走向正规化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针对不同对象做具体工作,用其所长.从新区来的教师,经历各异,情况比较复杂,学校注意根据各人特点做个别工作.学校还从生活上关心体贴新区教师,让他们时时感受到新社会的温暖.

   加强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 随着正规化教育教学秩序的建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到了重要日程上.到1956年,学枝教学研究工作开展正常,一些基础科目定期举行观摩教学,为了加强教学工作检查,设置了"教学情况记载表",由任课教师逐日逐课填写,校长和教导主任分别查阅,在教研组会议上,正常交流教学一得,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学校还选派教师参加脱产进修或在职进修,组织培训班,通过上述途径培养了一大批教学骨干,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严潜九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编写了《初中化学实验手册》,于1956年正式出版发行,《〈九章算术〉今译》也完成了初稿.

   第二节 探索实践新型的教育制度

   学习苏联经验 1952年暑期,教师集中学习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1953年以后,论文范文制定了"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参照苏联经验,改革课程设置,从德,智,体等方面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从此,学校教育全盘学习苏联,强调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实行五段教学法,成绩考查以五级记分法代替百分法.1956年,全国中小学学习苏联教育家普希金的教学法,改传统的讲授法为问答式和启发式教学.是年,学校派教师代表近10人赴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参观苏联教育展览,通过观看教具,了解教材,学到了一些经验,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

   教学正规化,初见起色 1954年,学校发展为12个初中班,1955年招收首届高一新生2个班,成为完全中学,校名遂改为如东县中学.不久,即达16个班,学生800余人.1956年,又招收高一4个班.在后来的招生中,最多招收过高一5个班,初一6个班.学生的来源,初中以就近入学为原则,高中面向全县录取.招生命题也由解放初期的学校单独命题改为由县文教科统一命题,各校分别阅卷,录取.有一段时间,强调学校向工农开门,招生时确定工农成份学生比例须占90%以上.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秩序井然平稳,除了抓教师的教学,还注重学生的学习,每堂课都要提问,并且记分.课后作业量比较大,考试亦较频繁.为了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学校曾采取了一些措施,每周开始由班主任将本周各科作业预算统计,然后与任课教师协商,加以平衡,填入表内,以便学生妥善安排学习时间.学校也重视德育,体育及劳动技术教育,注重能力培养.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强调理想前途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并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会及班级干部的作用,初步形成思想教育的网络.1955年至1956年期间,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中的原型,南通军分区司令员刘洪来校视察,向师生介绍了当年铁道游击队的英勇事迹,使师生们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省委宣传部部长俞铭璜同志也来校作了有关党的教育方针的报

学校:武术学校学生食堂斗殴 拍电影啊!

告.当时升学竞争时缓时烈,但每人都能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没有考取上一级学校的,安心回乡务农.当时做好人好事成为自觉的行为.学校河北有一人家不慎起火,数十名学生见状,跳入河中,游到对岸救火.这时期,由于教学秩序稳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通过评选,产生了一批优秀教师.1956年11月,县人民政府在马塘召开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吴光焘,徐至汶,陈邦彦等同志出席了这次大会.

   加强生产劳动教育 1955年至1956年,为了加强生产劳动教育,学校曾组织初中毕业班部分学生去岔南季邦英合作社及三余轧花厂参观,并与当地工人及贫下中农联欢,演出文娱节目.1958年上半年,上级号召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扫除"四害",全体师生积极响应,利用星期日分散到镇上及近郊敲击响器,并高声呐喊,用疲劳战术消灭麻雀.此外,还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苍蝇,挖鼠洞,随着大跃进论文范文的到来,生产劳动教育逐渐偏离了原先的轨道,对正常教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第六章 在"左"倾思潮干扰中的学校教育

   第一节 "左"倾思潮对教师队伍的冲击

   1956年暑期,全体教师去南通,参加中学教师肃反学习.许多从新区来的教师思想压力很大.学习期间,教师郑心丹检查交代了自己的政治历史问题,后来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因为他系回族人,且交代问题的态度好,领导上决定对他从宽处理,留校做勤杂工.1957年下半年开学以后,全面开展鸣放,帮助党整风.全县各中学停课一周,全体教职员集中进行"鸣放".1958年初,全县各中学教职员利用寒假,集中开展反右斗争.原副教导主任陈邦彦,教师王洪流等因为在鸣放中有"反党言论",被划为论文范文,王伟江,黄乐,郑立民等教师也遭到批判.

   1958年上半年,各中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向党交心运动.所谓交心运动,是"整风鸣放的逻辑继续",口头上讲不记帐,实际上是改换形式,让大家暴露深层思想,为进一步开展批判寻找靶子.接着,全县中学教师又利用暑期集中到掘港,开展"拔白旗"运动.对思想,社会关系和家庭出身"有问题"的教职工进行"帮助".斗争虽不象反右那样急风骤雨,但也相当激烈.高中语文教师朱惜辰本没有政历问题,在运动开始后不久,因害怕追逼批斗,于一天夜间投入土山池中自尽.由于肃反,反右扩大化,接二连三的"斗争"浪潮,压得教师几乎喘不过气来,大多数人吸取教训,守口如瓶,埋头工作.

   在肃反,反右以及"交心"的基础上,1958年开始清理教师队伍,教师戴钺铭因"政历问题"被捕判刑,谢孝坤等被开除回家.

   1960年,全体教职工参加了县委组织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新"三反"运动.这一运动以管钱管物的人员为重点,马起凤等几人被隔离审查,强行交代问题,有的工友迫于声势,吓得承认贪污;有的捏造了贪污的事实,以减轻精神上的压力,求得过关;有的同志不承认强加给他们的贪污事实,竟然有个别工友出来作伪证,使其受到错误处分.

   第二节 正常秩序受干扰及教学中心的偏离

   1958年,全国掀起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同对,在农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为了大办工业,支援农业,学校也停课,下乡深耕深翻.学校搞了试验田基地,最多时达到30多亩,最远直到七,八里以外的野营角附近,还在学校河北种了棉花试验田,为了提高产量,师生住到农村去,大搞深耕深翻和密植,用大锹,钉耙和"搅关犁"深翻泥土达5尺以上,经常通宵达旦,挑灯夜战.有些同学由于睡眠严重不足,休息时躺在田边或草堆旁就睡着了.在秋季种麦时,大搞深耕密植,每亩下种高达百余斤,结果因密度过大,全部倒伏,几至颗粒无收.当时还强调棉花亩产超千斤,粮食亩产过万斤,所长棉花由于过密和施肥不当,造成疯长,也是收效甚微.

   在深耕深翻的同时,学校组织另一部分师生大搞土高炉,用人力粉碎矿石,大炼钢铁,由于缺乏冶炼技术,造成了原材料的极大浪费,得到的只是一堆废铁.

   随着浮夸风的刮起,"达标"之风盛行.大跃进期间,因为发展了一批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中等学校,师资力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是强调教师进修"达标",要求各人制订进修计划,自订目标,有些人订为三年内达到某科的博士水平.

   当时对体育抓得很紧,大搞体育"四百满堂红",要求师生通过一两个星期的锻炼,便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许多师生停课日夜苦练,有的甚至伤害了身体,最后,每个人都达到了所谓的"四百满堂红".

   1959年下半年,全县开展教育革命大讨论,以大字报形式发表意见,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还召开过打擂台式的会议,乱提指标,相互竞赛,搞得轰轰烈烈.

   大跃进时代,很强调教学必须为生产劳动服务.学校也发动和组织学生围绕工农业生产大搞技术革新,用木料制作了一些农具和工具的革新模型,并搞了一个技术革新成品展览室.那时,曾经刮来一股放开肚皮吃饭和吃饭不要钱的歪风,无限度地消耗和浪费粮食.1959年以后,又连续发生了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度减产,造成粮食危机,社会上许多人挨饿,师生也只能以胡萝卜和山芋充饥.为了解决温饱,学校根据上级指示,发动师生大搞代食品.如以黄芽菜根等废品经过化学处理,提出淀粉.甚至还从树叶和青草中提取什么"叶蛋白",耗去许多资金和时间,不仅数量极少,而且很难下咽.

   第三节 排除干扰,教育革命初结硕果

   1958年至1960年的教育革命,主要是为了纠正学习苏联经验过程中出现的缺点,虽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偏差,冲击和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但是,在论文范文同志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也还是取得了不可低估的成绩.1958年,第一届两个高中毕业班110人,除极少数因身体不合格及家庭"政历"问题未能升学考试外,绝大多数升入高等学校.1959年,高中毕业升学考试成绩居南通专区的上游.体育工作也取得很论文范文绩.学生张炳元进入省队后,两次获得全运会十项全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学校学生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学校引用文献:

[1] 学生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关于升学考试和学校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2500字
[2] 学校会给学生一次查重的机会吗
[3] 有些学校不准学生用知网查重吗
《数学小论文评语参》word下载【免费】
学校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