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职文封面格式,工程师职论文格式

主题:红皇后假说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8

简介: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对照试验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对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对照试验论文范文

红皇后假说论文

目录

  1. 红皇后假说:糯米图植物涂料与普通涂料对照试验见证

临床试验设计原则设置对照,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和盲法是临床试验设计的三项原则.

   一,设置对照

   有比较才能鉴别.某种治疗措施只有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才能了解其优劣.因而,设置对照是科学地评价一项治疗措施必不可少的.

   (一)设置对照的意义

   1.科学地评定药物疗效临床医学虽较前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依然有不少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自然史不能预测,而判断某一患者的预后尤为困难.临床医生正是运用疾病自然史和预后来评价疗效的.如在某些急性自限性疾病,像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等,患者即使不治疗也可因其自然转归,症状可消失而自愈.在慢性非自限性疾病时,其自然史也会出现缓解,复发,缓解和活动的交替过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在用药物治疗该病时,若未设对照组,则极易将疾病的缓解误认为是药物的疗效.

   2.排除非研究因素对疗效的影响临床试验中,除研究因素外,研究对象所具备的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程,严重程度和治疗经历等均可影响疗效.研究人员欲排除上述各种非研究因素对疗效的影响,进而确定研究因素的真实疗效,只有设置对照才能做到.

   3.确定治疗的毒副反应的可靠方法药物临床试验中,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是常见的.临床医师应能正确地判断上述的反应是疾病本身的表现,还是药物的毒副作用,这只有与对照组比较才能做到.国外学者曾开展一项研究以观察安妥明,烟酰胺等降脂药对冠心病患者长期疗效.服药过程中一部分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可是研究人员仅根据上述资料无法判断异常症状是疾病的自然现象,还是药物的副作用,因未同时设置对照.设置后则发现服上述两种降脂药组与对照药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33.3%,32.7%和28.2%.经统计学处理显示前两种药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然,只有设置对照组才能确定降脂药的副作用.因此,未设对照的临床试验报告的毒副作用,我胶有理由对其待怀疑态度.

   (二)对照的类型

   临床上常用对照类型如下:

   1.随机对照(randomized control)按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同时分别给他们规定的治疗措施和安慰剂或不给予任何措施.观察一定期限后,比较多和分析两组的疗效,作出试验的结论.

   这种对照类型的优点首先从理论上讲可使研究组和对照组外的因素,如临床特征,预后和其他因素在两组间可比.其次是能消除研究人员或患者在患者分组上的主观因素,即消除了选择偏倚.第三是应用统计学方法来比较两组疗效时,这种类型更适宜于作卡方检验和t检验,而不需要用其他方法来校正.这种对照类型的缺点是一项试验需要较多的患者,因有一半患者充当对照.此外,还涉及医德问题.

   应当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临床疗效评价都要随机对照这种方法.如多年来已在临床实践中证实其疗效的疗法,如阑尾炎手术切除治疗,虽未经随机对照证实,也不再需用此法加以评价.另外,某些罕见病,困难以收集足够多的患者以及某些致死性疾病均不宜且此法来评价疗效.

   2.非随机同期对照(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这种类型的临床试验设计是由主管的医师实施分配,或在协作科研中按不同医院加以分组,即一所医院作为对照组,依然实施现行疗法,而另一所医院作为研究组推行新疗法.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的疗效.这种设置对照的方法简便易行,也易为患者和医师接受.主要缺点是不同医院收治的患者在基本临床特征与主要预后因素分布上不均衡,缺乏可比性,致使临床试验的结论产生偏倚.

   在国外,有人曾组织22所医院对长期争论未决的抗凝剂能否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病死率问题进行研究.共有2330名患者参加.根据医师的临床判断将患者分为接受和不接受抗凝剂治疗组.研究人员发现前者病死率较后者低,即8.3%比27.3%(P<0.001).说明抗凝剂治疗可能有效.后经查阅研究资料,发现未接受抗凝剂治疗的患者组年龄较大,60岁以上的患者占该组的65%,而接受组中同年龄的患者仅为43%.未接受抗凝剂患者住院后48小时(预计抗凝剂尚未发挥作用)病死率高(12.2%比1.9%).说明未接受组患者病情较重.从而表明上述两组除是否接受抗凝剂外,在预后因素上存在系统误差.这样,运用此型对照来解决这个争论问题难以获得正确的结论.

   3.历史性对照(historical control)此型对照是一组患者(研究组)接受新疗法,将其疗效与以前某个时间用某种方法治疗的同类型患者(对照组)的疗效加以比较.这是一种非随机,非同期的对照研究.如某病于一段时间内,自然病程,诊断方法,诊断标准和治疗水平比较稳定或变化不大,并注意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主要预后因素等保持均衡,采用此型对照评价一种疗法的疗效还是可以的.这种对照的资料来自文献和医院历资料.

   此型对照的优点是:①易为患者接受,也符合医德;②省钱,省时间.其缺点是:①不少文献资料缺乏研究对象有关特征的记载,有的医院病历资料残缺不全,难以判断对比两组是否可比;②由于科学的进展,诊断手段的改进,使得一些轻型或不典型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再加上护理技术的进步,使得对比两组疗效上的差别并不完全反映不同疗法的差异,从而使研究结论不正确.因此,对自然病程非常清楚,不治疗必死无疑的疾病用此型对照较为合适.此外,还应了解,所用的历史性对照资料与当前研究工作的时间间隔越久,可靠性就越差.

   4.交叉设计(cross over design)整个设计分为两个阶段.先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第一阶段研究组接受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此阶段结束后,两组患者均休息(洗脱,停药)一段时间.之后再进入试验第二阶段,但两组在接受治疗措施上对调;如图31-1所示.

   这种设计不仅有组间对照,而且有自身前后对照,从而降低了两组的变异度,提高了评价疗效的效率,同时也可用较少的样本完成试验.

   但采用交叉设计必须有一个严格的前提,即进入第二阶段之前,两组患者的病情均与进入第一阶段时相同.这对许多临床试验来说是难以做到的,从而限制了这种研究设计的使用.

   5.序贯试验(sequential trial)与一般临床试验不同,序贯试验设计可事前先不规定样本量,而是试验一个或一对研究对象后,即进行分析,决定下一步试验,到可以作出结论时即可停止试验.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不切实际地增加样本量或研究对象数量过小造成的缺陷.

   图31-1 观察硫氮 酮对肥厚型心肌病的疗效

   资料来源:曹家琪,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第一版,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北京1993

   序贯试验有开放型和闭锁型.前者先不规定样本量,后者则规定.不论是那一型,序贯试验均可分为单向或双向试验.前者得出新药是否优于老药的结论,后者则除上述外,还要得出老药是否优于新药的结论,序贯试验按资料性质分为质反应和量反应两类.序贯试验也可配对以缩小误差,可自身前后配对,也可用条件相同的两个个体配对.在设计时还要规定观察指标的有效和无效水平,以及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再查阅序贯试验边界系数表(附表31-4)绘制序贯试验边界图,后者包括接受界限(U)和拒绝界限(L).试验开始后,实验在边界图内游动,直至接触U界限时,表示接受试药,试验结束.若接触L界限时,表示拒绝试药,试验也结束.若实验线不接触U或L界限时,表示尚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试验尚须继续,如图31-2所示.

   论文范文数+论文范文数

   图31-2 冠心宁(perhexiline)对心绞痛疗效的序贯试验图

   资料来源:耿贯一,流行病学,第二版,1984

   序贯试验的优点是:①适合于临床应用;②节省研究对象人数;③计算方便.缺点是:①只适用于单指标试验;②不适用于大样本试验和慢性病疗效观察.

   二,随机化分组

   这项原则的目的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研究组和对照组.这是设置理想均衡对照的方法.理论上,它可使已知和未知的影响疗效的因素在两组间均衡分布.具体的随机化方法请参阅第四篇有关章节.

   三,盲法(blindness)

   开展临床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评价一项治疗措施的疗效,用以指导临床实践.这就需要避免各种因素对正确评价的影响,即避免这些因素产生的偏倚.随机化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选择偏倚,而要消除观察偏倚就要运用盲法原则.这项原则的做法是临床医师,研究对象和试验设计人员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都不知道研究对象接受什么治疗措施.临床试验中盲法主要分为:

   (一)非盲试验

   在这种试验中,临床医师,研究人员和研究对象本人均知道分组情况和接受什么治疗措施.有些临床试验只能是非盲的,如探讨改变生活习惯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这是非盲临床试验结论常不可靠的原因.此法的另一缺点是分配到对照组的患者因多种原因退出试验的事例并非少见.

   (二)单盲试验

   在这种临床试验中,研究对象不知道所接受措施的具体内容,从而避免了他们主观因素对疗效造成的偏倚.临床医师了解这些措施.这样可使研究对象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有了保证.但此法不能避免临床医师主观因素对疗效判断的影响.另外,有时要真正"盲"患者也很困难.

   (三)双盲试验

   在这种类型的试验中,患者和临床医师均不知患者分组情况和接受治疗措施具体内容.这样就极大地减少了两者主观因素对判断研究结果的影响.这是此法的优点.但此法设计较复杂,实施也较困难.还要有第三者负责监督试验全过程(包括毒副反应的检查)以保证研究对象的安全.此外,在药品制作,采购,分发和观察疗效等方面要有一套严格制度,并教育工作人员切实遵守.还应认识到,在试验过程中要"盲"临床医师确实困难.

   (四)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多数药物既有特异作用,也有非特异作用.因而,研究对象使用安慰剂后会出现某种反应,称作安慰剂效应.如本章案例中分配到对照组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服安慰剂两周后也呈现一定比例的临床治愈率.

   安慰剂对照研究的目的不只是确定一项措施有无临床价值,更重要的是要判断某项措施的效应是否超过安慰剂所达到的.通过对比,就可知道一项治疗措施的特异的和非特异的作用程度.这对一项治疗措施的临床应用将起着指导意义.

   设计临床科研试验的主要原则[关键词] 临床科研 原则 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在这些新药物和治疗方法中,有的有效,有的无效,有的甚至对人体有害.医生要为病人选择疗效好和副作用少的药物和方法,必须了解新药临床试验的概况,掌握疗效评价的原则. 临床试验是一种医学研究的方法,属于实验性研究的范畴.通过成功的临床试验能科学的评价药物,疗法和预防性干预措施的效果及副作用,并使试验结果外推到总体病人或总体人群.现从临床流行病学角度谈谈设计临床试验的主要原则. 一,新药临床试验分期 1.期临床试验是在人体进行的新药试验的起始期,主要是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确定用于临床的安全有效剂量和给药方案,包括药物耐受性试验,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小规模临床试验. 2.期临床试验是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p> 3.期临床试验为扩大临床试验,是多中心的,在较大的范围内进一步评价新药的疗效,适应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4.期临床试验为上市后的监察,目的是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新药进行社会性的考察,着重于新药的不良反应监察,其次为研究和鉴定药物的远期疗效和新的适应证. 我国的期临床试验分两个阶段,相当于国外的期和期试验;我国的期临床试验相当于国外的期临床试验. 另外,早期的临床试验常不分期.例如,有的制药厂研制出治疗脑血栓的新药,在动物实验中疗效显着,制成针剂在临床应用,其给药方案和剂量参照国外"同类"产品.而医生在应用此类产品时,进行了严格的血液学指标的监测,发现和国外"同类"产品并不相同,存在着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此类药物未经完善的临床试验而用于临床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二,临床试验中的关键设计 (一)设立对照组 早期临床疗效研究多是病案分析性质的临床经验总结,不设对照组,也不论疾病是否有自愈倾向,根据治疗后病情的变化用治愈率表示疗效.此后,有的设计根据医生或病人的主观愿望先确立治疗组,然后随意选择同期或不同期,在同一医院或不同医院,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的同类病人为对照,并非确立了研究对象后,将他们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虽然有的论文报道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但没有描述二组治疗前均衡性检验的结果.这些方法(无对照,无随机对照或无证据说明进行了随机对照)都不能真实地反映所研究药物的疗效.影响临床试验的因素很多,包括:(1)治疗措施;(2)疾病的特征(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病理发生期和临床期特征和结局,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病人中表现的类型,病程,严重程度,试验前的治疗,并发症和预后也不一样;如脑血管病有自愈的倾向,变性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直至死亡);(3)安慰剂效应(根据报道安慰剂对临床多种疾病的有效率达30%;(4)霍桑效应(某些疾病的病人,因迷信或厌恶某医生或医院而产生一种心理效应,对疗效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5)其他因素(对象的选择,观察测量的指标和方法,以及受试者的失访率等).由此可见,在接受某种治疗的实验组中,在研究终点时所统计出来的"疗效",往往是多种因素的效应交织在一起的综合作用,成功的临床试验研究应能将不同效应区分开,使治疗措施的效应客观的暴露出来,即通过对比鉴别研究因素和非研究因素所产生的效应,消除和减少研究的误差. 临床试验采用的对照方法如下. 1.随机对照:随机不同于随意和随便,有特定的含义和实施方法.随机是指通过不同的方法(简单,分层,区组随机),使研究对象有均等的机会被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使除研究因素以外的非研究因素(包括已知和未知的),在两组间分布均衡,保证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如果在研究结束时无其他方面的偏倚,则可以把两组间疗效差异归因于治疗方法的不同.此外,很多统计学处理方法建立在随机原则基础上,随机分组是统计学分析的基础. 2.随机的自身对照和交叉的自身对照:此类对照是随机对照的特殊方式.自身前后对照是受试者接受前后两个阶段的治疗,分别应用两种不同的处理措施,并分别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两阶段之间通常有一个间隔时间,即洗脱期,以消除前阶段用药对后阶段的影响.洗脱期约为所用药的5个半衰期,多用于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系统变性病.交叉试验是用随机的方法把病人分为两组,一组先用甲药试验,后用乙药对照;另一组先用乙药试验后用甲药对照.试验与对照间有洗脱期,实施此类对照的条件是原有的治疗作用在间歇期内被洗脱掉.第二阶段开始前两组病例的基本情况应与第一阶段开始时完全一样. 3.历史性对照: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又称历史性对照研究,以过去疗法为对照组,以现在的新疗法为试验组.历史性对照比较方便,节省人力物力,但偏倚往往很大,因为随时间的迁移,诊断标准,治疗条件,医务人员水平都在改变,因此两组病人很难有可比性.为了增加可比性,宜将两组病例的主要特征进行配对;不同时间的两组病人应是同一医疗机构,由同一批医生进行;历史对照应是最近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并具备和试验组同样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等.此外,所研究疾病的自然史(发病原因,机理,临床过程,并发症及自然转归等)必须明确. 4.无对照组研究:除治疗措施外,多种因素都将影响临床试验的结果.因此,无对照组的研究结果通常很难说明问题.对于随机事件的抽样研究必须设有对照组.如果使不可能的事件变成可能,甚至成为必然,这种突破性研究无需对照,如肾移植手术. (二)控制假阳性(α)和假阴性(β)错误,使临床试验真实可靠 假阳性率是用某药(研究因素)治疗某种疾病(研究疾病)实际无效,而研究结果却判为有效的错误概率,也称α值,第Ⅰ类错误概率.假阴性率是有效的研究因素判为无效的错误概率,也称β值,第类错误.设立对照组和将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化分组是控制混杂偏倚,减少这两类错误的重要环节.此外,必须考虑下列几方面. 1.正确地估计样本量,避免抽样误差,以便在计算治愈率时能得出差异有显着性的结果.样本过小,往往造成研究结果的假阴性. 2.选择研究对象要有确切具体的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避免因选择的受试病人不能代表总体,而仅代表部分病人所产生的选择偏倚.例如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设计中,选择病人入组条件之一是发病到治疗时间限于3小时以内.另一种情况,患者清晨醒来发现偏瘫.如果把发现时间当做发病时间来计算治疗时间窗,有可能因实际的时间窗超过3小时而出现降低疗效,增加出血的危险.因此,必须制定排除标准,把不能肯定确切发病时间者除外.临床试验中通常把具有下列情况的患者,作为排除对象:(1)同时患有另一种影响本次科研效果的疾病;(2)同时患其他严重疾病者;(3)已知对药物有不良反应者.此外,选择研究对象应选能服从试验安排的依从性好的患者,否则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3.采用盲法收集资料,控制信息偏倚.如果研究对象知道自己,研究人员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则将产生观察性偏倚.已知分在对照组的受试者往往对治疗失去信心而中途退出.被试者可能会因入治疗组受益而报告不真实的结果.研究者希望自己的研究得出阳性结果,有可能歪曲观察结果.为了避免这种偏倚,最可靠的方法是使上述两者均不了解分组情况,即谓之"盲"法原则. 4.确定统一的治疗方案,观察指标和方法,使两组得到同样的处理和观察,以取得较为真实的结果.观察指标是衡量疗效的主要内容,无论是主观指标( 临床症状和体征),还是客观指标(临床实验室检查)的观察,其测量的可靠程度都影响"疗效".主观指标易受研究对象和研究人员的心理状态,启发暗示和感官差异的影响,因此在测量时应将这类临床的定性测量进行量化处理(量表法,测量项目分级化和加权以及形象排列分级),试验中尽量用有客观测量数据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如死亡或仪器测量数据).这是控制信息偏倚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医学论文摘 要的写作技巧为了便于读者快速了解论文的有关情况,医学期刊常会在文前刊登论文摘 要,除了中文搞要,许多医学期刊还刊登英文搞要.据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医学分会2002年对全国700余种医学期刊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统计的591种学术类,技术类和综合类医学学术期刊中,95.5%有英文摘 要.可见,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需要,医学期刊已经十分重视论文的中英文摘 要的作用.

   摘 要是医学论文的窗口,亦可供各类文搞和数据库采用.一篇医学论文能否吸引读者,摘 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者在撰写医学论文之前,应该学会如何写论文范文摘 要.

   不同医学期刊对论文摘 要的写法有不同的要求,目前中华医学系列杂志采用的是结构式摘 要,即摘 要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和结论(concIusion)四部分.现就结构式摘 要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简要介绍如下.

   结构式摘 要的书写方法

   目的:应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般用I-2句话简要说明即可,不必太过冗长.目的部分的文字最好不是对文题的简单重复.

   方法:应简述研究的材料(对象),方法,设计方案,观察的指标,资料的收集处理和统计学分析方法等.

   结果:应简要列出主要的结果,包括阳性结果和阴性结果,描述结果要尽量用具体数据,而不要过于笼统.

   结论: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结果,得出适当的结论,并指出研究的价值和今后有待探讨的同题.

   书写摘 要注意事项

   字数要得当书写论文摘 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读者用最短的时间了解研究的主要信息.字数少了难以说明问题,字数多了又无必要,故论文摘 要的字数应该适当.一般而言,中文搞要在250字左右即可,英文搞要可适当长一些,因为英文摘 要主要是给非汉语国家和地区读者看的,他们一般没有能力阅读中文全文.

   描述要具体应明确说明采用的材料(对象)和使用的方法.在结果部分,要尽量用具体数据说明,而尽可能不用"高于","低于","大于","小于"等笼统字眼,应用具体数字说明是多高或多低,并注明统计学分析结果,如t值,F值,p值等.p值现在更倾向于列出具体值,如"P等于0.002",而不用"P<0.05"或"p<0.01"等.

   下结论要客观作者要采取科学的态度,根据研究结果客观地下结论,结果提示什么,就下什么样的结论.既要避免妄下结论,也不要不敢下结论,"妄下结论"是指有些作者喜欢下言过其实的结论,人为夸大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使结论和结果不符."不敢下结论"是指有些作者存在盲目崇洋和自卑心理,当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国外的不一玫时,常不敢根据自己的结果下结论.有时甚至为了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不惜违背职业道德,擅自更改试验数据.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需要克服.

   英文摘 要需描述准确对于一般国人而言,要写出地道的英文摘 要的确非常困难,要求过高不太现实.但起码得用词造句准确,不至于让国外读者读后产生歧义.因此,在写英文摘 要时,除了要比中文摘 要更具体外,还需字斟句酌,争取让国外读者能准确理解论文的主要信息.英文好的作者,可以多花一些时间.英文差一些的作者,最好请英文好的帮助.

   英文摘 要的书写技巧英文摘 要的内容要求与中文摘 要一样,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但是,英文有其自身特点,最主要的是中译英时往往造成所占篇幅较长,同样内容的一段文字,若用英文来描述,其占用的版面可能比中文多一倍.因此,撰写英文摘 要更应注意简洁明了,力争用最短的篇幅提供最主要的信息.第一,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精心筛选,不属于上述"四部分"的内容不必写入摘 要.第二,对属于"四部分"的内容,也应适当取舍,做到简明扼要,不能包罗万象.比如"目的",在多数标题中就已初步阐明,若无更深一层的目的,摘 要完全不必重复叙述;再如"方法",有些在国外可能早已成为常规的方法,在撰写英文摘 要时就可仅写出方法名称,而不必一一描述其操作步骤.

   中英文摘 要的一致性主要是指内容方面的一致性,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两个摘 要的内容"差不多就行",因此在英文摘 要中随意删去中文摘 要的重点内容,或随意增补中文摘 要所未提及的内容,这样很容易造成文摘重心转移,甚至偏离主题;二是认为英文摘 要是中文摘 要的硬性对译,对中文摘 要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敢遗漏,这往往使英文摘 要用词累赘,重复,显得拖沓,冗长.英文摘 要应严格,全面的表达中文摘 要的内容,不能随意增删,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字也不能改动,具体撰写方式应遵循英文语法修辞规则,符合英文专业术语规范,并照顾到英文的表达习惯.

   选择适当的时态和语态,是使摘 要符合英文语法修辞规则的前提.通常情况下,摘 要中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都不是通篇一律的,而应根据具体内容而有所变化,否则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但这种变化又并非无章可循,其中存在着如下一些规律:

   1,时态: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叙述研究过程,多采用一般过去时.

   2)在采用一般过去时叙述研究过程当中提及在此过程之前发生的事,宜采用过去完成时.

   3)说明某课题现已取得的成果,宜采用现在完成时.

   4)摘 要开头表示本文所"报告"或"描述"的内容,以及摘 要结尾表示作者所"认为"的观点和"建议"的做法时,可采用一般现在时.

   2,语态:在多数情况下可采用被动语态.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表达作者或有关专家的观点时,又常用主动语态,其优点是鲜明有力.

   掌握一定的遣词造句技巧的目的是便于简单,准确的表达作者的观点,减少读者的误解.

   1,用词力求简单,在表达同样意思时,尽量用短词代替长词,以常用词代替生僻词.但是当描述方法,步骤时,应该用狭义词代替广义词.例如,英文中有不少动词,do,run,get,take等,虽简单常用,但其意义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用这类词来描述研究过程,读者难免产生误解,甚至会不知所云,这就要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意义相对明确的词,诸如perform,achieve等,以便于读者理解.

   2,造句

   1)熟悉英文摘 要的常用句型:尽管英文的句型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但摘 要的常用句型却很有限,而且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大体可归纳为:

   (1)表示研究目的,常用在摘 要之首In order to等This paper describes等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等

   (2)表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The [curative effect/sensitivity/function] of certain [drug/kit/organ等.] was [observed/detected/studied等]

   (3)表示研究的结果:[The result showed/It proved/The authors found] that等

   (4)表示结论,观点或建议:The authors [suggest/conclude/consider] that等

   2)尽量采用-ing分词和-ed分词作定语,少用关系代词which ,who等引导的定语从句.由于摘 要的时态多采用一般过去时,使用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不但会使句式变的复杂,而且容易造成时态混乱(因为定语和它所修饰的主语,宾语之间有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而过去完成时,过去将来时等往往难以准确判定).采用-ing 分词和-ed分词作定语,在简化语句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时态判定的失误.

   以上所述只是撰写英文摘 要时应注意的问题中的一小部分,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总之,英文摘 要作为医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改和完善是永无止境的.

   医学论文结果部分的写作技巧结果部分是医学论文的核心,是研究成果的总结,也是立论和实际应用的依据.报告研究的结果,应围绕研究的主题,用文字或图表有逻辑地,有层次地逐一列出,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作者的意图,研究所反映的问题,及其理论或实用价值.

   报告结果要围绕主题

   一项研究特别是一项大型研究,研究者可能会想通过周密的思考和设计,得出几个甚至多个方面的结果和结论,以便从不同角度写出几篇甚至多篇论文,但具体就某一篇论文而言,一般只能有一个主题,除了主题之外,也可以有其他内容,但其他内容相对于主题而言都是次要的.

   为了让读者了解研究的主旨,不误解作者的意图,作者在一篇论文中报告研究的结果时,要紧扣主题,切忌面面俱到,什么都想说,结果很可能什么都说不清楚.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有时会听到审稿人这样抱怨:"我把这篇文章看了好几遍,可就是不明白作者到底想干什么","这篇文章内容很丰富,但不知作者主要想说明什么问题"等.从审稿人的这类反应不难看出,有些作者报告结果时没有很好地围绕主题,让人读后不知所云.连期刊的审稿专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普通读者恐怕就更有可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报告结果要分清主次

   如上所言,一篇论文往往只有一个主题,尽管结果指标可能有多个,但根据其与主题的关系,应有主次之分,即一篇论文的结果有主要结果(primaTy Oute)和次要结果(secondary oute).主要结果是预定的最重要的结果,常决定样本量的大小.一些试验可能会有一个以上的主要结果,但不宜提倡,因分析的多样性(multiplicity)可影响结果的解释.研究感兴趣的其他结果为次要结果.

   既然结果有主有次,报告时自然应该有重有轻,有先有后.一般而言,应该用较多的文字报告主要结果,次要结果可简要介绍,一些无关的结果可不做介绍.在报告的先后次序上,也应先报告主要结果,后报告次要结果.

   报告结果要客观

   作者在报告结果时,要持科学,务实的态度,是什么结果就报告什么结果,而不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是作者希望或预期的结果,应该报告;与研究假设或与研究者的主观愿望相违的结果,也应如实报告,不能随意取舍.不理想的或意想不到的结果可能反映研究的设计和方法存在缺陷,也可能会孕育新的发现和认识.因此,报告结果要客观,实事求是.而不可随意.

   据笔者所知,许多作者似乎更愿意发表阳性结果,而不太愿意发表阴性结果.所谓"阳性结果"一般是指肯定的结果,比如某种新药疗效好于老药,某种新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旧的诊断方法等.一方面是作者的原因,有些作者认为只有阳性结果才是 "真正"或"希望"的结果,阴性结果则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失败"或"不理想";另一方面可能与一些医学期刊更愿意发表阳性结果有关.

   其实阳性和阴性结果都是结果,只要研究设计合理,阳性和阴性结果都是有价值的.笔者没有看到国内对.阴阳性结果的态度方面的资料,但据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编辑的研究结果,该刊阳性和阴性结果的发表机会和出版时滞相近,差异没有显着性.笔者认为,要想解决阴阳性结果;问题,需要作者和编者的共同努力.身为作者,要切记如实报告结果;而作为编者和期刊,不要小视阴性结果,应给阴阳性结果同样或相近的发表机会.

   图表和文字不要重复

   为了使结果更直观,简洁,论文中常用到图和表.但作者应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图表所示内容与文字表述尽量不要重复.如果某些内容图表巳经有所表示,作者一般无须再用文字表述,以免给人以繁琐,多余之感.

   医学论文的引言引言(前言,导言,绪言,序言)是正文的引子,相当于演说中的开场白.国内刊物引言部分不需另立标题.引言应当对正文起到提纲挈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引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它是否值得说明?本文将在什么杂志发表或本文的读者是什么人?在写引言乃至整篇论文时都应注意这几个问题.

   引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何在?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是引言的主要内容和目的,这其中也包括说明这项研究的理论和(或)实践意义.

   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如"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临床表现严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本文着重探讨用双侧侧脑室穿剌交替引流尿激酶溶解血凝块冲洗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的方法治疗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有时我们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如"左旋咪唑所至脑病患者的临床与CT表现国内陆续有报道但未见磁共振成像的研究".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所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说明你的研究与别人的研究的本质区别和创新点是至关重要的,如"已有数项研究探讨了阿斯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但这些研究均是小规模,非双盲对照的.本研究则采用双盲对照的方法,样本大,观察时间长".在引言中对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作一简要的回顾是十分必要的.在研究开始以前就应该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内容作一系统的回顾,在引言中可以将回顾的结果作简要的概括.

   引言的写作在包括上述内容的同时要注意以下事项:①内容切忌空泛,篇幅不宜过长.回顾历史择其要点"背景动态只要概括几句即可"引用参考文献不宜过多.

   根据以往的经验,一篇3000~5000字的论文引言字数在150~250字较为恰当.②不必强调过去的工作成就.回顾作者以往的工作只是为了交待此次写作的基础和动机,而不是写总结.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慎用"首创","首次发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等提法.因为首创必须有确切的资料.对此,可以用相对较委婉的说法表达,如"就所查文献,未见报道"等.③不要重复教科书或众所周知的内容.如在讨论维生素D是否能预防骨质疏松的文章中,没有必要再说明什么是维生素D,什么是骨质疏松.④引言只起引导作用,可以说明研究的设计,但不要涉及本研究的数据,结果和结论,少与提要和正文重复.结果是通过实验或临床观察所得,而结论是在结果的基础上逻辑推理提升的见解.在引言中即对结论加以肯定或否定是不合逻辑的.⑤引言一般不另列序号及标题.

   撰写医学综述类论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目前,许多医务工作者,甚至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都热衷于撰写医学文献综述.其中的原因可能与其临床实践时间短,写经验类论着积累太少,搞科研课题难度大有关系.总结归纳业已公开发表的医学综述类文献,我们认为其中存在许多问题,如:选题没有新意,观点陈旧;资料收集少,引用文献少,陈述论点片面;概括性太差,论着仅为简单的资料辑录;只进行了某一阶段的动态报道,读者不能系统的了解这一课题;间接文献多,转引资料多,参考文献不规范等.针对以上情况,作者就如何写好医学综述类论着及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论述如下:

   1,选题和收集资料

   1.1 选题 医学文献综述并不是文献的简单罗列和组合,而是一个全新的创作.综述的选题必须建立在客观需要,自我优势的基础上来选定题名.选题要新颖,要选择进展较快,知识尚未普及,原始报道积累较多,意见不一致而存在争论的新课题,一般是自己熟悉的专业课题.另外,综述的题名要准确地反映文章的内容,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学科研究范围和学术深度.

   1.2 收集资料 主要通过平时积累和突击收集这两种方法.平时积累也就是人们平日阅读文献时的随手而记,比较广泛,分散而零碎,但有"汇流成河"的意义;突击收集是在选定题目后,短时间内集中精力突击查找资料,比较专一,针对性强.搜集资料总的要求是齐全,规范,可靠(最好是知名杂志的第一手资料),并严格挑选,不断更新.

   2,资料整理和组成文稿

   2.1 资料整理 运用逻辑和统计方法对广泛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鉴别,分类,归纳等处理.通过阅读题录,文摘,浏览标题,作者,出版单位,附录文献来识别文献资料与本综述选题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以确定具有实用意义的资料.分类的目的是使资料内容单元化,可从大到小逐层逐级地划分.归纳的意义是使资料内容系统化并产生初步的判断,可依时间顺序,价值属性等不同情况分别进行统计.科学合理的文献检索,有序的整理好资料,就等于完成了编写任务的一半.

   2.2 组成文稿 这是撰写综述的中

红皇后假说:糯米图植物涂料与普通涂料对照试验见证

心环节,是运用技巧把经过处理的资料编撰成文的过程.一般从历史背景,目前状况,发展趋势3个方面加以叙述.通常分为两步走,第1步是撰写提纲,第2步是按编写提纲将素材成文.如何把素材有机的组织起来,是写好综述的关键,有3种素材的撰写方法可供参考:①以时间顺序为经,以个例事实为纬,由远而近概括介绍课题研究的发展经过和概况,条理十分清楚;②以学科领域为纲,以研究成果为目的的方法适宜于撰写交叉学科,专业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课题;③以不同研究方向或不同层次为线,以研究单位(国家,机构或个人),方法,结果及结论为珠,由浅入深,纵横汇合,串成一体,要注意整篇文章的完整连贯,事实之间的过渡要确保自然,语意流畅,使全文富有生气.

   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性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综述的基础是参考文献,读者阅读综述的目的在于按图索骥,在综述所列的参考文献指引下去查找原文,以便做进一步研究.若参考文献标写不规范或有缺项就会造成查找困难.参考文献的列入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是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专利文献.私人通信,内部讲义及未发表的着作一般不宜作为参考文献着录.参考文献的着录格式可参照我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订的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进行着录.

   4,讨论

   撰写医学综述要论着主要涉及选题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资料整理和编撰成文的能力,如果在这几项工作中能很好的掌握,即具备了撰写医学综述类论着的基本条件.

   医学论文写作要点和技巧1,医学论文的产生过程

   选题阶段:论文的选题,也即是科研的选题,有时一项科研可产生多篇论文.选题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步:

   1.1初拟题目:在这项工作之前必须手中有信息,资料和设想,当然可以是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总结,大致可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临床遇到的罕见病和疑难病例;⑵危重病人的诊治经验;⑶阅读国内外文献,参加学术会议受到的启发,进行技术和方法的移植研究;⑷新药,新仪器的临床应用,新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经验;⑸上级布置或招标的题目.在初步考虑拟选题目之后,应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避免题目类同,结论陈旧和不符合客观事实.在别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寻找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题目.

   1.2实验研究阶段:这包括应用国外或国内的先进手段,药物,手术方法,检测等进行临床试用,观察和随访调查,并用动物或正常人作对照试验,要求详细记录各种数据及资料,作为论证和评价成果的依据.

   1.3整理,分析资料和总结阶段:对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图表,临床分析和比较,得出显效,有效和生存率,死亡率,发病率等结论,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引证文献作对比.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及制约因素,并对病因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进行论证,包括预后的估价.最后对论文作出自我评价,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4撰写论文阶段:该详则详,该简则简,文字简练,用语准确,恰如其分,切忌浮夸和虚构.当然,在产生论文以前,每位作者必须学会文献检索,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的X2检验,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回归运算,如何选择样本大小等,努力阅读医学情报信息和文献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写出真正好的论文

   2,医学论文撰写中的常见问题

   2.1科研设计的选题与立题问题

   2.1.1标题太长,主题不突出.

   2.1.2标题与内容不符,或题目太大而内容贫乏.

   2.1.3标题单调,主题不明确关于题目要求:⑴可检索性;⑵特异;⑶明确;⑷简短.命题方法:⑴方法;⑵结论;⑶探讨.

   2.2关于把"构成比"当"率"的概念问题.在医学文献中,我们发现有些作者对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等概念混淆不清.

   2.3关于疗效的确切评价问题

   2.3.1只有观察组没有对照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医学研究结果如无适当的对照比较,就难结论.即使有了对照组,若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同样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以上可见,对照组与实验组一定在性别,年龄,病情,病期,病型,部位,疗程等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才有可比性,其结果才有科学价值.

   2.3.2病例资料经过有意无意的挑选:有些论文,对所谓"资料不全","疗程未满","未随访到"的病例剔除不计,这样所得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疗效高,因为若如此剔除,其结果的科学性必然成问题.更有甚者,对一些数据,主观臆断地以某种原因为理由加以剔除,完全失去了这次研究的意义

   2.3.3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不够.⑴无明确的客观指标,仅凭患者主诉进行考核;⑵观察,研究人员的主观偏面性;⑶考核标准过低;⑷数据未经统计学处理;⑸考核方法不够科学.统计学分析的差错.⑴对照组的设立(随机同期对照,历史性对照,不同地区或医院的对照交叉对照);⑵随机化分组(简单,区组,分);⑶盲法(非盲,双盲).

   以上资料,说明了在考核疗效时一定要注意:⑴病例资料的可比性;⑵客观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⑶考核指标要有严格的科学性(可比性,指标不能过低,不能有主观偏面性等).图表的应用问题:图表是表达研究数据,使之一目了然的最简洁方法.一般来说"图"是从"表"来的,可以使读者从图中看出一个大概趋势和实验内容.在图表应用上,可用文字表达的就尽可能不用图表,必需用的也不宜过多,一般在4幅以内.

   3,写作技巧问题

   论文要使读者喜爱就必须求"新","精","全".文字简练达到"量体裁衣"的水平,力争达到"少一句不够,多一句嫌罗嗦"的要求.一般论着字数在2500~5000字左右,摘 要在1500~2000字左右,病例报告在1000字左右.字迹要端正.简化字要规范,不用自选字及自选简化字.各种符号亦要符合规范.其他当有医学名词,药物名词,数字,统计学符号,缩略语,基金资助,着作权法等问题,一切均按国家及中华医学会规定的标准执行.计量单位请按法定计量单位书写.

   临床试验设计中一些陷阱临床试验设计中的一些陷阱随访的时间长短亦至关重要.例如,若某种制剂早期就有明显的效应,但时间较长时效疗未见增加,事件发生数渐多时早期的效应就逐渐消失,例如绝对的益处若为2.0%,指终点从8%降至6%,等于相对危险减少25%,若6个月后,绝对裨益维持在2.0%,而积累的事件率已增至16%及14%,相对危险减少,只12.5%.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一些短作用制剂的益处一般出现于滴注时段,远期随访就会降低临床试验反映益处的性能因为治疗已不能影响事件的发生. ? ??? 需要考虑的最后问题是观察的人群.一般认为最高危人群获益最大.因为他们最可能出现不良终点,所以一种做法是将选入标准限制在危险较高的病人,或至少将选入标准定得严格些,排除一些不肯定是本病的患者.与此相反,一些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采用的一种做法是较松的选入标准,排除标准少,以利征集到大的样本.这后一做法不但简化了大样本的选入,还能使试验的结果能应用于正常的临床诊疗中.它的缺点是由于选入了一些不大受益的病人,所以会将一种治疗的明显益处缩至极少.但所观察到的治疗效果很可能与"真正"治疗中一样.

   ??? 一项随机化临床试验的关键是尽量减少偏倚.已发表的一些研究资料,观察性研究可能占>90%.虽然有了先进的复杂统计学方法,这些观察性研究仍然存在着相当大量的偏倚.减少偏倚的关键在于比较对照但与治疗组的随机化临床试验.它平衡一项临床试验中的已知和未知变量.观察性研究统计时可以标化年龄,糖尿病等一些已知危险因子,但社会阶层(传统地未列为危险因子,但可能起重要作用)等未知变量,只能通过随机化的方法给予平衡.盲的分组治疗方法是消除来自研究者的偏倚的重要措施,医护人员了解分组情况,可能影响预后和终点的评估,死亡率等终点的评估虽不致受影响,但主观成份较大的终点,如顽固性心绞痛等的评估,很需要有盲的设计,如果要作亚组分析,应事先作好规定,以减少解释的偏倚.一般,解释应着重于证据的总体.

   ??? 为什么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因为随着样本的增大,生物学变异性而致的随机误差就减至最小.中等程度的疗效就可以察出.这些小的绝对差异应用于常见的的严重情况,人群大众的保健就将有大影响,表1列出每年事件发生率为15%的百万人群每年可能避免的不良事件.

   ARR等于绝对危险减少RRR等于相对危险减少NNT等于需人治疗的例数(1/ARR)

   *假设治疗年事件率为15%的100万人

   大样本减少随机误差,可以反映出有临床意义的疗效,所以样本大小的计算,亦非小事,简单的计算如下:

   本例中n等于[90×10+95×5]×1/95-90]2×10.5等于577.5

   设定2P≤0.05,90%Power.试验为2arms

   事件率很小的出入或疗效很小的出入都会大大影响样本大小的估计,要降低10%危险所需的样本要比降低30%危险大10倍,样本大小的判断虽常不够准确,较小的预试验或较小试验的荟萃分析可能有助于评估疗效.

   10-15年来,证明治疗有效的标准或条件已日趋严谨,我们只有取信于大规模的,随机化临床试验.心血管病的临床试验始于ISIS协作组开展的大规模的简单临床试验(ISIS1collaborativegroup.Lancet1986;ii57).这些临床试验的基础论点要求学者们认真设计,认真解释其结果.

   开始临床试验前须回答的问题

   一项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论文范文.试验前仔细认真的计划增加成功的把握.在构建一项临床试验的早期应考虑下述几个重要问题: (1)此问题,此疾病或此干预在人群大众健康方面是否有足够的重要意义. (2)对此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和治疗机制的了解是否足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3)是否有足够的临床-前科研资料和临床预试验研究资料,清楚明示所开展的临床试验要验证的是什么假说?并已提供安全性及疗效的初步根据?

   安全性和耐受性是个重要的问题,新制剂的剂量亦是个关键性而困难的问题.

   ??? 文献中已反映一些早期的临床试验结果无效或副作用太大,是由于没有掌握有关剂量的足够信息.此问题可以通过较小的预试验和一些病理生理的研究来回答,例如,关于ISIS-3及GUSTO试验的预后不同,曾有过很长的讨论(两者均系比较链激酶和tPA用于AMI的结果).tPA及同用的肝素的剂量不同可能影响试验的结果.GUSTO试验反映用tPA后获益较多.而先前已有报告反映它所用的剂量使梗死相关动脉的早期通畅率较高.Hirudin的两项早期的临床试验GUSTO11A和TIMI9a由于过多出血而停止,随后的一项试验用较小剂量,减少了危险,但未提示裨益是有显着性,最后在OASIS-2中定下了Hirudin的治疗方案,反映它确有明显益处而不增加危及生命的出血.PURSUIT中采用了新的方法,开始时将病人随机分入Eptifibatide的两个剂量组,并事先规定,若证明较大剂量组是安全的,则取消小剂量组,此方法既可靠而又能使研究者及时掌握情况.

   ??? 考虑了疾病和干预之后,下一个重要问题是检查的终点是什么?何时随访为宜?大的心血管病临床试验可以用死亡,MI等作为标准终点,但较小的试验,终点的选择十分重要,选用什么作为替代终点?要检查的终点与更具临床意义的终点之间是否有病理生理连系?即使已选择了临床终点,也还可能有不同的标准.例如,MI常指病人至少有下述3种特征中的2种:缺血性胸痛.ECG的演进性改变.血清心脏标志的是升高而随后降低.但检出心肌细胞坏死的敏感性增高时,上述定义可能改变.例如.PURSUIT试验中CK-MB水平升至参考范围之上时就认为是心肌梗死(NEJM1998;339:436)EPISTENT则在事先规定要评估的三种情况:小的无Q波,大的无Q波及Q波MI(LANCET1998;352:87).采用更加严格的定义的优点是可以消除一些临床无重要性的酶升高的"杂音",更容易反映出治疗效果.缺点是出现的事件较少,需要试验的规模较大.此时还应考虑的不仅是终点的选择,还要考虑医学界如何看试验的结果.如果试验得出如所预料的结果,能否有足够的说服力让医生们采用此种治疗?若结果表明该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死亡之率,改变临床传统的可能性最大,但取得死亡率这样的降低一般需要十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HTH〗用一个涵容较大的复合终点,例如总死亡数,MI或顽固性心绞痛可能以较少病人而反映出终点的明显减少.但用较"软"的较宽的终点,意义不大,因为有些医生认为疗效仅属边缘性.

   床试验的审慎评价:几个关键问题 ? 临床试验结束后,对已发表的结果的解释,要注意几个重要的问题:

   ??? 所观察的人群与我所治疗的人群或一般日常临床工作中所处理的人群是否相贴切?如果所发表的资料中,列出试验的选入标准及基线特征,可以将之与日常诊疗中所见人群相比较.这就需要及时了解对自己的病人的预后和特征.该试验是否只从较多种病人中极局限地选入其中的一个亚组?他们是否一个较高危组?他们的处理是否与我们的日常临床诊疗近似?参与临床试验的医院与我所工作的医院的类型是否相同?能将得到的干预及同时给予的其他药物是否相同?这些因素会使临床试验的结果难以应用于日常的临床工作.如果病人的特征及处理的方针有所不同,就应考虑这些不同的影响及其给各个具体病人带的可能的益处和危险.大型,简单的临床试验的优点在于它选入各种型别的病人,采用各种治疗方针,它的设计近乎"临床实际",医生能够认为试验所包括的病人与自己临床所见病人近似.

   ??? 评估一项已发表的临床试验时,还应考虑其设计问题,已如上述.试验是否很好地随机化?根据预期的危险降低比例即近期试验10-20%,样本是否够大?若一项临床试验的结果反映治疗作用无统计学显着性,它就不为人知.但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β误差,只是由于样本太小.最后,若一项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报告治疗效果有统计学的显着性,就要判断它(事前所设的诸点比较)的临床意义.

   ??? 解释临床试验时的一个主要的陷阱是在一项临床试验结束后进行的亚组分析.除非它表明出大的统计学相互作用,即检验2组间的不均一性,达到统计学的显着性,否则解释应谨慎.从生物学角度能顺理成章,说得通,对亚组的结果亦是重要的支持,亚组分析中常用"量化的相互作用","性质上的相互作用"来报告作用的类型,前者指不同亚组病人观察到裨益大小不同,有量的区别,这些区别是常见的,如所预料的,常由于病人人群原有的彼此出入所致,后者指应答的方向不同,即一组呈有益结果,另一组呈有害结果,这种相互作用不常见,常出人意外.除非统计学的差异清楚和有好的假说,一般不宜置信.

   ??? 亚组资料分析时,如果预先规定的比较结果未达到统计学的显着性,解释应小心.该试验的设计具有反映该试验所观察的总人群,针对该试验的总的问题的力度,是以此计算样本的,我们不应忘记,若比较足够,常可表现具有显着性的效应,所以强调不同亚组间的具有显着性的预后,极具吸引力.分析一项未随机化的治疗时,特别成问题,因为分入不同组的病人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不同.无论这些亚组是事先规定抑或是事后分组,这种由于未按随机化分为亚组所带来的偏倚,存在着大问题.这种观察性的分析有助于提出假说,由日后的临床试验来验证.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对照试验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红皇后假说引用文献:

[1] 论文试验方法查重标红如何修改
[2] 知网查重没有红字对照
[3] 电气试验论文题目推荐 电气试验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职文封面格式,工程师职论文格式》word下载【免费】
红皇后假说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