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文化的意蕴——《赤壁赋》和《鲁滨孙漂流记》起

主题:东西方文化差异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3

简介:关于东西方权力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东西方权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东西方权力论文范文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目录

  1. 东西方文化差异:第78期 东西方思维大分流根源

关键词:苏轼;鲁滨孙;文化;比较

苏轼和鲁滨孙,一位是论文范文名垂青史的伟大诗人,一位是世界文学人物长廊中家喻户晓的人物,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地域上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两个人物的命运却颇为相似.他们都有论文范文的抱负,对未来充满憧憬;都一度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深陷绝境;并且他们都最终顺利走出人生的低谷,迎来了灿烂的人生.曼德拉曾经说过:“人生的辉煌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的再度升起.”他们以大无畏的勇气,以超然物外的智慧,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收获了厚实的人生.他们无与伦比的奋斗精神及对逆境的独特看法,对高中学子富有励志教育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特立独行的个性,闪耀着东西方文化的光芒.通过他们,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东西方文化不同的特质.

东西方文化差异:第78期 东西方思维大分流根源

一、职业选择凸显东西方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

逐利是人的天性.自从有了商业,人们开始狂热地追求金钱;伴随国家的出现,人们对权力展开了角逐.在法制不健全的社会里,权力与财富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当权者控制、分配社会资源,可以聚敛财富;财富拥有者可以用金钱腐蚀权力,分享权力.苏轼追求权力,鲁滨孙追求财富,反映了东西方社会对权力和财富的不同态度.

苏轼把从政作为个人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他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通过了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由于官场倾轧,新派与旧派之间激烈斗争,苏轼沦为官场斗争的牺牲品.“乌台诗案”,差点让苏轼身死异乡.苏轼出狱后,被发配到黄州.在流放期间,他对权力的追求初衷不改.前后两篇《赤壁赋》,是苏轼在黄州时期两次舟游赤壁时所写.在《前赤壁赋》中他在追寻生命的永恒价值.如何在短暂而充满风险的生命中追寻生命的永恒价值?他似乎看透红尘,曾经叱咤风云的曹操、周公瑾“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托遗响于悲风”.一个“哀”字,一个“悲”字,折射出他恶劣的心境,他在变化无常的仕途中,曾经一度迷失了自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看似很超脱,但是这种超脱是暂时的.他寄情于山水、诗赋,暂时忘却了官场失意给心灵带来的伤痛.论文范文场风云突变,他再次获得施展自己政治才华的机会时,大量的应酬诗充斥诗集,一种漂泊后稍事安定的自满自足的心情常有流露.他因仕途顺意而心情愉悦,因仕途受挫而悲意浓烈,这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的心路历程.

为什么苏轼会选择入仕这条道路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路径呢?这与我国传统社会里权力的独特价值密切相关.自秦汉以来,我国专制主义论文范文集权制度不断强化,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官吏,掌握着社会资源的支配权,潜在的收益非常巨大.为了防范崇尚自由平等的商人阶层威胁统治,封建政府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封建政府重视农业,这是因为农民是封建义务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政权的长治久安.重视农业,但是农民却非常贫困,这是不争的事实.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财产安全在封建社会得不到有效保护.汉武帝时期的告缗令,让富商大贾顷刻间灰飞烟灭;再加之社会治安环境恶劣,商旅安全也是困扰工商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在士农工商四个社会等级中,唯有入仕一途才能获得风险较小的巨额财富,也唯有入仕一途才能享有较高

的社会地位,并实现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

抱负.

而笛福笔下的鲁滨孙则不同,驱使他随帆船驶向充满凶险未知旅程的唯一动因,那就是一夜暴富.“那种邪恶的力量驱使我离家出走:我年少无知,论文范文,妄想发财”.在资本主义蒸蒸日上的英国,金钱的价值更加为人们所看重.莎士比亚很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金子?贵重的、闪光的、黄澄澄的金子?不,是神呦!它能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邪恶变成善良,衰老变成年少,怯懦变成英勇,卑贱变成崇高.它能使懒惰变得可爱,偷窃变得光彩.让窃贼高居元老院,声势显赫,受人跪拜.它给人老珠黄的寡妇领来求婚者,使那疮口流脓、被人厌恶地赶出病院的女人恢复五月香花一般的青春,能使冰炭一般难容的人亲密起来,强使他们彼此接吻!啊,你这心灵的试金石!”

鲁滨孙出生于1632年,时值新航路开辟一个多世纪,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商业革命,为充满冒险精神的人们攫取巨额财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事实也是如此,鲁滨孙18岁时迎来人生的首航,经历暴风雨的洗礼,他以40英镑的资本,购买玻璃球之类的小玩意儿,到非洲西海岸做生意,赚取了300英镑,是成本的7.5倍.第二单生意是他流落到巴西,买了一个种植园,托一个船长从欧洲带了一些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他把其中的一部分以原价四倍的论文范文卖掉.正当种植园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又再次嗅到了商机.由于西班牙垄断了黑奴贸易,导致黑奴论文范文畸高,论文范文黑奴可能获得的利润让原本在种植园上坐享其利、拥有可以期望的美好未来的鲁滨孙激动不已,他稍作犹豫,就做出了让他一辈子后悔的决定.一夜暴富是鲁滨孙的人生信条.出身中产阶级的鲁滨孙之所以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命运交付于未知风险的大海,除过海上贸易能够快速积聚财富以外,还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处于新航路的中心线上,海外贸易兴盛.英国统治者采取重商主义政策,为海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政治上的支持.1651年克伦威尔政府《航海条例》的出台,沉重打击了执世界贸易牛耳的荷兰,更是为英国的海外贸论文范文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长期的商业活动所生发出来的契约精神,更是维系海外贸易健康发展的关键.鲁滨孙曾把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中的100英镑存在船长妻子那里,船长死后,她妥善保管鲁滨孙的财产,直到30年后再见到鲁滨孙,她讲究诚信的人格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英国人心里根深蒂固.鲁滨孙在去非洲从事黑奴贸易之前,他认真地处分了自己的财产.一旦他在航行中遇难,曾经对他有救命之恩的船长作为他种植园和财产的全权继承人,一半财产归船长,另一半寄到他在英国的家里.虽然后来鲁滨孙失踪长达20余年,但是他还是根据以前的约定取回了自己的财产.一瞬间,鲁滨孙又成为坐拥5000英镑的富翁,并且在巴西拥有一份不小的产业.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个人私人合法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鲁滨孙的创富热情被压抑而不再富有冒险精神.

在东西方文化中,权力和金钱的价值是不同的.苏轼和鲁滨孙不同的职业选择,反映了东西方不同时代人们迥异的价值观念.

二、劫难中的心灵救赎凸显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质

身处逆境,我们如何安顿自己的灵魂?在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我们如何弥合鸿沟?苏轼置之死地,他是如何度过重重危机?流放期间,他用什么来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鲁滨孙孑身一人,深陷孤岛,在呼论文范文不应、喊地地不灵的困顿中,他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遭遇,又是如何以超乎寻常的坚韧与无与伦比的勇气重新叩开生命之门,而再次彰显生命的华彩?唯一的答案就是东西方独特的文化给他们提供了克服艰难险阻的精神食粮!

苏轼因才见用,因党争而下狱.“乌台诗案”平息后,苏轼被贬到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人身不自由,且不能参与政事.对于一个封建社会的儒士来说,入仕是唯一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惨遭如此重大的变故,苏轼如何平息心理上的落差,保持身心健康呢?《赤壁赋》记录了他调适自己内心纠结的心路历程.明月清风、良辰美酒、江水平静如画,美好的景色让他暂时忘却了心中的烦恼.但是赤壁的历史往事不经意间就轻易地击碎了他轻松恬适的心情,他浮想联翩,那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如过眼烟云,在历史长河的涤荡下,只残留下一鳞半爪的记忆.想想自己小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不觉悲从心来.但是,另一个自我马上出现,纠正他思想的偏差.天地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月有阴晴圆缺,滔滔江水一刻不停地奔向大海.但是月儿缺了又圆,圆了又缺,周而复始,变化中存在着永恒;江水东逝,一刻也不停息,自有规律支配.顺应时势,享受这宜人美景,听着美妙绝伦的风声,看着如画的江山,这未尝不是一种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种顺其自然的道家哲学观和“随缘自适、与世无争”的佛教哲学为苏轼抚平心灵创伤、战胜消极思想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于是,消极的自我在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自由切换中复归于平静,淡定、平静、喜悦的情绪又主宰了他的心灵.

严酷的暴风雨击沉了航船,鲁滨孙非常幸运地存活下来并成功登上荒岛.孤独与恐惧袭来,鲁滨孙感到沮丧与无助.多少次,他很难接受这种命运安排,他一想到要孤苦伶仃,在凄凉中了却余生,眼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他问苍天,为什么要作践自己所创造的生灵?为什么让他如此孤立无援?但是他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认知,不断安慰自己,自己活着已经够幸运的了,并且自己从沉船上获得不少有用的东西,这些资源够自己使用.但是,仅靠自己的心理调节还是远远不够的.他虽然是基督教徒,但是对上帝的信仰并不虔诚,直到他患上疟疾,发着高烧,无法入睡,他感到死神的降临,他才第一次祈祷上帝.他终于从大病中挺过来了,他把自己的再生看作上帝的恩赐,从此,他真正地信奉上帝,他从虔诚的宗教信仰中获得克服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力量.他时不时地会陷入精神崩溃的边缘,他一想到被困到荒无人烟的荒漠,茫茫大海就像监牢一样使他永无出头之日时,他会扭扯双手,像小孩一样的大哭,或者长吁短叹,两眼死死盯着地面,一两个小时一动不动.每当他陷入这种无助、癫狂的状态,他会认真阅读《圣经》,并把读到的话与自己的境遇相联系,从中得到安慰.一天早晨,他心情十分低落,当他看到了《圣经》上的这句话“我绝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他立刻觉得这话是对他说的,于是他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励,重新燃起活下去的坚定信心.对上帝的信仰,使得他能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存活下来,并获得了重返家园的机会.

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信仰给处于困境中的苏轼和鲁滨孙提供了精神支柱,抚平了他们内心的创伤、愉悦了他们受伤的心灵,给从云端坠落下来的苏轼和鲁滨孙重新升起的机会,而传统文化和基督教信仰的价值也在生命个体的顽强与坚持下获得了进一步彰显,分别体现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丹尼尔·笛福.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鲁滨孙漂流记.金长蔚,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07.

[2]张明华.一处景观 两样情怀:苏轼《赤壁赋》与《后赤壁赋》比较阅读.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6(01).

[3]马晗敏.寄情山水 抒发胸臆:试析《前赤壁赋》中苏轼对人生的思考.甘肃教育,2012(05).

[4]向勇光.清风明月,情景共适:浅析苏轼之《赤壁赋》.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9).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二高级中学)

总结:本文关于东西方权力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东西方文化差异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文化差异论文选题 文化差异毕业论文题目怎样定
[2] 中西方文化差异相关论文选题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标题怎么定
[3] 新颖的中外文化差异论文题目 中外文化差异毕业论文题目怎样定
《文化的意蕴——《赤壁赋》和《鲁滨孙漂流记》起》word下载【免费】
东西方文化差异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