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计算机论文免费下载人教版,计算机论文免费下载高中

主题:微软中国研究院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5

简介:关于微软研究院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微软研究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微软研究院论文范文

   微软的"梦工场"

   微软亚洲研究院 着

   2017年10月

  

   目录:

   中文序言 5

   英文序言 7

   文化篇 9

   "MSRA"的n种含义 10

   通向微软之路 13

   向盖茨作汇报 18

   "另类"高级副总裁 24

   研究的趣味 29

   成长的过程 33

   我是怎么进入微软的 37

   父辈的宏愿 46

   驽马的自白 52

   去,就是这个地方了! 56

   在MSRA"遭遇"论文范文 60

   在微软栽种未来 65

   我的微软12年 72

   在微软最愉快的四年 81

   你的工作就是最好的面试 87

   迟早要回来一趟 90

   珍藏的记忆 96

   人才篇 100

   我不是神童 101

   从不做清华第三种人到在读女博士 105

   天下第一铭 109

   经历微软 113

   心路@MSRA 119

   小径分岔的花园——我的选择 123

   从养兔能手到工程专家 130

   缘自微软技术俱乐部 135

   东游记 140

   舞之奇迹 143

   掌控自己的兴趣 149

   状元女 154

   为实习生打工的"馒头" 157

   "骨灰级"实习生的见证 162

   亮出你的Idea 167

   向着标杆竭力追求 172

   北京印象 176

   打造中国科研的"奥运军团" 180

   技术篇 187

   面包记 188

   "木兰"妈妈 193

   TechFest:我们的技术节 198

   微软对联背后的故事 204

   找到属于自己的关键词 213

   发掘硬件加速的潜力 218

   大侠是怎样练成的 223

   歌曲大搜索之哼哼也可以 230

   研究院"&"的故事 236

   "掌上"视频拉近你我的距离 242

   超越极限 248

   让语音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 251

   奥格斯堡双奖奇遇 255

   如何做一流的研究 259

   往返于R & D之间 263

   感受研究的愉悦 266

   后记 271

   附录 273

   中文序言

   在中国创新

   微软公司在1991年成立了微软研究院,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投资于拓展知识创造新技术"前人所不"的基础研究的重要.是最早认识到中国和亚洲的研发潜力的全球性企业之一.1997年访期间,访问对我们1998年在北京成立基础研究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的超出了我在创立的头几年就已经为的技术知识和产品储备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大,亚太地区的顶尖研究员,并成为大家所熟知的微软亚洲研究院.过去10年间,她功勋卓着,已经成为微软在美国本土以外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今天,微软亚洲研究院在洪小文博士的带领下继续为微软公司乃至整个计算机产业做出重要贡献.每当业内聚集在一起讨论当前面临的艰难挑战时,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宣布.在最重要的产品中Windows Vista,Office 2007,Xbox 360,大家都能发现的关键性创新.微软亚洲研究院及其创立者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了整个公司.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两位前院长——沈向洋博士张亚勤博士在微软微软亚洲研究院给整整一代计算机研究者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通过与本地研究机构和大学密切合作,研究院提升了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了数以千计的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一家全球性企业,成功取决于世界各地人才.这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建造一了不起的研究,让全中国乃至全亚洲最聪明的人济济一堂.提供微软所独有的专业技能,理念和资源,专心致志地的突破和发现正是由于们的努力和鼓舞,我们才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此机会,我衷心地感谢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各,同仁和伙伴.祝贺10年来的出色工作.未来十年,我盼望继续见证们的创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Preface

   Innovating in China

   We launched Microsoft Research back in 1991 because we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investing in work to expand the boundaries of our knowledge and create new technologies that acplish things that weren't possible before.

   Later I mentioned to then Microsoft CTO Nathan Myhrvold that it might be a good idea to expand our fundamental research layout – not only in Redmond but in emerging markets as well, like Europe and Asia, where I knew there was great potential for innovation 等 where we could set up R&D teams, discover talented minds, and train human resources.

   We were one of the first global panies to recognize China and Asia's R&D potential. When I visited China in 1997, 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talent, the enthusia论文范文, and the creativity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 met. That trip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our decision to establish a fundamental research lab in Beijing in 1998.

   The Research lab in Beijing exceeded even my own high expectations by making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our technical knowledge and products within its first few years of existence. As a result, the lab expanded to include the 论文范文 researchers from the entire Asia Pacific region, and is now known as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It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things in the past 10 years and it is now our largest research lab outside of the U.S.

   Led today by Dr. Hsiao-Wuen Hon,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Microsoft and the puting industry. At conferences where researchers gather to discuss the difficult challenges in our industry, researchers from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are announcing and publishing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many of our most important products, from Windows Vista, to Office 2007 and Xbox 360, you'll find key innovations that were developed here in this lab.

   The impact of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and the people who helped build it extends across the pany. Today, two former managing directors of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Dr. Ya-Qin Zhang and Dr. Harry Shum, are running some of Microsoft's most important groups—our technical teams in Search and in Microsoft China.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has also had an important positive impact on an entire generation of researchers in puter science. By working closely with local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universities to advance the state of puter science research, the lab has helped train thousands of young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from across the region.

   Microsoft is a global pany and our success depends upon our ability to attract the best talent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at's the basic idea behind Microsoft Research Asia—to create a great research lab where we can bring together the very brightest people from across China and Asia. We then provide them with the expertise, the ideas, and the resources that only Microsoft can offer, so they can focus on a new generation of breakthroughs and discoveries. Because of your hard work and inspiration, this approach has been even more succes论文范文ul than we could h论文范文e hoped.

   To my friends, colleagues, and partners at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I want to extend my thanks for your incredible contributions. Congratulations for 10 years of great work. 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how the innovations you will deliver in the next decade will continue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Bill Gates

   文化篇

   微软并没有总结她的企业文化并告之以世人.比尔·盖茨也只不过不痛不痒地说:"在微软,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研究院作为微软的小环境既继承了微软的总体风格,又有自己的特点等

   ——摘自林宙辰《"MSRA"的n种含义》 "MSRA"的n种含义

   作者:林宙辰

   作为研究院的少数几个老员工,我相信,能对"MSRA"这四个字母提供多少种不同的解释是能够体现员工对研究院的了解程度的.

   新来的员工估计只知道"MSRA"是"Microoft Research Asia"的简拼.这当然是最的解释了."Microsoft Research Asia"在2002年以前叫"Microsoft Research China",由于和"Microsoft Research Cambridge"的简拼相同,一度采用"MSRCN"作为简拼.不过200年升格后,就走出了"避讳"的阴影.而工龄在五年以上的员工才会知道"MSRA"还可以解释成"Microoft Red Army".

   这是从2003年青岛offsite上叫开的.当时所有员工都要做野外拓展,以加强员工间相了解和增进合作意识.员工分成八个组,每个组起一个代号.我是我所在组的组长,我的组的服色是墨绿色,受"野外拓展"的启发,取"野战排"为代号.而Harry所在组的代号是"微软红军",显然是受了他们的服色红色的启发.他们很是为这个代号洋洋得意,见人就吹嘘他们的组英勇顽强,肯定能拿冠军,结果拿了个第三.不过Harry因为"微软红军"的名字意气风发,他显然是把整个研究院都看成"微软红军"了.有此滥觞,随着研究院的影响日益扩大,"MSRA"后来就变成了"Microoft Research Army"的简拼,2004年甚至设计了"微软军团"的臂章(见图),彰显研究院在计算机研究方面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Harry也经常跟人开玩笑:"MSRA stands for Microsoft Research Army."这个解释见诸各大媒体,为许多人耳熟能详.

  

   但是这里我想重点提的却是另外一个更为深刻的解释,它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微软经常被外界批评为"缺少企业文化".的确,微软并没有总结她的企业文化并告之以世人.也只不过不痛不痒地说:"在微软,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研究院作为微软的小环境既继承了微软的总体风格,又有自己的特点.下面我就讲一个故事.

   话说2006年9月初,我陪同Harry访问了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几所高校.连日奔波,总算访问结束了,Harry很高兴,就拉我和文继荣去吃夜宵放松放松.等到鸡汤,豆皮,热干面下肚,大家开始眼饧耳热,话也渐渐多起来.因为我们这次带了自然语言组开发的对联系统去各大学演示,演讲时经常使用各大学的校训来做上下联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自然就聊到是否也给研究院弄个"院训".虽然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这几个大学的校训无非是"严谨","博学","求实"之类,所以前两个"院训"就被定为"谦虚","谨慎".此乃发自研究院创办和发展不易,我们只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保持危机,才能继续光大之感慨.显然,仅这两个"院训"是不够的,但是继续罗列"创新","笃行"之类的又嫌落入俗套,这时我们的恶作剧心理又开始.Harry首先把他平常挂在嘴边的"纯朴"加上,这是他评论某人idea很思想很时的词语.他一说:"你真是太纯朴了!"被评论的人就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在表扬还是在揶揄,大家在哈哈一笑中就过去了.出于我们这几天对对联落下的后遗症,我们还需要再加一个和纯朴能匹配的词."厚道"虽然也是Harry的口头禅("嗨!做人要厚~~~道!"),可惜和做好像没什么关系.好在我也玩过对联系统,曾输入过一些垃圾,看它会输出什么垃圾朦胧记得它对的是"愚钝",结果Harry对这个建议甚是赞赏,因为它秉承了前面锋芒内敛的要旨,而且做应用也的确需要有不追求技巧和蒙着头一条道跑到黑的精神.于是,三人笑嘻嘻地把"谦虚","谨慎","愚钝","纯朴"来回念叨了几遍,都觉得很满意:研究院的"院训"就这么定下来了.意犹未尽之际,我建议:既然"MSRA"刚好也是四个字母,可否想四个对应的英文词语,使得英文"院训"的简拼刚好就是"MSRA"?"谦虚"很容易找到对应的英文词语:Modest剩下的三个词我们搜肠刮肚鼓捣了半天也没找到,不过我们相信一定会有的.酒足饭饱,我们才施施然回去了.作为好事者,我后来查了一下金山词霸,还真的找到了另外三个英文词语:Scrupulous, Rockbound, Artless——都不是常用词,难怪我们诸葛亮在一起也想不出来.

   因此, MSRA还是我们的英文"院训"简拼.虽然"愚钝"和"纯朴"是我们搞怪弄出来的,细想之下其中却是蕴含了做研究的深刻道理.尤其是做应用的,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原则已经深入人心,我们提出"愚钝"和"纯朴"作为"院训"又有什么不合适的呢?林宙辰微软亚洲研究院视觉计算组研究员.他2000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现在是北京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也是中科院计算所的客座研究员和IEEE的高级会员.他的研究理念遵从Vladimir N. Vapnik的名言"Nothing is more practical than a good theory."平时喜出怪论,思想言谈经常荒诞不经.作者: 郑宇

   三年前,和其他毕业生一样,怀揣一份简历,我开始为自己的工作寻觅,奔波.经历了严格的面试,漫长的等待和慎重的选择,我有幸成为微软的一名员工.

   虽然良好的积累为自己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当时应聘微软的经历却并不轻松.研究院极高的门槛,以及自己研究方向与工作职位不一致等问题,还是为这段通向微软之路赋予了几分忐忑和艰辛,并使其变得更加耐人寻味.

   三年后,当我在令人羡慕的工作环境里不断体会着成长的快乐时,我不仅更加确信当初选择的正确性,也对微软的用人之道和研究院的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面试

   面试只是一种个人潜能的发掘过程,最终结果取决于自身的能力,而不在于面试技巧.

   在研究院工作两年多了,当初入职面试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让我时常反思和寻味.虽然在车轮战般的测试和考核中,每轮都有让我难忘的事情,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跟马维英博士(我现在的经理)在最后一轮的交流.

   那是2005年11月底的一个清晨,在希格玛大厦5层的一个办公里,我见到了维英.维英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和善里透着干练的IT精英,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学者的儒雅和管理者的果断.

   当时,我被问到很多非常尖锐的问题,但对问题"你毕业的院校并不是特别好,你自己怎么看待?"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其实我很爱自己的母校,并不乐意别人这样来评价我的学校.但我知道,维英提问的用意并不是要诋毁我的学校,更看重的是我个人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

   也许这是我回答得最令自己满意的一个问题,因此至今仍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答案.希望以下回答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开有过相同境遇的同学的一些心结.

   "首先,当前是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互联网和各种知识数据库的发展,已经渐渐打破了高校围墙的束缚.无论身在世界的何处,只要你是一个渴望知识并努力学习的人,你都能获得足够的信息资源.不论是各种网络数据库还是国际会议,都为你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发展平台.第二,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利有弊.虽然未能进入顶尖学府,但我却能从身边的同学中脱颖而出,不仅获得了老师的器重和信任,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在树立了自信心的同时,也培养了很强的沟通能力和组织才能.另一方面,正因为知道自己的学校并不如世界顶尖大学,所以,在大学期间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这种忧患意识也成为我努力拼搏的动力之一.只要你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可以最大化优势条件,并将克服弊端转化为动力.其三,出众的高中教育和良好的家庭氛围,让我具备了冲击中国任何一所高校的实力.高考的发挥失常虽然可以短暂改变我受教育的路线,却不能改变我追求理想的目标.其四,虽然学校在计算机领域的排名并不高,但百年老校严谨治学的氛围和奋发拼搏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同时,我也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导师,他对我的言传身教促进了我的快速成长.而实验室论文范文的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都为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听完这样的回答,维英不断的点着头,脸上隐约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笑容.此后,还回答了很多问题,但都是关于人生,理想和价值观.整个面试过程可以用平缓中暗藏玄机,柔和中渗透着积极来形容.

   入职后,自己接触到微软的面试策略,并开始面试他人.我深深地意识到,考官关心的并不是答案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面试者如何去思考问题和陈述观点.面试只是一种个人潜能的发掘过程,最终结果取决于自身的能力,而不在于面试技巧.这种能力源于长期的积累和培养,而不是依靠面试过程中的创造性表现.

   选择

   如果你不从当前的山顶上走下来,又怎么会有攀登另一座高峰的机会呢.

   三个星期后,我接到了研究院的入职邀请函.期盼的内心如释重负,激动的心情一时难于表达.但兴奋过后,我很快又陷入了艰难的选择过程.这个选择不仅是工作单位的挑选,也是今后发展道路的抉择.

   过去的五年里,自己在移动通信和信息安全领域已建立起较为深厚的研究基础,取得的成就让我对已经熟悉的领域依依不舍.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我将从事一个全新的方向——互联网搜索与挖掘.这不但要求我放弃现有的成果,也意味着自己在之后的几年里将承担失败的风险和从零开始的压力.而此时,另外几家优秀的外企研究机构也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其与我所学专业完全吻合的工作职位和几乎相同的待遇,让我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加难于决断.

   一边是平坦大路,水到渠成.而另一边却确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一向目标明确的我,也不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而以下的两件事情让我最终作出了加入微软的决定.

   当时学校里有位非常知名的教授.在他七十岁生日的那天,他用锯齿波生动的描述了自己近五十年的学术生涯.他曾经先后2次舍弃自己已经取得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方向,转而投身一个更大的难题,从头开始.而每次放弃之后,他都获得了更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一生就像一个震荡的锯齿波一样,借助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不断上行.相对于这位老教授几十年的投入,我这短短的五年又有什么不可以舍弃的呢.

   另一件事,源于朋友送给我的一本书《成长比成功更重要》.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研究院很多员工的个人事迹.我发现研究院里不仅有心理学和美术背景的同事,更有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毕业的员工.凭着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他们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不仅印证了微软的不以出处论英雄的用人策略,也打消了自己对专业问题的担忧.

   最后,我被研究院天才的研究团队和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深深吸引,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已有的学术成果和研究基础,在研究院这个平台上一切从零开始.

   后来,我渐渐明白,事之间本来就有联系,不同的研究领域背后往往蕴藏着相同的研究方法,而不同的研究背景往往能让你在新的领域里获得更有创意的灵感.人生总是要经历变化,只有具备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能让你在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上从容应对各种难题.墨守以前的方向或许也能取得成功,但却失去了挑战自我并在奋斗中成长的经历和快乐.

   人生就像不断的攀登,在上山和下山的过程中不断起伏.每个人都希望能一直向上,并攀登到最高的山峰.但是如果你不从当前的山顶上走下来,又怎么会有攀登另一座高峰的机会呢.

   适应

   因为有足够的成长时间和发展空间,我们虽有紧迫感,但是很快乐.

   考虑到众多的困难因素,入职之初,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等待着那种集千斤重担于一身的压力.但无论是弹性化的工作制度,还是各种培训和团队活动,都让我很难寻觅到那种背着大山前行的感觉.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每个员工可以根据个人兴趣拟定来年的工作计划,而考核业绩的标准就是当初自己制定的目标.

   记得刚入职的时候,维英曾经告诉过我,"我不期望你立刻就能给公司作出贡献.你可以用6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来武装自己,从而走出一条成功的职业道路".

   自那天起,我便开始自学相关专业知识,并经常跟谢幸博士一起组织学生研读相关文献.研究院举办的各种学术交流和讲座,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着名学者和技术前沿.虽然,我们有时也会加班到很晚,但是这是一种自发工作的快乐,更是一种充满成就感的历练.

   在这里我获得了足够的成长时间和发展空间.我不仅有充足的时间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也有足够的自由去探索自己的想法.因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干劲十足,积极主动.因为大家都心怀远大抱负,所以人人力争上游,不甘落后.因为有优秀的研究团队,所以能不断激发灵感,并获得更为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各种细致入微的培训,我不仅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也掌握了高效工作的技能.

   凭借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同事的大力支持,我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并在目前的领域逐渐变得活跃起来.我不仅在一列高水平会议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也多次在国际会议上担当程序委员会委员.

   2007年底,我的论文被"互联网大会(WWW)"接收.作为互联网领域最高级别的盛会,该会议在工业界和学术界都享有盛誉,其严格的论文审核机制和极低的录用比例,让该会议成为了互联网领域最高水平和最新科研成果的发布平台.为此,我第一次收到了来自各部门经理和院长的集体祝贺.

   2017年初,由我主持的项目GeoLife在微软技术上受到了外界媒体和内部员工的广泛关注,获得的论文范文数名列亚洲区第一名.在这次盛会上,我先后接受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和国内的近二十家媒体的采访.其中,不乏像西雅图时报,英国的BBC和卫报,以及中国科技日报,中国计算机报等权威的媒体机构.事后,一些报纸甚至夸张的把GeoLife列为2017年微软十大新技术之一.那天,一些副总裁也临时改变了自己的巡视线路,特地来到我的展台前听我讲解自己的项目.

   2017年5月,代表研究院的新生力量,我受邀前往首尔参加韩国创新日.我们的技术引起了韩国媒体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我也有了近距离接触盖茨先生的机会.2017年11月,我将再次前往首尔,在那里举办的UbiComp国际会上宣讲我的研究成果.

   短短半年时间,两次受邀走访韩国,一次前往美国.在众多国外媒体前,在众多高水平国际会议上,宣讲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一切在两年前都难以想象.

   一篇篇高质量的论文,一个个新颖的专利,一次次及时地报道都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作上的表现和成效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影响力,也为我换来了多次向微软全球副总裁直接汇报工作的机会.

   三年前,面对艰难的选择,心中忐忑不安.三年后,面对取得的成绩,我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自豪.两年前,一切从零开始,心怀期待;两年后,面对国,内外学者和新闻媒体,心中充满自信和论文范文.通过自己通向微软的道路,我不仅体会到了微软的选人策略和人才培养机制,也深刻认识到了研究院的创新氛围.郑宇,2006年西南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的博士学位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现任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组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基于地理位置的搜索和服务,以及时空数据挖掘和索引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他个人爱好各种文,体活动,曾担任西南交通大学校舞蹈队队长和体育舞蹈协会会长.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并喜爱挑战自身不足.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第一次工作汇报是在1999年10月,也就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的第二个年头.当时我正与同事们着手研究院的一个跨各研究小组(包括用户界面,语音,自然语言和开发)的合作研究工作——论文范文中文输入法的研究.这项工作的初衷是为了通过这个项目训练新加入研究院的员工.这一工作有幸成为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第一次向盖茨汇报工作的内容.当我们演示到如何用垂直滚动窗口选择候选汉字时,盖茨露出了他特有的孩子般的笑,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微软董事会会议室见到这种盖茨特有的微笑.汇报中我发现盖茨对中文五笔输入法已有相当的认识,很让我意外.

   次年(2000年)三月,在微软研究院第一届技术节(TechFest)上,盖茨来到我的展台,饶有兴趣地仔细看了我们用相同的技术来改进日文输入法,不知是谁拍下了这一幕,也就有了我和盖茨的第一张合影.他在一次评审Office组的工作时,还专门向微软日本研发团队介绍了我们的工作情况.之后在日本的研发团队第一次访问研究院的时候,我也为此专门访问了日本的Chofu(微软日本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并最终促成了研究院与日本的同事在相关项目上的合作.我们和在日本的同事至今还保持着合作关系,另有一项新技术很可能会出现在2017年下半年发布的日文产品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们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我的研究组向他汇报的内容很快就变得丰富起来,其中包括了我们后来研究的几项重要技术,如数字墨水,数字万能笔,数字广告技术以及我们目前仍在进行的大规模数据处理等研究项目.几乎每一次向盖茨汇报后,都有一些让人难忘的事发生.

   我记得在一次数字墨水技术的汇报时,我们也邀请了当时正在筹建微软平板电脑部门的资深副总裁Alex Loeb一起参加.当我们演示如何对手写的文字和图形进行自动切分和处理时,盖茨看到了这一技术对用户的意义,马上转身问坐在身后的Alex Loeb能否在Tablet PC发布时采用这项技术.当他知道研究院和Alex Loeb的团队已开始讨论如何将该技术用在第一版的Tablet PC时,表现得非常高兴.当微软首次在全球发布Tablet PC时,Alex Lobe给全公司的员工发了邮件,专门感谢了Windows部门,Office部门和微软中国研究对Tablet PC研发的贡献.Alex Loeb也邀请我和她一起出席Tablet PC在中国的发布会,并由我专门介绍了相关技术.我最近读过香港一位大学教授有关在中国跨国企业研发的研究文章,他在文中就将数字墨水技术作为企业研究院的一个成功研究案例进行了分析.

   我们研究的数字笔是一支能够在纸面文档上进行修改,并将修改结果同步回归文档电子版的神奇之笔.开始时工作极其艰辛.当我在2000年第一次给盖茨看我们的数字笔设计时,他拿着那支既不能写字,也不能通电的所谓的"笔",足足问了十分钟的问题.一年以后,我们又向盖茨做了一次汇报,展示了能在普通打印文稿上作标注和书写的数字笔.当看到我们把打印出的文稿揉成一团,展开后还能继续用数字笔书写时,盖茨又露出他特有的孩子般的笑容.会后,他写邮件给Office,hardware,Tablet PC等组,希望能一起探讨这一技术的长期前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健康领域.2004年5月,着名的MIT《技术评论》杂志将其称为"微软的魔笔",并作为封面文章介绍.

   (王坚组发明出的Upen系列大家族)

   在盖茨的要求下,公司在美国新建了一个数字笔的产品部门,并在微软亚洲工程院建立了一个软件研发团队.由于市场的原因,数字笔还没有成为一个产品,但我们每次向盖茨汇报工作时,公司内部很多高层都会向我们提供他们的意见和反馈,并与我们分享他们对于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的看法,这都让我们获益匪浅,我也学到了在任何地方都很难学到的东西.更多的人也成为了我的好朋友.

  

   有时,我们也会从盖茨那里得到一些非正式的意见和反馈,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帮助,对推动我们的研究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四年前,我的研究小组专门为盖茨的思考周(Think Week)编写了一个软件,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可以帮助他快速阅读公司员工的数百篇技术文章并撰写点评,我们把它称为思想探索者(Thought Explorer).该软件的核心思想与大规模数据处理和挖掘相关.盖茨很喜欢这个软件,并把它推荐给微软其他高层使用,因为他知道更多人可以从中得到帮助.有一次,当他得知我和我的部分同事正好在美国总部时,特地抽出了半个小时与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讨论以及分享了他个人的体验,其中还谈到了能否把该软件让成千上万的用户使用.

   与盖茨的这些讨论和相关的工作,让我看清楚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不过它的目标不只是指向人机交互,而是瞄准了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海量型数据处理.我们在数字广告平台的研究也为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的一个美国同事给这个项目取了一个非常中国化的名字:丝绸项目(SILK Project).值得高兴的是我们有关的研究已对微软相关产品或产品开发产生了影响,例如有关SQM数据的大规模处理,微软的几十个产品都不同程度从我们的工作中受益,其中包括Office 2007的开发以及今年4月刚刚更新的微软拼音输入法.

   2007年的下半年,我收到了一封来自一位美国同事的电子邮件,他曾担任过一个部门的总经理,信中只有一句话"盖茨把你列为有关SQM问题必须拜见的人物".十天以后与这位同事见面后才知道,那是盖茨和Ray Ozzie(雷·奥兹)一起评审一个产品部门的新产品,在谈到有关问题时盖茨特意指出应该与我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也是在收到这封邮件十天之后的2007年10月,我的研究小组向盖茨作了最后一次汇报,汇报的内容就是有关SQM数据的大规模处理.

   同样让人骄傲的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央视国际在2017年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也许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央视国际的汪文彬先生就是在美国访问了盖茨本人后,回到北京就和我认真地讨论筹建这个联合实验室.我们在大规模数据处理项目上的一些相关技术将帮助央视国际在互联网上播出2017北京奥运会的各项赛事,也算是了结了我藏在心里多年的奥运情结.

   有意思的是,盖茨与我们研究组的频繁接触,也引来了我在微软总部的朋友的"抱怨",他们甚至带着羡慕的口气说:"我们虽在总部工作,却也没有这么多与盖茨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实际上,不仅仅是我负责的研究组,任何一个现在或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的人对于盖茨的这些帮助可能都不会感到陌生,这也称得上是研究院的一大先天优势.在这个环境中,不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研究,做什么样的事情,我们都可以接触到公司内部许许多多不同的人,并从他们那里得到超乎想象的支持和帮助.

   2017年6月,也就是微软公司2017财年即将迎来尾声的时刻,比尔·盖茨正式宣布退休.我们向盖茨做汇报也不得不划上一个句号,直接向这位曾经给予过我们最大帮助的业界巨人求教的机会也会变得非常少.6月27日,盖茨在微软工作的最后一天,当他得知我的研究小组和产品部门共同合作,在下一版的Windows中大幅度地提高了中文,日文和韩文手写识别率时,他在邮件中写道: "This is fantastic to see. It does make me feel good on my last day! Microsoft is mitted to making the tablet mainstream and this excellent work will make a big big difference." "We need to make a special push in these countries since the pen is particularly valuable there I believe. (?这简直太棒了.它令我在微软的最后一天感觉非常好!微软一直致力于把手写输入变成主流应用,而这项出色的研究将对手写输入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们特别要在这几个国家里推广,因为我相信输入笔在这些地方格外有价值)"

   谢谢你,盖茨!

   作者介绍:

   王坚,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用户界面,大规模分布数据及信息处理以及在线广告等方面的研究.有关的数字墨水技术已经应用在了Tablet PC,OneNote 2003,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2005以及前不久刚发布的Windows Vista等产品中.有关分布式数据处理的工作也用于了Office 2007的开发.在1999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之前,王坚博士曾为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心理学系主任.王坚博士毕业于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并获工学博士学位.相信盖茨说过的一句话:"只要执着就能做了不起的事(Only through focus can you do world-class things, no matter how capable you are)!"——引自美国《财富》杂志2002年7月8日刊登的对盖茨的采访.

   "另类"高级副总裁

   金俊

   美国职场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你加入一家公司是因为它的品牌;你离开一家公司是因为你的上司.(You join a pany because of its brand; you le论文范文e a pany because of your boss.)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好的公司品牌能吸引人才;至于能否留住人才,很大程度上要看上司们.据调查,超过50%的员工因为不喜欢他们的老板而离开公司.

   我从1999年在美国加入微软公司到今天服务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已在微软工作了整整九年.其间我在两个国家,四个城市工作过,调动过五个部门,前前后后共有过十一个老板.我当初加入微软,可以说绝对是因为它的品牌.能在这家公司工作这么久,当然与我碰到的好上司们分不开.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在美国总部工作期间的一位顶头上司-现任微软Windows部门高级副总裁的Steven Sinofsky.

   初识Steven: 感觉很"另类"

   Steven Sinofsky喜欢人家喊他"Steven",而不是美国人常用的简称"Steve", 可能是不想与公司另外一位"Steve" (鲍尔默)混淆吧.Steven是微软传奇人物之一.他大约三十出头时就当上了微软全球副总裁,不到三十五岁时被提升为高级副总裁,是他那个级别里最年轻的一位.在2006年调任Windows部门之前,Steven全面负责Office所有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十多年,发布了Office 95至Office 2007.一度被戏称为"King of Office"("Office之帝").Steven是我当时所在的Office开发部门2000多名员工的顶头上司.

   说起来我们认识的过程,还挺有意思,也许只有在微软这样等级不明显,"没上没下"的公司才会发生.我当时所在的Office产品策划团队颇为国际化.除了在美国总部有一支二十多人的团队,在欧洲也有相等规模的团队,负责了解当地主要国家的用户使用习性.但是在亚洲却没有人专职做同类工作.因为我的中国背景,我对此较为敏感,还组织东亚地区的开发团队来总部介绍他们的工作,以期唤起大家对东亚用户需求的关注.

   一天临近下班时,我收到一封我们部门总监发给我的email,上面抄送了两个人,一个是我当时的小老板 -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国小伙子Cameron,另一个叫Steven什么的,我也没仔细看.邮件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与中国有关.我还记得我当时挺不客气地"reply all"(全体回复),回件中陈述中国及其它东亚市场的重要性,并说东亚用户使用习性与欧美用户很不相同,如果我们没有专人去做这方面的调研,我们就不能管自己叫"Global Planning Team"(全球策划团队).写完后,我点击"send"就发出去了.就在邮件发出去的一刹那,我感觉有点儿不对劲,猛然间意识到抄送的另外一个人是Steven Sinofsky.正后悔自己太鲁莽,我那可爱的小老板敲门进来,冲我挤挤眼睛,说,我猜,Steven一会儿会来找你.我正半信半疑间,一个瘦瘦的,中等个子的"小老头"已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他上穿一件灰色鸡心领毛衣,下着一条发白的牛仔裤,两眼炯炯有神.这正是我在公司大会上见过的Steven.

   Steven那时其实才三十七,八岁,却已头发稀疏并且花白,估计用脑过度.要不是他一举一动充满活力,不知情的人真以为他是个"老头".我正有些紧张,Steven热情地介绍了自己,然后就和我聊起天,完全没谈邮件上的内容.我也随之放松下来,就跟他从中国的Office团队到我的老家神侃了一通.这以后,Steven就成了我办公室里的常客.我后来发现,通常下午四五点钟时,Steven会在楼里转转,和大家打打招呼,聊聊天.所以开大会时,他能常常叫出一个普通员工的姓名,也就不足为怪了.

   Steven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即加入微软,从一名普通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做起,在不到十年的光景里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并很快跃升为高级副总裁.若在公司里严格按级别排,Steven大概排个第六,七名,但若按影响力及地位,他的名次要更靠前.有些事情上,连盖茨或鲍尔默也让他三分,或更准确地说,不去干预他.

   微软的成功人士,大多具备以下特质:聪明,勤奋,精力旺盛,极具竞争意识. Steven 可以说在这每个方面做到了极致.说Steven"另类",是因为他跟大多数高层管理人员不一样.比方说,他一点儿没架子,凡事亲历亲为.我前面提到他常常"转悠"到普通员工办公室,与大家聊天,询问工作情况.以他的级别,这在即使并不讲究等级的微软也不多见.他还喜欢自己做会议记录及业界观展心得,换了别的高管可能早就请下属代劳了.再比方说,Steven出差很少带随行人员.有几次来中国,他甚至只身前往,完全不像其他人前呼后拥.

   Office团队显然已经习惯了他这种方式,有些见怪不怪.而且他的行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下属.部门里副总裁,总经理级别的人出差,随行人员精简到不能再减.更"不可思议"的是,我有次出差在飞机上巧遇Steven的一位下属,是当时掌管Outlook产品的全球副总裁.他碰巧和我去参加同一个会议,竟然跟我一样挤在经济舱里.

   从"反博客"到博客人

   2005年左右,Steven开始写博客.据说他初博时动机很有趣 – 他想证明博客不过是个"fad"(即昙花一现),长久不了.没料想他开博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从校园招聘到员工评估到工作中的压力到西雅图的天气,他都一一"博"之,不亦乐乎.他的博客在公司内外影响颇大.在公司内部,他的有关管理方面的论文范文被广为转发.

   Steven的博客在对读者产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影响了他本人对博客的看法.Word 2007 在最后关头加入了对博客的支持功能,就是他对博客态度转变的最好说明.与此同时,他也把自己的公司内部博客正式命名为"Steven's Office Hours"("Steven 的工作时间").

   2006年Steven随公司招聘团队去了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该校位于美国硅谷地区,周围高科技公司鳞次栉比.加上北加州气候宜人,阳光灿烂,要让毕业生去外地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当得知有些学生有意来微软工作,但是对西雅图多雨的天气心存芥蒂时,Steven写了一篇着名的博客,题为"为什么西雅图的天气并不赖"("Why Seattle Weather Does Not Suck").文中Steven以事实说话,用即将发布的Excel 2007的Beta版对西雅图每月的降雨量做了分析,并与其它几个大城市做了对比,得出结论:西雅图虽然降雨天数偏多,但总降雨量相对而言并不多.而且夏天几乎滴水不降,所以天气并不如传言中说的那么差.斯坦福的毕业生里有无因这篇论文范文而改变决定,我不得而知.但是想到一位高级副总裁在天气问题上如此较真,不禁莞尔.再一想,他为公司招贤纳士可谓用心良苦.

   Steven学中文

   2004年初的一天,Steven来到我的办公室,一见面就大声说:"Ni Hao!"("你好!")然后宣布他要学中文.见我半信半疑的样子,他打开手中的一个大开本,原来是本中文教材.Steven说他刚报了华盛顿大学的中文课,每周三晚上上两个小时.我听了就开玩笑地说,太好了!以后咱们就可以用中文对话了.Steven略带腼腆地说,No, no.不过你能每周花点时间帮我练习学过的中文吗?就这样,Steven成了我的中文学生.大概有两,三个月时间里,他每周三中午到我办公室里报到.我帮他复习在中文课里学过的词语及简单对话.

   我原以为Steven学习中文不过一时兴起,其实他早有"预谋".沿袭美国大学的做法,微软给一些资深员工提供"sabbatical"(即长假).Steven那年准备从日常事务中脱身三个月,去中国了解微软在当地的销售及研发情况.他学习中文,也是为此行做准备.

   Steven上课很认真,我常常忘了他是我的顶头上司,对他要求还挺严.跟大多数外国人一样,Steven很不习惯汉语里的四声.我一遍遍地教他,他跟着一遍遍重复,就象小学生一样.有时候门外传来窃窃私语和偷笑,他就恨恨地说,这些家伙一定在嘲笑我.我当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一下.的确,Steven能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学习中文,光是他这份用心,已经很让我感动,我也打心里想帮助他.很快Steven已经能说一些日常用语,他觉得"好久不见"这话很酷,就常常挂在嘴边,哪怕是两天前才见过.

   Steven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发展了一套关于"普及中文"的理论,即大力推广拼音系统,取消汉字,这样才能帮助中文真正走向"国际化".估计他在华盛顿大学的中文课上也发表了此番言论.有天来我办公室,他带了一张课上发的讲义.我一看,是近代语言学家赵元任所写的设限文章《施氏食狮史》,全文共九十一字(连标题九十六字),每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shi.这篇短文人人都能看懂,可是如果你读给别人听,他是无论如何也听不懂的!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适施氏适市.

   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 适石室.

   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

   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

   赵老先生限制性地使用一组同一读音但字形不同的汉字来行文,据说是想借以说明汉字及汉语书面语的功能——以形表意.Steven的中文老师很聪明,他借此文告诉他的美国学生们汉字存在的必要性;拼音可以帮助大家学习中文,却无法替代汉字.Steven对此深表折服,再也不提他的"中文国际化"理论了.

   Steven与中国

   从Steven学中文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很有兴趣.他自认为不懂中国,所以希望了解更多.当中国官员访问微软总部时,Steven通常很乐意与他们见面,这令负责政府关系的同事们感激不尽.一次Steven见完一位中国科技部副部长,这位高级官员回到酒店当晚就用英文给他写了个email, 感谢Steven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他及他带队的代表团见面,并称自己通过此行加深了对微软的了解,学习到很多东西.这个email让Steven非常惊喜.他在转发给我时写了一句话加上惊叹号:"能想到么,我收到了一位中国官员的email!" 这在从前是不曾发生过的.显然Steven觉得中国政府官员在对外交流上有了明显进步.

   Steven自2000年后至少来过六次中国,大多是在他管理Office部门期间.其中有一次是2003年初春.那时中国刚发现非典病例.和大多数人一样,Steven当时还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所以义无反顾地按他的原定计划去了中国.等他回到美国时,已是草木皆兵,人人谈"非"色变.美国政府也告知国人不要在此期间去中国.Steven回来后就很自觉地把自己隔离起来,在家里上了一个星期的班.后来说起这段经历,他还津津乐道,宛如历险一般.

   2003年11月,Steven Sinofsky身着唐装在北京参加Microsoft Office System产品发布会

   前面提到Steven苦学中文,为来中国度过他的sabbatical做准备.他原本打算来中国生活三个月,不料好事多磨.2004年九月,正当他准备启程前往中国时,美国法院发来传讯,让他到新泽西州为一起牵涉微软的专利权案做证.无奈他只好改变计划,去东海岸呆了两个星期.还好微软很快在此案中获胜.十月一号中国国庆那天,我收到Steven题为"Ni Hao"的email.第一句是用拼音写的:"Wo Xian Zai Bei Jing! I made it! ("我现在北京!我做到了!)"欣喜之情,跃然于邮件中.

   Steven来中国小住的动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了"学习",以了解中国的市场及微软在中国的包括研究,开发,以及他相对不太熟悉的销售团队的运作情况.从中国回到美国总部后,我邀请Steven给微软总部的华人员工做了一场演讲,谈一谈他在中国工作的心得体会.那天来了几百人(一些美国员工得知消息后也来了),小报告厅都坐满了,还有人站在走廊上.Steven用Office产品之一PowerPoint做了六张幻灯片,以他一贯的幽默,直率的风格给大家生动地讲述了他在中国的经历.

   演讲伊始,Steven首先感谢了微软法律部门.为什么呢?还记得我前面提到他临行前被法院传讯作证的事么?Steven说,若不是咱们微软的律师能力强,早早打赢了这场官司,他还有可能去不成中国呢.然后Steven感谢了他的大老板,允许他抽出近三个月时间去中国.紧接着Steven表达了他对微软中国同事们的歉意.他开玩笑地说,当初微软中国听说他要去呆三个月时,以为总部高层派他去"卧底"视察那边的工作情况,着实紧张了一阵.这次去中国若给大家造成了心理负担,他很抱歉. 同时他对微软中国各部门给他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

   接下来,Steven讲到他去中国的目的.他专门强调自己是去"参与"微软中国团队的工作,而不是去做一个旁观者.他还向大家介绍自己在中国期间,大约有60%的时间是和销售团队一起工作,40%在研发团队那边.

   对自己的中国经历一番"点评"之后,Steven津津有味地与大家分享了他在上海参与微软团队与一大客户之间召开的销售会议的经历.这一个小时的演讲非常生动有趣,听众席上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演讲结束后,许多人围住他问问题.Steven耐心地一一解答.我怕耽误他太多时间,就劝大家散去,Steven却微笑着说,没关系,我今论文范文了"中国专家",很荣幸!

   后来我听说Steven在公司内部的一次高层会议上,他给副总裁以上的管理人员做了同样的报告,介绍他的中国之旅.不久后,Steven在中国成立了一个Office产品策划小组,专门负责市场及用户习性调研.再后来微软在总部成立了个"中国顾问委员会",负责有关中国事务的重大决策.Steven很自然地成为了其中重要的一员.

   尾声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给Steven寄了个email,征求他意见.我发此邮件时,已是美国西海岸时间凌晨近一点,然而却如同他一贯的风格,一分钟内就给了我回复:"没问题!"我又问,能刊登你穿唐装的照片吗?他以前跟我说过,觉得自己穿上唐装显得有点儿滑稽,所以我担心他可能不愿意用这张照片.没想到Steven又很干脆地回复说:"早在网上了!"算是默许.

  

   快收笔之时,才意识到自己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可似乎还有些事没有挖掘出来.有些认识Steven的人若看了我这篇文章,可能会说我把他写的太完美了.其实这并不是我的初衷,但是落笔之后,回想起往事,有关Steven的片段却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这样一些关键词:努力,好学,敬业,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另类"等等.然后再在所有这些形容词前加个副词"超级".

   我不知道这些关键词是不是Steven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我很庆幸自己有过这样的上司,并有幸和他近距离接触.微软公司也一定很庆幸有他这样忠诚,勤恳的员工.毫不夸张地说,Steven自1989年加入微软,他把自己近20年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公司,在Office并将在Windows这样为全世界亿万用户服务的产品上深深地打下自己的烙印.正是因为有Steven这样对公司,对软件行业充满论文范文,执着及热爱的员工,微软公司才能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历经风风雨雨后仍能保持.

   作者简介

   金俊,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传播及公共事务总监.1999年在美国加入微软公司,历任商务经理,Office产品经理,软件外包高级项目经理.并先后在微软芝加哥,硅谷办事处及雷德蒙总部工作,为Office 2003 及Office 2007核心策划人员之一.2006年调至北京,负责微软亚洲研究院在亚太地区的传播及公共事务.金俊于1995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赴美深造,先后获得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业余时间,金俊喜欢阅读,运动.最幸福的时刻为搂着两个"小帅哥"(儿子)一起看动画片.

   研究的趣味

   作者:刘鹏

   我微软亚洲研究院语音组工作已经有三年多.这三年里,研究这件事,慢慢地从我的工作变成我的爱好.而其中的得失见闻,也颇值得细心体味.研究院十年生日将近,于是我也整理出其中的只鳞片爪,记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器识为先 ,文艺其从

   实际上,我还有个更为人熟知的网名 "北冥乘海生".这个网名来源于《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等"在我二十岁那年,清华学报主编郑福裕教授送我一把折扇,一面是他用工整的小楷写下的《仪礼·士冠礼》,另一面则是"北冥乘海生"五个大字.我是一个戏迷,这把折扇鼓励我在其后的几年中做了一件有点意义的事:将能够搜集到的戏曲曲艺资料数字化并归纳整理,放在网上让大家免费下载.这件事情既出于自发,又没有半点名利之求.今年一月份,承蒙网友们推荐,论文范文社《了望东方周刊》杂志社对我做的这件事进行了专访,从中也反映出了主流媒体对于民间文化力量的认知和重视,让我深感欣慰.

   同我对传统文化的爱好一样,现在在微软研究院的研究工作也可以说是我的爱好.可是,在加入微软研究院之前,我仅仅觉得这是我一份谋生的工作,并未对在这里的将来有什么灿烂的想象.平心而论,我个人对技术目空一切地向前发展有不同的见解:在许多情况下,技术的进步只是使地球燃烧得更快而已.我心目中的技术,应该是该发展才发展,而应该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同时应更多地关注于人们的精神愉快,也就是《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那一段里曾皙的理想.而许多技术领域的研究往往失之拘泥微细,过多地着力于形而下的各种奇技淫巧,论文范文恐泥.

   然而,在研究院三年的工作让我对技术研究这一工作本身的内涵,有了一些崭新的理解.这首先要感谢我在这里的导师,语音组的负责人宋謌平老师.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和Bell Labs二十多年的研究经历,使宋老师成了一位学贯中西的儒雅学者,他引导我们这些研究领域的小学生走上正轨,同时潜移默化地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抱负的研究者,应该把研究作为毕生的追求,而不仅仅是要在短时间内出人头地;应该向自己领域的同伴贡献对问题的深刻认识,而不仅仅是卖弄技巧和拼命找到创新点;应该结合专业知识建立对整个社会广阔的关怀;而不仅仅是关注文章,专利和商业模式.这些使我在语音组的工作中,也渐渐找到了研究的意义,感到了研究的乐趣,也不再认为企业的研究机构都是急功近利的.慢慢地我发现,在许多同事的身上,都有着类似的精神面貌:我曾经在匹兹堡的废矿山上听小文感慨这一钢城的沧桑与变迁;曾经在温哥华机场与王坚激动地探讨成熟的技术能够帮我们的祖国作些什么;曾经在西雅图的微软技术节上看周明自豪地向美国的同事们演示他的自动对联系统.这里的研究员们个个都是鲜活的,丝毫不见迂腐和沉闷.而这样的研究员组成的研究院,也就更为鲜活,她决不是学术或产品的奴隶,而是站在社会前沿的思想者与实践者.

   回想起清华的校歌,其中有一句"器识为先,文艺其从".我相信我曾经同大多数新时代清华校友一样,对这两句话实际上不甚了了.而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工作经历和宋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慢慢品味出其中的真谛:凡事须先把握大体的方向与格局,然后再求细节与技巧.在过去的三年里,我的所见所闻正是让我先明白了研究的器识所在,也让我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匡以整饬,贯以松弛

   研究院迎来了她的十年生日,我在这里工作已满三年.三年以来,我随她一起成长,并渐渐对研究产生了兴趣.十五年以来,我有过两个爱好:先是古诗词,她教我两个字:整饬;后是戏曲曲艺,她教我另外两个字:松弛.现在,我把研究也作为自己的爱好,于是也在整饬和松弛中工作着.所谓整饬,就是永远不放弃完美的精神:记得上研究生的时候,我在北京文化局和上海年轻的余派老生演员王佩瑜之间牵线,促成了一期三天在民族文化宫的演出.开始主办方给出的官腔十足的演出题目,总让我觉得精神不够,我暗暗地琢磨品味,把最后的题目定为"余音三日",自觉颇为切题又有些风骨,得尝整饬之美.在我的研究生涯中,除了力争做到内容的坚实,我也希望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在形式上达到完美,因为我深信,东拼西凑的思路和方法也许能在一些具体问题上逞一时之威,但终究会在大家的认识更加深入之后被淘汰.而所谓松弛,则是要有平常之心:这正如我在整理戏曲资料时,本来没有任何动机让别人知道我,可是一个小插曲令事情起了变化:当时我正在实验室做一个有关mp3的项目,阴差阳错,我的一个试验程序把我电脑里所有的mp3文件都打上了 "北冥乘海生(bmchs@263.)"的标签,这才逐渐为人所知.同样,在研究之中,我也要求自己要有平常

总结:这篇微软研究院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微软中国研究院引用文献:

[1] 北大国学研究院博士论文大纲范本大全 北大国学研究院博士论文提纲怎么写
[2] 北大国学研究院博士论文摘要怎么写 北大国学研究院博士论文摘要范文参考
[3] 北大国学研究院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北大国学研究院博士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计算机论文免费下载人教版,计算机论文免费下载高中》word下载【免费】
微软中国研究院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