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文化创意产业文献综述

主题:文化创意产业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8

简介:适合创意产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创意产业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创意产业论文范文

文化创意产业论文

目录

  1. (一)概念辨析
  2. (二)分类标准
  3. (一)生产网络组织关系
  4. (二)创意网络组织关系
  5. (三)社会网络组织关系
  6. 文化创意产业:【土豆科技报道】AMD支持创意产业“未来影像季”年度盛典隆重举行

贺亮龚唯平

[摘 要]本文从创意产业的外延内涵、集群网络组织以及产业组织链等角度入手,对现有文献进行了述评.研究表明,创意产业定义及分类的差异源自于各国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创意集群的网络化特征主要体现在生产网络、创意网络以及社会网络三个方面;而创意产业价值链形成包括“价值扩散”与“分工协作”两条途径.

[关键词]创意产业; 集群网络组织;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 G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 8298( 2011)02-0015-08

一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一般简称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产物.从英国发源创意工业以来,全球逐渐意识到文化的经济力而相继推动创意产业.它在中国的兴起,有着深厚的土壤: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社会经济全方面发展和人们消费结构转变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意产业的兴盛,开拓了创意产业新的发展空间.随着创新与科技在社会生产中作用越来越突出,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追求产业发展的主基调,同时也成为了学术界以及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创意产业的提出,首先是作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而不是一个学术概念(张京城,2006).就政策效应而言.在不少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甚至已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推动力.但就学术而言,目前关于创意产业还没一个公认的明确概念,与之相关的分类、源起、产业组织以及创新机制等问题也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将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梳理,以便为后续研究作参考.

二创意产业概念辨析及分类

创意产业发展思想的先驱是熊彼特.他(1912)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等形成的创新.接着,罗默( 1986)提到“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上述两位学者虽明确了创意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明确提出“创意产业”概念并对其做出定义.1997年,为解决国内传统产业萎缩退出中心城市而产生的“产业空心化”等问题,英国一些城市有意识地将文化因素融入到产品开发设计中,以提高传统产业附加值,率先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以此促进城市发展与城市就业.该发展理念一经提出,即为许多传统的英语国家、欧洲国家以及亚洲的英论文范文国家和地区采用.但是,在实际的政策运用或政府的产业统计中,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概念辨析

国内外对创意产业内涵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英国学者D论文范文id Thorsby( 1997)指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他认为,这种创意产业具有三大特色:第一,创意产业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第二,创意产业活动象征意义的产生与沟通有关;第三,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该定义体现了文化产品产业化、商业化的过程,并强调了创意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作用.

2001年英国又出台了《创意产业图录报告》,将创意产业正式定义为“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干,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这一定义强调的核心是文化和创意,以及推崇个人创造力与创新.尽管该定义阐明了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宽泛产业,但它源于选举的强大政治背景限定了它无法脱离传统文化产业范畴的命运,这也是它的局限所在.

享有“创意经济之父”美誉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 2003)从专利授权角度出发,认为创意产业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商标、设计等四项产业,并由此形成了智慧财产.因此,创意产业可界定为“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本质是用创意资本投入把所有产业联系在一起”.霍金斯拓展了创意产业的内涵,把专利研究活动也纳入了创意产业,有效解决了科学与文化艺术相分离的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土豆科技报道】AMD支持创意产业“未来影像季”年度盛典隆重举行

美国大学教授理查德.凯夫斯( 2004)从文化经济学角度定义创意产业,并力图构建一门新的创意产业的文化经济学.他认为,创意产业是“提供给我们宽泛地与文化、艺术或仅仅是娱乐价值相联系的产业和服务”.该定义涵盖的内容更广泛,并且提及了娱乐价值的重要性.

国内学者根据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也做出了相应的定义.如王缉慈( 2006)从创意产业的主要来源出发,认为创意产业是那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性内容密集型产业”.李世忠( 2008)认为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这也为中国创意产业的分类提供了具体的标准.张振鹏、王玲( 2009)从文化、创意以及产业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角度把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的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在各国根据各自国情定义创意产业的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它明确了创意产业参与物质形态生产与服务的具体环节.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创意产业内涵理解都是非常接近的,即“强调创造力对经济的贡献能力”,定义着眼于整个产业链,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产业源头、产业化路径和产业的社会效果,特别强调核心源头,即创意.但在创造力范畴理解上有分歧,一类是以霍金斯为代表的较为宽泛的定义.他们认为,只要涵盖“个人创造力”和“知识产权”的活动就可以称为创意产业,因而部门界定也比较宽泛,涉及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另一类是以凯夫斯为代表的较为狭隘的定义.他们认为创意产业内涵比较集中在文化艺术方面,强调文化对经济的贡献,某种程度上可等同于“文化产业”的内涵.与此同时,这两种定义也引起了其他学者的质疑和批评.如斯图亚特·坎宁安( 2004)提出“是凯夫斯太狭隘,还是霍金斯太包容?”的疑问;姜奇平(2006) [13]则直接对凯夫斯的“创意经济”提出批判,认为其没有把信息革命内生到创意经济中,从而提出“新创意经济”(网络革命内生于创意经济中)代替凯夫斯的“旧创意经济”.在此,“新创意经济”更接近知本的原始意义,即活的精神创造,可以包容创意产业之外的许多经济形态,其本质是互联网的出现对经济的巨大作用.

(二)分类标准

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于三次产业划分法,所以在创意产业提出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把其归类于服务业范畴内.从创意产业内涵以及性质的角度来讲,这一划分标准存在很大缺陷:一方面是无法确认创意产业涵盖的范围,另一方面也无法凸显它与其它服务业的区别.因此,各国根据自身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对创意产业的外延进行了划分.

英国创意产业工作小组在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同时也对其涵盖范围进行了划分归类,他们将广告、建筑业、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以及电视和广播等13个行业列入其范围内.把就业人数多或参与人数多、产值大或成长潜力大、原创性高或创新性高三个原则作为遴选标准,但又涵盖较多的文化精神产品,因此在许多国家称之为“文化创意产业”.他们并不完全等于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更偏向于强调“复制”的概念,注重产品结果;而创意产业则强调个人的创造力以及人利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创意产业核心的内容在于创造力,而且这种创造力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与保护.因此,美国在定义其外延及涵盖范围时,将创意产业定义为“版权产业”[14],并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核心版权产业,交叉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边缘支撑产业.核心版权产业包括出版与文学、音乐、剧场制作、歌剧、电影与录像、广播电视、摄影、软件与数据库、视觉艺术与绘画艺术、广告服务等;交叉版权产业包括电视机、收音机、录像机、CD、录音机、电子游戏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等;部分版权产业包括服装、纺织品与鞋类、珠宝与钱币、家具、瓷器、玩具与游戏、建筑、工程、室内设计、博物馆等.边缘支撑产业是指那些服务于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或其他物品宣传、传播、销售的产业.它主要涵盖信息业和艺术、娱乐与健康业等版权文化方面的内容,以创意为主的多媒体以及艺术等产业为核心,不断挖掘周边服务以及配套产业,形成了一条完整创意产业价值链.阿特金森和科特( Attkinson、Court,1998)指出,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和创意为本的经济.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而创意经济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因此上述来自美国知识产权联盟的分类偏向于知识经济领域的创造与创新,产业价值链的划分基准更富层次性与系统性.

在日本,创意产业更倾向文化产业和产业服务,也被称为感性产业,主要包括时尚产业、休闲产业和内容产业.其中,内容产业除了前面其他国家提到的电视、电影、书籍出版以及广播等行业外还包括了汽车导航、信号处理等信息制造业的内容,休闲产业除了游戏动漫还包含了运动休闲等行业,而时尚产业除设计业外,化妆品行业也被归入其中.可见日本创意产业的划分除了强调精神层面的创造,也强调物质层面的创造.

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虽然最先被英国提出,但其核心思想最早源自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在1994年发布第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时就力推创意产业的概念,并成立了文化创意研究中心,试图建立“创意国家”[16].澳大利亚创意产业学院院长约翰·哈特利( 2005)认为创意产业除上述英美两国提到的领域外还应该包括城市发展规划.他强调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空间因素——城市,并强调产业与政策、技术相结合发展.我国对创意产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划分标准,目前比较通用的划分与英国类似,除了文化产品的开发创作外,我国更多强调周边产业以及配套服务的提供,本身创新力度不够.

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尽管各自涵盖的范围以及定义存在差异,但主要集中在文化、艺术和设计类等视“个人创造力”为生命的产业.在产业类别上分为核心产业和论文范文产业.核心产业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上,而论文范文产业也可称为支持产业,主要集中在分配和交换环节上,涵盖了旅游业、教育培训业和餐饮业等.这种用产业范畴来界定创意产业的方法也引起了各位学者的巨大争议,原因在于它常常把行业内从事非创意性工作的人也纳入到创意行业中,如守门论文范文清洁工,由此带来了创意产业就业人数的大大增大.因此,佛罗里达( 2002)提出了用“创意阶层”来界定创意产业的人数和规模.它包括从事创造创意思想的“超创意核心人员”(如科学家、工程师、大学教授、诗人、小说家、艺术家、表演家、演员、设计者和建筑家等处于“思想领导地位”的人),也包括“创意职员”,即在高知识密集型产业中工作并从事创意问题解决的人.由此划分方法,可把创意产业中未从事创意工作的人排除在外.

三创意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关系研究

创意产业具有模块化的网络组织特征(余晓泓,2010)[19],它是由小企业集聚所组成,创业者大多是自由职业者,即所谓的“独立企业或个人”,因而完全依赖于本地隐含知识的快速获取,工作机会主要以项目合作的方式产生,并由此带来比较明显的集体效应,促使创意企业和个人因学习和合作关系而互相结成网络联系系统( O&,acute,Connor.2006)[20j.再加上其显著外向联系与根植于本地文化的特征形成的社会网络,使创意产业集群网络关系更宽、更广、更复杂,也使得创意产业区网络依赖程度比制造业更甚.因此,许多学者都从网络组织关系来研究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综合现有文献,大致分为生产网络、创意网络以及社会网络三个角度.

(一)生产网络组织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许多学者认为,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有赖于全球和地方生产网络.Scott( 1997)认为,世界文化产业集聚使产品合作、风险企业和创意伙伴等组成了全球网络,从而使不同创意产业区之间形成网络关系和特殊竞争优势.他还指出,“此种生产联合丝毫不比集聚本身而产生的潜在力量弱”.由此可见,Scott认为创意产业区是根植于地方生产者网络,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创意产业区生产网络.Pratt( 2004)从创意产业区形成和发展条件与辅助机构来探讨创意产业区构成的外部网络组织,实际上也就是创意产业区的生产网络,并由此构成创意产业区发展的辅助机构,为其形成和发展提供支持和配套设施,如教育和培训、专门商业服务、零售业、观众、研究机构等.Yusuf和Nabeshima(2005)则从创意产业区行业构成角度分析行业之间的联系程度和网络关系,并由此形成了创意产业区行业网络组织.他们的论述证实了Scott关于“不同创意产业区之间可形成网络组织”的观点.余晓泓( 2010)认为,创意产业集群生产网络组织边界具有模糊化的特征,且这种灵活性和多样化的边界可以使生产网络进行各种特定的组合和协调,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创造市场的新需求.他还认为,创意产业集群存在一种交流机制能够保持创意产业集群持久的创新和竞争力优势.这种交流机制主要体现在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外界及全球的联系以及信息、技术、知识、产品、资金等要素快速流入和流出.这与Akifumi Kuchiki和Masatsugu Tsuji( 2010)的研究一致,他们认为创意产品的制造商会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不断改变生产过程和生产组合,使产品适应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此外,有学者从新文化经济角度探讨创意产业区生产网络的形成.他们认为,创意产业区是以当地复杂的劳动力市场和生产者密集网络为基础,并将本地文化象征结合到产品中而使之成为产品的真正特色.正是在这种文化空间联系的制度下,创意领域才会显现出来(Scott,1997;香港基线报告,2003)[25].创意生产网络的集聚和发展最终带来的是创意群落的成本优势、集体效率和创新优势等,而这些构成了创意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因素( C论文范文es,2004;Pumhiran,2005) [26].

(二)创意网络组织关系

在创意网络研究方面,有学者从创意产业集群的网络环境组成来探讨创意情境等问题,并认为集群本身创新机制对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有特别的网络环境吸引力.Molotch( 1996) [27]指出创意集群内部有显著的创意和知识密集企业的“强制邻近性”.在这种独特的创意产业环境下,创意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新机制.余晓泓( 2010)认为,这种机制主要有三种:一是竞争创新机制.在创意产业集群内部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企业之间在论文范文、质量以及产品差异化程度上形成一定的评价尺度而引发的供应商、中间商以及产品制造商之间的竞争,这种多方位、多层次的竞争机制能提升创新速度;二是网络协同创新机制.在网络组织内部企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在设计、技术开发、生产、销售等价值创造环节与其他企业结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彼此之间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投入、风险共担等方式进行创新,既可以克服创新资源不足的困难,又可以分散风险,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三是知识交流创新机制.创意集群具有的柔性和动态组织结构、兼容和开放的组织文化为知识流动和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知识在创意企业之间形成的多向持续传播、共享、吸收和整合的过程,构成了产业集群网状的知识创新系统(Elias g.Carayannis and Dimitris Assimakopoulos and Masayuki Kondo,2008)[28].总而言之,创意产业群落集聚的动力来自于集群内部独一无二的环境而产生的丰富、复杂和相互依赖的网络特性,包括建筑遗产环境、文化、娱乐中心和一些支持新经济产业的机构等(如培训学校、公共机构).

(三)社会网络组织关系

在社会网络研究方面,有学者从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角度来探讨创意产业区的“软”环境构成.Jeffcutt P.和Pratt A.(2002) [29]认为创意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关系是为适应创意产品复杂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多样化、变幻莫测的需求结构及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迅猛发展而产生出来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和企业管理.Browm,O&,acute,Connor和Cohen( 2000) [30]探讨了音乐文化产业区的“软”网络,认为“景观”、“情境”和“发生地方”等软网络的形成促使知识和信息的交换而形成社会网络,因此硬件设施对形成社会网络是远远不够的.Waleott( 2002)和Gertler( 2004)[31]认为,在创意产业区中,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文化更有可能发生.原因在于,艺术家的创业是有风险的,因而是不一般的企业家职业,因此,地方文化更需要支持实验、失败和不断发现.Florida( 2005)和Cultural Initiatives Silieon Valley(硅谷文化机构)( 2003) [32]也论述了社会资本对创意产业区的重要作用.他们以Putnam的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认为文化参与是加强社会资本的重要方式,社区和经济的长期良睦发展在于良性社会资本的积累.

由此可见,创意产业集群是由众多中小企业互相联系而组成,与全球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且根植于本地文化系统,而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网络系统,表现出的网络动力效应比一般产业群落更为明显.其典型特征是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创意资本的重要性,并由此形成了密集的社会网络结构.

四创意产业价值链与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并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厉无畏、王如忠、缪勇,2005).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为内涵,以创意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手段,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具有增加就业和创造财富潜力的产业.与其他产业一致,创意产业从生产、运输到销售也存在属于自己的价值链,它是由创意产业的各个增值环节所构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文化消费多样化需求的增加,创意产业所包含的相关行业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发展领域,产业功能不断延伸,推动了创意产业的融合,为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整合创造了条件.创意产业集群的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以“创意”为源头产业,带动内容创作、产品制作和营销等价值环节,以“创意”带动后续产品开发,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产业价值链.也即,“价值扩散”导向,即企业创造的核心价值,通过合作开发、技术或者版权转让的形式,扩散到周边产业中,形成长线生产能力,扩大价值产出量.邢华( 2009) [34]认为,创意产业是产业融合的产物,因此,文化创意所包含的相关产业以及内部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从横向来看,影视、出版、动漫游戏、文化传媒、文艺演出、广告会展等产业互相交叉和渗透,它们共同构成了创意产业增值的组成部分,使创意产业形成了以创意为核心的网状产业价值链结构.从纵向来看,文化创意技术研发和应用、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传播以及衍生产品的制作推广等关键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了具有内在逻辑的线性价值链结构,推动了创意产业的有效整合.

第二,地域上以产业群落形式,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形成地区产业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格局和生产网络,通过全球价值链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动力作用,带动创意产业区内创意产业、创意人才与区外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区域产业价值链.也即,以“分工协作”为导向,要求每一家参与协作的企业,具有更高的专用性,更突出核心专长和核心技能,形成产业区内外竞争和合作链动发展.龙飞、张哲与戴昌钧(2009) [35]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尝试提出生态创意产业的新概念,根据不同地区产业融合状况,划分了四类地区,并对浙江发展生态创意产业的基础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刘洁(2010) [36]探析了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关系,并认为文化创意是旅游景点、饭店等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由于现在的旅游者已不仅仅满足于“看一看”的层面,体验是其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通过产业间的融合能更好地满足旅游者体验的需求,能使旅游者达到“畅爽”的极致.王松华( 2009)‘37]将创意产业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阐述了一种非传统的金融创新途径,挖掘创意产业金融创新的新模式,在经济危机的现状下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思路.由此可见,这种产业交叉、产业渗透的产业融合方式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带动下,催生出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表现形式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

五简要评述

上述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回答了什么是创意产业、创意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特点以及创新机制等一系列问题.总的来说,分析的内容涵盖比较广泛,对基本现象研究与描述比较准确,对各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但创意产业的发展时间毕竟有限,因此许多研究还基本停留在表面,有待更深入的探讨.目前相关的研究大致存在以下几点缺陷:首先,虽然文献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但缺乏泵统性的研究,整体比较零散,造成创意产业概念至今无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其次,创意产业外延的划分无法与传统文化产业区别开来,容易造成统计资料与数据的混淆.在现实层面,虽然我国有出台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但国民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比较单薄,政策制定工作难以开展.而且目前创意产业在各国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的相当大的成绩,但由于各国发展水平的不同,这些发展经验对我国而言只能借鉴,不能照搬.

笔者认为,对创意产业的后续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一是概念的界定.针对当前关于创意产业概念说纷纭的现象,可以从文化、产业以及创意三个层面着手对创意产业的概念进行拓展研究,给出相对完善的定义,以便后续研究的深入.

二是集群发展模式的探讨.不同区域资源文化要素禀赋不同,创意产业集群形成以及发展过程也就不同.可以对创意产业集群做进一步研究,探析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以及条件,以便更好地指导各地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是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研究.从产业价值链角度,探讨创意产业内外部产业融合机制,挖掘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点,以便充分发挥创意产业的潜力;

四是构建文化产业创意指数.创意指数是衡量创意产业或创意产业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一种指数,随着学者们对创意产业的定性分析越来越多,如何定量分析创意产业发展将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目前许多国家和城市都提出了自己的创意指数,但指标体系涵盖的范围各异,如何建立更加科学、简洁以及完善的指数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五是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开发运作研究.创意产业本身是聚集脑力劳动者智慧的活动,其产品的内涵是一种设计、一种理念,具体的载体是数字信息产品.相对于传统产业更容易被复制,知识产权得不到合理保证,长期困扰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就如何在创意产业开发运作中更好的保护个人或者企业创意等知识产权也将是一个研究重点.

六是从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把握群众的需求与社会的潮流、如培育创意产业发展空间以及如何形成一条适合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进行深入探讨.

[责任编辑:伍业锋]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创意产业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文化创意产业引用文献:

[1] 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论文选题 文化创意产业毕业论文题目如何定
[2] 文化创意产业论文参考文献推荐 文化创意产业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文化创意产业论文提纲格式 文化创意产业论文框架怎么写
《文化创意产业文献综述》word下载【免费】
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