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经典文开头2021年,议文阅读

主题:经典诵读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8

简介:适合诗歌诵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诗歌诵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诗歌诵读论文范文

   "诵经典 论文范文趣 涵素养"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目录

   《"诵经典 论文范文趣 涵素养"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课程方案等等等等等3

   合并课程(5课时)

   高一年级: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7

   《蒹葭》导学案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9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0

   高二年级:

   《雨霖铃》导学案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1

   高三年级: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2

   拓展课程(20课时)

   《古诗词鉴赏》教学计划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3

   《古诗词鉴赏》教学内容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4

   《古诗词鉴赏》教学小结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37

   《古诗词鉴赏》学生小论文汇编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38

   主题活动课程

   朱泾中学"中华诵·经典诵读" 活动方案等等等等等等等47

   南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诗歌创作比赛活动方案等等等等等等 49

   南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等等等等等等 50

   绍兴游征文比赛活动方案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51

   "我心目中的绍兴"演讲比赛活动方案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53

   "我心目中的绍兴"演讲比赛主持稿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55

   "诵经典 论文范文趣 涵素养"语文学科智慧大擂台活动

   项目 评分细则 得分 合并课程学习

   (40分) 课前预习 (10分) 课前熟知所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借助工具书或网络认真完成预习. 课堂表现

   (30分) 在导学案或老师的指引下独立自主学习,求知欲强.学习过程中善于倾听,敢于质疑. 课后作业 (10分) 按时保质保量独立完成,字迹工整,有自己的见解. 拓展课程学习

   (20分) 课堂表现 (10分) 积极与他人合作,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强,主动提出设想,建议. 学习成果 (10分) 善于思考,积极探索,能撰写有一定质量的学习小论文. 活动课程学习(40) 活动准备

   (10分) 明确活动主题,积极搜集相关资料为活动做准备. 活动表现

   (20分) 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参加各项活动. 活动收获

   (10分) 能及时将活动收获用清晰流畅语言整理成紧扣主题的文字或写出调查报告.

   八.课程计划

   1. 各年级诵读内容和要求

   高一年级:诵读中华经典诗歌,感悟领略中华经典诗歌的智慧美.

   高二年级:诵读中华经典散文,品味鉴赏中华经典散文的内涵美.

   高三年级:诵读中华经典时文,思辨传承中华经典时文的哲理美.

   2. 各年级的诵读活动的开展形式

   高一年级:

   结合教材中的经典诗歌进行诗歌诵读指导.

   利用早读课(每次十五分钟,每周两次)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诵读经典诗词诵读活动.

   利用课前三分钟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交流.

   利用社团(文学社,朗诵社)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

   开设拓展课《古诗词鉴赏》对中国诗歌进行系统介绍.

   结合南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行诗歌创作及朗诵比赛.

   高二年级:

   结合教材中的先秦散文单元及现代散文单元进行散文鉴赏活动.

   利用早读课(每次十五分钟,每周两次)选择课内外优秀散文指导学生诵读.

   指导学生利用随笔形式对诵读的散文进行点评并在课前三分钟进行交流.

   利用研究课开展作家作品的专题研究.

   结合绍兴人文主义教育活动进行"我心目中的绍兴"演讲比赛以及绍兴之游散文创作比赛.

   开展"诵经典 论文范文趣 涵素养"语文学科智慧大擂台活动.

   在《作文生态园》中刊登优秀学生作品并进行宣传.

   高三年级:

   教师每周选择《解放日报》,《文汇报》上的优秀时文供学生阅读并指导学生进行点评.

   课前三分钟学生进行交流,并进行师生以及生生间的互动点评.

   举行小型的演讲比赛或辩论赛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自己作品的汇编工作,以此来反思自身的成长足迹,为学生的高中生活打造一笔健康快乐的财富.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词的有关知识和论文范文同志的相关经历.

   通过诵读指导学生领悟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体会字里行间的豪情壮志.

   理解作品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感受凝练,豪放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诵读,感受本词阔大的意境.

   难点:通过诵读感悟,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上网查找作者资料及相关写作背景,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2.了解词相关知识并做好笔记.

   3.熟读课文和注释,并在课本上为字词注音并圈划解释.

   二.课堂学习

   1.《沁园春·长沙》朗读指导

   本词通过对长沙深秋景色的描绘和往昔革命斗争的回忆,表现了论文范文同志及其战友对国家命运,革命前途的关切和激流勇进的革命斗争精神.景物形象生动,情感热烈激荡,词风刚劲热烈.

   上阕,描绘一幅鲜艳明丽的生计勃勃的深秋美景图,从而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分三层.第一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游人.朗诵时,语调庄重平稳.第二层,从"看万山红遍"至"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出南国绚丽多彩的深秋景色."看"字总领七句,要有一个较长的停顿,以显示其领属关系.下面两两一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语速慢,语调舒展,"遍"字要上扬,拖长,"漫江碧透"以下逐渐加快加强,语势上扬,以增强动感,显示活力.注意:"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断句,这是主谓句,"万类"是主语,以下是谓语,要在主谓之间断句.第三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对社会现状的严重不满和要改变现状的决心,语速是一快一慢,声调是由低到高,论文范文在"谁"字上,语气凝重有力.

   下阕,回忆青少年时期的革命活动,激励同志们继续发扬激流勇进的精神,夺取革命的胜利.分三层:第一层,"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概写往事,语气舒展平和.第二层,从"恰同学少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写同学们的精神风貌,革命活动和志趣."恰"字统领前面四句,在它后面停一下,其所属四句要读得连贯流畅,干脆有力.后面三句更加有力,速度比前四句还要加快,到"粪土"之后要放慢.整个这一层,要一层贯通,铿锵有力.注意:"粪土"后面要断句,把"当年万户侯"组合成一个整体,千万不要把"粪土"和"当年"组合.第三层,"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借回忆表现同学们的精神和力量,要读得既亲切热情又坚强有力,起句要轻而慢,二句加快上扬,到"水"字又放慢,最后一句慢,高,强,"遏"字要通过音高,音强,音长和停顿等手段,突出加以强调.

   2.朗读全诗并思考:

   ①词的上下两阙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上阙中的一个领字"看",它所领的词句中写到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③诵读并鉴赏上阙中特别富有表现力的词,如:染,争等.

   ④下阕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作用是什么?

   ⑤这首词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三.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词.

   《蒹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品析,探究和交流,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感情,探究诗歌内涵. 2.通过朗读感受诗歌主人公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 定重难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诵读,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情感.

   难点:通过诵读感悟,探究"伊人"丰富内涵.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上网查找《诗经》的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2. 熟读课文和注释,并在课本上为字词注音并圈划解释.

   二.课堂学习

   1.情境导入:以一段介绍《诗经》的视频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诗经》的"美"上来,先温故,以期"知新".

   2.指导诵读诗歌:通过比读,换读,指名读,齐读等不同的方式读好韵脚,读好叠词,感受四言句式的节奏,重章叠句的形式,从而领略《蒹葭》的音韵美.

   3.紧扣一个"从"字,追本溯源,引导学生细腻品读重点词句.如"在水一方","在水之涘","在水之湄"等感受伊人美丽朦胧,可望难即的特点;"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又道出了追寻者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及生命不息追寻不止的坚定执着.

   4.引导学生探究"伊人"形象的丰富内涵.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各抒己见,进一步理解"伊人"形象.

   5. 再读诗歌,产生情感共鸣.

   三.作业布置

   背诵诗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李白借助梦境,想象,夸张等手法表达心灵世界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诗文,领会李白在梦境中所寄寓的理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李白对权贵的蔑视,对黑暗尘世的鄙弃.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李白借助梦境,想象,夸张等手法表达心灵世界的方法.

   难点:通过诵读领会李白在梦境中所寄寓的理想.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上网查找作者资料及相关写作背景,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2.了解歌行体相关知识并做好笔记.

   3.熟读课文和注释,并在课本上为字词注音并圈划解释.

   二.课堂学习

   1.诵读指导:

   第一段前四句交错使用五,七言句,读得轻快些,前两句轻读,后两句可稍稍加重,使之有鲜明的对比色调.后四句全用七言,节奏整齐划一,须读得雄浑有力,气势贯通,为下文述梦游经历张本,读完可作稍长停顿.

   第二段开头两句应轻出,唯"飞"字应稍重.以下四句读得轻快"送",要读得亲切."栗深林兮惊层巅"以下,节奏变化极快.六字句写诗人惊定时所见,宜读得舒缓,为下文蓄势;四字句写诗人惊奇于自然界之神力,应加快读的速度,两字一顿;七字句 ("青冥"两句)写仙境初开,诗人惊喜异常,仍须读得舒缓,声调要开朗.

   诗末两句节奏长短不齐,前五拍,后四拍."安能"二字须重读,并适当延长,再读以下 14字,才有高屋建瓴之势,这样来结束全诗,自然余韵无穷.

   ?这个梦境与诗人的理想追求有什么关系?

   三.作业布置:背诵全诗

   《雨霖铃》导学案

   学习目标 :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词的情感.

   通过朗读体味词的凄清意境.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词的情感.

   难点:通过朗读体味词的凄清意境.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上网查找作者资料及相关写作背景,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2.复习词的相关知识.

   3.熟读课文和注释,并在课本上为字词注音并圈划解释.

   二.课堂学习

   1.诵读指导:

   寒蝉/凄切,劝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概述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枣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汉乐府中着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当然最为着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长于抒情,善用比,兴手法是《古诗十九首》最大的艺术特色.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旸,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论文范文.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两晋时期的诗歌创作逐渐走上形式主义道路,诗歌内容空泛.直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才给诗坛带来接近现实的作品.隐居不仕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因此历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单纯自然的田园一体,为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又一发展时期,这表现在又一批乐府民歌集中地涌现出来.它们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这一时期民歌总的特点是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北朝乐府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刚健.在体裁上,北朝乐府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着名诗人约五,六十个.

   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这四杰分别是王勃(649--676),杨炯(650--693),卢照邻(637--689),骆宾王(646--684).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论文范文.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着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

   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这时期的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主流.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论文范文,即新乐府运动.元稹,张籍,王建都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诗人.

   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代表诗人是杜牧,李商隐.杜牧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江南春》,《山行》,《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是他的代表作.这些诗于清丽的辞采,鲜明的画面中见俊朗的才思.??? 诗发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辉煌灿烂,但却自有它独特的风格,即抒情成份减少,叙述,议论的成份增多,重视描摹刻画,大量采用散文句法,使诗同音乐关系疏远.

   源于唐代的词,论文范文于宋代.宋初的词人象晏殊(991--1055),欧阳修都有出色的作品,但依然没有脱离论文范文派的影响.到了柳永,开始创作长调的慢词,自此,词的规模发生了显着变化.到了苏轼,词的题材又得以进一步发展,怀古伤今的内容进入了他的词作之中.与苏轼同时代的秦观(1049--1100)和周邦彦(1056--1121)也是非常出色的词人.在两宋词坛上,女词人李清照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论文范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这些诗篇,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就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 "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总而言之,《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生存条件,《诗经》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但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它是无愧于人类文明的,值得我们骄傲的.

   有蕡其实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论文范文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着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论文范文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着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

   元十六年中进士, 历任左拾遗,论文范文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论文范文俗.他所写的 《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 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 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由《白氏长庆集》.

   乐府诗,自汉乐府的"缘事而发"一变而为文人的摹拟创作,再变而为曹操诸人的借古题写时事,三变而为杜甫的"因事立题",其间,经元结,顾况等人一脉相承,到白居易更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创作,他与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共创新乐府,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一曰讽谕诗,二曰闲适诗,三曰感伤诗,四曰杂律诗.

   以白居易44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划分前后两期,前期"志在兼济",写了大量的讽谕诗,后期志转消沉,"独善其身",写了大量的闲适诗,感伤诗.其中,白居易最重视的是讽谕诗.

   二,白居易诗歌鉴赏

   (一)《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论文范文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赏析:这首描写唐明皇(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719-756)爱情故事的叙事诗,以喜剧始,以悲剧终.诗人含蓄地批判其政治之腐败,极力地讴歌其爱情之忠诚.杨贵妃"宛转蛾眉马前死"后,诗人对明皇和杨贵妃更为同情.全诗从杨玉环入宫以生离死别的记叙,直至明皇神游仙境思念贵妃,都写得有声有色,富于情韵,音节流畅,感情深沉,语言珠圆玉润,情节震撼人心,因而千载以下,传诵至今.

   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此外,晋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2.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二,山水田园诗作者简介

   (一)孟浩然

   1.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志.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

   2.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论文范文拔俗.

   (二),王维

   1.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精通绘画,书法,音乐.王维早年立志于功名进取,写了许多风格雄浑,境界开阔,充满豪情逸气的诗作,其中以边塞和游侠题材的诗歌居多,如《少年行》,《从军行》,《老将行》,《陇头吟》,《使至塞上》等.但在唐代诗歌史上奠定其地位和最能标志其诗歌艺术成就的,还是山水田园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反映田园隐逸生活,描写自然山水.如《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或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逸,或写自然景物的清幽秀美.

   2.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王维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和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宁静淡泊而又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2)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3)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论文范文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三,作品鉴赏

   (一),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王维诗文的特色是:文清似水,诗美如画.他无愧为诗人兼画家.《居山秋暝》一诗将秋山暮色描绘得清新幽雅美如画,令人迷恋,惊讶.

   (二),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这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典型农家生活场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诚挚亲切的友情,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文人边塞生活的机遇和经历大大增加,由此促进了边塞诗创作的繁荣.此外,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边塞诗的主要艺术特点是: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论文范文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边塞诗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二,边塞诗人简介及其诗歌鉴赏

   (一),高适

   高适的诗歌以边塞诗主要抒写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以及对立功边塞理想的追求.其代表作《燕歌行》,诗中主要反映了士兵征战生活的艰苦和军中将帅的骄奢,也歌颂了战士忘我杀敌的爱国精神和男儿立功绝域的英雄气概,以及对征人,思妇的同情.

   高适边塞诗的艺术成就:

   风格雄浑悲壮,笔力矫健顿挫,气势奔放畅达.如他的着名诗篇《燕歌行》把雄奇的边塞风光与将士的征战生活写得苍凉悲壮.英雄气概与征战之苦,士兵的浴血与将军的作乐,征人的辛苦与思妇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既有昂扬的格调,也有悲凉的情怀.

   境界阔大,形象鲜明.如《燕歌行》:"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把战争场面和边塞景色表现得大气磅礴,生动形象.其次,他的诗主观的情感色彩比较浓厚,诗的形象中总是能感觉到诗人的精神气质,在叙事描写中*着深厚的思想情感内蕴,也常常直抒胸臆.此外,语言的概括力很强.

   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质朴,精练,讲究韵律和对偶.

   高适诗歌鉴赏

   燕歌行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字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论文范文,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论文范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鉴赏】:这首诗热烈地颂扬了士兵们的英勇爱国精神,同时严厉地抨击了将领们享乐腐败和视士兵生命为儿戏的轻敌冒进,使苦与乐,庄严与无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句借古喻今,点出朝廷因用人不当所造成的恶果,比一般因靖边而思名将的含义更为深刻.全诗形象鲜明,气势奔放,四句一韵,流转自然.

   (二),岑参

   1.岑参的边塞诗主要的内容:

   (1)歌颂将士的爱国精神,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记叙军旅生活的种种感受,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等.

   (2)描绘了边疆的奇异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生活风貌,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经火山》,《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等.

   (3)表现了边疆的风土人情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铤歌》等.

   2.岑参边塞诗的艺术成就:

   (1)风格悲壮,活泼奔放,雄奇瑰丽,飘逸峭拔.

   (2)新奇,飘逸,峭拔.诗人以独特的生活感受,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瑰丽的语言,新奇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了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在诗中常常运用奇妙的想象,新奇的夸张,形象的比喻等手法,不仅增加诗歌的形象性,也使诗歌富有浪漫的情调.此外,诗人善于抒写主观的感受和思想,注重艺术技巧,善于写物图貌,描写比较细腻,善于以物象传情.

   (3)擅长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写作.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鉴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论文范文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开篇先写野外雪景,大雪纷飞,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第九讲 宋代诗歌鉴赏

   一,宋诗概述:

   宋代是继唐代之后中国古代诗歌又一个繁荣的时代.其时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文人的地位普遍提高,封建文化全面繁荣,印刷业出版业空前发达等,为宋代诗人的大量涌现提供了条件;而论文范文集权的封建制度加强,思想禁锢加紧,;理学的盛行,词的发达,朝廷政治斗争的激烈,民族矛盾的加剧及国土沦丧等等,也都对诗人的生活,心理及创作产生深刻巨大的影响.宋代诗人广泛的吸取了唐诗的精华,经过努力,形成了宋诗自己的特点:即抒情成份减少.叙事,议论成份增多,重视描摹刻画,大量采用散文句法,使诗何音乐的关系疏远.

   宋诗最初出现的粉饰太平,君臣唱和的浮靡文风——西昆派,接着出现了反对诗文浮华作风,并从理论何创作上表现哦了现实主义精神的柳开等人.捣欧阳修等人登上文坛的时候,继承和发展了复古主义的传统,吧诗论文范文新运动推向了论文范文.其中,梅尧臣和苏舜钦为奠定宋诗基础之人.最能体现宋诗特色的诗苏轼和黄庭坚的诗歌.黄庭坚诗风奇特,与陈师道一起开创了"江西诗派".南宋时期国难深重,诗作常常充满了忧郁,激愤之情,陆游诗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文天祥是南宋最后一个大诗人.

   二,宋诗赏析

   (一)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春风初起,春意未浓时节,已是生机吐露,一片欣喜.句句都饱含春意,不是浓墨丹青,却是细笔点染,轻俏间已带出初春神髓,尤为空灵可爱.

   (二)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赏析】:风格恬淡,真如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杏花"一联尤为清新别致,引人遐思.羁旅他乡,又感世态炎凉,百无聊赖自然有思乡之情,"莫起风尘叹"而实际已叹之,只不过将要返乡的喜悦轻轻拨开了这点点愁思而来了听春雨的闲适心情.这首诗相比,尤其俊逸只恨知音少,无人能解将军白发征夫泪.悲凉却不凄苦,有男儿气慨.

   (三)黄坚庭——《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

   投荒万死鬃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赏析】:一笑间泯灭所有坎坷艰辛,满心的喜悦直笔道出,可见山谷为人超脱.登高望远,满纸是洞庭波浩渺,洗净染白双鬃的愁思,只有沉醉于美景的闲情逸致.波光万顷,映照出豁达洒脱的胸怀,凌风而动.

   第十讲 宋词鉴赏

   一,宋词概述: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长短句.

   唐宋之词,系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可说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当时新兴乐曲主要系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坠,变化多端,与以"中和"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表现力.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

   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押韵也变化多端.

   宋代的柳永,开始创作长调的慢词,到了苏轼,词的题材又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与苏轼同时代的秦观也是非常出色的词人.在两宋词坛上,李清照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南宋初年,由于面临国破家亡的危局,诗词作品中多表现作家们的爱国之情,辛弃疾是这一时代的代表词人.南宋后期的词人姜夔之词大多为记游咏物之作,大多是感叹身世的飘零和情场的失意.

   二,宋词鉴赏

   (一)辛弃疾——《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鉴赏】:这首词以短短的五十五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惨遭遇.上片气势恢宏,下片悲凉如冰,心伤透骨.悲壮对照,悲壮结合,真如彭孙遹《金粟词话》评辛词所说的:"激昂排宕,不可一世",是作者最出色,最有分量的小令词.

   (二)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

   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为名句,不仅在于虚中有实,虚景实写,更因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三)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能托.莫,莫,莫!

   【赏析】:谁道最是离恨苦?相逢时更添上一重哀怨之情,往日欢情已被东风吹散,景物依旧徒增烦恼,一怀愁绪无处交托,空余下一又叠声的一感慨,一叠声的哽咽,二字一顿,心中数年的思念刚要涌出又和着泪吞下,可谓是字字见血,相对无言,欲言又止,这份深情这份憾恨沈园旧地岂又能承载得住了.

   (四)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叠字精妙到无法可想,唯有吟哦而已.以奇横字浅俗语,写尽万种情思.

   《古诗词鉴赏》拓展课小结

   巍巍论文范文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古诗文经典浩如烟海,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文精神的结晶,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之根.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上.因此在拓展课中开设古诗词鉴赏有助于我们学生进一步把握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鉴赏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本课程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以师生互动的模式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阅读鉴赏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熏陶.

   在《古诗词鉴赏》拓展课中,主要是按照专题进行讲授.本学期一共讲授了十个专题,分别是:第一讲 绪言,第二讲 《诗经》鉴赏,第三讲 《楚辞》鉴赏,第四讲 李白诗歌鉴赏,第五讲 杜甫诗歌鉴赏,第六讲 白居易诗歌鉴赏,第七讲 山水田园诗鉴赏,第八讲 边塞诗鉴赏,第九讲 宋代诗歌鉴赏,第十讲 宋词鉴赏.每个专题中又选取了其代表作家的作品指导学生进行鉴赏.并布置学生课后去读相关作品,下一次课由学生来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受,这样既让学生阅读欣赏了古诗词,又锻炼了学生的总结评点与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学生在交流中也学到了更多东西.同时,还指导学生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家,对其作品进行专题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写出了诸如《陆游诗歌鉴赏》,《屈原诗歌赏析》等较有价值的小论文.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古诗词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阅读,鉴赏与表达能力也有了提高,相信以后通过师生更多的互动,学生与老师的收获会更多!

   《古诗词鉴赏》学生小论文汇编

   《杜甫诗歌赏析》

   朱泾中学 顾莲婷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论文范文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着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论文范文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着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这首咏怀诗,写诗人瞻仰武侯祠后,对诸葛亮雄才大略的赞叹,对其壮志未酬的惋惜,对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高节的钦佩之情.首联以无限敬佩的心情来赞美诸葛亮,所以看到他的遗像,想起他的人品崇高,不禁肃然起敬.二联正面赞颂诸葛亮的功业,十四个字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三联进一步以历史人物作比,歌颂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尾联是赞叹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虽然大功未成,但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品格,是光辉万代的.

   宋以前的山水田园诗多为个人的性情而歌,如陶渊明,王维,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表现得还不是很充分.宋朝由于异族的入侵,民族意识的觉醒,其山水田园诗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以爱国主义为底蕴的人文情怀.其中陆游是一个很明显的代表.

   "抗敌御侮,收复失地,为国雪耻"是陆游一生不曾放弃的理想,也是陆游生活与诗作的主题.从"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英雄志向到"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灭"(《枕上》)的惆怅;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悲痛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的痴情,无不显示了陆游的爱国情感.然而,残酷į

总结:这篇诗歌诵读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经典诵读引用文献:

[1] 国学经典诵读专业论文题目 国学经典诵读论文题目如何取
[2] 最新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论文选题参考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3] 国学经典诵读期刊文章参考文献 国学经典诵读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是多少
《经典文开头2021年,议文阅读》word下载【免费】
经典诵读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