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基于区域经济竞争优化环境治理绩效的府际环境合作机制——跨区水污染治理为例

主题:淮河流域经过哪些地方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2

简介:关于地方政府流域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地方政府流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地方政府流域论文范文

淮河流域经过哪些地方论文

目录

  1.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2. 二、地方政府拥有事实上的水资源环境容量产权与居民环境权缺失
  3. 三、地方政府间经济竞争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机理
  4. 1.水资源产权虚置引致流域内水资源竞相过度利用,导致流域水资源浪费,影响生态环境
  5. 四、优化流域环境治理绩效的府际环境合作机制路径选择
  6. 1.优化政绩考核体系,设计地方政府经济竞争与维护生态安全相容的激励约束机制
  7. 2.构建流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8. 3.组建跨区域水质信息共享平台与跨区协调机构,共同预防与治理跨区水污染
  9. 淮河流域经过哪些地方:苏培科:建保障房得让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110610

◆黄万华 白永亮 (1.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1;2.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跨区水资源产权虚置,使水资源的环境容量产权事实上成为地方政府拥有.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经济竞争演变为,地方政府不顾生态成本的竞相放松环境规制;区域经济竞争成为区域之间对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资源消耗大战;地方政府竞争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式严重影响我国的生态安全.以跨区水污染治理为例,分析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对流域生态安全的影响机理,旨在为优化跨区环境治理绩效,构建府际环境合作机制提供路径选择.

淮河流域经过哪些地方:苏培科:建保障房得让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110610

[关键词]区域经济竞争; 环境治理绩效; 府际环境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 F127;F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4-0058-05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跨区水污染已达到惊人地步.如自2004年以来先后发生了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白洋淀水污染事件,广东北江镉污染事故,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太湖水污染事件,巢湖、滇池蓝藻暴发等等.而对跨区流域的水污染治理,许多地方政府治理投入不够,治理的动力不足,反过来又导致了水质下降.根据环保部公布的2008年《中国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如何有效治理跨区水污染,需要结合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从制度角度寻找提高政府环境治理绩效的途径.我国实行分税制以来,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是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竞争,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就等同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部分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但是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有自身的政府利益诉求,各地方政府在发展本区经济的同时,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我国的生态安全.

我国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产权的国家所有制,导致出现各类资源产权虚置,许多自然资源形成了事实上是地方政府拥有使用权、处置权,使一些地方政府在追求本地经济增长过程中,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利用.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是论文范文政府经济、社会等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及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人的政绩,地方政府对一些论文范文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变相执行,政企合谋,人为压低一些资源的论文范文,资源的开采、使用不计生态成本.地方政府在经济竞争过程中,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置长期的生态环境效益于不顾,很多地方政府对一些地方性公共产品,如跨区水污染的治理、环境保护等的提供方面严重不足.相应规范、约束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供给滞后,地方政府演变为逐利性的政府.为了本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赶超其他地区,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演变成为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各地区对水、矿产等在内各种经济资源的消耗大战.我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竞争的经济增长模式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对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研究,国内外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系统的研究,如杨虎涛研究了政府竞争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李郁芳等研究了政府竞争对代际公共产品的供给的影响圈,SusanaPeraltar等研究了政府竞争对税收的影响,刘强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王守坤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绩效等的影响[q,于进川、邓玲研究了政府竞争困境对生态文明区域实现的制约因素.对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研究,很多学者忽视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生态安全的影响.通过政府竞争对我国生态安全的影响机理及府际环境合作机制的研究,为地方政府间环境合作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对提高流域环境治理绩效,加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规范、约束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增加激励地方政府维护生态安全与经济增长相容的制度供给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二、地方政府拥有事实上的水资源环境容量产权与居民环境权缺失

现代工业社会,水已成为人类极其稀缺、不可替代的资源.水资源除了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生活资料外,它还具有容纳废物、净化环境的功能.跨区水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属于生态环境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与不可分割性,因此是公共物品,事实上它不可能在人与人之间私分,或将其产权界定为私人所有;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生产投入能给人类带来财富,也是人类的生活所必需,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对于水资源的使用,又需要根据市场规则有效利用.水资源的双重属性,导致了水资源环境的复杂性.根据经济学原理,水资源如何使用及它的使用效率与其产权结构有关.某种意义上,跨区水资源污染是对水资源容纳废物功能的过度利用,跨区水资源容纳废物的过度利用与流域水资源的产权有关.从产权角度看,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包括大江、大河、湖泊等在内的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国家不是经济主体,代表国家的政府及其政府部门或各级政府之间与民众之间存在多重委托*关系,导致最后我国水资源的全民所有,实际上是人人都不拥有,等同于水资源产权虚置.根据我国现行的水管理法规,我国对跨区流域水体由各辖区的地方政府实行分段管理,在水资源产权虚置的情况下,这种分段管理的管理体制必然导致我国跨区水体的环境容量产权分属于各地方政府所有.地方政府也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如GDP的增长、政府税收的增加等.流域水资源的产权虚置,流域水资源环境容量产权相关法制建设的滞后及其水资源容量产权市场的缺失,导致水资源在各种竞争性用途上过量使用.最突出的就是相邻各辖区为了本地区的短期经济利益不顾生态环境,政府放松环境规制,容忍企业竞相将未达标的污水、废水向流域河流排放,超出跨区域河流自身的承载力,导致跨区水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流域内的排污企业代表强势的地方产业利益集团,流域内的居民代表维护生态环境的环保利益集团,在企业向流域水体排污与沿岸居民要求拥有安全的水质方面,二者存在利益冲突.很大程度上,这两个利益集团之间几乎是零和博弈关系.流域各区政府依靠辖区内的企业提供稳定的税源,排污企业与政府在利益方面存在一致性,往往处于强势地位.环保利益集团由于人数多、居住分散,组织成本高,分摊在单个居民身上的维权收益较小,并且居民维权中存在“搭便车”问题.相对于强势的产业利益集团,居民组成的环保利益集团往往处于弱势.居民的分散性与维权中存在“搭便车”问题,居民环境权益相关法制不健全,维权成本高昂,在与产业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过程中,居民的权益往往受到损害.由于地方政府事实上拥有水资源环境容量产权,流域水资源作为一种经济性资源,其最终如何使用与配置,最终取决于地方政府.流域内的排污企业向政府提供稳定税收,对地方政府而言,收益集中、直接,而企业排污的社会成本分散、隐蔽.公共选择论文范文机制的缺乏,居民并不能对地方政府官员的任期、晋升进行有效的制约.我国国土辽阔,论文范文政府与各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较长的委托*链条导致行政信息的不对称,论文范文政府并不能对地方政府形成有效的制约.所以,当居民与排污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时,除非论文范文政府的界入,地方政府往往会放松环境规制,使政策的执行有利于以排污企业为代表的产业利益集团,导致跨区水污染加重,居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犯,生态环境破坏.

三、地方政府间经济竞争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机理

随着我国分税制的推行,论文范文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了分权,纵向上中国各级政府之间分权与西方政府间的分权显著不同.中国政府间的分权,政治上论文范文高集权,财政上实行充分分权.论文范文政府主要通过以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对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及获得政治晋升的依据.所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表面上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演变为由各地方政府主导,为追求本地经济增长而展开了争夺生产要素、市场与税收的政府之间的竞争.各地方政府之间为在经济竞争过程中赶超其他地区,通过随意税收优惠,人为变相压低土地、劳动力等其他工业投入的论文范文等手段,盲目招商引资.各地方政府为追求高速经济增长,不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意放松对本辖区企业的环境规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不计生态成本,对资源实行几乎掠夺式的开发.由于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有效制度供给不足,使各地方政府之间的无止境不计生态成本的经济竞争,不仅带来了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特别是一些国际招商引资项目进口“洋垃圾”,还将国际污染转移至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最严重的社会后果之一,是导致我国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影响我国的生态安全.

1.水资源产权虚置引致流域内水资源竞相过度利用,导致流域水资源浪费,影响生态环境

现代社会,人类正面临水危机,全世界水资源愈加稀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的飞速发展,水已成为制约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水资源的产权结构往往决定了水资源的配置效率.由于法制滞后与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江河湖泊的产权名义上是国家所有,实际上其产权处于虚置状态”,导致地方政府事实上拥有其环境容量产权.所以对本辖区的水资源如何使用,与其他的政府主体相比,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有较大的决定权.水不仅是一种生产投入,它还具有对环境的自净与容纳能力.水资源的稀缺性与使用的竞争性,使水资源成为各地方政府之间争夺的一种重要经济资源.各地方政府拥有工业用水的定价权,出于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考虑,为吸引外来资本,发展本地经济,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有意将工业用水论文范文定得较低,使工业用水论文范文并不能充分反应水的生态成本,导致生产企业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各地方政府为本地农业稳定丰收,得优先考虑保证本地区农业用水充分供应.在农业用水方面,由于灌溉技术的落后,及农业用水计价的困难,农业生产用水几乎从不计论文范文,农业用水也不计入农业生产成本,农业产出的论文范文也不包括农业用水论文范文.农业用水的零论文范文,使整个农业领域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的情形.对水资源而言,在本辖区内我国各地方政府对其拥有事实上的环境容量产权,所以对于水资源环境的自净与容纳能力的如何利用,较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各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执行力度.江河湖泊等水源在使用上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它属于公共池塘资源,是一种准公共物品.流域水资源具有流动性,流域各地方政府对水资源的使用,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性.为了维持本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其他地区相比获取竞争优势,一些地方政府环境规制部门有意放松环境规制标准,对于工业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废水不做净化处理直接排放的现象听之任之,甚至对新开工上马的工程根本不作环境影响评价.特别是上游地区的政府希望将本地区的污染转嫁到下游地区,上游各类污染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对流域水资源的利用,远远超过了水的环境承载力,结果是整个流域水质恶化,水资源浪费.

2.水污染治理的外部效应导致流域各地方政府对水污染治理动力不足,加剧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跨区水污染的治理,对社会而言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它有较强的正外部效应;对政府而言,污水治理存在成本集中、收益分散,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问题.治理各辖区内的水污染需要花费巨额成本,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是一笔较大的财政支出,会加重自身的财政负担,并且水污染治理的各类收益并不全部在本辖区,还会外溢到其他辖区或存在收益代际转移,政府对于水污染治理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也无法向社会大众通过收费或税收的形式收回以弥补治理成本.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促使地方政府放弃对水污染的治理.政府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也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在政府主导的区域经济竞争过程中,每个地方政府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不愿增加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论文范文对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政绩考核主要以GDP为主,为了在政府竞争中突出政绩,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对政府而言招商引资、发展生产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官员的政绩明显;而对水污染治理这类公共产品的提供,几乎没有任何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是隐形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所以,流域内每个地方政府在水污染的治理方面,都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对于辖区内的企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水污染,对政府与企业而言,收益集中,而社会成本较分散,所以政府有动力大力招商引资,甚至将国际上一些污染企业引进本地区,或进口一些“洋垃圾”.跨区水资源污染治理本身是具有较强正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对这类公共产品的提供,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搭便车”心理.对流域内的每一个地方政府而言,都希望别的地方政府治理,而自己则坐想其成.如果所有的地方政府都持这种想法,则地方政府之间博弈的结果是没有任何地方政府愿意出资治理流域内的水污染.我国太湖、滇池、淮河等流域污染治理情形,无不说明地方政府的跨区水污染治理方面存在严重的“搭便车”问题.另外,由于合作共同治理激励制度的缺失,地方政府之间在跨区污水治理上面临“囚徒困境”,也导致各地方政府缺乏动力机制治理流域的水污染.如果没有论文范文相应的有效制度激励流域内的各地方政府对水污染合作治理,对每一个地方政府而言,采取不合作比合作可能给地方政府带来更大收益,所以在合作治理问题上,地方政府之间博弈的结果是,都采取不合作的治理策略,最终没有地方政府愿意出资治理跨区水污染,加剧了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3.地方政府竞相放松环境规制,企业生产不计生态成本,政企合谋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 环境规制是影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数量,决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在地方政府竞争过程中,为了吸引外来资本,加快本地的经济增长,从而获得较大的政治晋升机会及较多的本地税收,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转变为政府之间的环境竞争”.地区之间环境规制标准是企业在选择投资区位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环境规制政策的执行力度与政府环境规制标准的高低决定了生产型企业在大多程度上可以将本应由其承担的生产成本通过外部效应转化为社会成本,进而影响着本地区企业的生产成本及利润空间.所以政府间的环境竞争的主要表现就是,一些地方政府竞相放松环境规制,如降低环境规制标准,对论文范文政府的环境政策变相执行.有些地方政府即使加大环境规制力度,严格环保标准,但是,在法治环境缺失、对政府的社会监督机制不全的条件下,以排污企业为代表的产业利益集团有可能联合以撤资的形式向地方政府施压,或主动俘获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是典型负外部性的表现,企业生产中的部分社会成本由无数分散的社会大众承担,生产成本的转嫁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对地方政府自身而言,放松环境规制的收益大于成本.所以,最后地方政府会被强势的产业利益集团所俘获,出现政企合谋.西方政府环境规制的俘获理论就证明了这一点.即使有的地方政府不愿被产业利益集团所俘获,严格执行论文范文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竞争博弈的结果,也会导致政府放松环境规制.因为,企业都是选择低环境规制的投资区位,如果有的地方政府如实执行论文范文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严格环境规制标准,企业就会放弃到本地区投资而转移到环境规制较松的地区,严格环境规制标准的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与税收减缓,进而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人的政治晋升就会受到影响.地方政府之间竞争关系的存在,对任何地方政府而言,要获得竞争优势,选择放松环境规制是其最优策略.地方政府之间就环境规制标准的博弈,选择放松环境规制是其均衡策略.地方政府之间放松环境规制标准的结果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以较低的论文范文获得一些生产投入,或减少环境净化方面必需的生产投入,从而将一部分生产成本通过外部效应转化为社会成本.地方政府放松环境规制,反向激励了企业生产过程中不计生态成本、粗放式经营、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与利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使我国很多自然资源日益枯竭.

四、优化流域环境治理绩效的府际环境合作机制路径选择

跨区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效应,使流域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没有足够的动力提供地区性的公共产品.所以,优化环境治理绩效,提高跨区水污染治理效率,以维护生态安全,需要建立有效的府际环境合作机制,使流域内的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实行合作治理.流域内的地方政府之间在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存在“囚徒困境”,需要论文范文政府增加制度供给,激励地方政府合作治理,所以,府际环境合作机制的构建,不仅涉及到流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合作,还需要论文范文政府与流域内的地方政府之间的纵向合作,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提供促进流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环境合作治理的制度条件.

1.优化政绩考核体系,设计地方政府经济竞争与维护生态安全相容的激励约束机制

地方政府作为环境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在政府竞争过程中,强调本地经济增长,放松环境规制,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与我国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中长期推崇唯经济增长论思维有关.尽管最近两年,政绩考核体系中增加了“减排”的指标,但是由于我国的各级信息统计部门隶属于政府,存在“减排”信息失真的情形,所以,“减排”的环境考核指标很难真正落实.要有效遏制地方政府竞争对我国生态安全的负面影响,必须要求论文范文与地方政府加强环境合作,论文范文政府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给,改革对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增加对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的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环境方面指标的考核,要求地方政府做到经济良性增长与生态安全维护并重.论文范文政府进行制度创新,设计地方政府经济竞争与维护生态安全相容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地方政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维护生态安全,强化对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硬约束.

2.构建流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流域各段水资源环境容量产权事实上属于不同的地方政府所有,使流域内各区域,特别是上游区域在经济竞争中过度利用水资源,较大程度上影响下游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上游区域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的收益会外溢出到整个下游区域.在缺乏有效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条件下,上游区域没有足够的动力提供生态修复、环境治理之类的公共产品.所以,流域内政府之间环境治理合作机制的构建,就论文范文政府而言,除了“界定并保护流域水资源的环境容量产权”,为区域间的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制度基础外,还必须构建有效的地方政府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科学测算出因上游区域过度利用水资源影响下游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与上游区域提供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给下游带来的收益,为构建公平、合理的区域生态补偿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需要改革我国现有的“经济建设型”的财政制度,横向上完善流域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以维护生态安全为主的环境财政,为流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环境合作提供制度条件.

3.组建跨区域水质信息共享平台与跨区协调机构,共同预防与治理跨区水污染

水质是影响流域环境与生态的主要因素,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优先保护水质,使流域水质达到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及生活用水的要求.水的流动性导致污染转移使流域水质信息在整个流域内难以掌握,这给各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水质的检测,对水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带来难度.流域与行政区域地理范围并不一致,流域附近各行政区域各自为政的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规划会影响水质.所以,对流域水质的保护,进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需要组建跨区协调机构,协调各行政区域的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使各区之间的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以维护生态安全为首要目标.并且还要建立各地方政府间有效的流域水质信息共享平台,为及时、准确检测流域水质,实现各地方政府间共同预防、共同治理跨区水污染提供信息平台与物质基础.

总结:关于免费地方政府流域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地方政府流域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淮河流域经过哪些地方引用文献:

[1] 最新地方政府经济学论文选题参考 地方政府经济学论文标题怎么定
[2] 地方政府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地方政府经济学核心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地方政府经济学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地方政府经济学论文框架怎样写
《基于区域经济竞争优化环境治理绩效的府际环境合作机制——跨区水污染治理为例》word下载【免费】
淮河流域经过哪些地方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