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变换方式品味语言——《芦花荡》为例品味语言的方法

主题:老头子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6

简介:关于老头子学生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老头子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老头子学生论文范文

老头子论文

目录

  1. 一、比较分析法
  2. 二、追索探究法
  3. 三、朗读品味法
  4. 老头子:Richard Marx - right here wailing

【关键词】《芦花荡》 变换方式

品味语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A-0075-02

语文教师在教学一篇文章时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把握,但是教师必须明确,语言是文章思想的外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因此,品味文章的语言是解读文本的关键,只有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品味,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中的人文精神.那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品味与推敲文章的重点词语、句子、段落呢?下面笔者结合《芦花荡》(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一文的教学,谈谈语文课中品味语言的几种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是品味语言最常用的办法.比较,就是在不影响语句通顺的基础上,对文章的一些准确生动的字词进行改换与比较.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这些字词在文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或表达的特定情感,让学生明白作者的独具匠心,感受到词句的精妙之处,理解词语的不可移易.教师合理运用比较分析法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准确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芦花荡》开头写道:“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在品析这个句子时,笔者提出“狠狠”能否改为“使劲”,“钻”能否改为“冒”,即改为“苇子还是那么使劲地往上冒,目标好像就是天上”.学生经过讨论,说出“狠狠”一词形象地表达了抗日军民对日寇的仇恨,也为即将爆发的大战作了铺垫,体现了抗日军民顽强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日寇的憎恨及对抗日军民的赞扬.“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苇子的勃勃生机与顽强的生命力.“狠狠地往上钻”写出了苇子象征着白洋淀的抗日军民,象征着他们威武不屈、顽强抗日的精神,并且,茂盛的芦苇正好遮挡住了敌人的视线,俨然成了抗日利器,如果改为“使劲”和“冒”,则表达不出这样的效果.通过比较,学生感悟到了这些词语运用的精准.

又如,《芦花荡》中有这样一处描写老头子肖像的句子:“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为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老头子的人物特点,笔者把原句改为“老头子干瘦得像一根火柴棒”,让学生比较哪句更好,好在哪里.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同是比喻,“一根火柴棒”只是外形相似,但无神;“老鱼鹰”更让人联想到老头子“精明、勇敢、能干”的一面.这样,学生不仅把握住了老头子“瘦”的一面,更将其“矍铄、干练、老当益壮”的内在精神分析出来了,这样理解,人物形象就丰满起来了.

可见,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通过多形式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深度揣摩文章的语言文字,这样,语言的形象和意味才会凸现.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运用比较分析法,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句子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奥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二、追索探究法

追索就是探究事物的由来,课文教学中的追索就是探究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词句来表达写作意图.在教学时,教师要对文章的关键句子进行刨根问底的追索,多问几个为什么,促使学生对文章语言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教师善于运用追索探究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言外之意,使得表面看起来平淡朴素的语言展现出广阔深刻的意义世界.

例如,笔者在教学《芦花荡》时,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后,在大屏幕上显示老头子说的话“我打他们不用论文范文,那不是我的本事”,然后提出疑问:“是不是孙犁写错了?打他们不用论文范文,意思是老头子打敌人要用论文范文?”学生听了之后,像炸开锅似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课文里写老头子打敌人不是用论文范文的,是用钩子和竹篙.”有的学生说:“是作者写错了,应该是——我打他们用论文范文,那不是我的本事.”这时笔者进行点拨:“这话按照常规思维是有问题的,但是从老头子的情感逻辑上讲,并无什么错误.大家再联系上下文,看看老头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生在再次阅读课本后回答:“这是老头子在受到小女孩的质疑时心急火燎地说的,老头子听了之后,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因为他一贯是很自信的.”这时许多学生点头表示赞许.笔者补充道:“是的,‘过于自尊和自信’是他的性格特点,他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情急之中出现了口误.但是这与老头子独特的性格特征是相符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反而能更好地反映他不服老的倔强劲儿.”

老头子:Richard Marx - right here wailing

笔者在引导学生品味这句话时,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索挖掘,让学生明白了如果作者按照常规思维去写,那么可能就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他采用了这种奇特的表达方式,适当运用思维错位,打破理性的约束,直击老头子内心深处的想法,更能使老头子本能地为小女孩报仇的论文范文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可见,追索探究是品味语言的重要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感知和理解.教师只要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追索探究,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就能追索出更丰富的语言内涵.

三、朗读品味法

朗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深入朗读品味课文,让学生将课文绘声绘色地朗读出来,就是对课文进行了一次再创造.朗读是学生把握教材内容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学生领略语文魅力的一扇窗口.

笔者在教学《芦花荡》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分析老头子的人物形象,课堂上有一名学生找到这样一处描写老头子语言的句子——“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学生分析:“老头子说的这句话体现了老头子‘英勇’的特点.”笔者对他作出肯定后继续引导:“为什么要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学生回答:“敌人打伤了大菱,老头子要为大菱报仇.”笔者再次引导:“对呀,那么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这句话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请大家揣摩、模仿一下.”学生在模仿中就会发现应该用“憎恨”的语气,应该体现老头子对日本鬼子的憎恨.笔者再补充:“在读前面半句‘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时应该用爱怜的语气来读,因为是对大菱说的.那么这句话仅仅写出了老头子的勇敢吗?”学生们这时恍然大悟,说还写出了老头子的“爱憎分明”.笔者再让学生模拟朗读,这样,在反复诵读中,学生对老头子这个人物的形象理解得就更深刻了.

又如,“不怕”一词在《芦花荡》一文中先后三次出现.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三个“不怕”各自表达的意思.学生经过朗读,得出第一个“不怕”是“行,可以”的意思,后面两个“不怕”是“不要害怕”的意思.学生明白后,笔者再指导学生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让学生读出老英雄对两个孩子的呵护与真情.

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或精彩片段进行入情地朗读,对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大有裨益.任何一篇课文,在作者的匠心独运下,无不包含着对人、事或景的或爱或恨,或喜或悲的感情,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品味,读人,就会如见其人;读事,就会如历其事;读景,就会如临其境.这时,学生就会领悟到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就会受到教育.

事实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抓住了品味语言这把钥匙,就能打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论是采用比较分析法、追索探究法还是朗读品味法,都不能离开语言的实质,因为品味的过程并不是对语言的肢解或反叛.只要教师切切实实回到语文最初的意义,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一定能激发学生对母语的喜爱,让他们感受到母语之美,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责编 秦越霞)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老头子学生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老头子引用文献:

[1] 初中化学学生小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初中化学学生小论文标题怎么定
[2] 优秀初中生物学生论文选题 初中生物学生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3] 优秀初中数学学生小论文题目 初中数学学生小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变换方式品味语言——《芦花荡》为例品味语言的方法》word下载【免费】
老头子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老头子学生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