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地方党史资源融入中国近代史教学中

主题:中国近代史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5

简介:本文是关于中国近代史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中国近代史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目录

  1. 四、结语

摘要: 将汉中党史资源融入“中国近代史”教学当中,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宽学生学习方式与知识获取渠道,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提升学生基本研读辨识史料的技能,对培养爱国情感、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田野调研和不同途径的校园宣传,真正将汉中红色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在利用汉中党史资源的路径与开展党史知识宣传普及方面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是值得继续努力深挖的未竟课题.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汉中红色资源

由“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代史”①,笔者已在历史专业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三年.经过这三年在教学中的教法摸索与教学案例的积累,加之学生课堂反馈情形来看,如何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中国近代史”日常教学中,是一个常被学生问及的话题.本文即以汉中区域为例,管窥汉中红色资源融入“中国近代史”课程的价值、路径,并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范例展现汉中党史资源的应用与实践.

一、汉中党史资源融入“中国近代史”课程的价值

汉中地处秦巴山区,为汉水发源地及古蜀道中转枢纽,两汉三国文化在此地更是源远流长.近代以来,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战略转移来此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红29军、红25军等部队亦曾在此地进行革命斗争.抗战时期,作为抗战大后方,西北联合大学曾在此办学多年,加之汉中地区早年地下党组织的革命活动遗址、革命烈士故居等,红色资源遗存数量相当丰富.“根据2010年汉中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全市党史系统干部职工的普查统计,全市共有革命遗址、遺迹等红色资源166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42处;革命领导人故居15处,革命烈士墓13处;纪念设施10处”②.在这些遗址当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何挺颖烈士故居、陈浅伦烈士故居、陕南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华阳红25军司令部遗址、红四方面军钟家沟会议遗址、红四方面军小河口会议遗址、镇巴革命烈士纪念塔等,笔者皆有实地调研走访,以作为党史课程资源纳入“中国近代史”教学中.

总体来看,汉中地区的党史资源在融进“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当中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的价值:第一,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陕西理工大学地处汉中,将该区域的党史资源纳入历史课堂建设与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还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素养,激发求知欲.以革命遗址、革命场馆为现场教学实践基地,将汉中党史资源转化为鲜活的革命知识,把书本上的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体验性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宽学生学习方式与知识获取渠道,优化课程资源配置.

第二,将汉中党史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地的参观体验模式,让学生在具体史料的搜集、考订、诠释中,学会写作调研报告,整理调研成果,培养学生基本研读辨识史料的技能.以唯物史观作为我们认识历史、辨析史实的基本方法与世界观,学习中国近代史,将本地党史文献作为授课资源,让学生领会阶级分析法与历史主义方法等思考路径,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辨认档案、日记、烈士回忆录、报刊等不同类型的史料,通过电子数据库索引,学会如何寻找不同类别的研究史料和形成归类、鉴别史料的操作技法.

第三,以汉中党史知识作为课堂素材,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对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习总书记特别重视党史知识学习,对党史学习的重要性有很明确的表态.习总书记曾指出,党史、国史的学习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必须课,因为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③.习总书记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因此,开发和利用好汉中地区党史资源,学习党史,了解党史,宣讲革命英烈故事,发扬革命奋斗精神,弘扬时代正能量,对于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励我们为党的事业不断前行奋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二、汉中党史资源融入“中国近代史”教学的路径

将汉中区域内的党史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中国近代史”专业课程讲解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必须恪守党性原则,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应该明了“应用地方党史资源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应用这些资源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整个历史,认识和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④.

结合本地区的红色资源类型、红色资源特点及本专业的实际发展现状,将汉中地区党史资源运用到教学当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第一,通过实践环节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的田野调查,了解汉中地区重要的革命遗址、烈士故居的保护开发情况.根据实践课时要求,提前做好调研主题,让学生查阅文献史料,以编年的形式理出汉中地区重要党史事件、党史人物活动的历史线索,再据此制定翔实的规划调研方案.利用假期时间,带领学生实地走访,口述访谈,搜集一手史料,再通过系统的加工整理,转化为厚实的调研报告.以田野调研为形式的实践教学,不仅锤炼了学生提料材料、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还丰富了应对实践与理论之间的思考经验.

第二,汉中地区党史资源不仅要对接课堂教学,更应该走进校园,广泛传播,可以通过编写红色读本、组织红色话剧大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等不同形式进行宣传.例如: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依托汉中丰富的党史资源举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历史话剧大赛,在校团委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下积极进行大赛筹划宣传,办好大赛,着力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品牌,收到很好的成效,获得师生高度好评.此外,学院还组织“五四”红歌比赛、红色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宣讲汉中党史知识,砥砺学生奋进前行,不断学习.

习总书记指出:“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⑤当前信息传播呈现载体较为多样,传统的手册宣传、展览宣传等单一化的方式不足以承载红色文化传播影响,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微博、微信公号、校报等不同的媒介载体,广泛宣传汉中红色文化,介绍革命斗争故事、革命烈士事迹,普及党史知识.

第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观看与汉中地区相关的红、烈士专题纪录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讲好党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递好”.汉中市党史办近年来先后推出《天汉英烈井冈元戎——何挺颖》《陕南战役》《红二十五军在江口》《重走红军路》《汉中抗战记忆》《前驱》等一系列红色专题纪录片,将这些影像资料作为教学素材,通过一个个故事的播放与讲述,让学生真切了解每一个红色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让学生谈观影体会,写观影心得,真正做到将汉中红色文化知识内化于心.

三、汉中党史资源融入“中国近代史”课堂教学的范例

将汉中党史资源融入“中国近代史”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曾有过教学方面的初步尝试.以下即以何挺颖烈士故居、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为例展开阐述.

何挺颖(1905—1929年)生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何家湾村,幼承庭训,勤苦好学.1915年,就读于南郑高小.1920年至1924年就读于汉中联立中学,在表哥王钧石的影响下,广泛阅读《新青年》《努力周报》等进步刊物.1924年夏到1926年秋,何挺颖相继在上海大同大学、上海大学读书,并光荣地加入中国,走上革命道路.北伐时期,短暂担任过国民党李品仙部的团指导员.“八七”会议后,参加秋收起义,并跟上井冈山,参加三湾改编、黄洋界保卫战,1929年1月在江西大余战斗中,何挺颖负伤牺牲.

何挺颖亲历参与的重要历史事件:五卅运动、秋收起义、三湾改编、黄洋界保卫战.对应“中国近代史”教材序列是第九章第二节《国共合作的建立与国民革命的兴起》及第十章第二节《中国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安排思路是:其一,预习相关章节内容,了解清楚基本史实,利用周末时间进行现场教学.带领全班学生瞻仰何挺颖烈士故居,并观看专题纪录片《天汉英烈井冈元戎——何挺颖》,了解何挺颖烈士的生平事迹及革命经历.其二,将本班学生24人分3组,每组8人,每组各自完成布置的课程作业,并在课堂展示交流.第一组专门搜集何挺颖在上海就读期间发表的为革命呐喊的文章,了解何挺颖编辑《南针》《汉钟》等革命进步刊物的基本情况,尤其关注何挺颖、刘平衡、马凌山⑤等陕籍革命英烈在五卅运动中的活动史迹.通过搜集《热血日报》《上大五卅特刊》等当时发表的纪实性的现场一手史料,重温革命斗争之艰辛,返回革命历史语境与历史记忆中,了解当时国人的爱国热情.第二组专就何挺颖烈士战斗井冈山上的革命活动,按照时间顺序理清线索,对何挺颖参与过的重要革命事件秋收起义、三湾改编、黄洋界保卫战等史实进行详细梳理.第三组主要就何挺颖烈士短暂一生的主要经历以年谱简编的形式进行勾勒,以便大家对其革命活动有精细准确的把握.

通过三个小组各自汇报和课堂激烈讨论后,就学生课堂所提问题进行汇总,并以作业形式完成.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反馈情况看,本次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互动方式,不仅拓展了党史知识,而且达到了教材规定的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培养目的.而且通过党史知识的学习与普及,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在具体现场教学实践中“学习中国近代史,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①(13),实现教学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汉中市南郑区红寺湖,是陕南地区较为知名的重要红色经典旅游景区.该馆占地约70余亩,建有何挺颖烈士纪念广场、革命英雄纪念碑等,通过4个展区共300多件革命实物、3000多册红色史料、图书,对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当时革命斗争活动进行了真实的呈现.

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为依托的教学资源,对应的教学章节应是《中国近代史》教材第十章第二节《中国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在本节教学过程中,安排思路是:首先,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认识当时全国主要革命苏区创建过程及分布区域,熟悉当时苏区的土地革命政策及“围剿”与“反围剿”的革命斗争史实.其次,将24位学生分组,共分三组,每组8人.第一组通过与本院地理专业学生相互交流,运用GIS操作系统绘制出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抵达川陕的行军路线图,并标示出红军在川陕地区活动的范围及相关战役、会议的时间、地点;第二组了解川陕革命根据地当时的军事斗争、土地法令、财税政策等,并通过PPT的演讲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第三组主要了解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主要展区内容,负责讲解工作,并收齐每位同学参观总结读后感,汇总后,谈谈这次教学的主要体会和收获.最后,进行现场教学,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组织学生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对着党旗庄严宣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与现场讲解参观,对整体知识有了通透掌握之后,布置课程作业.

综上,通过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知识资源与“中国近代史”相关教学章节的互为融入,学生通过跨学科GIS技术完成具体空间图表的绘制,不仅拓展了对川陕苏区党史知识的了解,养成了良好的搜集材料、解读材料的知识技能.进一步言之,现场教学实现了“中国近代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培养目标—让学生理解“历史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中国”①(11).

四、结语

“中国近代史”课程面向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历史学专业的本科生,在知识技能拓展的同时,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增强课堂知识讲解的趣味性,是在教学中需要时刻思考的论题.将地方党史资源引入“中国近代史”课堂,鼓励学生运用电子资源搜集党史史料、解读党史史料,以现场田野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的途径,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一条不错的探索之途.

汉中地区遗存的旅游资源类型较为丰富,红色资源、三国两汉文化资源、山水生态资源等多种旅游景观交织在一起,红、古、绿产业融合与开发程度较高.尤其是近年来,汉中市广泛挖掘红色资源,通过红色场馆、遗址的复原与建设,充分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发挥汉中党史资源资政育人的作用,建成了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等.因此,地处汉中的陕西理工大学历史学专业在开展中国近代史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地的党史资源为课程目标服务.在利用党史资源的路径与开展党史知识宣传普及方面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是值得继续努力深挖的未竟课题.

注释:

①《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②杨欣.发展红色旅游推动汉中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J].老区建设,2019(16).

③.在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3.

④邓杰.上海地方党史资源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应用[J].红色文化学刊,2018(2).

⑤.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32.

⑥关于马凌山等陕籍革命烈士在沪就读期间参与五卅运动的情况,笔者曾有专文论述.可参阅:陈小赤、邵华.马凌山烈士在沪史迹考[J].西部学刊,2019(3).

基金项目:2018年度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實问题研究项目“川陕老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2018Z035)成果.

总结:上文结束语:该文是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史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中国近代史相关中国近代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中国近代史引用文献:

[1] 中国近代史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类论文范文例文5000字
[2] 中国近代史和曾国藩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曾国藩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2万字
[3] 孙中山和中国近代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孙中山和中国近代史有关论文如何写2万字
《地方党史资源融入中国近代史教学中》word下载【免费】
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