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统计学专业学年论文湖南,统计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师

主题:行政管理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0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行政课程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行政课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行政课程论文范文

行政管理论文

目录

  1. 行政管理:2017年司法考试培训辅导讲座课程行政法视频第01节

目 录

   《法理学》教学大纲 3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8

   《普通逻辑》教学大纲 14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18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大纲 25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 33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41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 46

   《行政学原理》教学大纲 50

   《行政学原理》课程自主学习指南 54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61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66

   《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72

   《政治学》教学大纲 77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学大纲 84

   《政府经济学》教学大纲 91

   《地方政府学》教学大纲 100

   《管理定量分析》教学大纲 105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109

   《市政学》教学大纲 116

   《公共政策》教学大纲 122

   《中外管理名着阅读》教学大纲 128

   《中外管理名着阅读》课程自主学习指南 132

   《中外行政学说史》教学大纲 137

   《中外行政学说史》课程自主学习指南 142

   《管理文秘》教学大纲 149

   《公务员制度概论》教学大纲 168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174

   《网络信息检索》教学大纲 179

   《网络信息检索》自主学习指南 183

   《东方管理学》教学大纲 189

   《薪酬制度设计》教学大纲 193

   《职业生涯设计》教学大纲 198

   《公共组织会计学》教学大纲 205

   《演讲与口才》教学大纲 209

   《演讲与口才》自主学习指南 211

   《社会调研》教学大纲 214

   《管理实践参与式见习》教学大纲 216

   《模拟实训》教学大纲 218

   《学年论文》教学大纲 223

   《教学见习》教学大纲 227

   《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229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学大纲 232

   《企业行政管理》教学大纲 237

   《策划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241

   《组织文化》教学大纲 245

   《公共战略管理》教学大纲 248

   《社交礼仪》教学大纲 251

   《社交礼仪》自主学习指南 254

   《社会调研》教学大纲 258

   《管理实践参与式见习》教学大纲 260

   《模拟实训》教学大纲 262

   《学年论文》教学大纲 267

   《教学见习》教学大纲 271

   《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273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学大纲 276

   《法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300002

   学 时:48

   学 分:3

   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程

   面向对象:法管类本科学生

   课程英文名称:Legal Principles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法理学》是法学教育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属于整个法学体系中的理论学科.它是对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概念,法律内容和法律范畴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探索其精神实质.法理学是对刑法专业,民商法专业,刑事侦查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等法学专业共同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不是研究某一具体的法律部门或某项法律规则的具体问题,而是关注对各个部门法学具有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的法律基础内容.《法理学》课程在培养和帮助所有的法学本科生的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过程中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作用,也是法律职业者要做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目的:《法理学》课程涉及到法学基本知识的范围十分广泛,大致可以涵盖法学学科的所有内容.根据大一新生的具体状况,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法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传授.经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有所了解,能够掌握《法理学》中最一般的理论知识;掌握法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培养职业的法律素质,并能够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运用法学理论来分析社会法律现象.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法学导论

   1.如何学好法学?

   由于本课程面向大一新生,所以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法学的学习方法以及法学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为此,在这部分主要介绍大学学习与初高中学习的不同特点,法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应该看的一些书目.

   2.法学的历史和法学教育

   主要讲授:西方法学的历史;中国法学的历史;法学教育的目标和功能.

   重点:了解西方法学发展的脉络;简单了解中国法学发展的历史;了解法学教育的目标.

   难点:西方法学涉及的专业术语和理论较多,学生较难理解,故需要注意讲解的通俗性.

   3.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发展.

   重点: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主要发展阶段,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经典命题,了解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

   难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经典命题,在讲授时应该结合原文和语境向学生介绍一些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经典判断.

   4.法理学概述

   主要讲授:法理学的概念及其特征;法理学体系;中国法理学的未来;法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重点:熟悉中国法理学的发展状况;会运用法理学的学习方法.

   难点:熟悉中国法理学的发展状况需要学生对法理学的研究状况有所了解,在讲课过程中要简练而又全面又有重点地介绍相关情况;法理学的学习方法的运用也是难度较大的,在此只能向学生强调一下运用的重要性,希望学生有运用的意识.

   以上是本课程的第一部分——导论篇,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基本内容,发展历史,熟悉西方法理学和中国法理学的发展脉络,掌握法学研究方法中的价值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主要是概念),中国法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法本体论

   1.法的概念

   主要讲授:法的语义分析;法的概念;法的基本特征;法的本质;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重点:法的概念;法的基本特征;法的本质的各种学说(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法的规范作用;法的局限性.

   难点:法的基本特征的理解及其运用(对一些经典法学命题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的科学理解;法的规范作用的理解;法的局限性及其意义.

   本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重点中的重点,通过讲授,应该使学生掌握上述重点内容,并能用本章的原理用来分析问题.

   2.法的形式,要素,体系

   主要讲授:法的渊源;法的形式;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的要素;法律体系;法律部门.

   重点: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当代中国法的形式;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分类;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难点:当代中国各种法的形式之间的位阶关系;法的效力冲突与协调.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了解法的要素—法条—法理—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之间的关系;掌握上述重点,并能分析相关问题.

   3.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

   主要讲授:权利和义务概念,分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法律行为的概念及其分类;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分类;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法律事实;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的认定,归结与承担.

   重点:权利和义务概念,分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法律事实;法律责任的承担.

   难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理解.

   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以后学具体的部门法非常有意义,通过学习,学生熟悉相关概念,掌握其中的重点内容,并能够加以运用.

   4.法律程序

   主要讲授:法律程序的概念及其特征;法律程序对行为的调整方式;正当程序的发展,特征及其意义.

   重点:法律程序的概念及其特征;正当程序的特征及其意义.

   难点:理解程序的特征,正当程序的意义.其中有些专业术语较难理解.

   通过本部分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程序的重要性;了解正当程序的发展历程和在国外制度中的体现;掌握法律程序的概念及特征,正当程序的意义.

   以上内容就是法理学这门学科的本体论内容,也是重点内容.通过讲授,要使学生掌握重点中的重点内容,理解难点内容,能够用这些原理分析案例,并在今后的部门法学习中加以运用并加深理解.

   (三)法历史论

   1.法的历史,法律演进和法律发展

   主要讲授:法的起源;法的历史类型;法律演进;法律继承;法律移植;法制改革;当代中国法律发展.

   重点:法与原始习惯的区别;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西方两大法系;法律继承的概念及其原因;法律移植的理论,原因及其注意点;法制改革概念及当代中国法制改革的必要性.

   难点:法律移植的理论.

   通过讲授,学生应该掌握重点内容,并能够对法律移植的理论这个难点进行梳理,并用以分析我国的法律移植.

   (四)法运行论

   1.立法,守法,执法,司法

   主要讲授:立法的概念及其特征;立法体制;立法过程及其原则;守法;执法;司法.

   重点:立法的概念及其特征;立法体制的核心;守法的含义;守法的根据和理由;执法的含义(狭义和广义);执法的特征;法律授权和行政委托的社会组织的执法;执法的原则;司法体系;司法原则.

   难点:执法的特征的具体运用;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执法和行政委托的社会组织的执法之间的区别;司法原则的具体运用.

   这一部分的讲课重心要着重于联系我国法治实践,要让学生能用司法,执法的原理和原则来分析实践中的问题.

   2.法律职业,法律方法

   主要讲授:法律职业的概念及其特征;法律职业*;法律职业制度;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

   重点:法律职业的概念及其特征;法律职业*的具体运用;法律推理中的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法律解释的具体方法.

   难点:法律推理两种形式的优缺点的理解;各种法律解释方法的理解及其运用.

   这一部分的讲授要使学生对法律职业的专业性有所认识,并掌握法律人所采用的法律方法,并能在今后的法律学习中加以运用.

   (五)法社会论

   1.法与文化,法治国家,和谐社会

   主要讲授:法与文化的一般原理;法与道德;法与宗教;法律文化;法与法治国家;法与和谐社会.

   重点:法与道德的区别;法律文化的构成与作用;法治理论;法治的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

   难点:法与道德的区别的理解;法律文化的作用的理解;法治概念的科学理解.

   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学生掌握上述重点内容,并能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无.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为学习部门法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认知法学规律,形成法律思维;培养学生的法律理论素质.

   五,学时分配

   总学时48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合计 法学导论 6 6 法本体论 20 20 法历史论 8 8 法运行论 10 10 法社会论 4 4 合计 48 48 六,与各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学习各个部门法学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是新生最早开的法学专业课之一.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最后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实践环节,平时课堂表现和考勤组成,共占20%;期末试卷占80%.

   八,教材与参考书

   教 材:张文显.:..:..:..:..:.课程编号:06100453

   学 时:4学 分: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管理学的体系结构,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并且在实践活动中灵活应用;熟悉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初步具有从事一般实际工作的管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学生作为未来管理者的基本素养.《管理学》是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把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树立起管理的理念和思想,充分认识到对组织活动进行管理的必要性,并在熟练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内容的基础上,具有应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管理概论

   1.管理的概念

   2.管理的职能

   (1)计划

   (2)组织

   (3)领导

   (4)控制

   3.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管理理论的形成

   (2)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

   教学基本要求:熟悉管理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管理基本职能的具体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演变史;了解泰勒科学管理及其它管理论分支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与特征;学会对所熟悉的组织可能遇到的一些管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思路.

   本章重点:管理的内涵,管理的职能;

   本章难点:管理的二重性

   (二)计划

   1.计划的基础

   (1)计划概念

   (2)计划类型

   (3)计划的权变因素

   (4)目标:计划的核心;目标设置的特征;目标管理

   (5)计划编制过程

   2.计划的工具和技术:

   (1)预测技术

   (2)决策理论与方法

   (3)网络计划评审技术(PERT)

   教学基本要求:这部分是管理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使学生熟悉计划和决策的概念,特征,类型等基本内容;掌握计划和决策的过程,内容,特征和方法,网络计划的计算等;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实施过程;能学会运用所学的内容编写日常生活,学习计划,甚至编写班级工作计划,学会用所学的各种决策方法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做出决策.

   本章重点:计划和决策的过程,内容,特征和方法

   本章难点:决策的方法

   (三)组织

   1.组织和组织结构.

   2.组织设计原则

   (1)劳动分工

   (2)统一指挥

   (3)控制幅度

   (4)权责对等

   (5)柔性经济

   3.组织设计方法

   (1)职务设计

   (2)部门化设计

   (3)层级化设计

   (4)集权与分权设计

   4.组织设计选择:

   (1)组织设计的两种结构形式

   (2)机械式组织设计选择

   (3)有机式组织设计选择

   5.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

   (1)环境与结构

   (2)战略与结构

   (3)技术与结构

   (4)规模与结构

   (5)生命周期与结构.

   (1)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组织变革的动因,类型和目标,内容

   (2)管理组织变革: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组织变革的压力及其管理,组织冲突及其管理

   教学基本要求:熟悉组织的定义及组织结构的三种特性,了解权变式组织设计与传统的组织设计的不同之处,职权与权力的定义,来源和种类,授权的定义,过程与原则;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设计方法,基本形式和以及影响组织设计的五个主要因素;学会根据组织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对组织进行设计,并对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和分析.本章重点:组织设计原则,方法,组织类型本章难点:组织设计的选择,影响组织设计的五个主要因素(四)领导

   1.领导的含义

   2.领导者类型

   3.领导有效性理论(1)素质论

   (2)领导行为理论

   (3)领导情景理论:菲德勒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4.激励理论(1)基本知识

   (2)内容型激励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

   (4)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1)

   (2)(3)(4)教学基本要求:熟悉领导的内涵和领导者类型;掌握权力的类型与领导的管理职能,领导方式及其理论;了解领导与管理,权力与领导的关系及领导的三种作用;掌握主要激励理论的提出者,基本观点,意义和结论等;了解激励的原理,激励对行为的作用,需要与激励的关系等;学会对某种具体的领导方式及以应用,一般可以有效的识别实践中激励的形式,运用激励理论建立一般的组织机制.本章重点:领导的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强化理论;归因论.

   本章难点:领导情景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五)控制

   1.控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控制过程

   (1)确立标准

   (2)衡量绩效

   (3)纠正偏差

   3.控制类型

   (1)前馈控制

   (2)同期控制

   (3)反馈控制.

   4.有效控制的特征

   (1)适时性

   (2)适度性

   (3)客观性

   (4)弹性

   教学基本要求:熟悉控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过程和类型;了解控制的必要性,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及控制的方法;能够认识到控制是管理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能够将控制理论用于身边发生事情或管理案例的分析.

   本章重点: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过程和类型有效控制的特征本章难点:控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三,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学会对组织可能遇到的一些管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思路.

   (二)学会运用所学的内容编写学习计划,工作计划,学会用所学的各种决策方法对一些简单问题做出决策.

   (三)学会根据组织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对组织进行设计,并对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和分析.

   (四)学会对某种具体的领导方式加以应用,一般可以有效的识别实践中激励的形式,运用所学激励理论建立一般的组织激励机制.

   (五)能够将控制理论用于身边发生事情或管理案例的分析.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4学时,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0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合计 (一)概论 0 8 (二)计划 0 12 (三)组织 10 0 10 (四)领导 0 12 (五)控制 0 6 合计 40 48 五,与各课程的联系

   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一)平时成绩:依据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及纪律情况打分,占30%

   (二)期中考试成绩:采取小论文,大作业或调查报告方式,占10%

   (三)期末考试成绩:采取闭卷笔试方式,占60%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 材:周三多(主编).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世纪教材)参考书:

   [1]许庆瑞主编.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世纪教材)

   [2]哈罗德·孔茨[美]等着.管理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年2月.

   [3]斯蒂芬·P·罗宾斯[美]着.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年2月.

   [4]主编 2005 年月.[5]厉以宁主编.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7月.("九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6]王凤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 年月.八,说明

   (一)应以各种不同方式和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活动式,联想式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二)在教学中应注意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扩大课堂信息量,

   (三)采取案例教学,结合实际企业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认真研究,以不同方式进行互动交流讨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及时做好总结,鼓励创新思维.

   (四)课程组要积极研讨网络教学开展的内容与形式,有计划地推动网络教学活动的实施.执笔人: 审核人: 教学院长:许庆高 院长:李生校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实际思维活动存在的问题正确地表达和论证思想获取新知识I,0命题词项的周延性,特称量词的含义,对当关系推理,命题变形推理和三段论的有关知识;熟悉命题的种类和三段论的格;了解三段论的式.

   3.教学重点:对当关系推理,命题变形推理和三段论的有关知识.

   4.教学难点:A,E,I,0命题间的真假制约关系,A,E,I,0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

   (四)第四章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1.教学内容:关系命题的定义,结构和种类,纯关系推理形式.

   2.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关系命题的定义,结构和种类,关系的性质,纯关系推理形式.

   3.教学重点:纯关系推理形式.

   4.教学难点:关系的性质.

   (五)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1.教学内容:联言命题及其推理;选言命题及其推理;假言命题及其推理;负命题及其推理;二难推理;数理逻辑初步知识,即真值表的判定功能.

   2.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各种复合命题的定义,公式和逻辑值,各种复合命题推理的规则及其有效式,真值表的判定功能;熟悉命题与语句的关系,负命题及其推理,选言命题中选言肢是否相容和是否穷尽问题,各种假言命题之间等值转换问题;了解二难推理的逻辑形式和规则.

   3.教学重点:各种复合命题推理的规则及其有效式.

   4.教学难点:各种复合命题的逻辑值.

   (六)第六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1.教学内容:模态命题定义,结构和种类;模态命题之间的关系;模态推理的主要形式;事物模态和认识模态的关系.

   2.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模态命题定义,结构和种类,模态命题之间的关系,模态推理的主要形式;了解事物模态和认识模态的关系.

   3.教学重点:模态推理的主要形式.

   4.教学难点:事物模态和认识模态的关系.

   (七)第七章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1.教学内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基本内容,逻辑要求以及作用;逻辑规律的客观性,逻辑矛盾与客观事物矛盾的区别,以及三条基本规律之间的关系.

   2.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基本内容,逻辑要求,三条基本规律之间的关系;熟悉逻辑矛盾与客观事物矛盾的区别;了解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作用,逻辑规律的客观性.

   3.教学重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基本内容,逻辑要求.

   4.教学难点:三条基本规律之间的关系.

   (八)第八章 归纳推理

   1.教学内容:归纳推理的逻辑性质,种类以及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区别.

   2.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归纳推理的逻辑性质,种类和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熟悉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了解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区别.

   3.教学重点: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4.教学难点: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九)第九章 类比推理

   1.教学内容:类比推理的性质和特点;类比推理的类型;提高类比推理结论可靠性的方法.

   2.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类比推理的性质和特点,熟悉类比推理的类型,了解类比推理在认识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类比推理的性质,特点和类型.

   4.教学难点:类比推理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

   (十)第十章 论证与反驳

   1.教学内容:论证的性质,结构和种类;论证的规律和规则;反驳的种类和方法.

   2.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论证的种类和规则,熟悉反驳的种类和方法,了解论证和推理的关系.

   3.教学重点:论证的种类和规则.

   4.教学难点:论证和推理的关系.

   三,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要求学生勤做练习,在运用逻辑学理论上下功夫,将逻辑知识转化为思维能力,增强理解力和表达力.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48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合计 第一章 引论 2 第二章 概念 10 第三章 性质命题及其推理 10 第四章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0 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12 第六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0 第七章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4 第八章 归纳推理 4 第九章 类比推理 2 第十章 论证与反驳 4 合计 48 注:理论课时为零的章节,由学生自学.

   五,与各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与其他课程教学内容无重复之处.

   六,考核方式

   考核范围为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考核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中50%为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50%为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 材:普通逻辑编写组.:.[1]吴家国.:.[2]周艳玲,冯婕.:.[3]吴坚,傅殿英.:.[4]西北政法学院逻辑教研室.:. (一)公共关系的概念和涵义 2 2 (二)公关从个人开始——基本生活礼仪 2 2 (三)公共关系功能 4 4 (四)公共关系的主体 2 2 (五)公共关系的对象 4 4 (六)公共关系传播 4 4 (七)公共关系工作程序 4 4 (八)公共关系实务——公共关系宣传 4 4 (九)公共关系实务——公共关系活动 4 4 (十)公共关系实务——公共关系社交 2 2 合计 32 32 六,与各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不需要先修课程,后续课程为《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本课程中的公共关系调查方法内容将在后续课程中学习,本课程只涉及公共关系调查的要求与特点.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建议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平时作业成绩在总成绩中占20%,平时作业的内容包括课程理论讨论,公共关系调查或公共关系策划等.

   八,教材与参考书

   教 材:张克非.:出版社.[1] 廖为建.:.[2] [美]詹姆斯·格雷着,夏忠华译.:.[3] 郭惠民.:.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300001

   学 时:64

   学 分:4

   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程

   面向对象:法管类本科学生

   课程英文名称:Administrative Law and Administrative Procedural Law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我国行政法学的基本框架处理行政纠纷的行政法概述1.教学内容与要求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行政法的渊源和分类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我国行政法的性质任务和立法根据;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及学习行政法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含义研究行政法律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教学难点政法的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教学内容与要求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涵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教学难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涵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1.教学内容与要求新中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的轨迹国外行政法产生的模式国外行政法的历史发展背景新中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的轨迹教学难点国外行政法产生的模式行政主体1.教学内容与要求行政主体的特征,分类,资格,职权与职责等问题行政机关与被授权组织作为行政主体的不同角色行政委托的概念和特征受委托组织的法律地位受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公务员的概念,特征和范围行政职务关系的含义和分类行政职务关系的特征和内容行政主体的特征,分类,资格,职权与职责等问题教学难点行政委托的概念和特征行政相对人

   1教学内容与要求行政相对人的概念,类型和对其身份的确认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行政相对人的范围行政相对人的概念,类型和对其身份的确认教学难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行政行为1.教学内容与要求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各自的含义,分类与合法要件的构成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的类型及其效力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各自的含义,分类与合法要件的构成教学难点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各自的合法要件的构成行政立法行为

   1教学内容与要求行政立法行为的概念,性质,来源与分类行政立法体制的含义,内容与行政立法的权限分工我国现阶段行政立法体制,行政立法制度的完善政立法行为的概念,性质,来源与分类教学难点行政立法体制的含义,内容与行政立法的权限分工1.教学内容与要求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诸多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诸多行政行为的特征以及此类行为运行的基本规则行政的框架结构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诸多行政行为的概念教学难点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诸多行政行为运行的基本规则行政合同1.教学内容与要求从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转变与非权力强制性的行政方式的特点,形态及性质非权力强制性的行政方式存在的问题,行政合同的基本内涵行政论文范文与行政管理行为方式的创新非权力强制性的行政方式存在的问题教学难点行政合同的基本内涵行政程序1.教学内容与要求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与原则行政程序法制的一般理论,行政程序的分类行政程序法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现状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和完善路径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与原则教学难点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和完善路径行政救济1.教学内容与要求行政违法与行政不当各自的含义,特征,构成要件,分类与后果行政责任的特征,构成以及对行政责任的追究,免除,转继和消灭行政的基本理论问题,各国的行政救济制度行政违法与行政不当各自的含义,特征,构成要件教学难点行政责任的特征,构成以及对行政责任的追究,免除,转继和消灭行政复议

   1教学内容与要求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行政复议范围行政复议机关与管辖以及行政复议参加人的资格行政复议的涵义与特征作用与基本原则行政复议程序的步骤行政复议范围教学难点行政复议机关与管辖以及行政复议参加人的资格行政诉讼概述1.教学内容与要求行政诉讼的基本理论教学难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1.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难点行政诉讼管辖1.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难点行政诉讼参加人1.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难点行政诉讼证据1.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难点行政诉讼诉讼程序1.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难点行政诉讼的1.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难点1.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难点1.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难点赔偿1.教学内容与要求行政赔偿,行政追偿,行政补偿各自的构成要件行政赔偿,行政追偿,行政补偿各自的含义,性质,特点行政赔偿,行政追偿,行政补偿各自的构成要件教学难点行政赔偿,行政追偿,行政补偿各自的构成要件

   审判模拟是指教师选择适当的案例,确定模拟的审判程序,选定参加的学生并分配角色,提供适合的场地和道具,让学生根据各自的角色去准备庭审具体内容,按部就班地"审理"案件.审判模拟对案例有较高的要求,除典型生动外,要特别注意其可辩性,否则一边倒就会使得一方角色只为陪衬,另一方角色也无从发挥;同时教师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有问题指出后让学生自己去补充,修正,完善;再就是"演"的成分不能太大,由此而达到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法学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之目的.

   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应全面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了解学科前沿信息以及国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发展概况,熟练地应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从事律师工作的需要,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五,学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合计 行政法概述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行政主体 行政相对人 行政行为 行政立法行为 行政处理 2 2 行政合同 行政程序 行政救济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概述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管辖 行政诉讼参加人 行政诉讼证据 行政诉讼诉讼程序 行政诉讼的 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与决定 2 2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与涉外行政诉讼 2 2 国家赔偿 合计 64 64 六,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总评成绩包括两部分:平时成绩20%,期考试%2017年版

   参考书:

   [1]胡建淼.行政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胡建淼.行政诉讼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胡建淼.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林莉红.行政诉讼法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周佑勇行政法原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周佑勇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特征和方法体系 2 2 (二)社会调查研究类型 2 2 (三)社会调查研究过程与准备阶段工作 4 4 (四)社会现象的测量 2 2 (五)抽样调查 4 4 (六)问卷法及其使用 4 4 (七)访谈法及其使用 4 4 (八)其它社会调查研究方式方法 2 2 (九)资料的审核与整理 2 2 (十)统计分析 2 2 (十一)理论分析 2 2 (十二)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 2 2 合 计 32 32 六,与各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学习与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与统计学,管理定量分析课程在内容上的关系.

   本课程的学习应与学生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建议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平时作业成绩在总成绩中占20%.

   八,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徐经泽.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苏驼.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袁方.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北京&

行政管理:2017年司法考试培训辅导讲座课程行政法视频第01节

#58;高等教育出版社

   [3]论文范文农村调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执笔人:杨国辉 审核人:杨国辉 教学院长:王文素 院长: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400003

   学 时:32

   学 分:2

   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程

   面向对象: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社会学概论》是为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从社会整体出发,使用现代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综合性地研究社会结构及其过程,教授学生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分析方法,学会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和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进行趋势预测,同时培养学生在制订正确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科学地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提供社会学的独特视角.

   目的: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社会学的视野,使他们能系统,科学地学习和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中探寻中国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从而使其能正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处理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计划社会生活,并为其他专业课和相关专业的学习夯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与要求:

   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的历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与学科特点;社会学的功能.

   本章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与学科特点,功能,熟悉社会学学科历史,掌握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2.本章重点:社会学学科的历史;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3.本章难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社会及其构成

   1.教学内容与要求:

   什么是社会;社会的构成要素;文化.

   本章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的构成要素,熟悉文化的涵义,分类,特性,结构,功能等,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变迁,掌握社会的涵义,特征和类型.

   2.本章重点:什么是社会;文化与社会.

   3.本章难点:社会的构成要素.

   (三)人的社会化

   1.教学内容与要求

   什么是社会化;关于社会化的理论;社会化的条件和途径.

   本章以课堂讲授,讨论为主要方式,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关于社会化的相关理论,熟悉社会化的条件和途径,掌握社会化的定义,特征和类型.

   2.本章重点: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条件和途径.

   3.本章难点:西方社会化理论.

   (四)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1.教学内容与要求

   什么是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的理论;角色与社会化.

   本章以课堂讲授,讨论为主要方式,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互动的定义和形式,了解关于社会互动的相关理论,熟悉社会角色的定义,类型,社会角色扮演和失调,

   2.本章重点:什么是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的形式;社会角色失调.

   3.本章难点:社会互动的理论.

   (五)社会群体

   1.教学内容与要求

   什么是社会群体;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什么是社会组织.

   本章以课堂讲授,讨论为主要方式,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群体的定义,特征,类型,熟悉社会组织的定义,特征,结构和基本类型,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管理的理论,掌握初级社会群体的定义,特征,类型,以及家庭的相关知识.

   2.本章重点:初级社会群体的定义,特征和社会功能;家庭及其结构,功能;社会组织的结构和管理方式.

   3.本章难点: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及其影响;家庭的起源和发展;社会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

   (六)社区

   1.教学内容与要求

   什么是社区;社区的基本类型;城市化.

   本章以课堂讲授,讨论为主要方式,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区的定义和相关研究,了解关于社区的基本类型,熟悉城市化的定义,进程和我国城市化的现状.

   2.本章重点:什么是社区;城市化.

   3.本章难点:社区理论.

   (七)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教学内容与要求

   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标准;我国社会转型的社会分层;什么是社会流动.

   本章以课堂讲授,讨论为主要方式,并结合相关的录像资料作为教学辅助手段.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社会分层的定义,掌握社会分层的几种标准,熟悉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层现状;熟悉社会流动的定义,类型,社会流动的原因.

   2.本章重点::什么是社会分层;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层;什么是社会流动.

   3.本章难点: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流动的原因.

   (八)社会制度

   1.教学内容与要求

   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构成和功能;制度化和制度变迁.

   本章以课堂讲授,讨论为主要方式,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社会制度含义,类型,构成要素和基本功能,了解我国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

   2.本章重点: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

   3.本章难点:制度化与制度变迁.

   (九)社会问题

   1.教学内容与要求

   什么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解释理论;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本章以课堂讲授,讨论为主要方式,并结合相关的录像资料作为教学辅助手段.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识别社会问题,了解社会问题的类型和相关理论,熟悉当代中国主要的社会问题.

   2.本章重点:社会问题定义;社会问题的特征;中国现阶段主要社会问题.

   3.本章难点:社会问题的理论;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十)社会控制

   1.教学内容与要求

   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的途径或方法;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本章以课堂讲授,讨论为主要方式,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社会控制的含义和功能,社会控制的途径和方法,了解社会越轨的涵义,熟悉社会越轨的相关理论.

   2.本章重点:社会控制定义;社会控制手段;社会越轨理论.

   3.本章难点: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十一)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教学内容与要求

   什么是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社会现代化.

   本章以课堂讲授,讨论为主要方式,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变迁的含义,形式和动力,熟悉社会发展的定义,基本特征和相关理论,掌握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意义和中国现代化的现状.

   2.本章重点:社会变迁的定义;社会变迁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社会现代化基本内容.

   3.本章难点:社会发展的理论

   三,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经过课程,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第一章 导论 3 3 第二章 社会及其构成 2 2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2 2 第四章 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2 2 第五章 ?社会群体 4 4 第六章 社区 2 2 第七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4 4 第八章 社会制度 2 2 第九章 社会问题 5 5 第十章 社会控制 2 2 第十一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2 2 机动 2 2 合计 32 32 五,与各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考核期考试%........[法]雷蒙·阿隆..2000

   [6]贾春增..1989Management Economics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管理经济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它利用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决策理论,解决企业以及微观行政管理中的决策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市场机制,需求弹性,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定价策略和信息经济学的应用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及方法分析各种政策及管理决策.

   目的:使学生掌握市场经济机制运行和企业经济决策的基本理论,以及政府对微观经济进行干预的理论依据,政策手段及其后果,初步具备"用经济方法对企业,公共事业和市场进行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

   1.教学内容与要求: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熟悉边际分析这种基本方法,掌握机会成本和经济利润两个基本概念.

   2.教学重点:机会成本和经济利润以及二者的关系,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的关系

   3.教学难点:边际分析法

   (二)需求与供给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需求分析;供给分析;供求机制.通过学习,了解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理,掌握供给,需求,需求定理,供给定理,供求定理等基本概念,熟悉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各种因素,以及市场机制基础上,政府论文范文,税收等政策对市场供求和企业决策的关系.

   2.教学重点:供给,需求,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需求定理,供给定理,供求定理

   3.教学难点:供给和供给量的区别,需求和需求量的区别,供给-需求分析法

   (三)需求弹性

   1.教学内容与要求:

   需求的论文范文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要求了解各种需求弹性在企业决策和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应用,掌握论文范文弹性,需求弹性和交叉弹性的计算,熟悉需求弹性的一般公式,点弹性和弧度弹性的区别.

   2.教学重点:论文范文弹性和收入弹性的计算

   3.教学难点:论文范文弹性和边际收入变化的关系

   (四)生产决策分析

   1.教学内容与要求:

   什么是生产函数;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规模与收益的关系.要求了解生产函数的概念,长期和短期的区别,规模变动的三种类型,掌握短期最佳投入区域和长期要素最佳组合,熟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变动的原因.

   2.教学重点:短期中产量和投入变化的关系,最优投入区域;长期中的投入要素最佳组合.

   3.教学难点:短期中产量和投入变化的关系,等产量曲线的特点

   (五)成本利润分析

   1.教学内容与要求:

   管理决策中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成本函数;贡献分析法和量本利分析法.要求了解各种成本概念,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关系和背后的原因,掌握短期各种成本变化规律和彼此关系,长期成本各种变化规律,熟悉贡献分析法和量本利分析法的应用.

   2.教学重点: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的区别,短期各种成本变化规律和彼此关系,长期成本各种变化规律,量本利分析法

   3.教学难点:短期各种成本变化规律和彼此关系

   (六)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1.教学内容与要求:

   市场结构及其分类;完全竞争市场市场条件下的企业决策;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的企业决策;?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企业决策;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企业决策;销售收入最大化的企业决策.要求了解市场的四种类型的划分和各自的效率,掌握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长短期均衡条件和区别,熟悉寡头垄断的几种模型.

   2.教学重点: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特点,长短期均衡以及区别,

   3.教学难点:完全竞争市场长短期均衡条件和区别

   (七)定价分析

   1.教学内容与要求:

   成本加成定价法;增量分析定价法;最优报价法;差别定价法;高峰负荷法;多产品定价法;中间产品转移论文范文的实施.要求了解增量分析定价法,最优报价法,高峰负荷法,掌握成本加成定价法,差别定价法,多产品定价法,熟悉中间产品转移论文范文的实施.

   2.教学重点:成本加成定价法,差别定价法,多产品定价法

   3.教学难点:多产品定价法

   (八)长期投资决策

   1.教学内容与要求:

   投资概念及投资决策过程;货币的时间价值;论文范文流量的估计;资金成本的估计;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投资决策原理和方法的应用.要求了解投资概念及投资决策过程,掌握现值的概念和计算,论文范文流量的个估计,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熟悉资金成本的估计,投资决策原理和方法的应用.

   2.教学重点:现值的概念和计算,论文范文流量的个估计,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

   3.教学难点:现值计算

   (九)企业决策中的风险分析

   1.教学内容与要求:

   风险概念和风险衡量;经济学关于风险的理论;在决策中如何考虑风险;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决策;信息的搜集成本和价值.要求了解投资概念及投资决策过程,掌握在决策中如何考虑风险和不确定条件下的企熟悉降低和分散风险的方法和信息成本和价值的估计.

   2.教学重点:风险的衡量,论文范文流量的个估计,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

   3.教学难点:现值计算

   三,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要求培养学生如下能力:

   1.培养利用经济学原理进行理性管理的理念和思维方式

   2.熟悉微观经济学有关市场机制和企业决策的基本知识

   3.一定程度上能够用基本理论解释企业决策,行为和政府管制政策和行为的能力.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48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合计 (一)绪论(4课时) 6 (二)需求与供给 6 (三)需求弹性 4 (四)生产决策分析 6 (五)成本利润分析 6 (六)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6 (七)定价分析 6 (八)长期投资决策 4 (九)企业决策中的风险分析 4 合计 48 五,与各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

   后修课程:公共政策,政府经济学

   本课程所用的数学工具,最高涉及微分学,在开设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当首先掌握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六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20分,其中考勤5分,难点或热点问题小论文1篇,15分.期末考试成绩80分,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 材:吴德庆,马月才...199609400032

   学时与学习时间:48(其中理论32学时,建议学习时间16学时)

   学 分:2+1

   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程

   面向对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Administration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行政学原理是行政管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是紧密结合当代中国行政实践,评述行政原理,行政环境,行政领导,行政职能,行政决策,行政心理,行政方法与行政效率等有关行政管理最一般的概念和原则.

   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与完整的行政学概念与原理阐述,使学生在弄清原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进行对照思考,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掌握行政学的基本原理.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

   1.本章要求学生了解行政学概述;

   2.掌握行政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重点)

   3.理解行政学的发展简史.(重点,难点)

   (二)行政原理

   1.本章要求学生理解系统原理及其相应原则;(重点)

   2.掌握人本原理及其相应原则;(重点)

   3.了解动态原理及其相应原则.(重点)

   (三)行政环境

   1.本章要求学生理解行政环境概述;

   2.掌握行政环境的内容;(重点,难点)

   3.了解当代中国行政环境的分析.(自主学习)

   (四)行政职能

   1.本章要求学生理解行政职能概述;

   2.掌握行政职能转变;(重点,难点)

   3.了解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自主学习)

   (五)行政领导

   1.本章要求学生理解领导与行政领导的关系;

   2.理解行政领导者与行政领导集体界定;

   3.掌握行政领导艺术运用;(重点,难点)

   4. 了解我国行政领导水平现状.(自主学习)

   (六)行政组织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行政课程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行政管理引用文献:

[1] 行政管理和课程论文范文检索 关于行政管理和课程类毕业论文怎么写10000字
[2] 管理心理学课程相关论文选题 管理心理学课程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3] 管理心理学课程论文提纲 管理心理学课程论文提纲如何写
《统计学专业学年论文湖南,统计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师》word下载【免费】
行政管理相关论文范文资料